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白术的研究

湖北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 目:

姓 名:

学 号:专 业:

年 级: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1**********] 2012 年 5 月 10日

药用白术的研究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为我国传统用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术”,后因宋代林亿等人的极力推行,改为白术。白术是道地药材“浙八味”之一。野生白术主要产于浙江於潜、昌化、天目山一带,以於潜所产白术质量为佳,称“於术”,现多栽培,少有野生。2005 年版《中国药典》中白术药材居全国大宗常用中药材之首,全国年需求量 7000t。白术性温,味苦甘,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的功效,常用于脾胃气弱、不思饮食、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等症状,经典医书中就有“脾虚不健,术能补之,胃虚不纳,术能助之”的论断。

1 白术的药用资源研究

1.1 白术的鉴别

1.1.1 白术性状鉴别

根茎规则的肥厚团块,长3-13cm,直径1.5-7cm。表面灰黄构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并有须根痕,顶端有殖留茎基和芽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散在,烘干者断面角质样,色较深或有裂隙。茎下部叶羽状分裂,上部叶狭披针形。秋季开紫花,全为管状。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粘性。

以个大、质坚实、断面黄白色、香气浓者为佳。

1.1.2 白术显微鉴别 [3][2][1]

根茎横切面:木栓层为1-5列木栓细胞,其间夹有1-2列断续的石细胞带。皮层、韧皮部及射线中散有油室,长径180-370μm,短径135-200μm。表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外侧的导管1-3列径向排列,基旁无木纤维束,内侧的导管周围有较发达的木纤维束。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会晶和菊糖 。

1.1.3 白术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5ml,振摇浸出15min,滤过。取滤液2ml,置蒸发皿中,待乙醚挥散后,加含5%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10%硫酸溶液1ml,则显玫瑰红色;再于100℃烘5min即变成紫色。(检查苍术酮)

(2)薄层色谱 按“苍术”顶下的方法进行薄层色谱,喷显色剂后苍术酮即显红色,烘后变成紫色。

1.1.4 白术应用鉴别

(1)白术生用取其健脾而不燥,炒用则燥湿力量增加,炒焦则用在脾湿有寒,土炒则补脾止泻,米泔水制者,可以完全消灭燥气,适用于脾虚肝脏之体。

(2)术有苍白二种,古时曾通用不分。但因性效有殊,分别应用亦已甚久。苍术苦温辛烈,燥散之性有余,而补养之力不足;白术微辛,苦而不烈,燥散之性不足,而补养之力有余。故一般脾虚气弱用白术,脾为湿困苍术,止汗安胎用白术,发汗散邪用苍术。

1.1.5 白术品质标志

(1)本品总灰分子得过5.0%。

(2)色度 取本品最粗粉,精密称取2g,置100ml玻璃烧瓶中,加55%[6][5][4]

乙醇50ml,用稀盐酸调节pH至2-3,连续振摇1h,用每分钟4 000转的离心机,离心15min,吸取上清液10ml,置比色管中,与此同时量的对照液(取比以用三氯化铁液5ml,加比色用氯化钴液3ml与比色用硫酸铜液0.6ml,用水稀释至10ml制成),同置白纸上,自上面透视,显色不得较深。 2 白术的化学成分研究

白术含挥发油1.4%, 主要成分为苍术酮(Atractylon)、苍术醇(Atractylol).亦含苍术醚(Atractylon)、杜松脑(Junipercamphor)、苍术内酯(Atractylolide)、羟基苍术内酯(Hydroxyatractylolide)、脱水苍术内酯(Anhydroatractylolide)、棕榈酸(Palmitic acid)、果糖(Fructose)、菊糖(Synanthrin)以及白术内酯(Atractylenolide)Ⅰ、Ⅱ、Ⅲ及 8-β-乙氧基白术内酯Ⅲ(8-β-Ethoxy Atractylenolide Ⅲ)[7],[8]。此外, 尚含有维生素 A 类物质以及精氨酸、脯氨酸、门冬氨酸、丝氨酸等14种氨基酸, 总氨基酸含量为195.10mg/10g。

2.1挥发油

白术根茎中挥发油含量约为 1. 4% ,其主要成分为苍术酮、苍术醇等 ,其中苍术酮在挥发油中含量为 31. 93% ~61% ,挥发油中相对含量较高者还有 2 - [ ( 2 - 乙氧基 -3, 4 - 二甲基 - 2 - 环己烯 ) - 1 - 甲基 ] -呋喃 ,约占 17. 03% ;β- 3, 4 - 二甲基 - 苯丁酸异丙酯 ,占 16. 46%

[9]。

吴素香等 利用超临界萃取法提取挥发油 ,结果相对含量最高的为呋喃二烯 ( Furanodien ) ( 47. 6% ) ,γ- 榄香烯 (γ- elemene ) 含量也比较高 ( 8.30% ) ,但是未发现苍术酮[10]。

张晓川等 研究发现 , 0 - (O - 甲氧苯氧基 ) 一苯酚含量最高 ( 35. 49% ) ,还有 2 - [ ( 2 - 乙氧基 - 3,4二甲基 - 2 - 环己烯 - 1 - 基 )甲基 ] - 呋哺、3 - ( 2, 6, 6 - 三甲基 - 1 - 环己烯 - 1 ) -2 - 丙基 - 1 一醇、3 - 乙氧基 - 1, 2 - 丙二醇、n - 十六酸 , 同时还发现含有大香叶烯B、桉叶油胺、香橙烯等成分。对浙江宁波白术 ,利用水蒸气蒸馏和超临界萃取提取挥发油 ,含量最高者都是苍术酮[11]。

从白术中分离得到的内酯类成分有白术内酯 Ⅰ、白术内酯 Ⅱ、白术内酯 Ⅲ、白术内酯 Ⅳ、双白术内酯、8, 9 - 环氧白术内酯等。

黄宝山等 对浙江昌化产的白术用乙醇浸渍后所得的浸膏 ,进行硅胶柱层析 ,石油醚- 乙醚梯度洗脱 ,得到白术内酯 Ⅰ、Ⅱ、Ⅲ、及白术内酯 Ⅳ,其中 Ⅳ为新化合物[12]。

林永成等 用乙酸乙酯提取 ,提取物进行硅胶柱层析 ,乙酸乙酯 - 石油醚洗脱 ,从白术中分离得到双白术内酯、8, 9 - 环氧白术内酯

2.2多糖

白术总多糖相当突出 ,其中多糖是重要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 ,也是植物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 ,是白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白术多糖的研究主要从其提取分离纯化、含量测定、结构测定以及单糖的组成等方面进行。池玉梅等 用常规方法提取白术多糖后 ,将白术多糖经 732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脱蛋白 ,用硼酸型 DEAE纤维素柱分离得PSAM - 1 和 PSAM - 2 两个多糖 ,并证明均为单一糖 ,并测得其分子量

2.3其他成分

白术中有多种微量元素,姚艳红等 实验表明白术含有丰富的 Cu、Fe、[14][13]。 。

Zn、Mg 和 Mn,野生白术中 Fe的含量较种植的高,重金属 Pb 和 Cd 含量较种植的低,而在野生和种植的白术中都检测不出 Co 元素。同时,白术中至少含有 17 种氨基酸,其中 7 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谷氨酸的含量较高,质量分数达 0.135mg·g-1。

多糖类则侧重在其含量测定的工艺方面,不同产地的白术多糖含量存在差异。研究表明,平江与浙江白术含糖量相当,怀化白术次之;其中水溶性糖含量平江白术高于浙江白术,还原性糖含量浙江白术高于平江白术3药理作用研究

3.1抗糖尿病作用

白术有加速体内葡萄糖代谢和阻止肝糖元分解的活性,其主要成分 atractan A 对四氧嘧啶诱发的高血糖小鼠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β~桉叶油醇能增强因可选择 性地阻断神经~肌肉接头而对糖尿病并发症具有治疗作用。白术糖复合物 AMP ~ B 能显著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减少糖尿病大鼠的饮水量和耗食量,对四氧嘧啶引起的大鼠胰岛损伤有一定的恢复作用,抵抗四氧嘧啶引起的大鼠胸腺、胰腺萎缩。其煎剂内服后能保护肝脏,防止四氯化碳引起的肝糖元减少,并对 脾虚小鼠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及肠道、全身粘膜系 统免疫障碍有复健作用,能使血脂、脂肪肝、血糖降至正常[16][15]。 。

3.2抗糖利尿作用

白术煎剂和流浸膏灌胃或静脉注射于大鼠、兔、狗等动物均能呈现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能促进电解质,尤其是钠排出,它不影响垂体后叶激素的抗利尿作用。故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主要不影响水的重吸收,而是电解质吸

收减少有关。既有排泄Na+、Cr作用,又有增高尿中C02容量、pH值及增加K+排泄,减少NH4’排泄的特点。白术不仅增加水的排泄,也促进电解质特别是钠的排出,并且钠的排泄还胜于水的排泄。对人的利尿作用有少数试验,不能最后肯定[17]。

3.3抗菌作用

白术水煎剂在试管内对絮状表皮藓菌、星形奴卡氏菌、脑膜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链球菌、枯草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3.4促进造血功能

白术煎剂1g/kg,0.2ml/只皮下注射能促进小鼠骨髓红系造血祖细胞(CFU-E)的生长。对于用化学疗法或放射疗法引起的白血球下降,有使其升高的作用[18]。

3.5抗肿瘤作用

白术提取液的抗肿瘤作用是激活肿瘤免疫而非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研究表明,白术挥发油能增强提高巨噬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抑制癌细胞 的生长。据文献记载,100% 白术注射液能显著降低瘤细胞的增殖率,减低瘤组织的侵袭性,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反应能力。其中白术的水提取物对肿瘤的生长的抑制率 达 77.1%;白术内酯~ β 配制成的油注射液腹腔注射, 对 S180 的抑制率 >30%[19],[20]。250mg/kg 白术挥发油对荷瘤小鼠灌胃给药,对小鼠肝癌 H22、肉瘤 S180 的抑制率分别达51.6%、53.2%。

不同浓度白术水提物均能抑制 S180 荷瘤小鼠瘤块的生长和降低荷瘤小鼠血浆 TNF ~ α 含量, 以中剂量组(给药浓度为生药 0.5g/ml)效果最佳;白术中、小剂量组(给药浓度为生药 0.25g/ml)可以提高S180 荷瘤小鼠胸

腺指数;白术大、中剂量组可以提高小鼠血浆 IL ~ 2 含量,并对 TNF ~ α 和 IL ~ 2 分泌的调节作用呈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21][22]。

研究发现白术内酯Ⅰ可以显著改善恶病质患者的食欲、上臂肌肉周径(MAMC)、消瘦及体力状况;同时可以显著降低细胞因子 IL ~ 1、TNF ~ α 以及尿中蛋 白水解诱导因子 PIF 的水平[23] 。王菲等 在分析肿节风抗肿瘤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时发现,白术内酯Ⅲ、棕榈酸、β~谷甾醇等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24]。

3.6对胃肠平滑肌的作用

白术煎剂有明显促进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功能作用[25] ,大剂量白术煎剂能促进小鼠的肠胃推进运动,这种效应主要通过胆碱能受体介导,并与a一受体有关[26]。小剂量白术煎剂对离体豚鼠回肠平滑肌收缩轻度抑制,较大剂量则作用相反,并呈量效反应关系。白术对乙酰胆碱、二氯化钡所致的家兔离体小肠强直性收缩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对加入肾上腺素所致的离体家兔小肠活动的抑制,白术可以拮抗此作用。但亦有报道没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27]。

3.7抗衰老作用

白术能提高 12月龄以上小鼠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 )活性 ,抑小鼠脑单胺氧化酶 (MAO - B )活性 ,对抗红细胞自氧化溶血 ,并具有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作用 。白术水煎剂给老年小鼠灌胃 ,连用 4 周 ,可显著提高全血答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 GSH -Px)活力,明显降低红细胞中丙二醛含量。表明白术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3.8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28],[29]。

白术能使TH细胞明显增加,提高T /Ts比值纠正T细胞亚群分布紊乱状态,可使低下的IL一2水平显著提高,并能增加T淋巴细胞表面IL一2R的表达,可能是白术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之一lg]

3.9抗凝血作用

白术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白术煎剂0.5g/kg灌胃l-4周,能显著延长大鼠凝血酶元的时间。其作用较双香豆素弱,但较Butadion为强。根的作用比茎强。健康人服用5%根煎剂,每次1汤匙,每天3次,4天后凝血酶元时间及凝血时间均显著延长,停药后10天上述指标恢复到给药前的水平,酒精浸出液也有效果,但维持时间较短。

3.10对心血管系统的扩张作用

白术有血管扩张作用。对心脏呈抑制作用,剂量过大时可致停博,麻醉犬静脉注射煎剂0.1g/kg,血压轻度下降0.25g/kg时,血压急剧下降,3-4小时内未见恢复。

3.11调节腹膜孔作用

以扫描电镜和计算机图像处理观察结果表明 ,白术能显著开大腹膜孔 ,并使腹膜孔数量增加 ,分布数量明显增加 ,是消腹水的有效药物

4白术的炮制研究

4.1 白术炮制的历史沿革

唐代有熬黄(《千金翼方》)、土炒(《外台秘要》)的方法。宋代有炮、炒黄、米泔浸(《博济方》)、米泔水浸后麸炒(《苏沈良方》)、醋浸炒(《圣济总录》)、煨制、焙制(《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炮制方法。元代有用“黄芪、石斛、牡蛎、麸皮各微炒黄色,去余药,只用白术”(《丹溪心法》)的[31][30]。 。

方法。明代增加了蜜炒、水煮、绿豆炒(《普济方》),附子、生姜、醋煮(《奇效良方》),酒制(《外科理例》),乳汁制(《本草蒙筌》),米泔浸后黄土拌九蒸九晒(《证治准绳》),盐水炒(《寿世保元》),面炒(《景岳全书》),炒焦(《医宗必读》),姜汁炒(《本草通玄》)等多种辅料炮制的方法。而且对其炮制目的有较多的阐述,如“泻胃火生用,补胃虚土炒”(《医学入门》);“去湿利水用麸炒,补胃用净土炒”(《医宗粹言》);“人乳汁润之,制其性也” (《本草蒙筌》);“惧其燥者,以蜜水炒之,惧其滞者,以姜汁炒之”(《本草通玄》)等。清代又增加了枳实煎水渍炒(《握灵本草》); 香附煎水渍炒;紫苏、薄荷、黄芩、肉桂汤煮(《本草述钩元》),酒浸九蒸九晒(《本草纲目拾遗》),烧存性(《本经逢原》),陈皮汁制(《医学从众录》)等方法。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土炒、麸炒等

4.2 炮制对白术化学成分的影响

白术经炮制后挥发油含量有所下降,其组分也有所减少

分有所增加,尤其是内酯类成分含量增多

所增加,水溶性糖有所减少[35][34][33][32] 。 ,麸炒品成。白术经麸炒炮制后还原性糖有。

4.3 炮制对白术药理作用的影响

生、炒白术对兔离体肠管活动均有双向调节作用,生白术较炒白术作用强些[36]。

5 讨论

综上所述,从2O世纪80年代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白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挥发油类、内酯类、多糖类等成分,并分别进行了药理方面的研究,先后提取分离得到有苍术酮、苍术醇、杜松脑、白术内酯I、II、III、Ⅳ及

白术多糖等成分,取得了一定成果。白术药材成分较多,挥发油类成分复杂,且产地不同挥发油中组分有异,内酯类成分含量较低,所含成分及其药理、炮制研究还缺乏系统性,哪一种或几种成分起主要作用,有待进步研究。比如抗肿瘤作用,挥发油成分与内酯类成分哪种起主导作用,或两类成分一起作用,这些问题都值得研究。就目前己取得的研究成果分析推测,可能是挥发油、内酯、多糖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就炮制而言,传统上认为生白术在临床上主要以健脾燥湿利水为主,经麸炒后增强健脾益气的作用。麸炒后挥发油含量下降,从而达到缓和“燥性”、减少对胃肠刺激性的目的。同时也有芳香健脾胃的作用,可能与内酯类成分含量增加有关。因此,白术研究应深化其化学、药理研究,而其炮制研究应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炮制药理的研究,并研究出规范化的炮制工艺,制定量化标准,并运用指纹图谱等现代技术手段控制其质量,还需深入研究炮制机理,为进一步开发应用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保证。 6白术的用药禁忌

(1)《药品化义》:凡郁结气滞,胀闷积聚,吼喘壅塞,胃痛由火,痈疽多脓,黑瘦人气实作胀,皆宜忌用。

(2)忌桃、李、菘菜、雀肉、青鱼。

(3)阴虚燥渴,气滞胀闷者忌服

5研究展望

白术是中国传统的补气药,已有相当长的应用历史。目前对白术化学成分的研究多集中在挥发油和多糖方面,并逐渐将白术内酯类成分中的白术内酯Ⅰ、Ⅱ、 Ⅲ作为白术质量控制的主要指标,而对其它成分的研究则相对[37]。

较少,也仍有部分药理作用机理尚未明确。由于白术等中草药的成分复杂,其活性也往往是多种成分共 同作用的结果,质量的全面控制难度很大,加之市场上伪药、劣药现象的日益泛滥,严重影响了中药制品的疗效和销量,危害到消费者的健康和利益。因此必须严格地把好质量这一关,利用先进的技术,建立能比较全面反映白术药材所含化学成分种类与数量的指纹图谱,提高质量评价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以保证白术制品在 医疗上的应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不久的将来,以白术为原料的药物会越来越多,其产品将逐渐进入国际市场,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五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008-1009.

[2] 清·吴仪洛.本草从新[M].朱建平校.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1:12.

[3] 刘玉壶,罗献瑞,吴容芳等.中国植物志,第五十五卷,第三分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47.

[4]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中药鉴定学》编委会.中药鉴定学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49-152.

[5]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48.

[6]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M ]. 2005: 68.

[7] 韩邦兴,王德群. 白花前胡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8,27(4):44-45. [38]。

[8] 张村,肖永庆,谷口雅彦,等. 白花前胡化学成分研究Ⅰ[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9):675-677.

[9] 周枝凤,沈菊文,龚范,等 . 白术挥发油成分分析及其色谱指纹图谱研究初探 [J]. 中草药,2004,35(1):5 ~ 8.

[10]吴素香 ,吕圭源 ,李万里 , 等. 白术超临界 CO2萃取工艺及萃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 J ]. 中成药 ,2005, 27 ( 8) : 885~887.

[11]张晓川 ,陈琴华 ,朱军. 白术超临界 CO2 流体 萃取部位脂溶性成分的 GC /M S分析 [ J ]. 中国药房 , 2006, 17 ( 23) : 1835~1837.

[12]黄宝山 ,孙建枢 ,陈仲良. 白术内酯 Ⅳ的分离鉴定[J ]. 植物学报. 1992, 3 (8) : 614~617.

[13]林永成. 中药白术中一种新的双倍半萜内酯[ J ]. 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 1995, 3 ( 5) : 27.

[14]池玉梅 ,李伟 ,文红梅 ,等白术多糖的分离纯化和化学结构研究

[ J ]. 中药材 , 2001, 24 ( 9 ) :647~648.

[15]邱细敏,卢丘华,沈品等 . 不同产地白术多糖含量测定 [J]. 中国药业,2005,14(4):40

[16] 单俊杰,田庚元 . 白术多糖复合物 AMP ~ B的理化性质及降血糖活性的研究 [J]. 药学学报,2003,38(6):438 ~ 441.

[17]周德文. 术类的药理和药效. 国外医药 ·植物药分册 [ J ] 11996, 11 ( 3) : 120~122.

[18] 孟德玉,毛子成,何兴金,等. 药用白术研究进展[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5,24(3):11-14.

[19] 朱庆均,郑广娟,张 丹 . 白术水提物抑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30(1): 69 ~ 71.

[20] 王 翕,刘玉瑛,史天良,等 . 白术挥发油抗实体瘤的作用研究 [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02, 2(4):239 ~ 240.

[21] 姚淑娟,刘伯阳,吕丽艳 . 白术对化疗荷瘤小鼠减毒增效作用的研究 [J].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 74 ~ 75.

[22] 王锦菊,王瑞国.白术及其复方抗肿瘤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10):927~928.

[23]刘 昳,叶峰,邱根全,等 . 白术内酯Ⅰ对肿瘤恶病质患者细胞因子和肿瘤代谢因子的影响 [J].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15(10): 1308 ~ 1311.

[24]王菲, 袁胜涛, 朱丹妮 . 肿节风抗肿瘤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J]。中国天 然药物,2007,5(3):174 ~ 178.

[25]李岩,孙思予,周卓.白术对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辽宁医学杂志,1996,16(4):186

[26]马晓松 ,樊雪萍 ,陈忠等. 白术对离体豚鼠回肠收缩的影响 [ J ]. 新消化病学杂志 , 1996, 4( 11) : 603.

[27]周海虹. 白术提取物对子宫平滑肌作用的研究。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 1993, 12 ( 4) : 39~40.

[28]李怀荆 ,郭忠兴. 白术水煎剂对老年小鼠抗衰老作用的影响 [ J ]. 佳木斯医学学报 , 1996, 19 (1) : 9.

[29]吕圭源 ,李万里. 白术抗衰老作用研究 [ J ]. 现代应用药学 , 1996,

13 ( 5) : 26~29.

[30]余上才,章育正,赵慧娟,等.枸杞子和白术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J].上海免疫学杂志,1994,14(I): I2.

[31]李继承,吕志莲,石光和、腹膜孔的药物调节和计算机图象处理

[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6,18(3):219.

[32]龚千锋.中药炮制学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43.

[33]贾天柱,王延年,许明.白术炮制前后挥发油的薄层及气一质联用对比[J].辽宁中医杂志,1998,25(9): 12I.

[34]王承颂,吕智.关于麸炒白术炮制的讨论[J].中药通报,1983,8(5):18.

[35]陈柳蓉,邵青,陆蕴.白术及其炮制品的多糖含量测定[J].中草药,1997,28(4):215.

[36]马允慰,吴坤平,胡小鹰,等.白术对家兔离体肠管活动的影响

[J].中成药研究,1982,(12);26.

[37]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M ]. 2005: 68.

[38]蒋天佑. 白术的研究进展 [ J ]. 中医药研究 , 1991, ( 5) : 59~61.

湖北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 目:

姓 名:

学 号:专 业:

年 级: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1**********] 2012 年 5 月 10日

药用白术的研究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为我国传统用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术”,后因宋代林亿等人的极力推行,改为白术。白术是道地药材“浙八味”之一。野生白术主要产于浙江於潜、昌化、天目山一带,以於潜所产白术质量为佳,称“於术”,现多栽培,少有野生。2005 年版《中国药典》中白术药材居全国大宗常用中药材之首,全国年需求量 7000t。白术性温,味苦甘,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的功效,常用于脾胃气弱、不思饮食、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等症状,经典医书中就有“脾虚不健,术能补之,胃虚不纳,术能助之”的论断。

1 白术的药用资源研究

1.1 白术的鉴别

1.1.1 白术性状鉴别

根茎规则的肥厚团块,长3-13cm,直径1.5-7cm。表面灰黄构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并有须根痕,顶端有殖留茎基和芽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散在,烘干者断面角质样,色较深或有裂隙。茎下部叶羽状分裂,上部叶狭披针形。秋季开紫花,全为管状。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粘性。

以个大、质坚实、断面黄白色、香气浓者为佳。

1.1.2 白术显微鉴别 [3][2][1]

根茎横切面:木栓层为1-5列木栓细胞,其间夹有1-2列断续的石细胞带。皮层、韧皮部及射线中散有油室,长径180-370μm,短径135-200μm。表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外侧的导管1-3列径向排列,基旁无木纤维束,内侧的导管周围有较发达的木纤维束。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会晶和菊糖 。

1.1.3 白术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5ml,振摇浸出15min,滤过。取滤液2ml,置蒸发皿中,待乙醚挥散后,加含5%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10%硫酸溶液1ml,则显玫瑰红色;再于100℃烘5min即变成紫色。(检查苍术酮)

(2)薄层色谱 按“苍术”顶下的方法进行薄层色谱,喷显色剂后苍术酮即显红色,烘后变成紫色。

1.1.4 白术应用鉴别

(1)白术生用取其健脾而不燥,炒用则燥湿力量增加,炒焦则用在脾湿有寒,土炒则补脾止泻,米泔水制者,可以完全消灭燥气,适用于脾虚肝脏之体。

(2)术有苍白二种,古时曾通用不分。但因性效有殊,分别应用亦已甚久。苍术苦温辛烈,燥散之性有余,而补养之力不足;白术微辛,苦而不烈,燥散之性不足,而补养之力有余。故一般脾虚气弱用白术,脾为湿困苍术,止汗安胎用白术,发汗散邪用苍术。

1.1.5 白术品质标志

(1)本品总灰分子得过5.0%。

(2)色度 取本品最粗粉,精密称取2g,置100ml玻璃烧瓶中,加55%[6][5][4]

乙醇50ml,用稀盐酸调节pH至2-3,连续振摇1h,用每分钟4 000转的离心机,离心15min,吸取上清液10ml,置比色管中,与此同时量的对照液(取比以用三氯化铁液5ml,加比色用氯化钴液3ml与比色用硫酸铜液0.6ml,用水稀释至10ml制成),同置白纸上,自上面透视,显色不得较深。 2 白术的化学成分研究

白术含挥发油1.4%, 主要成分为苍术酮(Atractylon)、苍术醇(Atractylol).亦含苍术醚(Atractylon)、杜松脑(Junipercamphor)、苍术内酯(Atractylolide)、羟基苍术内酯(Hydroxyatractylolide)、脱水苍术内酯(Anhydroatractylolide)、棕榈酸(Palmitic acid)、果糖(Fructose)、菊糖(Synanthrin)以及白术内酯(Atractylenolide)Ⅰ、Ⅱ、Ⅲ及 8-β-乙氧基白术内酯Ⅲ(8-β-Ethoxy Atractylenolide Ⅲ)[7],[8]。此外, 尚含有维生素 A 类物质以及精氨酸、脯氨酸、门冬氨酸、丝氨酸等14种氨基酸, 总氨基酸含量为195.10mg/10g。

2.1挥发油

白术根茎中挥发油含量约为 1. 4% ,其主要成分为苍术酮、苍术醇等 ,其中苍术酮在挥发油中含量为 31. 93% ~61% ,挥发油中相对含量较高者还有 2 - [ ( 2 - 乙氧基 -3, 4 - 二甲基 - 2 - 环己烯 ) - 1 - 甲基 ] -呋喃 ,约占 17. 03% ;β- 3, 4 - 二甲基 - 苯丁酸异丙酯 ,占 16. 46%

[9]。

吴素香等 利用超临界萃取法提取挥发油 ,结果相对含量最高的为呋喃二烯 ( Furanodien ) ( 47. 6% ) ,γ- 榄香烯 (γ- elemene ) 含量也比较高 ( 8.30% ) ,但是未发现苍术酮[10]。

张晓川等 研究发现 , 0 - (O - 甲氧苯氧基 ) 一苯酚含量最高 ( 35. 49% ) ,还有 2 - [ ( 2 - 乙氧基 - 3,4二甲基 - 2 - 环己烯 - 1 - 基 )甲基 ] - 呋哺、3 - ( 2, 6, 6 - 三甲基 - 1 - 环己烯 - 1 ) -2 - 丙基 - 1 一醇、3 - 乙氧基 - 1, 2 - 丙二醇、n - 十六酸 , 同时还发现含有大香叶烯B、桉叶油胺、香橙烯等成分。对浙江宁波白术 ,利用水蒸气蒸馏和超临界萃取提取挥发油 ,含量最高者都是苍术酮[11]。

从白术中分离得到的内酯类成分有白术内酯 Ⅰ、白术内酯 Ⅱ、白术内酯 Ⅲ、白术内酯 Ⅳ、双白术内酯、8, 9 - 环氧白术内酯等。

黄宝山等 对浙江昌化产的白术用乙醇浸渍后所得的浸膏 ,进行硅胶柱层析 ,石油醚- 乙醚梯度洗脱 ,得到白术内酯 Ⅰ、Ⅱ、Ⅲ、及白术内酯 Ⅳ,其中 Ⅳ为新化合物[12]。

林永成等 用乙酸乙酯提取 ,提取物进行硅胶柱层析 ,乙酸乙酯 - 石油醚洗脱 ,从白术中分离得到双白术内酯、8, 9 - 环氧白术内酯

2.2多糖

白术总多糖相当突出 ,其中多糖是重要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 ,也是植物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 ,是白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白术多糖的研究主要从其提取分离纯化、含量测定、结构测定以及单糖的组成等方面进行。池玉梅等 用常规方法提取白术多糖后 ,将白术多糖经 732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脱蛋白 ,用硼酸型 DEAE纤维素柱分离得PSAM - 1 和 PSAM - 2 两个多糖 ,并证明均为单一糖 ,并测得其分子量

2.3其他成分

白术中有多种微量元素,姚艳红等 实验表明白术含有丰富的 Cu、Fe、[14][13]。 。

Zn、Mg 和 Mn,野生白术中 Fe的含量较种植的高,重金属 Pb 和 Cd 含量较种植的低,而在野生和种植的白术中都检测不出 Co 元素。同时,白术中至少含有 17 种氨基酸,其中 7 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谷氨酸的含量较高,质量分数达 0.135mg·g-1。

多糖类则侧重在其含量测定的工艺方面,不同产地的白术多糖含量存在差异。研究表明,平江与浙江白术含糖量相当,怀化白术次之;其中水溶性糖含量平江白术高于浙江白术,还原性糖含量浙江白术高于平江白术3药理作用研究

3.1抗糖尿病作用

白术有加速体内葡萄糖代谢和阻止肝糖元分解的活性,其主要成分 atractan A 对四氧嘧啶诱发的高血糖小鼠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β~桉叶油醇能增强因可选择 性地阻断神经~肌肉接头而对糖尿病并发症具有治疗作用。白术糖复合物 AMP ~ B 能显著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减少糖尿病大鼠的饮水量和耗食量,对四氧嘧啶引起的大鼠胰岛损伤有一定的恢复作用,抵抗四氧嘧啶引起的大鼠胸腺、胰腺萎缩。其煎剂内服后能保护肝脏,防止四氯化碳引起的肝糖元减少,并对 脾虚小鼠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及肠道、全身粘膜系 统免疫障碍有复健作用,能使血脂、脂肪肝、血糖降至正常[16][15]。 。

3.2抗糖利尿作用

白术煎剂和流浸膏灌胃或静脉注射于大鼠、兔、狗等动物均能呈现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能促进电解质,尤其是钠排出,它不影响垂体后叶激素的抗利尿作用。故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主要不影响水的重吸收,而是电解质吸

收减少有关。既有排泄Na+、Cr作用,又有增高尿中C02容量、pH值及增加K+排泄,减少NH4’排泄的特点。白术不仅增加水的排泄,也促进电解质特别是钠的排出,并且钠的排泄还胜于水的排泄。对人的利尿作用有少数试验,不能最后肯定[17]。

3.3抗菌作用

白术水煎剂在试管内对絮状表皮藓菌、星形奴卡氏菌、脑膜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链球菌、枯草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3.4促进造血功能

白术煎剂1g/kg,0.2ml/只皮下注射能促进小鼠骨髓红系造血祖细胞(CFU-E)的生长。对于用化学疗法或放射疗法引起的白血球下降,有使其升高的作用[18]。

3.5抗肿瘤作用

白术提取液的抗肿瘤作用是激活肿瘤免疫而非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研究表明,白术挥发油能增强提高巨噬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抑制癌细胞 的生长。据文献记载,100% 白术注射液能显著降低瘤细胞的增殖率,减低瘤组织的侵袭性,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反应能力。其中白术的水提取物对肿瘤的生长的抑制率 达 77.1%;白术内酯~ β 配制成的油注射液腹腔注射, 对 S180 的抑制率 >30%[19],[20]。250mg/kg 白术挥发油对荷瘤小鼠灌胃给药,对小鼠肝癌 H22、肉瘤 S180 的抑制率分别达51.6%、53.2%。

不同浓度白术水提物均能抑制 S180 荷瘤小鼠瘤块的生长和降低荷瘤小鼠血浆 TNF ~ α 含量, 以中剂量组(给药浓度为生药 0.5g/ml)效果最佳;白术中、小剂量组(给药浓度为生药 0.25g/ml)可以提高S180 荷瘤小鼠胸

腺指数;白术大、中剂量组可以提高小鼠血浆 IL ~ 2 含量,并对 TNF ~ α 和 IL ~ 2 分泌的调节作用呈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21][22]。

研究发现白术内酯Ⅰ可以显著改善恶病质患者的食欲、上臂肌肉周径(MAMC)、消瘦及体力状况;同时可以显著降低细胞因子 IL ~ 1、TNF ~ α 以及尿中蛋 白水解诱导因子 PIF 的水平[23] 。王菲等 在分析肿节风抗肿瘤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时发现,白术内酯Ⅲ、棕榈酸、β~谷甾醇等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24]。

3.6对胃肠平滑肌的作用

白术煎剂有明显促进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功能作用[25] ,大剂量白术煎剂能促进小鼠的肠胃推进运动,这种效应主要通过胆碱能受体介导,并与a一受体有关[26]。小剂量白术煎剂对离体豚鼠回肠平滑肌收缩轻度抑制,较大剂量则作用相反,并呈量效反应关系。白术对乙酰胆碱、二氯化钡所致的家兔离体小肠强直性收缩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对加入肾上腺素所致的离体家兔小肠活动的抑制,白术可以拮抗此作用。但亦有报道没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27]。

3.7抗衰老作用

白术能提高 12月龄以上小鼠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 )活性 ,抑小鼠脑单胺氧化酶 (MAO - B )活性 ,对抗红细胞自氧化溶血 ,并具有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作用 。白术水煎剂给老年小鼠灌胃 ,连用 4 周 ,可显著提高全血答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 GSH -Px)活力,明显降低红细胞中丙二醛含量。表明白术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3.8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28],[29]。

白术能使TH细胞明显增加,提高T /Ts比值纠正T细胞亚群分布紊乱状态,可使低下的IL一2水平显著提高,并能增加T淋巴细胞表面IL一2R的表达,可能是白术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之一lg]

3.9抗凝血作用

白术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白术煎剂0.5g/kg灌胃l-4周,能显著延长大鼠凝血酶元的时间。其作用较双香豆素弱,但较Butadion为强。根的作用比茎强。健康人服用5%根煎剂,每次1汤匙,每天3次,4天后凝血酶元时间及凝血时间均显著延长,停药后10天上述指标恢复到给药前的水平,酒精浸出液也有效果,但维持时间较短。

3.10对心血管系统的扩张作用

白术有血管扩张作用。对心脏呈抑制作用,剂量过大时可致停博,麻醉犬静脉注射煎剂0.1g/kg,血压轻度下降0.25g/kg时,血压急剧下降,3-4小时内未见恢复。

3.11调节腹膜孔作用

以扫描电镜和计算机图像处理观察结果表明 ,白术能显著开大腹膜孔 ,并使腹膜孔数量增加 ,分布数量明显增加 ,是消腹水的有效药物

4白术的炮制研究

4.1 白术炮制的历史沿革

唐代有熬黄(《千金翼方》)、土炒(《外台秘要》)的方法。宋代有炮、炒黄、米泔浸(《博济方》)、米泔水浸后麸炒(《苏沈良方》)、醋浸炒(《圣济总录》)、煨制、焙制(《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炮制方法。元代有用“黄芪、石斛、牡蛎、麸皮各微炒黄色,去余药,只用白术”(《丹溪心法》)的[31][30]。 。

方法。明代增加了蜜炒、水煮、绿豆炒(《普济方》),附子、生姜、醋煮(《奇效良方》),酒制(《外科理例》),乳汁制(《本草蒙筌》),米泔浸后黄土拌九蒸九晒(《证治准绳》),盐水炒(《寿世保元》),面炒(《景岳全书》),炒焦(《医宗必读》),姜汁炒(《本草通玄》)等多种辅料炮制的方法。而且对其炮制目的有较多的阐述,如“泻胃火生用,补胃虚土炒”(《医学入门》);“去湿利水用麸炒,补胃用净土炒”(《医宗粹言》);“人乳汁润之,制其性也” (《本草蒙筌》);“惧其燥者,以蜜水炒之,惧其滞者,以姜汁炒之”(《本草通玄》)等。清代又增加了枳实煎水渍炒(《握灵本草》); 香附煎水渍炒;紫苏、薄荷、黄芩、肉桂汤煮(《本草述钩元》),酒浸九蒸九晒(《本草纲目拾遗》),烧存性(《本经逢原》),陈皮汁制(《医学从众录》)等方法。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土炒、麸炒等

4.2 炮制对白术化学成分的影响

白术经炮制后挥发油含量有所下降,其组分也有所减少

分有所增加,尤其是内酯类成分含量增多

所增加,水溶性糖有所减少[35][34][33][32] 。 ,麸炒品成。白术经麸炒炮制后还原性糖有。

4.3 炮制对白术药理作用的影响

生、炒白术对兔离体肠管活动均有双向调节作用,生白术较炒白术作用强些[36]。

5 讨论

综上所述,从2O世纪80年代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白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挥发油类、内酯类、多糖类等成分,并分别进行了药理方面的研究,先后提取分离得到有苍术酮、苍术醇、杜松脑、白术内酯I、II、III、Ⅳ及

白术多糖等成分,取得了一定成果。白术药材成分较多,挥发油类成分复杂,且产地不同挥发油中组分有异,内酯类成分含量较低,所含成分及其药理、炮制研究还缺乏系统性,哪一种或几种成分起主要作用,有待进步研究。比如抗肿瘤作用,挥发油成分与内酯类成分哪种起主导作用,或两类成分一起作用,这些问题都值得研究。就目前己取得的研究成果分析推测,可能是挥发油、内酯、多糖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就炮制而言,传统上认为生白术在临床上主要以健脾燥湿利水为主,经麸炒后增强健脾益气的作用。麸炒后挥发油含量下降,从而达到缓和“燥性”、减少对胃肠刺激性的目的。同时也有芳香健脾胃的作用,可能与内酯类成分含量增加有关。因此,白术研究应深化其化学、药理研究,而其炮制研究应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炮制药理的研究,并研究出规范化的炮制工艺,制定量化标准,并运用指纹图谱等现代技术手段控制其质量,还需深入研究炮制机理,为进一步开发应用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保证。 6白术的用药禁忌

(1)《药品化义》:凡郁结气滞,胀闷积聚,吼喘壅塞,胃痛由火,痈疽多脓,黑瘦人气实作胀,皆宜忌用。

(2)忌桃、李、菘菜、雀肉、青鱼。

(3)阴虚燥渴,气滞胀闷者忌服

5研究展望

白术是中国传统的补气药,已有相当长的应用历史。目前对白术化学成分的研究多集中在挥发油和多糖方面,并逐渐将白术内酯类成分中的白术内酯Ⅰ、Ⅱ、 Ⅲ作为白术质量控制的主要指标,而对其它成分的研究则相对[37]。

较少,也仍有部分药理作用机理尚未明确。由于白术等中草药的成分复杂,其活性也往往是多种成分共 同作用的结果,质量的全面控制难度很大,加之市场上伪药、劣药现象的日益泛滥,严重影响了中药制品的疗效和销量,危害到消费者的健康和利益。因此必须严格地把好质量这一关,利用先进的技术,建立能比较全面反映白术药材所含化学成分种类与数量的指纹图谱,提高质量评价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以保证白术制品在 医疗上的应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不久的将来,以白术为原料的药物会越来越多,其产品将逐渐进入国际市场,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五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008-1009.

[2] 清·吴仪洛.本草从新[M].朱建平校.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1:12.

[3] 刘玉壶,罗献瑞,吴容芳等.中国植物志,第五十五卷,第三分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47.

[4]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中药鉴定学》编委会.中药鉴定学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49-152.

[5]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48.

[6]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M ]. 2005: 68.

[7] 韩邦兴,王德群. 白花前胡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8,27(4):44-45. [38]。

[8] 张村,肖永庆,谷口雅彦,等. 白花前胡化学成分研究Ⅰ[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9):675-677.

[9] 周枝凤,沈菊文,龚范,等 . 白术挥发油成分分析及其色谱指纹图谱研究初探 [J]. 中草药,2004,35(1):5 ~ 8.

[10]吴素香 ,吕圭源 ,李万里 , 等. 白术超临界 CO2萃取工艺及萃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 J ]. 中成药 ,2005, 27 ( 8) : 885~887.

[11]张晓川 ,陈琴华 ,朱军. 白术超临界 CO2 流体 萃取部位脂溶性成分的 GC /M S分析 [ J ]. 中国药房 , 2006, 17 ( 23) : 1835~1837.

[12]黄宝山 ,孙建枢 ,陈仲良. 白术内酯 Ⅳ的分离鉴定[J ]. 植物学报. 1992, 3 (8) : 614~617.

[13]林永成. 中药白术中一种新的双倍半萜内酯[ J ]. 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 1995, 3 ( 5) : 27.

[14]池玉梅 ,李伟 ,文红梅 ,等白术多糖的分离纯化和化学结构研究

[ J ]. 中药材 , 2001, 24 ( 9 ) :647~648.

[15]邱细敏,卢丘华,沈品等 . 不同产地白术多糖含量测定 [J]. 中国药业,2005,14(4):40

[16] 单俊杰,田庚元 . 白术多糖复合物 AMP ~ B的理化性质及降血糖活性的研究 [J]. 药学学报,2003,38(6):438 ~ 441.

[17]周德文. 术类的药理和药效. 国外医药 ·植物药分册 [ J ] 11996, 11 ( 3) : 120~122.

[18] 孟德玉,毛子成,何兴金,等. 药用白术研究进展[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5,24(3):11-14.

[19] 朱庆均,郑广娟,张 丹 . 白术水提物抑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30(1): 69 ~ 71.

[20] 王 翕,刘玉瑛,史天良,等 . 白术挥发油抗实体瘤的作用研究 [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02, 2(4):239 ~ 240.

[21] 姚淑娟,刘伯阳,吕丽艳 . 白术对化疗荷瘤小鼠减毒增效作用的研究 [J].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 74 ~ 75.

[22] 王锦菊,王瑞国.白术及其复方抗肿瘤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10):927~928.

[23]刘 昳,叶峰,邱根全,等 . 白术内酯Ⅰ对肿瘤恶病质患者细胞因子和肿瘤代谢因子的影响 [J].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15(10): 1308 ~ 1311.

[24]王菲, 袁胜涛, 朱丹妮 . 肿节风抗肿瘤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J]。中国天 然药物,2007,5(3):174 ~ 178.

[25]李岩,孙思予,周卓.白术对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辽宁医学杂志,1996,16(4):186

[26]马晓松 ,樊雪萍 ,陈忠等. 白术对离体豚鼠回肠收缩的影响 [ J ]. 新消化病学杂志 , 1996, 4( 11) : 603.

[27]周海虹. 白术提取物对子宫平滑肌作用的研究。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 1993, 12 ( 4) : 39~40.

[28]李怀荆 ,郭忠兴. 白术水煎剂对老年小鼠抗衰老作用的影响 [ J ]. 佳木斯医学学报 , 1996, 19 (1) : 9.

[29]吕圭源 ,李万里. 白术抗衰老作用研究 [ J ]. 现代应用药学 , 1996,

13 ( 5) : 26~29.

[30]余上才,章育正,赵慧娟,等.枸杞子和白术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J].上海免疫学杂志,1994,14(I): I2.

[31]李继承,吕志莲,石光和、腹膜孔的药物调节和计算机图象处理

[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6,18(3):219.

[32]龚千锋.中药炮制学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43.

[33]贾天柱,王延年,许明.白术炮制前后挥发油的薄层及气一质联用对比[J].辽宁中医杂志,1998,25(9): 12I.

[34]王承颂,吕智.关于麸炒白术炮制的讨论[J].中药通报,1983,8(5):18.

[35]陈柳蓉,邵青,陆蕴.白术及其炮制品的多糖含量测定[J].中草药,1997,28(4):215.

[36]马允慰,吴坤平,胡小鹰,等.白术对家兔离体肠管活动的影响

[J].中成药研究,1982,(12);26.

[37]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M ]. 2005: 68.

[38]蒋天佑. 白术的研究进展 [ J ]. 中医药研究 , 1991, ( 5) : 59~61.


相关内容

  •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现代临床应用_杨薪博
  • 第11卷 第4期 2009 年 4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1 No. 4 Apr .,2009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现代临床应用 杨薪博,指导:董正华 (陕西中医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 摘 要:< ...

  • 中医药治疗先兆流产的国内研究近况_黄健妹
  • DOI :10.13193/j.archtcm.2006.09.105.huangjm.049 第24卷 第9期2006年9月 中 医 药 学 刊 Vo. l 24No . 9Sep. 2006 CH I NESE ARCH I VES O F TRAD I T I O NAL CH I NESE ...

  • 某些植物的药用价值
  • 某些植物的药用价值 班级:高二(2)班 课题组长;江月娇 指导老师:文丽 成员:朱凤琴·宋杭·陈泉辉·胡志清·胡健 一, 植物的药用 1, 我国主要10个科的药用植物:菊科:菊花.红花.旋覆花.款冬花.紫菀.漏芦.天名精.佩兰.牛蒡子,苍耳子.蒲公英和鳢肠(墨旱莲)等2豆科: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 ...

  • 中医分型辨治手脚麻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肢体麻木症 )
  • 查看文章 中医分型辨治手脚麻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肢体麻木症 ) 2012-05-25 14:54 引言:手脚麻木,指的是四肢肌肤感觉减退或消失.麻,不是痛也不是痒,就像身体里像有虫在爬一样,止不住:木,则是不知痛痒.疼痛与麻木不同,前者以痛为主,一般无麻木感觉,后者像有虫在体内爬行一样,甚者不 ...

  • 药用植物保护学论文
  • 药用植物病害综合防治的意义 摘要:系统的阐述了药物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所带来的巨大的社会意义,经济意义和生态意义,提出现在防治中所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关键字:药用植物:病害:综合防治 正文:中药产业作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最重要的民族产业之一.在全球天然药物市场快速增长的现状下 ...

  • 药物分析-提取方法
  • 1. 加速溶剂萃取并结合 LC-TOF/MS法(ASE-LC-TOF/MS)采用超声提取法对清肝 散结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结合 LC-TOF/MS 技术对清肝散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离分析,借助数据库自动匹配功能对色谱峰进行定性鉴别. 对清肝散结方中的 30 个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为中药及复 ...

  • 茵陈蒿汤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82・ 茵陈蒿汤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李晓倩王光耀南京中医药大学 指导老师:主兴华江苏南京210046 关键词茵陈蒿汤临床应用进展 茵陈蒿汤出自<伤寒论>,是治疗黄疸病的一个名方,具清热.利湿.退黄之效,治疗湿热黄疸之"一身面目俱黄, 黄色鲜明如橘子色,腹微满,小便短赤,苔黄腻, ...

  • 人参养荣汤临床运用体会
  • 誊 - /ANY NGA c 0 HTY Uo| 人参养荣汤临床运用体会 钱 子 高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四川省井研县王村镇石坝村高龙卫生室 ,6 18 1 ) 30 关 键 词 :人参养荣汤 ,临床运 用 室要求 中医治疗 .证见 :心悸 ,伴 头 晕乏力 . ...

  • 经方治疗荨麻疹
  • 2012年第40卷第3期 Vo!.40,No.3,2012 中医药学报 ・135・ AetaChineseMedicineandPharmm.ology 眩晕伴头胀15天,恶心欲吐,胸闷乏力,不欲饮食.舌淡苔白腻,脉弦滑.CT诊断为左侧脑部积水.诊断:眩晕.证属: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治以燥湿化痰,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