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190多次后提取青蒿素

2011-09-15 07:38:00 来源: 泉州晚报(泉州) 有28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1)

青蒿素是从中药黄花蒿中提取的一种抗疟成分,具有抗白血病和免疫调节功能。

上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此时正值美越交战,美国政府称,1967—1970年,在越美军因疟疾减员80万人,疟疾同样困扰越军。美国不惜投入,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最终也未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越南则求助于中国。

1967年,中国正处于“文革”时期,毛主席和周总理下令,联合研发抗疟新药。1967年5月23日在北京召开“全国疟疾防治研究协作会议”, “5·23”就成了当时研究防治疟疾新药项目的代号。

遍布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员开始研发抗疟新药。中药部分的不同研究小组开始尝试多种中药,包括常山、乌头、乌梅、鳖甲、青蒿等成千上万种中药,筛选出的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均未能有令人满意的效果。

1969年,39岁的屠呦呦加入“5·23”。她从整理历代医籍开始,四处走访老中医,编辑了以640方中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继而组织鼠疟筛选抗疟药物。

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但大量实验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

但历史记载认为青蒿确实可以治疗疟疾,并且收效显著。屠呦呦认为,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就被破坏掉了。她改用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

1971年10月4日,经历了190多次的失败之后,在实验室里,屠呦呦终于从中药正品青蒿的菊科植物的成株叶子的中性提取部分,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 (新京)

(本文来源:泉州晚报)

========================================================

按:这是谎言。中药”正品“,只能是官方公认的《本草纲目》。对本草纲目中正品的科学认定,又只能是权威的科学院植物所;植物所的官方《中国植物志》认定的中药青蒿,实验证明青蒿素含量极微,根本不足控制疟原虫,屠呦呦他们发表的论文,联合国卫生署官方,也承认青蒿素只是来源于黄花蒿。——竹叶连

2011-09-15 07:38:00 来源: 泉州晚报(泉州) 有28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1)

青蒿素是从中药黄花蒿中提取的一种抗疟成分,具有抗白血病和免疫调节功能。

上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此时正值美越交战,美国政府称,1967—1970年,在越美军因疟疾减员80万人,疟疾同样困扰越军。美国不惜投入,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最终也未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越南则求助于中国。

1967年,中国正处于“文革”时期,毛主席和周总理下令,联合研发抗疟新药。1967年5月23日在北京召开“全国疟疾防治研究协作会议”, “5·23”就成了当时研究防治疟疾新药项目的代号。

遍布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员开始研发抗疟新药。中药部分的不同研究小组开始尝试多种中药,包括常山、乌头、乌梅、鳖甲、青蒿等成千上万种中药,筛选出的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均未能有令人满意的效果。

1969年,39岁的屠呦呦加入“5·23”。她从整理历代医籍开始,四处走访老中医,编辑了以640方中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继而组织鼠疟筛选抗疟药物。

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但大量实验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

但历史记载认为青蒿确实可以治疗疟疾,并且收效显著。屠呦呦认为,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就被破坏掉了。她改用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

1971年10月4日,经历了190多次的失败之后,在实验室里,屠呦呦终于从中药正品青蒿的菊科植物的成株叶子的中性提取部分,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 (新京)

(本文来源:泉州晚报)

========================================================

按:这是谎言。中药”正品“,只能是官方公认的《本草纲目》。对本草纲目中正品的科学认定,又只能是权威的科学院植物所;植物所的官方《中国植物志》认定的中药青蒿,实验证明青蒿素含量极微,根本不足控制疟原虫,屠呦呦他们发表的论文,联合国卫生署官方,也承认青蒿素只是来源于黄花蒿。——竹叶连


相关内容

  • 屠呦呦自述
  • 屠呦呦自述:曾在自己和同事们身上进行实验 成功,是在历经了190次的失败之后,才姗姗来迟的. 屠呦呦之前在国际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很少.最近,她一篇题为<青蒿素的发现--中药的馈赠>论文,在世界最著名的科学月刊<自然>上发表,目前尚无译文.宁波一位赴美留学的生物化学博士热心地帮记 ...

  • 诺贝尔医学奖揭晓 宁波籍科学家屠呦呦获奖
  • 发布时间: 2015-10-05 18:27:16  |  来源: 浙江在线  |  作者:  |  责任编辑: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5日中午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聪大村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 ...

  • 屠呦呦获诺奖
  • 屠呦呦获诺奖相关评论 (一)屠呦呦获诺奖的伟大在于几十年的沉默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宣布,屠呦呦与另外两名海外科学奖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诺贝尔奖官网消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奖金将一分为二,威廉·坎贝 ...

  • 主题人物阅读--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 主题人物阅读: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屠呦呦:青蒿素的发现者 沂水一中高三语文组 魏继国编写 [人物事略] 屠呦呦,药学家,浙江宁波人,生于1930年.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51年至195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 ...

  • 屠呦呦贡献40年未获公认 鞭子一样的拷问
  • 在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拉斯克奖"2011年度颁奖典礼上,中国81岁的科学家屠呦呦走上领奖台.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拉斯克奖",也是到目前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 科学遇到屠呦呦,屠呦呦遇到科学,称得上互为幸事.然 ...

  • 开学第一课[感动中国 感动你我]主题班会
  •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 <感动中国 感动你我>主题班会 弯小文华校区 五(3) 黄爱丽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了解"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了解他们的感人事迹,学习这些英雄人物的高尚行为. 2.通过观看"感动中国"2015年度 ...

  • 高考素材:屠呦呦
  • 屠呦呦:从"三无"教授到诺奖得主热点素材三维透视 青蒿素的提取是一个世界公认的难题,美国筛选了近30万个化合物而没有结果;中国在1967年就组织全国7省市开展包括中草药在内的抗疟疾药物研究,先后筛选化合物及中草药达4万多种,也没有取得阳性结果.1969年,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接 ...

  • 优秀共产党员事迹--屠呦呦
  •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荣誉 2015年10月5日北京时间17时30分,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生平 1930年底,屠呦呦出生在浙江宁波.她是家里5个孩子 ...

  • 作文素材 | 2016感动中国 屠呦呦[春草鹿呦呦]
  • [颁奖词]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人物事迹] 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