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一、命题趋向

1.理解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了解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海洋资

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的特征,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实现资源可持续

利用的途径。

2.以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为例,分析环境问题的表现与

后果。

3.理解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及发展问题的相互关系。

4.举例说明应如何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知识梳理

1.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1)自然资源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

的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

础。

(2)据图说明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和自然资源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所起的作

用有何变化

4.环境与可持

续发展的关系

三、规律技巧

1.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科能力。

2.某种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

通过案例分析,重点在于理解生态环境问题

和其周围环境的相互联系。每一种生态环境问

题都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针对不同地区的区

域特征可以判断这个地区容易出现什么样的生

态环境问题。

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可用右图表示。

四、课前温习

1.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例说明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说明保护、合理利

用的成功经验

2.以化石燃料为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采取的相

应措施

3.填表说明环境问题的表现及成因。

五、随堂专题演练-提升

例1:下图示意世界四

个国家21世纪初期能源消费情

况。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表明上述国家中

( )

A.①国以石油为主,且石

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B.②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

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

C.③国以煤炭为主,且核

电消费量最大

D.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2)四个国家中,能源利用率最低和最高的国家分别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在防止世界气候变暖中应该承担更大义务的国家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知识链结:1.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与变化 。

2.我国主要能源资源的特点及分布

读图技巧:

例2.(2011·安徽安庆二模)大量实证研究发现,一定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起始阶段,

环境污染的程度较低;在经济起飞阶段,资源利用和污染排放往往超过环境承载

能力,环境恶化;在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环境状况开始改善。环境污染程度与经

济发展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曲线,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第(1)~(2)题。

(1)下图中四条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下形成的,其中最理想的

是( )。

A.甲 B.乙C.丙 D.丁

(2)和先行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不能走

“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是因为( )。①我

国自然资源贫乏 ②我国民众环境意识提高③国际

社会制约增强 ④环境承载量压力增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

知识链结:人口、资源与环境

针对训练1:

谈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此漫画的深刻含义是_________。

(2)由此说明_____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例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口、耕地、草地和森林四个因子,构成一个理论上以人为中心的全球人

地关系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口总量的变动势必引起耕地、草地和森林面积的

相互转化和数量增减。

材料二:全球人均粮食、耕地生产率、化肥投入和灌溉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

(1)随着人口的增加,耕地、草地、森林之间最有

可能的数量转化情况是怎样的?

(2)图中反映了人们提高土地生产力的主要措施,

即 和 ;这些措施带来的问题是

和 。

(3)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正确措施主

要有哪些?

知识链结: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针对训练2:

读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目前,我国以占世界____%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_________%的人口。

(2)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可能趋势是_________,耕地发展的可能趋势是

-

_________。

(3)我国耕地承载量所面临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国家对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例4.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的发展,水资源在很多

地区都日益紧缺,下图是“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均

水资源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上图分析,我国人均水资源最为缺乏的地

区是________,分析这一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人均水资源非常缺乏的

地区,但区内的宁夏平原有“塞上江南”的美称,

试分析其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条件,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

(3)根据上图分析,我国人均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形区是________,这一地

区除了水能资源外,还有哪些能源比较丰富?并分析这些能源丰富的原因。

(4)分析四川省水资源状况及其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知识链结:我国重要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及成因。

读图技巧:

例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

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从20

世纪50年代至今,石羊河流域的水量

减少近1/3,石羊河流域的人口却由

90万人增加到近230万人,灌溉面积

由300万亩增加到500万亩。温家宝

总理曾20多次批示:“决不让民勤变成第二个罗布泊

材料二:2010年是实现《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近期目标的最后一年。石羊

河流域重点治理是事关长远的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

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生存发展息息相关。

材料三:西北地区局部示意图。

(1)简析石羊河水量减少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为了促进民勤经济可持续发展,不致变成第二个“罗布泊”,某中学探究性学

习小组拟以“民勤县的国土开发与整治”为课题开展研究,

为当地经济发展献计

献策。

①你认为开展类似的课题研究宜采用哪些方法?

②该课题上报学校,经专家组综合评审最终落选,你认为问题可能出在哪些方面?

知识链结: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

思路点拔:

六、课后作业

1.热点透析

以中东问题为背景的石油等化石燃料的耗竭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其根本出路在于开发新能

源,目前世界能源结构有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是考试重点之一。

环境污染重点掌握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结合工业布局理解。

2.模拟高考

单项选择题:

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对人类

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体现的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

( )

A.固体燃料的消费比重上升

B.液体、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降低

C.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

D.液体燃料的消费比重稳步上升

2.下图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种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

①大气污染加剧 ②土壤力肥下降 ③土壤污染严重

④水污染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改变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

①因地开发利用多种能源 ②营造速生薪炭林 ③推广生活用煤用电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⑤大力发展畜牧业 ⑥加强交通建设

A.①②⑤ B.②⑤⑥ C.①②⑥ D.①②③④

综合题:

4.(20分)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A是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成本变化图,图B是某区域风能资源分布图。

(1)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更加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结合图A说明全球风电装机容量的变化特点,并从矿物能源供需状况、技术和环境因素分析其主要原因。

(2)从自然和市场条件分析甲地建设风力发电基地的不利因素。

(3)分析乙地风能资源贫乏的原因。该地正在开发的可再生常规能源是什么?

七、问题反馈

例1.(1)B(2)C(3)B 例2.(1).D (2)B

针对训练1:答案:(1)揭示人口与资源的深刻矛盾,且有限的资源只能供养有限的人口 (2)资源

例3.(1)耕地面积增加,森林、草地面积减少。

(2)扩大灌溉面积 增施化肥 水资源紧张 土地生产能力下降(增加水中

的营养元素,污染水源,破坏土壤结构,使土壤酸化、毒化)

(3)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发展农业科技,改进生产方式,培育优良品种等;改良土壤,多施用有机肥(农家肥),有选择地施用化肥。

针对训练2:(1)7; 21 (2)不断增长;不断减少 (3)承载量受到的压力过大,农田生态系统有遭到破坏、失去平衡的危险 (4)实行计划生育;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例4.(1)华北平原 ①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秋季,造成冬春的干旱;②降水年际变化大;③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④对水资源的污染比较严重。

(2)主要的区位条件有:①黄河提供便利的灌溉水源;②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由于大量引黄河水灌溉,易造成当地土壤次生盐碱化和黄河下游断流等环境问题。

(3)青藏高原 地热能和太阳能。水能:河流众多且地势落差大;地热能:地处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太阳能: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4)四川省水能资源较为丰富,四川省利用水利枢纽(如都江堰)和水利发电站(如二滩电站)为农业生产提供丰富的灌溉水源,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的能源。

例5.(1)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蒸发旺盛;祁连山冰川萎缩,冰雪融水补给量减少。

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加。

(2)①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调查走访、问卷调查等。

②课题太笼统;范围太大(研究内容太复杂);需大量人力、资金和专业知识支撑;学生不具备实践条件(超出学生的时间、精力和能力要求或缺乏可操作性)。

模拟高考

1.C2.A3.D4.(1)变化特点:快速增长。

主要原因:①矿物能源逐渐枯竭,能源需求增大,供需矛盾加剧;②技术进步使发电成本下降;③开发风能资源,减轻环境污染和破坏。

(2)①夏季风力相对较小;②易受冰冻、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影响;③远离消费市场、输电距离远。

(3)原因:①离冬季风源地远;②受盆地四周山地及高原影响,风力减弱。可再生常规能源:水能。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一、命题趋向

1.理解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了解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海洋资

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的特征,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实现资源可持续

利用的途径。

2.以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为例,分析环境问题的表现与

后果。

3.理解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及发展问题的相互关系。

4.举例说明应如何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知识梳理

1.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1)自然资源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

的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

础。

(2)据图说明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和自然资源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所起的作

用有何变化

4.环境与可持

续发展的关系

三、规律技巧

1.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科能力。

2.某种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

通过案例分析,重点在于理解生态环境问题

和其周围环境的相互联系。每一种生态环境问

题都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针对不同地区的区

域特征可以判断这个地区容易出现什么样的生

态环境问题。

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可用右图表示。

四、课前温习

1.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例说明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说明保护、合理利

用的成功经验

2.以化石燃料为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采取的相

应措施

3.填表说明环境问题的表现及成因。

五、随堂专题演练-提升

例1:下图示意世界四

个国家21世纪初期能源消费情

况。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表明上述国家中

( )

A.①国以石油为主,且石

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B.②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

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

C.③国以煤炭为主,且核

电消费量最大

D.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2)四个国家中,能源利用率最低和最高的国家分别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在防止世界气候变暖中应该承担更大义务的国家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知识链结:1.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与变化 。

2.我国主要能源资源的特点及分布

读图技巧:

例2.(2011·安徽安庆二模)大量实证研究发现,一定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起始阶段,

环境污染的程度较低;在经济起飞阶段,资源利用和污染排放往往超过环境承载

能力,环境恶化;在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环境状况开始改善。环境污染程度与经

济发展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曲线,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第(1)~(2)题。

(1)下图中四条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下形成的,其中最理想的

是( )。

A.甲 B.乙C.丙 D.丁

(2)和先行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不能走

“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是因为( )。①我

国自然资源贫乏 ②我国民众环境意识提高③国际

社会制约增强 ④环境承载量压力增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

知识链结:人口、资源与环境

针对训练1:

谈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此漫画的深刻含义是_________。

(2)由此说明_____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例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口、耕地、草地和森林四个因子,构成一个理论上以人为中心的全球人

地关系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口总量的变动势必引起耕地、草地和森林面积的

相互转化和数量增减。

材料二:全球人均粮食、耕地生产率、化肥投入和灌溉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

(1)随着人口的增加,耕地、草地、森林之间最有

可能的数量转化情况是怎样的?

(2)图中反映了人们提高土地生产力的主要措施,

即 和 ;这些措施带来的问题是

和 。

(3)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正确措施主

要有哪些?

知识链结: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针对训练2:

读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目前,我国以占世界____%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_________%的人口。

(2)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可能趋势是_________,耕地发展的可能趋势是

-

_________。

(3)我国耕地承载量所面临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国家对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例4.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的发展,水资源在很多

地区都日益紧缺,下图是“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均

水资源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上图分析,我国人均水资源最为缺乏的地

区是________,分析这一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人均水资源非常缺乏的

地区,但区内的宁夏平原有“塞上江南”的美称,

试分析其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条件,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

(3)根据上图分析,我国人均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形区是________,这一地

区除了水能资源外,还有哪些能源比较丰富?并分析这些能源丰富的原因。

(4)分析四川省水资源状况及其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知识链结:我国重要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及成因。

读图技巧:

例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

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从20

世纪50年代至今,石羊河流域的水量

减少近1/3,石羊河流域的人口却由

90万人增加到近230万人,灌溉面积

由300万亩增加到500万亩。温家宝

总理曾20多次批示:“决不让民勤变成第二个罗布泊

材料二:2010年是实现《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近期目标的最后一年。石羊

河流域重点治理是事关长远的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

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生存发展息息相关。

材料三:西北地区局部示意图。

(1)简析石羊河水量减少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为了促进民勤经济可持续发展,不致变成第二个“罗布泊”,某中学探究性学

习小组拟以“民勤县的国土开发与整治”为课题开展研究,

为当地经济发展献计

献策。

①你认为开展类似的课题研究宜采用哪些方法?

②该课题上报学校,经专家组综合评审最终落选,你认为问题可能出在哪些方面?

知识链结: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

思路点拔:

六、课后作业

1.热点透析

以中东问题为背景的石油等化石燃料的耗竭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其根本出路在于开发新能

源,目前世界能源结构有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是考试重点之一。

环境污染重点掌握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结合工业布局理解。

2.模拟高考

单项选择题:

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对人类

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体现的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

( )

A.固体燃料的消费比重上升

B.液体、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降低

C.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

D.液体燃料的消费比重稳步上升

2.下图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种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

①大气污染加剧 ②土壤力肥下降 ③土壤污染严重

④水污染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改变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

①因地开发利用多种能源 ②营造速生薪炭林 ③推广生活用煤用电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⑤大力发展畜牧业 ⑥加强交通建设

A.①②⑤ B.②⑤⑥ C.①②⑥ D.①②③④

综合题:

4.(20分)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A是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成本变化图,图B是某区域风能资源分布图。

(1)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更加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结合图A说明全球风电装机容量的变化特点,并从矿物能源供需状况、技术和环境因素分析其主要原因。

(2)从自然和市场条件分析甲地建设风力发电基地的不利因素。

(3)分析乙地风能资源贫乏的原因。该地正在开发的可再生常规能源是什么?

七、问题反馈

例1.(1)B(2)C(3)B 例2.(1).D (2)B

针对训练1:答案:(1)揭示人口与资源的深刻矛盾,且有限的资源只能供养有限的人口 (2)资源

例3.(1)耕地面积增加,森林、草地面积减少。

(2)扩大灌溉面积 增施化肥 水资源紧张 土地生产能力下降(增加水中

的营养元素,污染水源,破坏土壤结构,使土壤酸化、毒化)

(3)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发展农业科技,改进生产方式,培育优良品种等;改良土壤,多施用有机肥(农家肥),有选择地施用化肥。

针对训练2:(1)7; 21 (2)不断增长;不断减少 (3)承载量受到的压力过大,农田生态系统有遭到破坏、失去平衡的危险 (4)实行计划生育;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例4.(1)华北平原 ①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秋季,造成冬春的干旱;②降水年际变化大;③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④对水资源的污染比较严重。

(2)主要的区位条件有:①黄河提供便利的灌溉水源;②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由于大量引黄河水灌溉,易造成当地土壤次生盐碱化和黄河下游断流等环境问题。

(3)青藏高原 地热能和太阳能。水能:河流众多且地势落差大;地热能:地处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太阳能: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4)四川省水能资源较为丰富,四川省利用水利枢纽(如都江堰)和水利发电站(如二滩电站)为农业生产提供丰富的灌溉水源,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的能源。

例5.(1)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蒸发旺盛;祁连山冰川萎缩,冰雪融水补给量减少。

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加。

(2)①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调查走访、问卷调查等。

②课题太笼统;范围太大(研究内容太复杂);需大量人力、资金和专业知识支撑;学生不具备实践条件(超出学生的时间、精力和能力要求或缺乏可操作性)。

模拟高考

1.C2.A3.D4.(1)变化特点:快速增长。

主要原因:①矿物能源逐渐枯竭,能源需求增大,供需矛盾加剧;②技术进步使发电成本下降;③开发风能资源,减轻环境污染和破坏。

(2)①夏季风力相对较小;②易受冰冻、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影响;③远离消费市场、输电距离远。

(3)原因:①离冬季风源地远;②受盆地四周山地及高原影响,风力减弱。可再生常规能源:水能。


相关内容

  •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 作者: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3年11期 第一部分 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都对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 ...

  • 高中地理新课标必修解读
  • 高中地理必修Ⅰ课标解读 学习目标及其内容选择 1.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形成科学的宇宙观 人类生存在地球上,为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认识人类的生存环境,首先要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第一,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仅从地球本身来找原因,常常得不到正确.完整的结论,需要从地球所处的宇 ...

  • 曲靖市2015年招聘教师高中地理考试大纲
  • 曲靖市2015年招聘教师高中地理考试大纲 专业知识 教法技能 大纲 地 理(高中教育岗位) 曲靖市教育局 一.考试性质 曲靖市教育系统公开招聘教师考试属选拔性考试.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考查.考核考生从事地理教师工作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按招考录用计划择优录用.因此,考试具有 ...

  • 高中地理研修日志
  • 高中地理研修日志--高中地理教学体会 发布者: 沈永兵 (发布时间: 2013-3-19 7:17:17) 高中地理研修日志-----高中地理教学的体会 从事高中地理教学18年之久,本人结合这几年来进行的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谈几点自己体会: 1.重视地图的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quo ...

  • 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工作计划
  •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地理(必修1) 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21世纪祖国建设的接班人.以"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宗旨,以培 ...

  • 构建和谐社会与高中地理教学和谐社会
  • 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是中国政府今后的工作重点之一,2004年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这次会议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2005年的主要经济工作重点之一.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三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 ...

  • 高中地理必修和选修教材目录表
  • 高中地理教材目录表---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1)(配人教版)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问题研究 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三节 常见 天气 ...

  • 高中地理学科知识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的紧密结合
  • 此文发<教育科学>2016.10. 高中地理学科知识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的紧密结合 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新厂高中    雷涛    邮编:434400 [内容摘要]中学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和具有广泛联系性的学科,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引导学生学会 ...

  • 德育渗透心得体会
  • 一.德育渗透势在必行 1.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当今时代人文精神弱化、道德理性滑坡,在这样的背景下,道德及人文教育已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地理课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和-谐、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 2.是实现地理教育价值目标要求 在地理 ...

  • 2011高中地理教师职务培训客观题题目
  • 第1题: 图2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2完成下题:N 地风向为( ) (0.5分)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标准答案: A ☆学员答案: A ★学员得分: 0.5分 第2题: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0.5分) A 花费 B 农家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