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文化词语英译的跨文化意识

民俗文化词语的可译性限度及其翻译策略

马慈祥

(青海民族学院外语系 青海 西宁 810007)

摘要:

民俗词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民俗文化词语的翻译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本文

从生态文化、器物文化、宗教文化、社会文化以及语言文化方面阐述了民俗文化词语的可译性限度并提出

了一些补偿策略。

关键词: 民俗词语 可译性限度 翻译策略

一、引言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 尤其是多媒体的诞生以及国际互联网的形成和经济的高度全球化, 地

球的时空在逐步缩小, 生活在“地球村”村民们的全球意识在加强, 不同社会、文化以及不同

地区的人们产生了相互交往的强烈愿望。, 缤纷的色彩进入人们的视野, 新事物、新观念蜂拥

而入。人们渴望了解这些“外来客”及其特有的民俗文化,希望成为善于跨文化交际的现代

人, 但由于文化间的差异造成的词汇空缺又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带来了困难,

甚至使人们产生了困惑。因此, 为跨文化交际架桥解惑, 将那些具有鲜明特点的民俗词语用本

族语进行贴切的转换, 已成为翻译者责无旁贷的任务。

三﹑民俗文化词语的可译性限度

“民俗, 即民间风俗习惯。民俗文化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 是

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由此而产生的民俗文化词语大都

[1]经过长时间的运用和提炼, 其内涵丰富, 特征明确且具有较强的民族语言特色”。民俗文化

词语具有两种特征:一种是物质生活方面的词汇空缺, 另一种是文化方面的词汇空缺。“关于

词汇空缺的定义, 目前有以下三种:一指各自文化中特有的词汇; 二指原语中存在某种为异族

文化接受者所不明白、莫名其妙的、易于误解的东西, 造成异族文化的空白” [2]; 三指负有特

殊文化色彩的词和表达方式民俗文化翻译中的词汇空缺现象是指在汉语里能用单个词语明

确标记的东西,在英语里却要兜圈子才能表达出来,即在英语里找不到现成的对应词语[3]。

民俗文化词语的可译性限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态文化方面

生态文化方面的民俗主要指以民居、饮食、服饰、动植物以及日、月、星、辰等自然现

象等为主的文化词语;就其所指意义而言,有些生态文化词语在不同的民族中都存在,但其

能指意义则迥然不同。如:“狗”这种动物在英汉民族中都有各自固定的形象感, 但表现的文

化内涵却不同。狗在汉文化中, 人们对其印象极坏, 大都含贬义, 如“走狗”, “看门狗”“,

恶狗”“, 丧家狗”, “狗汉奸”“,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许多成语和习语都体现了汉民族

对狗的“不感冒”。英美民族却把狗作为“Man ’s best friend ”(人之良友), 对狗的印象很

好, 总是含褒义。如:“You are a lucky dog.”“old dog”等等习语都传达着他们把狗作为

忠实的伙伴的这一文化内涵。又如:在中国北方农村婚俗中, 司仪一定要撒“枣子、花生” ,

象征着早生贵子,儿孙满堂。这样的文化词语大概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对等词,英汉语言中类

似的例子还相当多。还有一些生态民俗文化词语在一种文化中存在,而在另一种文化根本找

不到相应的文化符号。例如,在美国婚俗中,司仪要求新郎新娘在一种叫“misotle" 花环底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马慈祥 (1958-)男 青海省湟源县人, 副教授, 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

下站一会,预示将来平平安安, 白头偕老。在中国文化中却找不到“misotle" 的对应词。

2. 器物文化方面

器物民俗文化包括家庭生活用具、交通工具﹑古董﹑文物以及纪念品等词语; 例如:汉语中的八抬大轿﹑火罐﹑文房四宝﹑十八般武艺﹑长命锁等民俗文化词语都属于词

语空缺范围, 在英语国家的文化中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词语。这给翻译此类器物文化词语带

来了一些困难。在《红楼梦》中多处出现“轿子”这个17-18世纪常用的交通工具,Hawks

将轿子统统译为“sedan ”, 殊不知, 在中国文化里, 轿子可以分为二人抬的轿子,有四人抬的

轿子,还有八人抬的轿子,从不同类型的轿子可以看出乘轿者的身份和地位。如果将轿子都

译为sedan, 而不作必要的文字说明,那么,“轿子” 这个民俗词语上所赋予的特有的文化

意义自然就丢失了。在一些旅游景点的导游词中, 有人把长命锁仅仅译为a long–lived

lock, 此后并未加任何的文字说明,他们看了只会认为此物是用来锁门的东西,而不会想到

它是用来祈求小孩平平安安,长命百岁的一件信物; 将“火罐”译为 cupping jar ;将文房

四宝译为writing brush ,inkstick ,inkslab and paper(the four treasures of the study);

十八般武艺被译为The skill in wielding the 18 kinds of weapons;上述译文只译出了

词语的所指意义, 但并未译出其能指意义, 如果不加上一定的图像或文字脚注, 英美人会感到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3. 宗教文化方面

宗教文化民俗主要以信仰为核心反映在人们心理上的习尚,包括禁忌、自然崇拜、图腾

崇拜、祖先崇拜以及与之相关的祭礼、祈禳等仪式和岁时节日、纪念、游艺等活动习俗。这

些词语就其所指意义而言,与英语语言有相同之处, 在民间, 人们崇拜的“女锅’、“观世音

菩萨”、“钟馗”等。这些名字所具有的含义只存在于中国的语言文化中,是独一无二的。如

“David and Goliath (大卫和歌利亚), 它指的是以弱胜强。根据《旧约》记载, 大卫是一牧童,

在与地中海巨人交战中用弹弓将巨人射死, 后来成了希伯莱人的国王。a kiss of death (死吻),

指表面友好实际上坑害人的行为。此典故出于犹太出卖耶稣时以吻耶稣为暗号, 让犹太教当

局把耶稣抓走。类似的例子还有,crown of thorns (荆棘冠) 象征谦卑克己,golden calf (金犊) 象

征金钱崇拜,apple (苹果) 象征诱惑等等”。 [4] 这些典故在中国宗教中都没有对等表达, 同样汉

民族也有许多具有特定内涵的宗教词语。汉族人主要信奉佛教和道教, 因此有“临时抱佛脚”

“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不看僧面看佛面”“借花献佛”“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等, 这类词语

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 其蕴意已大大超越了宗教本身的含义。因为大多数的宗

教词语都带有浓厚的原语特色, 在异族语中难以有完全对应的词语。

4. 社会文化方面

社会文化方面的民俗包括与风俗习惯、婚丧庆典等有关的文化词语;这些词语具有深刻

的文化内涵, 因而不同的文化中很难找到意义完全对等的词语。以我国民间最隆重热闹的传

统佳节春节为例。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年头岁尾的祭神祀祖活动。漫长的岁月使年俗活动

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如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包饺子、燃爆竹、春节扫

尘、除夕守夜、除夕压岁钱、拜年等。这些习俗对中国人来说是如此亲切熟悉,然而其中多

数不能在英语里找到表层指称意义和词义深层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完全相对应的词语,难以做

到文化习俗的“全真传真”。如果没有进一步的解释,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英美人无法知道“春

联”是贴在大门门框上写在红纸上的“couplets ” ;“压岁钱”是除夕夜长辈给小孩的放在

枕头底下以驱除妖怪“崇”的“money ”。倒贴“福”字寄托着中国百姓盼望在新年里“福

临门”的心愿,其中的民俗文化内涵并非英文单词中一个“luck ”所能表达。

5. 语言文化方面

语言文化民俗主要指以语言为手段表现人们思想感情和意愿要求的传统性艺术,如神话、

[5]传说、谜语、谚语、歌谣、说唱等。

语言文化民俗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典故、传说等方面的差异, 还涉及到特定语言文化中的人、事或物。每一种语言中, 都有不少只同该语言文化中的人物有密切联系的表达法。比如, 汉语中有“盘古开天地”、“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牛郎织女”等传说, 其中“盘古、嫦娥、女娲、牛郎、织女”为中国传说中人物, 是中国文化所特有的神。它们所具有的含义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幻像, 只存在于中国的语言文化中。而英语中的古希腊罗马神话人物“Zeus ”(宙斯), “Apollo ”(阿波罗), “Ares ”(阿瑞斯), “Prometheus ”(普罗米修斯) 等也只能是西方文化的独特遗产。此外, 包含有丰富汉语历史文化蕴涵的典故, 如“东施效颦”、“卧薪尝胆”、“负荆请罪”、“亡羊补牢”、“塞翁失马”、“滥竽充数”、“四面楚歌”、“叶公好龙”、“毛遂自荐”、“班门弄斧”、“朝秦暮楚”、“画蛇添足”等, 英译时是很难找到与之对应的表达方法的。而英语的许多典故, 如《圣经》中的故事和典故, 汉语中也是空缺的。

四、民俗文化词语的翻译策略

鉴于民俗文化词语翻译的特点,笔者认为在英译过程中必须把握住一个大方向:语言移植和文化移植并重。不仅要译出其语义,而且要译出其民族色彩和地域色彩,保证民俗文化词语的内涵最为充分地得到有效传递,以达到文化交流的最佳程度。实践表明:民俗文化词语翻译的表现手段可用以下五种基本方式来处理:

第一、图像传译法。

图像传译法是一种用图片的形式将原语民俗事象展现出来, 并辅之于一定的文字说明的翻译方法, 目前在民俗文化翻译中较流行, 这种方法比较直观﹑简洁, 运用起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模仿法

模仿法(包括音译法), 指一种用目的语模仿原语的文化信息并辅之于一定的阐释说明的表现形式, 即用目的语来复制或移置原语的文化信息,也可称之为直译。这种方式利用人的通感, 特别是形象通感传达文化信息 。翻译时,译者应将原文的形象、情感原汁原味地再现在读者面前,但由于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不同,往往需要译者对原文中的词汇不但要保留原语的发音,而且需要作一些解释、补充,以再现原语的文化色彩。例如:“回族多习惯围清真寺而居, 形成一个个以清真寺为中心的“寺坊”社区。回族民居独具民族风格, 有别于世界伊斯兰教国家和地区的同类建筑, 基本为中国传统的四合院样式﹒﹒﹒回族讲究生活环境的清洁与美化, 称之为居处净”。在这段导游词中, “围寺而居”和“居处净”, 是回族所独有的文化模式, 在英语中找不到相应的对应词语。译“围寺而居”为living around Mosque和“居处净”时为Clean Housing,两个词汇都用了直译的方法, 亦可称为模仿(mimesis),即用目的语模仿原语的文化信息表现形式, 也可以说用目的语来复制或移置原语的文化信息。“围寺而居”中的“寺”若译为temple 则不清楚, 直接用Mosque(清真寺) 作为对应词更能直接表达该民族的宗教信仰。 又如:饺子jiaozi ;人参ginseng ;麻将mahjong ;气功qigong ; 太极拳taijiquan ;风水fengshui; 秧歌yangko; 社火shehuo 等音译词。作为译者,我们应该意识到:随着文化交流的发展,作为国际语言的英语越来越显示出对异族文化词语兼收并蓄的发展趋势,这能鼓舞我们在英译文化负载词语时更加大胆地采用音译。

第三, 替代法

替代法即“易词而译”。也称之为意译。替代法的可行性主要理据是文化适应性及审美有效性相近, 最终取决语境。如“中国传统的四合院”(the traditional Chinese quadrangle)之后加了阐释(with houses arranged on each of the four sides respectively in a square yard),以向目的语读者表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的特点。又如:“他必审问我,我给他个‘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老舍《骆驼祥子》)He ’s sure to ask questions but I’ll hold my tongue to begin with.;等他们赶来增援时,已是“正月十五贴门神—晚了半月啦”。(冯至《敌后武工队》But they were too late for a rescue.

第四﹑阐释法

阐释法, 即用翻译、疏解的办法化解原语的文化信息, 也有人称之为加注补义法, 是一种必要的铺垫手段, 亦是一种移植文化的有效补偿手段, 在民俗文化词语的翻译中用的较多。英译加注有利于向译语读者介绍原语文化的有关知识。如张谷若先生在译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时, 就用脚注的形式介绍了许多基督教的重要观念和英国的风俗习惯, 帮助不熟悉这方面知识的中国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著。如就May-dadance 五朔节舞, 张先生在脚注里说明:“英国风俗, 五月一日奏乐吹号, 采取树枝, 野花, 装饰门窗。在草地上竖立五朔柱, 围柱跳舞, 并选举五朔后。此风古时极盛, 现在穷乡僻壤上还有举行的。

第五﹑淡化法

淡化法指语际转换中文化意义的淡化或消除, 形象比喻丧失, 比喻(隐喻) 变成淡而无味的一般陈述, 即原文中有些词在译文中不译出来, 因为译文中虽无其词而已有其意, 或者在译文中是不言而喻的[7]。民俗名称可能出现在各类文章中。为了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 对于那些早已失去民俗习惯的名称可以采取省略不译的方法。换言之, 省略含有影响理解的文化缺省和文化冲突的字词。如: “芹儿呀, 你便狠狠地说他一顿……还打发个人到水月庵, 说老爷的谕:除了上坟烧纸, 若有本家爷们到他那里去, 不许接待. 若再有一点不好风声, 连老姑子一并撵出去。(《红楼梦》第九十回)“上坟烧纸”是东方人祭祀亡灵的典型方式,反映东方民族的一个特殊文化习俗。“烧纸”的情景本身当然是具体的,但其深层所表达的含义有时却是含糊甚至抽象的,内容通常也不仅仅是“烧纸”而已。杨宪益先生将其译为“they go to sacrifice at one of the graves there” 。这是一种淡化处理方法, 虽然它导致了“烧纸”这一具体文化意象的亏损, 但从功能和接受的角度看, 无疑又是恰当的译笔。西方人的sacrifice 与东方人的“烧纸”实质上相差无几,宏观上讲也属一种文化重合现象。试想,如将其译成burn pieces of paper, 不管如何补偿,首先在语言上是过不了关的,恐难为英语读者所接受,更谈不上文化信息的移植了。生育民俗中的“洗三”、“开奶”、“踩生”; 丧葬祭祀中的“七七”、“百天”等都失去了交际意义。翻译时可采用淡化法,即省略法来处理。淡化法直接道出了原文字词的文化涵义, 一方面, 舍弃原文的形象, 多少有点出于无奈, 但另一方面, 省去了对文化缺省进行填补的繁琐解释, 因而方便了读者的理解。使用这种方法处理时, 译者要充分考虑原文作者意欲传达的语境效果, 如果译者认为原文作者无意于通过字词的形象取得更多的语境效果, 译者便可以心安理得地采取省略法, 不可为了省事而省略, 否则就会出现欠额翻译。

五﹑结语

将带有浓厚民族色彩的民俗文化词语恰到好处地翻译出来是语际翻译中的一件难事。它要求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不同的读者群,对原语译语进行多层面的分析,选择最合适的翻译方法,做到既能准确地传递原词语的语义信息,又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其民族色彩,达到最自然最切近的对等。这是对翻译工作的极大挑战,也是对译者本身综合文化素质的更高要求。译者只有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中,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充分了解各民族的民俗文化,才能使自己的作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才能更充分地发挥语言在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互相交流与渗透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丁树德. 关于民俗名称的英译[ J].中国翻译, 1995(3): 55-56.

[2] 王秉钦 文化翻译学—文化翻译理论与实践[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3: 87

[3] 陈喜荣; 从功能语法语境理论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J];四川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8:103

[4] 邓炎昌 ,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46-47

[5] 冯逢. 百姓民俗礼仪大全[M]北京 中国盲文出版社,2003:1

[6] 刘宓庆. 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出版翻译公司,2003:161-164.

民俗文化词语的可译性限度及其翻译策略

马慈祥

(青海民族学院外语系 青海 西宁 810007)

摘要:

民俗词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民俗文化词语的翻译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本文

从生态文化、器物文化、宗教文化、社会文化以及语言文化方面阐述了民俗文化词语的可译性限度并提出

了一些补偿策略。

关键词: 民俗词语 可译性限度 翻译策略

一、引言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 尤其是多媒体的诞生以及国际互联网的形成和经济的高度全球化, 地

球的时空在逐步缩小, 生活在“地球村”村民们的全球意识在加强, 不同社会、文化以及不同

地区的人们产生了相互交往的强烈愿望。, 缤纷的色彩进入人们的视野, 新事物、新观念蜂拥

而入。人们渴望了解这些“外来客”及其特有的民俗文化,希望成为善于跨文化交际的现代

人, 但由于文化间的差异造成的词汇空缺又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带来了困难,

甚至使人们产生了困惑。因此, 为跨文化交际架桥解惑, 将那些具有鲜明特点的民俗词语用本

族语进行贴切的转换, 已成为翻译者责无旁贷的任务。

三﹑民俗文化词语的可译性限度

“民俗, 即民间风俗习惯。民俗文化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 是

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由此而产生的民俗文化词语大都

[1]经过长时间的运用和提炼, 其内涵丰富, 特征明确且具有较强的民族语言特色”。民俗文化

词语具有两种特征:一种是物质生活方面的词汇空缺, 另一种是文化方面的词汇空缺。“关于

词汇空缺的定义, 目前有以下三种:一指各自文化中特有的词汇; 二指原语中存在某种为异族

文化接受者所不明白、莫名其妙的、易于误解的东西, 造成异族文化的空白” [2]; 三指负有特

殊文化色彩的词和表达方式民俗文化翻译中的词汇空缺现象是指在汉语里能用单个词语明

确标记的东西,在英语里却要兜圈子才能表达出来,即在英语里找不到现成的对应词语[3]。

民俗文化词语的可译性限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态文化方面

生态文化方面的民俗主要指以民居、饮食、服饰、动植物以及日、月、星、辰等自然现

象等为主的文化词语;就其所指意义而言,有些生态文化词语在不同的民族中都存在,但其

能指意义则迥然不同。如:“狗”这种动物在英汉民族中都有各自固定的形象感, 但表现的文

化内涵却不同。狗在汉文化中, 人们对其印象极坏, 大都含贬义, 如“走狗”, “看门狗”“,

恶狗”“, 丧家狗”, “狗汉奸”“,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许多成语和习语都体现了汉民族

对狗的“不感冒”。英美民族却把狗作为“Man ’s best friend ”(人之良友), 对狗的印象很

好, 总是含褒义。如:“You are a lucky dog.”“old dog”等等习语都传达着他们把狗作为

忠实的伙伴的这一文化内涵。又如:在中国北方农村婚俗中, 司仪一定要撒“枣子、花生” ,

象征着早生贵子,儿孙满堂。这样的文化词语大概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对等词,英汉语言中类

似的例子还相当多。还有一些生态民俗文化词语在一种文化中存在,而在另一种文化根本找

不到相应的文化符号。例如,在美国婚俗中,司仪要求新郎新娘在一种叫“misotle" 花环底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马慈祥 (1958-)男 青海省湟源县人, 副教授, 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

下站一会,预示将来平平安安, 白头偕老。在中国文化中却找不到“misotle" 的对应词。

2. 器物文化方面

器物民俗文化包括家庭生活用具、交通工具﹑古董﹑文物以及纪念品等词语; 例如:汉语中的八抬大轿﹑火罐﹑文房四宝﹑十八般武艺﹑长命锁等民俗文化词语都属于词

语空缺范围, 在英语国家的文化中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词语。这给翻译此类器物文化词语带

来了一些困难。在《红楼梦》中多处出现“轿子”这个17-18世纪常用的交通工具,Hawks

将轿子统统译为“sedan ”, 殊不知, 在中国文化里, 轿子可以分为二人抬的轿子,有四人抬的

轿子,还有八人抬的轿子,从不同类型的轿子可以看出乘轿者的身份和地位。如果将轿子都

译为sedan, 而不作必要的文字说明,那么,“轿子” 这个民俗词语上所赋予的特有的文化

意义自然就丢失了。在一些旅游景点的导游词中, 有人把长命锁仅仅译为a long–lived

lock, 此后并未加任何的文字说明,他们看了只会认为此物是用来锁门的东西,而不会想到

它是用来祈求小孩平平安安,长命百岁的一件信物; 将“火罐”译为 cupping jar ;将文房

四宝译为writing brush ,inkstick ,inkslab and paper(the four treasures of the study);

十八般武艺被译为The skill in wielding the 18 kinds of weapons;上述译文只译出了

词语的所指意义, 但并未译出其能指意义, 如果不加上一定的图像或文字脚注, 英美人会感到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3. 宗教文化方面

宗教文化民俗主要以信仰为核心反映在人们心理上的习尚,包括禁忌、自然崇拜、图腾

崇拜、祖先崇拜以及与之相关的祭礼、祈禳等仪式和岁时节日、纪念、游艺等活动习俗。这

些词语就其所指意义而言,与英语语言有相同之处, 在民间, 人们崇拜的“女锅’、“观世音

菩萨”、“钟馗”等。这些名字所具有的含义只存在于中国的语言文化中,是独一无二的。如

“David and Goliath (大卫和歌利亚), 它指的是以弱胜强。根据《旧约》记载, 大卫是一牧童,

在与地中海巨人交战中用弹弓将巨人射死, 后来成了希伯莱人的国王。a kiss of death (死吻),

指表面友好实际上坑害人的行为。此典故出于犹太出卖耶稣时以吻耶稣为暗号, 让犹太教当

局把耶稣抓走。类似的例子还有,crown of thorns (荆棘冠) 象征谦卑克己,golden calf (金犊) 象

征金钱崇拜,apple (苹果) 象征诱惑等等”。 [4] 这些典故在中国宗教中都没有对等表达, 同样汉

民族也有许多具有特定内涵的宗教词语。汉族人主要信奉佛教和道教, 因此有“临时抱佛脚”

“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不看僧面看佛面”“借花献佛”“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等, 这类词语

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 其蕴意已大大超越了宗教本身的含义。因为大多数的宗

教词语都带有浓厚的原语特色, 在异族语中难以有完全对应的词语。

4. 社会文化方面

社会文化方面的民俗包括与风俗习惯、婚丧庆典等有关的文化词语;这些词语具有深刻

的文化内涵, 因而不同的文化中很难找到意义完全对等的词语。以我国民间最隆重热闹的传

统佳节春节为例。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年头岁尾的祭神祀祖活动。漫长的岁月使年俗活动

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如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包饺子、燃爆竹、春节扫

尘、除夕守夜、除夕压岁钱、拜年等。这些习俗对中国人来说是如此亲切熟悉,然而其中多

数不能在英语里找到表层指称意义和词义深层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完全相对应的词语,难以做

到文化习俗的“全真传真”。如果没有进一步的解释,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英美人无法知道“春

联”是贴在大门门框上写在红纸上的“couplets ” ;“压岁钱”是除夕夜长辈给小孩的放在

枕头底下以驱除妖怪“崇”的“money ”。倒贴“福”字寄托着中国百姓盼望在新年里“福

临门”的心愿,其中的民俗文化内涵并非英文单词中一个“luck ”所能表达。

5. 语言文化方面

语言文化民俗主要指以语言为手段表现人们思想感情和意愿要求的传统性艺术,如神话、

[5]传说、谜语、谚语、歌谣、说唱等。

语言文化民俗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典故、传说等方面的差异, 还涉及到特定语言文化中的人、事或物。每一种语言中, 都有不少只同该语言文化中的人物有密切联系的表达法。比如, 汉语中有“盘古开天地”、“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牛郎织女”等传说, 其中“盘古、嫦娥、女娲、牛郎、织女”为中国传说中人物, 是中国文化所特有的神。它们所具有的含义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幻像, 只存在于中国的语言文化中。而英语中的古希腊罗马神话人物“Zeus ”(宙斯), “Apollo ”(阿波罗), “Ares ”(阿瑞斯), “Prometheus ”(普罗米修斯) 等也只能是西方文化的独特遗产。此外, 包含有丰富汉语历史文化蕴涵的典故, 如“东施效颦”、“卧薪尝胆”、“负荆请罪”、“亡羊补牢”、“塞翁失马”、“滥竽充数”、“四面楚歌”、“叶公好龙”、“毛遂自荐”、“班门弄斧”、“朝秦暮楚”、“画蛇添足”等, 英译时是很难找到与之对应的表达方法的。而英语的许多典故, 如《圣经》中的故事和典故, 汉语中也是空缺的。

四、民俗文化词语的翻译策略

鉴于民俗文化词语翻译的特点,笔者认为在英译过程中必须把握住一个大方向:语言移植和文化移植并重。不仅要译出其语义,而且要译出其民族色彩和地域色彩,保证民俗文化词语的内涵最为充分地得到有效传递,以达到文化交流的最佳程度。实践表明:民俗文化词语翻译的表现手段可用以下五种基本方式来处理:

第一、图像传译法。

图像传译法是一种用图片的形式将原语民俗事象展现出来, 并辅之于一定的文字说明的翻译方法, 目前在民俗文化翻译中较流行, 这种方法比较直观﹑简洁, 运用起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模仿法

模仿法(包括音译法), 指一种用目的语模仿原语的文化信息并辅之于一定的阐释说明的表现形式, 即用目的语来复制或移置原语的文化信息,也可称之为直译。这种方式利用人的通感, 特别是形象通感传达文化信息 。翻译时,译者应将原文的形象、情感原汁原味地再现在读者面前,但由于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不同,往往需要译者对原文中的词汇不但要保留原语的发音,而且需要作一些解释、补充,以再现原语的文化色彩。例如:“回族多习惯围清真寺而居, 形成一个个以清真寺为中心的“寺坊”社区。回族民居独具民族风格, 有别于世界伊斯兰教国家和地区的同类建筑, 基本为中国传统的四合院样式﹒﹒﹒回族讲究生活环境的清洁与美化, 称之为居处净”。在这段导游词中, “围寺而居”和“居处净”, 是回族所独有的文化模式, 在英语中找不到相应的对应词语。译“围寺而居”为living around Mosque和“居处净”时为Clean Housing,两个词汇都用了直译的方法, 亦可称为模仿(mimesis),即用目的语模仿原语的文化信息表现形式, 也可以说用目的语来复制或移置原语的文化信息。“围寺而居”中的“寺”若译为temple 则不清楚, 直接用Mosque(清真寺) 作为对应词更能直接表达该民族的宗教信仰。 又如:饺子jiaozi ;人参ginseng ;麻将mahjong ;气功qigong ; 太极拳taijiquan ;风水fengshui; 秧歌yangko; 社火shehuo 等音译词。作为译者,我们应该意识到:随着文化交流的发展,作为国际语言的英语越来越显示出对异族文化词语兼收并蓄的发展趋势,这能鼓舞我们在英译文化负载词语时更加大胆地采用音译。

第三, 替代法

替代法即“易词而译”。也称之为意译。替代法的可行性主要理据是文化适应性及审美有效性相近, 最终取决语境。如“中国传统的四合院”(the traditional Chinese quadrangle)之后加了阐释(with houses arranged on each of the four sides respectively in a square yard),以向目的语读者表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的特点。又如:“他必审问我,我给他个‘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老舍《骆驼祥子》)He ’s sure to ask questions but I’ll hold my tongue to begin with.;等他们赶来增援时,已是“正月十五贴门神—晚了半月啦”。(冯至《敌后武工队》But they were too late for a rescue.

第四﹑阐释法

阐释法, 即用翻译、疏解的办法化解原语的文化信息, 也有人称之为加注补义法, 是一种必要的铺垫手段, 亦是一种移植文化的有效补偿手段, 在民俗文化词语的翻译中用的较多。英译加注有利于向译语读者介绍原语文化的有关知识。如张谷若先生在译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时, 就用脚注的形式介绍了许多基督教的重要观念和英国的风俗习惯, 帮助不熟悉这方面知识的中国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著。如就May-dadance 五朔节舞, 张先生在脚注里说明:“英国风俗, 五月一日奏乐吹号, 采取树枝, 野花, 装饰门窗。在草地上竖立五朔柱, 围柱跳舞, 并选举五朔后。此风古时极盛, 现在穷乡僻壤上还有举行的。

第五﹑淡化法

淡化法指语际转换中文化意义的淡化或消除, 形象比喻丧失, 比喻(隐喻) 变成淡而无味的一般陈述, 即原文中有些词在译文中不译出来, 因为译文中虽无其词而已有其意, 或者在译文中是不言而喻的[7]。民俗名称可能出现在各类文章中。为了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 对于那些早已失去民俗习惯的名称可以采取省略不译的方法。换言之, 省略含有影响理解的文化缺省和文化冲突的字词。如: “芹儿呀, 你便狠狠地说他一顿……还打发个人到水月庵, 说老爷的谕:除了上坟烧纸, 若有本家爷们到他那里去, 不许接待. 若再有一点不好风声, 连老姑子一并撵出去。(《红楼梦》第九十回)“上坟烧纸”是东方人祭祀亡灵的典型方式,反映东方民族的一个特殊文化习俗。“烧纸”的情景本身当然是具体的,但其深层所表达的含义有时却是含糊甚至抽象的,内容通常也不仅仅是“烧纸”而已。杨宪益先生将其译为“they go to sacrifice at one of the graves there” 。这是一种淡化处理方法, 虽然它导致了“烧纸”这一具体文化意象的亏损, 但从功能和接受的角度看, 无疑又是恰当的译笔。西方人的sacrifice 与东方人的“烧纸”实质上相差无几,宏观上讲也属一种文化重合现象。试想,如将其译成burn pieces of paper, 不管如何补偿,首先在语言上是过不了关的,恐难为英语读者所接受,更谈不上文化信息的移植了。生育民俗中的“洗三”、“开奶”、“踩生”; 丧葬祭祀中的“七七”、“百天”等都失去了交际意义。翻译时可采用淡化法,即省略法来处理。淡化法直接道出了原文字词的文化涵义, 一方面, 舍弃原文的形象, 多少有点出于无奈, 但另一方面, 省去了对文化缺省进行填补的繁琐解释, 因而方便了读者的理解。使用这种方法处理时, 译者要充分考虑原文作者意欲传达的语境效果, 如果译者认为原文作者无意于通过字词的形象取得更多的语境效果, 译者便可以心安理得地采取省略法, 不可为了省事而省略, 否则就会出现欠额翻译。

五﹑结语

将带有浓厚民族色彩的民俗文化词语恰到好处地翻译出来是语际翻译中的一件难事。它要求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不同的读者群,对原语译语进行多层面的分析,选择最合适的翻译方法,做到既能准确地传递原词语的语义信息,又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其民族色彩,达到最自然最切近的对等。这是对翻译工作的极大挑战,也是对译者本身综合文化素质的更高要求。译者只有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中,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充分了解各民族的民俗文化,才能使自己的作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才能更充分地发挥语言在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互相交流与渗透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丁树德. 关于民俗名称的英译[ J].中国翻译, 1995(3): 55-56.

[2] 王秉钦 文化翻译学—文化翻译理论与实践[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3: 87

[3] 陈喜荣; 从功能语法语境理论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J];四川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8:103

[4] 邓炎昌 ,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46-47

[5] 冯逢. 百姓民俗礼仪大全[M]北京 中国盲文出版社,2003:1

[6] 刘宓庆. 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出版翻译公司,2003:161-164.


相关内容

  • 什么是文化词语
  • 什么是文化词语,如何理解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文化词语? 在探求文化词语及其与一个民族的联系渊源之前,不能不先解释一下:什么叫做文化. 文化,界定文化须从"文"."化"两字分别入手. 文,在甲骨文中写作纹理交错的形状,<说文解字>中解释为" ...

  • 语义的文化意义
  •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符号,也是文化构成的基础.两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语言中的基本单位――词语是语义最基本的载体,它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不同文化的特性在语言层面上的投射造成了语言中语义的非对应.对语言的研究应该关注语言的文化背景,注意语言的社会性和人文性,结合文化来揭示语言的本质. 关键词:语义 文化 ...

  • 典故词语的文化内涵
  • 第23卷第2期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6月 J OURNAL OF BIJIE TEACHERS CO LLEGE 典故词语的文化内涵 唐雪凝 丁建川 1 2 (1.曲阜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山东 曲阜 273165; 2.山东大学文学院, 山东 济南 271021) 摘 要:典 ...

  • [四合院的精神]教学设计
  • 第十课<四合院的精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本课学习提示中要求掌握的生字"辈.媳.缸.阵.贤.惠.效.纠.纷.衬.径.邦.息.封.闭.继.承.淘.坯.局.窗.杂.实.乘"等生字,会读会写.理解意思,会组成词语.掌握"辈.媳妇.缸.阵脚. ...

  •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论文论文选题
  • 二.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1.文艺学.美学 编号 论文题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 ...

  • 第三单元 民族之花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民族之花> 执教者:福民中心小学 四年级 一.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主题为"民族之花",设计的意图主要是让学生领悟民族之间和睦相处的美好感情,充分认识到我们的祖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整体,只有各民族兄弟姐妹相亲相爱,我们的祖国才会蒸蒸日上. ...

  • 浅论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 简析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论文摘要:如何破除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障碍,更有效地传达原作所表达的意思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中西方文化在思维差异.文化心理.宗教信仰.自然环境及生活习俗等几个方面,阐明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翻译文化意识文化与思维 1.引言 朱光潜先生认为,外国文学中的 ...

  • 2011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正版)
  • 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命题特征 一.观点鲜明 1.题目就是中心论点的简单概括(或论题) 2.开头第一段可能就提出中心论点 3.结尾回扣中心论点 二.结构清晰 1.分论点置于段首或独立成段 2.分论点之间要注意过渡衔接 (1)阅读文本的选择:题材侧重艺术.科学.文化.现实等等 (2)阅读文本的篇幅: ...

  • [英语翻译]教学大纲
  • <英语翻译>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1**********] 课程名称:英语翻译 英文名称:English Translation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48 学 分:3 理论学时:48 实验学时: 实践学时: 指导自学学时: 适用专业:针灸推拿学(国际) 适用层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