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事年表

三国大事年表

●汉光和三年

180年4月 ——江夏蛮起义。三国大事年表

●汉光和三年

180年4月 ——江夏蛮起义。

6月 ——曹操被征召任为议郎。

12月 ——立何氏为皇后,何进为侍中。

181年 ——灵帝于后宫建店经商,于西园使狗佩冠绶。

10月 ——鲜卑入侵幽、并二州。鲜卑檀石槐死。

182年1月 ——帝令公卿以民谣检举害民之州刺史与二千石以上官员。

183年夏 ——大旱,太平道张角谋划起义,置三十六方,共约次年3月5日同时起义。

●汉中平元年

184年2月 ——张角提前起义,史称”黄巾之乱”,杀幽州刺史郭勋,广阳太守刘卫,南阳郡守褚贡。

3月 ——朝廷大赦党人。命尚书卢植为北、北地太守皇甫嵩为左、朱俊为右中郎将镇压黄巾。 10月 ——张角病死。

12月 ——黄巾军主力被击溃。北宫伯玉、李文侯联合边章、韩遂,伙同先零羌叛乱。 185年2月 ——灵帝增田税建毕圭、灵昆苑。张牛角、褚飞燕等起义,号”黑山”。众百万攻河北

186年2月 ——江夏兵赵慈暴动。

6月 ——被荆州刺史王敏击破。

10月 ——武陵蛮起义,为郡兵攻破。

12月 ——鲜卑入侵幽、并二州。

?月 ——羌胡内部发生兵变,韩遂杀边章、北宫伯玉、李文侯,集结3人的队共10余万人围攻陕西,太守李相如叛离朝廷,归附韩遂。

187年 ?月 ——韩遂拥兵10余万据陇西。凉州刺史耿鄙攻韩遂,败死。凉州司马马腾与韩遂合,推王国为主,攻三辅。张温召乌桓3000突骑平反,中山相张纯自荐为将,遭拒,反以公孙瓒为将,纯遂与太山太守张举、乌桓首领丘力居反,杀护乌桓校尉箕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人。

3月 ——曹操被推荐东郡太守,谢官归家。

10月 ——零陵观鹄起义,为长沙太守孙坚击破。

188年 ——朝廷改州刺史为州牧,以太常刘焉为益州牧,宗正刘虞为幽州牧,太仆黄琬为豫州牧。

2月 ——黄巾郭大等起义,攻太原、河东。

3月 ——屠各胡攻杀并州刺史。匈奴内讧,一部与屠各胡合攻杀羌渠,其子于扶罗立为持至尸逐侯单于。起义者另立须卜骨都侯为单于。

5月 ——冀州刺史王芬欲废灵帝、立合肥侯,邀华歆、曹操、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共议废立。华歆举孝廉,任郎中;因病辞官。

6月 ——益州马相、赵祗起义,亦称黄巾,为益州从事贾龙所破。

8月 ——朝廷初置西园八校尉。上军校尉蹇硕、典军校尉曹操、中军校尉袁绍、下军校尉鲍鸿、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于琼

9月 ——南单于于扶罗与白波、黄巾合攻河东。

189年2月 ——韩遂、马腾已攻到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 ,危及长安和洛阳。灵帝急拜董卓为前将军,与左将军皇甫嵩共解陈仓之围,大败韩遂、马腾。

4月 ——灵帝崩,少帝刘辩即位。

8月 ——中常侍张让等谋杀何进。何进部将袁绍入宫,杀宦官二千余人。董卓入京。 9月 ——董卓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称太尉毒杀何太后。 11月 ——董卓为相国,独专朝政。

12月 ——曹操自陈留己吾起兵,号召各镇诸侯共起讨伐董卓;

是年张纯被手下王政杀,刘虞封大司马,封公孙瓒为蓟侯,拜“奋武将军”。

●汉初平元年

190年1月 —— 关东18路诸侯起兵反董,组成反董联军,董卓令李儒毒死15岁弘农王 2月 ——卓焚烧洛阳,迁都长安;华歆任豫章太守;公孙度分辽东为辽西、中辽郡,越海收东莱诸县,置营州刺史,并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是年荆州刺史王叡、南阳太守张咨被孙坚杀,刘表领荆州牧。

191年 1月 ——袁绍、韩馥遣原乐浪太守张岐立刘虞为帝,虞不受;田畴出使长安;荀彧离袁投曹。

2月 ——孙坚破董卓,斩华雄,攻占洛阳;

7月 ——袁绍胁迫韩馥让冀州,自领冀州牧;于夫罗附董卓。

10月 ——公孙瓒东光(今河北东南)大战破青州黄巾, 任严纲为冀州刺史,田楷为青州刺史,单经为兖州刺史;被袁绍骗攻韩馥,馥让冀州给绍,瓒大怒,宣绍十大罪状攻之,绍惧,让渤海太守位与公孙范。是年,郑玄自北海出走徐州,崔琰和公孙方等辞别郑玄回家隐居;曹操于东郡破黑山军,授东郡太守;荀彧离袁绍投曹操。皇帝派刘和求救刘虞;袁术欲分功扣刘和,刘虞、公孙越派兵汇合袁术;术派公孙越帮孙坚攻袁绍派来的周昂抢豫州刺史位,越中流矢死;公孙瓒数袁绍十罪怒攻之。

192年4月 ——王允设连环计,吕布杀死董卓;兖州牧刘岱攻黄巾死,曹操破黄巾,领兖州牧。

6月 ——李傕、郭汜围长安,杀王允,败吕布,太尉黄琬死;吕布逃出长安后,先依附袁术,后依张杨,再归袁绍攻黑山贼,袁绍欲杀之,吕布跑到陈留与张邈结义,陈宫此时为东郡太守。

冬 ——曹操击败青州黄巾军,收编为“青州兵”;孙坚为黄祖杀,孙贲领部曲;公孙瓒与麴义战于界桥,败,大将严纲死;刘备因战功领平原相。是年,睦固结于於夫罗略,曹操破之于内黄。

193年1月 ——黑山别部与於夫罗附袁术,屯封丘。曹操击败袁术,术败至寿春。 6月——曹操击屠各兵于常山,无功。

?月 ——邺城兵反,杀太守栗成,于毒率十余部黑山军攻邺,麴义暗通曲款,破之,绍封贼陶升为建义中郎将,升遂反毒,保护绍家属。后绍反扑,杀于毒等及李傕、郭汜派的冀州牧壶寿

秋 ——曹操击陶谦,破十余城。

冬 ——刘虞攻公孙瓒,大败被杀。管亥围攻北海,刘备3000兵马前去救援。

●汉兴平元年

194年 4月 ——曹操复攻陶谦,败刘备、田楷。陈留太守张邈与东郡太守陈宫叛操,迎吕布为兖州牧。只剩程昱守范县、枣袛守东阿、荀彧守湮城,曹操引军返,与布战于濮阳,兵败。屯郿城的征西将军马腾、屯金城的镇西将军韩遂屯兵长平观攻长安,朝臣种邵、马宇、刘范

(刘焉之子)为内应,李傕派郭汜﹑樊稠及侄子李利、李别和弟弟李蒙大败马腾、韩遂。后来,朝廷下诏赦免马腾等人,以马腾为安狄将军,韩遂为安降将军。

8月 ——冯翊的羌贼掠夺冯翊下属各县,李傕派郭汜和樊稠率兵大破羌贼。

冬 ——刘焉死,子璋为益州牧。陶谦病死,刘备代领徐州牧,刘备拜郑玄为师。赵云借口兄死辞别公孙瓒。袁术命孙策攻九江、庐江,策胜得旧属。

195年1月 ——曹操败吕布于定陶,布东奔刘备。

7月 ——董承、杨奉护送献帝自长安东迁。

10月 ——献帝拜曹操为兖州牧;周瑜助孙策攻打江东大败刘繇,瑜回丹阳;

11月 ——南匈奴右贤王去卑护卫汉献帝,击退李榷、郭把兵。於夫罗死,呼厨泉立为单于。 12月 —— 献帝至弘农,董承、杨奉与李傕、郭汜战,败。刘和、鲜于辅、鲜于银、齐周起兵抗公孙瓒;蔡琰被左贤王刘豹掳走。是年,张邈、张超、臧洪、陈荣死。

●汉建安元年

196年 1月 ——曹操使曹洪西迎献帝,被董承、袁术所拒,洪不得进。

2月 ——曹操镇压汝南、颍川黄巾,献帝拜操为建德将军,

6月 ——曹操升镇东将军,封费亭侯。吕布占徐州,刘备投曹操,操表荐备为豫州牧,使驻小沛拒吕布。

7月 ——献帝在杨奉等人护送下,回洛阳。

8月 ——曹操领兵进洛阳,献帝以操为司隶校尉,假节,录尚书事。

10月 ——操奉献帝迁都许,献帝以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操攻杨奉,奉南投袁术。献帝授袁绍太尉,绍不受,操以大将军让绍,自任司空,行车骑将军。是年,曹操采枣祗、韩浩议,始建屯田。孙策东渡浙江,会稽太守王朗降,策自领太守,刘繇豫章病死。董卓部将张济引兵入荆州,攻穰城战死,侄张绣代领其众,驻宛,附刘表;郑玄回北海高密;

197年1月 ——操攻张绣,戏邹氏,绣复叛操,典韦、曹昂、曹安民死。袁术称帝于寿春。 3月 ——献帝下诏拜袁绍为大将军,兼督冀、青、幽、并四州。

9月 ——曹操东征袁术,术败走渡淮。

198年3月 ——曹操复攻张绣,围穰城。

4月 ——操闻袁绍将袭许,还,张绣进兵追操。

9月 ——吕布攻刘备,破小沛,备投操,操东攻吕布,围下邳。

12月 ——白门楼擒杀吕布、陈宫。是年,周瑜、鲁肃附孙策,策据江东。策、瑜同大小乔成亲;太史慈降策。

199年2月 ——河内太守张杨部将内哄,杨卫杀杨附袁绍。

3月 ——袁绍大败公孙瓒于易京,杀瓒。刘备、董承、王子服等“衣带诏”谋杀曹操,操遣备截击袁术,备据徐州叛操,与袁绍结连。

4月 ——操派部将北渡黄河,击斩依附袁绍的眭固,攻占射犬(今河南武陟西北),控制河内郡(治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

6月 ——袁术穷迫病死于寿春。袁绍将攻许,曹操进兵黎阳。

11月 ——张绣投降曹操;孙策袭取庐江,败刘勋,华歆降;操使卫觊镇关中。

200年1月 ——昌豨5反操;曹操诛杀董承一伙,征刘备,围下邳,擒关羽,备投袁绍 2月 ——袁绍进军黎阳,曹军斩颜良,至延津,又破绍追兵,斩文丑。关羽归备。 4月 ——孙策遇刺亡,孙权继位,有扬州五郡。刘辟叛操,绍使刘备助辟攻汝南。 9月 ——陈琳撰写讨曹檄文,官渡之战开始;

10月 ——曹操偷袭乌巢;

201年4月 ——曹操败袁绍于仓亭;

9月 ——操率众攻汝南,备败,投刘表,驻新野。

202年5月 ——袁绍病死,袁尚领其军,自号车骑将军,驻黎阳。曹操使司隶校尉钟繇围南匈奴单于呼厨泉于平阳,降,操将匈奴分五部,设司马领其军。河东太守郭援陈兵河东反,钟繇派马超、庞德击,庞德杀郭。

9月 ——操击降南单于。

203年3月 ——曹操攻黎阳,大破袁谭、袁尚军。谭、尚败走邺。

8月 ——谭、尚相攻,谭败走平原,求救于曹操。孙权讨伐黄祖;

204年2月 ——曹操围邺城,袁尚命武安县令尹楷驻军毛城,保护上党郡粮道。 4月 ——留曹洪围邺,操攻尹楷和邯郸沮鹄。易阳县令韩范、涉县梁岐降。

5月 ——决漳水灌邺。

7月 ——尚自平原回师。

8月 ——审荣献城,攻入邺,杀审配,辛毗复仇,辛评被配杀,苏由降。

9月 ——牵招降,献帝命曹操领冀州牧,聘崔琰为冀州别驾。

10月 ——高干以并州降操。辽东公孙度死,子公孙康继位。

12月 ——牵招前往柳城同公孙度争乌丸峭王。妫览、戴员杀孙翊、孙河。

205年1月 ——曹操攻破南皮,杀袁谭,据冀州、青州一部分,李孚、王脩降。

4月 ——黑山帅张燕将10万众降操,封安国亭侯,平北将军。幽州赵犊、霍奴反,辽西冒蹋顿、上谷难楼、右北平乌延三郡乌丸攻击右度辽将军鲜于辅

10月 ——高干以并州叛,曹操遣乐进、李典等击高干,河内张晟、弘农张琰反。曹操平定青州;河东郡太守王邑离任,杜畿接任,卫固、范先阻止。张既招马腾攻张晟、张琰、卫固,杀之。

206年1月 ——曹操自征高干,曹丕守邺城,崔琰辅佐。

3月 ——攻破壶关,高干求救呼厨泉未果,逃往荆州,为上洛都尉王琰擒杀。曹操以梁习为并州刺史,习举荐常林、杨俊、王象、王凌、荀纬、仲长统。

8月 ——操令乐进、李典到淳于攻海盗管承;于禁攻昌豨。

207年5月 ——曹操北征三郡乌丸。

8月 ——张辽大破乌桓,于柳城斩蹋顿,袁尚、袁熙、速附丸、楼班、乌延、苏仆延等败走辽东。

9月 ——辽东太守公孙康杀袁尚、袁熙、苏仆延等。操统一北方;是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曹操从南匈奴赎回蔡文姬;

208年1月 ——挖玄武池,司徒赵温举荐曹丕被司空曹操弹劾,被免职。

6月 ——曹操封为汉丞相,废三公,任崔琰为西曹掾(行政秘书),毛玠为东曹掾(人事秘书),司马朗为主簿(主任秘书),司马懿为文学掾(教育秘书),卢毓(卢植的儿子)为法曹议令史(司法助理官);是年马腾韩遂反目,腾驻军槐里,张既游说腾入朝任卫尉。钟繇为司隶校尉,韦端为凉州刺史。

7 月 ——曹操南征刘表;

8月 ——刘表病死;郗虑升御史大夫,唆使曹操杀太中大夫孔融;

9 月 ——刘琮投降曹操;备逃往夏口;

10月 ——刘备遣诸葛亮使江东,议共拒曹操。周瑜率军3万至荆州。

11 月 ——赤壁之战,操败;操留曹仁、徐晃守江陵,乐进守襄阳,引军北还。

12月 ——孙权率军围合肥,刘备占据荆南四郡。刘璋与曹操绝,与刘备结好。

209年?月 ——庐江陈兰、梅成起义,曹操遣张辽击破。使张辽、乐进、李典守合肥。孙权自合肥退,命周瑜驻江陵,程普领江夏太守,据有荆北诸郡。刘琦病死,刘备领荆州牧,治公安

10月 ——刘备与孙权之妹成亲;

是年,因高句丽屡犯辽东,公孙康出军击之,攻破都城,焚烧邑落,高句丽王伯固子拔奇与涓奴加,各将下户三万余口降康。康因汉在朝鲜所置郡县,由于韩濊势强,早在桓灵之世,民多亡徙,郡县多弃守。康遣公孙模、张敞等击韩濊,收集旧民,于旧属东浪之屯有县以南置带方郡(朝鲜京畿道、并忠清道之地)。

210年?月 ——周瑜亡;孙权采鲁肃议,以荆州借刘备,共拒曹操。交趾太守士燮总领交州七郡,服属孙权,遣子为质。

冬 ——曹操造铜雀台于邺。庞统归刘备。

211年1月 ——曹操以子丕为五官中郎将,丞相副。

3月 ——遣钟繇攻张鲁,征西护军夏侯渊从河东来会师。马超、韩遂反,马腾、马休、马铁、黄奎被杀。

9月 ——曹操大败马超军。“旗本八骑”成宜、李堪死;程银、候选逃汉中;韩遂、成公英逃西平;杨秋逃安定后降操;梁兴退鄜城;

12月 ——操留夏侯渊守长安,张既为京兆尹,徐奕为丞相长史。益州牧刘璋采张松议,遣法正东迎刘备。备入川。是年河间田银、苏伯反,曹丕、贾信平。

212年 7月 ——马超、梁兴复叛,为夏侯渊、郑浑击破。

9月 ——孙权迁治秣陵,改名建业。

10月 ——曹操南下进攻濡须口; 刘备欲袭成都,进据涪城。是年,荀彧被迫自杀 213年 5 月 ——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朝廷下诏并十四州为九州;

11月 ——魏置尚书、侍中、六卿。马超联合兴国氐王阿贵、白项氐王千万与杨昂攻冀城,韦康、杨阜、阎温抵抗,超败,南投张鲁。

214年1月 ——马超借鲁兵复攻凉州,包围祁山,为夏侯渊、张郃击败。

4月 ——孙权攻破皖城,使吕蒙为庐江太守。

夏 ——雒城破,备围成都,刘璋降。马超归刘备。备自领益州牧。庞统、张任死 7月 ——孙权进攻合肥,被张辽击败;

11月 ——献帝、伏后与国丈伏完密谋除曹操,事泄,曹操诛杀众人;

是年,夏侯渊、张既灭宋建国中国;

215年1月 ——献帝立曹操女为皇后。

3月 ——曹操西征张鲁。

5月 ——攻破氐王窦茂。

7月 ——败张鲁,入南郑,巴汉皆降。

8月 ——孙权率众10万围合肥,为张辽所破。

11月 ——鲁降操,操遣张郃攻巴中,张飞破。逍遥津之战;操在濡须打败孙权; 12月 ——操还,留夏侯渊、司马郭淮、督军杜袭守汉中。

●汉建安二十一年

216年5月 ——曹操称魏王;代郡乌丸单于普富卢、南匈奴单于呼厨泉皆率其名王来朝 7月 ——呼厨泉朝见魏,曹操留之,使去卑监其国。分部为五,各立贵人为帅,以汉司马监之。

217年2月 ——曹操攻濡须口,孙权败;

3月 ——操还,留夏侯惇、曹仁守居巢。鲁肃病死,孙权以吕蒙代肃职。法正力劝备取汉中。 是年并州刺史梁习杀太原乌丸王鲁昔;

218年1月 —— 汉太医令吉本谋挟献帝攻魏,败,为王必所杀。

4月 ——代郡、上谷乌丸能臣氐先叛投中部鲜卑扶罗韩,后叛投轲比能,使得轲比能杀扶罗韩,因扶罗韩是步度根兄,因此轲比能与步度根互相攻伐。鄢陵侯曹彰以田豫为相大破,

鲜卑部落投降;刘备率张飞、黄忠、魏延等攻汉中,驻阳平关,与夏侯渊、曹洪、张郃相拒。 7月 ——曹操西征刘备。

10月 ——宛城侯音反,操命曹仁往击。

219年1月 ——曹仁破宛城,斩侯音,田豫迁升为南阳太守。夏侯渊与刘备战于定军山,被杀。

3月 ——曹操自长安进军汉中,与刘备相持累月。

5月 ——曹操返长安,刘备据有汉中。

7月 ——刘备进位汉中王,以魏延为汉中太守。

8月 ——关羽围曹仁于樊城,操遣于禁、庞德助仁。禁七军被淹,降羽,庞德被斩。 10月 ——徐晃击败关羽军,羽退走。孙权遣吕蒙阴袭南郡,入江陵。

11月 ——关羽西保麦城。

12月 ——关羽兵败被杀,孙权上书向魏称臣。

●汉建安二十五年魏黄初元年

220年1月 ——曹操病亡,子丕袭位。丕拜田豫为持节护乌丸校尉,牵招、解儁同为护鲜卑校尉,屯昌平。

10月 ——曹丕称帝,建立魏国;孙权遣使向魏称藩。是年,黄忠,法正病死。

●蜀章武元年魏黄初二年

221年4月 ——刘备称帝,建立蜀国;

7月 ——刘备东征孙权,张飞战前被范疆、张达杀。孙权自公安都鄂,改名武昌。

●蜀章武二年魏黄初三年吴黄武元年

222年 ——孙权称吴王;

6月 ——彝陵之战,陆逊火烧连营,大败刘备;备退至白帝,改名永安。

10月 ——魏曹丕征吴。

12月 ——孙权使郑泉讲和,刘备亦遣宗玮使吴,吴、蜀关系恢复。

223年4月 ——刘备死于白帝城,刘禅继位;诸葛亮领益州牧,封武乡侯,开府治事。 夏 ——南中诸郡叛。

8月 ——曹丕五路伐蜀;

10月 ——诸葛亮遣邓芝使吴,结交盟好。

此时,北疆鲜卑人已分成数十个部落,中部鲜卑轲比能与东部鲜卑大人素利及步度根三部争斗不休,田豫劝和。

224年 夏 ——孙权遣张温使蜀,诸葛亮复遣邓芝使吴。吴蜀联盟成形。

225年3月 ——诸葛亮南征,七擒七纵孟获,平定蜀国南方;

秋 ——南中诸郡平定。

8月 ——曹丕征吴。10月,遇袭,还。

是年,三部鲜卑言和,规定不卖马给中原,结果素利卖了1000匹,轲比能就攻击素利,素利杀轲比能弟苴罗侯,及叛乌丸归义侯王同、王寄等,田豫救援,杀了轲比能部将琐奴,轲比能自此对汉心怀二心。

226年5月 ——曹丕病亡,曹睿继位;8月,吴北伐江夏不利。

12月 ——曹睿封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

227年3月 ——诸葛亮上书北伐,驻汉中。4月,魏复五铢钱。12月,司马懿讨孟达。 228年1月 ——司马懿斩孟达。

春 ——诸葛亮率军攻祁山,开始第一次北伐;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降蜀,姜维降蜀。曹睿遣张郃、曹真迎击蜀军,败马谡于街亭。诸葛亮军返,斩马谡,自贬三等,以右将军行丞相事。

9月 ——周鲂诈降诱曹魏攻吴,陆逊石亭大败曹休;

12月 ——诸葛亮复出散关,围郝昭、王生之陈仓,二次北伐。粮尽退军,斩王双。

是年,田豫遣译夏舍诣轲比能女婿郁筑鞬部,夏舍为鞬所杀,豫将西部鲜卑蒲头、泄归泥出塞讨郁筑鞬,大破之;但于马城被轲比能3万大军围了7天,被雁门太守牵招,上谷太守阎志救。

229年 春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遣陈式攻武都、阴平二郡。魏雍州刺史郭淮击陈式; 4月 ——孙权即帝位。

9月 ——孙权迁都建业。李严劝亮”进爵称王”,为亮所拒。诸葛亮筑汉、乐二城。 230年 春 ——吴派卫温、诸葛直带甲士万人航海到达夷洲;

8月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睿采纳曹真”数道并入”以取汉中的建议,使司马懿由西城,曹真由子午道,其余或从斜谷,或从建威,进攻汉中。曹真病亡。

231年2月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出祁山;司马懿据险守要,蜀军退。张郃被射杀。 232年 ——陆逊征庐江,满宠拒。

●魏青龙元年

233年 ——公孙渊斩吴使。孙权征合肥新城,全琮征六安,不克而还。步度根死。 234年2月 ——诸葛亮六出祁山;率10万众出斜谷,

5月 ——吴三路征魏,不利,7月还。

8月 ——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蒋琬迁尚书令,总理国事。是年,汉献帝亦病逝。 235年1月 ——曹睿封司马懿为太傅;马钧制造司南车和水转百戏;

4月 ——刘禅以蒋琬为大将军,录尚书事。曹睿始大建宫殿。

236年 春 ——吴人铸一当五百大钱,设盗铸之科。

237年7月 ——辽东公孙渊自立为燕王;毌丘俭讨公孙渊不利,右北平乌丸单于寇娄敦与辽西乌丸都督串

众王护留等降。吴派使前往联络,被田豫破。

10月 ——全琮袭六安不克。

238年1月 ——司马懿平辽东,8月杀公孙渊; 蒋琬开府。日本邪马台女王卑弥呼派使者到魏,魏封卑弥

呼为“亲魏倭王”;

239年1月 ——曹睿病亡,曹芳继位;以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懿辅政。

240年11月——吴大饥,开仓赈。蜀将张嶷平定蛮族之乱;

241年4月 ——吴伐魏,遣大将军诸葛瑾统军。

6月 ——诸葛瑾卒,吴军退。邓艾兴屯于江淮。魏国在淮河兴修水利;

242年 ——孙权派兵攻打海南岛; 姜维自汉中还涪。

243年 ——刘禅以姜维以镇西大将军,令凉州刺史。

6月 ——诸葛恪征六安,收其民。

10月 ——王平督汉中。

244年闰月 ——曹爽派兵攻打蜀汉中,伤亡惨重;

245年2月 ——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争权,陆逊因受牵连,忧愤而死;

246年2月 ——吴朱然杀略柤中数千人。吴罢大钱。

9月 ——诸葛恪迁大将军,假节,驻武昌,代陆逊领荆州事。

11月 ——蒋琬病死。是年毋丘俭两渡攻破高句丽;

247年5月 ——司马懿称疾,不与政事;蜀姜维出陇西攻魏,接应附蜀的羌、胡部落; 248年 ——司马懿封为丞相;

249年 ——魏诛大将军曹爽,右将军夏侯霸降蜀。蜀卫将军姜维出攻雍州,不克而还。 250年 ——孙权废太子孙和为庶人,赐鲁王孙霸死,立孙亮为太子;姜维攻魏西平 12月 ——魏围南郡,攻西陵,不克。

251年4月 ——魏太尉王凌阴谋立楚王曹彪,,被司马懿平定;

7月 ——司马懿亡,以卫将军司马师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

12月 ——吴大将军诸葛恪拜为太子太傅。

252年4月 ——孙权亡,孙亮继位;以诸葛恪为太傅。

12月 ——司马懿长子司马师为大将军;使诸葛诞、胡遵围东兴,诸葛恪以大兵赴敌 253年1月 ——蜀大将军费祎为魏降人所杀。

3月 ——诸葛恪进攻魏国,无功而返;姜维攻魏狄道失败;10月吴孙峻诛杀诸葛恪; 254年6月 ——姜维率众出陇西

9月 ——司马师废曹芳;

10月 ——曹髦继位;吴孙英谋杀孙峻未果;

255年1月 ——镇东将军毋丘俭与扬州刺使文钦讨伐司马师;司马师亡,司马昭为大将军; 夏 ——姜维攻魏狄道,先胜后败;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于洮西。

256年春 ——姜维晋位大将军,与镇西将军胡济期会攻魏,济不至,姜为魏将军邓艾所破。 4月 ——司马昭讨伐诸葛诞;吴孙峻死,弟孙琳专吴政,孙綝杀死藤胤等人;

257年5月 ——魏司空诸葛诞与孙吴联合起兵反魏;

6月 ——吴遣将全怿等率3万众接应诸葛诞。魏大将军司马昭出讨诸葛诞。姜维闻知,复率众出骆谷,至芒水。

258年2月 ——司马昭攻破寿春,斩诸葛诞;

9月 ——大将军孙綝废吴帝孙亮为会稽王,立琅琊王孙休为帝;孙休与丁奉设计杀死孙綝;是年,蜀宦官黄皓始专政。

260年4月 ——魏司马昭为相国,封晋公,加九锡。

5月 ——贾允、成济杀死曹髦;

6月 ——曹奂继位;

262年10月 ——姜维攻魏,被邓艾击败,退屯沓中;

263年6月 ——魏伐蜀,征西将军邓艾、镇西将军钟会、雍州刺史诸葛绪三路并攻。 冬 ——邓艾由阴平直取江油,在绵竹破诸葛瞻军。

11月 ——刘禅降于邓艾,蜀亡。姜维遵后主令,降于钟会。蜀亡;

264年1月 ——司马昭称晋王;魏槛车征邓艾,艾为卫灌所杀。钟会、姜维成都反,被杀; 7月 ——孙休卒,孙皓即位。

9月 ——魏以中抚军司马炎为抚军大将军。

●晋武帝泰始元年

265年8月 ——司马昭亡,其子司马炎继任晋王;9月,吴主孙皓徙都武昌。

12月 ——司马炎废曹奂为陈留王,自称晋武帝,建立西晋,魏亡;

266年12月——孙皓还都建业。

267年 9月——晋禁星气、谶纬之学。

268年10月——胡烈破吴将施绩。吴将丁奉、诸葛靓伐交趾不克。

270年1月 ——晋扬州刺史牵弘击丁奉。9月,夏口督孙秀降晋。

271年1月 ——匈奴右贤王刘猛叛晋出塞。吴攻略、平定交趾。吴孙皓出兵攻晋

272年1月 ——何桢讨平刘猛。

9月 ——吴西陵督步阐降晋,吴将陆抗攻阐。

12月 ——司马炎派杨肇、羊祜等率军支持战略要地西陵;陆抗大败杨肇,杀步阐 273年3月 ——吴封十一王,王给三千兵。

274年 ——吴陆抗卒。

275年6月 ——晋戊己校尉马循讨叛鲜卑,斩其渠帅。12月,大疫,洛阳死者大半。 276年2月 ——晋胡奋击破犯塞并州虏。东夷八国归化。

5月 ——晋镇西大将军、汝阴王骏讨北胡,斩其渠帅吐敦。

6月 ——吴京下督孙楷帅众降晋。

12月 ——晋封皇后父镇军将军杨骏为车骑将军,封临晋侯。

277年3月 ——晋文鸳督凉、秦、雍州诸军讨破树机能,降诸胡二十万口。

5月 ——吴将邵、夏祥帅众七千馀人降晋。

8月 ——晋封诸王,为诸王置军。

12月 ——吴夏口督孙慎略江夏、汝南千馀家

278年10月——晋应绰伐吴皖城,斩首五千级,焚谷米百八十万斛。

11月——吴将刘翻、祖始降晋;羊祜卒,杜预代,驻扎襄阳。东夷九国内附。

279年 1月 ——虏帅树机能攻陷凉州。

3月 ——匈奴都督拔弈虚帅部落归化。

10月 ——匈奴余渠都督独雍等帅部落归化。

11月 ——六路伐吴。

12月 ——晋武威太守马隆击斩叛虏树机能,凉州平。

冬 ——晋数道并进,大举伐吴。

280年3月 ——龙骧将军王睿抵建业,孙皓降,吴亡。三国归于晋。

6月 ——曹操被征召任为议郎。

12月 ——立何氏为皇后,何进为侍中。

181年 ——灵帝于后宫建店经商,于西园使狗佩冠绶。

10月 ——鲜卑入侵幽、并二州。鲜卑檀石槐死。

182年1月 ——帝令公卿以民谣检举害民之州刺史与二千石以上官员。

183年夏 ——大旱,太平道张角谋划起义,置三十六方,共约次年3月5日同时起义。

●汉中平元年

184年2月 ——张角提前起义,史称”黄巾之乱”,杀幽州刺史郭勋,广阳太守刘卫,南阳郡守褚贡。

3月 ——朝廷大赦党人。命尚书卢植为北、北地太守皇甫嵩为左、朱俊为右中郎将镇压黄巾。 10月 ——张角病死。

12月 ——黄巾军主力被击溃。北宫伯玉、李文侯联合边章、韩遂,伙同先零羌叛乱。

185年2月 ——灵帝增田税建毕圭、灵昆苑。张牛角、褚飞燕等起义,号”黑山”。众百万攻河北

186年2月 ——江夏兵赵慈暴动。

6月 ——被荆州刺史王敏击破。

10月 ——武陵蛮起义,为郡兵攻破。

12月 ——鲜卑入侵幽、并二州。

?月 ——羌胡内部发生兵变,韩遂杀边章、北宫伯玉、李文侯,集结3人的队共10余万人

围攻陕西,太守李相如叛离朝廷,归附韩遂。

187年 ?月 ——韩遂拥兵10余万据陇西。凉州刺史耿鄙攻韩遂,败死。凉州司马马腾与韩遂合,推王国为主,攻三辅。张温召乌桓3000突骑平反,中山相张纯自荐为将,遭拒,反以公孙瓒为将,纯遂与太山太守张举、乌桓首领丘力居反,杀护乌桓校尉箕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人。

3月 ——曹操被推荐东郡太守,谢官归家。

10月 ——零陵观鹄起义,为长沙太守孙坚击破。

188年 ——朝廷改州刺史为州牧,以太常刘焉为益州牧,宗正刘虞为幽州牧,太仆黄琬为豫州牧。

2月 ——黄巾郭大等起义,攻太原、河东。

3月 ——屠各胡攻杀并州刺史。匈奴内讧,一部与屠各胡合攻杀羌渠,其子于扶罗立为持至尸逐侯单于。起义者另立须卜骨都侯为单于。

5月 ——冀州刺史王芬欲废灵帝、立合肥侯,邀华歆、曹操、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共议废立。华歆举孝廉,任郎中;因病辞官。

6月 ——益州马相、赵祗起义,亦称黄巾,为益州从事贾龙所破。

8月 ——朝廷初置西园八校尉。上军校尉蹇硕、典军校尉曹操、中军校尉袁绍、下军校尉鲍鸿、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于琼

9月 ——南单于于扶罗与白波、黄巾合攻河东。

189年2月 ——韩遂、马腾已攻到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 ,危及长安和洛阳。灵帝急拜董卓为前将军,与左将军皇甫嵩共解陈仓之围,大败韩遂、马腾。

4月 ——灵帝崩,少帝刘辩即位。

8月 ——中常侍张让等谋杀何进。何进部将袁绍入宫,杀宦官二千余人。董卓入京。 9月 ——董卓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称太尉毒杀何太后。 11月 ——董卓为相国,独专朝政。

12月 ——曹操自陈留己吾起兵,号召各镇诸侯共起讨伐董卓;

是年张纯被手下王政杀,刘虞封大司马,封公孙瓒为蓟侯,拜“奋武将军”。

●汉初平元年

190年1月 —— 关东18路诸侯起兵反董,组成反董联军,董卓令李儒毒死15岁弘农王 2月 ——卓焚烧洛阳,迁都长安;华歆任豫章太守;公孙度分辽东为辽西、中辽郡,越海收东莱诸县,置营州刺史,并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是年荆州刺史王叡、南阳太守张咨被孙坚杀,刘表领荆州牧。

191年 1月 ——袁绍、韩馥遣原乐浪太守张岐立刘虞为帝,虞不受;田畴出使长安;荀彧离袁投曹。

2月 ——孙坚破董卓,斩华雄,攻占洛阳;

7月 ——袁绍胁迫韩馥让冀州,自领冀州牧;于夫罗附董卓。

10月 ——公孙瓒东光(今河北东南)大战破青州黄巾, 任严纲为冀州刺史,田楷为青州刺史,单经为兖州刺史;被袁绍骗攻韩馥,馥让冀州给绍,瓒大怒,宣绍十大罪状攻之,绍惧,让渤海太守位与公孙范。是年,郑玄自北海出走徐州,崔琰和公孙方等辞别郑玄回家隐居;曹操于东郡破黑山军,授东郡太守;荀彧离袁绍投曹操。皇帝派刘和求救刘虞;袁术欲分功扣刘和,刘虞、公孙越派兵汇合袁术;术派公孙越帮孙坚攻袁绍派来的周昂抢豫州刺史位,越中流矢死;公孙瓒数袁绍十罪怒攻之。

192年4月 ——王允设连环计,吕布杀死董卓;兖州牧刘岱攻黄巾死,曹操破黄巾,领兖州牧。

6月 ——李傕、郭汜围长安,杀王允,败吕布,太尉黄琬死;吕布逃出长安后,先依附袁术,后依张杨,再归袁绍攻黑山贼,袁绍欲杀之,吕布跑到陈留与张邈结义,陈宫此时为东郡太守。

冬 ——曹操击败青州黄巾军,收编为“青州兵”;孙坚为黄祖杀,孙贲领部曲;公孙瓒与麴义战于界桥,败,大将严纲死;刘备因战功领平原相。是年,睦固结于於夫罗略,曹操破之于内黄。

193年1月 ——黑山别部与於夫罗附袁术,屯封丘。曹操击败袁术,术败至寿春。 6月——曹操击屠各兵于常山,无功。

?月 ——邺城兵反,杀太守栗成,于毒率十余部黑山军攻邺,麴义暗通曲款,破之,绍封贼陶升为建义中郎将,升遂反毒,保护绍家属。后绍反扑,杀于毒等及李傕、郭汜派的冀州牧壶寿

秋 ——曹操击陶谦,破十余城。

冬 ——刘虞攻公孙瓒,大败被杀。管亥围攻北海,刘备3000兵马前去救援。

●汉兴平元年

194年 4月 ——曹操复攻陶谦,败刘备、田楷。陈留太守张邈与东郡太守陈宫叛操,迎吕布为兖州牧。只剩程昱守范县、枣袛守东阿、荀彧守湮城,曹操引军返,与布战于濮阳,兵败。屯郿城的征西将军马腾、屯金城的镇西将军韩遂屯兵长平观攻长安,朝臣种邵、马宇、刘范(刘焉之子)为内应,李傕派郭汜﹑樊稠及侄子李利、李别和弟弟李蒙大败马腾、韩遂。后来,朝廷下诏赦免马腾等人,以马腾为安狄将军,韩遂为安降将军。

8月 ——冯翊的羌贼掠夺冯翊下属各县,李傕派郭汜和樊稠率兵大破羌贼。

冬 ——刘焉死,子璋为益州牧。陶谦病死,刘备代领徐州牧,刘备拜郑玄为师。赵云借口兄死辞别公孙瓒。袁术命孙策攻九江、庐江,策胜得旧属。

195年1月 ——曹操败吕布于定陶,布东奔刘备。

7月 ——董承、杨奉护送献帝自长安东迁。

10月 ——献帝拜曹操为兖州牧;周瑜助孙策攻打江东大败刘繇,瑜回丹阳;

11月 ——南匈奴右贤王去卑护卫汉献帝,击退李榷、郭把兵。於夫罗死,呼厨泉立为单于。 12月 —— 献帝至弘农,董承、杨奉与李傕、郭汜战,败。刘和、鲜于辅、鲜于银、齐周起兵抗公孙瓒;蔡琰被左贤王刘豹掳走。是年,张邈、张超、臧洪、陈荣死。

●汉建安元年

196年 1月 ——曹操使曹洪西迎献帝,被董承、袁术所拒,洪不得进。

2月 ——曹操镇压汝南、颍川黄巾,献帝拜操为建德将军,

6月 ——曹操升镇东将军,封费亭侯。吕布占徐州,刘备投曹操,操表荐备为豫州牧,使驻小沛拒吕布。

7月 ——献帝在杨奉等人护送下,回洛阳。

8月 ——曹操领兵进洛阳,献帝以操为司隶校尉,假节,录尚书事。

10月 ——操奉献帝迁都许,献帝以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操攻杨奉,奉南投袁术。献帝授袁绍太尉,绍不受,操以大将军让绍,自任司空,行车骑将军。是年,曹操采枣祗、韩浩议,始建屯田。孙策东渡浙江,会稽太守王朗降,策自领太守,刘繇豫章病死。董卓部将张济引兵入荆州,攻穰城战死,侄张绣代领其众,驻宛,附刘表;郑玄回北海高密;

197年1月 ——操攻张绣,戏邹氏,绣复叛操,典韦、曹昂、曹安民死。袁术称帝于寿春。 3月 ——献帝下诏拜袁绍为大将军,兼督冀、青、幽、并四州。

9月 ——曹操东征袁术,术败走渡淮。

198年3月 ——曹操复攻张绣,围穰城。

4月 ——操闻袁绍将袭许,还,张绣进兵追操。

9月 ——吕布攻刘备,破小沛,备投操,操东攻吕布,围下邳。

12月 ——白门楼擒杀吕布、陈宫。是年,周瑜、鲁肃附孙策,策据江东。策、瑜同大小乔成亲;太史慈降策。

199年2月 ——河内太守张杨部将内哄,杨卫杀杨附袁绍。

3月 ——袁绍大败公孙瓒于易京,杀瓒。刘备、董承、王子服等“衣带诏”谋杀曹操,操遣备截击袁术,备据徐州叛操,与袁绍结连。

4月 ——操派部将北渡黄河,击斩依附袁绍的眭固,攻占射犬(今河南武陟西北),控制河内郡(治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

6月 ——袁术穷迫病死于寿春。袁绍将攻许,曹操进兵黎阳。

11月 ——张绣投降曹操;孙策袭取庐江,败刘勋,华歆降;操使卫觊镇关中。

200年1月 ——昌豨5反操;曹操诛杀董承一伙,征刘备,围下邳,擒关羽,备投袁绍 2月 ——袁绍进军黎阳,曹军斩颜良,至延津,又破绍追兵,斩文丑。关羽归备。 4月 ——孙策遇刺亡,孙权继位,有扬州五郡。刘辟叛操,绍使刘备助辟攻汝南。 9月 ——陈琳撰写讨曹檄文,官渡之战开始;

10月 ——曹操偷袭乌巢;

201年4月 ——曹操败袁绍于仓亭;

9月 ——操率众攻汝南,备败,投刘表,驻新野。

202年5月 ——袁绍病死,袁尚领其军,自号车骑将军,驻黎阳。曹操使司隶校尉钟繇围南匈奴单于呼厨泉于平阳,降,操将匈奴分五部,设司马领其军。河东太守郭援陈兵河东反,钟繇派马超、庞德击,庞德杀郭。

9月 ——操击降南单于。

203年3月 ——曹操攻黎阳,大破袁谭、袁尚军。谭、尚败走邺。

8月 ——谭、尚相攻,谭败走平原,求救于曹操。孙权讨伐黄祖;

204年2月 ——曹操围邺城,袁尚命武安县令尹楷驻军毛城,保护上党郡粮道。 4月 ——留曹洪围邺,操攻尹楷和邯郸沮鹄。易阳县令韩范、涉县梁岐降。

5月 ——决漳水灌邺。

7月 ——尚自平原回师。

8月 ——审荣献城,攻入邺,杀审配,辛毗复仇,辛评被配杀,苏由降。

9月 ——牵招降,献帝命曹操领冀州牧,聘崔琰为冀州别驾。

10月 ——高干以并州降操。辽东公孙度死,子公孙康继位。

12月 ——牵招前往柳城同公孙度争乌丸峭王。妫览、戴员杀孙翊、孙河。

205年1月 ——曹操攻破南皮,杀袁谭,据冀州、青州一部分,李孚、王脩降。

4月 ——黑山帅张燕将10万众降操,封安国亭侯,平北将军。幽州赵犊、霍奴反,辽西冒蹋顿、上谷难楼、右北平乌延三郡乌丸攻击右度辽将军鲜于辅

10月 ——高干以并州叛,曹操遣乐进、李典等击高干,河内张晟、弘农张琰反。曹操平定青州;河东郡太守王邑离任,杜畿接任,卫固、范先阻止。张既招马腾攻张晟、张琰、卫固,杀之。

206年1月 ——曹操自征高干,曹丕守邺城,崔琰辅佐。

3月 ——攻破壶关,高干求救呼厨泉未果,逃往荆州,为上洛都尉王琰擒杀。曹操以梁习为并州刺史,习举荐常林、杨俊、王象、王凌、荀纬、仲长统。

8月 ——操令乐进、李典到淳于攻海盗管承;于禁攻昌豨。

207年5月 ——曹操北征三郡乌丸。

8月 ——张辽大破乌桓,于柳城斩蹋顿,袁尚、袁熙、速附丸、楼班、乌延、苏仆延等败走

辽东。

9月 ——辽东太守公孙康杀袁尚、袁熙、苏仆延等。操统一北方;是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曹操从南匈奴赎回蔡文姬;

208年1月 ——挖玄武池,司徒赵温举荐曹丕被司空曹操弹劾,被免职。

6月 ——曹操封为汉丞相,废三公,任崔琰为西曹掾(行政秘书),毛玠为东曹掾(人事秘书),司马朗为主簿(主任秘书),司马懿为文学掾(教育秘书),卢毓(卢植的儿子)为法曹议令史(司法助理官);是年马腾韩遂反目,腾驻军槐里,张既游说腾入朝任卫尉。钟繇为司隶校尉,韦端为凉州刺史。

7 月 ——曹操南征刘表;

8月 ——刘表病死;郗虑升御史大夫,唆使曹操杀太中大夫孔融;

9 月 ——刘琮投降曹操;备逃往夏口;

10月 ——刘备遣诸葛亮使江东,议共拒曹操。周瑜率军3万至荆州。

11 月 ——赤壁之战,操败;操留曹仁、徐晃守江陵,乐进守襄阳,引军北还。

12月 ——孙权率军围合肥,刘备占据荆南四郡。刘璋与曹操绝,与刘备结好。

209年?月 ——庐江陈兰、梅成起义,曹操遣张辽击破。使张辽、乐进、李典守合肥。孙权自合肥退,命周瑜驻江陵,程普领江夏太守,据有荆北诸郡。刘琦病死,刘备领荆州牧,治公安

10月 ——刘备与孙权之妹成亲;

是年,因高句丽屡犯辽东,公孙康出军击之,攻破都城,焚烧邑落,高句丽王伯固子拔奇与涓奴加,各将下户三万余口降康。康因汉在朝鲜所置郡县,由于韩濊势强,早在桓灵之世,民多亡徙,郡县多弃守。康遣公孙模、张敞等击韩濊,收集旧民,于旧属东浪之屯有县以南置带方郡(朝鲜京畿道、并忠清道之地)。

210年?月 ——周瑜亡;孙权采鲁肃议,以荆州借刘备,共拒曹操。交趾太守士燮总领交州七郡,服属孙权,遣子为质。

冬 ——曹操造铜雀台于邺。庞统归刘备。

211年1月 ——曹操以子丕为五官中郎将,丞相副。

3月 ——遣钟繇攻张鲁,征西护军夏侯渊从河东来会师。马超、韩遂反,马腾、马休、马铁、黄奎被杀。

9月 ——曹操大败马超军。“旗本八骑”成宜、李堪死;程银、候选逃汉中;韩遂、成公英逃西平;杨秋逃安定后降操;梁兴退鄜城;

12月 ——操留夏侯渊守长安,张既为京兆尹,徐奕为丞相长史。益州牧刘璋采张松议,遣法正东迎刘备。备入川。是年河间田银、苏伯反,曹丕、贾信平。

212年 7月 ——马超、梁兴复叛,为夏侯渊、郑浑击破。

9月 ——孙权迁治秣陵,改名建业。

10月 ——曹操南下进攻濡须口; 刘备欲袭成都,进据涪城。是年,荀彧被迫自杀 213年 5 月 ——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朝廷下诏并十四州为九州;

11月 ——魏置尚书、侍中、六卿。马超联合兴国氐王阿贵、白项氐王千万与杨昂攻冀城,韦康、杨阜、阎温抵抗,超败,南投张鲁。

214年1月 ——马超借鲁兵复攻凉州,包围祁山,为夏侯渊、张郃击败。

4月 ——孙权攻破皖城,使吕蒙为庐江太守。

夏 ——雒城破,备围成都,刘璋降。马超归刘备。备自领益州牧。庞统、张任死 7月 ——孙权进攻合肥,被张辽击败;

11月 ——献帝、伏后与国丈伏完密谋除曹操,事泄,曹操诛杀众人;

是年,夏侯渊、张既灭宋建国中国;

215年1月 ——献帝立曹操女为皇后。

3月 ——曹操西征张鲁。

5月 ——攻破氐王窦茂。

7月 ——败张鲁,入南郑,巴汉皆降。

8月 ——孙权率众10万围合肥,为张辽所破。

11月 ——鲁降操,操遣张郃攻巴中,张飞破。逍遥津之战;操在濡须打败孙权; 12月 ——操还,留夏侯渊、司马郭淮、督军杜袭守汉中。

●汉建安二十一年

216年5月 ——曹操称魏王;代郡乌丸单于普富卢、南匈奴单于呼厨泉皆率其名王来朝 7月 ——呼厨泉朝见魏,曹操留之,使去卑监其国。分部为五,各立贵人为帅,以汉司马监之。

217年2月 ——曹操攻濡须口,孙权败;

3月 ——操还,留夏侯惇、曹仁守居巢。鲁肃病死,孙权以吕蒙代肃职。法正力劝备取汉中。 是年并州刺史梁习杀太原乌丸王鲁昔;

218年1月 —— 汉太医令吉本谋挟献帝攻魏,败,为王必所杀。

4月 ——代郡、上谷乌丸能臣氐先叛投中部鲜卑扶罗韩,后叛投轲比能,使得轲比能杀扶罗韩,因扶罗韩是步度根兄,因此轲比能与步度根互相攻伐。鄢陵侯曹彰以田豫为相大破,鲜卑部落投降;刘备率张飞、黄忠、魏延等攻汉中,驻阳平关,与夏侯渊、曹洪、张郃相拒。 7月 ——曹操西征刘备。

10月 ——宛城侯音反,操命曹仁往击。

219年1月 ——曹仁破宛城,斩侯音,田豫迁升为南阳太守。夏侯渊与刘备战于定军山,被杀。

3月 ——曹操自长安进军汉中,与刘备相持累月。

5月 ——曹操返长安,刘备据有汉中。

7月 ——刘备进位汉中王,以魏延为汉中太守。

8月 ——关羽围曹仁于樊城,操遣于禁、庞德助仁。禁七军被淹,降羽,庞德被斩。 10月 ——徐晃击败关羽军,羽退走。孙权遣吕蒙阴袭南郡,入江陵。

11月 ——关羽西保麦城。

12月 ——关羽兵败被杀,孙权上书向魏称臣。

●汉建安二十五年魏黄初元年

220年1月 ——曹操病亡,子丕袭位。丕拜田豫为持节护乌丸校尉,牵招、解儁同为护鲜卑校尉,屯昌平。

10月 ——曹丕称帝,建立魏国;孙权遣使向魏称藩。是年,黄忠,法正病死。

●蜀章武元年魏黄初二年

221年4月 ——刘备称帝,建立蜀国;

7月 ——刘备东征孙权,张飞战前被范疆、张达杀。孙权自公安都鄂,改名武昌。

●蜀章武二年魏黄初三年吴黄武元年

222年 ——孙权称吴王;

6月 ——彝陵之战,陆逊火烧连营,大败刘备;备退至白帝,改名永安。

10月 ——魏曹丕征吴。

12月 ——孙权使郑泉讲和,刘备亦遣宗玮使吴,吴、蜀关系恢复。

223年4月 ——刘备死于白帝城,刘禅继位;诸葛亮领益州牧,封武乡侯,开府治事。 夏 ——南中诸郡叛。

8月 ——曹丕五路伐蜀;

10月 ——诸葛亮遣邓芝使吴,结交盟好。

此时,北疆鲜卑人已分成数十个部落,中部鲜卑轲比能与东部鲜卑大人素利及步度根三部争斗不休,田豫劝和。

224年 夏 ——孙权遣张温使蜀,诸葛亮复遣邓芝使吴。吴蜀联盟成形。

225年3月 ——诸葛亮南征,七擒七纵孟获,平定蜀国南方;

秋 ——南中诸郡平定。

8月 ——曹丕征吴。10月,遇袭,还。

是年,三部鲜卑言和,规定不卖马给中原,结果素利卖了1000匹,轲比能就攻击素利,素利杀轲比能弟苴罗侯,及叛乌丸归义侯王同、王寄等,田豫救援,杀了轲比能部将琐奴,轲比能自此对汉心怀二心。

226年5月 ——曹丕病亡,曹睿继位;8月,吴北伐江夏不利。

12月 ——曹睿封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

227年3月 ——诸葛亮上书北伐,驻汉中。4月,魏复五铢钱。12月,司马懿讨孟达。 228年1月 ——司马懿斩孟达。

春 ——诸葛亮率军攻祁山,开始第一次北伐;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降蜀,姜维降蜀。曹睿遣张郃、曹真迎击蜀军,败马谡于街亭。诸葛亮军返,斩马谡,自贬三等,以右将军行丞相事。

9月 ——周鲂诈降诱曹魏攻吴,陆逊石亭大败曹休;

12月 ——诸葛亮复出散关,围郝昭、王生之陈仓,二次北伐。粮尽退军,斩王双。

是年,田豫遣译夏舍诣轲比能女婿郁筑鞬部,夏舍为鞬所杀,豫将西部鲜卑蒲头、泄归泥出塞讨郁筑鞬,大破之;但于马城被轲比能3万大军围了7天,被雁门太守牵招,上谷太守阎志救。

229年 春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遣陈式攻武都、阴平二郡。魏雍州刺史郭淮击陈式; 4月 ——孙权即帝位。

9月 ——孙权迁都建业。李严劝亮”进爵称王”,为亮所拒。诸葛亮筑汉、乐二城。 230年 春 ——吴派卫温、诸葛直带甲士万人航海到达夷洲;

8月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睿采纳曹真”数道并入”以取汉中的建议,使司马懿由西城,曹真由子午道,其余或从斜谷,或从建威,进攻汉中。曹真病亡。

231年2月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出祁山;司马懿据险守要,蜀军退。张郃被射杀。 232年 ——陆逊征庐江,满宠拒。

●魏青龙元年

233年 ——公孙渊斩吴使。孙权征合肥新城,全琮征六安,不克而还。步度根死。 234年2月 ——诸葛亮六出祁山;率10万众出斜谷,

5月 ——吴三路征魏,不利,7月还。

8月 ——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蒋琬迁尚书令,总理国事。是年,汉献帝亦病逝。 235年1月 ——曹睿封司马懿为太傅;马钧制造司南车和水转百戏;

4月 ——刘禅以蒋琬为大将军,录尚书事。曹睿始大建宫殿。

236年 春 ——吴人铸一当五百大钱,设盗铸之科。

237年7月 ——辽东公孙渊自立为燕王;毌丘俭讨公孙渊不利,右北平乌丸单于寇娄敦与辽西乌丸都督串

众王护留等降。吴派使前往联络,被田豫破。

10月 ——全琮袭六安不克。

238年1月 ——司马懿平辽东,8月杀公孙渊; 蒋琬开府。日本邪马台女王卑弥呼派使者到魏,魏封卑弥

呼为“亲魏倭王”;

239年1月 ——曹睿病亡,曹芳继位;以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懿辅政。

240年11月——吴大饥,开仓赈。蜀将张嶷平定蛮族之乱;

241年4月 ——吴伐魏,遣大将军诸葛瑾统军。

6月 ——诸葛瑾卒,吴军退。邓艾兴屯于江淮。魏国在淮河兴修水利;

242年 ——孙权派兵攻打海南岛; 姜维自汉中还涪。

243年 ——刘禅以姜维以镇西大将军,令凉州刺史。

6月 ——诸葛恪征六安,收其民。

10月 ——王平督汉中。

244年闰月 ——曹爽派兵攻打蜀汉中,伤亡惨重;

245年2月 ——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争权,陆逊因受牵连,忧愤而死;

246年2月 ——吴朱然杀略柤中数千人。吴罢大钱。

9月 ——诸葛恪迁大将军,假节,驻武昌,代陆逊领荆州事。

11月 ——蒋琬病死。是年毋丘俭两渡攻破高句丽;

247年5月 ——司马懿称疾,不与政事;蜀姜维出陇西攻魏,接应附蜀的羌、胡部落; 248年 ——司马懿封为丞相;

249年 ——魏诛大将军曹爽,右将军夏侯霸降蜀。蜀卫将军姜维出攻雍州,不克而还。 250年 ——孙权废太子孙和为庶人,赐鲁王孙霸死,立孙亮为太子;姜维攻魏西平 12月 ——魏围南郡,攻西陵,不克。

251年4月 ——魏太尉王凌阴谋立楚王曹彪,,被司马懿平定;

7月 ——司马懿亡,以卫将军司马师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

12月 ——吴大将军诸葛恪拜为太子太傅。

252年4月 ——孙权亡,孙亮继位;以诸葛恪为太傅。

12月 ——司马懿长子司马师为大将军;使诸葛诞、胡遵围东兴,诸葛恪以大兵赴敌 253年1月 ——蜀大将军费祎为魏降人所杀。

3月 ——诸葛恪进攻魏国,无功而返;姜维攻魏狄道失败;10月吴孙峻诛杀诸葛恪; 254年6月 ——姜维率众出陇西

9月 ——司马师废曹芳;

10月 ——曹髦继位;吴孙英谋杀孙峻未果;

255年1月 ——镇东将军毋丘俭与扬州刺使文钦讨伐司马师;司马师亡,司马昭为大将军; 夏 ——姜维攻魏狄道,先胜后败;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于洮西。

256年春 ——姜维晋位大将军,与镇西将军胡济期会攻魏,济不至,姜为魏将军邓艾所破。 4月 ——司马昭讨伐诸葛诞;吴孙峻死,弟孙琳专吴政,孙綝杀死藤胤等人;

257年5月 ——魏司空诸葛诞与孙吴联合起兵反魏;

6月 ——吴遣将全怿等率3万众接应诸葛诞。魏大将军司马昭出讨诸葛诞。姜维闻知,复率众出骆谷,至芒水。

258年2月 ——司马昭攻破寿春,斩诸葛诞;

9月 ——大将军孙綝废吴帝孙亮为会稽王,立琅琊王孙休为帝;孙休与丁奉设计杀死孙綝;是年,蜀宦官黄皓始专政。

260年4月 ——魏司马昭为相国,封晋公,加九锡。

5月 ——贾允、成济杀死曹髦;

6月 ——曹奂继位;

262年10月 ——姜维攻魏,被邓艾击败,退屯沓中;

263年6月 ——魏伐蜀,征西将军邓艾、镇西将军钟会、雍州刺史诸葛绪三路并攻。 冬 ——邓艾由阴平直取江油,在绵竹破诸葛瞻军。

11月 ——刘禅降于邓艾,蜀亡。姜维遵后主令,降于钟会。蜀亡;

264年1月 ——司马昭称晋王;魏槛车征邓艾,艾为卫灌所杀。钟会、姜维成都反,被杀; 7月 ——孙休卒,孙皓即位。

9月 ——魏以中抚军司马炎为抚军大将军。

●晋武帝泰始元年

265年8月 ——司马昭亡,其子司马炎继任晋王;9月,吴主孙皓徙都武昌。

12月 ——司马炎废曹奂为陈留王,自称晋武帝,建立西晋,魏亡;

266年12月——孙皓还都建业。

267年 9月——晋禁星气、谶纬之学。

268年10月——胡烈破吴将施绩。吴将丁奉、诸葛靓伐交趾不克。

270年1月 ——晋扬州刺史牵弘击丁奉。9月,夏口督孙秀降晋。

271年1月 ——匈奴右贤王刘猛叛晋出塞。吴攻略、平定交趾。吴孙皓出兵攻晋 272年1月 ——何桢讨平刘猛。

9月 ——吴西陵督步阐降晋,吴将陆抗攻阐。

12月 ——司马炎派杨肇、羊祜等率军支持战略要地西陵;陆抗大败杨肇,杀步阐 273年3月 ——吴封十一王,王给三千兵。

274年 ——吴陆抗卒。

275年6月 ——晋戊己校尉马循讨叛鲜卑,斩其渠帅。12月,大疫,洛阳死者大半。 276年2月 ——晋胡奋击破犯塞并州虏。东夷八国归化。

5月 ——晋镇西大将军、汝阴王骏讨北胡,斩其渠帅吐敦。

6月 ——吴京下督孙楷帅众降晋。

12月 ——晋封皇后父镇军将军杨骏为车骑将军,封临晋侯。

277年3月 ——晋文鸳督凉、秦、雍州诸军讨破树机能,降诸胡二十万口。

5月 ——吴将邵、夏祥帅众七千馀人降晋。

8月 ——晋封诸王,为诸王置军。

12月 ——吴夏口督孙慎略江夏、汝南千馀家

278年10月——晋应绰伐吴皖城,斩首五千级,焚谷米百八十万斛。

11月——吴将刘翻、祖始降晋;羊祜卒,杜预代,驻扎襄阳。东夷九国内附。

279年 1月 ——虏帅树机能攻陷凉州。

3月 ——匈奴都督拔弈虚帅部落归化。

10月 ——匈奴余渠都督独雍等帅部落归化。

11月 ——六路伐吴。

12月 ——晋武威太守马隆击斩叛虏树机能,凉州平。

冬 ——晋数道并进,大举伐吴。

280年3月 ——龙骧将军王睿抵建业,孙皓降,吴亡。三国归于晋。

三国大事年表

●汉光和三年

180年4月 ——江夏蛮起义。三国大事年表

●汉光和三年

180年4月 ——江夏蛮起义。

6月 ——曹操被征召任为议郎。

12月 ——立何氏为皇后,何进为侍中。

181年 ——灵帝于后宫建店经商,于西园使狗佩冠绶。

10月 ——鲜卑入侵幽、并二州。鲜卑檀石槐死。

182年1月 ——帝令公卿以民谣检举害民之州刺史与二千石以上官员。

183年夏 ——大旱,太平道张角谋划起义,置三十六方,共约次年3月5日同时起义。

●汉中平元年

184年2月 ——张角提前起义,史称”黄巾之乱”,杀幽州刺史郭勋,广阳太守刘卫,南阳郡守褚贡。

3月 ——朝廷大赦党人。命尚书卢植为北、北地太守皇甫嵩为左、朱俊为右中郎将镇压黄巾。 10月 ——张角病死。

12月 ——黄巾军主力被击溃。北宫伯玉、李文侯联合边章、韩遂,伙同先零羌叛乱。 185年2月 ——灵帝增田税建毕圭、灵昆苑。张牛角、褚飞燕等起义,号”黑山”。众百万攻河北

186年2月 ——江夏兵赵慈暴动。

6月 ——被荆州刺史王敏击破。

10月 ——武陵蛮起义,为郡兵攻破。

12月 ——鲜卑入侵幽、并二州。

?月 ——羌胡内部发生兵变,韩遂杀边章、北宫伯玉、李文侯,集结3人的队共10余万人围攻陕西,太守李相如叛离朝廷,归附韩遂。

187年 ?月 ——韩遂拥兵10余万据陇西。凉州刺史耿鄙攻韩遂,败死。凉州司马马腾与韩遂合,推王国为主,攻三辅。张温召乌桓3000突骑平反,中山相张纯自荐为将,遭拒,反以公孙瓒为将,纯遂与太山太守张举、乌桓首领丘力居反,杀护乌桓校尉箕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人。

3月 ——曹操被推荐东郡太守,谢官归家。

10月 ——零陵观鹄起义,为长沙太守孙坚击破。

188年 ——朝廷改州刺史为州牧,以太常刘焉为益州牧,宗正刘虞为幽州牧,太仆黄琬为豫州牧。

2月 ——黄巾郭大等起义,攻太原、河东。

3月 ——屠各胡攻杀并州刺史。匈奴内讧,一部与屠各胡合攻杀羌渠,其子于扶罗立为持至尸逐侯单于。起义者另立须卜骨都侯为单于。

5月 ——冀州刺史王芬欲废灵帝、立合肥侯,邀华歆、曹操、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共议废立。华歆举孝廉,任郎中;因病辞官。

6月 ——益州马相、赵祗起义,亦称黄巾,为益州从事贾龙所破。

8月 ——朝廷初置西园八校尉。上军校尉蹇硕、典军校尉曹操、中军校尉袁绍、下军校尉鲍鸿、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于琼

9月 ——南单于于扶罗与白波、黄巾合攻河东。

189年2月 ——韩遂、马腾已攻到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 ,危及长安和洛阳。灵帝急拜董卓为前将军,与左将军皇甫嵩共解陈仓之围,大败韩遂、马腾。

4月 ——灵帝崩,少帝刘辩即位。

8月 ——中常侍张让等谋杀何进。何进部将袁绍入宫,杀宦官二千余人。董卓入京。 9月 ——董卓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称太尉毒杀何太后。 11月 ——董卓为相国,独专朝政。

12月 ——曹操自陈留己吾起兵,号召各镇诸侯共起讨伐董卓;

是年张纯被手下王政杀,刘虞封大司马,封公孙瓒为蓟侯,拜“奋武将军”。

●汉初平元年

190年1月 —— 关东18路诸侯起兵反董,组成反董联军,董卓令李儒毒死15岁弘农王 2月 ——卓焚烧洛阳,迁都长安;华歆任豫章太守;公孙度分辽东为辽西、中辽郡,越海收东莱诸县,置营州刺史,并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是年荆州刺史王叡、南阳太守张咨被孙坚杀,刘表领荆州牧。

191年 1月 ——袁绍、韩馥遣原乐浪太守张岐立刘虞为帝,虞不受;田畴出使长安;荀彧离袁投曹。

2月 ——孙坚破董卓,斩华雄,攻占洛阳;

7月 ——袁绍胁迫韩馥让冀州,自领冀州牧;于夫罗附董卓。

10月 ——公孙瓒东光(今河北东南)大战破青州黄巾, 任严纲为冀州刺史,田楷为青州刺史,单经为兖州刺史;被袁绍骗攻韩馥,馥让冀州给绍,瓒大怒,宣绍十大罪状攻之,绍惧,让渤海太守位与公孙范。是年,郑玄自北海出走徐州,崔琰和公孙方等辞别郑玄回家隐居;曹操于东郡破黑山军,授东郡太守;荀彧离袁绍投曹操。皇帝派刘和求救刘虞;袁术欲分功扣刘和,刘虞、公孙越派兵汇合袁术;术派公孙越帮孙坚攻袁绍派来的周昂抢豫州刺史位,越中流矢死;公孙瓒数袁绍十罪怒攻之。

192年4月 ——王允设连环计,吕布杀死董卓;兖州牧刘岱攻黄巾死,曹操破黄巾,领兖州牧。

6月 ——李傕、郭汜围长安,杀王允,败吕布,太尉黄琬死;吕布逃出长安后,先依附袁术,后依张杨,再归袁绍攻黑山贼,袁绍欲杀之,吕布跑到陈留与张邈结义,陈宫此时为东郡太守。

冬 ——曹操击败青州黄巾军,收编为“青州兵”;孙坚为黄祖杀,孙贲领部曲;公孙瓒与麴义战于界桥,败,大将严纲死;刘备因战功领平原相。是年,睦固结于於夫罗略,曹操破之于内黄。

193年1月 ——黑山别部与於夫罗附袁术,屯封丘。曹操击败袁术,术败至寿春。 6月——曹操击屠各兵于常山,无功。

?月 ——邺城兵反,杀太守栗成,于毒率十余部黑山军攻邺,麴义暗通曲款,破之,绍封贼陶升为建义中郎将,升遂反毒,保护绍家属。后绍反扑,杀于毒等及李傕、郭汜派的冀州牧壶寿

秋 ——曹操击陶谦,破十余城。

冬 ——刘虞攻公孙瓒,大败被杀。管亥围攻北海,刘备3000兵马前去救援。

●汉兴平元年

194年 4月 ——曹操复攻陶谦,败刘备、田楷。陈留太守张邈与东郡太守陈宫叛操,迎吕布为兖州牧。只剩程昱守范县、枣袛守东阿、荀彧守湮城,曹操引军返,与布战于濮阳,兵败。屯郿城的征西将军马腾、屯金城的镇西将军韩遂屯兵长平观攻长安,朝臣种邵、马宇、刘范

(刘焉之子)为内应,李傕派郭汜﹑樊稠及侄子李利、李别和弟弟李蒙大败马腾、韩遂。后来,朝廷下诏赦免马腾等人,以马腾为安狄将军,韩遂为安降将军。

8月 ——冯翊的羌贼掠夺冯翊下属各县,李傕派郭汜和樊稠率兵大破羌贼。

冬 ——刘焉死,子璋为益州牧。陶谦病死,刘备代领徐州牧,刘备拜郑玄为师。赵云借口兄死辞别公孙瓒。袁术命孙策攻九江、庐江,策胜得旧属。

195年1月 ——曹操败吕布于定陶,布东奔刘备。

7月 ——董承、杨奉护送献帝自长安东迁。

10月 ——献帝拜曹操为兖州牧;周瑜助孙策攻打江东大败刘繇,瑜回丹阳;

11月 ——南匈奴右贤王去卑护卫汉献帝,击退李榷、郭把兵。於夫罗死,呼厨泉立为单于。 12月 —— 献帝至弘农,董承、杨奉与李傕、郭汜战,败。刘和、鲜于辅、鲜于银、齐周起兵抗公孙瓒;蔡琰被左贤王刘豹掳走。是年,张邈、张超、臧洪、陈荣死。

●汉建安元年

196年 1月 ——曹操使曹洪西迎献帝,被董承、袁术所拒,洪不得进。

2月 ——曹操镇压汝南、颍川黄巾,献帝拜操为建德将军,

6月 ——曹操升镇东将军,封费亭侯。吕布占徐州,刘备投曹操,操表荐备为豫州牧,使驻小沛拒吕布。

7月 ——献帝在杨奉等人护送下,回洛阳。

8月 ——曹操领兵进洛阳,献帝以操为司隶校尉,假节,录尚书事。

10月 ——操奉献帝迁都许,献帝以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操攻杨奉,奉南投袁术。献帝授袁绍太尉,绍不受,操以大将军让绍,自任司空,行车骑将军。是年,曹操采枣祗、韩浩议,始建屯田。孙策东渡浙江,会稽太守王朗降,策自领太守,刘繇豫章病死。董卓部将张济引兵入荆州,攻穰城战死,侄张绣代领其众,驻宛,附刘表;郑玄回北海高密;

197年1月 ——操攻张绣,戏邹氏,绣复叛操,典韦、曹昂、曹安民死。袁术称帝于寿春。 3月 ——献帝下诏拜袁绍为大将军,兼督冀、青、幽、并四州。

9月 ——曹操东征袁术,术败走渡淮。

198年3月 ——曹操复攻张绣,围穰城。

4月 ——操闻袁绍将袭许,还,张绣进兵追操。

9月 ——吕布攻刘备,破小沛,备投操,操东攻吕布,围下邳。

12月 ——白门楼擒杀吕布、陈宫。是年,周瑜、鲁肃附孙策,策据江东。策、瑜同大小乔成亲;太史慈降策。

199年2月 ——河内太守张杨部将内哄,杨卫杀杨附袁绍。

3月 ——袁绍大败公孙瓒于易京,杀瓒。刘备、董承、王子服等“衣带诏”谋杀曹操,操遣备截击袁术,备据徐州叛操,与袁绍结连。

4月 ——操派部将北渡黄河,击斩依附袁绍的眭固,攻占射犬(今河南武陟西北),控制河内郡(治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

6月 ——袁术穷迫病死于寿春。袁绍将攻许,曹操进兵黎阳。

11月 ——张绣投降曹操;孙策袭取庐江,败刘勋,华歆降;操使卫觊镇关中。

200年1月 ——昌豨5反操;曹操诛杀董承一伙,征刘备,围下邳,擒关羽,备投袁绍 2月 ——袁绍进军黎阳,曹军斩颜良,至延津,又破绍追兵,斩文丑。关羽归备。 4月 ——孙策遇刺亡,孙权继位,有扬州五郡。刘辟叛操,绍使刘备助辟攻汝南。 9月 ——陈琳撰写讨曹檄文,官渡之战开始;

10月 ——曹操偷袭乌巢;

201年4月 ——曹操败袁绍于仓亭;

9月 ——操率众攻汝南,备败,投刘表,驻新野。

202年5月 ——袁绍病死,袁尚领其军,自号车骑将军,驻黎阳。曹操使司隶校尉钟繇围南匈奴单于呼厨泉于平阳,降,操将匈奴分五部,设司马领其军。河东太守郭援陈兵河东反,钟繇派马超、庞德击,庞德杀郭。

9月 ——操击降南单于。

203年3月 ——曹操攻黎阳,大破袁谭、袁尚军。谭、尚败走邺。

8月 ——谭、尚相攻,谭败走平原,求救于曹操。孙权讨伐黄祖;

204年2月 ——曹操围邺城,袁尚命武安县令尹楷驻军毛城,保护上党郡粮道。 4月 ——留曹洪围邺,操攻尹楷和邯郸沮鹄。易阳县令韩范、涉县梁岐降。

5月 ——决漳水灌邺。

7月 ——尚自平原回师。

8月 ——审荣献城,攻入邺,杀审配,辛毗复仇,辛评被配杀,苏由降。

9月 ——牵招降,献帝命曹操领冀州牧,聘崔琰为冀州别驾。

10月 ——高干以并州降操。辽东公孙度死,子公孙康继位。

12月 ——牵招前往柳城同公孙度争乌丸峭王。妫览、戴员杀孙翊、孙河。

205年1月 ——曹操攻破南皮,杀袁谭,据冀州、青州一部分,李孚、王脩降。

4月 ——黑山帅张燕将10万众降操,封安国亭侯,平北将军。幽州赵犊、霍奴反,辽西冒蹋顿、上谷难楼、右北平乌延三郡乌丸攻击右度辽将军鲜于辅

10月 ——高干以并州叛,曹操遣乐进、李典等击高干,河内张晟、弘农张琰反。曹操平定青州;河东郡太守王邑离任,杜畿接任,卫固、范先阻止。张既招马腾攻张晟、张琰、卫固,杀之。

206年1月 ——曹操自征高干,曹丕守邺城,崔琰辅佐。

3月 ——攻破壶关,高干求救呼厨泉未果,逃往荆州,为上洛都尉王琰擒杀。曹操以梁习为并州刺史,习举荐常林、杨俊、王象、王凌、荀纬、仲长统。

8月 ——操令乐进、李典到淳于攻海盗管承;于禁攻昌豨。

207年5月 ——曹操北征三郡乌丸。

8月 ——张辽大破乌桓,于柳城斩蹋顿,袁尚、袁熙、速附丸、楼班、乌延、苏仆延等败走辽东。

9月 ——辽东太守公孙康杀袁尚、袁熙、苏仆延等。操统一北方;是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曹操从南匈奴赎回蔡文姬;

208年1月 ——挖玄武池,司徒赵温举荐曹丕被司空曹操弹劾,被免职。

6月 ——曹操封为汉丞相,废三公,任崔琰为西曹掾(行政秘书),毛玠为东曹掾(人事秘书),司马朗为主簿(主任秘书),司马懿为文学掾(教育秘书),卢毓(卢植的儿子)为法曹议令史(司法助理官);是年马腾韩遂反目,腾驻军槐里,张既游说腾入朝任卫尉。钟繇为司隶校尉,韦端为凉州刺史。

7 月 ——曹操南征刘表;

8月 ——刘表病死;郗虑升御史大夫,唆使曹操杀太中大夫孔融;

9 月 ——刘琮投降曹操;备逃往夏口;

10月 ——刘备遣诸葛亮使江东,议共拒曹操。周瑜率军3万至荆州。

11 月 ——赤壁之战,操败;操留曹仁、徐晃守江陵,乐进守襄阳,引军北还。

12月 ——孙权率军围合肥,刘备占据荆南四郡。刘璋与曹操绝,与刘备结好。

209年?月 ——庐江陈兰、梅成起义,曹操遣张辽击破。使张辽、乐进、李典守合肥。孙权自合肥退,命周瑜驻江陵,程普领江夏太守,据有荆北诸郡。刘琦病死,刘备领荆州牧,治公安

10月 ——刘备与孙权之妹成亲;

是年,因高句丽屡犯辽东,公孙康出军击之,攻破都城,焚烧邑落,高句丽王伯固子拔奇与涓奴加,各将下户三万余口降康。康因汉在朝鲜所置郡县,由于韩濊势强,早在桓灵之世,民多亡徙,郡县多弃守。康遣公孙模、张敞等击韩濊,收集旧民,于旧属东浪之屯有县以南置带方郡(朝鲜京畿道、并忠清道之地)。

210年?月 ——周瑜亡;孙权采鲁肃议,以荆州借刘备,共拒曹操。交趾太守士燮总领交州七郡,服属孙权,遣子为质。

冬 ——曹操造铜雀台于邺。庞统归刘备。

211年1月 ——曹操以子丕为五官中郎将,丞相副。

3月 ——遣钟繇攻张鲁,征西护军夏侯渊从河东来会师。马超、韩遂反,马腾、马休、马铁、黄奎被杀。

9月 ——曹操大败马超军。“旗本八骑”成宜、李堪死;程银、候选逃汉中;韩遂、成公英逃西平;杨秋逃安定后降操;梁兴退鄜城;

12月 ——操留夏侯渊守长安,张既为京兆尹,徐奕为丞相长史。益州牧刘璋采张松议,遣法正东迎刘备。备入川。是年河间田银、苏伯反,曹丕、贾信平。

212年 7月 ——马超、梁兴复叛,为夏侯渊、郑浑击破。

9月 ——孙权迁治秣陵,改名建业。

10月 ——曹操南下进攻濡须口; 刘备欲袭成都,进据涪城。是年,荀彧被迫自杀 213年 5 月 ——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朝廷下诏并十四州为九州;

11月 ——魏置尚书、侍中、六卿。马超联合兴国氐王阿贵、白项氐王千万与杨昂攻冀城,韦康、杨阜、阎温抵抗,超败,南投张鲁。

214年1月 ——马超借鲁兵复攻凉州,包围祁山,为夏侯渊、张郃击败。

4月 ——孙权攻破皖城,使吕蒙为庐江太守。

夏 ——雒城破,备围成都,刘璋降。马超归刘备。备自领益州牧。庞统、张任死 7月 ——孙权进攻合肥,被张辽击败;

11月 ——献帝、伏后与国丈伏完密谋除曹操,事泄,曹操诛杀众人;

是年,夏侯渊、张既灭宋建国中国;

215年1月 ——献帝立曹操女为皇后。

3月 ——曹操西征张鲁。

5月 ——攻破氐王窦茂。

7月 ——败张鲁,入南郑,巴汉皆降。

8月 ——孙权率众10万围合肥,为张辽所破。

11月 ——鲁降操,操遣张郃攻巴中,张飞破。逍遥津之战;操在濡须打败孙权; 12月 ——操还,留夏侯渊、司马郭淮、督军杜袭守汉中。

●汉建安二十一年

216年5月 ——曹操称魏王;代郡乌丸单于普富卢、南匈奴单于呼厨泉皆率其名王来朝 7月 ——呼厨泉朝见魏,曹操留之,使去卑监其国。分部为五,各立贵人为帅,以汉司马监之。

217年2月 ——曹操攻濡须口,孙权败;

3月 ——操还,留夏侯惇、曹仁守居巢。鲁肃病死,孙权以吕蒙代肃职。法正力劝备取汉中。 是年并州刺史梁习杀太原乌丸王鲁昔;

218年1月 —— 汉太医令吉本谋挟献帝攻魏,败,为王必所杀。

4月 ——代郡、上谷乌丸能臣氐先叛投中部鲜卑扶罗韩,后叛投轲比能,使得轲比能杀扶罗韩,因扶罗韩是步度根兄,因此轲比能与步度根互相攻伐。鄢陵侯曹彰以田豫为相大破,

鲜卑部落投降;刘备率张飞、黄忠、魏延等攻汉中,驻阳平关,与夏侯渊、曹洪、张郃相拒。 7月 ——曹操西征刘备。

10月 ——宛城侯音反,操命曹仁往击。

219年1月 ——曹仁破宛城,斩侯音,田豫迁升为南阳太守。夏侯渊与刘备战于定军山,被杀。

3月 ——曹操自长安进军汉中,与刘备相持累月。

5月 ——曹操返长安,刘备据有汉中。

7月 ——刘备进位汉中王,以魏延为汉中太守。

8月 ——关羽围曹仁于樊城,操遣于禁、庞德助仁。禁七军被淹,降羽,庞德被斩。 10月 ——徐晃击败关羽军,羽退走。孙权遣吕蒙阴袭南郡,入江陵。

11月 ——关羽西保麦城。

12月 ——关羽兵败被杀,孙权上书向魏称臣。

●汉建安二十五年魏黄初元年

220年1月 ——曹操病亡,子丕袭位。丕拜田豫为持节护乌丸校尉,牵招、解儁同为护鲜卑校尉,屯昌平。

10月 ——曹丕称帝,建立魏国;孙权遣使向魏称藩。是年,黄忠,法正病死。

●蜀章武元年魏黄初二年

221年4月 ——刘备称帝,建立蜀国;

7月 ——刘备东征孙权,张飞战前被范疆、张达杀。孙权自公安都鄂,改名武昌。

●蜀章武二年魏黄初三年吴黄武元年

222年 ——孙权称吴王;

6月 ——彝陵之战,陆逊火烧连营,大败刘备;备退至白帝,改名永安。

10月 ——魏曹丕征吴。

12月 ——孙权使郑泉讲和,刘备亦遣宗玮使吴,吴、蜀关系恢复。

223年4月 ——刘备死于白帝城,刘禅继位;诸葛亮领益州牧,封武乡侯,开府治事。 夏 ——南中诸郡叛。

8月 ——曹丕五路伐蜀;

10月 ——诸葛亮遣邓芝使吴,结交盟好。

此时,北疆鲜卑人已分成数十个部落,中部鲜卑轲比能与东部鲜卑大人素利及步度根三部争斗不休,田豫劝和。

224年 夏 ——孙权遣张温使蜀,诸葛亮复遣邓芝使吴。吴蜀联盟成形。

225年3月 ——诸葛亮南征,七擒七纵孟获,平定蜀国南方;

秋 ——南中诸郡平定。

8月 ——曹丕征吴。10月,遇袭,还。

是年,三部鲜卑言和,规定不卖马给中原,结果素利卖了1000匹,轲比能就攻击素利,素利杀轲比能弟苴罗侯,及叛乌丸归义侯王同、王寄等,田豫救援,杀了轲比能部将琐奴,轲比能自此对汉心怀二心。

226年5月 ——曹丕病亡,曹睿继位;8月,吴北伐江夏不利。

12月 ——曹睿封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

227年3月 ——诸葛亮上书北伐,驻汉中。4月,魏复五铢钱。12月,司马懿讨孟达。 228年1月 ——司马懿斩孟达。

春 ——诸葛亮率军攻祁山,开始第一次北伐;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降蜀,姜维降蜀。曹睿遣张郃、曹真迎击蜀军,败马谡于街亭。诸葛亮军返,斩马谡,自贬三等,以右将军行丞相事。

9月 ——周鲂诈降诱曹魏攻吴,陆逊石亭大败曹休;

12月 ——诸葛亮复出散关,围郝昭、王生之陈仓,二次北伐。粮尽退军,斩王双。

是年,田豫遣译夏舍诣轲比能女婿郁筑鞬部,夏舍为鞬所杀,豫将西部鲜卑蒲头、泄归泥出塞讨郁筑鞬,大破之;但于马城被轲比能3万大军围了7天,被雁门太守牵招,上谷太守阎志救。

229年 春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遣陈式攻武都、阴平二郡。魏雍州刺史郭淮击陈式; 4月 ——孙权即帝位。

9月 ——孙权迁都建业。李严劝亮”进爵称王”,为亮所拒。诸葛亮筑汉、乐二城。 230年 春 ——吴派卫温、诸葛直带甲士万人航海到达夷洲;

8月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睿采纳曹真”数道并入”以取汉中的建议,使司马懿由西城,曹真由子午道,其余或从斜谷,或从建威,进攻汉中。曹真病亡。

231年2月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出祁山;司马懿据险守要,蜀军退。张郃被射杀。 232年 ——陆逊征庐江,满宠拒。

●魏青龙元年

233年 ——公孙渊斩吴使。孙权征合肥新城,全琮征六安,不克而还。步度根死。 234年2月 ——诸葛亮六出祁山;率10万众出斜谷,

5月 ——吴三路征魏,不利,7月还。

8月 ——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蒋琬迁尚书令,总理国事。是年,汉献帝亦病逝。 235年1月 ——曹睿封司马懿为太傅;马钧制造司南车和水转百戏;

4月 ——刘禅以蒋琬为大将军,录尚书事。曹睿始大建宫殿。

236年 春 ——吴人铸一当五百大钱,设盗铸之科。

237年7月 ——辽东公孙渊自立为燕王;毌丘俭讨公孙渊不利,右北平乌丸单于寇娄敦与辽西乌丸都督串

众王护留等降。吴派使前往联络,被田豫破。

10月 ——全琮袭六安不克。

238年1月 ——司马懿平辽东,8月杀公孙渊; 蒋琬开府。日本邪马台女王卑弥呼派使者到魏,魏封卑弥

呼为“亲魏倭王”;

239年1月 ——曹睿病亡,曹芳继位;以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懿辅政。

240年11月——吴大饥,开仓赈。蜀将张嶷平定蛮族之乱;

241年4月 ——吴伐魏,遣大将军诸葛瑾统军。

6月 ——诸葛瑾卒,吴军退。邓艾兴屯于江淮。魏国在淮河兴修水利;

242年 ——孙权派兵攻打海南岛; 姜维自汉中还涪。

243年 ——刘禅以姜维以镇西大将军,令凉州刺史。

6月 ——诸葛恪征六安,收其民。

10月 ——王平督汉中。

244年闰月 ——曹爽派兵攻打蜀汉中,伤亡惨重;

245年2月 ——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争权,陆逊因受牵连,忧愤而死;

246年2月 ——吴朱然杀略柤中数千人。吴罢大钱。

9月 ——诸葛恪迁大将军,假节,驻武昌,代陆逊领荆州事。

11月 ——蒋琬病死。是年毋丘俭两渡攻破高句丽;

247年5月 ——司马懿称疾,不与政事;蜀姜维出陇西攻魏,接应附蜀的羌、胡部落; 248年 ——司马懿封为丞相;

249年 ——魏诛大将军曹爽,右将军夏侯霸降蜀。蜀卫将军姜维出攻雍州,不克而还。 250年 ——孙权废太子孙和为庶人,赐鲁王孙霸死,立孙亮为太子;姜维攻魏西平 12月 ——魏围南郡,攻西陵,不克。

251年4月 ——魏太尉王凌阴谋立楚王曹彪,,被司马懿平定;

7月 ——司马懿亡,以卫将军司马师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

12月 ——吴大将军诸葛恪拜为太子太傅。

252年4月 ——孙权亡,孙亮继位;以诸葛恪为太傅。

12月 ——司马懿长子司马师为大将军;使诸葛诞、胡遵围东兴,诸葛恪以大兵赴敌 253年1月 ——蜀大将军费祎为魏降人所杀。

3月 ——诸葛恪进攻魏国,无功而返;姜维攻魏狄道失败;10月吴孙峻诛杀诸葛恪; 254年6月 ——姜维率众出陇西

9月 ——司马师废曹芳;

10月 ——曹髦继位;吴孙英谋杀孙峻未果;

255年1月 ——镇东将军毋丘俭与扬州刺使文钦讨伐司马师;司马师亡,司马昭为大将军; 夏 ——姜维攻魏狄道,先胜后败;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于洮西。

256年春 ——姜维晋位大将军,与镇西将军胡济期会攻魏,济不至,姜为魏将军邓艾所破。 4月 ——司马昭讨伐诸葛诞;吴孙峻死,弟孙琳专吴政,孙綝杀死藤胤等人;

257年5月 ——魏司空诸葛诞与孙吴联合起兵反魏;

6月 ——吴遣将全怿等率3万众接应诸葛诞。魏大将军司马昭出讨诸葛诞。姜维闻知,复率众出骆谷,至芒水。

258年2月 ——司马昭攻破寿春,斩诸葛诞;

9月 ——大将军孙綝废吴帝孙亮为会稽王,立琅琊王孙休为帝;孙休与丁奉设计杀死孙綝;是年,蜀宦官黄皓始专政。

260年4月 ——魏司马昭为相国,封晋公,加九锡。

5月 ——贾允、成济杀死曹髦;

6月 ——曹奂继位;

262年10月 ——姜维攻魏,被邓艾击败,退屯沓中;

263年6月 ——魏伐蜀,征西将军邓艾、镇西将军钟会、雍州刺史诸葛绪三路并攻。 冬 ——邓艾由阴平直取江油,在绵竹破诸葛瞻军。

11月 ——刘禅降于邓艾,蜀亡。姜维遵后主令,降于钟会。蜀亡;

264年1月 ——司马昭称晋王;魏槛车征邓艾,艾为卫灌所杀。钟会、姜维成都反,被杀; 7月 ——孙休卒,孙皓即位。

9月 ——魏以中抚军司马炎为抚军大将军。

●晋武帝泰始元年

265年8月 ——司马昭亡,其子司马炎继任晋王;9月,吴主孙皓徙都武昌。

12月 ——司马炎废曹奂为陈留王,自称晋武帝,建立西晋,魏亡;

266年12月——孙皓还都建业。

267年 9月——晋禁星气、谶纬之学。

268年10月——胡烈破吴将施绩。吴将丁奉、诸葛靓伐交趾不克。

270年1月 ——晋扬州刺史牵弘击丁奉。9月,夏口督孙秀降晋。

271年1月 ——匈奴右贤王刘猛叛晋出塞。吴攻略、平定交趾。吴孙皓出兵攻晋

272年1月 ——何桢讨平刘猛。

9月 ——吴西陵督步阐降晋,吴将陆抗攻阐。

12月 ——司马炎派杨肇、羊祜等率军支持战略要地西陵;陆抗大败杨肇,杀步阐 273年3月 ——吴封十一王,王给三千兵。

274年 ——吴陆抗卒。

275年6月 ——晋戊己校尉马循讨叛鲜卑,斩其渠帅。12月,大疫,洛阳死者大半。 276年2月 ——晋胡奋击破犯塞并州虏。东夷八国归化。

5月 ——晋镇西大将军、汝阴王骏讨北胡,斩其渠帅吐敦。

6月 ——吴京下督孙楷帅众降晋。

12月 ——晋封皇后父镇军将军杨骏为车骑将军,封临晋侯。

277年3月 ——晋文鸳督凉、秦、雍州诸军讨破树机能,降诸胡二十万口。

5月 ——吴将邵、夏祥帅众七千馀人降晋。

8月 ——晋封诸王,为诸王置军。

12月 ——吴夏口督孙慎略江夏、汝南千馀家

278年10月——晋应绰伐吴皖城,斩首五千级,焚谷米百八十万斛。

11月——吴将刘翻、祖始降晋;羊祜卒,杜预代,驻扎襄阳。东夷九国内附。

279年 1月 ——虏帅树机能攻陷凉州。

3月 ——匈奴都督拔弈虚帅部落归化。

10月 ——匈奴余渠都督独雍等帅部落归化。

11月 ——六路伐吴。

12月 ——晋武威太守马隆击斩叛虏树机能,凉州平。

冬 ——晋数道并进,大举伐吴。

280年3月 ——龙骧将军王睿抵建业,孙皓降,吴亡。三国归于晋。

6月 ——曹操被征召任为议郎。

12月 ——立何氏为皇后,何进为侍中。

181年 ——灵帝于后宫建店经商,于西园使狗佩冠绶。

10月 ——鲜卑入侵幽、并二州。鲜卑檀石槐死。

182年1月 ——帝令公卿以民谣检举害民之州刺史与二千石以上官员。

183年夏 ——大旱,太平道张角谋划起义,置三十六方,共约次年3月5日同时起义。

●汉中平元年

184年2月 ——张角提前起义,史称”黄巾之乱”,杀幽州刺史郭勋,广阳太守刘卫,南阳郡守褚贡。

3月 ——朝廷大赦党人。命尚书卢植为北、北地太守皇甫嵩为左、朱俊为右中郎将镇压黄巾。 10月 ——张角病死。

12月 ——黄巾军主力被击溃。北宫伯玉、李文侯联合边章、韩遂,伙同先零羌叛乱。

185年2月 ——灵帝增田税建毕圭、灵昆苑。张牛角、褚飞燕等起义,号”黑山”。众百万攻河北

186年2月 ——江夏兵赵慈暴动。

6月 ——被荆州刺史王敏击破。

10月 ——武陵蛮起义,为郡兵攻破。

12月 ——鲜卑入侵幽、并二州。

?月 ——羌胡内部发生兵变,韩遂杀边章、北宫伯玉、李文侯,集结3人的队共10余万人

围攻陕西,太守李相如叛离朝廷,归附韩遂。

187年 ?月 ——韩遂拥兵10余万据陇西。凉州刺史耿鄙攻韩遂,败死。凉州司马马腾与韩遂合,推王国为主,攻三辅。张温召乌桓3000突骑平反,中山相张纯自荐为将,遭拒,反以公孙瓒为将,纯遂与太山太守张举、乌桓首领丘力居反,杀护乌桓校尉箕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人。

3月 ——曹操被推荐东郡太守,谢官归家。

10月 ——零陵观鹄起义,为长沙太守孙坚击破。

188年 ——朝廷改州刺史为州牧,以太常刘焉为益州牧,宗正刘虞为幽州牧,太仆黄琬为豫州牧。

2月 ——黄巾郭大等起义,攻太原、河东。

3月 ——屠各胡攻杀并州刺史。匈奴内讧,一部与屠各胡合攻杀羌渠,其子于扶罗立为持至尸逐侯单于。起义者另立须卜骨都侯为单于。

5月 ——冀州刺史王芬欲废灵帝、立合肥侯,邀华歆、曹操、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共议废立。华歆举孝廉,任郎中;因病辞官。

6月 ——益州马相、赵祗起义,亦称黄巾,为益州从事贾龙所破。

8月 ——朝廷初置西园八校尉。上军校尉蹇硕、典军校尉曹操、中军校尉袁绍、下军校尉鲍鸿、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于琼

9月 ——南单于于扶罗与白波、黄巾合攻河东。

189年2月 ——韩遂、马腾已攻到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 ,危及长安和洛阳。灵帝急拜董卓为前将军,与左将军皇甫嵩共解陈仓之围,大败韩遂、马腾。

4月 ——灵帝崩,少帝刘辩即位。

8月 ——中常侍张让等谋杀何进。何进部将袁绍入宫,杀宦官二千余人。董卓入京。 9月 ——董卓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称太尉毒杀何太后。 11月 ——董卓为相国,独专朝政。

12月 ——曹操自陈留己吾起兵,号召各镇诸侯共起讨伐董卓;

是年张纯被手下王政杀,刘虞封大司马,封公孙瓒为蓟侯,拜“奋武将军”。

●汉初平元年

190年1月 —— 关东18路诸侯起兵反董,组成反董联军,董卓令李儒毒死15岁弘农王 2月 ——卓焚烧洛阳,迁都长安;华歆任豫章太守;公孙度分辽东为辽西、中辽郡,越海收东莱诸县,置营州刺史,并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是年荆州刺史王叡、南阳太守张咨被孙坚杀,刘表领荆州牧。

191年 1月 ——袁绍、韩馥遣原乐浪太守张岐立刘虞为帝,虞不受;田畴出使长安;荀彧离袁投曹。

2月 ——孙坚破董卓,斩华雄,攻占洛阳;

7月 ——袁绍胁迫韩馥让冀州,自领冀州牧;于夫罗附董卓。

10月 ——公孙瓒东光(今河北东南)大战破青州黄巾, 任严纲为冀州刺史,田楷为青州刺史,单经为兖州刺史;被袁绍骗攻韩馥,馥让冀州给绍,瓒大怒,宣绍十大罪状攻之,绍惧,让渤海太守位与公孙范。是年,郑玄自北海出走徐州,崔琰和公孙方等辞别郑玄回家隐居;曹操于东郡破黑山军,授东郡太守;荀彧离袁绍投曹操。皇帝派刘和求救刘虞;袁术欲分功扣刘和,刘虞、公孙越派兵汇合袁术;术派公孙越帮孙坚攻袁绍派来的周昂抢豫州刺史位,越中流矢死;公孙瓒数袁绍十罪怒攻之。

192年4月 ——王允设连环计,吕布杀死董卓;兖州牧刘岱攻黄巾死,曹操破黄巾,领兖州牧。

6月 ——李傕、郭汜围长安,杀王允,败吕布,太尉黄琬死;吕布逃出长安后,先依附袁术,后依张杨,再归袁绍攻黑山贼,袁绍欲杀之,吕布跑到陈留与张邈结义,陈宫此时为东郡太守。

冬 ——曹操击败青州黄巾军,收编为“青州兵”;孙坚为黄祖杀,孙贲领部曲;公孙瓒与麴义战于界桥,败,大将严纲死;刘备因战功领平原相。是年,睦固结于於夫罗略,曹操破之于内黄。

193年1月 ——黑山别部与於夫罗附袁术,屯封丘。曹操击败袁术,术败至寿春。 6月——曹操击屠各兵于常山,无功。

?月 ——邺城兵反,杀太守栗成,于毒率十余部黑山军攻邺,麴义暗通曲款,破之,绍封贼陶升为建义中郎将,升遂反毒,保护绍家属。后绍反扑,杀于毒等及李傕、郭汜派的冀州牧壶寿

秋 ——曹操击陶谦,破十余城。

冬 ——刘虞攻公孙瓒,大败被杀。管亥围攻北海,刘备3000兵马前去救援。

●汉兴平元年

194年 4月 ——曹操复攻陶谦,败刘备、田楷。陈留太守张邈与东郡太守陈宫叛操,迎吕布为兖州牧。只剩程昱守范县、枣袛守东阿、荀彧守湮城,曹操引军返,与布战于濮阳,兵败。屯郿城的征西将军马腾、屯金城的镇西将军韩遂屯兵长平观攻长安,朝臣种邵、马宇、刘范(刘焉之子)为内应,李傕派郭汜﹑樊稠及侄子李利、李别和弟弟李蒙大败马腾、韩遂。后来,朝廷下诏赦免马腾等人,以马腾为安狄将军,韩遂为安降将军。

8月 ——冯翊的羌贼掠夺冯翊下属各县,李傕派郭汜和樊稠率兵大破羌贼。

冬 ——刘焉死,子璋为益州牧。陶谦病死,刘备代领徐州牧,刘备拜郑玄为师。赵云借口兄死辞别公孙瓒。袁术命孙策攻九江、庐江,策胜得旧属。

195年1月 ——曹操败吕布于定陶,布东奔刘备。

7月 ——董承、杨奉护送献帝自长安东迁。

10月 ——献帝拜曹操为兖州牧;周瑜助孙策攻打江东大败刘繇,瑜回丹阳;

11月 ——南匈奴右贤王去卑护卫汉献帝,击退李榷、郭把兵。於夫罗死,呼厨泉立为单于。 12月 —— 献帝至弘农,董承、杨奉与李傕、郭汜战,败。刘和、鲜于辅、鲜于银、齐周起兵抗公孙瓒;蔡琰被左贤王刘豹掳走。是年,张邈、张超、臧洪、陈荣死。

●汉建安元年

196年 1月 ——曹操使曹洪西迎献帝,被董承、袁术所拒,洪不得进。

2月 ——曹操镇压汝南、颍川黄巾,献帝拜操为建德将军,

6月 ——曹操升镇东将军,封费亭侯。吕布占徐州,刘备投曹操,操表荐备为豫州牧,使驻小沛拒吕布。

7月 ——献帝在杨奉等人护送下,回洛阳。

8月 ——曹操领兵进洛阳,献帝以操为司隶校尉,假节,录尚书事。

10月 ——操奉献帝迁都许,献帝以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操攻杨奉,奉南投袁术。献帝授袁绍太尉,绍不受,操以大将军让绍,自任司空,行车骑将军。是年,曹操采枣祗、韩浩议,始建屯田。孙策东渡浙江,会稽太守王朗降,策自领太守,刘繇豫章病死。董卓部将张济引兵入荆州,攻穰城战死,侄张绣代领其众,驻宛,附刘表;郑玄回北海高密;

197年1月 ——操攻张绣,戏邹氏,绣复叛操,典韦、曹昂、曹安民死。袁术称帝于寿春。 3月 ——献帝下诏拜袁绍为大将军,兼督冀、青、幽、并四州。

9月 ——曹操东征袁术,术败走渡淮。

198年3月 ——曹操复攻张绣,围穰城。

4月 ——操闻袁绍将袭许,还,张绣进兵追操。

9月 ——吕布攻刘备,破小沛,备投操,操东攻吕布,围下邳。

12月 ——白门楼擒杀吕布、陈宫。是年,周瑜、鲁肃附孙策,策据江东。策、瑜同大小乔成亲;太史慈降策。

199年2月 ——河内太守张杨部将内哄,杨卫杀杨附袁绍。

3月 ——袁绍大败公孙瓒于易京,杀瓒。刘备、董承、王子服等“衣带诏”谋杀曹操,操遣备截击袁术,备据徐州叛操,与袁绍结连。

4月 ——操派部将北渡黄河,击斩依附袁绍的眭固,攻占射犬(今河南武陟西北),控制河内郡(治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

6月 ——袁术穷迫病死于寿春。袁绍将攻许,曹操进兵黎阳。

11月 ——张绣投降曹操;孙策袭取庐江,败刘勋,华歆降;操使卫觊镇关中。

200年1月 ——昌豨5反操;曹操诛杀董承一伙,征刘备,围下邳,擒关羽,备投袁绍 2月 ——袁绍进军黎阳,曹军斩颜良,至延津,又破绍追兵,斩文丑。关羽归备。 4月 ——孙策遇刺亡,孙权继位,有扬州五郡。刘辟叛操,绍使刘备助辟攻汝南。 9月 ——陈琳撰写讨曹檄文,官渡之战开始;

10月 ——曹操偷袭乌巢;

201年4月 ——曹操败袁绍于仓亭;

9月 ——操率众攻汝南,备败,投刘表,驻新野。

202年5月 ——袁绍病死,袁尚领其军,自号车骑将军,驻黎阳。曹操使司隶校尉钟繇围南匈奴单于呼厨泉于平阳,降,操将匈奴分五部,设司马领其军。河东太守郭援陈兵河东反,钟繇派马超、庞德击,庞德杀郭。

9月 ——操击降南单于。

203年3月 ——曹操攻黎阳,大破袁谭、袁尚军。谭、尚败走邺。

8月 ——谭、尚相攻,谭败走平原,求救于曹操。孙权讨伐黄祖;

204年2月 ——曹操围邺城,袁尚命武安县令尹楷驻军毛城,保护上党郡粮道。 4月 ——留曹洪围邺,操攻尹楷和邯郸沮鹄。易阳县令韩范、涉县梁岐降。

5月 ——决漳水灌邺。

7月 ——尚自平原回师。

8月 ——审荣献城,攻入邺,杀审配,辛毗复仇,辛评被配杀,苏由降。

9月 ——牵招降,献帝命曹操领冀州牧,聘崔琰为冀州别驾。

10月 ——高干以并州降操。辽东公孙度死,子公孙康继位。

12月 ——牵招前往柳城同公孙度争乌丸峭王。妫览、戴员杀孙翊、孙河。

205年1月 ——曹操攻破南皮,杀袁谭,据冀州、青州一部分,李孚、王脩降。

4月 ——黑山帅张燕将10万众降操,封安国亭侯,平北将军。幽州赵犊、霍奴反,辽西冒蹋顿、上谷难楼、右北平乌延三郡乌丸攻击右度辽将军鲜于辅

10月 ——高干以并州叛,曹操遣乐进、李典等击高干,河内张晟、弘农张琰反。曹操平定青州;河东郡太守王邑离任,杜畿接任,卫固、范先阻止。张既招马腾攻张晟、张琰、卫固,杀之。

206年1月 ——曹操自征高干,曹丕守邺城,崔琰辅佐。

3月 ——攻破壶关,高干求救呼厨泉未果,逃往荆州,为上洛都尉王琰擒杀。曹操以梁习为并州刺史,习举荐常林、杨俊、王象、王凌、荀纬、仲长统。

8月 ——操令乐进、李典到淳于攻海盗管承;于禁攻昌豨。

207年5月 ——曹操北征三郡乌丸。

8月 ——张辽大破乌桓,于柳城斩蹋顿,袁尚、袁熙、速附丸、楼班、乌延、苏仆延等败走

辽东。

9月 ——辽东太守公孙康杀袁尚、袁熙、苏仆延等。操统一北方;是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曹操从南匈奴赎回蔡文姬;

208年1月 ——挖玄武池,司徒赵温举荐曹丕被司空曹操弹劾,被免职。

6月 ——曹操封为汉丞相,废三公,任崔琰为西曹掾(行政秘书),毛玠为东曹掾(人事秘书),司马朗为主簿(主任秘书),司马懿为文学掾(教育秘书),卢毓(卢植的儿子)为法曹议令史(司法助理官);是年马腾韩遂反目,腾驻军槐里,张既游说腾入朝任卫尉。钟繇为司隶校尉,韦端为凉州刺史。

7 月 ——曹操南征刘表;

8月 ——刘表病死;郗虑升御史大夫,唆使曹操杀太中大夫孔融;

9 月 ——刘琮投降曹操;备逃往夏口;

10月 ——刘备遣诸葛亮使江东,议共拒曹操。周瑜率军3万至荆州。

11 月 ——赤壁之战,操败;操留曹仁、徐晃守江陵,乐进守襄阳,引军北还。

12月 ——孙权率军围合肥,刘备占据荆南四郡。刘璋与曹操绝,与刘备结好。

209年?月 ——庐江陈兰、梅成起义,曹操遣张辽击破。使张辽、乐进、李典守合肥。孙权自合肥退,命周瑜驻江陵,程普领江夏太守,据有荆北诸郡。刘琦病死,刘备领荆州牧,治公安

10月 ——刘备与孙权之妹成亲;

是年,因高句丽屡犯辽东,公孙康出军击之,攻破都城,焚烧邑落,高句丽王伯固子拔奇与涓奴加,各将下户三万余口降康。康因汉在朝鲜所置郡县,由于韩濊势强,早在桓灵之世,民多亡徙,郡县多弃守。康遣公孙模、张敞等击韩濊,收集旧民,于旧属东浪之屯有县以南置带方郡(朝鲜京畿道、并忠清道之地)。

210年?月 ——周瑜亡;孙权采鲁肃议,以荆州借刘备,共拒曹操。交趾太守士燮总领交州七郡,服属孙权,遣子为质。

冬 ——曹操造铜雀台于邺。庞统归刘备。

211年1月 ——曹操以子丕为五官中郎将,丞相副。

3月 ——遣钟繇攻张鲁,征西护军夏侯渊从河东来会师。马超、韩遂反,马腾、马休、马铁、黄奎被杀。

9月 ——曹操大败马超军。“旗本八骑”成宜、李堪死;程银、候选逃汉中;韩遂、成公英逃西平;杨秋逃安定后降操;梁兴退鄜城;

12月 ——操留夏侯渊守长安,张既为京兆尹,徐奕为丞相长史。益州牧刘璋采张松议,遣法正东迎刘备。备入川。是年河间田银、苏伯反,曹丕、贾信平。

212年 7月 ——马超、梁兴复叛,为夏侯渊、郑浑击破。

9月 ——孙权迁治秣陵,改名建业。

10月 ——曹操南下进攻濡须口; 刘备欲袭成都,进据涪城。是年,荀彧被迫自杀 213年 5 月 ——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朝廷下诏并十四州为九州;

11月 ——魏置尚书、侍中、六卿。马超联合兴国氐王阿贵、白项氐王千万与杨昂攻冀城,韦康、杨阜、阎温抵抗,超败,南投张鲁。

214年1月 ——马超借鲁兵复攻凉州,包围祁山,为夏侯渊、张郃击败。

4月 ——孙权攻破皖城,使吕蒙为庐江太守。

夏 ——雒城破,备围成都,刘璋降。马超归刘备。备自领益州牧。庞统、张任死 7月 ——孙权进攻合肥,被张辽击败;

11月 ——献帝、伏后与国丈伏完密谋除曹操,事泄,曹操诛杀众人;

是年,夏侯渊、张既灭宋建国中国;

215年1月 ——献帝立曹操女为皇后。

3月 ——曹操西征张鲁。

5月 ——攻破氐王窦茂。

7月 ——败张鲁,入南郑,巴汉皆降。

8月 ——孙权率众10万围合肥,为张辽所破。

11月 ——鲁降操,操遣张郃攻巴中,张飞破。逍遥津之战;操在濡须打败孙权; 12月 ——操还,留夏侯渊、司马郭淮、督军杜袭守汉中。

●汉建安二十一年

216年5月 ——曹操称魏王;代郡乌丸单于普富卢、南匈奴单于呼厨泉皆率其名王来朝 7月 ——呼厨泉朝见魏,曹操留之,使去卑监其国。分部为五,各立贵人为帅,以汉司马监之。

217年2月 ——曹操攻濡须口,孙权败;

3月 ——操还,留夏侯惇、曹仁守居巢。鲁肃病死,孙权以吕蒙代肃职。法正力劝备取汉中。 是年并州刺史梁习杀太原乌丸王鲁昔;

218年1月 —— 汉太医令吉本谋挟献帝攻魏,败,为王必所杀。

4月 ——代郡、上谷乌丸能臣氐先叛投中部鲜卑扶罗韩,后叛投轲比能,使得轲比能杀扶罗韩,因扶罗韩是步度根兄,因此轲比能与步度根互相攻伐。鄢陵侯曹彰以田豫为相大破,鲜卑部落投降;刘备率张飞、黄忠、魏延等攻汉中,驻阳平关,与夏侯渊、曹洪、张郃相拒。 7月 ——曹操西征刘备。

10月 ——宛城侯音反,操命曹仁往击。

219年1月 ——曹仁破宛城,斩侯音,田豫迁升为南阳太守。夏侯渊与刘备战于定军山,被杀。

3月 ——曹操自长安进军汉中,与刘备相持累月。

5月 ——曹操返长安,刘备据有汉中。

7月 ——刘备进位汉中王,以魏延为汉中太守。

8月 ——关羽围曹仁于樊城,操遣于禁、庞德助仁。禁七军被淹,降羽,庞德被斩。 10月 ——徐晃击败关羽军,羽退走。孙权遣吕蒙阴袭南郡,入江陵。

11月 ——关羽西保麦城。

12月 ——关羽兵败被杀,孙权上书向魏称臣。

●汉建安二十五年魏黄初元年

220年1月 ——曹操病亡,子丕袭位。丕拜田豫为持节护乌丸校尉,牵招、解儁同为护鲜卑校尉,屯昌平。

10月 ——曹丕称帝,建立魏国;孙权遣使向魏称藩。是年,黄忠,法正病死。

●蜀章武元年魏黄初二年

221年4月 ——刘备称帝,建立蜀国;

7月 ——刘备东征孙权,张飞战前被范疆、张达杀。孙权自公安都鄂,改名武昌。

●蜀章武二年魏黄初三年吴黄武元年

222年 ——孙权称吴王;

6月 ——彝陵之战,陆逊火烧连营,大败刘备;备退至白帝,改名永安。

10月 ——魏曹丕征吴。

12月 ——孙权使郑泉讲和,刘备亦遣宗玮使吴,吴、蜀关系恢复。

223年4月 ——刘备死于白帝城,刘禅继位;诸葛亮领益州牧,封武乡侯,开府治事。 夏 ——南中诸郡叛。

8月 ——曹丕五路伐蜀;

10月 ——诸葛亮遣邓芝使吴,结交盟好。

此时,北疆鲜卑人已分成数十个部落,中部鲜卑轲比能与东部鲜卑大人素利及步度根三部争斗不休,田豫劝和。

224年 夏 ——孙权遣张温使蜀,诸葛亮复遣邓芝使吴。吴蜀联盟成形。

225年3月 ——诸葛亮南征,七擒七纵孟获,平定蜀国南方;

秋 ——南中诸郡平定。

8月 ——曹丕征吴。10月,遇袭,还。

是年,三部鲜卑言和,规定不卖马给中原,结果素利卖了1000匹,轲比能就攻击素利,素利杀轲比能弟苴罗侯,及叛乌丸归义侯王同、王寄等,田豫救援,杀了轲比能部将琐奴,轲比能自此对汉心怀二心。

226年5月 ——曹丕病亡,曹睿继位;8月,吴北伐江夏不利。

12月 ——曹睿封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

227年3月 ——诸葛亮上书北伐,驻汉中。4月,魏复五铢钱。12月,司马懿讨孟达。 228年1月 ——司马懿斩孟达。

春 ——诸葛亮率军攻祁山,开始第一次北伐;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降蜀,姜维降蜀。曹睿遣张郃、曹真迎击蜀军,败马谡于街亭。诸葛亮军返,斩马谡,自贬三等,以右将军行丞相事。

9月 ——周鲂诈降诱曹魏攻吴,陆逊石亭大败曹休;

12月 ——诸葛亮复出散关,围郝昭、王生之陈仓,二次北伐。粮尽退军,斩王双。

是年,田豫遣译夏舍诣轲比能女婿郁筑鞬部,夏舍为鞬所杀,豫将西部鲜卑蒲头、泄归泥出塞讨郁筑鞬,大破之;但于马城被轲比能3万大军围了7天,被雁门太守牵招,上谷太守阎志救。

229年 春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遣陈式攻武都、阴平二郡。魏雍州刺史郭淮击陈式; 4月 ——孙权即帝位。

9月 ——孙权迁都建业。李严劝亮”进爵称王”,为亮所拒。诸葛亮筑汉、乐二城。 230年 春 ——吴派卫温、诸葛直带甲士万人航海到达夷洲;

8月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睿采纳曹真”数道并入”以取汉中的建议,使司马懿由西城,曹真由子午道,其余或从斜谷,或从建威,进攻汉中。曹真病亡。

231年2月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出祁山;司马懿据险守要,蜀军退。张郃被射杀。 232年 ——陆逊征庐江,满宠拒。

●魏青龙元年

233年 ——公孙渊斩吴使。孙权征合肥新城,全琮征六安,不克而还。步度根死。 234年2月 ——诸葛亮六出祁山;率10万众出斜谷,

5月 ——吴三路征魏,不利,7月还。

8月 ——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蒋琬迁尚书令,总理国事。是年,汉献帝亦病逝。 235年1月 ——曹睿封司马懿为太傅;马钧制造司南车和水转百戏;

4月 ——刘禅以蒋琬为大将军,录尚书事。曹睿始大建宫殿。

236年 春 ——吴人铸一当五百大钱,设盗铸之科。

237年7月 ——辽东公孙渊自立为燕王;毌丘俭讨公孙渊不利,右北平乌丸单于寇娄敦与辽西乌丸都督串

众王护留等降。吴派使前往联络,被田豫破。

10月 ——全琮袭六安不克。

238年1月 ——司马懿平辽东,8月杀公孙渊; 蒋琬开府。日本邪马台女王卑弥呼派使者到魏,魏封卑弥

呼为“亲魏倭王”;

239年1月 ——曹睿病亡,曹芳继位;以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懿辅政。

240年11月——吴大饥,开仓赈。蜀将张嶷平定蛮族之乱;

241年4月 ——吴伐魏,遣大将军诸葛瑾统军。

6月 ——诸葛瑾卒,吴军退。邓艾兴屯于江淮。魏国在淮河兴修水利;

242年 ——孙权派兵攻打海南岛; 姜维自汉中还涪。

243年 ——刘禅以姜维以镇西大将军,令凉州刺史。

6月 ——诸葛恪征六安,收其民。

10月 ——王平督汉中。

244年闰月 ——曹爽派兵攻打蜀汉中,伤亡惨重;

245年2月 ——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争权,陆逊因受牵连,忧愤而死;

246年2月 ——吴朱然杀略柤中数千人。吴罢大钱。

9月 ——诸葛恪迁大将军,假节,驻武昌,代陆逊领荆州事。

11月 ——蒋琬病死。是年毋丘俭两渡攻破高句丽;

247年5月 ——司马懿称疾,不与政事;蜀姜维出陇西攻魏,接应附蜀的羌、胡部落; 248年 ——司马懿封为丞相;

249年 ——魏诛大将军曹爽,右将军夏侯霸降蜀。蜀卫将军姜维出攻雍州,不克而还。 250年 ——孙权废太子孙和为庶人,赐鲁王孙霸死,立孙亮为太子;姜维攻魏西平 12月 ——魏围南郡,攻西陵,不克。

251年4月 ——魏太尉王凌阴谋立楚王曹彪,,被司马懿平定;

7月 ——司马懿亡,以卫将军司马师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

12月 ——吴大将军诸葛恪拜为太子太傅。

252年4月 ——孙权亡,孙亮继位;以诸葛恪为太傅。

12月 ——司马懿长子司马师为大将军;使诸葛诞、胡遵围东兴,诸葛恪以大兵赴敌 253年1月 ——蜀大将军费祎为魏降人所杀。

3月 ——诸葛恪进攻魏国,无功而返;姜维攻魏狄道失败;10月吴孙峻诛杀诸葛恪; 254年6月 ——姜维率众出陇西

9月 ——司马师废曹芳;

10月 ——曹髦继位;吴孙英谋杀孙峻未果;

255年1月 ——镇东将军毋丘俭与扬州刺使文钦讨伐司马师;司马师亡,司马昭为大将军; 夏 ——姜维攻魏狄道,先胜后败;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于洮西。

256年春 ——姜维晋位大将军,与镇西将军胡济期会攻魏,济不至,姜为魏将军邓艾所破。 4月 ——司马昭讨伐诸葛诞;吴孙峻死,弟孙琳专吴政,孙綝杀死藤胤等人;

257年5月 ——魏司空诸葛诞与孙吴联合起兵反魏;

6月 ——吴遣将全怿等率3万众接应诸葛诞。魏大将军司马昭出讨诸葛诞。姜维闻知,复率众出骆谷,至芒水。

258年2月 ——司马昭攻破寿春,斩诸葛诞;

9月 ——大将军孙綝废吴帝孙亮为会稽王,立琅琊王孙休为帝;孙休与丁奉设计杀死孙綝;是年,蜀宦官黄皓始专政。

260年4月 ——魏司马昭为相国,封晋公,加九锡。

5月 ——贾允、成济杀死曹髦;

6月 ——曹奂继位;

262年10月 ——姜维攻魏,被邓艾击败,退屯沓中;

263年6月 ——魏伐蜀,征西将军邓艾、镇西将军钟会、雍州刺史诸葛绪三路并攻。 冬 ——邓艾由阴平直取江油,在绵竹破诸葛瞻军。

11月 ——刘禅降于邓艾,蜀亡。姜维遵后主令,降于钟会。蜀亡;

264年1月 ——司马昭称晋王;魏槛车征邓艾,艾为卫灌所杀。钟会、姜维成都反,被杀; 7月 ——孙休卒,孙皓即位。

9月 ——魏以中抚军司马炎为抚军大将军。

●晋武帝泰始元年

265年8月 ——司马昭亡,其子司马炎继任晋王;9月,吴主孙皓徙都武昌。

12月 ——司马炎废曹奂为陈留王,自称晋武帝,建立西晋,魏亡;

266年12月——孙皓还都建业。

267年 9月——晋禁星气、谶纬之学。

268年10月——胡烈破吴将施绩。吴将丁奉、诸葛靓伐交趾不克。

270年1月 ——晋扬州刺史牵弘击丁奉。9月,夏口督孙秀降晋。

271年1月 ——匈奴右贤王刘猛叛晋出塞。吴攻略、平定交趾。吴孙皓出兵攻晋 272年1月 ——何桢讨平刘猛。

9月 ——吴西陵督步阐降晋,吴将陆抗攻阐。

12月 ——司马炎派杨肇、羊祜等率军支持战略要地西陵;陆抗大败杨肇,杀步阐 273年3月 ——吴封十一王,王给三千兵。

274年 ——吴陆抗卒。

275年6月 ——晋戊己校尉马循讨叛鲜卑,斩其渠帅。12月,大疫,洛阳死者大半。 276年2月 ——晋胡奋击破犯塞并州虏。东夷八国归化。

5月 ——晋镇西大将军、汝阴王骏讨北胡,斩其渠帅吐敦。

6月 ——吴京下督孙楷帅众降晋。

12月 ——晋封皇后父镇军将军杨骏为车骑将军,封临晋侯。

277年3月 ——晋文鸳督凉、秦、雍州诸军讨破树机能,降诸胡二十万口。

5月 ——吴将邵、夏祥帅众七千馀人降晋。

8月 ——晋封诸王,为诸王置军。

12月 ——吴夏口督孙慎略江夏、汝南千馀家

278年10月——晋应绰伐吴皖城,斩首五千级,焚谷米百八十万斛。

11月——吴将刘翻、祖始降晋;羊祜卒,杜预代,驻扎襄阳。东夷九国内附。

279年 1月 ——虏帅树机能攻陷凉州。

3月 ——匈奴都督拔弈虚帅部落归化。

10月 ——匈奴余渠都督独雍等帅部落归化。

11月 ——六路伐吴。

12月 ——晋武威太守马隆击斩叛虏树机能,凉州平。

冬 ——晋数道并进,大举伐吴。

280年3月 ——龙骧将军王睿抵建业,孙皓降,吴亡。三国归于晋。


相关内容

  • 分享二十五史补编三编目录李建成吧贴吧
  • [分享]二十五史补编.三编目录_李建成吧_贴吧 [分享]二十五史补编.三编目录_李建成吧_贴吧[分享]二十五史补 编.三编目录 [分享]二十五史补编.三编目录 1楼1.北齐诸王世表一卷[清]万斯同撰<二十五史补编>北齐书部分覆历代史表原刊本刊本2.北齐异姓诸王世表一卷[清]万斯同撰< ...

  • 湖北历史大事年表(三国两晋南北朝)
  • 220年 七月刘备部将孟达降魏,攻刘封.魏得房陵(今房县),上庸(今竹山)等地. 十月,曹丕称帝,是为魏文帝曹丕,废汉献帝为山阳公,汉亡.建国号魏. 221年 四月刘备称帝,是为汉昭烈帝刘备,国号汉,世称蜀. 孙权接受魏国封号,自公安迁鄂(今鄂州),改名武昌,称吴王. 七月刘备亲自率兵攻孙权,进至秭 ...

  • 中国历史年表顺口溜
  • 中国历史年表顺口溜 第一种: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楚吴 二即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第二种: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东汉三国,西东晋.隋唐五代,宋辽金. 元明清,民国到如今.约计三干七百春. 第三种: 夏商周秦前后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继两宋,下 ...

  • 三国演义之作文训练
  • 课前初试 思考下列问题: 1.你认为<三国演义>的主题是什么? 2.你认为<三国演义>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你认为<三国演义>全篇的文眼是什么? 精讲精练 一.比较下列两则经典名著中的外貌描写.你更喜欢哪一则?说说你的理由. 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 ...

  • 曹操的经典语录
  • 三个袁绍绑一起也比不了我一个曹孟德。 嗯,此计正合我意~ 匹夫竖子,不相与谋 宁叫天下人负我,休叫我负天下人 XXX,你真是让我朝思暮想啊! 眼皮一眨,老母鸡变鸭。 抱歉,我的太贵,你的又太便宜了。 要杀就杀,何必犹豫呢,把自己搞得那么难受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自古以来,大奸似忠,大伪是真,忠义和 ...

  • 刘备不是传说:趣说三国史实 关羽没打赤壁之战
  • 正文 2014-12-24 11:39:38 来源:搜狐读书频道 第1页 :书目基本信息 2 书名:<刘备不是传说:从卖草鞋到三分天下>(全新插图珍藏版) 作者:剑眉枉凝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内容简介: <刘备不是传说>是迄今为止最受好评的刘备传记! 作者剑眉枉凝依据< ...

  • 三国演义经典语录
  • 三国演义前言一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叔父刘元起奇其言,曰:“此儿非常人也!” 三国演义前言二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许劭对曹操语 三国演义前言三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太史慈语 三国演义前言四卧龙南阳睡未醒, ...

  • 新三国经典语录
  • 前言 三国演义前言一 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叔父刘元起奇其言,曰:“此儿非常人也!” 三国演义前言二 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许劭对曹操语 三国演义前言三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太史慈语 三国演义前言四 卧 ...

  • 郭嘉(1)
  • 鬼才郭嘉 学号 姓名 学院 班级 摘要:郭嘉是三国时期曹操手下著名的谋士,颇受曹操赏识,他与曹操的友情也成为了硝烟中的一段佳话.文章首先对郭嘉的身世做了简单介绍,而后对他在战争中的智慧做了介绍,最后对郭嘉做了简单评价. 关键词:郭嘉 三国 谋士 三国时期武将频出如漫天繁星,武有无人能敌的吕布,七进七 ...

  •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吴中区临湖第二中心小学 朱红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三.四自然段. 2.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3.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