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红利"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

  摘要:中国经济的增长是与“人口红利”效应是密不可分的。现阶段我国人口红利主要体现在丰富的人力资本存量和高比例的劳动人口比重,我国丰富的劳动力产生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奇迹,但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人口红利”效应是不可持续的。为此,笔者在本文中将进一步阐述“人口红利”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以期给相关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人口红利”效应;中国经济;增长   自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年均9%的水平,堪称经济史上的奇迹。这个中国奇迹的产生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其中“人口红利”效应是主要的推动因素,“人口红利”效应促进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由传统的农业转向城镇化的服务业和工业,让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入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促进了中国的人口转型。这种转型不仅为工业和服务业提供了廉价而优秀的劳动力,还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边际生产率。可见正是由于“人口红利”效应的高效劳动力配置效率和较高劳动力参与率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一、 对“人口红利”效应的理解分析   “人口红利”效应是指在某一时期人口增长率突然下降,使总人口中劳动力所占的比例增加,没有较重的抚养负担,进而在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前,产生一个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时期,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或者说“人口红利”效应是一种特殊的人口年龄结构,即在人口总数中少儿和老年人占的比重小,而劳动力占有极高的比重。正是这一特殊时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促进了社会投资的增长和社会储蓄的增加。为此,经济建设者要充分利用“人口红利”效应创造经济优势,让丰富的劳动力得到充分运用并产生最大的经济效应,如果没有抓住“人口红利”效应不一定会使经济衰退,但是会产生诸如劳动力过剩和失业率过高的社会问题。因此,要想充分抓住“人口红利”效应,就必须提高劳动力的利用率。   二、 “人口红利”效应如何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分析   1、 劳动储蓄率的增加   由于我国采取了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在一定时期内劳动力的比重增加,产生了较高的劳动储蓄率。正是较高的劳动储蓄率促进了社会财富的积累,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实现了居民储蓄率的升高并远远超过高收入国家的平均储蓄率。   2、劳动参与率的提高   “人口红利”效应带来的高劳动力比重提高了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参与率。通过人口普查发现,我国在2000年时,劳动力的比重是70.15%。在2003年时,达到了70.4%,并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劳动力的比重都保持在70%左右,这中高劳动力比重将是促进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有力保证。   3、 劳动力配置效率的提高   所谓的劳动力配置效率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对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所带来的效率。在生产效率方面,我国的工农业存在巨大差异,但这为提高劳动力的配置效率创造了条件。因此,要想获得“人口红利”效应就必须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劳动力,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程度。如果让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留在农村,不仅是对劳动力资源的浪费,更会造成不必要的社会问题。因此,经济建设者必须提高劳动力的配置效率,进而得到“人口红利”效应,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   三、 实现“人口红利”效应的对策分析   1、 实现人口的流动和迁移   之所以人口的流动会产生“人口红利”效应,是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会为各类服务业和工业带去廉价劳动力,促进工业和服务业的飞速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深入了解,其一,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由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决定,而其中的消费可以促进经济的持久增长。而在促进人口迁移和流动过程中往往会促进消费,拉动经济的增长。其二,工业的发展水平决定国家的经济发展,而工业的发展又离不开劳动力,而人口的迁移和流动往往可以为工业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工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增长。此外,在促进劳动力流动过程中,我们要克服相关政策的阻碍,建立更加健全的保障制度,促进人口的流动和迁移,提高我国劳动力的配置效率,进一步实现“人口红利”效应。   2、 改变人口年龄结构   虽然经济的发展往往由经济战略、经济政策、经济规律和经济环境决定,但是人口的年龄构成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口年龄结构可以改变国民收入的分配比率,使劳动力的储蓄出现先增后降的变化。如果增加总人口中的劳动力比重,会在增加劳动力个人储蓄的同时实现社会储蓄的增加,促进经济的增长。为此,对人口年龄结构进行优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国家可以通过宏观政策的调控,使总人口中的劳动力比重增加,并充分运用产生的“人口红利”效应,产生额外的经济效益。   3、 提高劳动力素质   现阶段廉价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是,由于低成本造成了劳动力素质下降的问题,也会阻碍未来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为此,我国必须要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落后地区的文化水平,进一步扩大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通过对落后地区劳动力的知识培养和技能灌输教育,实现“人口红利”效应的最大化。   4、 采用就业优先的策略   为了实现“人口红利”效应的效益最大化,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解决充分就业问题,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此,我们可以采用优先就业的策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创建符合优先就业的经济模式。比如,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扶持力度,为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放宽劳动力流动的条件,促进劳动力的流动,形成良好的劳动力市场。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实现“人口红利”效应。另外,采用就业优先策略时,我们要优先实施提高就业率的相关政策,优先实施促进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政策,优先发展劳动力市场和增加就业机会的政策,将劳动者的利益放在首位。通过这这些政策的实施,为我国广大优秀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人口红利”效应的效益最大化。   结语:   “人口红利”效应带来的丰富劳动力,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因此,为了保持“人口红利”效应带来的经济效应,经济建设者要深入研究“人口红利”效应,并找出“人口红利”效应与国家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进而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变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流动实现“人口红利”效应。(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郑巍巍;“人口红利”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J];湖北农机化;2013-04-20   [2]王伟同;中国人口红利的经济增长“尾效”研究——兼论刘易斯拐点后的中国经济;[J]财贸经济;2012-11-10

  摘要:中国经济的增长是与“人口红利”效应是密不可分的。现阶段我国人口红利主要体现在丰富的人力资本存量和高比例的劳动人口比重,我国丰富的劳动力产生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奇迹,但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人口红利”效应是不可持续的。为此,笔者在本文中将进一步阐述“人口红利”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以期给相关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人口红利”效应;中国经济;增长   自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年均9%的水平,堪称经济史上的奇迹。这个中国奇迹的产生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其中“人口红利”效应是主要的推动因素,“人口红利”效应促进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由传统的农业转向城镇化的服务业和工业,让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入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促进了中国的人口转型。这种转型不仅为工业和服务业提供了廉价而优秀的劳动力,还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边际生产率。可见正是由于“人口红利”效应的高效劳动力配置效率和较高劳动力参与率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一、 对“人口红利”效应的理解分析   “人口红利”效应是指在某一时期人口增长率突然下降,使总人口中劳动力所占的比例增加,没有较重的抚养负担,进而在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前,产生一个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时期,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或者说“人口红利”效应是一种特殊的人口年龄结构,即在人口总数中少儿和老年人占的比重小,而劳动力占有极高的比重。正是这一特殊时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促进了社会投资的增长和社会储蓄的增加。为此,经济建设者要充分利用“人口红利”效应创造经济优势,让丰富的劳动力得到充分运用并产生最大的经济效应,如果没有抓住“人口红利”效应不一定会使经济衰退,但是会产生诸如劳动力过剩和失业率过高的社会问题。因此,要想充分抓住“人口红利”效应,就必须提高劳动力的利用率。   二、 “人口红利”效应如何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分析   1、 劳动储蓄率的增加   由于我国采取了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在一定时期内劳动力的比重增加,产生了较高的劳动储蓄率。正是较高的劳动储蓄率促进了社会财富的积累,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实现了居民储蓄率的升高并远远超过高收入国家的平均储蓄率。   2、劳动参与率的提高   “人口红利”效应带来的高劳动力比重提高了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参与率。通过人口普查发现,我国在2000年时,劳动力的比重是70.15%。在2003年时,达到了70.4%,并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劳动力的比重都保持在70%左右,这中高劳动力比重将是促进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有力保证。   3、 劳动力配置效率的提高   所谓的劳动力配置效率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对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所带来的效率。在生产效率方面,我国的工农业存在巨大差异,但这为提高劳动力的配置效率创造了条件。因此,要想获得“人口红利”效应就必须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劳动力,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程度。如果让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留在农村,不仅是对劳动力资源的浪费,更会造成不必要的社会问题。因此,经济建设者必须提高劳动力的配置效率,进而得到“人口红利”效应,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   三、 实现“人口红利”效应的对策分析   1、 实现人口的流动和迁移   之所以人口的流动会产生“人口红利”效应,是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会为各类服务业和工业带去廉价劳动力,促进工业和服务业的飞速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深入了解,其一,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由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决定,而其中的消费可以促进经济的持久增长。而在促进人口迁移和流动过程中往往会促进消费,拉动经济的增长。其二,工业的发展水平决定国家的经济发展,而工业的发展又离不开劳动力,而人口的迁移和流动往往可以为工业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工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增长。此外,在促进劳动力流动过程中,我们要克服相关政策的阻碍,建立更加健全的保障制度,促进人口的流动和迁移,提高我国劳动力的配置效率,进一步实现“人口红利”效应。   2、 改变人口年龄结构   虽然经济的发展往往由经济战略、经济政策、经济规律和经济环境决定,但是人口的年龄构成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口年龄结构可以改变国民收入的分配比率,使劳动力的储蓄出现先增后降的变化。如果增加总人口中的劳动力比重,会在增加劳动力个人储蓄的同时实现社会储蓄的增加,促进经济的增长。为此,对人口年龄结构进行优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国家可以通过宏观政策的调控,使总人口中的劳动力比重增加,并充分运用产生的“人口红利”效应,产生额外的经济效益。   3、 提高劳动力素质   现阶段廉价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是,由于低成本造成了劳动力素质下降的问题,也会阻碍未来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为此,我国必须要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落后地区的文化水平,进一步扩大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通过对落后地区劳动力的知识培养和技能灌输教育,实现“人口红利”效应的最大化。   4、 采用就业优先的策略   为了实现“人口红利”效应的效益最大化,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解决充分就业问题,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此,我们可以采用优先就业的策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创建符合优先就业的经济模式。比如,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扶持力度,为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放宽劳动力流动的条件,促进劳动力的流动,形成良好的劳动力市场。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实现“人口红利”效应。另外,采用就业优先策略时,我们要优先实施提高就业率的相关政策,优先实施促进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政策,优先发展劳动力市场和增加就业机会的政策,将劳动者的利益放在首位。通过这这些政策的实施,为我国广大优秀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人口红利”效应的效益最大化。   结语:   “人口红利”效应带来的丰富劳动力,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因此,为了保持“人口红利”效应带来的经济效应,经济建设者要深入研究“人口红利”效应,并找出“人口红利”效应与国家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进而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变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流动实现“人口红利”效应。(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郑巍巍;“人口红利”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J];湖北农机化;2013-04-20   [2]王伟同;中国人口红利的经济增长“尾效”研究——兼论刘易斯拐点后的中国经济;[J]财贸经济;2012-11-10


相关内容

  • 中国人口红利问题综述
  • 作者简介:黄伊星(1990―),男,汉族,湖北武汉人,经济学硕士,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劳动经济学. 摘 要:本文从关于人口红利的认识.人口红利的测量.人口红利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三个方面对近十几年来的中国学者做的较为重要的研究做了梳理,并从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对研究做出了未来需要进一 ...

  • 中国人口红利拐点效应被夸大
  • 中国劳动人口比重的下降将非常平缓,经济增长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不会受此困扰.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迁移.集聚和人口相应再流动的过程,势必产生新的投资和新的增长极,并推动经济增长.此外,中国人口的更大优势还在于劳动力的勤劳禀赋. 2011年,中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为74.4%,比2010年微降 ...

  • 我国人口增长的总和生育率模型及人口预警
  • 第29卷第8期2009年8月生态学报ACTAECOLOGICASINICAVol.29,No.8Aug.,2009 我国人口增长的总和生育率模型及人口预警 钟晓青1-5 (1.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 510275;2.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广州 510275; 3.中山大学有 ...

  • 延迟退休政策对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影响
  • 作者:李亚帆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02期 DOI:10.3969/j.issn.1671-2714.2014.05.008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相关人口政策的作用下,中国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的时代.原来金字塔形的人口结构变成了如今纺锤形的人口结构,表明较低的生育水平和 ...

  • 3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
  • 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 2013年06月17日11:20来源:<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1期作者:蔡昉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106 [内容提要]随着以劳动力短缺和工资持续提高为特征的"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以及以人口抚养比不再降低为表现的&quo ...

  • 四川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四大影响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四川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四大影响 作者:杨成钢 杨帆 来源:<四川省情>2013年第11期 四川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效应减弱.社会养老负担保加重.与此同时,全省消费市场 ...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_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_胡鞍钢
  • DOI:10.13613/j.cnki.qhdz.002420 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2 16:38:50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第31卷﹚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1.3596.C.20160112.1638. ...

  • 向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转变
  • 发展论坛 向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转变 ◎谭永生 国鉴鬻嚣星翟訾薹 放缓.结构调整.人口红利减弱.劳动力成本提高等经济环境变化也对就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促进就业面临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当前,要逐步从由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向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转变. 涨的多重压力,部分企业仍将会经营困难,继而造成就业岗 ...

  • 主动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 2015年01月01日 00:00:01 来源:<求是>2015/01     作者: 编者按:在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党中央牢牢把握国际和国内两个发展大局,作出了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如何全面理解中央的判断.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这是一个需要着力解决的理论与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