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鹿为马"的历史寓意

摘 要:许多学者从哲学、历史、文化、语言的角度,对“指鹿为马”的历史渊源、语言逻辑、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但都未见从最基本处进行解读,即赵高为何选择“鹿”和“马”,为何指“鹿”为“马”?本文将尝试从鹿和马在先秦时期的社会功用入手,结合对《史记·秦本纪》《史记·秦始皇本纪》中“马”的符号性的解读,力求探寻“指鹿为马”背后深层的历史寓意。

关键词:“指鹿为马” 符号 历史寓意

提及“指鹿为马”,我们会想到奸臣赵高蓄意谋反、残害忠良的历史故事,也会联想到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言语指涉。一个颇为有趣的问题是,为何老谋深算的赵高要拿“鹿”和“马”说事儿?为何未“指马为鹿”,抑或是“指牛为马”?是随意为之还是另有深意?这些疑惑将是本文尝试说明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史记·秦本纪》《史记·秦始皇本纪》(以下简称《秦本纪》《秦始皇本纪》)中关于“马”的符号性的记述,纵观秦历史,查找“马”在秦帝国历史中的特殊地位,进而探寻“指鹿为马”背后深层的历史寓意。

一、细说“指鹿为马”中的“鹿”和“马”

我们有必要先弄清2000多年前“鹿”和“马”的社会属性。《说文解字》中释“鹿”为:“鹿,兽也。象头角四足之形。鸟鹿足相似,从匕。凡鹿之属皆从鹿。卢谷切。”释“马”为:“马,怒也。武也。象马头髦尾四足之形。凡马之属皆从马。”由释义不难看出,鹿与马的自然属性仅为两种不同的动物。然而,在春秋战国时期,鹿和马则体现出完全不同的社会属性。 “鹿,山兽也。”先秦时期的鹿与人之间一直是猎杀与被猎杀的关系。这一点在《周易·屯》:“即鹿无虞”,《仪礼·乡射礼记》:“鹿中容八算”等文献中均可找到例证。而《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所述的“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以及《国语·吴语》中记载的“市无赤米,而囷鹿空虚。”加之流传至今的“逐鹿中原”“鹿死谁手”等成语中,鹿则隐喻为权力的象征,亦是被人们追逐猎杀的对象。而马则不然。马为六畜之首,很早就为人类所驯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驯服野马的国家之一,从黄河下游的山东以及江苏等地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及仰韶文化时期的遗址中,都证明了6000年前,野马就被驯服”。而且马在当时更是作为农耕、运输、通讯、战争的重要元素,在生民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先民对马属性的概括最早可见于《周易》。《说卦传》释乾卦曰:“乾为马”,且“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明确指出“马”才是制卦者阐述乾卦之“健”时“远取诸物”的客观存在。马矫健如飞、奔驰四野的身姿激发了先民内心征服自然、奋发向上的雄心壮志。象征厚德载物的坤卦卦辞曰:“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又将马的柔顺明理、顺以从事的内涵概括进来。《道德经》中所述“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亦是对马的社会功用的典型概括。《说文解字》中释马为“怒也,武也”,同样直接点出了马的“尚武”本性。春秋战国时期烽火不断,马在战争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息马”同“增民”一样,成为增强国力的重要手段。

下面,本文将通过对《秦本纪》《秦始皇本纪》的梳理,进一步了解马在先秦时期的符号性。

二、《秦本纪》《秦始皇本纪》中马的符号性

首先,马作为秦兴亡的符号象征。《秦本纪》开篇即明确记载了秦先祖因善御、善息马而被封爵,开创了秦的历史。“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汤御,以败桀于鸣条„„帝太戊闻而卜之使御,吉,遂致使御而妻之。„„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王,得骥、温骊、骅骝、騄耳之驷,西巡狩,乐而忘归。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息。于是孝王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正是因为马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地位,才使得秦先祖凭借“善御”“息马”等长技被封地封爵。“马”也成了秦王朝的象征符号。随后,秦国的历代国君

也正是凭借着“马”的“尚武精神”,东征西讨,称霸关中,并最终由嬴政踏平中原,实现了天下大一统。诚如《史记·索隐述赞》所述:“造父善驭,封之赵城。非子息马,厥号秦嬴。”然而,当我们将大秦帝国的历史翻到最后一页,“始皇崩于沙丘平台„„棺载辒凉车中”,“子婴即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从中感受英雄末路何等的凄凉。马也见证了秦历史的终结。

其次,马作为祭礼的象征符号。古时祭祀中“太牢”为牛马猪,舍马不用不为其他,马的社会功用无可替代。因此,用马于行礼祭祀之时,则更显礼重情真。“襄公于是始国,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乃用骝驹、黄牛、羝羊各三,祠上帝西畤”,“五年,晋献公灭虞、虢,虏虞君与其大夫百里傒,以璧马赂于虞故也”“亦皆推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二世梦白虎啮其左骖马„„欲祠泾,沈四白马”。马之特殊地位使得先民确信,即使人死去依然需要马的服侍。

再次,马作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象征符号。“车裂”作为古时最为残忍的死刑之一,主要是由马来实行的,又称“五马分尸”。在这里,马作为统治阶级专制的符号;秦始皇游天下刻石碑歌功颂德:“功盖五帝,泽及牛马”,“惠论功劳,赏及牛马”,在这里,马又作为统治阶级泽被百姓的符号;“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也?以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在这里,马作为赵高对皇权的挑衅符号。

马的社会属性及其具有的象征功能,或许可以为我们理解赵高“指鹿为马”提供另一条线索。

三、赵高“指鹿为马”的历史寓意

赵高在朝廷之上“指鹿为马”,险恶用心,昭然若揭。然而,我们将赵高“指鹿为马”这一行径放在秦朝历史中,似乎可以发现其背后的历史寓意。我们可以试着从表层和深层来解读。

摘 要:许多学者从哲学、历史、文化、语言的角度,对“指鹿为马”的历史渊源、语言逻辑、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但都未见从最基本处进行解读,即赵高为何选择“鹿”和“马”,为何指“鹿”为“马”?本文将尝试从鹿和马在先秦时期的社会功用入手,结合对《史记·秦本纪》《史记·秦始皇本纪》中“马”的符号性的解读,力求探寻“指鹿为马”背后深层的历史寓意。

关键词:“指鹿为马” 符号 历史寓意

提及“指鹿为马”,我们会想到奸臣赵高蓄意谋反、残害忠良的历史故事,也会联想到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言语指涉。一个颇为有趣的问题是,为何老谋深算的赵高要拿“鹿”和“马”说事儿?为何未“指马为鹿”,抑或是“指牛为马”?是随意为之还是另有深意?这些疑惑将是本文尝试说明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史记·秦本纪》《史记·秦始皇本纪》(以下简称《秦本纪》《秦始皇本纪》)中关于“马”的符号性的记述,纵观秦历史,查找“马”在秦帝国历史中的特殊地位,进而探寻“指鹿为马”背后深层的历史寓意。

一、细说“指鹿为马”中的“鹿”和“马”

我们有必要先弄清2000多年前“鹿”和“马”的社会属性。《说文解字》中释“鹿”为:“鹿,兽也。象头角四足之形。鸟鹿足相似,从匕。凡鹿之属皆从鹿。卢谷切。”释“马”为:“马,怒也。武也。象马头髦尾四足之形。凡马之属皆从马。”由释义不难看出,鹿与马的自然属性仅为两种不同的动物。然而,在春秋战国时期,鹿和马则体现出完全不同的社会属性。 “鹿,山兽也。”先秦时期的鹿与人之间一直是猎杀与被猎杀的关系。这一点在《周易·屯》:“即鹿无虞”,《仪礼·乡射礼记》:“鹿中容八算”等文献中均可找到例证。而《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所述的“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以及《国语·吴语》中记载的“市无赤米,而囷鹿空虚。”加之流传至今的“逐鹿中原”“鹿死谁手”等成语中,鹿则隐喻为权力的象征,亦是被人们追逐猎杀的对象。而马则不然。马为六畜之首,很早就为人类所驯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驯服野马的国家之一,从黄河下游的山东以及江苏等地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及仰韶文化时期的遗址中,都证明了6000年前,野马就被驯服”。而且马在当时更是作为农耕、运输、通讯、战争的重要元素,在生民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先民对马属性的概括最早可见于《周易》。《说卦传》释乾卦曰:“乾为马”,且“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明确指出“马”才是制卦者阐述乾卦之“健”时“远取诸物”的客观存在。马矫健如飞、奔驰四野的身姿激发了先民内心征服自然、奋发向上的雄心壮志。象征厚德载物的坤卦卦辞曰:“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又将马的柔顺明理、顺以从事的内涵概括进来。《道德经》中所述“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亦是对马的社会功用的典型概括。《说文解字》中释马为“怒也,武也”,同样直接点出了马的“尚武”本性。春秋战国时期烽火不断,马在战争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息马”同“增民”一样,成为增强国力的重要手段。

下面,本文将通过对《秦本纪》《秦始皇本纪》的梳理,进一步了解马在先秦时期的符号性。

二、《秦本纪》《秦始皇本纪》中马的符号性

首先,马作为秦兴亡的符号象征。《秦本纪》开篇即明确记载了秦先祖因善御、善息马而被封爵,开创了秦的历史。“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汤御,以败桀于鸣条„„帝太戊闻而卜之使御,吉,遂致使御而妻之。„„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王,得骥、温骊、骅骝、騄耳之驷,西巡狩,乐而忘归。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息。于是孝王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正是因为马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地位,才使得秦先祖凭借“善御”“息马”等长技被封地封爵。“马”也成了秦王朝的象征符号。随后,秦国的历代国君

也正是凭借着“马”的“尚武精神”,东征西讨,称霸关中,并最终由嬴政踏平中原,实现了天下大一统。诚如《史记·索隐述赞》所述:“造父善驭,封之赵城。非子息马,厥号秦嬴。”然而,当我们将大秦帝国的历史翻到最后一页,“始皇崩于沙丘平台„„棺载辒凉车中”,“子婴即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从中感受英雄末路何等的凄凉。马也见证了秦历史的终结。

其次,马作为祭礼的象征符号。古时祭祀中“太牢”为牛马猪,舍马不用不为其他,马的社会功用无可替代。因此,用马于行礼祭祀之时,则更显礼重情真。“襄公于是始国,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乃用骝驹、黄牛、羝羊各三,祠上帝西畤”,“五年,晋献公灭虞、虢,虏虞君与其大夫百里傒,以璧马赂于虞故也”“亦皆推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二世梦白虎啮其左骖马„„欲祠泾,沈四白马”。马之特殊地位使得先民确信,即使人死去依然需要马的服侍。

再次,马作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象征符号。“车裂”作为古时最为残忍的死刑之一,主要是由马来实行的,又称“五马分尸”。在这里,马作为统治阶级专制的符号;秦始皇游天下刻石碑歌功颂德:“功盖五帝,泽及牛马”,“惠论功劳,赏及牛马”,在这里,马又作为统治阶级泽被百姓的符号;“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也?以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在这里,马作为赵高对皇权的挑衅符号。

马的社会属性及其具有的象征功能,或许可以为我们理解赵高“指鹿为马”提供另一条线索。

三、赵高“指鹿为马”的历史寓意

赵高在朝廷之上“指鹿为马”,险恶用心,昭然若揭。然而,我们将赵高“指鹿为马”这一行径放在秦朝历史中,似乎可以发现其背后的历史寓意。我们可以试着从表层和深层来解读。


相关内容

  • 十首古诗意思
  • 十首古诗意思 1七步诗 煮豆子燃烧的是豆秆,过滤豆豉做成了豆浆.豆秆在灶下焚烧,豆子在锅里哭泣.本是生在同一根上,煎熬我何必这么着急! 2鸟鸣涧 闲,悠闲,寂静.这里含有人生静寂的意思. 桂花,木犀的通称.有的春天开花,有的秋天开花. 空,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惊,惊动,惊扰 ...

  • 初中语文知识趣味性竞赛试卷
  • 初中语文知识趣味性竞赛试卷 一.趣味题.(60分) 1.仿照例子,用恰当的成语表示前后两个字之间的变化关系.(4分) 如: 砍 - 钦( 点石成金 ) (1)念 - 含 (2)杭 - 航 (3)忍 - 想 (4)记 - 认 2.下列成语典故都跟历史或古代传说故事有关,请写出与之有关的历史人物(4分) ...

  • 中学生一定要知道的100个[资治通鉴]名句
  • 基本资料 中学生一定要知道的100个<资治通鉴>名句 作者: 邵勋潜等编著 出版社: 出版年: 2009.09 页数: 定价: CNY16.00 装帧: ISAN: 内容简介 本书采取把深奥的名句放到故事中去解读的方式,让中学生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深刻地理解名句的内涵和寓意,真正做到经典名 ...

  • 小升初语文基础训练之文学常识
  • 小升初语文基础训练之--常识类1 姓名: 一.根据本学期所学内容填空. 1.<学弈>选自<>.孟子,名,字 .战国时邹国人.我国古代著名家.家.是孔子以后的大师.被称为"",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 2.<两小儿辩日>选自 ...

  • 古文寓言故事
  • 篇一:文言文寓言故事 文言文寓言故事 一.狼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 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则死狼也.仰首 ...

  • 八年级语文知识竞赛
  • 八年级语文知识竞赛初赛试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写在前面的话] 亲爱的同学,当你接到这份试卷的时候,也许还在抱怨吧,"语文学习本来就枯燥无味,还要搞什么语文知识竞赛,真没劲!"千万别急,这一次竞赛的试题与其他的语文考试试题有些不一样.做完它,你也许会发现语文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都非 ...

  • 02-10年浙江行测类比推理题及答案
  • 49.历程:回顾 A.集会:参与 B.实力:增强 C.活力:展现 D.速度:加快 49.[解析]A.倒置的动宾关系.回顾历程:参与集会. 50.对于网络相当于运输对于 A.电脑货物 B.流量交通 C.交流航线 D.查询车辆 50.[解析]D.网络可以用来查询:车辆可以用来运输. 51.风险对于相当于 ...

  • 经典小古文
  • 小学生经典古文诵读篇目 1.曹冲称象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zhì) 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xián)莫能出其理.冲曰: "置(zhì)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zhì) ,称物以载(zài) 之,则校(jiào)可知矣(yǐ)"太祖悦 ...

  • 经典短小古文
  • 小学生经典古文诵读篇目 1.曹冲称象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zhì)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xián)莫能出其理.冲曰:"置(zhì)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zhì),称物以载(zài)之,则校(jiào)可知矣(yǐ)."太祖悦,即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