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之人与自然的关系 10级经法系经济学2班 邓连强 10040204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始终关注的问题。人能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自然界的规律并且改造自然,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以达到“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一、 人与自然是对立的
人不是上帝创造的,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且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一方面作为主体的人有了主管的精神活动,它不仅可以反映大自然的存在,赋予大自然以客观存在的意义,使之改变了以往那种孤立的五意义的存在的孤立的属性,而且可以反映人体自身这个客观存在,从而区别精神是一种不同于一般自然物的特殊存在。另一方面,作为主体的精神又可以支配自己生命活动与大自然相互作用,改造自然的固有面貌与体性,把主观意图在自然界中复制出来,从而证明人是有意识的,精神也是客观存在的。这就是说,自然将诶通过人类精神确证它的客观性,而人的精神则通过自然界确证自己的客观性。在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之前,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所以说,自然是先在的,人只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的现先进性与社会的派生性是不可颠倒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之上,一旦自然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必须会导致人类胜春的危机。
二、人与自然是统一的
人与自然界是密切联系的。人首先依赖于自然,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须的衣食住行用等必备的生活资料都是从自然界获得的,自然界为人类的生产提供了先在的物质前提。恩格斯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存在于自然。”
另一方面,人队自然的能动性。在马克思看来,“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存在物„„正象人的对象不是直接呈现出来的自然对象一样,直接地客观地存在着敌人的感觉,也不是人的感性、人的对象性。自然界、无论的还是主观的,都不是直接地同人的存在物相适应的。也就是说,人既有受自然界客观规律制约的一面,也有自己能动地改造和认识自然的一面。”因为任何客体都只能是被人类认识了的客体,这个客体是产生人这个主体的基础。所以说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实质上是自然界达到了对自身认识的阶段。诚然,在人类出现以前,自然界也是存在的,但只是一种自为的独立存在,只有到了自然界衍化出人类以后,才有了主客体的分别。就是人的一切思想活动,归根到底也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特有的属性。 综上所述,人与自然是一个复杂的矛盾对立统一体。存在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关系,而且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首先,人与自
然的同一性具体体现在自然为人类提供生存的场所,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前提就是能够生活,提高自身生活质量,所以必须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存发展环境。例如,美国的著名的草坪文化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产物,这优美的环境成为人们生活空间的延续;每年评选的“世界最适宜居住的城市”称号就是对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大嘉奖,这些不但能满足人类基本的生产生活需求,而且能使人们获得实践活动最高层次的审美享受。再如北欧岛国冰岛充分利用自身地热资源,石油等能源进口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提前几十年就已达到了国际标准,现在已成为世界上最干净的国家之一,并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全部使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的国家。如此以来,不仅节约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本,而且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进而推动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时至近代,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中往往过分注重斗争性的一面,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总是以“人定胜天”的思想盲目自居。当人类与自然关系不和谐统一时,自然让人类付出了更大的代价。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追求眼前利益,却忽视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导致了空气污染严重、世界水资源危机、森林惨遭毁坏、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臭氧层变薄、全球气候变暖等世界性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人类平均寿命,催生了世界2500多万生态难民,使贫困问题进一步加重,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严重危胁着人类的进一步发展。2003年和2004年相继在全球爆发的“非典”和“禽流感”,正是
因为人们肆意捕杀野生动物,使动物身上的某些病毒在人类间肆意传播,危害到人类的生命安全。所有这些,都是自然给予人类肆意破坏生态平衡的惩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保证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三、人是两种环境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人是两种环境的产物。一方面,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人又是社会环境的产物。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单是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与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制约,二者之间不管哪一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导致人类生存的危机。这种自然观提醒我们:自然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社会问题,只有从解决社会问题方面寻找突破口,妥善处理好人与社会关系问题,才有可能真正克服人与自然界的异化。马克思在生态环境问题刚刚显现还没有造成人类生存危机的时代吗,就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自然生态环境问题的理论和思路,这深刻体现了他们思想的前瞻性。因此,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和谐对于人与自然的协调反战具有重要影响。我们要缓和人与自然的冲突,摆脱由此导致的生存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就必须首先处理和解决好人类社会自身出现的 各种不和谐现象。总之,人与自然的正常、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和谐。因此,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只
有这样才能走上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马克思主义之人与自然的关系 10级经法系经济学2班 邓连强 10040204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始终关注的问题。人能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自然界的规律并且改造自然,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以达到“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一、 人与自然是对立的
人不是上帝创造的,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且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一方面作为主体的人有了主管的精神活动,它不仅可以反映大自然的存在,赋予大自然以客观存在的意义,使之改变了以往那种孤立的五意义的存在的孤立的属性,而且可以反映人体自身这个客观存在,从而区别精神是一种不同于一般自然物的特殊存在。另一方面,作为主体的精神又可以支配自己生命活动与大自然相互作用,改造自然的固有面貌与体性,把主观意图在自然界中复制出来,从而证明人是有意识的,精神也是客观存在的。这就是说,自然将诶通过人类精神确证它的客观性,而人的精神则通过自然界确证自己的客观性。在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之前,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所以说,自然是先在的,人只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的现先进性与社会的派生性是不可颠倒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之上,一旦自然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必须会导致人类胜春的危机。
二、人与自然是统一的
人与自然界是密切联系的。人首先依赖于自然,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须的衣食住行用等必备的生活资料都是从自然界获得的,自然界为人类的生产提供了先在的物质前提。恩格斯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存在于自然。”
另一方面,人队自然的能动性。在马克思看来,“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存在物„„正象人的对象不是直接呈现出来的自然对象一样,直接地客观地存在着敌人的感觉,也不是人的感性、人的对象性。自然界、无论的还是主观的,都不是直接地同人的存在物相适应的。也就是说,人既有受自然界客观规律制约的一面,也有自己能动地改造和认识自然的一面。”因为任何客体都只能是被人类认识了的客体,这个客体是产生人这个主体的基础。所以说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实质上是自然界达到了对自身认识的阶段。诚然,在人类出现以前,自然界也是存在的,但只是一种自为的独立存在,只有到了自然界衍化出人类以后,才有了主客体的分别。就是人的一切思想活动,归根到底也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特有的属性。 综上所述,人与自然是一个复杂的矛盾对立统一体。存在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关系,而且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首先,人与自
然的同一性具体体现在自然为人类提供生存的场所,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前提就是能够生活,提高自身生活质量,所以必须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存发展环境。例如,美国的著名的草坪文化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产物,这优美的环境成为人们生活空间的延续;每年评选的“世界最适宜居住的城市”称号就是对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大嘉奖,这些不但能满足人类基本的生产生活需求,而且能使人们获得实践活动最高层次的审美享受。再如北欧岛国冰岛充分利用自身地热资源,石油等能源进口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提前几十年就已达到了国际标准,现在已成为世界上最干净的国家之一,并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全部使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的国家。如此以来,不仅节约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本,而且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进而推动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时至近代,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中往往过分注重斗争性的一面,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总是以“人定胜天”的思想盲目自居。当人类与自然关系不和谐统一时,自然让人类付出了更大的代价。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追求眼前利益,却忽视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导致了空气污染严重、世界水资源危机、森林惨遭毁坏、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臭氧层变薄、全球气候变暖等世界性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人类平均寿命,催生了世界2500多万生态难民,使贫困问题进一步加重,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严重危胁着人类的进一步发展。2003年和2004年相继在全球爆发的“非典”和“禽流感”,正是
因为人们肆意捕杀野生动物,使动物身上的某些病毒在人类间肆意传播,危害到人类的生命安全。所有这些,都是自然给予人类肆意破坏生态平衡的惩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保证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三、人是两种环境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人是两种环境的产物。一方面,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人又是社会环境的产物。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单是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与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制约,二者之间不管哪一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导致人类生存的危机。这种自然观提醒我们:自然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社会问题,只有从解决社会问题方面寻找突破口,妥善处理好人与社会关系问题,才有可能真正克服人与自然界的异化。马克思在生态环境问题刚刚显现还没有造成人类生存危机的时代吗,就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自然生态环境问题的理论和思路,这深刻体现了他们思想的前瞻性。因此,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和谐对于人与自然的协调反战具有重要影响。我们要缓和人与自然的冲突,摆脱由此导致的生存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就必须首先处理和解决好人类社会自身出现的 各种不和谐现象。总之,人与自然的正常、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和谐。因此,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只
有这样才能走上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