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一个重要概念的讲授方法

作者:于秀丽

新课程:教师版 2010年08期

  课堂教学过程就是知识的传递过程,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地理学科由于涉及面广、知识跨度大,地理教师更需具备较高的语言素质和修养。因此,如何准确运用地理教学语言已成为地理教师必须练就的教学基本功之一。新课程目标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身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地理。今后的世界是信息时代的世界,是高科技时代的世界,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对他们今后走进信息时代、走进高科技的时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纬线是学习地理的基础,新课程把经纬线内容安排在初中地理教材的前面也体现了这一意向。经纬线可以指示方向,指示南北、东西半球,告知人们温度带,确定地球上的任何地点……因此,学好经纬线的内容,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科研等方面都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甚至影响着他们的终身。

  然而,经纬线是抽象的、实际不存在的。难怪很多地理教师无奈地说:“经纬线看不见、摸不着,老师教着发愁,学生学着艰难”。

  教师如何教经纬线,学生如何学习经纬线,这是师生共同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效果会好些。

  一、让学生操作,化抽象为具体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地球上是没有经纬线的,经纬线只能反应在地球仪或地图上。让学生在篮球、排球或其他球体上,先假想一根地轴,并确定南极和北极,再让学生画出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球体一周的圆圈。让学生知道,他们所画的圆圈就是纬线,并且能画出无数条。最大的纬线圈就是赤道——处在球体的中央位置。同时,让学生总结纬线的三个特点:1、纬线是圆圈;2、纬线的大小不等,越靠近赤道纬线圈越大,越向两极纬线圈越小,至南北两极就成点了;3、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再让学生画出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的相交的线。让学生明白,这些线就是经线,并且能画出无数条。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出经线的三个特点:1、经线的形状是半圆;2、所有经线都相等;3、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这样,学生通过操作、归纳、总结,了解经线的特点,一些疑难问题得到了解决,让学生感到经纬线好像确实存在,把抽象的变为具体的、形象的,让学生把经纬线记在心里,映在脑里,为进一步学习经纬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经纬度,揭开你神秘的面纱

  在教学经纬度时,学生感到非常疑惑的是:经度、纬度是如何得出的?是怎样划分的?经度和纬度各是多少度?教师可以明明白白地告诉学生:经纬度并不神秘,它就像同学们的名字一样简单。因为经纬线都有无数条,为了区别每一条经纬线,给它们起了个名,用“度”来表示。由于经线切割的是纬线圈(是圆,360°),从0°向东向西各分为180°,东西经之和为360°。由于每条纬线切割的经线(半圆180°),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为90°,纬度共为180°,南北纬90°都在极点上。

  让学生在任何球体上操作一下,画上经纬线,标上度数。学生就知道了经纬度是怎么来的,就不再觉得经纬度神秘了。学起来得心应手,记忆较牢固。

  三、地球的外衣——一经纬网

  学生在前面画经纬线中已经熟知,经纬线都有无数条,这些经纬线相互交织成网,这就是经纬网——它就像一条套在地球上的外衣,要想找到地球上的任何一点,就用地球外衣上的经线、纬线相交点来确定但是,用经纬线确定。地球上的某一点,必须注明经纬线的具体度数,否则会发生误解。如果甲、乙二人约定在纬度10°、经度10°的地方见面,结果出现了四个地点;如果甲、乙二人约定在北纬10°、经度10°的地方见面,结果出现了两地点;如果甲、乙二人约定在东经10°、北纬10°的地方见面,就只有一个地点了。

  经纬网在航海、航空、军事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学生学会利用经纬网,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及科研有很大的益处。

  四、辨识经纬网上的点所在的半球

  南北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学生没有疑义。但东西半球的划分,学生颇多疑义。经线是半圆,如何划分东西半球,每条经线和哪条经线能组成圆圈,无数个经线圈用哪一个划分东西半球等等。对于以上问题,教师要好好设计教法,让学生浅显易懂地解决所疑惑的问题。任何一条经线都有一条与它相对的经线组成的经线圈,这个经线圈在一个平面上,为180°。如果知道了任何一条经线的度数,就能用公式E(东经)+W(西经)=180°(0°经线与180°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算出与它相对的一条经线。如与东经40°相对的经线就是西经140°。每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但是为了避免把一些国家和地区分在两个半球上,造成不必要的人为麻烦,国际上习惯用20°W(主要在大西洋上)和160°E(主要在太平洋上)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为东西半球。

  判断一个地点在哪个半球上,首先分析经纬度,只有点在20°W、160°E上,它既不在东半球上也不在西半球上。如果点在赤道上,它既不在北半球上,也不在南半球上。它们都在半球的分界线上。其他地点都可以根据经纬度的大小来确定它所在的半球。在带有经纬线的地图上,如果点不在赤道上,那就要看这个点上下经纬度的排列。如果向上增大,这个点就在北半球上;如果向下增大,这个点就在南半球上。如果点在小于20°W-0°(经度)-小于160°E这个范围内,这个点就在东半球上;如果点在大于20°W-180°(经度)-大于160°E这个范围内,这个点就一定在西半球上。

  五、判断经纬上点的方向

  在带有经纬线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线来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但是,由于经线是半圆,它连接南极和北极,“极”就是极点,就是终端,也就是说南北方向有尽头。北极就是北方向的最北端,南极就是北方向的最南端。如果沿经线绕地球一周,不论从什么地点出发,必须改变方向才能回到出发点。纬线是封闭的圆圈,没有“东极”和“西极”,而对于一个大陆、一段纬线来说,是有东边和西边的,如果沿纬线绕地球一周,从任何一点出发不用改变方向就能回到出发点。

  根据经纬线判断方向,只要掌握了经纬线指示的南北、东西方向,不论是经纬线各自平行的地图、经纬线呈弧形的地图,还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地图,只要找出经线和纬线,那么判断经纬线地图的任何一点和某一点或几点的相对位置就迎刃而解了。

  总之,只要让学生留心学习经纬线,教师教法得当,学生就能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就能学到对终身发展有益处的地理。当然,还要做到地理教学用词字字准确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思考、多总结,把教师语言技能的修炼贯穿于教师的整个教学生涯而毫不松懈,提高教学用词的准确性应该也不是难事。

作者介绍:于秀丽,江苏省启东中学

作者:于秀丽

新课程:教师版 2010年08期

  课堂教学过程就是知识的传递过程,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地理学科由于涉及面广、知识跨度大,地理教师更需具备较高的语言素质和修养。因此,如何准确运用地理教学语言已成为地理教师必须练就的教学基本功之一。新课程目标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身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地理。今后的世界是信息时代的世界,是高科技时代的世界,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对他们今后走进信息时代、走进高科技的时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纬线是学习地理的基础,新课程把经纬线内容安排在初中地理教材的前面也体现了这一意向。经纬线可以指示方向,指示南北、东西半球,告知人们温度带,确定地球上的任何地点……因此,学好经纬线的内容,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科研等方面都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甚至影响着他们的终身。

  然而,经纬线是抽象的、实际不存在的。难怪很多地理教师无奈地说:“经纬线看不见、摸不着,老师教着发愁,学生学着艰难”。

  教师如何教经纬线,学生如何学习经纬线,这是师生共同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效果会好些。

  一、让学生操作,化抽象为具体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地球上是没有经纬线的,经纬线只能反应在地球仪或地图上。让学生在篮球、排球或其他球体上,先假想一根地轴,并确定南极和北极,再让学生画出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球体一周的圆圈。让学生知道,他们所画的圆圈就是纬线,并且能画出无数条。最大的纬线圈就是赤道——处在球体的中央位置。同时,让学生总结纬线的三个特点:1、纬线是圆圈;2、纬线的大小不等,越靠近赤道纬线圈越大,越向两极纬线圈越小,至南北两极就成点了;3、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再让学生画出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的相交的线。让学生明白,这些线就是经线,并且能画出无数条。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出经线的三个特点:1、经线的形状是半圆;2、所有经线都相等;3、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这样,学生通过操作、归纳、总结,了解经线的特点,一些疑难问题得到了解决,让学生感到经纬线好像确实存在,把抽象的变为具体的、形象的,让学生把经纬线记在心里,映在脑里,为进一步学习经纬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经纬度,揭开你神秘的面纱

  在教学经纬度时,学生感到非常疑惑的是:经度、纬度是如何得出的?是怎样划分的?经度和纬度各是多少度?教师可以明明白白地告诉学生:经纬度并不神秘,它就像同学们的名字一样简单。因为经纬线都有无数条,为了区别每一条经纬线,给它们起了个名,用“度”来表示。由于经线切割的是纬线圈(是圆,360°),从0°向东向西各分为180°,东西经之和为360°。由于每条纬线切割的经线(半圆180°),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为90°,纬度共为180°,南北纬90°都在极点上。

  让学生在任何球体上操作一下,画上经纬线,标上度数。学生就知道了经纬度是怎么来的,就不再觉得经纬度神秘了。学起来得心应手,记忆较牢固。

  三、地球的外衣——一经纬网

  学生在前面画经纬线中已经熟知,经纬线都有无数条,这些经纬线相互交织成网,这就是经纬网——它就像一条套在地球上的外衣,要想找到地球上的任何一点,就用地球外衣上的经线、纬线相交点来确定但是,用经纬线确定。地球上的某一点,必须注明经纬线的具体度数,否则会发生误解。如果甲、乙二人约定在纬度10°、经度10°的地方见面,结果出现了四个地点;如果甲、乙二人约定在北纬10°、经度10°的地方见面,结果出现了两地点;如果甲、乙二人约定在东经10°、北纬10°的地方见面,就只有一个地点了。

  经纬网在航海、航空、军事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学生学会利用经纬网,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及科研有很大的益处。

  四、辨识经纬网上的点所在的半球

  南北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学生没有疑义。但东西半球的划分,学生颇多疑义。经线是半圆,如何划分东西半球,每条经线和哪条经线能组成圆圈,无数个经线圈用哪一个划分东西半球等等。对于以上问题,教师要好好设计教法,让学生浅显易懂地解决所疑惑的问题。任何一条经线都有一条与它相对的经线组成的经线圈,这个经线圈在一个平面上,为180°。如果知道了任何一条经线的度数,就能用公式E(东经)+W(西经)=180°(0°经线与180°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算出与它相对的一条经线。如与东经40°相对的经线就是西经140°。每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但是为了避免把一些国家和地区分在两个半球上,造成不必要的人为麻烦,国际上习惯用20°W(主要在大西洋上)和160°E(主要在太平洋上)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为东西半球。

  判断一个地点在哪个半球上,首先分析经纬度,只有点在20°W、160°E上,它既不在东半球上也不在西半球上。如果点在赤道上,它既不在北半球上,也不在南半球上。它们都在半球的分界线上。其他地点都可以根据经纬度的大小来确定它所在的半球。在带有经纬线的地图上,如果点不在赤道上,那就要看这个点上下经纬度的排列。如果向上增大,这个点就在北半球上;如果向下增大,这个点就在南半球上。如果点在小于20°W-0°(经度)-小于160°E这个范围内,这个点就在东半球上;如果点在大于20°W-180°(经度)-大于160°E这个范围内,这个点就一定在西半球上。

  五、判断经纬上点的方向

  在带有经纬线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线来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但是,由于经线是半圆,它连接南极和北极,“极”就是极点,就是终端,也就是说南北方向有尽头。北极就是北方向的最北端,南极就是北方向的最南端。如果沿经线绕地球一周,不论从什么地点出发,必须改变方向才能回到出发点。纬线是封闭的圆圈,没有“东极”和“西极”,而对于一个大陆、一段纬线来说,是有东边和西边的,如果沿纬线绕地球一周,从任何一点出发不用改变方向就能回到出发点。

  根据经纬线判断方向,只要掌握了经纬线指示的南北、东西方向,不论是经纬线各自平行的地图、经纬线呈弧形的地图,还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地图,只要找出经线和纬线,那么判断经纬线地图的任何一点和某一点或几点的相对位置就迎刃而解了。

  总之,只要让学生留心学习经纬线,教师教法得当,学生就能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就能学到对终身发展有益处的地理。当然,还要做到地理教学用词字字准确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思考、多总结,把教师语言技能的修炼贯穿于教师的整个教学生涯而毫不松懈,提高教学用词的准确性应该也不是难事。

作者介绍:于秀丽,江苏省启东中学


相关内容

  • 教师面试要求-说课与试讲的区别
  • 教师面试试讲技能之讲授技能:讲授原则 (四) 讲授技能的原则 1.启发式原则 古今中外讲授法的教学能生存和发展无一不得益于启发性原则的发挥和运用. 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善于设疑,启发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智慧,而且对学生听课的方法,还应当加以指导,运用讲授法不等于&quo ...

  • 生态学教学大纲
  • 附件1 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态学 (Ecology) 课程编码:1313020216 课程类别:专业课 总学时数:44 学 分:2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综合教研室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 适用对象:本科(四年) 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 生态学是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专 ...

  • 审计学基础
  • 审计学基础 教 学 大 纲 (2008年1月修订) 兰 州 商 学 院 长 青 学二○○八年一月 院 <审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 使用说明 (一)课程性质 <审计学基础>课程是审计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它主要是研究审计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培养学习者 ...

  • 计算机英语教学大纲
  • <计算机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说明 1.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计算机英语 英文名称:Computer English 课程编号:2413212 开课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开课学期:第5学期 学分/周学时: 2/ 2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2.课程性质(本课程在该专业的地位作用) ...

  • [企业战略管理]
  •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12012406 编码: 名称: Management 课程专业必修课 属性: 编写徐萍 人: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 <企业战略管理>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在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中,<企业战略管理>扮演着整合各 ...

  • 现代企业管理教学大纲
  • <现代企业管理学>教学大纲 (中药学专业-营销方向用 54学时) <企业管理>是研究企业管理活动基本规律的一门实践性学科, 是药学系营销专业学生学习的专业基础课程.该专业学生学习此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掌握企业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知识,从而为今后的实践工作奠定必备基础知识和基 ...

  • 药学.药物制剂[无机化学]大纲
  • <无机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2009031028 课程名称:无机化学 课程名称:Inorganic Chemistry 开课单位:药学院 化学学科 学分:6 总学时:120 理论学时:72 实验学时:48 先开课程:无 授课对象:药学.药物制剂本科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执笔人:杨怀霞 ...

  • [美术教育研究]教学大纲
  • <美术教育研究>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总 学 时:34 学 分:2 开课对象:高等师范三年制专科初等教育 课程类别:美术专业延伸课 课程英语译名:Research on Arts Education 一.教学任务和目的: 学生通过学习和了解美术教育理论. 我国美术教育的历史发展以及国内外 ...

  •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开课单位: 课程类型: 总学时数: 适用专业: 先修课程: 参考教材: 微观经济学 经济与政治学院 专业基础课 共72学时,其中讲授72学时,实验0学时 经济学本科 课程编码: 开设学期: 课程性质: 周学时数: 编写时间: A050 ...

  • 工程合同法律制度_教案
  • 教案编写的格式1.封面2014 至2015 学年第 一 学期<工程合同法律制度> 课程教案课程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学时/周学时: 32 / 4 开课时间: 第7周至第 14周 授课年级.专业.班级: 09工程管理1.2班使用教材:陈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