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教案张玉红

课 学 习 目 标

重 点 难 点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总课时 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本课课时

1 1

授课时间

主备人

张玉红

1、 学习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 对比阅读,品味运用反语进行讽刺的语言艺术。 3、 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创造,培养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 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语言艺术。 难点:雨果的人道主义立场。

学 教师活动 一、 导一 导

1、背景导入:

流 程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1856 年—1860 年, 英法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他们一路攻 陷广州,进占天津,控制了北京城,焚掠了圆明园,中国遭 受了空前的劫难。 请问:对于这次远征中国,身为法国作家的雨果和巴特 勒上尉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呢? 2、板书课题。 1、 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表达两者态度的词语。 明确: 巴特勒上尉的态度:光荣的、体面的、出色的、希望获得赞 誉的„„ 雨果的态度:战争让代表了世界文化典范的奇迹消失了。战 争的行为是野蛮的强盗行为„„ 2、学习生字。 珐琅 fà láng 瞥见 piē jiàn 箱箧 qiâ 制裁 cái 赃物 zāng 晨曦 chãn xī 感知课文,积累运用

明晰目标,进入情境。

3

二、 读一 读

要求学生尽量使用课文中的 词语总结。 两种态度的对比,让学生对 战争进行思考。

6

一个学生注音,全班齐读两 遍,快速记忆,分组展示。

三、 说一 说

一个词,一句话。 屏幕显示从文中选出的有代表性的四字词语: 不可名状、丰功伟绩、荡然无存、富丽堂皇、眼花缭乱。 让学生任选一个来说一句与本文相关的话,表达一种情 感,如赞美、痛心、讽刺等。

学生思考运用最简洁的语言 表达

5

四、 理清思路,品读感情。

一首诗,一幅画。

14

个性

课文的主体部分在结构上被巧妙地分成相互对立的前后

朗读

两部分。 一首诗——一首对圆明园盛情赞美的抒情诗。 一幅画——一幅对英法强盗强烈鞭挞的讽刺漫画。 个性朗读:分别用赞美诗和夸张讽刺的漫画式的语气大 声朗读两个层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认真体会两种情感,朗 读的要领,分组展示。

朗读指导: 1、 “赞美诗”部分:具有诗人气质的雨果虽然没有到过中国,

但他却用丰富的想象为世人勾画出了美轮美奂、举世无双的 园林景观。本段文字充满了生动的意境美, 朗读时宜用中速、 优美、舒缓、充满想象的语气,读出赞美之情。 (可穿插简介雨果抒情诗的特点。 ) 2、讽刺漫画部分:漫画是画出来的语言(著名画家方成语) , 而雨果的语言则是写出来的漫画,作者用夸张的反语把强盗 的无耻嘴脸加以

强调,具有强烈的幽默讽刺效果,朗读时语 速稍快,用冷俊、嘲讽的语气,读出激愤之情。 (可穿插简介雨果漫画作品。 )

五、 品一 品

品文字,析效果。 1、 巧用对比,热情赞美。 2、 使用反语,尖锐嘲讽。 3、 赏析质疑,个性阅读。

体会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 找使用反语的句子, 品味讽 刺效果。 找出自己喜欢的一个句子进 行评析,小组分享交流,代 表发言。

8

这节课你学到那些知识?

六、

伟大的文学家总以一种悲悯情怀透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伟大的战争文学作品总力求

2

课堂 表现战争中扭曲的人性,而当代中国缺少文学大家,缺少有世界影响力的战争文学作品和战 小结 争大片,是否与我们缺少对战争灾难性、悲剧性的反思有关?

七、

作业 八、 板书 设计 九、 教学 反思

给雨果写一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

2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巴特勒态度:体面、出色、光荣、赞誉 雨果的态度:毁灭文明、强盗行经 反语讽刺 人类立场

课 学 习 目 标

重 点 难 点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总课时 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本课课时

1 1

授课时间

主备人

张玉红

1、 学习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 对比阅读,品味运用反语进行讽刺的语言艺术。 3、 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创造,培养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 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语言艺术。 难点:雨果的人道主义立场。

学 教师活动 一、 导一 导

1、背景导入:

流 程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1856 年—1860 年, 英法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他们一路攻 陷广州,进占天津,控制了北京城,焚掠了圆明园,中国遭 受了空前的劫难。 请问:对于这次远征中国,身为法国作家的雨果和巴特 勒上尉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呢? 2、板书课题。 1、 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表达两者态度的词语。 明确: 巴特勒上尉的态度:光荣的、体面的、出色的、希望获得赞 誉的„„ 雨果的态度:战争让代表了世界文化典范的奇迹消失了。战 争的行为是野蛮的强盗行为„„ 2、学习生字。 珐琅 fà láng 瞥见 piē jiàn 箱箧 qiâ 制裁 cái 赃物 zāng 晨曦 chãn xī 感知课文,积累运用

明晰目标,进入情境。

3

二、 读一 读

要求学生尽量使用课文中的 词语总结。 两种态度的对比,让学生对 战争进行思考。

6

一个学生注音,全班齐读两 遍,快速记忆,分组展示。

三、 说一 说

一个词,一句话。 屏幕显示从文中选出的有代表性的四字词语: 不可名状、丰功伟绩、荡然无存、富丽堂皇、眼花缭乱。 让学生任选一个来说一句与本文相关的话,表达一种情 感,如赞美、痛心、讽刺等。

学生思考运用最简洁的语言 表达

5

四、 理清思路,品读感情。

一首诗,一幅画。

14

个性

课文的主体部分在结构上被巧妙地分成相互对立的前后

朗读

两部分。 一首诗——一首对圆明园盛情赞美的抒情诗。 一幅画——一幅对英法强盗强烈鞭挞的讽刺漫画。 个性朗读:分别用赞美诗和夸张讽刺的漫画式的语气大 声朗读两个层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认真体会两种情感,朗 读的要领,分组展示。

朗读指导: 1、 “赞美诗”部分:具有诗人气质的雨果虽然没有到过中国,

但他却用丰富的想象为世人勾画出了美轮美奂、举世无双的 园林景观。本段文字充满了生动的意境美, 朗读时宜用中速、 优美、舒缓、充满想象的语气,读出赞美之情。 (可穿插简介雨果抒情诗的特点。 ) 2、讽刺漫画部分:漫画是画出来的语言(著名画家方成语) , 而雨果的语言则是写出来的漫画,作者用夸张的反语把强盗 的无耻嘴脸加以

强调,具有强烈的幽默讽刺效果,朗读时语 速稍快,用冷俊、嘲讽的语气,读出激愤之情。 (可穿插简介雨果漫画作品。 )

五、 品一 品

品文字,析效果。 1、 巧用对比,热情赞美。 2、 使用反语,尖锐嘲讽。 3、 赏析质疑,个性阅读。

体会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 找使用反语的句子, 品味讽 刺效果。 找出自己喜欢的一个句子进 行评析,小组分享交流,代 表发言。

8

这节课你学到那些知识?

六、

伟大的文学家总以一种悲悯情怀透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伟大的战争文学作品总力求

2

课堂 表现战争中扭曲的人性,而当代中国缺少文学大家,缺少有世界影响力的战争文学作品和战 小结 争大片,是否与我们缺少对战争灾难性、悲剧性的反思有关?

七、

作业 八、 板书 设计 九、 教学 反思

给雨果写一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

2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巴特勒态度:体面、出色、光荣、赞誉 雨果的态度:毁灭文明、强盗行经 反语讽刺 人类立场


相关内容

  •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
  •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生字词,了解文学常识,整体把握文意. 2.揣摩文中关键语句,理解这篇短文的深刻内涵,体会语言的非凡魅力. 3.体味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 把握雨果对圆明园的高度评价,对英法联军强盗行为的谴责,理解 ...

  •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
  •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 雨果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写的,他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之举,立场非常明确,态度非常鲜明.他愤怒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愤怒谴责英法联军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他深切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教学时不必深 ...

  • 写给雨果先生的一封信(初二作文精选)
  • 敬爱的雨果先生: 您好!我是一名初中生.今天,我学了您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我对您博大胸襟予以崇高的敬意:感谢您站在人道主义上来评判这场战争的正义性. 我想,也许巴特勒上尉是想借您的声望来为这次的远征中国扩大名声.可是,您非但没有为这而出卖自己的良心和道德:反而为我们 ...

  • 致雨果的一封信
  • 尊敬的雨果先生: 您好! 读了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后,我对您的认识已不单单是一个大文豪那么简单了 1860年十月,英法联军控制了北京后,又强盗似的焚掠了有"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英法联军仅用了3天的时间就毁了两代人的心血,烧,杀,抢,掠.英法联军的这一切行为与强盗有 ...

  •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的一封信
  •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的一封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赃物.制裁.荡然无存.富丽堂皇"等词语,把握字音及词义. 2.了解作家及背景材料. 3.了解书信的内容,理解雨果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过程和方法目标 1.整体把握文意,体味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 ...

  • 16.给巴特勒的信
  •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一.课文背景 雨果致法帝拿破仑远征军团长巴特勒上尉的这封信是在1861年11月25日写的,当时巴特勒率领法国远征军凯旋归国,红极一时,希望大文豪作诗文美言赞颂,雨果却毫不客气复函,怒斥无知匹夫,毁坏中国花费百年的功夫,巧夺天工建造而成的世间罕见的伟大建筑.当然,雨 ...

  • 就英法联军导学案
  •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上课时间:2014年 月 日 学期总第 课时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阅读课) 主备人:王莲 [学习目标] 1.了解这封书信的内容,理解雨果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2.品味文章赞美和反讽的语言. [学习重点]体会文章深刻内涵,体悟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 [ ...

  • 就英法联军远征
  •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 崔贝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积累"赃物.箱箧.制裁.荡然无存.富丽堂皇"等词语,掌握字音和字义. ⑵ 了解作家和背景资料. ⑶ 了解这封书信的内容,理解雨果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2.能力目标: ⑴ 整体掌握文意,体味雨果的广博胸 ...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教案北京课改版
  • <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 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所蕴含的感情. 2.了解战争给人民或国家所带来的创伤. 3.了解反语的作用. 4.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 2.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国北京的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