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主要观点

陈云同志关于执政党党风问题的论断,是在深刻总结我们党执政以来的历史经验、正确判断改革开放条件下党面临的执政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的,反映了他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指明了执政党党风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长期性,对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永远搞。”这是陈云同志在1980年作出的重要论断,指明了执政党党风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长期性。这一论断反映了陈云同志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不仅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新时期我们党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政党的党风极端重要

陈云同志关于执政党党风问题的论断,是在深刻总结我们党执政以来的历史经验、正确判断改革开放条件下党面临的执政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的。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执政党党风所具有的极端重要性。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党是否会变质,关系党的先进性能否得以保持。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必须通过正确的政治路线、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正是由于我们党坚持了符合我国实际的政治路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发扬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广大人民群众才坚定地跟着我们党走。如果丢掉了优良传统和作风,贪污腐败横行,党的先进性就无从谈起,党就会失去战斗力,领导地位就会动摇,甚至亡党亡国。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正确制定和贯彻落实,关系党能否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历史经验表明:党风好,党就能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使之深入人心;党风不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会出现问题,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完成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党能否继续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人心向背。党风问题,归根到底是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伟大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从而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实践也昭示我们,要经受住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就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如果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政风民风,关系社会和谐与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高度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实现社会和谐,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政通人和,有好的政治风气和社会风气。我们党处于执政地位,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风对政风民风具有重要的带动和示范作用。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党外有这种不良风气的人,只要他们是善良的,就会跟我们学,改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就会影响全民族。”邓小平同志也反复强调:“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首先必须搞好党风”。只有搞好党风,并带动和促进政风及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具有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

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

陈云同志关于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的论断,明确指出了党风建设的紧迫性。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党风建设。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清醒地预见到由于党的历史地位即将发生根本性变化而对党的队伍可能带来的影响。他把夺取全国政权比作“进京赶考”,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号召“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告诫全党要注意抵御资产阶级“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和党中央清醒地认识到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风廉政建设将面临严峻的考验,恢复建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并明确提出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基本任务就是维护党规党法、切实搞好党风,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对腐败提供了思想和组织保证。针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消极腐败现象,党中央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坚决打击和惩治腐败,端正党风,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把反腐败斗争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政治高度。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了平稳健康、向纵深发展的良好态势,走上了标本兼治、逐步加大治本力度的轨道。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专门就党的作风问题作出决定,向全党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对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作出了明确部署。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着力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我们党对党风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常抓不懈,确保了党风的主要方面是好的,党的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但也必须看到,当前在党风方面,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拜金主义、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独断专行、软弱涣散以及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党员干部身上,但其消极影响和后果不可低估。如果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党的执政基础就会遭受腐蚀,最终葬送我们的党。我们必须牢记陈云同志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的告诫,进一步增强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紧迫感,绝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放松。

党风问题必须永远搞

陈云同志关于党风问题必须“永远搞”的论断,明确指出了党风建设的长期性。执政党的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既不能寄希望于毕其功于一役,又不能时断时续、时紧时松,而应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把它贯穿于整个改革开放和执政过程的始终。

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看,还存在影响党风、滋生腐败的因素和土壤。一方面,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现阶段,生产力水平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健全;封建主义残余、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在社会上仍有一定影响;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国外一些不好的东西也会乘虚而入。这些都是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另一方面,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消极负面因素对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比如,在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情况下,一些人为了追逐高额利润,不惜用违法手段拉拢和腐蚀领导干部,使其手中的权力成为他们攫取非法利益的工具;在分配调节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一些社会分配不公现象,导致人们心理失衡,诱发一些意志薄弱的人违法犯罪;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利润最大化原则以及等价交换原则可能渗透到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使权力腐败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大大增加。因此,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

从政党长期执政的历史规律看,党执政的时间越长,越是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历史经验表明,执政党的建设和管理比没有执政的政党要艰难得多。党越是长期执政,党风恶化、权力腐败的危险性越大,党风建设的任务越艰巨繁重。就我们党而言,首先,我们党是拥有34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6960多万党员的大党,这使党员队伍的管理难度大为增加。特别是有的党员虽然组织上入了党,但思想上并没有入党,给党的建设和管理带来隐患。其次,党长期执政,容易滋生官僚主义,增加脱离群众的危险。再次,党长期执政,又长期处在和平环境中,容易在党内滋生惰性和麻痹思想,一些党员干部缺乏忧患意识,淡忘了党的宗旨,丢掉了艰苦奋斗的传统,贪图安逸享受,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这些都是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问题,如果不能加以正视并及时解决,党就会丧失生机和活力。

从我们党所处的国际环境看,同敌对势力斗争的长期性决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是主流,但综合国力竞争更趋激烈,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明显增多。敌对势力一刻也没有停止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我们仍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沉痛教训表明,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正是由于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内部出了问题,才给了敌对势力以可乘之机。因此,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党风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有了好的党风作保证,我们党才能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永葆先进性和战斗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人民日报》 (2005年06月15日 第九版)

主要观点

陈云同志关于执政党党风问题的论断,是在深刻总结我们党执政以来的历史经验、正确判断改革开放条件下党面临的执政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的,反映了他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指明了执政党党风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长期性,对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永远搞。”这是陈云同志在1980年作出的重要论断,指明了执政党党风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长期性。这一论断反映了陈云同志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不仅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新时期我们党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政党的党风极端重要

陈云同志关于执政党党风问题的论断,是在深刻总结我们党执政以来的历史经验、正确判断改革开放条件下党面临的执政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的。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执政党党风所具有的极端重要性。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党是否会变质,关系党的先进性能否得以保持。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必须通过正确的政治路线、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正是由于我们党坚持了符合我国实际的政治路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发扬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广大人民群众才坚定地跟着我们党走。如果丢掉了优良传统和作风,贪污腐败横行,党的先进性就无从谈起,党就会失去战斗力,领导地位就会动摇,甚至亡党亡国。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正确制定和贯彻落实,关系党能否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历史经验表明:党风好,党就能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使之深入人心;党风不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会出现问题,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完成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党能否继续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人心向背。党风问题,归根到底是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伟大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从而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实践也昭示我们,要经受住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就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如果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政风民风,关系社会和谐与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高度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实现社会和谐,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政通人和,有好的政治风气和社会风气。我们党处于执政地位,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风对政风民风具有重要的带动和示范作用。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党外有这种不良风气的人,只要他们是善良的,就会跟我们学,改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就会影响全民族。”邓小平同志也反复强调:“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首先必须搞好党风”。只有搞好党风,并带动和促进政风及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具有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

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

陈云同志关于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的论断,明确指出了党风建设的紧迫性。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党风建设。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清醒地预见到由于党的历史地位即将发生根本性变化而对党的队伍可能带来的影响。他把夺取全国政权比作“进京赶考”,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号召“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告诫全党要注意抵御资产阶级“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和党中央清醒地认识到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风廉政建设将面临严峻的考验,恢复建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并明确提出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基本任务就是维护党规党法、切实搞好党风,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对腐败提供了思想和组织保证。针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消极腐败现象,党中央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坚决打击和惩治腐败,端正党风,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把反腐败斗争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政治高度。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了平稳健康、向纵深发展的良好态势,走上了标本兼治、逐步加大治本力度的轨道。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专门就党的作风问题作出决定,向全党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对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作出了明确部署。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着力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我们党对党风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常抓不懈,确保了党风的主要方面是好的,党的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但也必须看到,当前在党风方面,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拜金主义、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独断专行、软弱涣散以及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党员干部身上,但其消极影响和后果不可低估。如果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党的执政基础就会遭受腐蚀,最终葬送我们的党。我们必须牢记陈云同志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的告诫,进一步增强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紧迫感,绝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放松。

党风问题必须永远搞

陈云同志关于党风问题必须“永远搞”的论断,明确指出了党风建设的长期性。执政党的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既不能寄希望于毕其功于一役,又不能时断时续、时紧时松,而应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把它贯穿于整个改革开放和执政过程的始终。

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看,还存在影响党风、滋生腐败的因素和土壤。一方面,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现阶段,生产力水平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健全;封建主义残余、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在社会上仍有一定影响;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国外一些不好的东西也会乘虚而入。这些都是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另一方面,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消极负面因素对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比如,在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情况下,一些人为了追逐高额利润,不惜用违法手段拉拢和腐蚀领导干部,使其手中的权力成为他们攫取非法利益的工具;在分配调节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一些社会分配不公现象,导致人们心理失衡,诱发一些意志薄弱的人违法犯罪;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利润最大化原则以及等价交换原则可能渗透到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使权力腐败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大大增加。因此,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

从政党长期执政的历史规律看,党执政的时间越长,越是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历史经验表明,执政党的建设和管理比没有执政的政党要艰难得多。党越是长期执政,党风恶化、权力腐败的危险性越大,党风建设的任务越艰巨繁重。就我们党而言,首先,我们党是拥有34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6960多万党员的大党,这使党员队伍的管理难度大为增加。特别是有的党员虽然组织上入了党,但思想上并没有入党,给党的建设和管理带来隐患。其次,党长期执政,容易滋生官僚主义,增加脱离群众的危险。再次,党长期执政,又长期处在和平环境中,容易在党内滋生惰性和麻痹思想,一些党员干部缺乏忧患意识,淡忘了党的宗旨,丢掉了艰苦奋斗的传统,贪图安逸享受,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这些都是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问题,如果不能加以正视并及时解决,党就会丧失生机和活力。

从我们党所处的国际环境看,同敌对势力斗争的长期性决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是主流,但综合国力竞争更趋激烈,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明显增多。敌对势力一刻也没有停止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我们仍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沉痛教训表明,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正是由于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内部出了问题,才给了敌对势力以可乘之机。因此,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党风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有了好的党风作保证,我们党才能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永葆先进性和战斗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人民日报》 (2005年06月15日 第九版)


相关内容

  • 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
  • <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的背景. 意义及创新 为了加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促使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切实负起责任,199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 ...

  • 区委副书记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述职报告
  • 今年以来,本人认真贯彻中央和盛市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精神,严格执行区委.区政府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规定,切实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自觉加强学习,虚心接受监督,坚持做到正人先正已,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维护了党的形象和权威.现将本人一年来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学习,切实增强 ...

  • 党风廉正建设发言稿
  • 大家,xxx 好! 搞好国税系统的廉政建设, 搞好国税系统的廉政建设 , 是各级税务机关完成依法治 税.为国聚材神圣职责的充分保障.廉政建设工作不应该是 为国聚材神圣职责的充分保障. 单独的.孤立的,而是要与其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单独的.孤立的,而是要与其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丰 富建设的内容. ...

  • 2017民主生活会党风党纪对照检查材料
  • 2016民主生活会党风党纪对照检查材料 2016民主生活会党风党纪对照检查材料(一) 按照党风党纪专题教育集中学习会的要求,结合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党内法规,结合自身情况做一个对照检查汇 ...

  • 党员拒腐防变心得体会
  • 党的xx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倡廉的任务越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越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这是我们党正确应对所面临的各种考验.保证完成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xx同志指出:"执政 ...

  • 党越是长期执政越要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倡廉的任务越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越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这是我们党正确应对所面临的各种考验.保证完成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胡锦涛同志指出:"执 ...

  • 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的由来与发展
  • 韩振峰 纪淑云 2012年07月11日09:03   来源:光明日报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优良传统和作风,尤其是我们党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三大优良作风,在我们党的发展史上占有十 ...

  • "一把手"讲党课
  • 一把手讲党课 认真贯彻党风廉政责任制度,切实 提升干部防腐拒变能力 巴音镇党委书记 建设局局长 李西荣 (2011年6月30日) 同志们: 为了隆重纪念建党90周年,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建设局将以积极的行动和有力的措施,切实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宣 ...

  • 1党的纪律和作风
  • 单选题 1.马克思指出:"我们现在必须绝对保持( ),否则将一事无成.D A.党的作风 B.党的宗旨 C.党的信念 D.党的纪律 2.留党察看最长不超过( )年.B A.1 B.2 C.3 D.4 3.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 ).D A.中央党委 B.地方政府 C.群众 D.党的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