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的现状与未来
作者:王雪苔 来源:本站 点击
:
564次 更新:2007-3-1 15:11:42 〖字体:小 大〗
21世纪即将结束,全世界都在准备以崭新的姿态迎接21世纪的到来。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来临,各行各业都在回顾20世纪已经走过的历程,瞻望21世纪的发展前景。我们针灸医学界为了加快针灸在全世界的发展进程,也很有必要在回顾过去与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对于针灸的未来加以顶测,以期使我们的思想与行为更符合针灸的发展规律。
1 20世纪的针灸发展特点与现状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针灸学,进入20世纪以来,其发展历程具有两个明显的时代特点,其一是走向世界,其二是与现代科学结合。前者促进了针灸国际化,后者推进了针灸现代化。尽管18、19世纪在欧洲已经有人试用针灸治病,19世纪末叶在中国和日本又有人把西医解剖学和动物实验方法引入针灸学术领域,但都只能算作个别事例。就世界范围而言,针灸的国际化与现代化,真正起步于20世纪20-30年代,发展于50年代,掀起高潮于70年代。国际化进程促进了传统针灸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相互渗透,现代化的进展又促进了针灸向世界各地的传播,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以下就针灸国际化与现代化的现状,加以概括介绍。
1.1 国际化的局面迅速展开
在70年代,以中国向全世界公布针刺麻醉的研究成就为契机,国际社会掀起一股渴望了解针灸和应用针灸治病的热潮西方医学界开始接触到针灸临床实际,并通过对中国、日本、法国、前苏联等国的针灸研究情况的了解,逐渐消除了对针灸的误解,一部分人还对针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为应用、研究与推广针灸的重要力量。在针灸国际化的进程中,世界卫生组织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与引导作用,如在一些国家设立
针灸研究培训合作中心,支持创建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公布43种针灸适应症,制订经络穴位名称国际标准,制订针灸临床研究规范等。现在,在全世界已经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针灸医疗,从事针灸的人数约20-30万人,有些国家和地区还在开展针灸教育与针灸研究工作。当前,国际针灸教育出现了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趋势。
1.2 临床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50年代,针灸治疗的病症200余种。而到70年代统计,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300种左右,其中约100种疗效显著,而且针刺麻醉也在临床得到了广泛试用。迨至90年代,针灸的临床应用范围已经扩大到四个方面,即经络诊断、针刺麻醉、针灸保健与针灸治疗,针灸治疗的病症达800余种,其中约30%-40%疗效显著。事实证明,针灸有效的病症遍及临床各科,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病、功能性疾病、慢性病,而且可以治疗某些疑难病、器质性疾病和急性病。国际上有一部分人以为针灸只适用于治疗疼痛和瘫痪,实在是对针灸适应症的极大误解。
1.3 治疗方法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在针灸临床当中,以毫针为主的传统针刺疗法和以艾灸为主的传统灸疗法,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但是在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过程中,传统的针灸疗法不可避免地有所更新,而且派生出许多新疗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传统针灸疗法使用的针具与灸具,己有很大的改革与创新,刺灸方法也随之更加丰富。(2)传统针法与现代物理疗法相结合,产生了电针疗法、电热针疗法、磁极针疗法;与药物注射技术相结合,产生了小剂量药物穴位注射疗法、穴位封闭疗法;与骨伤科松解术相结合,产生了针刀疗法。(3)出现了一类既不针又不灸的无创性治疗方法,即腧穴特种疗法,包括腧穴电疗、月俞穴磁疗、腧穴激光照射、月俞穴红外线辐射、腧穴微波辐射、腧穴超声波输入、月俞穴低频声波输入、月俞穴药物离子导入、腧穴药物贴敷等疗法。(4)创立了多种多样的微针系统诊疗法,包括耳针、头皮针、面针、眼针、鼻针、舌针、口腔针、脊针、胸针、腕躁针、手针、足针等,以及生物全息诊疗法。
1.4理论研究不断深入
以现代科学为基础进行的针灸理论研究,其着眼点不外乎两大方面即针灸作用机理研究和经络、腧穴研究。
大量研究工作是围绕针灸的基本作用展开的,包括针灸对全身各系统各器官功能的调整作用、镇痛作用、增强免疫作用和促进组织修复作用。研究资料表明,针灸的调整作用是最根本的作用,它贯穿于所有作用之中。调整作用是通过身体的三大平衡系统实现的,即神经系统、神经一体液系统、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系统。由于神经机制在调整过程中居主导地位,所以学术界在这方面下的功夫最多,涉及外周神经、脊髓、脑干与间脑的士要核团乃至大脑皮层。在针灸过程中,神经递质的变化尤其是内源性阿片肤的变化,成为针灸作用机理研究的热门,研究已从细胞水平深入到细胞核内基因表达调节的水平。在针刺镇痛研究中观察针刺对基因表达的影响,表明针刺与伤害性刺激有所不同。
经络研究,通过对循经感传现象的观察,学术界对经络现象的客观性基本上取得共识而对经络实质的看法则存在着神经论与非神经论的根本分歧。尽管经络客观检测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进展,但是尚未引起学术界的应有重视。腧穴研究,主要在愉穴的组织形态、物理特性与经穴一脏腑相关等方面作了大量研究证明腧穴具有相对的特异性。
2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针灸国际化的过程中,碰到的主要问题是国际社会对待针灸的态度问题。由于东西方的文化背景与医疗观念的差异,当西方社会接触到针灸时,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西方的评价标准来衡量与对待针灸医学。这个问题突出地反映在立法方面,至今在全世界140多个拥有针灸的国家和地区当中,通过立法正式承认针灸的不过十分之一而已。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卫生主管部门,由于种种原因还不承认针灸是医学专业,也不承认针灸医生的独立行医资格,他们或者限制针灸医生的行医活动或者把针灸医生排斥于医药卫生界之外,不加管理,造成针灸界良莠不齐,损害了针灸的形象。即使在已经为针灸立法的国家和地区,也只有极少数有针灸传统的亚洲国家把针灸列为
医学专业,其它国家只把针灸看作一种疗法,从事针灸的人称为针灸师,被排除于医生行列之外。许多国家的卫生当局对待针灸的不恰当做法妨碍了在这些国家的针灸水平的提高,限制了针灸作用的发挥。例如,现代医学的门诊常规检查手段,本来可以用来观察针灸疗效,可是针灸诊所却无权采用;有些特殊的针法与灸法如火针、刺络放血、小剂量药物穴位注射、瘫痕灸法等,本来对一些疾病有独特疗效,可是作为针灸师都不准应用。
在针灸现代化的过程中,碰到的主要问题是针灸学术的发展方向问题。众所周知,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完全有别于西方医学,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地要在继承与发扬中医理论体系的前提下实现现代化。在国际针灸学术界特别是在亚洲针灸学术界,很多临床者和研究者正是循着这个方向探索现代化的。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不了解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性,以为把针灸纳入西医理论体系就是针灸现代化。在他们眼里,针灸不过是一种物理疗法,除了针灸工具、常规刺激参数和建立在神经节段论基础之上的刺激部位有临床意义以外,经络学说、辨证论治、针灸补泻等都毫无价值。于是丰富多彩的针灸医学变成了用几根针和少数常用穴位的简单疗法,按照这种思路进行的理论研究尽管也能说明针灸的某些作用机制,但却难以指导临床实践。
上述两大问题,随着时光的推移,将会逐渐得到解决,因为社会的进步和针灸在将来的新进展,将会引起人们原有观念的改变。
3 21世纪的针灸发展前景
21世纪的针灸,将沿着20世纪开创的国际化与现代化的道路继续前进,向着更高层次发展。但是其发展方向与进度,则不能不受到针灸本身的及外在的某些囚素所影响。从针灸发展史来看,影响针灸发展方向与进度的要素有三:一是历史下形成的针灸理论与实践的特点,二是当时的科学观念与科学技术水平,三是广大民众在新的生活条件下对针灸诊疗技术不断产生的新要求。
在分析20世纪的针灸国际化与现代化现状的基础上,在考虑到21世纪影响针灸发展的三大因素,我对21世纪的针灸发展前景抱着十分乐观的态度。我深信,21世纪
将是针灸医学在理论上与实践上取得重大进展,并对医学乃至生命科学产生重大影响的时代。预料21世纪的针灸医学的进展,主要表现如下:
3.1 针灸成为世界医学的组成部分
进入21世纪,随着各国民众对针灸医疗的需求日益增加,卫生主管部门对针灸的了解逐渐加深。围绕针灸的立法问题将被提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卫生管理日程上来。一部分发达国家急于为摆脱医疗保险的财政困扰而寻找出路,将率先对针灸给以法律上的承认,并逐渐完善依法管理。在这部分发达国家的带动下,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将起而效法,由此在国际上掀起第二次针灸热潮,这次热潮的特点将是针灸在各国和各地仄的内部的进一步普及。当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承认针灸的时候,标志着针灸成了世界医学的组成部分,这个过程可能发生在21世纪的初叶。
与针灸立法相适应的,将是针灸教育的发展。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通过立法而加强了对针灸从业人员的考试和资格认定,并且随着针灸医学的进步,对从事针灸医疗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从而促使针灸教育逐渐从低层次转向高层次,从不正规转向正规。当针灸教育达到医学专业的水准以后,针灸师这个职称将发生变化,最后将被针灸医师所取代。
3.2 理论研究取得重大的突破性进展
20世纪是针灸临床实践带动理论研究的时代,而21世纪将是针灸理论研究取得重大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临床实践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时代。山于经络学说是传统针灸理论的核心,而且在20世纪后半期的科学研究中,经络现象又得到了基本肯定,所以21世纪的针灸理论研究,将以经络研究为突破口取得重大进展。其主要成就,将是对经络实质的解谜,以及与经络学说密切相关的“气”的理论的科学阐明。
这个预测并非出于凭空猜想,而是依据科学研究趋势做出来的谨慎判断。主要依据有三:
(1)现代生物学前沿领域的研究已越来越重视生命状态的整体性,认为在生物系统存在着层次分明、高度有序的整体特性,其中的每一层次(如机体、组织、细胞、晶体、
分子、原子) 又拥有各自的特性,这些特性只能在机体完整的条件下才能充分显示,不可能通过观察相互互孤立的各个部分来完全认识。研究表明,生物系统的整体性主要是由信息传递和能量调控来维持的,而电磁能可能在信息传递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生物电磁学的研究日益引起人们重视。由此可见,未来生物学关于生命现象的研究,将越来越与中医基本理论特别是经络学说和“气”的理论靠拢,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2)近年来,一部分从事经穴一脏腑相关的研究者,正在把着眼点从个别穴位移向整条经脉,开展了经脉一脏腑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条经脉上的多数穴位在与脏腑相关方面具有共性。关于针灸作用机理的研究与临床衔接不紧密的问题,己开始引起少数研究者的注意,有人主张把影响针灸效应因素的整体优化作为研究的重点目标,这就必然涉及经络、腧穴、刺灸方法与刺激参数诸因素。可以预见,未来的针灸作用机理的研究与经脉一脏腑相关的研究日益靠近,经络在针灸作用机理中的地位将会逐渐显现出来。
(3)20世纪末叶的经络研究是通过多途径展开的,而其中最主要的途径则是循经感传机理的研究和经络循行路线客观检测的研究。这两类途径的研究者虽然对经络实质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但是也有共同点,就是都把观察与肯定经脉循行路线作为入手处。现在看来,已经显露重大苗头且到21世纪有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研究项目已经不少,如外周神经兴奋跨节段循经传递的研究,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空间分布呈现循经特点的研究,循经低电阻特性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循经传声特性及其载体的研究,钙离子循经分布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液晶态物质循经显现的研究,细胞外基质与经络关系的研究等。在未来的研究中,各种不同研究方法将通过互相渗透或多指标的联合观察而提高可信度。对经脉循行路线的客观检测将逐渐趋向精确,而且随着兰维空间定位的实现而最终解开经络实质之谜。研究经络实质应该对结缔组织给以足够的重视,分子生物学正在对构成结缔组织的胶原纤维与蛋白多糖的作用进行重新评价,针灸临床和一部分经络研究结果也显示结缔组织与经络实质可能有密切关系。
针灸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可能发生在21世纪初叶。其后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气”的理论将相继得以阐明,经络与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的关系也将更加明朗,在此基础上必将构筑起一座新的针灸理论框架。新框架的形成,不但标志着现代针灸学的诞生,也将为中医基本理论现代化奠定基础,并将促进现代生物学观念更新。
3.3 诊疗技术与临床效果进一步提高
在传统的针灸临床中采用的诊法是望、闻、问、切四诊,尽管学术界已经围绕着四诊现代化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是迄今尚未达到实用阶段。而在现代经络与腧穴研究基础上产生的经络皮肤电检测、穴位皮肤温度检测、穴位望诊与压诊等法反倒引起人们的重视,如耳穴诊断、生物全息诊断、穴位测温肿瘤诊断、良导络诊断、福尔电针诊断等,已经在一定范围推广应用。预料到21世纪,随着经络与气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以上各种诊断方法的稳定性和精密性将得以进一步提高,极有可能产生出来更高层次的更精密的经络诊断技术与精气检测技术,而被医学界广泛接受。
在临床治疗方面,人们不仅要求用针灸治疗诸多的常见病、慢性病,而且越来越希望能用针灸帮助解决那些西医束手无策的疑难病。现在看来,已经出现了针灸攻克某些疑难病的苗头,如头皮针治疗中风及其后遗症,舌针治疗脑性瘫痪、帕金森氏病,小剂敏药物穴位注射治疗萎缩性胃炎,火针治疗慢性骨髓炎,穴位电磁场疗法治疗过敏,瘫痕灸法治疗难治性结核病,针刀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骨质增生等。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通过积极推行针灸临床研究规范,使各种疗法的临床观察结果具有横向可比性,从而优选出与各种不同病症相对应的各种最佳疗法。这种优选研究将在21世纪取得很大进展,原有的治疗技术也将进一步改进,而且随着经络研究的突破,将会出现更新的治疗技术,把针灸疗效提高一大步。
针刺麻醉与药物麻醉相结合,在2l 世纪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无创伤无疼痛的腧穴特种疗法,将向家庭普及,成为人们自我医疗保健的一种手段。
总而言之,21世纪的针灸发展前景,将是实现针灸的国际化与现代化。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既保持中医理论体系又充满现代科学内涵的现代针灸学的形成。 (《针刺研究》1997年第4期)
针灸的现状与未来
作者:王雪苔 来源:本站 点击
:
564次 更新:2007-3-1 15:11:42 〖字体:小 大〗
21世纪即将结束,全世界都在准备以崭新的姿态迎接21世纪的到来。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来临,各行各业都在回顾20世纪已经走过的历程,瞻望21世纪的发展前景。我们针灸医学界为了加快针灸在全世界的发展进程,也很有必要在回顾过去与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对于针灸的未来加以顶测,以期使我们的思想与行为更符合针灸的发展规律。
1 20世纪的针灸发展特点与现状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针灸学,进入20世纪以来,其发展历程具有两个明显的时代特点,其一是走向世界,其二是与现代科学结合。前者促进了针灸国际化,后者推进了针灸现代化。尽管18、19世纪在欧洲已经有人试用针灸治病,19世纪末叶在中国和日本又有人把西医解剖学和动物实验方法引入针灸学术领域,但都只能算作个别事例。就世界范围而言,针灸的国际化与现代化,真正起步于20世纪20-30年代,发展于50年代,掀起高潮于70年代。国际化进程促进了传统针灸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相互渗透,现代化的进展又促进了针灸向世界各地的传播,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以下就针灸国际化与现代化的现状,加以概括介绍。
1.1 国际化的局面迅速展开
在70年代,以中国向全世界公布针刺麻醉的研究成就为契机,国际社会掀起一股渴望了解针灸和应用针灸治病的热潮西方医学界开始接触到针灸临床实际,并通过对中国、日本、法国、前苏联等国的针灸研究情况的了解,逐渐消除了对针灸的误解,一部分人还对针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为应用、研究与推广针灸的重要力量。在针灸国际化的进程中,世界卫生组织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与引导作用,如在一些国家设立
针灸研究培训合作中心,支持创建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公布43种针灸适应症,制订经络穴位名称国际标准,制订针灸临床研究规范等。现在,在全世界已经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针灸医疗,从事针灸的人数约20-30万人,有些国家和地区还在开展针灸教育与针灸研究工作。当前,国际针灸教育出现了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趋势。
1.2 临床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50年代,针灸治疗的病症200余种。而到70年代统计,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300种左右,其中约100种疗效显著,而且针刺麻醉也在临床得到了广泛试用。迨至90年代,针灸的临床应用范围已经扩大到四个方面,即经络诊断、针刺麻醉、针灸保健与针灸治疗,针灸治疗的病症达800余种,其中约30%-40%疗效显著。事实证明,针灸有效的病症遍及临床各科,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病、功能性疾病、慢性病,而且可以治疗某些疑难病、器质性疾病和急性病。国际上有一部分人以为针灸只适用于治疗疼痛和瘫痪,实在是对针灸适应症的极大误解。
1.3 治疗方法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在针灸临床当中,以毫针为主的传统针刺疗法和以艾灸为主的传统灸疗法,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但是在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过程中,传统的针灸疗法不可避免地有所更新,而且派生出许多新疗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传统针灸疗法使用的针具与灸具,己有很大的改革与创新,刺灸方法也随之更加丰富。(2)传统针法与现代物理疗法相结合,产生了电针疗法、电热针疗法、磁极针疗法;与药物注射技术相结合,产生了小剂量药物穴位注射疗法、穴位封闭疗法;与骨伤科松解术相结合,产生了针刀疗法。(3)出现了一类既不针又不灸的无创性治疗方法,即腧穴特种疗法,包括腧穴电疗、月俞穴磁疗、腧穴激光照射、月俞穴红外线辐射、腧穴微波辐射、腧穴超声波输入、月俞穴低频声波输入、月俞穴药物离子导入、腧穴药物贴敷等疗法。(4)创立了多种多样的微针系统诊疗法,包括耳针、头皮针、面针、眼针、鼻针、舌针、口腔针、脊针、胸针、腕躁针、手针、足针等,以及生物全息诊疗法。
1.4理论研究不断深入
以现代科学为基础进行的针灸理论研究,其着眼点不外乎两大方面即针灸作用机理研究和经络、腧穴研究。
大量研究工作是围绕针灸的基本作用展开的,包括针灸对全身各系统各器官功能的调整作用、镇痛作用、增强免疫作用和促进组织修复作用。研究资料表明,针灸的调整作用是最根本的作用,它贯穿于所有作用之中。调整作用是通过身体的三大平衡系统实现的,即神经系统、神经一体液系统、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系统。由于神经机制在调整过程中居主导地位,所以学术界在这方面下的功夫最多,涉及外周神经、脊髓、脑干与间脑的士要核团乃至大脑皮层。在针灸过程中,神经递质的变化尤其是内源性阿片肤的变化,成为针灸作用机理研究的热门,研究已从细胞水平深入到细胞核内基因表达调节的水平。在针刺镇痛研究中观察针刺对基因表达的影响,表明针刺与伤害性刺激有所不同。
经络研究,通过对循经感传现象的观察,学术界对经络现象的客观性基本上取得共识而对经络实质的看法则存在着神经论与非神经论的根本分歧。尽管经络客观检测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进展,但是尚未引起学术界的应有重视。腧穴研究,主要在愉穴的组织形态、物理特性与经穴一脏腑相关等方面作了大量研究证明腧穴具有相对的特异性。
2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针灸国际化的过程中,碰到的主要问题是国际社会对待针灸的态度问题。由于东西方的文化背景与医疗观念的差异,当西方社会接触到针灸时,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西方的评价标准来衡量与对待针灸医学。这个问题突出地反映在立法方面,至今在全世界140多个拥有针灸的国家和地区当中,通过立法正式承认针灸的不过十分之一而已。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卫生主管部门,由于种种原因还不承认针灸是医学专业,也不承认针灸医生的独立行医资格,他们或者限制针灸医生的行医活动或者把针灸医生排斥于医药卫生界之外,不加管理,造成针灸界良莠不齐,损害了针灸的形象。即使在已经为针灸立法的国家和地区,也只有极少数有针灸传统的亚洲国家把针灸列为
医学专业,其它国家只把针灸看作一种疗法,从事针灸的人称为针灸师,被排除于医生行列之外。许多国家的卫生当局对待针灸的不恰当做法妨碍了在这些国家的针灸水平的提高,限制了针灸作用的发挥。例如,现代医学的门诊常规检查手段,本来可以用来观察针灸疗效,可是针灸诊所却无权采用;有些特殊的针法与灸法如火针、刺络放血、小剂量药物穴位注射、瘫痕灸法等,本来对一些疾病有独特疗效,可是作为针灸师都不准应用。
在针灸现代化的过程中,碰到的主要问题是针灸学术的发展方向问题。众所周知,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完全有别于西方医学,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地要在继承与发扬中医理论体系的前提下实现现代化。在国际针灸学术界特别是在亚洲针灸学术界,很多临床者和研究者正是循着这个方向探索现代化的。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不了解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性,以为把针灸纳入西医理论体系就是针灸现代化。在他们眼里,针灸不过是一种物理疗法,除了针灸工具、常规刺激参数和建立在神经节段论基础之上的刺激部位有临床意义以外,经络学说、辨证论治、针灸补泻等都毫无价值。于是丰富多彩的针灸医学变成了用几根针和少数常用穴位的简单疗法,按照这种思路进行的理论研究尽管也能说明针灸的某些作用机制,但却难以指导临床实践。
上述两大问题,随着时光的推移,将会逐渐得到解决,因为社会的进步和针灸在将来的新进展,将会引起人们原有观念的改变。
3 21世纪的针灸发展前景
21世纪的针灸,将沿着20世纪开创的国际化与现代化的道路继续前进,向着更高层次发展。但是其发展方向与进度,则不能不受到针灸本身的及外在的某些囚素所影响。从针灸发展史来看,影响针灸发展方向与进度的要素有三:一是历史下形成的针灸理论与实践的特点,二是当时的科学观念与科学技术水平,三是广大民众在新的生活条件下对针灸诊疗技术不断产生的新要求。
在分析20世纪的针灸国际化与现代化现状的基础上,在考虑到21世纪影响针灸发展的三大因素,我对21世纪的针灸发展前景抱着十分乐观的态度。我深信,21世纪
将是针灸医学在理论上与实践上取得重大进展,并对医学乃至生命科学产生重大影响的时代。预料21世纪的针灸医学的进展,主要表现如下:
3.1 针灸成为世界医学的组成部分
进入21世纪,随着各国民众对针灸医疗的需求日益增加,卫生主管部门对针灸的了解逐渐加深。围绕针灸的立法问题将被提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卫生管理日程上来。一部分发达国家急于为摆脱医疗保险的财政困扰而寻找出路,将率先对针灸给以法律上的承认,并逐渐完善依法管理。在这部分发达国家的带动下,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将起而效法,由此在国际上掀起第二次针灸热潮,这次热潮的特点将是针灸在各国和各地仄的内部的进一步普及。当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承认针灸的时候,标志着针灸成了世界医学的组成部分,这个过程可能发生在21世纪的初叶。
与针灸立法相适应的,将是针灸教育的发展。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通过立法而加强了对针灸从业人员的考试和资格认定,并且随着针灸医学的进步,对从事针灸医疗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从而促使针灸教育逐渐从低层次转向高层次,从不正规转向正规。当针灸教育达到医学专业的水准以后,针灸师这个职称将发生变化,最后将被针灸医师所取代。
3.2 理论研究取得重大的突破性进展
20世纪是针灸临床实践带动理论研究的时代,而21世纪将是针灸理论研究取得重大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临床实践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时代。山于经络学说是传统针灸理论的核心,而且在20世纪后半期的科学研究中,经络现象又得到了基本肯定,所以21世纪的针灸理论研究,将以经络研究为突破口取得重大进展。其主要成就,将是对经络实质的解谜,以及与经络学说密切相关的“气”的理论的科学阐明。
这个预测并非出于凭空猜想,而是依据科学研究趋势做出来的谨慎判断。主要依据有三:
(1)现代生物学前沿领域的研究已越来越重视生命状态的整体性,认为在生物系统存在着层次分明、高度有序的整体特性,其中的每一层次(如机体、组织、细胞、晶体、
分子、原子) 又拥有各自的特性,这些特性只能在机体完整的条件下才能充分显示,不可能通过观察相互互孤立的各个部分来完全认识。研究表明,生物系统的整体性主要是由信息传递和能量调控来维持的,而电磁能可能在信息传递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生物电磁学的研究日益引起人们重视。由此可见,未来生物学关于生命现象的研究,将越来越与中医基本理论特别是经络学说和“气”的理论靠拢,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2)近年来,一部分从事经穴一脏腑相关的研究者,正在把着眼点从个别穴位移向整条经脉,开展了经脉一脏腑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条经脉上的多数穴位在与脏腑相关方面具有共性。关于针灸作用机理的研究与临床衔接不紧密的问题,己开始引起少数研究者的注意,有人主张把影响针灸效应因素的整体优化作为研究的重点目标,这就必然涉及经络、腧穴、刺灸方法与刺激参数诸因素。可以预见,未来的针灸作用机理的研究与经脉一脏腑相关的研究日益靠近,经络在针灸作用机理中的地位将会逐渐显现出来。
(3)20世纪末叶的经络研究是通过多途径展开的,而其中最主要的途径则是循经感传机理的研究和经络循行路线客观检测的研究。这两类途径的研究者虽然对经络实质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但是也有共同点,就是都把观察与肯定经脉循行路线作为入手处。现在看来,已经显露重大苗头且到21世纪有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研究项目已经不少,如外周神经兴奋跨节段循经传递的研究,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空间分布呈现循经特点的研究,循经低电阻特性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循经传声特性及其载体的研究,钙离子循经分布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液晶态物质循经显现的研究,细胞外基质与经络关系的研究等。在未来的研究中,各种不同研究方法将通过互相渗透或多指标的联合观察而提高可信度。对经脉循行路线的客观检测将逐渐趋向精确,而且随着兰维空间定位的实现而最终解开经络实质之谜。研究经络实质应该对结缔组织给以足够的重视,分子生物学正在对构成结缔组织的胶原纤维与蛋白多糖的作用进行重新评价,针灸临床和一部分经络研究结果也显示结缔组织与经络实质可能有密切关系。
针灸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可能发生在21世纪初叶。其后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气”的理论将相继得以阐明,经络与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的关系也将更加明朗,在此基础上必将构筑起一座新的针灸理论框架。新框架的形成,不但标志着现代针灸学的诞生,也将为中医基本理论现代化奠定基础,并将促进现代生物学观念更新。
3.3 诊疗技术与临床效果进一步提高
在传统的针灸临床中采用的诊法是望、闻、问、切四诊,尽管学术界已经围绕着四诊现代化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是迄今尚未达到实用阶段。而在现代经络与腧穴研究基础上产生的经络皮肤电检测、穴位皮肤温度检测、穴位望诊与压诊等法反倒引起人们的重视,如耳穴诊断、生物全息诊断、穴位测温肿瘤诊断、良导络诊断、福尔电针诊断等,已经在一定范围推广应用。预料到21世纪,随着经络与气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以上各种诊断方法的稳定性和精密性将得以进一步提高,极有可能产生出来更高层次的更精密的经络诊断技术与精气检测技术,而被医学界广泛接受。
在临床治疗方面,人们不仅要求用针灸治疗诸多的常见病、慢性病,而且越来越希望能用针灸帮助解决那些西医束手无策的疑难病。现在看来,已经出现了针灸攻克某些疑难病的苗头,如头皮针治疗中风及其后遗症,舌针治疗脑性瘫痪、帕金森氏病,小剂敏药物穴位注射治疗萎缩性胃炎,火针治疗慢性骨髓炎,穴位电磁场疗法治疗过敏,瘫痕灸法治疗难治性结核病,针刀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骨质增生等。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通过积极推行针灸临床研究规范,使各种疗法的临床观察结果具有横向可比性,从而优选出与各种不同病症相对应的各种最佳疗法。这种优选研究将在21世纪取得很大进展,原有的治疗技术也将进一步改进,而且随着经络研究的突破,将会出现更新的治疗技术,把针灸疗效提高一大步。
针刺麻醉与药物麻醉相结合,在2l 世纪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无创伤无疼痛的腧穴特种疗法,将向家庭普及,成为人们自我医疗保健的一种手段。
总而言之,21世纪的针灸发展前景,将是实现针灸的国际化与现代化。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既保持中医理论体系又充满现代科学内涵的现代针灸学的形成。 (《针刺研究》199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