生活告诉自己我能行

生活告诉自己“我能行”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在学习、生活以及事

业成功中的意义,从而培养自尊自信心,以及自立自强的精神。让学生学会以自

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态度,积极对待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磨砺意志,学会坚强。

(二)能力:学会在对自我正确评价的基础上,塑造自尊自信的自我,同时

努力提高自己的自立自理能力。培养战胜挫折、解决困难、适应环境的能力,坚

强的、积极的应对挫折。学会采用比较记忆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

(三)知识:懂得什么是自尊,理解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懂得人生需自立,

当自强告别自立走向自强。理解人生难免有挫折,知道对待挫折的态度不同,结

果不同。深刻理解坚强意志是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认识坚强意志对学习、生活、

工作的意义。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复习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生活告诉自己“我能行》。本单元主要

以生活主题为统帅,进行“我能行”教育,对心理健康、道德和国情等方面的内

容进行有机整合。由七、八、九、十共四课组成,具体包括“做自尊自信的人”、

“走自立自强之路”、“风雨中我在成长”、“宝剑锋从磨砺出”。意在使学生

通过学习和持之以恒地努力,在生活中自觉磨练自己,做一个自尊、自信、自立

的人,成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整个单元内容前后相连,相互作用,共同实现单

元主题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说“我能行”。

复习重点:走自立自强之路,勇于战胜挫折,培养坚强的意志。

复习难点: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时主要围绕“做自尊自信的人”、“走自立自强之路”、“风雨中我在成长”、

“宝剑锋从磨砺出”四个方面进行复习,具体通过“情景导入——知识梳理——

——热点链接——实战演练——学后反思”五环节实施课堂教学,主要引导学生

掌握本专题的知识点,形成网络,并能运用本专题的知识点解决问题。在学生掌

握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导入中的情景材料让学生自己出题自己解答,把学习的主

动权交给学生,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局面。再通过热点链接,让学生进一

步了解时政热点,并结合时政掌握相关的知识。接着通过习题的实战演练,学后

反思环节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领悟解题思路,学会组织答案。

教学方法与策略

采用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师生、生生对话与多向交流,开阔学生视野,使

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获取情感体验,建构自己的价值观体系。运

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记忆达人秀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复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

主动学习。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景导入

播放视频:感动中国2011年

度人物:无臂钢琴师刘伟 http://my.tv.sohu.com/us/1299219/13826912.shtml

视频内容: “我的人生中只

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

彩地活着。”这是无臂钢琴师刘伟

的励志名言,这个小伙子的独特

经历和强大的内心世界让很多人

记住了他的名字。刘伟10岁时因一场可怕的事故而被截去双臂。12岁的他在康

复医院的水疗池学会了游泳,两年后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两枚金牌;

16岁他学习打字;19岁学习钢琴,一年后就达到相当于用手弹钢琴的专业7级

水平;22岁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一分钟打出了233个字母,成为世界用脚打

字最快的人;23岁他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舞台,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男孩的奇

迹。

思考:(1)观看视频后,有什么感想?

《感动中国人物----无臂钢琴师刘伟》

学生畅所欲言。

(2)刘伟的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学生总结:强烈的自尊心、坚定的自信心、坚强不息的精神、勇敢的面对挫

折、具有坚强的意志等。

教师总结:虽然刘伟失去了双臂,但是他不仅用双脚完成了自己应该完成的

事情,而且用双脚创造了人生的奇迹。刘伟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向刘伟

一样成为生活的强者,这节课我们复习《生活告诉自己“我能行”》。

(设计意图:刘伟是这一专题的典型人物,通过创设榜样人物的情景,让学生向

榜样学习,同时营造出复习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复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入

本专题的复习。)

环节二:知识梳理

活动一:自主复习

阅读课本77-111页内容,学生根据提示自主复习,查缺补漏,进行知识建

构和内化。

(设计意图:在复习课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自主复习的时间,给学生展示一点提

示有助于让学生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和内化,明确自己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才能更好的有针对性地复习。)

活动二:检测效果

1、多媒体展示“记忆达人秀”游戏规则。温馨提示:以下每一个动物图案

代表一个题目。

2、学生快速抢答。 3

、师生评价。

(设计意图:

设置记忆达人秀游戏,

既调动了学生复习的兴趣,扩大了学生参与

的广泛性,又检测了学生的自主复习情况,从整体上明确学生对本专题知识点的

掌握情况。)

活动三:共同建构

1.学生分组讨论、制作、展示知识网络,并提出存在的问题。

2.教师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进行丰富和细化,师生共同形成知识网络。

1、自尊的表现

做人要自尊 自尊无价 、自尊的意义

用行动赢得自尊

成功需自信 1、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2、树立自信的方法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为什么要自立 2、怎样做到自立 描绘自强人生 1、自强的意义 2、培养自强的品质 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1、人生难免会有挫折 、挫折是把双刃剑 挫而不折 战胜挫折的方法

1、坚强意志的表现

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保证 2、坚强意志的作用

在生活中磨练自己

培养坚强的意志的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我建构和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合作形成知识结构

图,为学生提供识记的思路,)

活动四:解题思路

(一)教师展示例题。

例题:一群青年人形成了一个“新失业群体”,他们终日与麻将等为伴,不

愿就业。他们靠父母供养、被人们称为“啃老族”。目前我国65%以上的家庭存

在着“老养小”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基本靠父母供养。

请你对“啃老族”年轻人的行为进行评析。

(二)让学生谈谈做这道题的方法

学生畅所欲言

(三)教师引导总结

第一步:审题、破题:找出问的关键词,明确指向。这一步是答题的重要前

提。

我们先进行审题,找出问的关键词有三个,即1 年轻人 、2 行为 、 3

评析

根据关键词,我们知道这是一道辨析类的题型,它一般包括三步,即1 判

断 、2 分析 、3 下结论

第二步:结合问看材料,找出“有用”材料

结合问的要求,我们必须找出并在材料中划出“有用”材料(见材料中划线

的部分),即 年轻人的行为。他们分别是:1 终日与麻将为伴,不愿就业 、2

靠父母供养、 3形成了新失业群体,在我国家庭比例很高 。按照问的要求,我

们要对以上三种行为进行评析。

第三步:寻找对应的书本知识

在“有用”的三个材料找出来以后,我们要对这三种行为进行评析。即找出

材料相对应的书本知识点。在进行这一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应用多角度和辨证

的思维分析和看待问题,我们提倡大家可以使用打草稿的方法进行分析,准确和

迅速找出我们需要的知识点。

第四步:表述答案(书写)

依据以上分析,本题可分四点作答:①分析“终日与麻将为伴,不愿就业”

的行为。②分析“靠父母供养”的行为。③分析“形成新失业群体,在我国比例

比较高”的现象。④进行总结,表明态度,说明我们应该有的正确的做法。

在进行表述答案(书写)的时候,我们要想取得比较高的分数,就必须做到三个要求:①对答案进行分点,以方便阅卷老师的批改和给分;②材料+书本知识

有机的结合,不出现两张皮的现象;③表达的完整性,要使得老师能够看懂你写

的答案。

例题的答案如下:

①“啃老族”终日与麻将为伴,不愿就业,说明他们沉迷于娱乐,缺乏抵制

不良诱惑的坚强意志,同时还体现出他们缺乏理想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一种对

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

②“啃老族”靠父母供养,说明他们还没有做到基本自立,缺乏自立自强的

精神,同时没有尽到孝敬父母的责任和履行赡养父母的法定义务,也是对父母不

负责的行为。

③“啃老族”现象在我国家庭中占到很高比率,这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不利。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需要通过我们的奋斗成为现实,“啃老族”没有尽到对国家、社会的

责任。

④因而,“啃老族”的行为应受到社会的谴责,他们应当培养自立自强、艰

苦奋斗的精神,赡养自己的父母,同时要树立为国家、社会尽责作贡献的意识。

(四)师生总结材料分析题的做法

一般的解题步骤

1、审题、破题:找出问题的关键词,明确指向

2、看材料:结合问题看材料,找出“有用”材料

3、寻找对应的书本知识 (强调打草稿) (多角度/辩证分析)

4、表述答案(书写):①分点 ②材料+书本知识有机结合 ③表达的完整性

(设计意图:利用例题的引导,对学生进行解题思路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审

题,学会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学会组织答案。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总结做这一类型题的方法。)

活动五:设计试题

(一)教师再次展示情景导入中的资料,让学生根据材料进行设计考题。

(要求学生自己出题,自己解答。)

(二)学生思考并交流。

(三)教师进行总结并展示:

典题分析

1、“至少我还有一双完美的腿”说明刘伟是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挫折的?

乐观自信、不畏不惧。

2、刘伟“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请谈谈我们为什么要相信自

己?

①相信自己就是自信,而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②成功离不开勇敢,勇敢需要自信。

③自信使人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自强不息的力量。

④自信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

3、相信自己就要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请写出自己的一个优点或长

处,展示一个自信的我。

略。

4、“刘伟——用灵魂演奏生命音符的强者”。你认为“灵魂”包含哪些内容?

珍爱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的

困难和挫折,都不要放弃生的希望。

5、“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我们应该怎样

向刘伟学习,精彩地活着?

①要坚强勇敢,保持积极、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在困难和挫折中,磨砺

生命的意志,展现生命的光辉。②探索人生的意义,提升生命的价值。树立崇高

的理想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努力学习,提升自

身素质,在创造和奉献中实现认识价值。

(从积极面对挫折、自立自强等角度酌情给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设计考题。让学生自己出题自己解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相互交流,集思广益,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教师总结有引领作用,使

学生掌握重点内容。提高复习效率。)

环节三:热点链接

教师:本单元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你知道哪些

相关的社会热点?

学生分组交流。

教师展示:

1、2013开学第一课:“最美舞者”廖智。

在地震中不幸失去了孩子和双腿的舞蹈老师廖智,为了重新起舞、顽强生活

的梦想,并不强壮的身体忍耐着剧痛,十天学会穿假肢站立行走,一个月后重新

开始跳舞。

考查知识点及命题思路:

(1)廖智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强烈的自尊心、坚定的自信心、坚强不息的精神、勇敢的面对挫折、具有坚

强的意志等。

(2)选择其中一种品质谈谈我们应该怎么去培养?

例:培养坚强的意志:①确立明确的目标②做自己不感兴趣但有意义的事情③

加强自我管理和约束④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2、走自立自强之路

材料一:湖北省十堰市郧县杨溪铺镇刘湾村6组男子王小林,自小聪明伶

俐,成绩优异,自1995年从师范院校毕业后,因很难适应单位的工作环境,就

放弃了工作而独自居住在家中14年。这期间,他像野人一样生存着:饿了就拔

村民地里的菜生吃,渴了就在家里用石头支着一个铁锅烧水,困了就夏天睡木板,

冬天睡衣柜。在这样反常生活了14年后,2012年3月12日,王小林被人发现

饿死在家中。

材料二:2012年8月6日,孙杨获得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1500米自由

泳项目决赛的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这是他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的第二枚金牌。

赛后,孙杨在泳池里激动得击水痛哭,这一成就,是他花了无数的汗水得来的。

2012年3月,他的手受伤了,训练时伤口进了水而肿得厉害,痛得抬不起来,

但他还是坚持一天游2万米。他妈妈怕这样练下去他的手会废掉,就叫他偷懒。

他听后特别生气,发短信说:“你是我妈妈,居然不理解我,还叫我偷懒,我偷

懒能有今天的成绩吗?”

考查知识点及命题思路:

(1)材料一中的大学生王小林饿死在家中给了我们什么警示?

有些学生的自立能力比较差,对父母的依赖性强,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

(2)从孙杨的身上,你看到了哪些优秀品质?

自立、自强。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告别依赖;学会自主做出决定;多实践,多锻炼;树立正确人生目标,并

坚持不懈为之奋斗;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在磨砺中走向自强。

(设计意图:在了解相关题目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联系相关时政热点,关注

社会,关注热点,及时把握社会热点所能考查的教材知识点。)

环节四:实战演练

一、 我来选择

1、看漫画《父母陪读》: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但让父母每天为我

习能力萎缩。这启示我们( )

A.要告别依赖,学会自主学习,培养自立精神

B.要尽情享受至深至纯的父爱、母爱,享受亲情

c.要明白父母教育、培养子女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D.懂得家庭教育不利于培养子女的自立自强品质

2、古人云:“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自强必须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②战胜自己的人就是强者

③好强的人是不受欢迎的

④战胜别人就需要有力气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3、挫折具有消极作用,对承受挫折能力不强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灾难。

表现在( )

①造成精神上的烦恼和痛苦 ②给人以心理和身体上的打击 ③激发人的进

取精神,增长人的聪明才智 ④消磨人的斗志,甚至使人失去生活的信心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表现了司马光 ( )

①机智勇敢 ②善于自制 ③坚持不懈 ④处事果断

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5、因企业改革,减负增效,工人李某被减员下岗,工资收入隋之减少。造

成这一挫折原因是 ( )

A.家庭因素 B.自然因素 C.社会因素 D.心理因素

6、“吃一堑长一智”,“愈挫愈勇”这些话告诉我们,挫折能( )

①磨练人的意志,使人变的更坚强

②激发人的斗志和进取精神

③增强人的聪明才智

④造成人精神上的烦恼和痛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我来分析

7、在一个招聘会上,曾出现这样一幕: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在各个摊位前

忙个不停,填了六十多份求职应聘表,并且不断向招聘单位咨询。许多人以为她

是来找工作的,一打听才知道,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26岁的儿子,她在给自己26岁的儿子找工作。此时此刻,她的儿子正在家“赋闲”,一天到晚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聊天、玩牌、上网。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儿子赋闲、老母应聘”暴露出儿子缺乏什么精神?

(2)如果你是招聘者,你会聘用这个26岁的年轻人吗?说说你的理由。

(3)我们怎样才能培养这种精神?

8、北京残奥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上,一幕名为《永不停跳的舞步》催人泪下。领舞者小李月原本是一位学芭蕾的孩子,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左

腿,虽承受巨大内心痛苦,但她一刻也没放弃对芭蕾的追求,

不想让舞蹈的梦想屈从于残酷的命运。她重新起舞,向世界、

向伤残的小伙伴,也向自己证明:地震折不断我的梦想,超越

自我,就仍能高高飞翔。

(1)小李月面对挫折和逆境,是如何实现她的梦想的?

(2)在小李月身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心理品质?在今后的生活中,你打算怎样磨砺这种高贵品质?(答出其中的三点即可)

(二)学生思考、讨论,总结答案

(三)教师反馈:

附答案:1、A 2、B 3、C 4、A 5、C 6、B

7、(1)缺乏自立自强精神。

(2)不会聘用这个年轻人。因为他缺乏自立自强精神,聘用后难以在工作中做出成绩,甚至会影响到单位的生存和发展。

(3)首先,我们要克服依赖心理,遇到问题时首先学会独立解决;其次,要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做出决定,把他人的意见作为自己自主决定的重要参考;第三,要学会在生活中积极锻炼,不断实践,逐步提高自己的自立能力。

8、(1)她直面挫折,不畏不惧,不气馁,不消沉;她善于自我疏导、自我排解;她超越自我,积极进取,探索创新成功的新思路。

(2)①在小李月身上体现了坚强意志的心理品质。②确立明确的目标;做自己不感兴趣但有意义的事情;加强自我管理和约束;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设计意图:复习课不仅要夯实课本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进行限时训练,提升学生的做题速度,这样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环节五:学后反思

1.通过复习,我掌握较好的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复习,我还存在的不足和困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总结:同学们,人生的道路不仅仅有阳光明媚,还会有阴风冷雨,希望你们能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不怕挫折、培养坚强的意志,做生活的强者,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请你们记住:风雨过后是彩虹!

播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

http://v.pps.tv/play_34FXRF.html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学后反思环节,让学生对本课进行总结,从整体上把握本课时的复习内容,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激情总结,播放歌曲,激发学生情感,产生思想共鸣,从而达到知、行、意的和谐统一。)

附:板书设计

1、自尊的表现

做人要自尊 自尊无价 2、自尊的意义

用行动赢得自尊

成功需自信 1、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2、树立自信的方法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为什么要自立

2、怎样做到自立

走自立自强之路 描绘自强人生 1、自强的意义

2、培养自强的品质

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1、人生难免会有挫折

风雨中我在成长 、挫折是把双刃剑

挫而不折 战胜挫折的方法

1、坚强意志的表现

宝剑锋从磨砺出 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保证 2、坚强意志的作用

在生活中磨练自己培养坚强的意志的方法 课后作业

《助学》单元能力提升训练题。

(设计意图:利用这一环节让学生课下继续巩固本课时的复习内容,也为上好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教后反思

本节课复习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活告诉自己“我能行”》,包括四课内容,容量大,学生识记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知识点也容易搞混,所以在自主复习时给学生做了个引领,以助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为了改变学生复习的枯燥乏味,在课堂中使用多媒体教学,特别设置了记忆达人秀的游戏,组织了不同的活动。既调动了学生复习的积极性,扩大了学生的参与性,又增添了课堂的效果。

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训练学生做题的能力,在课堂中引用典型题和社会热点,让学生学以致用,总结做题的方法,并且养成关注社会,关注社会热点的好习惯。本课注重师生、生生对话与多向交流,使学生在合作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获取情感体验,建构自己的价值观体系。同时本课也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尽力打造高效课堂。

本课也有不足之处。因为本课容量大,时间紧,组织活动进行的稍快一些,还需要学生在课后继续消化,继续巩固,特别是热点链接这一环节。

生活告诉自己“我能行”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在学习、生活以及事

业成功中的意义,从而培养自尊自信心,以及自立自强的精神。让学生学会以自

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态度,积极对待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磨砺意志,学会坚强。

(二)能力:学会在对自我正确评价的基础上,塑造自尊自信的自我,同时

努力提高自己的自立自理能力。培养战胜挫折、解决困难、适应环境的能力,坚

强的、积极的应对挫折。学会采用比较记忆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

(三)知识:懂得什么是自尊,理解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懂得人生需自立,

当自强告别自立走向自强。理解人生难免有挫折,知道对待挫折的态度不同,结

果不同。深刻理解坚强意志是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认识坚强意志对学习、生活、

工作的意义。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复习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生活告诉自己“我能行》。本单元主要

以生活主题为统帅,进行“我能行”教育,对心理健康、道德和国情等方面的内

容进行有机整合。由七、八、九、十共四课组成,具体包括“做自尊自信的人”、

“走自立自强之路”、“风雨中我在成长”、“宝剑锋从磨砺出”。意在使学生

通过学习和持之以恒地努力,在生活中自觉磨练自己,做一个自尊、自信、自立

的人,成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整个单元内容前后相连,相互作用,共同实现单

元主题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说“我能行”。

复习重点:走自立自强之路,勇于战胜挫折,培养坚强的意志。

复习难点: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时主要围绕“做自尊自信的人”、“走自立自强之路”、“风雨中我在成长”、

“宝剑锋从磨砺出”四个方面进行复习,具体通过“情景导入——知识梳理——

——热点链接——实战演练——学后反思”五环节实施课堂教学,主要引导学生

掌握本专题的知识点,形成网络,并能运用本专题的知识点解决问题。在学生掌

握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导入中的情景材料让学生自己出题自己解答,把学习的主

动权交给学生,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局面。再通过热点链接,让学生进一

步了解时政热点,并结合时政掌握相关的知识。接着通过习题的实战演练,学后

反思环节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领悟解题思路,学会组织答案。

教学方法与策略

采用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师生、生生对话与多向交流,开阔学生视野,使

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获取情感体验,建构自己的价值观体系。运

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记忆达人秀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复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

主动学习。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景导入

播放视频:感动中国2011年

度人物:无臂钢琴师刘伟 http://my.tv.sohu.com/us/1299219/13826912.shtml

视频内容: “我的人生中只

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

彩地活着。”这是无臂钢琴师刘伟

的励志名言,这个小伙子的独特

经历和强大的内心世界让很多人

记住了他的名字。刘伟10岁时因一场可怕的事故而被截去双臂。12岁的他在康

复医院的水疗池学会了游泳,两年后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两枚金牌;

16岁他学习打字;19岁学习钢琴,一年后就达到相当于用手弹钢琴的专业7级

水平;22岁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一分钟打出了233个字母,成为世界用脚打

字最快的人;23岁他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舞台,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男孩的奇

迹。

思考:(1)观看视频后,有什么感想?

《感动中国人物----无臂钢琴师刘伟》

学生畅所欲言。

(2)刘伟的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学生总结:强烈的自尊心、坚定的自信心、坚强不息的精神、勇敢的面对挫

折、具有坚强的意志等。

教师总结:虽然刘伟失去了双臂,但是他不仅用双脚完成了自己应该完成的

事情,而且用双脚创造了人生的奇迹。刘伟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向刘伟

一样成为生活的强者,这节课我们复习《生活告诉自己“我能行”》。

(设计意图:刘伟是这一专题的典型人物,通过创设榜样人物的情景,让学生向

榜样学习,同时营造出复习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复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入

本专题的复习。)

环节二:知识梳理

活动一:自主复习

阅读课本77-111页内容,学生根据提示自主复习,查缺补漏,进行知识建

构和内化。

(设计意图:在复习课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自主复习的时间,给学生展示一点提

示有助于让学生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和内化,明确自己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才能更好的有针对性地复习。)

活动二:检测效果

1、多媒体展示“记忆达人秀”游戏规则。温馨提示:以下每一个动物图案

代表一个题目。

2、学生快速抢答。 3

、师生评价。

(设计意图:

设置记忆达人秀游戏,

既调动了学生复习的兴趣,扩大了学生参与

的广泛性,又检测了学生的自主复习情况,从整体上明确学生对本专题知识点的

掌握情况。)

活动三:共同建构

1.学生分组讨论、制作、展示知识网络,并提出存在的问题。

2.教师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进行丰富和细化,师生共同形成知识网络。

1、自尊的表现

做人要自尊 自尊无价 、自尊的意义

用行动赢得自尊

成功需自信 1、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2、树立自信的方法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为什么要自立 2、怎样做到自立 描绘自强人生 1、自强的意义 2、培养自强的品质 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1、人生难免会有挫折 、挫折是把双刃剑 挫而不折 战胜挫折的方法

1、坚强意志的表现

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保证 2、坚强意志的作用

在生活中磨练自己

培养坚强的意志的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我建构和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合作形成知识结构

图,为学生提供识记的思路,)

活动四:解题思路

(一)教师展示例题。

例题:一群青年人形成了一个“新失业群体”,他们终日与麻将等为伴,不

愿就业。他们靠父母供养、被人们称为“啃老族”。目前我国65%以上的家庭存

在着“老养小”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基本靠父母供养。

请你对“啃老族”年轻人的行为进行评析。

(二)让学生谈谈做这道题的方法

学生畅所欲言

(三)教师引导总结

第一步:审题、破题:找出问的关键词,明确指向。这一步是答题的重要前

提。

我们先进行审题,找出问的关键词有三个,即1 年轻人 、2 行为 、 3

评析

根据关键词,我们知道这是一道辨析类的题型,它一般包括三步,即1 判

断 、2 分析 、3 下结论

第二步:结合问看材料,找出“有用”材料

结合问的要求,我们必须找出并在材料中划出“有用”材料(见材料中划线

的部分),即 年轻人的行为。他们分别是:1 终日与麻将为伴,不愿就业 、2

靠父母供养、 3形成了新失业群体,在我国家庭比例很高 。按照问的要求,我

们要对以上三种行为进行评析。

第三步:寻找对应的书本知识

在“有用”的三个材料找出来以后,我们要对这三种行为进行评析。即找出

材料相对应的书本知识点。在进行这一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应用多角度和辨证

的思维分析和看待问题,我们提倡大家可以使用打草稿的方法进行分析,准确和

迅速找出我们需要的知识点。

第四步:表述答案(书写)

依据以上分析,本题可分四点作答:①分析“终日与麻将为伴,不愿就业”

的行为。②分析“靠父母供养”的行为。③分析“形成新失业群体,在我国比例

比较高”的现象。④进行总结,表明态度,说明我们应该有的正确的做法。

在进行表述答案(书写)的时候,我们要想取得比较高的分数,就必须做到三个要求:①对答案进行分点,以方便阅卷老师的批改和给分;②材料+书本知识

有机的结合,不出现两张皮的现象;③表达的完整性,要使得老师能够看懂你写

的答案。

例题的答案如下:

①“啃老族”终日与麻将为伴,不愿就业,说明他们沉迷于娱乐,缺乏抵制

不良诱惑的坚强意志,同时还体现出他们缺乏理想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一种对

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

②“啃老族”靠父母供养,说明他们还没有做到基本自立,缺乏自立自强的

精神,同时没有尽到孝敬父母的责任和履行赡养父母的法定义务,也是对父母不

负责的行为。

③“啃老族”现象在我国家庭中占到很高比率,这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不利。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需要通过我们的奋斗成为现实,“啃老族”没有尽到对国家、社会的

责任。

④因而,“啃老族”的行为应受到社会的谴责,他们应当培养自立自强、艰

苦奋斗的精神,赡养自己的父母,同时要树立为国家、社会尽责作贡献的意识。

(四)师生总结材料分析题的做法

一般的解题步骤

1、审题、破题:找出问题的关键词,明确指向

2、看材料:结合问题看材料,找出“有用”材料

3、寻找对应的书本知识 (强调打草稿) (多角度/辩证分析)

4、表述答案(书写):①分点 ②材料+书本知识有机结合 ③表达的完整性

(设计意图:利用例题的引导,对学生进行解题思路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审

题,学会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学会组织答案。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总结做这一类型题的方法。)

活动五:设计试题

(一)教师再次展示情景导入中的资料,让学生根据材料进行设计考题。

(要求学生自己出题,自己解答。)

(二)学生思考并交流。

(三)教师进行总结并展示:

典题分析

1、“至少我还有一双完美的腿”说明刘伟是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挫折的?

乐观自信、不畏不惧。

2、刘伟“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请谈谈我们为什么要相信自

己?

①相信自己就是自信,而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②成功离不开勇敢,勇敢需要自信。

③自信使人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自强不息的力量。

④自信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

3、相信自己就要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请写出自己的一个优点或长

处,展示一个自信的我。

略。

4、“刘伟——用灵魂演奏生命音符的强者”。你认为“灵魂”包含哪些内容?

珍爱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的

困难和挫折,都不要放弃生的希望。

5、“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我们应该怎样

向刘伟学习,精彩地活着?

①要坚强勇敢,保持积极、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在困难和挫折中,磨砺

生命的意志,展现生命的光辉。②探索人生的意义,提升生命的价值。树立崇高

的理想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努力学习,提升自

身素质,在创造和奉献中实现认识价值。

(从积极面对挫折、自立自强等角度酌情给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设计考题。让学生自己出题自己解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相互交流,集思广益,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教师总结有引领作用,使

学生掌握重点内容。提高复习效率。)

环节三:热点链接

教师:本单元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你知道哪些

相关的社会热点?

学生分组交流。

教师展示:

1、2013开学第一课:“最美舞者”廖智。

在地震中不幸失去了孩子和双腿的舞蹈老师廖智,为了重新起舞、顽强生活

的梦想,并不强壮的身体忍耐着剧痛,十天学会穿假肢站立行走,一个月后重新

开始跳舞。

考查知识点及命题思路:

(1)廖智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强烈的自尊心、坚定的自信心、坚强不息的精神、勇敢的面对挫折、具有坚

强的意志等。

(2)选择其中一种品质谈谈我们应该怎么去培养?

例:培养坚强的意志:①确立明确的目标②做自己不感兴趣但有意义的事情③

加强自我管理和约束④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2、走自立自强之路

材料一:湖北省十堰市郧县杨溪铺镇刘湾村6组男子王小林,自小聪明伶

俐,成绩优异,自1995年从师范院校毕业后,因很难适应单位的工作环境,就

放弃了工作而独自居住在家中14年。这期间,他像野人一样生存着:饿了就拔

村民地里的菜生吃,渴了就在家里用石头支着一个铁锅烧水,困了就夏天睡木板,

冬天睡衣柜。在这样反常生活了14年后,2012年3月12日,王小林被人发现

饿死在家中。

材料二:2012年8月6日,孙杨获得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1500米自由

泳项目决赛的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这是他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的第二枚金牌。

赛后,孙杨在泳池里激动得击水痛哭,这一成就,是他花了无数的汗水得来的。

2012年3月,他的手受伤了,训练时伤口进了水而肿得厉害,痛得抬不起来,

但他还是坚持一天游2万米。他妈妈怕这样练下去他的手会废掉,就叫他偷懒。

他听后特别生气,发短信说:“你是我妈妈,居然不理解我,还叫我偷懒,我偷

懒能有今天的成绩吗?”

考查知识点及命题思路:

(1)材料一中的大学生王小林饿死在家中给了我们什么警示?

有些学生的自立能力比较差,对父母的依赖性强,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

(2)从孙杨的身上,你看到了哪些优秀品质?

自立、自强。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告别依赖;学会自主做出决定;多实践,多锻炼;树立正确人生目标,并

坚持不懈为之奋斗;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在磨砺中走向自强。

(设计意图:在了解相关题目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联系相关时政热点,关注

社会,关注热点,及时把握社会热点所能考查的教材知识点。)

环节四:实战演练

一、 我来选择

1、看漫画《父母陪读》: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但让父母每天为我

习能力萎缩。这启示我们( )

A.要告别依赖,学会自主学习,培养自立精神

B.要尽情享受至深至纯的父爱、母爱,享受亲情

c.要明白父母教育、培养子女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D.懂得家庭教育不利于培养子女的自立自强品质

2、古人云:“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自强必须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②战胜自己的人就是强者

③好强的人是不受欢迎的

④战胜别人就需要有力气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3、挫折具有消极作用,对承受挫折能力不强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灾难。

表现在( )

①造成精神上的烦恼和痛苦 ②给人以心理和身体上的打击 ③激发人的进

取精神,增长人的聪明才智 ④消磨人的斗志,甚至使人失去生活的信心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表现了司马光 ( )

①机智勇敢 ②善于自制 ③坚持不懈 ④处事果断

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5、因企业改革,减负增效,工人李某被减员下岗,工资收入隋之减少。造

成这一挫折原因是 ( )

A.家庭因素 B.自然因素 C.社会因素 D.心理因素

6、“吃一堑长一智”,“愈挫愈勇”这些话告诉我们,挫折能( )

①磨练人的意志,使人变的更坚强

②激发人的斗志和进取精神

③增强人的聪明才智

④造成人精神上的烦恼和痛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我来分析

7、在一个招聘会上,曾出现这样一幕: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在各个摊位前

忙个不停,填了六十多份求职应聘表,并且不断向招聘单位咨询。许多人以为她

是来找工作的,一打听才知道,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26岁的儿子,她在给自己26岁的儿子找工作。此时此刻,她的儿子正在家“赋闲”,一天到晚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聊天、玩牌、上网。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儿子赋闲、老母应聘”暴露出儿子缺乏什么精神?

(2)如果你是招聘者,你会聘用这个26岁的年轻人吗?说说你的理由。

(3)我们怎样才能培养这种精神?

8、北京残奥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上,一幕名为《永不停跳的舞步》催人泪下。领舞者小李月原本是一位学芭蕾的孩子,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左

腿,虽承受巨大内心痛苦,但她一刻也没放弃对芭蕾的追求,

不想让舞蹈的梦想屈从于残酷的命运。她重新起舞,向世界、

向伤残的小伙伴,也向自己证明:地震折不断我的梦想,超越

自我,就仍能高高飞翔。

(1)小李月面对挫折和逆境,是如何实现她的梦想的?

(2)在小李月身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心理品质?在今后的生活中,你打算怎样磨砺这种高贵品质?(答出其中的三点即可)

(二)学生思考、讨论,总结答案

(三)教师反馈:

附答案:1、A 2、B 3、C 4、A 5、C 6、B

7、(1)缺乏自立自强精神。

(2)不会聘用这个年轻人。因为他缺乏自立自强精神,聘用后难以在工作中做出成绩,甚至会影响到单位的生存和发展。

(3)首先,我们要克服依赖心理,遇到问题时首先学会独立解决;其次,要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做出决定,把他人的意见作为自己自主决定的重要参考;第三,要学会在生活中积极锻炼,不断实践,逐步提高自己的自立能力。

8、(1)她直面挫折,不畏不惧,不气馁,不消沉;她善于自我疏导、自我排解;她超越自我,积极进取,探索创新成功的新思路。

(2)①在小李月身上体现了坚强意志的心理品质。②确立明确的目标;做自己不感兴趣但有意义的事情;加强自我管理和约束;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设计意图:复习课不仅要夯实课本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进行限时训练,提升学生的做题速度,这样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环节五:学后反思

1.通过复习,我掌握较好的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复习,我还存在的不足和困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总结:同学们,人生的道路不仅仅有阳光明媚,还会有阴风冷雨,希望你们能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不怕挫折、培养坚强的意志,做生活的强者,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请你们记住:风雨过后是彩虹!

播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

http://v.pps.tv/play_34FXRF.html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学后反思环节,让学生对本课进行总结,从整体上把握本课时的复习内容,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激情总结,播放歌曲,激发学生情感,产生思想共鸣,从而达到知、行、意的和谐统一。)

附:板书设计

1、自尊的表现

做人要自尊 自尊无价 2、自尊的意义

用行动赢得自尊

成功需自信 1、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2、树立自信的方法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为什么要自立

2、怎样做到自立

走自立自强之路 描绘自强人生 1、自强的意义

2、培养自强的品质

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1、人生难免会有挫折

风雨中我在成长 、挫折是把双刃剑

挫而不折 战胜挫折的方法

1、坚强意志的表现

宝剑锋从磨砺出 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保证 2、坚强意志的作用

在生活中磨练自己培养坚强的意志的方法 课后作业

《助学》单元能力提升训练题。

(设计意图:利用这一环节让学生课下继续巩固本课时的复习内容,也为上好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教后反思

本节课复习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活告诉自己“我能行”》,包括四课内容,容量大,学生识记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知识点也容易搞混,所以在自主复习时给学生做了个引领,以助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为了改变学生复习的枯燥乏味,在课堂中使用多媒体教学,特别设置了记忆达人秀的游戏,组织了不同的活动。既调动了学生复习的积极性,扩大了学生的参与性,又增添了课堂的效果。

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训练学生做题的能力,在课堂中引用典型题和社会热点,让学生学以致用,总结做题的方法,并且养成关注社会,关注社会热点的好习惯。本课注重师生、生生对话与多向交流,使学生在合作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获取情感体验,建构自己的价值观体系。同时本课也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尽力打造高效课堂。

本课也有不足之处。因为本课容量大,时间紧,组织活动进行的稍快一些,还需要学生在课后继续消化,继续巩固,特别是热点链接这一环节。


相关内容

  • 告诉自己:我能行!
  • 9月开学季,大一新生离开熟悉的家和亲爱的父母,奔向充满未知和挑战的大学.最初的日子里,可能会有些许不适:想家,想朋友,想以前的生活.但生活是回不去的,唯有迎头赶上,才能在大学里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本期的这篇留学文章让我想起了自己初入大学校园的情景.当时的我不会说普通话,不知道电脑怎么用,没见过语 ...

  •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
  • 上学期,李校长向我推荐了一本好书,书名叫<告诉孩子你真棒>.我如获至宝地快速浏览了一遍,并把其中的一些精华片段推荐给五年一班的同学,希望能与他们分享个中的奥秘.假期在家里,我又拿起这本书认真地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当认真读完<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后,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明 ...

  • 浅谈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 浅谈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石塘镇新华书店希望小学 今天的孩子,将是21世纪的主人,他们肩负着中华民族未来的命运.然而,令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头疼的是: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都是在爱的包围和呵护中成长起来的,在家庭的溺爱下,他们变得胆小懦弱.遇事畏缩不前.害怕困难.不敢尝试.这种对自己没有信心.遇 ...

  • 1.1珍惜无价的自尊导学案
  • 第一课 珍惜无价的自尊(第一课时) 1.1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通过回顾自己的情感经,体验自尊心的满足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感受,了解什么是自尊,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追求扭曲的自尊会产生虚荣. 二.学习重点:明确自尊的含义及自尊的重要表现"知耻" 三.课前准备:准 ...

  • 优质课"我能行"导学案
  • 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 第一框"我能行!"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自信的含义和表现:理解自信与自负.自卑的区别. 能力目标,学会正确的认识自我,对自己作客观的评价,走出自信的误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形成积极向上.自信的生活态度,乐观的面对生活. 二.[教学重难 ...

  • 我能行教案
  • 春秋时期,晋楚因宋国发生战争,楚军打得宋国要投降了就撤军.晋军将领先不听统帅荀林父的命令擅自进攻楚军.楚国大夫伍参对楚庄王说晋军将领先谷刚愎自用,内部不团结,可以消灭晋军而出兵.结果,楚国大获全胜 . 我能行教案 举例:1900年7月,林德曼独自驾着一叶小舟驶进了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他在进行一项历史上 ...

  • 告诉世界我能行
  •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个下午,我捧着你在阳光下慢慢地品读.阳光被树枝切割成一片一片的,在我身上调皮地捉迷藏.我被书中那充满自信的句子深深地折服,让我从一个自卑的人一下子变得阳光了起来."每个人的长相就像树叶,从来都不曾一样.相貌平平的人可以从某些地方发现闪光点,然后把它紧紧地抓在手中,靠着它你可 ...

  • 教案:我能行!
  • 一.课标的具体要求 (1)"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里的"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2)"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里的"养成自信的生活态度.&q ...

  • 困难面前我能行
  • 第 18 周 课题 学习目标 第 1 课时 困难面前我能行 学生知道在困难面前不退缩是勇敢的表现:鼓励学生有勇气尝试富于挑战性的 活动,不怕苦,不怕难.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遇到困难不胆怯,能吃苦,有战胜困难的勇气. 学 情 分 析 及 学 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实践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