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谁点赞"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指引及范文赏析

“为谁点赞”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指引及范文赏析

一、写作指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环卫工人陈阿姨在打扫卫生时,遭到正在旁边健身器材上做仰卧起坐的一位大妈的辱骂,她骂陈阿姨影响她锻炼身体。其他市民赶紧劝阻,陈阿姨也没还嘴,还用扫帚将健身器材下面的最后一点树叶扫起来。这一下彻底激怒了大妈,她夺过陈阿姨手中的扫帚,用脚踩断,并用力向陈阿姨的手上和脚上敲去。陈阿姨见况跑开,大妈追赶时被其他市民拦下,但她竟拨110称“农民工打人”,彻底看不下去的市民直接把她团团围住,等待给警方作证。在警方和目击市民的劝说下,大妈承认了错误,并给了陈阿姨3000元的赔偿金。这件事经媒体曝光后引发了社会的关注,有人为陈阿姨点赞,有人为目击市民点赞,也有人为大妈点赞。 对于以上三类人,你更倾向为谁点赞?请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义,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800字以上,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网传参考答案:

试题中的任务型指令非常具体明确,要求考生选出要点赞的一方来组织成文。以下为参考理由:

①为陈阿姨点赞:可以从她对工作尽职尽责、隐忍的性格等方面来写。

②为目击市民点赞:可以从他们敢于维护正义,给社会正能量等方面来写。

③为大妈点赞:可以从其知错就改方面来写。

师硕点评:

题目要求中有“更”及“权衡”的关键字眼。权衡,意即评量、比较。故而此材料作文必须体现“比较”的思维过程,否则,无法符合题目基本要求。上述参考答案,仅从三类人各自的角度立意,却完全忽略题目中关于“更”和“权衡”的关键要求,这是错误的,是典型的旧式新材料作文的写法,而非任务驱动型作文“完成所指示的写作任务”的写法。

写这道材料作文,我们要处理好两个问题。

一是对材料中三类人的言行所代表的“含意”要正确解读。如果我们解读错误,则会造成立意偏误的后果。如有同学拟题为《生活需要更多雷锋》,将市民的勇护正义之举解读为“助人为乐”,这是不恰当的;又如有同学拟题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充满了旧时代的“侠客”气息,也是不恰当的;还有同学拟题为《为团结点赞》,把材料关于市民的含意理解错误了。 二是行文中对比较的三者的比例安排要合理。我比较认可这样两个原则:一是三者不能平均用力,应以不被点赞的两者为略(可合在一段,也可各写一段,不能再多了),以被点赞者为详(浓墨重彩先扣材料而析、再深挖拓展而论);二是行文思路的铺展,可以先比较否定不被点赞之二者,再肯定深析被点赞者,然后再依被点赞者所含之“意”深挖拓展,在深广度用力。这样,既详略得当,又紧扣材料,还能开拓致远。

二、教师下水作文

维护正义,让社会充满正气

①社会发展需要正义感,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充满正气的社会中。在环卫工人陈阿姨遭晨练大妈辱骂、追打的事件中,相较于陈阿姨的隐忍,大妈的知错能改,我们更应为目击市民的正义之举点赞。

②“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不可否认,陈阿姨的隐忍是对他人的包容,对自己的善待;是一种风度,也是一种为人的智慧。晨练大妈的辱骂与追打,缺乏的便是这种隐忍的精神,还显得蛮不讲理,折射出国人对待事情少一分从容与淡静,充满的往往是浮燥之气;然而在他人的劝说与教育下,她能承认错误并给与赔偿,体现了知错能改的精神,也值得大家的肯定。但陈阿姨与大妈身上体现的闪光点,在围观市民的义举面前,似乎又显得黯淡了些。他们积极的劝阻和主动“等待给警方作证”,既让无辜的陈阿姨脱离尴尬,不受冤枉,又彰显

了社会正气,弘扬了社会正能量。因此,我认为热心市民的正义之举更应赢得大家的盛赞。 ③在我们生活的现实中,“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样的事每每见诸报道:看到老人摔倒了,很多人过来凑热闹,可就是没人去把老人扶起来;看到地上有个皮包,很多人也只是把它占为己有,没人去追问是谁的包;看到以强欺弱的事情,也没人敢敢去制止。这些现象,也是正义缺失的缩影。而目击市民的行为,犹如冬日里的一缕暖阳,给人予温暖,给人以希望,让社会充满正义之气,让人性之光熠熠生辉。

④培根说:“哪里有正义,哪里就是圣地。”经济日益繁荣的社会,需要正义;建立和谐人文的社会,更需要正义。方舟子不畏强势,弘扬正气,勇于学术打假,使科学界、教育界、新闻界等领域的学术腐败现象有所收敛;柴静,始终怀有一颗炽热的扶持弱者的心灵, 她个人出资拍摄的纪录片《穹顶之下》,正是想从公众健康的角度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同样彰显了正义之气,值得敬佩。目击市民的正义之举正是他们精神的体现,践行着对他人的关爱,维护着社会正气,努力使我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成为一片“圣地”。

⑤生活中存在着是是非非,我们要像热心市民那样认清是非,辨别是非,按正确的认识去行动。在面对是非时,保持清醒和独立;在面对“权势”时,能不委曲求全;在利益冲突时,勇于主持公道。正义就是要尊重人权,当不正义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能够奋起抗争;看到不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我们能够声援、救助。

⑥让我们每一个人在心中根植正义,坚持正义,维护正义,让社会充满正气!

师硕点评:

这篇教师下水作文,符合题目“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的要求。文章先在比较中选择点赞市民,然后重笔论述、拓展“维护正义”,比例、结构上较合理。我觉得同学们可以学习这种写法。但此文写得较浅,就语文老师来说,写成这样并不算出色。它的浅,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材料中市民的维护正义之举论析浅,基本上没有,然后就匆忙抛弃材料泛论“维护正义”了。这种处理是错误的。凡理之张发,如花树之张发,根底深固者,叶茂华繁。不深论其材料,则所持议无所张发,或貌似张发而浮花易败。二是对“维护正义”的论析浅,只是看到极表层的一面,未能思及其深沉之内质。我们不妨以下文为对照,以见出此教师下水作文之“浅”:

沉默是沉默者的通行证,却终将是沉默者的墓志铭

(文/羽戈)

“我们这一代人终将感到悔恨,不仅因为坏人可憎的言行,更因为好人可怕的沉默。”这是马丁·路德·金的名言,出自《伯明翰监狱来信》(1963年) 。此言在中国引用率极高,有时还被改头换面,以适应中土的气候. 如最常见的这一版:“历史将会记录在这个社会转型期,最大的悲剧不是坏人的嚣张,而是好人的沉默。”无论翻译的版本怎么变异,批判的方向却始终不易:好人的沉默。

有待追根究底的问题,不是事实,而是事实背后的成因:面对坏人的嚣张,好人为什么沉默,正如面对明目张胆的谎言、惨无人道的暴行、千夫所指的罪恶,国人为什么旁观,无动于衷,漠然置之,甚至默默扭过头去,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流行的答案:因为恐惧。的确,不论是纳粹的焚化炉,还是红卫兵的皮带扣,不论是独裁者的枪口,还是暴民的铁棍和匕首,施暴之时,都会让观者感到恐惧,脊背发凉,手脚发软,面无人色,肝胆俱裂。趋利避害,可谓人类本性。在残虐的暴行面前,我们往往自顾不暇,自求多福,如何能挺身而出,义助受难者呢;我们暗暗祈祷,施暴者凶恶的目光不要停留在我们身上超过一秒钟; 我们愿以旁观与沉默,换取暴力的豁免,只是,最终能否豁免于暴行,并不取决于我们的意愿,这本不是一场平等的博弈,旁观与沉默,只可能使我们手中的砝码越来越轻,施暴者手中的权力越来越重。

用恐惧的心理为沉默辩护,正如用人性的幽暗为恐惧辩护。然而恐惧与沉默的关系不止于此。如《房间里的大象: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一书作者、美国社会学教授伊维塔·泽鲁巴维尔所指出的那样:沉默不仅是恐惧的产物,它还是恐惧的重要来源。质言之,恐惧导致沉默,沉默加剧恐惧,同时,沉默深化沉默,恐惧深化恐惧。这应该不难理解,想象一下,当暴行发生,观者茫然失措,冷眼相待,没有人呐喊,没有人反抗,近乎死寂的沉默,必将使暴行愈发肆无忌惮;暴行的猖獗,必将加速恐惧的弥散与传播。

除了恐惧,沉默如瘟疫一般蔓延,还有一个原因。我们都听过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为什么最后站出来指出皇帝没有穿衣服的会是一个孩子呢? 泽鲁巴维尔认为:“这一点很难被称之为巧合,因为社会习俗告诉我们不要去关注不该关注的事物,而孩子正是还未曾学会该社会习俗的人。”我们该关注什么,不该关注什么,该在什么时候沉默,什么时候说谎,什么时候呼喊口号,什么时候歌功颂德,早已被权力规训、洗脑、潜移默化,我们头脑的形状,早已由权力统一锻造,都是方形,抑或都是五角星。在此,沉默,以及支配沉默的思维,都出自权力的指令,与对权力的顺从。当然这依旧可以归结为对权力的恐惧,不过,当恐惧权力成为一种传统、一种习俗、一种模式,恐惧便不再需要理由,不再需要追问“为什么恐惧”,唯一值得我们恐惧的是恐惧本身。

此间的沉默,则是一种合谋,既是沉默者与权力的合谋,也是沉默者之间的合谋。“说话只要有一个人发声就可以,沉默却需要所有人的配合。”(罗伯特·E·皮滕杰) 沉默因此成为了一种集体行为。集体沉默不仅会强化个体沉默,还可以庇护个体沉默,个体将从巨大的集体那里寻找保持沉默的理由,并在问责之时,将所有的罪孽都推向集体,所以出现了那句西谚:“没有一滴雨会认为自己造成了洪灾。”在此情境之下,个体要打破沉默,不止要战胜自身的恐惧,还要冲决集体的网罗。这注定了呐喊者的命运,不是被视为叛徒,就是被视为疯子(狂人) ,他们最大的敌人,有时不是权力者,而是身边的看客。基于此,沉默者往往被指控为邪恶的帮凶与同盟:不仅默许、纵容、鼓舞暴行,还在解构对暴行的反抗。

这正可以解释,为什么对“好人的沉默”的批判,要先于“坏人的嚣张”。模仿泽鲁巴维尔所的语气:“好人的沉默”不仅是“坏人的嚣张”的产物,还是后者的重要来源。

第三个原因,当沉默者不甘沉默,试图发声,却无奈发现,自己失语了。他们的喉咙,被钳制太久,已经丧失了自由言说的功能,他们所吐出的话语,都是历经权力过滤与改造的谎言,要描述自由、真相,却无词可用,无以名状,只能感知,无法言说,这不是得意而忘言,而是沉默的代价。此刻的他们,哪怕张大了嘴巴,喊破了嗓子,却与沉默者无异。

除了自由言说,公共言说亦复如是。几乎所有的强权者,都企图压缩公共空间,将民众孤立为原子,因为一般而言,个体反抗对政权的冲击和破坏,远远小于群体反抗。公共空间的丧失,不但导致公德被败坏,还导致公共言说被扭曲,纵使经过数十年的重建,公共人的言说方式还严重依赖私语体系,混淆公私,无时不在,公共说理,亟需补课。

这三点,尤其是前两点,大抵可以诠释“好人为什么沉默”。明乎此,才能更进一步,来探寻怎样打破沉默。

窃以为,只要沉默者拥有最起码的良知和理性,他们便会不满于沉默的状态,他们应该认识到,沉默暂时是沉默者的通行证,却终将是沉默者的墓志铭. ,

当暴力与罪恶大行其道,哪个沉默的旁观者能够保证,自己不会是下一个受害者呢。还是马丁·路德·金的警告:“我们看到真相却一言不发之时,便是我们走向死亡之日。”

三、学生一节课当堂范文

市民值得点赞(理5 李土娇)

材料中的市民维护法律法规,见义勇为有道德。我认为市民更值得点赞。

环卫工人陈阿姨面对辱骂与追打,选择逃避,或许逃避是对自身的保护,但这种懦弱的做法会助长健身大妈嚣张的气焰。即使陈阿姨此次免受伤,下次还会有其他环卫工人受伤的。

因此不赞同她逃避的做法,而应拿起电话报警。健身大妈盛气凌人的样子实在可恶,还恶人先告状。她虽然最终承认错误,还赔偿给了陈阿姨,可是她是自作自受的,若然没有市民警方,相信她是不会停手认错的。作为旁观者,市民为陈阿姨打抱不平。拦阻健身大妈,留作目击证人,劝说大妈的行为足以显示市民的法制观念之高,道德水平之高大尚。市民本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看热闹,不给自己添麻烦的,可是市民并没有这样做,而是为陈阿姨伸张正义。因此,我认为市民们更值得点赞。

法制社会,市民们是法的主人翁,是法的维护者。每个国家都有法律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但人们想使用法律时必须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即维护法律的至高无上性。健身大妈无视法律,辱骂环卫工人陈阿姨,还想动手打人,其行为性质恶劣。市民们面对这种情况,都出手拦阻劝说,给警方作证人。可见市民们的法制观念提高,相信法律的公正与威力会还社会安定与和平。市民们的行为体现了国家法制深入人心,实行全面法治社会指日可待。

道德社会,市民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彰显人性主义,见证社会人情冷暖。若是怕事、无爱心、无正义的市民,看到大妈打人,必是抱一种看热闹,看笑话的心态,也不会上前去阻拦劝说,市民们的做法正是道德与正义的产物。道德正义维护着社会安定和谐,影响着人的行为。市民们的做法是好样的。

市民帮助陈阿姨,在法律上是一种义务,在道德上是义不容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市民的做法就是奉法者强的做法。又如培根所言:“一个人若能在心中充满对人类的博爱。行为遵循崇高的道德律,永远绕着真理的枢轴而转动,那么他虽在人间也就等于生活在天堂。”市民们的行为就是为自己创造人间的天堂,市民们的行为是法律与道德的统一体现,他们为创造和谐社会出力,因此更值得点赞。

师硕点评:

李土娇同学这篇用时40分钟的当堂作文,写得很成功。在题目方面,《市民值得点赞》中规中矩,达到基本要求。若改为《点赞市民,弘扬正义》之类,会更有文采而大气些。文章

第一段开篇点题,很简洁。第二段在比较中陈述陈阿姨和健身大妈不被点赞的理由,较得宜。

第三段从市民是法的维护者这一高度来论,第四段指出市民传承着中华美德,体现了“文贵变”的写作技法,使文章沉稳而富于变化。最后一段回扣材料,总结观点,并且能恰当援引习近平、培根名言支持、升华主题,是很有质量的一个结尾段。

市民不该沉默(理6 郭春忠)

鲁迅曾有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对于务实工作的陈阿姨和勇于承认自身错误的大妈,我更倾向为不“沉默”的好心市民点赞。

市民的不沉默恰恰表现了如今社会最为缺乏的社会责任意识。我们都是有机社会中的重要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维护社会正义。面对无理取闹、蛮横无理大妈的“乘胜追击”,好心市民很主动地承担了自己所负有的社会责任,帮助陈阿姨跑开,团团围住大妈并留下给警方作证并对大妈进行必要的劝导。正是市民的主动帮助才成功化解了这一场闹剧,避开了好心被人欺这一悲剧的再次发生。显然,这是现在市民责任意识提高的有力体现,这非常值得我们为此点赞。而陈阿姨的境遇虽然令人同情,但于我们更多的是心酸,陈阿姨务实工作却遭到大妈一系列的追打。于理、于法来说陈阿姨是占有绝对优势的,但她选择了避而远之,,并不为自己所应有的权利作斗争。无疑一时的妥协就是对不平等行为的推波助澜,反而使其气焰更甚,百害而无一利。另外,我认为大妈事后的勇于认错在市民面前显得黯然失色。勇于改错是我们做人的必需品质,这只能说是理所当然的,其中并未让人体会到大妈的灵魂有哪些高尚之处值得我们去为大妈点赞。

再者,我更想为市民理智的处理方法点赞。一边是处于弱势的环卫工人陈阿姨,一边是故意找事并大打出手的大妈,相信无论谁都会愤愤不平。而在“制止”大妈的过程中,他们却都能

将自己内心的怒气压在心底,以最冷静、理智的态度以团团围住这巧妙的方式成功化解矛盾,而这无疑是值得我们为之点赞并向之学习的可贵之处。反观现实生活中令人生畏的暴力城管,市民的“不动手”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在如今物质纵横,充溢着浮躁之气的世纪,责任意识以及理智都是我们所应大力提倡的。倘若人人心怀责任意识,又怎么有小悦悦相继被多辆卡车碾过而无人伸出援手的悲剧。倘若每个人都有“最美司机”吴滨临危不乱,完成一系列停车操作时的理智社会上又怎么每日有那么多无辜者惨死于车轮之下。心怀责任和理智,洗去心里“高高挂起”以及凡事以拳相向的戾气,方能拨开生活中的层层浓雾,让社会在阳光下快速发展。

为市民点赞,为沉默中的爆发点赞,绝不在沉默中死亡。

师硕点评:

郭春忠同学这篇40分钟当堂作文,优点明显,但也一些小缺点。优点方面,它不仅能比较分析,还能拓深铺展,故而既有深度,也有广度。缺点方面,一是拟题欠佳,《市民不该沉默》像是在谴责市民沉默,与文意正好相反;二是“最美司机”吴滨例错用,吴滨的理智,并非面对恶行时的理智,不能支持文中所持观点;三是最后一句“绝不在沉默中死亡”,与上句脱节,读着莫名奇妙。这些小缺点,使文章等级降了一个层次。

四、片段练习

1、我们写了“小卜的就业选择”材料作文,以下是某同学的当堂作文《选择适合自己的》的一段,请同学们阅读后思考与回答问题:

小卜看到了当前创业环境好的前景,便想创办民族服装设计公司,实现自己的创业梦。这是理智的,也是选择适合自己的的做法,因为她是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追求梦想的。90后余佳文,毕业后也受到众多公司的青睐,但他选择自己创业,凭借他对创业的热情和他的聪明才智,他成为了一位年轻的总裁。

①《选择适合自己的》这道题目拟得如何?

②文段中对余佳文事例的援引有何不妥?

2、以下是某同学当堂作文《为目击市民点赞》的一段,请阅读后思考并回答问题:

首先,目击市民能够拒绝冷漠,善于和邪恶作斗争,从而维护正义。狄更斯在《我们的共同朋友》里谈到:“恶往往是昙花一现的,都要和作恶者一同灭亡;而善,则将永世荡存。”诚然,目击市民在大妈对陈阿姨辱骂时,他们没有不管不顾,他们而是及时上去赶紧劝阻,再有在大妈暴打陈阿姨时目击市民赶紧阻拦。他们就是在与大妈这些邪恶的行为做斗争,为陈阿姨讨个公道,维护正义。尤其是在如今信任危机的社会,目击市民拒绝冷漠、维护正义的行为更显得珍贵。自“小悦悦事件”到“老年人跌倒扶不扶”后,人们就开始对这些维护正义的行为产生警惕的心理,而目击市民拒绝冷漠、维护正义的行为不仅是对信任危机的扭正,更能激励更多人去做善事,维护正义,给这个社会带给更多的温暖,促使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建立。

① 文段中对狄更斯名言援用有何不妥?

②你觉得这一文段的表达如何?

五、博友互动

海城:

“二是行文中对比较的三者的比例安排要合理。我比较认可这样两个原则:一是三者不能平均用力,应以不被点赞的两者为略(可合在一段,也可各写一段,不能再多了),以被点赞者为详(浓墨重彩先扣材料而析、再深挖拓展而论);二是行文思路的铺展,可以先比较否定不被点赞之二者,再肯定深析被点赞者,然后再依被点赞者所含之“意”深挖拓展,在深广度用力。这样,既详略得当,又紧扣材料,还能开拓致远。”这里值得商榷,如果本论中没有权衡,那么,“在多维比较中说理论证”就无法落实,我以为必须段段比较,处处着比较之

墨,当然,点赞者着墨要详,不点赞者为略。不知你意我理解正确否?

回复 海城:

行文贵自然。自然而无可无不可。段段自然比较,处处自然着比较之墨,当然可以。但这样可能受累于比较之羁绊,反而不能舒畅行文。而且,若处处着比较之墨,便难对点赞之“意”深挖拓展,格局便逼仄了。我之提倡,意在为一般水平之学生指示一条写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路子。您的观点,适合于作文水平较高者。我的一位高三同事说,“比”不是重点,“点赞的理由”才是重点。我以为有理。但读了一些通篇权衡的作文,以为也写得很深刻,非常优秀。我想,文有百态,我们不必拘泥于哪种形式是优是劣。才情与见识,才是决出文章轩轾最重要因素。此见,未知可否?

2648118727:

守护健康,温暖心灵

毛泽东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诚如此言,只有健康的身体,我们才能更好地生活。所以,在面对一位老父亲为见儿子一面而挂号等待两个小时与画展主办方不计较损失宽容小孩的善举时,我依然选择那个多年坚持不用有害“复炸油”的青年。这个青年的事迹登上《暖闻》更合适。因为是他的坚持、诚信,让人们身体有了保障;他的敬业、大爱,让道德树立在人们心中。

浓厚的亲情和善意的宽容是我们应该推崇的。但是,我相信,那位老父亲和主办方也会和我一样选择油条哥,因为没有谁会想让自己的孩子和家人吃上不健康的食品,有健康才有未来,没有健康,一切都是零。如果我们选择油条哥,他的事迹登上报纸就会有更多人看到,一传十,十传百,随之而来的明星效应定能让他的事业更好。而其他经营者和商家见诚实、敬业能带来效益和口碑,想必也会以之为榜样,效仿学习。这样整个社会就会掀起一股诚信之风,相信这些也是大家所想看到的。由此观之,那个卖油条的青年登上《暖闻》专栏是最合适的。

或许有些人觉得油条哥的事迹平凡无奇,这也是经营者应有的品质。但是,把油条哥的事迹放在现在的社会大背景中,我更觉得这种品质的难能可贵。中国现在正是经济发展的时候,有多少商家为了追求利益,践踏诚信,抛弃道德,祸国殃民。君不见那外表包装华丽的三鹿奶粉,内在含有过多的三聚氰胺,残忍毒害祖国的花朵;君不见那肥大或瘦实的猪肉只是注水与瘦肉精的成分,却搬上百姓的餐桌。还有毒胶囊、染色馒头、地沟油、假阿胶、毒大米等等,如此下去,必将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人们食不安心,睡不安眠,哪有幸福可言。这是我们就需要油条哥这样的人,那种多年坚持不用有害“复炸油”诚实经营的品质,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的精神,会给那些不良的商家当头一棒;给那些担心食品安全人们带来信心;让人们感受到世间的温暖。油条哥这样的人多一些,令人民健康受损的东西少一些,这样我们才有更好的身体去创造美好的生活。所以,我认为油条哥登上《暖闻》专栏真是当之无愧。 如果有人问我,刊登油条哥的新闻,是不是就能改变我们生活中不诚信经营的现象,我说不。油条哥的事迹对于社会中那些不良的经营现象不可能药到病除,但是,我相信油条哥就好像是一盏灯,灯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并且我更相信,每个人的心灵都像是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找进来。我相信,温暖就在我们身边,并且可以传递。油条哥坚持自己的经营理念,自己炸的开心,顾客吃的放心,他的真心比老父亲对儿子的爱更无私,比主办方对孩子的宽容更深远,他对陌生人的关爱,满满的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的一小步,就会使社会迈出一大步。所以,登上《暖闻》专栏,油条哥非你莫属!

父爱如山,那是对儿子的爱;尊老爱幼,那是人性使然;而对陌生众人的爱,才是大爱。愿世间多一些“油条哥”这样的人和事,用真诚守护健康,用大爱温暖心灵。

看来上面这篇文章符合您说的思路。请教橘之郡老师像上面的作文您会给多少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几个同学聚在一起谈论传家宝。小张说,他家的传家宝是一 个青花罐,有年头有故事。小杜说,他家的传家宝是爷爷留下的几枚勋章。小程说,她家把“忠厚传家久,读书继世长”的祖训当作传家宝。

你认为什么样的传家宝更有价值?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良训胜千金 传家更有价

传家宝是一个家族认为最有价值,最值得子孙世代拥有并传承的东西。小张的传家宝青花罐,代表着金钱价值与收藏价值;小杜家的勋章代表着荣誉;小程家以祖训作为传家宝,体现了其家族对人格修养的重视,是精神传承。虽然小张和小杜的传家宝凝聚着祖先的财富和功勋,有各自的价值,而我更倾向于祖训的价值。

祖训,作为家族世代传承的品德匡正器,其作用胜过千金。小程家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作为祖训,是他们家族对“忠厚”、“诗书”高度重视的体现,在世世代代对祖训的遵守实践中,必然使整个家族沾上书香气息和忠实厚道的韵味。此乃“良训”,它使人性找到一个标准的框架,在熙熙攘攘的社会中不至于失去立己立人的信念,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塑造一个人美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化气息,使之更好地立足于社会,更好地待人接物,在时代洪流中坚守本心,不为污泥所染,不为清涟而显得妖媚。

更重要的是,相较其他两个传家宝,良训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无法被破坏。青花罐与勋章是物质存在,而良训是意识存在,物质不可能永存,它会在一定破坏力下成为碎片,而意识是随人生,随人灭的,是形而上学的价值形态,是寄生在人心中的,只要后代延续血脉,其必将随之传承、生长、壮大,是一个生命的动态过程,而非死板的遗物。

况且,良训还可以在坚持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创新,使之具有时代性和特定的功能性,赋予新的积极的正能量的内涵,成为新时期的“良训”,这一点也是“青花罐”与“勋章”二者所不具备的。

如今社会,珍惜“青花罐”式传家的人愈来愈多,注重“勋章”式传家的人也为数不少,而以小程家的“良祖”训作为传家宝却是凤毛麟角,不禁令人深思:社会价值取向究竟何去何从?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欺诈互害的社会风气该如何改变?在这般孜孜追求物质至上、轻易抛弃诗书的时代究竟如何坚守?这也是为何小程的祖训弥足珍贵的地方,它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对当今社会人们精神缺失、心灵空虚的悲哀现象起到调剂作用。

财势兼备却(如果)没有道德底线,终会自取灭亡;财势并存却(如果)没有信念的支撑,也将无所作为、泯然众人;自觉高人一等却没有人道主义精神,必将遭到社会唾弃……因此,良训的作用才更该受到重视,社会是由千万个家庭组成,又由家庭的道德文化涵养提高,才能使社会整体风气改善,所以说,小程家式的良训才是永不贬值的最好传家宝!

2648118727:

个人有些困惑,像这种权衡选择的任务型作文应该写成《守护健康,温暖心灵》这种模式的?还是写成《良训胜千金传家更有有价》这种模式的。也就是说比较所占的比重,是仅仅一两段还是几乎每一段都有比较更好!

回复 2648118727:

如果都是考场作文,两篇我都打一等上的分数,但《良训胜千金传家更有有价》会更高一些。我觉得不必拘泥于哪种模式,因题目、因才情而灵活运用即可。我觉得《守护健康,温暖心灵》和《良训胜千金传家更有有价》都是通篇权衡的好文章。议论很通透,读之令人信服。《守护健康,温暖心灵》的语言更雕琢些,一些排比句有些刻意;在比较的明晰度上,它比

不上《良训胜千金传家更有有价》。

2648118727:

这种类型就是开头简单比较,之后提出观点。

第二段将其一和选择的比较,突出选择更具优点。

第三段将另外一个和选择的比较,突出选择的这则更具优点。

第四段在强调所选择的这则拥有的另外两则所没有的另外的优点,联系社会背景。

第5段,总结强调观点。

这种类型会判低分? 这则里面也有背景分析,在背景这里也有深入分析。

回复 2648118727:

这个模式很可能会被打低分。因为在对所选择的一则的“含意”的深挖

拓展方面未能用墨,会给人三则材料平均用力的的感觉。其实所谓的比较,有分开来一则一段的比较,也有融合在各段里的比较。相对而言,应该是融合在各段里的比较更深透。但如果采用融合在各段里比较的方式,则应该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所拓展才好。此见,未知可否? 2648118727:

还有一种类型就是开头简单比较,之后提出观点。

第二段将其一和选择的比较,突出选择更具优点。

第三段将另外一个和选择的比较,突出选择的这则更具优点。

第四段在强调所选择的这则拥有的另外两则所没有的另外的优点,联系社会背景。

第5段,总结强调观点。

这样比重应该还是所选择的这则比重大。应该没有喧宾夺主吧?文章写得还是不错。 只是困惑这个模式会不会被有的老师打低分,认为在比较的同时比重稍微失衡? 其实《守护健康,温暖心灵》只有1、2、5段进行比较。除了比较之外,其余的 都很像时评型的思路。这种类型比较好写。学生容易掌握。

ABC 三个进行比较的。最好不要AB 比较一段,CB 比较一段,AC 和B 比较一段。您的意思是这样。因为这样可能会给人感觉平均用力。所以可能分数不高。

《守护健康,温暖心灵》学生都能写成这样就可以了,如果能在三四段选一段将B 和AC 稍微比较下就更好,如果做到了就是《良训胜千金传家更有价》这种模式,如果做不到就是《守护健康,温暖心灵》这种模式。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自己把握。写成哪种分数都不低,对吧?能写成这样也知足了。

回复 2648118727:

这个问题越探讨越有意思。我想这应该是高考作文命题与高考作文写作导向二者的转型期的困惑和探索吧。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我们的高考作文形式、高中作文教学正在产生激烈的转变;它的转变方向应该是抛弃以往的以抒情、感性和华彩为主调的作文审美习惯,而向西方高中高考命题方式靠近,强调逻辑思维、理性思考和准确表达。关于比较的问题,我想还是不拘形式好。思维力强的写生,能不为模式羁縻而反过来驾驭它——我们观察那些写得好的作文,无一不是思维力强者。

“为谁点赞”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指引及范文赏析

一、写作指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环卫工人陈阿姨在打扫卫生时,遭到正在旁边健身器材上做仰卧起坐的一位大妈的辱骂,她骂陈阿姨影响她锻炼身体。其他市民赶紧劝阻,陈阿姨也没还嘴,还用扫帚将健身器材下面的最后一点树叶扫起来。这一下彻底激怒了大妈,她夺过陈阿姨手中的扫帚,用脚踩断,并用力向陈阿姨的手上和脚上敲去。陈阿姨见况跑开,大妈追赶时被其他市民拦下,但她竟拨110称“农民工打人”,彻底看不下去的市民直接把她团团围住,等待给警方作证。在警方和目击市民的劝说下,大妈承认了错误,并给了陈阿姨3000元的赔偿金。这件事经媒体曝光后引发了社会的关注,有人为陈阿姨点赞,有人为目击市民点赞,也有人为大妈点赞。 对于以上三类人,你更倾向为谁点赞?请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义,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800字以上,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网传参考答案:

试题中的任务型指令非常具体明确,要求考生选出要点赞的一方来组织成文。以下为参考理由:

①为陈阿姨点赞:可以从她对工作尽职尽责、隐忍的性格等方面来写。

②为目击市民点赞:可以从他们敢于维护正义,给社会正能量等方面来写。

③为大妈点赞:可以从其知错就改方面来写。

师硕点评:

题目要求中有“更”及“权衡”的关键字眼。权衡,意即评量、比较。故而此材料作文必须体现“比较”的思维过程,否则,无法符合题目基本要求。上述参考答案,仅从三类人各自的角度立意,却完全忽略题目中关于“更”和“权衡”的关键要求,这是错误的,是典型的旧式新材料作文的写法,而非任务驱动型作文“完成所指示的写作任务”的写法。

写这道材料作文,我们要处理好两个问题。

一是对材料中三类人的言行所代表的“含意”要正确解读。如果我们解读错误,则会造成立意偏误的后果。如有同学拟题为《生活需要更多雷锋》,将市民的勇护正义之举解读为“助人为乐”,这是不恰当的;又如有同学拟题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充满了旧时代的“侠客”气息,也是不恰当的;还有同学拟题为《为团结点赞》,把材料关于市民的含意理解错误了。 二是行文中对比较的三者的比例安排要合理。我比较认可这样两个原则:一是三者不能平均用力,应以不被点赞的两者为略(可合在一段,也可各写一段,不能再多了),以被点赞者为详(浓墨重彩先扣材料而析、再深挖拓展而论);二是行文思路的铺展,可以先比较否定不被点赞之二者,再肯定深析被点赞者,然后再依被点赞者所含之“意”深挖拓展,在深广度用力。这样,既详略得当,又紧扣材料,还能开拓致远。

二、教师下水作文

维护正义,让社会充满正气

①社会发展需要正义感,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充满正气的社会中。在环卫工人陈阿姨遭晨练大妈辱骂、追打的事件中,相较于陈阿姨的隐忍,大妈的知错能改,我们更应为目击市民的正义之举点赞。

②“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不可否认,陈阿姨的隐忍是对他人的包容,对自己的善待;是一种风度,也是一种为人的智慧。晨练大妈的辱骂与追打,缺乏的便是这种隐忍的精神,还显得蛮不讲理,折射出国人对待事情少一分从容与淡静,充满的往往是浮燥之气;然而在他人的劝说与教育下,她能承认错误并给与赔偿,体现了知错能改的精神,也值得大家的肯定。但陈阿姨与大妈身上体现的闪光点,在围观市民的义举面前,似乎又显得黯淡了些。他们积极的劝阻和主动“等待给警方作证”,既让无辜的陈阿姨脱离尴尬,不受冤枉,又彰显

了社会正气,弘扬了社会正能量。因此,我认为热心市民的正义之举更应赢得大家的盛赞。 ③在我们生活的现实中,“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样的事每每见诸报道:看到老人摔倒了,很多人过来凑热闹,可就是没人去把老人扶起来;看到地上有个皮包,很多人也只是把它占为己有,没人去追问是谁的包;看到以强欺弱的事情,也没人敢敢去制止。这些现象,也是正义缺失的缩影。而目击市民的行为,犹如冬日里的一缕暖阳,给人予温暖,给人以希望,让社会充满正义之气,让人性之光熠熠生辉。

④培根说:“哪里有正义,哪里就是圣地。”经济日益繁荣的社会,需要正义;建立和谐人文的社会,更需要正义。方舟子不畏强势,弘扬正气,勇于学术打假,使科学界、教育界、新闻界等领域的学术腐败现象有所收敛;柴静,始终怀有一颗炽热的扶持弱者的心灵, 她个人出资拍摄的纪录片《穹顶之下》,正是想从公众健康的角度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同样彰显了正义之气,值得敬佩。目击市民的正义之举正是他们精神的体现,践行着对他人的关爱,维护着社会正气,努力使我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成为一片“圣地”。

⑤生活中存在着是是非非,我们要像热心市民那样认清是非,辨别是非,按正确的认识去行动。在面对是非时,保持清醒和独立;在面对“权势”时,能不委曲求全;在利益冲突时,勇于主持公道。正义就是要尊重人权,当不正义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能够奋起抗争;看到不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我们能够声援、救助。

⑥让我们每一个人在心中根植正义,坚持正义,维护正义,让社会充满正气!

师硕点评:

这篇教师下水作文,符合题目“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的要求。文章先在比较中选择点赞市民,然后重笔论述、拓展“维护正义”,比例、结构上较合理。我觉得同学们可以学习这种写法。但此文写得较浅,就语文老师来说,写成这样并不算出色。它的浅,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材料中市民的维护正义之举论析浅,基本上没有,然后就匆忙抛弃材料泛论“维护正义”了。这种处理是错误的。凡理之张发,如花树之张发,根底深固者,叶茂华繁。不深论其材料,则所持议无所张发,或貌似张发而浮花易败。二是对“维护正义”的论析浅,只是看到极表层的一面,未能思及其深沉之内质。我们不妨以下文为对照,以见出此教师下水作文之“浅”:

沉默是沉默者的通行证,却终将是沉默者的墓志铭

(文/羽戈)

“我们这一代人终将感到悔恨,不仅因为坏人可憎的言行,更因为好人可怕的沉默。”这是马丁·路德·金的名言,出自《伯明翰监狱来信》(1963年) 。此言在中国引用率极高,有时还被改头换面,以适应中土的气候. 如最常见的这一版:“历史将会记录在这个社会转型期,最大的悲剧不是坏人的嚣张,而是好人的沉默。”无论翻译的版本怎么变异,批判的方向却始终不易:好人的沉默。

有待追根究底的问题,不是事实,而是事实背后的成因:面对坏人的嚣张,好人为什么沉默,正如面对明目张胆的谎言、惨无人道的暴行、千夫所指的罪恶,国人为什么旁观,无动于衷,漠然置之,甚至默默扭过头去,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流行的答案:因为恐惧。的确,不论是纳粹的焚化炉,还是红卫兵的皮带扣,不论是独裁者的枪口,还是暴民的铁棍和匕首,施暴之时,都会让观者感到恐惧,脊背发凉,手脚发软,面无人色,肝胆俱裂。趋利避害,可谓人类本性。在残虐的暴行面前,我们往往自顾不暇,自求多福,如何能挺身而出,义助受难者呢;我们暗暗祈祷,施暴者凶恶的目光不要停留在我们身上超过一秒钟; 我们愿以旁观与沉默,换取暴力的豁免,只是,最终能否豁免于暴行,并不取决于我们的意愿,这本不是一场平等的博弈,旁观与沉默,只可能使我们手中的砝码越来越轻,施暴者手中的权力越来越重。

用恐惧的心理为沉默辩护,正如用人性的幽暗为恐惧辩护。然而恐惧与沉默的关系不止于此。如《房间里的大象: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一书作者、美国社会学教授伊维塔·泽鲁巴维尔所指出的那样:沉默不仅是恐惧的产物,它还是恐惧的重要来源。质言之,恐惧导致沉默,沉默加剧恐惧,同时,沉默深化沉默,恐惧深化恐惧。这应该不难理解,想象一下,当暴行发生,观者茫然失措,冷眼相待,没有人呐喊,没有人反抗,近乎死寂的沉默,必将使暴行愈发肆无忌惮;暴行的猖獗,必将加速恐惧的弥散与传播。

除了恐惧,沉默如瘟疫一般蔓延,还有一个原因。我们都听过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为什么最后站出来指出皇帝没有穿衣服的会是一个孩子呢? 泽鲁巴维尔认为:“这一点很难被称之为巧合,因为社会习俗告诉我们不要去关注不该关注的事物,而孩子正是还未曾学会该社会习俗的人。”我们该关注什么,不该关注什么,该在什么时候沉默,什么时候说谎,什么时候呼喊口号,什么时候歌功颂德,早已被权力规训、洗脑、潜移默化,我们头脑的形状,早已由权力统一锻造,都是方形,抑或都是五角星。在此,沉默,以及支配沉默的思维,都出自权力的指令,与对权力的顺从。当然这依旧可以归结为对权力的恐惧,不过,当恐惧权力成为一种传统、一种习俗、一种模式,恐惧便不再需要理由,不再需要追问“为什么恐惧”,唯一值得我们恐惧的是恐惧本身。

此间的沉默,则是一种合谋,既是沉默者与权力的合谋,也是沉默者之间的合谋。“说话只要有一个人发声就可以,沉默却需要所有人的配合。”(罗伯特·E·皮滕杰) 沉默因此成为了一种集体行为。集体沉默不仅会强化个体沉默,还可以庇护个体沉默,个体将从巨大的集体那里寻找保持沉默的理由,并在问责之时,将所有的罪孽都推向集体,所以出现了那句西谚:“没有一滴雨会认为自己造成了洪灾。”在此情境之下,个体要打破沉默,不止要战胜自身的恐惧,还要冲决集体的网罗。这注定了呐喊者的命运,不是被视为叛徒,就是被视为疯子(狂人) ,他们最大的敌人,有时不是权力者,而是身边的看客。基于此,沉默者往往被指控为邪恶的帮凶与同盟:不仅默许、纵容、鼓舞暴行,还在解构对暴行的反抗。

这正可以解释,为什么对“好人的沉默”的批判,要先于“坏人的嚣张”。模仿泽鲁巴维尔所的语气:“好人的沉默”不仅是“坏人的嚣张”的产物,还是后者的重要来源。

第三个原因,当沉默者不甘沉默,试图发声,却无奈发现,自己失语了。他们的喉咙,被钳制太久,已经丧失了自由言说的功能,他们所吐出的话语,都是历经权力过滤与改造的谎言,要描述自由、真相,却无词可用,无以名状,只能感知,无法言说,这不是得意而忘言,而是沉默的代价。此刻的他们,哪怕张大了嘴巴,喊破了嗓子,却与沉默者无异。

除了自由言说,公共言说亦复如是。几乎所有的强权者,都企图压缩公共空间,将民众孤立为原子,因为一般而言,个体反抗对政权的冲击和破坏,远远小于群体反抗。公共空间的丧失,不但导致公德被败坏,还导致公共言说被扭曲,纵使经过数十年的重建,公共人的言说方式还严重依赖私语体系,混淆公私,无时不在,公共说理,亟需补课。

这三点,尤其是前两点,大抵可以诠释“好人为什么沉默”。明乎此,才能更进一步,来探寻怎样打破沉默。

窃以为,只要沉默者拥有最起码的良知和理性,他们便会不满于沉默的状态,他们应该认识到,沉默暂时是沉默者的通行证,却终将是沉默者的墓志铭. ,

当暴力与罪恶大行其道,哪个沉默的旁观者能够保证,自己不会是下一个受害者呢。还是马丁·路德·金的警告:“我们看到真相却一言不发之时,便是我们走向死亡之日。”

三、学生一节课当堂范文

市民值得点赞(理5 李土娇)

材料中的市民维护法律法规,见义勇为有道德。我认为市民更值得点赞。

环卫工人陈阿姨面对辱骂与追打,选择逃避,或许逃避是对自身的保护,但这种懦弱的做法会助长健身大妈嚣张的气焰。即使陈阿姨此次免受伤,下次还会有其他环卫工人受伤的。

因此不赞同她逃避的做法,而应拿起电话报警。健身大妈盛气凌人的样子实在可恶,还恶人先告状。她虽然最终承认错误,还赔偿给了陈阿姨,可是她是自作自受的,若然没有市民警方,相信她是不会停手认错的。作为旁观者,市民为陈阿姨打抱不平。拦阻健身大妈,留作目击证人,劝说大妈的行为足以显示市民的法制观念之高,道德水平之高大尚。市民本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看热闹,不给自己添麻烦的,可是市民并没有这样做,而是为陈阿姨伸张正义。因此,我认为市民们更值得点赞。

法制社会,市民们是法的主人翁,是法的维护者。每个国家都有法律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但人们想使用法律时必须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即维护法律的至高无上性。健身大妈无视法律,辱骂环卫工人陈阿姨,还想动手打人,其行为性质恶劣。市民们面对这种情况,都出手拦阻劝说,给警方作证人。可见市民们的法制观念提高,相信法律的公正与威力会还社会安定与和平。市民们的行为体现了国家法制深入人心,实行全面法治社会指日可待。

道德社会,市民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彰显人性主义,见证社会人情冷暖。若是怕事、无爱心、无正义的市民,看到大妈打人,必是抱一种看热闹,看笑话的心态,也不会上前去阻拦劝说,市民们的做法正是道德与正义的产物。道德正义维护着社会安定和谐,影响着人的行为。市民们的做法是好样的。

市民帮助陈阿姨,在法律上是一种义务,在道德上是义不容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市民的做法就是奉法者强的做法。又如培根所言:“一个人若能在心中充满对人类的博爱。行为遵循崇高的道德律,永远绕着真理的枢轴而转动,那么他虽在人间也就等于生活在天堂。”市民们的行为就是为自己创造人间的天堂,市民们的行为是法律与道德的统一体现,他们为创造和谐社会出力,因此更值得点赞。

师硕点评:

李土娇同学这篇用时40分钟的当堂作文,写得很成功。在题目方面,《市民值得点赞》中规中矩,达到基本要求。若改为《点赞市民,弘扬正义》之类,会更有文采而大气些。文章

第一段开篇点题,很简洁。第二段在比较中陈述陈阿姨和健身大妈不被点赞的理由,较得宜。

第三段从市民是法的维护者这一高度来论,第四段指出市民传承着中华美德,体现了“文贵变”的写作技法,使文章沉稳而富于变化。最后一段回扣材料,总结观点,并且能恰当援引习近平、培根名言支持、升华主题,是很有质量的一个结尾段。

市民不该沉默(理6 郭春忠)

鲁迅曾有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对于务实工作的陈阿姨和勇于承认自身错误的大妈,我更倾向为不“沉默”的好心市民点赞。

市民的不沉默恰恰表现了如今社会最为缺乏的社会责任意识。我们都是有机社会中的重要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维护社会正义。面对无理取闹、蛮横无理大妈的“乘胜追击”,好心市民很主动地承担了自己所负有的社会责任,帮助陈阿姨跑开,团团围住大妈并留下给警方作证并对大妈进行必要的劝导。正是市民的主动帮助才成功化解了这一场闹剧,避开了好心被人欺这一悲剧的再次发生。显然,这是现在市民责任意识提高的有力体现,这非常值得我们为此点赞。而陈阿姨的境遇虽然令人同情,但于我们更多的是心酸,陈阿姨务实工作却遭到大妈一系列的追打。于理、于法来说陈阿姨是占有绝对优势的,但她选择了避而远之,,并不为自己所应有的权利作斗争。无疑一时的妥协就是对不平等行为的推波助澜,反而使其气焰更甚,百害而无一利。另外,我认为大妈事后的勇于认错在市民面前显得黯然失色。勇于改错是我们做人的必需品质,这只能说是理所当然的,其中并未让人体会到大妈的灵魂有哪些高尚之处值得我们去为大妈点赞。

再者,我更想为市民理智的处理方法点赞。一边是处于弱势的环卫工人陈阿姨,一边是故意找事并大打出手的大妈,相信无论谁都会愤愤不平。而在“制止”大妈的过程中,他们却都能

将自己内心的怒气压在心底,以最冷静、理智的态度以团团围住这巧妙的方式成功化解矛盾,而这无疑是值得我们为之点赞并向之学习的可贵之处。反观现实生活中令人生畏的暴力城管,市民的“不动手”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在如今物质纵横,充溢着浮躁之气的世纪,责任意识以及理智都是我们所应大力提倡的。倘若人人心怀责任意识,又怎么有小悦悦相继被多辆卡车碾过而无人伸出援手的悲剧。倘若每个人都有“最美司机”吴滨临危不乱,完成一系列停车操作时的理智社会上又怎么每日有那么多无辜者惨死于车轮之下。心怀责任和理智,洗去心里“高高挂起”以及凡事以拳相向的戾气,方能拨开生活中的层层浓雾,让社会在阳光下快速发展。

为市民点赞,为沉默中的爆发点赞,绝不在沉默中死亡。

师硕点评:

郭春忠同学这篇40分钟当堂作文,优点明显,但也一些小缺点。优点方面,它不仅能比较分析,还能拓深铺展,故而既有深度,也有广度。缺点方面,一是拟题欠佳,《市民不该沉默》像是在谴责市民沉默,与文意正好相反;二是“最美司机”吴滨例错用,吴滨的理智,并非面对恶行时的理智,不能支持文中所持观点;三是最后一句“绝不在沉默中死亡”,与上句脱节,读着莫名奇妙。这些小缺点,使文章等级降了一个层次。

四、片段练习

1、我们写了“小卜的就业选择”材料作文,以下是某同学的当堂作文《选择适合自己的》的一段,请同学们阅读后思考与回答问题:

小卜看到了当前创业环境好的前景,便想创办民族服装设计公司,实现自己的创业梦。这是理智的,也是选择适合自己的的做法,因为她是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追求梦想的。90后余佳文,毕业后也受到众多公司的青睐,但他选择自己创业,凭借他对创业的热情和他的聪明才智,他成为了一位年轻的总裁。

①《选择适合自己的》这道题目拟得如何?

②文段中对余佳文事例的援引有何不妥?

2、以下是某同学当堂作文《为目击市民点赞》的一段,请阅读后思考并回答问题:

首先,目击市民能够拒绝冷漠,善于和邪恶作斗争,从而维护正义。狄更斯在《我们的共同朋友》里谈到:“恶往往是昙花一现的,都要和作恶者一同灭亡;而善,则将永世荡存。”诚然,目击市民在大妈对陈阿姨辱骂时,他们没有不管不顾,他们而是及时上去赶紧劝阻,再有在大妈暴打陈阿姨时目击市民赶紧阻拦。他们就是在与大妈这些邪恶的行为做斗争,为陈阿姨讨个公道,维护正义。尤其是在如今信任危机的社会,目击市民拒绝冷漠、维护正义的行为更显得珍贵。自“小悦悦事件”到“老年人跌倒扶不扶”后,人们就开始对这些维护正义的行为产生警惕的心理,而目击市民拒绝冷漠、维护正义的行为不仅是对信任危机的扭正,更能激励更多人去做善事,维护正义,给这个社会带给更多的温暖,促使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建立。

① 文段中对狄更斯名言援用有何不妥?

②你觉得这一文段的表达如何?

五、博友互动

海城:

“二是行文中对比较的三者的比例安排要合理。我比较认可这样两个原则:一是三者不能平均用力,应以不被点赞的两者为略(可合在一段,也可各写一段,不能再多了),以被点赞者为详(浓墨重彩先扣材料而析、再深挖拓展而论);二是行文思路的铺展,可以先比较否定不被点赞之二者,再肯定深析被点赞者,然后再依被点赞者所含之“意”深挖拓展,在深广度用力。这样,既详略得当,又紧扣材料,还能开拓致远。”这里值得商榷,如果本论中没有权衡,那么,“在多维比较中说理论证”就无法落实,我以为必须段段比较,处处着比较之

墨,当然,点赞者着墨要详,不点赞者为略。不知你意我理解正确否?

回复 海城:

行文贵自然。自然而无可无不可。段段自然比较,处处自然着比较之墨,当然可以。但这样可能受累于比较之羁绊,反而不能舒畅行文。而且,若处处着比较之墨,便难对点赞之“意”深挖拓展,格局便逼仄了。我之提倡,意在为一般水平之学生指示一条写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路子。您的观点,适合于作文水平较高者。我的一位高三同事说,“比”不是重点,“点赞的理由”才是重点。我以为有理。但读了一些通篇权衡的作文,以为也写得很深刻,非常优秀。我想,文有百态,我们不必拘泥于哪种形式是优是劣。才情与见识,才是决出文章轩轾最重要因素。此见,未知可否?

2648118727:

守护健康,温暖心灵

毛泽东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诚如此言,只有健康的身体,我们才能更好地生活。所以,在面对一位老父亲为见儿子一面而挂号等待两个小时与画展主办方不计较损失宽容小孩的善举时,我依然选择那个多年坚持不用有害“复炸油”的青年。这个青年的事迹登上《暖闻》更合适。因为是他的坚持、诚信,让人们身体有了保障;他的敬业、大爱,让道德树立在人们心中。

浓厚的亲情和善意的宽容是我们应该推崇的。但是,我相信,那位老父亲和主办方也会和我一样选择油条哥,因为没有谁会想让自己的孩子和家人吃上不健康的食品,有健康才有未来,没有健康,一切都是零。如果我们选择油条哥,他的事迹登上报纸就会有更多人看到,一传十,十传百,随之而来的明星效应定能让他的事业更好。而其他经营者和商家见诚实、敬业能带来效益和口碑,想必也会以之为榜样,效仿学习。这样整个社会就会掀起一股诚信之风,相信这些也是大家所想看到的。由此观之,那个卖油条的青年登上《暖闻》专栏是最合适的。

或许有些人觉得油条哥的事迹平凡无奇,这也是经营者应有的品质。但是,把油条哥的事迹放在现在的社会大背景中,我更觉得这种品质的难能可贵。中国现在正是经济发展的时候,有多少商家为了追求利益,践踏诚信,抛弃道德,祸国殃民。君不见那外表包装华丽的三鹿奶粉,内在含有过多的三聚氰胺,残忍毒害祖国的花朵;君不见那肥大或瘦实的猪肉只是注水与瘦肉精的成分,却搬上百姓的餐桌。还有毒胶囊、染色馒头、地沟油、假阿胶、毒大米等等,如此下去,必将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人们食不安心,睡不安眠,哪有幸福可言。这是我们就需要油条哥这样的人,那种多年坚持不用有害“复炸油”诚实经营的品质,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的精神,会给那些不良的商家当头一棒;给那些担心食品安全人们带来信心;让人们感受到世间的温暖。油条哥这样的人多一些,令人民健康受损的东西少一些,这样我们才有更好的身体去创造美好的生活。所以,我认为油条哥登上《暖闻》专栏真是当之无愧。 如果有人问我,刊登油条哥的新闻,是不是就能改变我们生活中不诚信经营的现象,我说不。油条哥的事迹对于社会中那些不良的经营现象不可能药到病除,但是,我相信油条哥就好像是一盏灯,灯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并且我更相信,每个人的心灵都像是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找进来。我相信,温暖就在我们身边,并且可以传递。油条哥坚持自己的经营理念,自己炸的开心,顾客吃的放心,他的真心比老父亲对儿子的爱更无私,比主办方对孩子的宽容更深远,他对陌生人的关爱,满满的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的一小步,就会使社会迈出一大步。所以,登上《暖闻》专栏,油条哥非你莫属!

父爱如山,那是对儿子的爱;尊老爱幼,那是人性使然;而对陌生众人的爱,才是大爱。愿世间多一些“油条哥”这样的人和事,用真诚守护健康,用大爱温暖心灵。

看来上面这篇文章符合您说的思路。请教橘之郡老师像上面的作文您会给多少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几个同学聚在一起谈论传家宝。小张说,他家的传家宝是一 个青花罐,有年头有故事。小杜说,他家的传家宝是爷爷留下的几枚勋章。小程说,她家把“忠厚传家久,读书继世长”的祖训当作传家宝。

你认为什么样的传家宝更有价值?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良训胜千金 传家更有价

传家宝是一个家族认为最有价值,最值得子孙世代拥有并传承的东西。小张的传家宝青花罐,代表着金钱价值与收藏价值;小杜家的勋章代表着荣誉;小程家以祖训作为传家宝,体现了其家族对人格修养的重视,是精神传承。虽然小张和小杜的传家宝凝聚着祖先的财富和功勋,有各自的价值,而我更倾向于祖训的价值。

祖训,作为家族世代传承的品德匡正器,其作用胜过千金。小程家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作为祖训,是他们家族对“忠厚”、“诗书”高度重视的体现,在世世代代对祖训的遵守实践中,必然使整个家族沾上书香气息和忠实厚道的韵味。此乃“良训”,它使人性找到一个标准的框架,在熙熙攘攘的社会中不至于失去立己立人的信念,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塑造一个人美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化气息,使之更好地立足于社会,更好地待人接物,在时代洪流中坚守本心,不为污泥所染,不为清涟而显得妖媚。

更重要的是,相较其他两个传家宝,良训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无法被破坏。青花罐与勋章是物质存在,而良训是意识存在,物质不可能永存,它会在一定破坏力下成为碎片,而意识是随人生,随人灭的,是形而上学的价值形态,是寄生在人心中的,只要后代延续血脉,其必将随之传承、生长、壮大,是一个生命的动态过程,而非死板的遗物。

况且,良训还可以在坚持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创新,使之具有时代性和特定的功能性,赋予新的积极的正能量的内涵,成为新时期的“良训”,这一点也是“青花罐”与“勋章”二者所不具备的。

如今社会,珍惜“青花罐”式传家的人愈来愈多,注重“勋章”式传家的人也为数不少,而以小程家的“良祖”训作为传家宝却是凤毛麟角,不禁令人深思:社会价值取向究竟何去何从?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欺诈互害的社会风气该如何改变?在这般孜孜追求物质至上、轻易抛弃诗书的时代究竟如何坚守?这也是为何小程的祖训弥足珍贵的地方,它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对当今社会人们精神缺失、心灵空虚的悲哀现象起到调剂作用。

财势兼备却(如果)没有道德底线,终会自取灭亡;财势并存却(如果)没有信念的支撑,也将无所作为、泯然众人;自觉高人一等却没有人道主义精神,必将遭到社会唾弃……因此,良训的作用才更该受到重视,社会是由千万个家庭组成,又由家庭的道德文化涵养提高,才能使社会整体风气改善,所以说,小程家式的良训才是永不贬值的最好传家宝!

2648118727:

个人有些困惑,像这种权衡选择的任务型作文应该写成《守护健康,温暖心灵》这种模式的?还是写成《良训胜千金传家更有有价》这种模式的。也就是说比较所占的比重,是仅仅一两段还是几乎每一段都有比较更好!

回复 2648118727:

如果都是考场作文,两篇我都打一等上的分数,但《良训胜千金传家更有有价》会更高一些。我觉得不必拘泥于哪种模式,因题目、因才情而灵活运用即可。我觉得《守护健康,温暖心灵》和《良训胜千金传家更有有价》都是通篇权衡的好文章。议论很通透,读之令人信服。《守护健康,温暖心灵》的语言更雕琢些,一些排比句有些刻意;在比较的明晰度上,它比

不上《良训胜千金传家更有有价》。

2648118727:

这种类型就是开头简单比较,之后提出观点。

第二段将其一和选择的比较,突出选择更具优点。

第三段将另外一个和选择的比较,突出选择的这则更具优点。

第四段在强调所选择的这则拥有的另外两则所没有的另外的优点,联系社会背景。

第5段,总结强调观点。

这种类型会判低分? 这则里面也有背景分析,在背景这里也有深入分析。

回复 2648118727:

这个模式很可能会被打低分。因为在对所选择的一则的“含意”的深挖

拓展方面未能用墨,会给人三则材料平均用力的的感觉。其实所谓的比较,有分开来一则一段的比较,也有融合在各段里的比较。相对而言,应该是融合在各段里的比较更深透。但如果采用融合在各段里比较的方式,则应该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所拓展才好。此见,未知可否? 2648118727:

还有一种类型就是开头简单比较,之后提出观点。

第二段将其一和选择的比较,突出选择更具优点。

第三段将另外一个和选择的比较,突出选择的这则更具优点。

第四段在强调所选择的这则拥有的另外两则所没有的另外的优点,联系社会背景。

第5段,总结强调观点。

这样比重应该还是所选择的这则比重大。应该没有喧宾夺主吧?文章写得还是不错。 只是困惑这个模式会不会被有的老师打低分,认为在比较的同时比重稍微失衡? 其实《守护健康,温暖心灵》只有1、2、5段进行比较。除了比较之外,其余的 都很像时评型的思路。这种类型比较好写。学生容易掌握。

ABC 三个进行比较的。最好不要AB 比较一段,CB 比较一段,AC 和B 比较一段。您的意思是这样。因为这样可能会给人感觉平均用力。所以可能分数不高。

《守护健康,温暖心灵》学生都能写成这样就可以了,如果能在三四段选一段将B 和AC 稍微比较下就更好,如果做到了就是《良训胜千金传家更有价》这种模式,如果做不到就是《守护健康,温暖心灵》这种模式。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自己把握。写成哪种分数都不低,对吧?能写成这样也知足了。

回复 2648118727:

这个问题越探讨越有意思。我想这应该是高考作文命题与高考作文写作导向二者的转型期的困惑和探索吧。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我们的高考作文形式、高中作文教学正在产生激烈的转变;它的转变方向应该是抛弃以往的以抒情、感性和华彩为主调的作文审美习惯,而向西方高中高考命题方式靠近,强调逻辑思维、理性思考和准确表达。关于比较的问题,我想还是不拘形式好。思维力强的写生,能不为模式羁縻而反过来驾驭它——我们观察那些写得好的作文,无一不是思维力强者。


相关内容

  • 2017语文组教学计划
  •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语文组教学计划 新学年开始了,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县教研室工作思路.我校教学实际,努力创设良好的语文教学环境,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本学期高二语文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指导思想 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以新一轮高考改革为契机,在全面提 ...

  • 教案-2016届高三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指导
  • 2016届高三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指导教案 教学要求: 1.分析模拟考试典型错误. 2.赏析讨论典型范文. 3.拓展清理: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主要类型及审题导引. 教学重点: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主要类型及审题导引. 教学难点: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主要类型及审题导引.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评讲三峡高中2016 ...

  • 任务型作文的类型及写法指引
  • 任务型作文的类型及写法指引.名师提示 目前,任务驱动型作文从"任务"角度分类,其类型已达六种之多,每一种自有其相应特点及写作方法,现总结如下,不足之处,欢迎补充指正. 一.表态说理型 例题:2015年全国课标乙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因 ...

  • 怎样打造高效作文课堂
  • 作者: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南门中学  余龙翔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永安中学  余龙飞[摘要]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怎样有效提高学生快速作文能力,打造高效的作文课堂?通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首先应转变师生思想观念,帮助学生扫除畏难的心理障碍:其次,再通过丰富学生作文 ...

  • 任务驱动型作文思路模型(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模板)
  • 任务驱动型作文思路模型(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模板) 任务驱动型作文思路模型(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模板) 任务驱动型作文思路模型 总体框架:引.议.联.结(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中间主体:议(分析问题),讲清楚赞成或反对的理由(好处/危害):兼谈对立面 思维方式(即是"论证角度和方 ...

  • 备好课高中英语笔记内容
  • 课程简介 高中英语必修1.2教学实施要求与方法 [课程简介] 该专题的内容主要包括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带来的教学方式和教师英语课程资源利用方面的变化:学生学习策略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变化.分析了目前高中英语课程在实施中所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策略.专家依据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必修 1 和必修 ...

  • 四年级上册作文
  • 奋斗教育2013暑期补习班三年级语文作文教案 作文名称:写一处自然景观 一.审题指导 范围:一处自然景物 类型:写景 体裁:借景抒情 重点:突出景物的奇特之处:按一定顺序写. 二.选材指导 三.组材指导 怎样才能写好"校园一角"呢? 首先就要想想:写什么??这就要 ?角度不同,你 ...

  •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
  • 专家讲座节录 --发轫于2015年全国卷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在高考作文命题史上是一个拐点,不仅是命题形式的变化,更是写作风气的变化――由欣赏抒情.文采转而注重理性.思辨,引导学生进行不偏激.不盲从.有理有据的逻辑推理和深层次思考.它让考场写作从"条条大路通罗马"变成了"一 ...

  •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七种基本方法
  •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七种基本方法 方法之一:条陈理由,彻解问题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基本框架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全称是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其实质也就是有些地方所说时评类作文,其本质还依然是材料作文,只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明确的指向性任务,意在增强写作的目的性.防止套作.这种作文题重在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