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子的美学思想

论老子的美学思想

田建平

(内蒙古大学校刊编辑部)

内容提要:本文对老子的美学思想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老子是我国伟大的美学家,他的美学

思想以“道”为至高范畴,具有原始美、自然美、纯朴美、辩证美等显著美学特征。老子美学思想是中华美学的主要精神源头之一,也是世界美学园地中华彩独放的荦荦大者。

《道德经》 美学 道 中华文明关键词:老子 

哲学家,,对中国美学。不仅如此,他的美学思想还对中国所有美学门类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永恒的指导,具有基本原则的经典性价值。他的美学思想的确达到了中国美学史上空前的高峰,在世界美学史上也具有华彩独放的地位。

:,唯恍唯惚。惚兮恍其中

①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他又说:“有物混

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可见,“道”本身是一个恍恍惚惚的混沌体,并不明晰。这就是说,“道”这个至高的美学范畴本身就具有抽象美和混沌美,这里面当然也就包括了象征之美和模糊之美。这些美是普遍的美,而不是具体或特殊的美,即不等同于具体的一事一物的美。然而,在一切具体的一事一物的美中,则必包括抽象之美和混沌之美。例如,专家们赞赏商代青铜器为“雄奇威严”。这“雄奇威严”四字,乃是对商代一切具体青铜器具的共同赞美,是对它们所有具体美的抽象概括。“雄奇威严”适合于商代每一件青铜器之美,但商代每一件具体的青铜器的“雄奇威严”之美又有各自独特的表现形态。再者,“雄奇威严”这4字本身一但成为了一个抽象的美学用词时,它究竟指什么?显然,作为一种审美观念而言,“雄奇威严”不是具象的,而是混沌或模

・97・

老子最高也最原始的哲学范畴和美学

范畴就是“道”。“道”是一切事物的源头,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事物生成的基本法则。“道”具有体和用两方面的属性,这二者总是统一在“道”自身上。以“道”作为宇宙一切事物之本体而论,“道”当然也是美学的基础,是唯一至高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学范畴。一切美都从这个“道”的源头产生。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糊的,所以说它又同时具有模糊之美。

西方美学大师黑格尔给“美”下的定义

是:“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理念,黑氏称之为绝对精神、普遍的力量、意蕴等等,它是黑氏哲学的最高范畴。而所谓理念,黑氏自谓:“理念不是别的,就是概念,概念所

代表的实在,以及这二者的统一。”据此,在提出最高的哲学本体范畴和美学本体范畴,以及该本体范畴的博大和伟大这点上,老子竟比黑格尔早了2000多年,而且老子对这一至高的哲学兼美学范畴——“道”的十分精炼(整部《道德经》才5086字④)的表达简直令黑氏望尘莫及(整部《美学》泱泱达100多万字⑤)。黑格尔之《美学》无愧于立论精深的鸿篇巨著,而老子的《道德经》也不愧连珠缀玉的美学经典。

“道”美学范畴,之,?老子是这样解释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抱阴而负阳,冲气以为和。”不难看出,“道”生万物之过程,也即“道”生万物之美的过程。这一过程具有明显的层次关系和数理关系。老子用一、二、三这3个自然数共12个字十分简明精炼地表达了他关于“道”生万物之美的思想。那么,关键是这里的“一、二、三”究竟指什么?我们知道,“一”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可以指最大(如:一元复始;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也可以指最小(如: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一刹靡停,三念齐住),更可以指任何一种事物(如: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笔者认为,此处之“一”当指整体之美或美学之整体。因为大凡一个美的事物,首要者是它的整体美。例如:我们说杨贵妃是美人,这是因为杨贵妃整个人美,如果她其它方面都很美,就是头上不长头发,则其绝・98・

不可能成其为美人杨贵妃。所以清代文学家张潮给美人下的定义是:“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

词为心,吾无间然矣。”值得指明的是,老

子《道德经》中的“一”,哲学上有时也用作“道”的同义词。“二”指阴阳之美。即:美的整体是由阴阳两种美的元素或美的属性结构而成的。即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以及这二种美的比例。例如,商代著名青铜器司母戊鼎,它那庞大端庄的器型显露出了孔武有力的阳刚之美,同时其深深的器腹和凝穆的气质,又令人不由得想到成熟处女的阴柔之美,,。态。在,,但是我们还看不清它的眉目。“三生万物”,指的正是具体的美的事物的产生。从“道”这个至高美学范畴到每一个具体美产生这一四步曲的过程,可用一个简单的图式表示如下:

 (至高哲学兼美学范畴)↓

(美的整体)↓

(美的二元素:阴、阳)↓

(美之二元素的交合状态)↓

(各种具体美的产生)

关于道生万物的原始状态,老子自己是这样描述的:“道之为⑦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沓兮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

田建平 论老子的美学思想

以此。”在老子笔下,道生万物显然是在混沌之态中完成的。我们读这段话时,就好象在夏日薄云的午夜伫立中庭仰望十五的月亮一样。如果把月亮比喻为“道”,那么“美”就是我们仰望时感受到的“月色”。美)。例如,当我们走入西安永泰公主的墓

道口时,一边往里走,一边会不由地感到十分奥妙。当然,在此能够勾起我们美感的因素不止一个,像长长的墓道、墓道两侧的壁画及陪葬品、墓道微微的倾斜度、墓道底部雕凿精美的石椁等,然而“奥妙”这一美感却是一个综合的总的感受,并不是由某一或某些因素勾起的,而是由整个永泰公主墓勾起的。

——美、善、信。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他认为,美和善都是在相对中存在的,与之对应,即为恶与不善。老子认可、提倡并追求的似乎是一种原始状态的自然之美与善,也即,。按照老子的话说,就是“万物作而不辞”,即一切事物只有在它的自然状态中,才能显示出它的真正的美。对他所处的时代,老子显然只看到了相对的美,而老子所追求的则是一种自然之完美。老子据此认为一个美好的社会应当是“为无为”的“圣人之治”的“则无不治矣”的理想社会。老子描绘出了这一理想社会的美好景像:“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音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显然,老子因为不满于周朝的衰颓及其沆瀣一气的社会阴暗,自己又看不到理想的前途,救国乏术,怀古之情于是油然而生,便设计出了这一无比美好的理想社会。这个社会的美具有明显的原始色彩、纯朴色彩、自然色彩和好古色彩。它是老子“道”之美的一个完整的社会显现,也是老子各种具体之美的社会模型。例如,谈到兵革战争

・99・

道,这是老子思想中至高的哲学范畴,也是至高的美学范畴。它本身就是最高的美学境界,是一切美的源头,是万物之美之母。它最显著的哲学境界就是它的原始性、自然性、纯朴性和混沌性。抽象性表明它是至高的美的普遍法则,混沌性则表明它是万物之美的孕育和生产者。“道”当然也就成为了老子美学思想体系的灵魂和核心。,。

——奥妙、玄妙。老子曰:“道者,万物之奥。”它与“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换言之,“道”具有一种普遍美的属性,即:玄奥。玄奥,是一种不可解的美,也是“道”自身所固有的美。同时,玄奥又是万物之美的源头,也即万物之美从玄奥这个普遍美的源头流出。万物之美,即具体的美,老子也称之为“妙”。在此,老子似乎表述了道→玄奥→妙这样一个美学意链。中国审美文化中常用的术语,如:奥妙、玄妙、美妙、妙不可言等等,皆由此出。过去,我们仅仅把它们当做一些形容词语来看,孰不知这正是老子美学思想体系中重要而美妙的美学概念呢!玄奥、奥妙、玄妙这三个美学观念,具有的共同特征,一是这种美的境界很高,不可解说,给人以神秘莫测的美感;二是这种美仍然是一种混沌美(或模糊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时,老子认为:“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不可得志于天下。”谈到语言时,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在此,他追求的“恬淡为上”及“信言”都同他理想中的美好社会完全一致。

善,即符合“道”的具体行为。它是老子在《道德经》里频频使用的一个美学术语。凡是符合“道”的具体行为,均可评价为“善”。因此,“善”也是老子审美判断的一个关键词。老子评价“善与不善”,都是以其“道”为至高标准的。尽管善的具体表现各异,但综其内容,不外乎老子之“道”及其“小国寡民”理想。老子认为“上善若水”,“故几于道”。即:最高的善像水一样,具备水的一切品性,所以最接近于“道”。在陕西楼观台老子说经台前,有一处地传说,(1283,(即老子)告诉他说:“山门前有块石板,石板下有泉水一眼,泉内有吾炼就之丹药,可治民疫。”张监院醒余命小道士果得一眼泉水,远近百姓饮后2小时,病疫即退。3年后,元朝翰林院学士、大书法家赵孟兆页游览楼观台,听到这个故事深为感动,就亲书“上善池”3个大字以为纪念。至今,此碑犹存。“上善池”3个大字端丽动人,气韵妩媚,圆熟沉著,颇显“道”意。我们知道,水具有自然无为、滋润、阴柔、哺育、生命等美德,是大河农业文明⑧的命脉。老子论述了不少具体的为善之道,如“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及“善用人者为之下”等,可是,“夫唯道,善贷且成”。老子追求的是完善的社会境界。“善”这个美学术语,老子使用的范围十分广泛,岂止是适用于艺术美,而且更适用于社会生活的一切美。・100・

信,是体现真实之美的术语。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其意思是,真实的话不一定动听,而动听的话不一定真实。这是一个流行的警句。其实,老子认为那些纯朴真实的话才是真正美的。在美学问题上,他显然是反对矫揉造作、违背自然本性的。

美、善、信,老子的这3个美学术语,同我们现在进行审美评判时的口头禅“真、善、美”可以说是一样的。近代西方美学家夏夫兹博里(THEEARLOFSHAFTES2

“凡是既美而BURY,1671-1713)即认为

又真实的也就当然是愉快的和善的。”

——大。这是老子重要的哲学范畴和美学范畴之一。老子把他的也叫作“大”。关于的关系,

:“有物!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由此可见,“大”一方面就是“道”本身,另方面又是“道”之高级或高层次的显现。老子在此表述了一个道(大)→天→地→人(王)的意链。由于“大”具有“返”的基本属性和功能,所以,这一意链又具有逆反性,即:人→地→天→道(大)。如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始点也是终点,美是永恒的,尽管美的事物各种各样,但美的性质是始终如一,亘古不变的。变化的只是美的具体形式,而美之“道”却是常青之树。“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即此意也。

从纯粹美学的角度立论,老子之“大”是一个仅次于“道”的美学范畴,属于老子美学金字塔的高层。也可以这样认为,十分美的事物的境界就是“大”。故老子认为“大

田建平 论老子的美学思想

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及“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作为高层次的美学境界,不似更不等于具体之美。“大”的主要美学属性是“逝”、“远”和“返”,即:旷邈、幽远、返朴归真。“大”之美学境界也涵蕴并折射了事物对应面的美学价值。至于老子用“大”来表示事物的形制、规模、数量、比例,这也是题中之义。

朴、静。老子曰:“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这很使人想起

诸如“山静昼亦夜,山淡春亦秋,山空暖亦

κβ

寒,山深晴亦雨。”一类句子。朴,是未经雕凿的浑然为一的自然状态。老子极力主张人们应当通过“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之途径而“见素抱朴”,即回归到原始朴素之状态(境界),样的心地和情状。的,,“仁义”、“巧利”、,所以老子主张一切“复归于朴”。后来,朴素、朴实、纯朴,都成为了中华文明殿堂中具有广适性的重要审美判断概念。朴素的主要美学内涵,一是讲究原始和自然,二是排斥人为的痕迹,特别是刻意的雕凿和夸饰。唐代大诗人李白之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可说是“朴素”这一美学境界的绝妙注脚,成语“大朴不雕”亦尽此义。在哲学上,老子“复归于朴”思想是一种复古的社会观,可是在美学上,其“见素抱朴”思想却为中华文明灌注了“天长地久”的东方之美。

静,这是“朴”的高尚状态,也是老子“复归于朴”的认知状态。所以,不论从“朴”看抑或是从“审美知觉”看,“静”都是理想美好的境状。何为“静”呢?老子解释说:“归根曰静”。显然,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佛教的一些奥义,更不难看出宋代

理学的一些奥妙。老子把“静”也作为了认识事物(自然包括审美)的基本方法。他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在此,老子认为审美认知主体,同认知客体及“朴素”之美学理想三者原是一家,目的在于归根,而“归根曰静”。“静”在中国美学史上体现了和谐、纯朴、寂寥、平安、优雅之美,它的最佳境界可用“静如处子”一语象征。《诗经》里有《静女篇》。静,也成为了中华文明里一个十分普遍的美学因素和美学范畴。老子“静”的美学思想,同时也包含了“动”的美学意义。如果没有事物的运动,“静”之美学境界就无由产生。《幽梦影》,“松下听琴,,,觉

λβ

柔。阴柔之美,亦即柔美。老子认

为“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他是哲学上“以柔胜刚”的极力强调者,认为“守柔曰强”。守柔,即抱守人之初婴孩时的柔弱状态,无欲无知。其实,“柔”也是老子“道”的一个重要显现(或属性)。他主张“专气致柔”,也即一心一意达到柔和的境界。“柔”的美学价值,往往是在“刚”的价值对应中显现。阴柔之美也隐含了阳刚之美。例如商周时的青铜器,均是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的完善结合艺术。像曾侯乙编钟演奏出的乐声,其动听之妙也正在于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的和谐结合上。成语“柔情似水”,其美品味不尽。

一。它既是“道”本身,又是属“道”

本身所有的基本法则。“载营魄抱一”之“一”即是道本身;“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之“一”即是“道”本身所有的基本法则。在老子看来,天地万物,只要得到了“一”即

・101・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能表现出完美的境界。他的“载营魄抱一”,就是主张形体载着精神去追求同“道”的一致的。因此,“一”是“道”所固有的美。它是完善圆融之美,是整体之美。例如,面对商周时代的青铜艺术世界,我们总是称之为一件件精美的青铜器,假设碰到了残缺不全的,我们也总是以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强烈审美欲望想象它完整如一时的样子。再如,西方的断臂维纳斯,人们并不是欣赏她的“残废”,而是欣赏人们想像中她的整体,亦即一个完整如一的维纳斯。

德。它是老子审美知觉、审美判断

的极重要的审美价值及其标准,也是老子之“美”的主要内容之一。老子把“德”分为了“上德”与“下德”两大级别或类别。上德也叫孔德,老子曰:“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可见,“上德”是侍立在“道”身旁的使者“道”马首是瞻。下德,较、刚健等美学特征“德”的美学思想,对中华文明影响至深。“道”和“德”的关系,就如同形体和影子的关系一样密切,二者可谓形影不离。最好的“德”即老子所谓“玄德”不是别的,而正是“道”之功用和品质的充分体现。老子对此有完整的表达:“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德”所体现的应用色彩似乎更加浓重。老子书名为《道德经》概亦由此也。

老子《道德经》中提出的其它美学概念,限于篇幅,兹不再论,只择其要者,论述如上。

(收稿日期:1997年8月24日)

老子的美学思想博大精深,具有原始美、自然美、纯朴美和辩证美。综观中国文化,举凡音乐、建筑、书法、绘画、人文、伦理、文学、宗教、天文历法、军事、武术诸如其类,莫不含蕴着老子美学思想的精华。在此,我们应当把老子的美学思想同他复古倒退的社会历史观分别开来。老子的美学思想,显然是中华文明之初美学理论的集大成者。在当今响遍世界的“回归大自然”的呐喊声里,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更加焕发出了东方智慧的高明和魅力。显然,老子思想,正如同他的“道”一样,“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注释

,年为,《老子新译》,上海古籍出社1978年3月第1版;及卢育三著《老子释义》,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7月第1版,不一一注明。

②③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1月第2版,第142、135页。

④据楼观台文物管理所1984年8月点校本《楼观台石本道德经》统计。

⑤据商务印书馆1979年1月第2版黑格尔《美学》统计。

⑥βκβλ《明清文人清言集》[日]合山 究选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2月第1版,第

145、20、140页。

⑦此句之“为”字,有学者认为作“创造”、“产生”讲。

⑧参见张敬秀、田建平著:《东亚文明系统论》第四章。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⑨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7月北京第1版,第218页。

[责任编辑 彩娜]

・102・

论老子的美学思想

田建平

(内蒙古大学校刊编辑部)

内容提要:本文对老子的美学思想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老子是我国伟大的美学家,他的美学

思想以“道”为至高范畴,具有原始美、自然美、纯朴美、辩证美等显著美学特征。老子美学思想是中华美学的主要精神源头之一,也是世界美学园地中华彩独放的荦荦大者。

《道德经》 美学 道 中华文明关键词:老子 

哲学家,,对中国美学。不仅如此,他的美学思想还对中国所有美学门类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永恒的指导,具有基本原则的经典性价值。他的美学思想的确达到了中国美学史上空前的高峰,在世界美学史上也具有华彩独放的地位。

:,唯恍唯惚。惚兮恍其中

①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他又说:“有物混

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可见,“道”本身是一个恍恍惚惚的混沌体,并不明晰。这就是说,“道”这个至高的美学范畴本身就具有抽象美和混沌美,这里面当然也就包括了象征之美和模糊之美。这些美是普遍的美,而不是具体或特殊的美,即不等同于具体的一事一物的美。然而,在一切具体的一事一物的美中,则必包括抽象之美和混沌之美。例如,专家们赞赏商代青铜器为“雄奇威严”。这“雄奇威严”四字,乃是对商代一切具体青铜器具的共同赞美,是对它们所有具体美的抽象概括。“雄奇威严”适合于商代每一件青铜器之美,但商代每一件具体的青铜器的“雄奇威严”之美又有各自独特的表现形态。再者,“雄奇威严”这4字本身一但成为了一个抽象的美学用词时,它究竟指什么?显然,作为一种审美观念而言,“雄奇威严”不是具象的,而是混沌或模

・97・

老子最高也最原始的哲学范畴和美学

范畴就是“道”。“道”是一切事物的源头,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事物生成的基本法则。“道”具有体和用两方面的属性,这二者总是统一在“道”自身上。以“道”作为宇宙一切事物之本体而论,“道”当然也是美学的基础,是唯一至高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学范畴。一切美都从这个“道”的源头产生。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糊的,所以说它又同时具有模糊之美。

西方美学大师黑格尔给“美”下的定义

是:“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理念,黑氏称之为绝对精神、普遍的力量、意蕴等等,它是黑氏哲学的最高范畴。而所谓理念,黑氏自谓:“理念不是别的,就是概念,概念所

代表的实在,以及这二者的统一。”据此,在提出最高的哲学本体范畴和美学本体范畴,以及该本体范畴的博大和伟大这点上,老子竟比黑格尔早了2000多年,而且老子对这一至高的哲学兼美学范畴——“道”的十分精炼(整部《道德经》才5086字④)的表达简直令黑氏望尘莫及(整部《美学》泱泱达100多万字⑤)。黑格尔之《美学》无愧于立论精深的鸿篇巨著,而老子的《道德经》也不愧连珠缀玉的美学经典。

“道”美学范畴,之,?老子是这样解释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抱阴而负阳,冲气以为和。”不难看出,“道”生万物之过程,也即“道”生万物之美的过程。这一过程具有明显的层次关系和数理关系。老子用一、二、三这3个自然数共12个字十分简明精炼地表达了他关于“道”生万物之美的思想。那么,关键是这里的“一、二、三”究竟指什么?我们知道,“一”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可以指最大(如:一元复始;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也可以指最小(如: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一刹靡停,三念齐住),更可以指任何一种事物(如: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笔者认为,此处之“一”当指整体之美或美学之整体。因为大凡一个美的事物,首要者是它的整体美。例如:我们说杨贵妃是美人,这是因为杨贵妃整个人美,如果她其它方面都很美,就是头上不长头发,则其绝・98・

不可能成其为美人杨贵妃。所以清代文学家张潮给美人下的定义是:“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

词为心,吾无间然矣。”值得指明的是,老

子《道德经》中的“一”,哲学上有时也用作“道”的同义词。“二”指阴阳之美。即:美的整体是由阴阳两种美的元素或美的属性结构而成的。即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以及这二种美的比例。例如,商代著名青铜器司母戊鼎,它那庞大端庄的器型显露出了孔武有力的阳刚之美,同时其深深的器腹和凝穆的气质,又令人不由得想到成熟处女的阴柔之美,,。态。在,,但是我们还看不清它的眉目。“三生万物”,指的正是具体的美的事物的产生。从“道”这个至高美学范畴到每一个具体美产生这一四步曲的过程,可用一个简单的图式表示如下:

 (至高哲学兼美学范畴)↓

(美的整体)↓

(美的二元素:阴、阳)↓

(美之二元素的交合状态)↓

(各种具体美的产生)

关于道生万物的原始状态,老子自己是这样描述的:“道之为⑦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沓兮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

田建平 论老子的美学思想

以此。”在老子笔下,道生万物显然是在混沌之态中完成的。我们读这段话时,就好象在夏日薄云的午夜伫立中庭仰望十五的月亮一样。如果把月亮比喻为“道”,那么“美”就是我们仰望时感受到的“月色”。美)。例如,当我们走入西安永泰公主的墓

道口时,一边往里走,一边会不由地感到十分奥妙。当然,在此能够勾起我们美感的因素不止一个,像长长的墓道、墓道两侧的壁画及陪葬品、墓道微微的倾斜度、墓道底部雕凿精美的石椁等,然而“奥妙”这一美感却是一个综合的总的感受,并不是由某一或某些因素勾起的,而是由整个永泰公主墓勾起的。

——美、善、信。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他认为,美和善都是在相对中存在的,与之对应,即为恶与不善。老子认可、提倡并追求的似乎是一种原始状态的自然之美与善,也即,。按照老子的话说,就是“万物作而不辞”,即一切事物只有在它的自然状态中,才能显示出它的真正的美。对他所处的时代,老子显然只看到了相对的美,而老子所追求的则是一种自然之完美。老子据此认为一个美好的社会应当是“为无为”的“圣人之治”的“则无不治矣”的理想社会。老子描绘出了这一理想社会的美好景像:“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音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显然,老子因为不满于周朝的衰颓及其沆瀣一气的社会阴暗,自己又看不到理想的前途,救国乏术,怀古之情于是油然而生,便设计出了这一无比美好的理想社会。这个社会的美具有明显的原始色彩、纯朴色彩、自然色彩和好古色彩。它是老子“道”之美的一个完整的社会显现,也是老子各种具体之美的社会模型。例如,谈到兵革战争

・99・

道,这是老子思想中至高的哲学范畴,也是至高的美学范畴。它本身就是最高的美学境界,是一切美的源头,是万物之美之母。它最显著的哲学境界就是它的原始性、自然性、纯朴性和混沌性。抽象性表明它是至高的美的普遍法则,混沌性则表明它是万物之美的孕育和生产者。“道”当然也就成为了老子美学思想体系的灵魂和核心。,。

——奥妙、玄妙。老子曰:“道者,万物之奥。”它与“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换言之,“道”具有一种普遍美的属性,即:玄奥。玄奥,是一种不可解的美,也是“道”自身所固有的美。同时,玄奥又是万物之美的源头,也即万物之美从玄奥这个普遍美的源头流出。万物之美,即具体的美,老子也称之为“妙”。在此,老子似乎表述了道→玄奥→妙这样一个美学意链。中国审美文化中常用的术语,如:奥妙、玄妙、美妙、妙不可言等等,皆由此出。过去,我们仅仅把它们当做一些形容词语来看,孰不知这正是老子美学思想体系中重要而美妙的美学概念呢!玄奥、奥妙、玄妙这三个美学观念,具有的共同特征,一是这种美的境界很高,不可解说,给人以神秘莫测的美感;二是这种美仍然是一种混沌美(或模糊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时,老子认为:“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不可得志于天下。”谈到语言时,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在此,他追求的“恬淡为上”及“信言”都同他理想中的美好社会完全一致。

善,即符合“道”的具体行为。它是老子在《道德经》里频频使用的一个美学术语。凡是符合“道”的具体行为,均可评价为“善”。因此,“善”也是老子审美判断的一个关键词。老子评价“善与不善”,都是以其“道”为至高标准的。尽管善的具体表现各异,但综其内容,不外乎老子之“道”及其“小国寡民”理想。老子认为“上善若水”,“故几于道”。即:最高的善像水一样,具备水的一切品性,所以最接近于“道”。在陕西楼观台老子说经台前,有一处地传说,(1283,(即老子)告诉他说:“山门前有块石板,石板下有泉水一眼,泉内有吾炼就之丹药,可治民疫。”张监院醒余命小道士果得一眼泉水,远近百姓饮后2小时,病疫即退。3年后,元朝翰林院学士、大书法家赵孟兆页游览楼观台,听到这个故事深为感动,就亲书“上善池”3个大字以为纪念。至今,此碑犹存。“上善池”3个大字端丽动人,气韵妩媚,圆熟沉著,颇显“道”意。我们知道,水具有自然无为、滋润、阴柔、哺育、生命等美德,是大河农业文明⑧的命脉。老子论述了不少具体的为善之道,如“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及“善用人者为之下”等,可是,“夫唯道,善贷且成”。老子追求的是完善的社会境界。“善”这个美学术语,老子使用的范围十分广泛,岂止是适用于艺术美,而且更适用于社会生活的一切美。・100・

信,是体现真实之美的术语。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其意思是,真实的话不一定动听,而动听的话不一定真实。这是一个流行的警句。其实,老子认为那些纯朴真实的话才是真正美的。在美学问题上,他显然是反对矫揉造作、违背自然本性的。

美、善、信,老子的这3个美学术语,同我们现在进行审美评判时的口头禅“真、善、美”可以说是一样的。近代西方美学家夏夫兹博里(THEEARLOFSHAFTES2

“凡是既美而BURY,1671-1713)即认为

又真实的也就当然是愉快的和善的。”

——大。这是老子重要的哲学范畴和美学范畴之一。老子把他的也叫作“大”。关于的关系,

:“有物!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由此可见,“大”一方面就是“道”本身,另方面又是“道”之高级或高层次的显现。老子在此表述了一个道(大)→天→地→人(王)的意链。由于“大”具有“返”的基本属性和功能,所以,这一意链又具有逆反性,即:人→地→天→道(大)。如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始点也是终点,美是永恒的,尽管美的事物各种各样,但美的性质是始终如一,亘古不变的。变化的只是美的具体形式,而美之“道”却是常青之树。“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即此意也。

从纯粹美学的角度立论,老子之“大”是一个仅次于“道”的美学范畴,属于老子美学金字塔的高层。也可以这样认为,十分美的事物的境界就是“大”。故老子认为“大

田建平 论老子的美学思想

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及“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作为高层次的美学境界,不似更不等于具体之美。“大”的主要美学属性是“逝”、“远”和“返”,即:旷邈、幽远、返朴归真。“大”之美学境界也涵蕴并折射了事物对应面的美学价值。至于老子用“大”来表示事物的形制、规模、数量、比例,这也是题中之义。

朴、静。老子曰:“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这很使人想起

诸如“山静昼亦夜,山淡春亦秋,山空暖亦

κβ

寒,山深晴亦雨。”一类句子。朴,是未经雕凿的浑然为一的自然状态。老子极力主张人们应当通过“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之途径而“见素抱朴”,即回归到原始朴素之状态(境界),样的心地和情状。的,,“仁义”、“巧利”、,所以老子主张一切“复归于朴”。后来,朴素、朴实、纯朴,都成为了中华文明殿堂中具有广适性的重要审美判断概念。朴素的主要美学内涵,一是讲究原始和自然,二是排斥人为的痕迹,特别是刻意的雕凿和夸饰。唐代大诗人李白之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可说是“朴素”这一美学境界的绝妙注脚,成语“大朴不雕”亦尽此义。在哲学上,老子“复归于朴”思想是一种复古的社会观,可是在美学上,其“见素抱朴”思想却为中华文明灌注了“天长地久”的东方之美。

静,这是“朴”的高尚状态,也是老子“复归于朴”的认知状态。所以,不论从“朴”看抑或是从“审美知觉”看,“静”都是理想美好的境状。何为“静”呢?老子解释说:“归根曰静”。显然,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佛教的一些奥义,更不难看出宋代

理学的一些奥妙。老子把“静”也作为了认识事物(自然包括审美)的基本方法。他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在此,老子认为审美认知主体,同认知客体及“朴素”之美学理想三者原是一家,目的在于归根,而“归根曰静”。“静”在中国美学史上体现了和谐、纯朴、寂寥、平安、优雅之美,它的最佳境界可用“静如处子”一语象征。《诗经》里有《静女篇》。静,也成为了中华文明里一个十分普遍的美学因素和美学范畴。老子“静”的美学思想,同时也包含了“动”的美学意义。如果没有事物的运动,“静”之美学境界就无由产生。《幽梦影》,“松下听琴,,,觉

λβ

柔。阴柔之美,亦即柔美。老子认

为“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他是哲学上“以柔胜刚”的极力强调者,认为“守柔曰强”。守柔,即抱守人之初婴孩时的柔弱状态,无欲无知。其实,“柔”也是老子“道”的一个重要显现(或属性)。他主张“专气致柔”,也即一心一意达到柔和的境界。“柔”的美学价值,往往是在“刚”的价值对应中显现。阴柔之美也隐含了阳刚之美。例如商周时的青铜器,均是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的完善结合艺术。像曾侯乙编钟演奏出的乐声,其动听之妙也正在于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的和谐结合上。成语“柔情似水”,其美品味不尽。

一。它既是“道”本身,又是属“道”

本身所有的基本法则。“载营魄抱一”之“一”即是道本身;“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之“一”即是“道”本身所有的基本法则。在老子看来,天地万物,只要得到了“一”即

・101・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能表现出完美的境界。他的“载营魄抱一”,就是主张形体载着精神去追求同“道”的一致的。因此,“一”是“道”所固有的美。它是完善圆融之美,是整体之美。例如,面对商周时代的青铜艺术世界,我们总是称之为一件件精美的青铜器,假设碰到了残缺不全的,我们也总是以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强烈审美欲望想象它完整如一时的样子。再如,西方的断臂维纳斯,人们并不是欣赏她的“残废”,而是欣赏人们想像中她的整体,亦即一个完整如一的维纳斯。

德。它是老子审美知觉、审美判断

的极重要的审美价值及其标准,也是老子之“美”的主要内容之一。老子把“德”分为了“上德”与“下德”两大级别或类别。上德也叫孔德,老子曰:“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可见,“上德”是侍立在“道”身旁的使者“道”马首是瞻。下德,较、刚健等美学特征“德”的美学思想,对中华文明影响至深。“道”和“德”的关系,就如同形体和影子的关系一样密切,二者可谓形影不离。最好的“德”即老子所谓“玄德”不是别的,而正是“道”之功用和品质的充分体现。老子对此有完整的表达:“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德”所体现的应用色彩似乎更加浓重。老子书名为《道德经》概亦由此也。

老子《道德经》中提出的其它美学概念,限于篇幅,兹不再论,只择其要者,论述如上。

(收稿日期:1997年8月24日)

老子的美学思想博大精深,具有原始美、自然美、纯朴美和辩证美。综观中国文化,举凡音乐、建筑、书法、绘画、人文、伦理、文学、宗教、天文历法、军事、武术诸如其类,莫不含蕴着老子美学思想的精华。在此,我们应当把老子的美学思想同他复古倒退的社会历史观分别开来。老子的美学思想,显然是中华文明之初美学理论的集大成者。在当今响遍世界的“回归大自然”的呐喊声里,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更加焕发出了东方智慧的高明和魅力。显然,老子思想,正如同他的“道”一样,“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注释

,年为,《老子新译》,上海古籍出社1978年3月第1版;及卢育三著《老子释义》,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7月第1版,不一一注明。

②③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1月第2版,第142、135页。

④据楼观台文物管理所1984年8月点校本《楼观台石本道德经》统计。

⑤据商务印书馆1979年1月第2版黑格尔《美学》统计。

⑥βκβλ《明清文人清言集》[日]合山 究选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2月第1版,第

145、20、140页。

⑦此句之“为”字,有学者认为作“创造”、“产生”讲。

⑧参见张敬秀、田建平著:《东亚文明系统论》第四章。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⑨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7月北京第1版,第218页。

[责任编辑 彩娜]

・102・


相关内容

  • 天人合一境界中的中华法系之美
  • 笠!釜墨』甚i耋篓篓:塑翌堑盔箜3翅丛造型旦卫鱼血盟-------------------卫竖删 文章编号:l(x¨一z397(z)03)m一0035-05 .理论思考' 天人合一境界中的中华法系之美 吕世伦1.邓少岭2 f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 100872:2.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上海20 ...

  • 2016年普通高考模拟押题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16年普通高考模拟押题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本试卷分第I 卷(阅读题)和第II 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 卷(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 魏家骏 在中国传统文化 ...

  • 试论宗白华的美学思想
  • 摘要宗白华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在继承发扬中国传统生命哲学和吸纳借鉴融汇西方生命哲学的基础上,以生命为视角,重新建构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体系.在对中国诗歌.书法.绘画.音乐.建筑等古典艺术构建中,生命意识贯穿其研究的始终,是其美学思想的支撑. 关键词宗白华 美学思想 生命意识 文章编号1008-580 ...

  • [自语堂编藏]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未公开)
  • [自语堂编藏] 中国美学史大纲 叶朗 (未公开)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美学史大纲 原价:35.00元 作者:叶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5年11月1日 ISBN:[**************], [1**********]98 字数: 页码:663 版次: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 ...

  • 中外美学史
  • 柏拉图论美的理念 在早期希腊自然哲学家的观念中,对于"和谐之美"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宇宙学的意义上,而不是纯粹美学意义的"美"上. 而柏拉图明确提出了"美的理念"学说.他指出相应于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理念,美的事物也统摄杂多的美的理念. 1. & ...

  • 道家美学思想对中国山水审美的影响
  • 文 史 哲 家道学美想思 对国中水审美山 的响 影王梅彦 ( 大东学史哲文 究院研2 0 0) 山 51 0 摘 :老子 .庄子要 的道家 美思学 想中蕴 含着丰的影 富响 中山国 水 审 美的素因,可以说 没道 有思想 家国中山的画是水 能不 现出和展发 到 后的繁日 荣程度 的. 家美学道想思 ...

  • 美美与共,是谓大同
  • 作者:赵鸣 法国研究 2014年06期 阿多诺在<美学理论>( Theorie)中曾说:"只有放弃美的概念,才能定义美."②正是这句话,点出了法国哲学家朱利安( Jullien)所写<美,这个怪念头>一书的主旨之所在.熟悉他的读者一定知道,他的多部作品皆涉 ...

  • 先秦以貌论人现象的身体美学阐释
  • 2010年6月第22卷第3期安康学院学报 Journal of Ankang University Jun.2010Vol. 22№3 先秦"以貌论人"现象的身体美学阐释 方英敏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在美学意义上,先秦"以貌论人" ...

  •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推荐阅读书目
  • 教授推荐书目之一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推荐阅读书目 (由流通部工作人员提供书目,人文学院历史研究所李传印教授精心选择和点评) 说 明: 一.杨叔子院士说过:"育人而非制器".这六个字,包含了很深刻的意义.人要立于天地间,不管他(她)能力大小,社会地位高低.是贫是富,首先他(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