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郭沫若 学刊 20 年 第 l 06 期 ( 第7 期) 总 5
▲郭 沫若 与 同时代 人
田
军
和
郭
沫
若
关于鲁迅死 因的一次争论
王锦 厚
( 四川 大学 出版社 ,四川 成都 60 6) 104
摘要 :鲁 迅逝世 后 +田军 ( 萧军) 和郭 沫若 曾为其 死 因发 生过一 次 言词 激 烈的 争论 , 向来 不为 即
人所 关注 。但 这 次争论 却折 射 出许 多值 得 深 思 的 大 问题 ,值 得 认 真 分 析 、研 究 ,从 中吸取 深刻 的教
训 。
关键词 :鲁迅 ;死 因 ;郭 沫若 ;田军 中图 分类 号 :C 1. 文 献标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l0 —7 2 (0 6 1 0 9 O 9 21 0 3 25 2 0 )0 —0 2 一l
鲁迅的逝世 留下 一个谜 ,至今未 能破解 。 关于他的 “ 因” 死 ,通 常有三种说法 :
一
宽街 中纪委 招 待所 。人 员 :除担 任注 释 的人 外 ,还特别邀请一批熟悉情况的老人 ,如石西 民、戈宝 权 、蒋 锡 金 等。参 加 讨 论者 ,在 京 的 ,白天参加讨论 ,晚上则 回家。蒋锡 金老人 家住东北 师范大学 ,得住招待所 。因此 ,我俩 时常 在一 起 聊 天。一 天 ,他 约我去 萧军 家 玩
玩 。我非常高兴地答应 了。查 日记 ,有如下记
载:
18 9 4年 7月 2 星期 二 阴小 雨 4
、
死于 “ 肺病” 。
二 、死于 “ 谋杀 ” 。鲁 迅 死时 ,上 海 即有 人怀疑 为 日本医生须藤所谋杀。这一说法 18 94 年 4月纪维周先生在一篇题为 《 揭开鲁迅死因 之谜》中再次提出 ,随即在 中 日两 国学者 中引 起激烈的争辩 ,至今尚无结论 。 三 、死于 “ 气愤 ” 。被胡 风 、徐懋 庸 “ 气
死 ” 。
上午 ,讨论 《 革命春秋》注释稿。 下 午,休息。与蒋锡 金 老人 同去萧军 家。
海 阔天 空 ,无 所 不谈 。荻 益 匪 浅。
田军和郭沫若也 曾为鲁迅的死 因进行过一
次小小的争论 ,向来不为人所关注 。其 实 ,这 是关 于鲁迅死因最早 的一次公开争论 ,本可避
萧 老 处吃 晚饭 。
免 ,但却没能避免 ,很值得研究。
本文尝试着进行 一点探讨 。
毕 ,同去前海西街 1 8号郭沫若故居参观 。
晚 ,看 里根 主 演 的 影 片 及 《 云 飞 》 彩 ,在
故居。
18 94年夏天 ,奉 命前 往 北 京参 加 《 沫 郭 若全集》 自传部分注释稿 的讨论 。地点 :北京
日记很简略 。有必 要补充几 句 。萧老 家,
收 稿 日期 :2 0 一 O 一 l O6 2 O 作者 简 介 :王锦 厚 ,男 ,四川 大 学出版社 教授 。
29 ・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当时住鸦 儿胡 同 6 ,离 前海西 街 l 号 8号郭 沫
若之间的纠葛已记不清 了,手头又没有 当
若故居不远 。蒋 老和萧老是好朋 友 ,所 以一见 面就天 南地北 地聊 开了 :往事 ,今 事 ,人 事 ,
小事……我虽然 曾在成都接待过萧老一家 ,但 毕竟不太熟悉 ,又是晚辈 ,他们聊天 ,不便 随
年 的书面资料 ,只记得鲁迅逝世后在基地 落葬时,萧军代表 治丧 办事处 同仁及鲁迅
生前 支持 的 《 文 》 《 家》 《 流 》 译 、 作 、 中 、
《 文季》四 大刊 物讲 了几 句话 ,最后 几 句
是 :“ 迅 先 生 的死 是 一 把 刀— — 一 把 饥 鲁
意插嘴 ,只是静静地听着……两位老人 一直聊
到萧夫人喊吃晚饭 。
饿 的 刀 !深 深 地插 进 了我 们 地 胸 槽 ,我 们 要 用 自 己和 敌 人 的 血 将 它喂 饱 !我们 要 复 仇 和 前进 ! 报 纸 上发 表 了他 的 讲 话 以 后 , ” 郭 沫 若 在 日本 写 了一 篇 文 字公 开 批 评讽 刺
饭后 ,雨过天晴。蒋老约萧老 同去郭沫若
故居看看 ,萧老欣然同意 。我们 三人便沿前海
步行 到西街 l 郭沫若故 居 。进故 居后 ,依 8号
次参观 郭 老 的会 客厅 、卧室 、书 房、展 览 大
他像 “ 哭丧婆 子的讲话” 。萧军在 他 办的
厅 。参观过程 中,大家都没说话 。我注意观察 萧老参观的情形 ,发现他看展览大厅 的实物 和
图片特别仔细 ,还始终微笑着 。看完展览 ,萧 老步行 回家 ,我们则 留下看电影 。 从北京 回校后 ,我们郭沫若研究室着手编
《 月刊 报 告 》上 写 了一篇 针 对 性 的 文章
《 郭 沫 若 君 — — 关 于 “ 灭 的 光 辉 ” 致 不 》
批驳 了他。萧军认 为这是个立场问题 :是 站在 中国人 民 大众 的 立场 ,还 是站 在 日
帝 、国 民 党反 动 派 的 立 场?( 时是 13 当 96
辑 《 郭沫若佚 文集 (96 14 ) 。其 间 ,找 10 - 99 》
到一篇刊登在 13 97年 1月 2 5日上海 《 大晚报
・
年抗 日战争 时期) ,因萧老手 头没 有这 两 篇文章 ,无法详细解释 ,你们如果能够找
到 可 以分析 一 下 。 祝新春快 乐! 萧耘 的母 亲 王德 芬
l 8 . 1 3 9 7 . l
火炬 》上的题为 《 田军先生 》的佚文 ,内 答
容是关于鲁迅 “ 因”的争论 ,双方言辞都颇 死
为激烈 。郭文针对 的是田军发表在 自己创办 的
《 报告 》一卷一期 上的题为 《 致郭 沫若君—— 关于 “ 不灭的光 辉” 》的杂文 。当时就 很想将 田军
的文章 找来 对 照看看 ,看 到底 是 怎么 回 事。费 了很大的力气 ,田军 的文章 : 也没有 么
找着。这次趁给萧耘寄照片的机 会 ,我 专门给
— —
非常遗 憾 ,也 非常 悲 痛 , 《 郭沫 若 君 致
关于 “ 不灭 的光 辉” 》一文 尚未 找到 ,萧
老竞于 18 年 6 2 98 月 2日凌晨 5 O分 与世长辞 , 再也无法 向他请教 了。若 干年后 ,总算找 到了
萧老写 了一封信 ,请教他 《 致郭沫若君——关
于 “ 灭的光 辉” 不 》是怎么 回事?好 久好久 才
这篇文章 。我认为这是研究 鲁迅 与郭沫若关系 的重要文献 ,遵 照王德芬老人的意见,便 于相 互对照分析 ,同时 ,也为了节省读者寻找 的宝 贵时间,现将两篇文章照录如后 :
致 郭 沫 若君
— —
得到 回复 ,是萧夫人执笔的 ,信 ,全文如下 :
王锦 厚 同志 :
您寄给 萧 军 同志 的信 和 照片 早收 到
了 ,谢 谢 您 !为 了给 你 回信 ,一 直拖 到 现
关于 “ 不灭 的光辉”
在 ,因为萧耘 自四川回京就病 了,到现在
据报载 :在 上海 的鲁迅的 民众 葬上 , 有人演说 :“ 鲁迅是被他的敌人逼死 了的 ,
我们要替他报仇 。 这话 的上 半 句如 不是 ”
新 闻记 者 的传 讹 ,我 看 是 太 不 经意 的 对 于
还没有好。过新年 、春 节也没回来。不能
再等她 了。萧老确 实连信也写不 了了。只
好 由我 代 笔 。 由 于年代 久远 , 关 于和 郭 沫
3 ・ 0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死者的侮辱。鲁迅先 生岂是被 区区的敌人
可 以逼 死 的 弱 者 !这 样 的 说 辞 未 免 太过 于
着他 死 ,甚 至 帮 同他 的敌人 们 来 压 迫他 死
… …
于今也 大写其哀悼 文章来 了,这也 不
哭丧婆子式 了。( 明第一卷十二号) 光
是 我 们 所 需要 的 。 因为他 们 要 利 用 哀 悼 死
如 今再把 那 次在 鲁 迅 先 生民众 葬上
那个 “ 有人” 的演说录在下面:
者的眼泪 ( )来洗涤 自己外在 的被人 民 ?
所 唾 弃 的 痰 汗 , 企 图 另换一 副 形 容 ,好 继
我代表 《 译文》 《 家》 《 季》 、 作 、 文 、 《 中流》四个刊物和治丧办事处全体 同人 ,
向诸位说几句话 。就是 :鲁迅先生他 不应 该死,他 自己也不想死,他 不想用死来逃
续 着他们罪恶卑鄙 的生涯。这就如郭君所
说 “ ……这敌人 ,我看 ,倒反 而有好些藏
在 了自命为鲁迅的 ‘ 亲友 ’者里……”不
错 ,鲁迅先 生生前的 ‘ 亲友’未必全是好
避 自己的责任 。他要 活 ,他要 用活着的最
后 一 滴
血 ,为 中 国整 个 民族 ,为世 界 上被
的 ,也未必全是理解鲁迅先生的事业和为
人 。而佯 装 “ 己” 曲 解 了他 的谈 话 或 思 知
压迫的大众,争解放 ,争平等…… 。可是
他 的敌 人们 却 要 他 死 ,不 准 他 活 ,连 接 不
想而 完成 自己的某种企图或许是有的,这 就像 写得巧 妙流利 鲁迅先 生的哀悼 文章, 而本人未必就是衷心地在哀悼一样 ,也许
在 逝 者 生前 ,他 就 是 诅 咒这 位 战 士 早 些 死
断地压迫 了他 三十年 !现在他死 了,装在
棺 材 里 了 … … 这 是 他 的 敌 人 胜 利 了吗 ?
( 群众 :“ 没有胜利 ” 不错 ,他们 并没有 )
胜利,鲁迅先生的死,正是 为他们点起 了
掉 中的 一 个一 这 又有 什 么 办法呢 ?也 一
就如 郭君 所说 “ 人 以友 人 的 面孔 出现 , 敌
友 人 以 敌 人 的 面 孔 出现 … … ”
最后送 葬的火把……鲁迅先生的死是一把 复仇 的刀子,插 在我们 每 个人 的 心窝上,
我们要承 继他这把刀 ,我们 也要承继他的
“ 不朽” ,这是鲁迅 先生应得 的光 荣;
“ 不妥协” ,这是他 生前战斗的精神 。在郭
君的文章 里屡 屡提 到 了 “ 不朽” ,并且说
“
… …
敌人 ! ( 掌声) (《 文》新 二 卷三期 ① 译
《 记 》 后 )
我相信他 也希望众人 同他一样 的 不
为 了要 证 明 , “ 闻 记 者 的 传 讹 ” 新 ,
朽……” ,可是我却 不这样 相信 着 ,也许 鲁迅先 生在 自己的心里这样想过 ,希望过
… …
为 的要希望远在 国外的郭君 ,对于本 国文 坛和其他一些事情 ,如果 不确 实知道 它的
发 生和经过 ,仅 凭人 言或是连打对折全有
问题 的一 类 新 闻 纸 ,就 下结 论或 是 加 个什
可是在 他的文章或是谈话 中,我却没
有一次发现过,反之他却相信世界上没有
不朽 的 东 西 , 只 是 一 种 时 间 上 的 比 较 而
么名词—— 哭丧 婆 子之 类—— 的事情 要
慎 重 些 。— — 以下 是题 外 的话 : 嚎 天抢 地 ,仅 是 向 棺 材 板 上 抹 几 把
已。我相信他不是 为了 “ 不朽” 才战斗的
… …
也 不是希 望别人 “ 不朽”才 来斗争 。
“ 不妥 协 ” ,是 的 ,他 一 生是 在 不妥 协 地 为
眼泪鼻涕就算 完事 ,这类 “ 哭丧婆子”式
的鲁迅 先 生的 哀悼 者 ,不是 我们 所 需要 的 ;就是在 逝者 生前 ,而有一 类人们诅咒
了历史上赋予的任务 而战斗。他 对于中途 上纽绊他 的脚的一些可怜的 葛藤 ,毫没有
怜惜地斩除着。如今曾纽绊过他的葛藤们
① 这 个 演说各报 刊 引
用时 。文 字上略 有不 同 ,均未指 明 演说者 是 田军 。据我 所见 。唯 有 《 燕大 周刊 》在题 为 《 出殡 的行 列》 指明 “《 月的 乡村 》作者 田军说 : ‘ 八 鲁迅 先 生的 死是 他的敌 人 逼死 的… …
・
31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是 一 寸 一 寸地 枯 萎 下 去 ,作 了历 史 烘 炉 的
了的 ,我们要 替他报 仇 。 这话 的上 半 句 ”
如 不是 新 闻记 者 的传 讹 ,我 看 是 太 不 经意
燃料 ,而鲁迅先 生,却更加大加速 了他的 步伐 突进着……一直到他的死!可是他的 “ 不妥协”的种子会 在每个 爱着他 的人 的
血 液 里 , 生 出 了更 多 更 茁 壮 的 “ 妥 协 ” 不
的对于死者的侮 辱。鲁迅先 生岂是被 区区
的敌 人 可 以逼 死 的弱 者 !这 样 的 说 辞 未免 太 过 于哭 丧 婆 子 式 的 了。( 光 明》 第 一卷 《
十二号)
的 芽 来 。这 一 点 郭君 是 用 不到 悲观 的 。
当鲁迅 先 生 生前,他 并 不是把 我们
的 敌 人 看 作 “ 区” 区 ,相 反 的 ,他 却 时 时
刻 刻 嘱 咐 别人 不要 “ 敌 ” 轻 。无 畏 缩 无 间
当时我 看 的什 么报 ,现 在 已经 不记
得 了。演说者是谁,我所看 的报上也没有
详载 。只是 “ 鲁迅被 敌人逼 死了”的那样 的话 ,颇足 以表 示 当时一部 分人 的心理, 所 以我便借 了来作为写文的资料 。但 又怕
断地 同我们 的敌 人 沉着地 斗争 ,这 是 对 的;而抛着嘴角, “ 英雄 式” 地说 些空头 大话 ,这是鲁迅 先生生前所最痛 恶的。几
句 大话 是 消灭 不 了敌 人 。
有 失原演说 者的真意 ,所以我也就加上 了
“ 不是 新 闻记 者 的传 讹 ” 如 。田 军 先 生 为要 证 明确 是 “ 闻 记 者 的传 讹 ” 新 ,他 引列 了 下 面 的一 节材 料 :
他 也不 想作 为 “ 为 玉碎 毋 不 为 瓦 宁 全” ( 郭语 ) 的 烈 士 ,相 反 的 , 只 要 对 引
历 史有用,即使 瓦全他也是 乐意的吧?
为 了要 承 继 这 “ 灭 的 光 辉 ” “ 不 , 哭
我代表 《 译文》 《 家》 《 、 作 、 文季 》 、 《 中流》四个刊物和治丧办事处全体 同人 ,
向诸位说几 句话 。就是 :鲁迅先生他不应
该 死 ,他 自己也 不 想死 ,他 不 想 用死 来逃
丧 婆 子 式” 的 …… “ × 式 ” “ × 式 ” × , ×
… …
等等 固然是要不得的,而躲 在一角说
空 头大 话 ,摆 大旗 … …之 类这 样 一 九 三 ×
避 自己的责任。他要活 ,他要用活着的最
后一滴血 ,为 中国整 个的民族 ,为世界上
年 ×式的战斗 者,我 以为也是要
不得 的 。
不知 郭 君 以为 然 否?
一
被压迫的大众 ,争解放 ,争平等……。可
是 他 的敌 人 们 却 要 他 死 , 不准 他 活 ,接 连
九 三 六. 十一 . 二 七 晨
郭沫若看 了 田军 的公 开 信 ,立 即 作 出 回
答 。全文 如下 : 答 田军先生
郭 沫 若
不断地压迫了他三十年 !现在他死 了,装
在 棺 材 里 了… … 这 是 他 的 敌 人 胜 利 了吗?
( 群众: “ 没有胜 利” )不错 ,他们 并没有
胜 利 ,鲁迅 先 生 的死 ,正是 为 他 们 点起 了
沪上 的友 人寄 来 了一册 “ 报告” ,在 封面上便见 了有田军 “ 致郭沫若君”的标
题 ,我很诧异 ,怎么田军先生会 向我 写公 开状 了。自然 ,立刻便 翻开 了内容 来 看 , 才知道是我 的 “ 不灭的光辉”那篇短 文开
最后送葬的火把……鲁迅先 生的死是一把
复仇的刀子 ,插 在我们 每 个人 的心 窝上, 我们要承继这把 刀,我们也要承继他的敌
人 !( 掌声) (《 译文 》新 二卷三期 《 后
记 》 )
罪 了先生。那短文里有下边 的一段话 ,被
田 军先 生 引起 :
手头 没 有 《 文 》 译 ,详 细 的情 形 不
明 ,有 前后 的 文脉 来推 测 ,这 节 文 中的
“ ,和前面所说 的 “ 人” 我” 有 ,大 约就 是
田军 先 生 ,那 么 , 这 演说 的 内容被 新 闻记
“ 报 载 :在 上 海 的 鲁 迅 的 民众 葬 据
上, 有人演说 :“ 迅是被他 的敌人 逼 死 鲁
・
3 ・ 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者歪曲得真是有 点程度 了。 自然,我在前 文中所下 的 断案 ,在 假 设之 下所 下 的断 案 ,是与 田军先 生无关。我心 目中的田军 先生也绝不会是 那样的人 ,虽然我们尚无
一
去。这篇文章被 北鸥翻译 了,登在 《 现世
界 》 改题 为 《 落 了一 个 巨星 》 听说 北 , 坠 。
平方面也有一种报 译载 了。接着 隔了不久
又写 了那篇 《 不灭 的光 辉 》寄给 了 《 光
面之 识 。 不过 我 那 些 断案 ,对 于 田 军先
明》 。但把 那 《 不灭 的光辉 》寄 出后 ,有 朋友拿 《 中流》的第三期给我看 ,特别要 我看鲁迅先 生的那篇 《 吊》 女 。他说 ,那 篇文章的落尾几 句分明是在骂人 。我也看 了,看 到 最 后 ,的 确 是 有 这 样 的 几 句 :
“
… …
生虽然无关 ,而对于抱有 “ 鲁迅是被他的
敌 人 逼 死 了的 ” 那 种 想念 的人 ,是 仍 然说
得过去的。我 自己早就听见人说过 了,说
“ 鲁迅是被 胡风逼死 了”或 “ 鲁迅 是被徐
懋庸逼死 了”那样 的话 。这话 ,我觉得 实
在是 太近 于哭丧婆子式的,所以我才起 了
心作 出那篇 短 文 。 田 军 先 生的 演说 ,被 新 闻记 者 歪 曲成 那样 ,也 正足 以证 明 那位 歪
只有 明 明 暗 暗。 吸 血 吃 肉 的 凶 手 们
或其帮 闲们 ,这 才赠人 以 ‘ 犯而 勿校 ’或 ‘ 勿念 旧恶’的格 言 ,—— 我 到今年 ,也
愈 加 看 透 了这 些人 面 东西 的秘 密 。 ”
曲的记者是抱 着 “ 鲁迅是被他 的敌人逼 死 了的”那种观念 的人 。我的断案就正是对
鲁迅先生这 话 , 自然 也并 没 有指 定 是谁 ,不过在 当时我 发表 了一 篇 《 苗 菟 的检 阅》 ,在 文学的见 解上 和鲁迅 先生稍 稍有点分歧 ,而文 中正隐含有对 于同一阵
营 的人 “ 而 不校 ” 及 “ 犯 不念 旧恶 ” 的 意
那些记者 而发 的 。所 以要 请 田军 先 生原 谅 ,我是并无存心责备先 生的 ,而我 的责
备 也当得 另有一批 人领受。
至 于田 军 先 生 的 “ 外 的话 ” 题 ,说 得 虽然 隐 隐讽 讽 , 曲 曲折折 ,但 其 大意似 乎
思。就在 同一期 的 《 中流》 中接着便有唐 先生的 《 也投 一票》 ,正是针对 着 那篇 文
不外是说 “ 郭沫若就 是 鲁迅的敌人 。 ”这
倒也是相 当普遍 的话 。就让田军先生那样
章作的。因此我便 想到 了那拿 《 中流》给
我看 ,而且要我特别看 《 吊》的那位朋 女
友 的用意 。鲁迅先生的真意是怎样 ,我不
说吧 ,我是不想分辩 的。不过有一件事情 想分辩一下 ,是这作 为 “ 鲁迅的敌人”的 我 ,不该 又骂 了些 “ 巧妙流 利” ( 的)鲁 迅 先生的哀悼文章。竞 “ 以友人 的面孔 出
现 ” 。
得 而知 。不过既有人 对于鲁迅先生的文章
作 那样的解释 ,可见作同样 解释的人 一定
不少。我 不好在鲁迅先生死后 ,再来表 示
自己的特别的宽大。因此我便连忙写信给
记 得 十 月 十 九 日 的 晚 上 , 刚 好 把
《 明》 光 ,叫把 《 不灭的光辉》寄还我 ,同
时还把 《 资本论 的王茂荫》那篇 文字拿去
兑 换 。但 不幸 这 回也 没 赶 及 。 又 同 时通 知
《 资本论 中的 王茂 荫》的 那篇 文章 草 完 , 看报 ,得到 了鲁迅逝世的噩耗 ,不禁悲从
中来,就用毛笔在 宣纸上写 了一篇 《 民族 的杰作 》 。第二 天早 上 ,非 厂 来报 告 我 ,
过非厂 ,叫在 《 文 》 中把 《 质 民族 的杰
作 》那篇抽 出来。非厂曾亲身跑来对我 商
量这事 。 我说 :“ 纪念 鲁迅先 生,在心 里好 我
他使把 文章拿 去 了,说要 登 《 质文》 同 。 时 东京 帝国大学的 “ 帝大新 闻社”
也打 了
电来 ,要我 写一篇纪念文字,我也就在廿
了,不必一定要做 出文章来表 示。文章发
表 了之后 ,别人会说我是矫情 ,故意装作
・
二 日上 午 用 日文写 了一篇 《 吊鲁迅 》 寄
3 ・ 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一
个人 面孔 。拿死者来作垫脚 凳。 ” 非厂说 :“ 不发表 ,别人 尤其会 骂 你
从形势人手吧 !当时文坛 的形 势是怎样 的
呢?
你 ,说 你是永远 怀恨鲁迅 ,人 死 了,仇都 不散 。连你没有 吊电,国内都早有人说话
的 。 ”
鲁迅逝世 前夕 ,仅 以 12 9 4年 为例 ,查 禁 进步书籍 19种 ,刊物 7 4 6种。《 申报 》总 经理 史量才于 1 月 1 1 3日遭 暗杀 ,……白色恐怖 笼 罩全 中国 。一方 面是国 民党 日益加 紧的文化围
我感觉 着,做 人 实在 有 点 两难 ,于 是乎也就 索性让他们拿去发表 了。
以上便是 我 发表 了 “ 鲁迅 先 生的 哀
剿 ,暂且不论 ;一方面则是左翼文 艺阵营内部
的矛盾和斗争 ,特别是所谓 “ 两个 口号 ”的纷
悼文章”的经过 ,虽然做得是 否 “ 巧妙流 利” ,不得 而知 。不 过在有 一部 分的人 看
来 ,我 的 确 是犯 了点 “ 人 以友 人 的 面孔 敌 出现 ” 的怀 疑 。这友 人 的 面孔 ,让 自己来
争 ,周扬 为首 的 “ 国防 文学 ”派 以依 靠 郭 沫 若 、争取茅盾 、孤立鲁迅的策略与鲁迅 、胡风 为代表 的 “ 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 文学”派进行 着几乎是 势不两立的 “ 殊死”斗争 ,直到鲁迅 逝世后 才 逐渐 平 息。其 间 ,宗 派 主义 暴露 无 余 ,一直延续到如今。
把 它剥 离了,或者干脆得一些。
不记 得 是 谁 说 的 话 了 ,但 是 欧 洲 的
一
句警言,是说 “ 伪善 是善 的胜利” ,这
鲁迅逝世的消息传出后 ,四海震惊 ,举 国
哀悼 。大报 ,小报 ,无一例外地刊登关于鲁 迅
意思是 “ 善” 还 有 点 好 处 ,所 以 “ 善 伪
者”才去 “ 伪” 它。我 自己浅薄得很 ,未 能 了解鲁迅 先生的高深 ,不过据我的浅薄 的想法 ,鲁迅一死 ,使一些伪善者都来哀
的文 章 。一 时间 ,哀悼 ,痛 惜 ,谩 骂,侮 辱 , 曲解 ,谣言无所不有 ,尤其是那些 “ 生前挨 了 骂不泄气 ,于是在死人头上逞英雄来掩饰 他的
失败 ”的人 ,还有那些 “ 敌人 以友人 的面孔 出
悼他 ,这也是鲁迅 的胜利 ,或鲁迅所代表
的善 的 胜 利 。
现” 的人 ,更是施展种种鬼蜮伎俩 :如 《 大公 报》 ,鲁迅逝世的 第二天 ,即 1 0月 2 0日就 发 表题 为 《 悼念
鲁迅先 生》的 “ 评” 短 ,竟然 胡
说什么 :
“ 只要对历史有 用即使 瓦全他也是 乐 意的” ,这是 田军先生所 了解的鲁迅 的精
神。
“ 了要 承 继 ‘ 不 灭 的 光 辉 ’… … 为 这
他 那尖酸刻 薄 的笔 调 ,给 中国 文坛
划 了一个时代 ,同时也给青年不少的不 良
影响。
而躲在一 角说 空头大话,摇 大旗……之类 这样 一九三×年 ×式的战斗者 ,我以为也 是要 不得 的。 ”—— 这是 田军精神 。
但 这两种 精 神 似 乎有 点在 “ 斗” 战 。 在我看来,在 “ 战斗”的时期 ,摇旗呐喊 也有必要 ,而做得技巧一点 ,倒也无伤乎
“ 全 ” 瓦 。
与他 接 近 的 人 们 , 不 知 应 该 怎 样 爱
护这样一个人 ,给他许 多不必要 的刺激和
兴 奋 ,怂 恿 一个 需要 休 息 的人 ,用很 大 的
精神 ,打无谓 的笔墨官 司,把一个稀有的 作 家的生命消耗 了。这是我们 所万分痛惜
的。( 引者注 :后 来查明此 短评为 总编辑
王 芸 生手 笔 ) 。
究竟鲁迅要比 田军高明得 多。
一
九 三 七 年
一
月一 九 日
怎样 分析这 次田郭之争呢?
・
对此侮辱 ,诬蔑 ,何林 ( 即李何林)立 即
3 ・ 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作 出 反 应 ,挥 笔 撰 写 了 为 《“ 鲁 迅 先 悼
对 因他给鲁迅的信而引发的风波 ,徐懋庸
生”—— 对 《 ( 大公报>短评记 者及其侪辈的 愤言》 ,义正词严 地予 以批 驳 。远在 海外 的萧 三也迅速写 了 《 反对 对鲁 迅 的侮辱 》 ,愤慨 地
予 以声讨。又如 《 平晨 报 》 北 ,鲁 迅 的宿敌梁
极力进行 了辩解 ,说 :
先生战 斗 了一 生,哪 里会 禁 不起 我
的 一 气? 他 又 不是 杂 志编 辑 的奴 隶 ,倘 若 自 己不愿 , 怎 么好 逼他 作 文 ? 所 以我 的信
实秋 主编的 《 文艺》周 刊 ,在第 三期 发表了时 为北京大学英 文 系教授 叶公 超 的 《 迅 》 鲁 ,更
是以 “ 欲抑 先扬 ” 的手 法 ,散 布一 片 胡 言乱
之 类绝不是致命 的杀害。苦心孤诣要想派 别人是鲁迅先生之敌的 “ 朋友”和非朋友
们 ,从 这些上面下手 “ 罗织” ,是枉 费心
机 的 ,这 只是 一 场 自扰 而 已,犹之 乎取 消 我 的挽 联 一 样 。
语 ,说什么鲁 迅 的 “ 响 终 于 只是 空 虚 与绝 影
望” 始终是个 内倾 的个人 主义者” 虚无 主 ,“ ,“
义者” ,常常 “ 容易从开 头 的冷静 而流 人漫 骂
徐懋庸不仅如此辩解 叫屈 ,且继续攻击黄
与戏谑的境界” ,所创作的人物 ,“ 都似乎 是旧 戏里 的角色 ,丑
角 的色彩尤其浓厚” 最成功 ,“
的还是他 的 杂 文,十 四册 中,除掉 谩 骂 ,嘲 戏 ,以及零星的小品之外 ,还有委实耐读 的文 笔在” 当他专一攻 击一种 对象的时候 ,他 的 ,“ 文章多半 是坏 的” ,对叶 公超 “ 欲抑 先扬” 的 战法所散布的种种言论 ,李何林教授激愤地撰 写 了题为 《 叶公 超先 生对 鲁迅 的谩骂 》 ,一 一 予以痛斥 ,明确指 出 : “ 鲁迅死后 尚被人 如此 地曲解 ,诬蔑 和谩 骂,也就证明他的作品不是
真的 “ 空虚与绝 望” 。大 报如此 ,小 报更 是推
源等人 ,由此可见 ,鲁迅逝世后 ,文坛的情形 是多么复杂 ,又是多么混乱。如雪苇先生所指
出的那样 :“ 这死后 ,是想得到的 :‘ 一是借此
去吸血 ,以为可以更放心地更凶狠地 吮吸。这 首先在这些天来的 ‘ 翻版偷印 ’上,也可 以嗅 出点 来;一 是将 开 始他 们 对 鲁迅 先生 的 ‘ 割 势 ’工作 :曲解 或支 解 ,前 此恨 他胡 不早 死
的,现在 要 十 二 万 分 的 ‘ 哀 ’ 悲 ,哭 丧 着 脸
‘ ’他到高高 的天空里 去吧 。 ( 捧 ” 雪苇 :《 导师
的丧失》 ) 在这复杂 的悼念鲁迅的众生相 中,有三个
人 的言行尤为引人 注 目:
一
波助澜 ,变本 加厉 ,借 机 “ 广销 路” 推 ,欲发
“ 横财” ,谣言满天飞 ,谩骂 、嘲讽不绝 。说什 么鲁迅先 生 “ 门写些 尖酸 刻薄 的随笔杂感 , 专 以讽刺他 讨厌 的 人 ” ,不 独 是 “ 怎 样 可 赞 不 颂” ,还 “ 有失一位 大家态度” ,……也有趁机 大喊冤屈者如徐懋 庸 ,此人在 《 立报 ・ 言林 》 发表题为 《 死乎 ,逼死乎? 》的文章 ,说:
鲁迅先 生死后 所发 生 的许 多问题 之 中,有一个是他到底是被 谁害死 的? 于是 有他的 “ 朋友”或非朋友的 负责研 究,而 后判 断道 : ( 一)是 几个 办杂志的人 ,他 们 催逼写稿太凶 了, ( 二)是徐 懋庸 ,他
写 了 那 样 一 封 “ 劣 ” 的 信 , “ 死 周 恶 气
瑜 ” 。
是身为胞弟的周作人 。
他 没有哀伤 ,没有惋惜 ,更没有赞颂 ,有 的却 是曲解 ,侮辱 。他在北平对 上海 的 《 大公 报》驻平记者说 , “ 迅先生的 思想 ,是偏 于 鲁 消极的 ‘ 虚无 主义 ’者 ,癖性又多疑 ,别人举
一
动都怀疑是 骂他。 ( ” 小乎 :《 鲁迅先生 死后
的敌人—— 周作人 的态 度》 “ ) 往往一点小事 ,
就 和家人冲突起来 ,动不动就生气 ……对一切 事 ,仿佛都很 悲观,……。 ( ” 记者 : 《 鲁迅先 生噩耗 到平 ,周作人谈 鲁迅 》 )鲁
迅先生死后 ,
周作人 的态度着实令人奇怪 。其 言论是对 鲁迅 先生的典型曲解 ,诬蔑 ,可算 当时的一例 。与 本文关 系不大 ,暂且不论。
・
35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二 是 弟 子 田军 ( 萧军 )先 生 。 即
族的杰作 …
纪念 鲁迅先 生》 ,载一 九三六 年
田军 ,《 八月 的乡村》 的作者 。鲁 迅先生
一
十一月十一 日 《 质文》月刊二卷 二期 ,收 《 郭 洙若文集》十二卷 “ 集外” 时,改题 为 “ 悼唁 鲁迅先生” 。 十月二 十二 日以 日文 作 《 坠落 了 一个 巨 吊》 ,载 日本尔京 《 大新 闻》 帝 。陈北 鸥译 为中
手扶植 、提携起来的优秀青年作家 ,可谓鲁
迅先生的 忠实 信 徒 ,一 生追 随鲁 迅先 生 的足 迹。鲁迅病危 ,他看护 ;鲁迅逝世 ,他长跪灵
堂痛哭 ;鲁迅 出殡 ,他扶棺;鲁迅下 葬,他 演 说……鲁迅逝世一月 ,他带着 印存纪念鲁迅 的 文字和照片的 《 作家 》 中流》 译 文》 文 、《 、《 、《 季》在 “ 万国公墓”鲁迅的坟前焚烧 ,并 与特
文 ,并经作者亲 自修改 ,载 十一月 十六 日上海
《 现世 界》十月刊一 卷七期 ,又 收上海 全球 书 店 十一月版 《 鲁迅的盖棺定论 》 。 十月二十四 日作 《 鲁迅先生 》 挽 鲁迅先生千 古
方 悬 四 月 , 叠坠 双 星 , 东亚 西 欧 同殒 泪
钦 诵 二 心 ,憾 无 一 面 , 南 天北 地遍 招魂
务马吉峰 、张春桥 “ 决斗 ” 。当时有人 这样 记
载 田军的言行 :
当鲁迅 第一 次重 病后 ,田 军在 《 作 家》上发表一篇 《 中国民族的痛苦》的文 章 来纪念 。鲁迅 死后 ,他更跪着床下哭着 不起 ,直到鲁迅 夫人许广平女士说着不要 尽 哭,还是 多做 点事吧 。他才起 来。
出殡 那 天,哭得 最惨 的是 他 ,登 台
郭 沫 若 哀联
一
九三六年十月二 十四 日寄 自日 本
此挽联除送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 ,并同时 寄上海 《 立报 ・ 言论 》主编谢六逸 ,还附短信
一
演讲说 “ 鲁迅先生死后像一把 刀直刺我心 中” 的是他 ,发起替鲁迅 “ 复仇” 的更是
封 ,信 中说 : “ 鲁迅先生 逝世 ,闻耗不 胜惊
叹 。曾撰 一联 哀 挽 ,写 寄 上海 ,今 录 出之 如
他 。(《 鲁迅先生轶事 》(97 7月千秋 13 年
出版 社 )
次。如 《 林 》可 发 表 亦 请 发 表 之 。 编 者 言 ” “ 附志 ” ,除 引 用 上 述 信 件 外 ,还 特 别 声 言:
“ 虽时间性 已过 ,本栏仍乐 为刊载 。 “ ” 哀挽 一 联”载十一月 一 日 《 立报 ・言林 》 ,又 收 《 鲁
迅先生纪念集》 。 十一月一 日,作 《 灭的 光辉 》 不 ,载 十一
月二十五 日上海 《 明 》半 月刊 一卷 十二期 , 光
可见 ,田军对 鲁 迅 先生 的 感情 是何 等 淳
真 ,何等深厚 。 再一个也就是 “ 对手”郭沫若了。
郭沫若几乎是作为鲁迅 “ 对手”出现在文
坛上 的。从新文学运动以来 ,与鲁迅多次发生
过激 烈 “ 冲突” ,并 以 “ 笔墨相讥” ,甚至刻薄 相骂 。但 鲁迅 逝世 后 ,确 实使 郭 沫若 悲痛 不
已 。他虽然 流亡在 日本 ,受 到宪兵刑士 的严 密
收 《 郭沫若文集》十三卷 。
十一 月四 日,参加有三十三个 团体 ,七百
余人 ,在 日本东京神 田区西神一丁 目三番地当
时的 日华学会 内举办 的鲁迅追悼会 ,发表 了对 鲁迅无 比敬仰 ,充满激 情 的讲话 。这 次讲话 ,
监控 ,但还是 千方百计尽可能地参加鲁迅逝世 的各种悼念 活动 :作挽联 ,撰悼文 ,接待来访 者 ,出席 追悼会 ,发表演说 ,……从十月 十九
日到次年一月十九 日,发表 《 田军先生 》的 答
至今未收入郭沫若 的任何文集 ,特引录如后 :
今 天在 国外 纪念我 们 的 导 师鲁迅 先
公开信 ,短短三个月里 ,他写下 了一 系列哀 悼
文字 :
生 ,是最悲痛的一件事。我和鲁迅先生 未
曾见过一 面,但 对他 个人 了解却很 深。刚 才佐藤 先 生 ( 日本 著名 作 家佐藤 春 夫 指
十月十九 日,夜 闻鲁迅逝世噩耗 ,作 《 民
・
3 ・ 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
抄录者)说 ,他是鲁 迅先生 的弟子 ,
伟 大的人物。但是我们不 同!我们希望后
未免太客气 了,以佐藤先生那样有地位的 作 家,也说是鲁迅先生的弟子 ,那么我应 该是弟子的弟子 了。现在我是 以徒孙 的资
人 生出许 多的鲁迅 先生。现在 ,我把这哀
悼 的话 改为 :
“ 呼 鲁迅 ,鲁迅 鲁 迅 !鲁 迅 以前 , 呜
无一鲁迅 !鲁迅 以后 ,无数 鲁迅 ! ( 热烈
格来参加这 次追悼会的。
鲁迅先生 的死 ,就 是 刚 才佐 藤 先 生
所 说 的 ,不 但 是 中 国 的 损 失 , 东 方 的 损 失 , 而且 是世 界 的损 失 !他 的 死 ,是 值得
掌声) 呜呼鲁 迅 ,鲁迅 鲁迅 ! ( 声 不 ” 掌
息 ) ( 载 一 九 三 六 年 十 一 月 六 日 东 京 原
《 东新 闻》周刊第五卷十三期) 留
哀痛的,尤其是 死在 大众被 压迫的 时候 ,
十一 月十 F ,代 表 “ 文 社” 同仁 再 作 t 质
“ 鲁迅挽联”一副: 悼
平 生 功 业尤拉 化
中国的民族危机 深重的时候 。但是鲁迅先
生永远不死 !他的死 ,在我们是损失,在 他是光荣的 !而且是 中国历史上 的无比的
旷 代 文章 数 阿 Q 手 迹 ,载 《 文 》 月刊 二 卷 二 期 。 质
光 荣!现在 国内有 无数的 劳苦大众 ,无数 的青年哀悼着他 ,同时在 国外也有许 多作
家在 哀悼着他 ,象今 天佐藤先生这样 悲痛
郭沫若这些哀悼文字 ,不仅充分表达了他
对鲁迅 的尊重 ,颂扬 了鲁迅的伟 大,也显 示了
自己的胸怀 ,赢得了人们的普遍理解 。难 怪当
时文艺界有人撰文写道 :
地哀悼着他 ,是 中 国有 史 以来从 来 没有
的。
中 国 有 句 俗 话 :三 代 以 下 无 一
人。—— 所谓 三代 就 是夏 殷 周。现在 只
我们 文学界 的 ,也 可 以说 是 文化界 的两个领 袖 ,郭 沫若 先 生一 贯精 神 是反 抗 ,而鲁 迅 先生 则是 倔强 ,钢 铁般 的倔 强 ,贯 注在 ,因而也 显示在他的一切作品
的 内容 与作 风上 。… …
有鲁迅先生 当得起 。 夏殷商 以后 的伟 大的人 物 ,只有鲁
迅先 生 一 个 人 !为 什 么他 值 得 我们 这 样 敬
仰 ,就是刚才一位 朋友报告过的,他在思 想、文学、生活方 面,现 在他 虽然死 了, 但他 的精神 ,他的一贯 的不屈服 的彻底的
鲁迅先生 是从 来 不会 妥协 的,不过
他之所 以不宽恕 “ 怨敌 ” ,恐 怕 倒 是 真 正 恕 不得 的 大众 的 怨敌 ,而 不是 一 条 战 线上
精神 ,是永没有死 !
今 天我们 纪念 他 ,就 是要 学 习他 这
或 可以携 手地 曾经争论 “ 墨相 讥” 者 笔
… …
,
而对 于以前 “ 相讥”最厉 害的郭沫
种精神 。鲁迅 先生死 了,但是我们有很 多
若先生不就 自 无怨 了吗?( 认 见答徐懋庸)
这,我希望在 “ 统一战线”迫切需要 的今
青年。每个青年都 须得准备做 第二鲁 迅 !
( 大众鼓掌)
日,鲁迅先生的钦幕者,应学其 于郭沫若
先 生 , 而 不 要 “ 是 倔 强” 而 “ 门” 也 关 ,
从前在 中国最 伟 大的是 孔子 ,他 死 后 ,有人 曾经这样 哀悼他 :
“ 呼 孔 子,孔 子孔 子 ,孔 子 以前 , 呜 既无孔子 ,孔子 以后 ,又无孔子 ,呜呼孔 子 ,孔子孔子 。 ”这 几句话 ,我们 中国人 认为孔 子是最伟 大的 ,从夏殷周三代后最
分切 以 “ 分力”“ 树敌” 行 者:《 。( 追悼我 们 民族 的巨人鲁迅》 )
由此可见 :围绕鲁 迅 的 “ 死”及其 纪念 , 当时确确实实在进行一场惊心动 魄、波澜起伏 的殊死斗争 。田军和郭沫若 的争论 只不过是这
・
3 ・ 7
维普资讯 http:/
/www.cqvip.com
场惊心动魄、波澜起伏的殊死斗争 中的一个小 小的插曲 ,但这个插曲却折射 出不小 的有深远 意义的大问题 :
完全相 同 的 ,宣 传鲁 迅 ,颂 扬 鲁 迅 ,捍 卫 鲁 迅 。郭沫若 之所 以撰写 不灭的光辉—— “ 关 于鲁 迅 的死 ” ,其 目的 是要 人们 “ 辨 ”清 》 识
“ 人 以 友 人 的 面 孔 出 现 ,友 人 以 敌 人 的面 孔 敌
郭沫若正是在那混 乱而 又复杂 的背 景下 ,
针对在上海鲁迅 的民众葬上 ,有 人演说 “ 鲁迅 是被他 的敌人逼死 了的”言论写了 不灭 的光 辉—— “ 关于鲁迅的死” ,指 出: “ 》 鲁迅 岂是
被区区的敌人可以逼死 的弱者” 鲁迅先生是 ,“
出现 ”的 “ 事实 ” ,绝 不是 针对 田军先 生 的 。
好在 ,争论很快 就结束 了!但却给人们 提 出了
一
个永远值得思考的问题 :那就是到底应当如
何纪念鲁迅?
着笔为我们全 民族在前线上 战死 了,我们应该 加倍 地鼓 起我 们 的敌 忾 ,前 仆 后 起,继续 奋 战 。— —这 才是纪念鲁迅最上 的途径 ,而这样
田军 和郭沫若关 于鲁迅之 “ 死” 的争论 ,
应该说是一次相互缺乏了解和信任的争论 。郭 沫若 长期流亡 日本 ,曾与鲁迅先生曾有过多次
“ 笔墨”纠纷 。田军 自东 北沦 陷后 ,带着抗 日 著作 《 八月的乡村》辗 转流亡到上海 ,受到鲁 迅的关爱与提携 ,始终亲如父子 ,敬重并追随 鲁迅 。如果说 ,鲁迅 与郭沫若 “ 无一面之识 ” , 缺乏沟通 、了解和信任 ,那么 ,田军和郭沫若 更是 “ 无一面之识 ” 。鲁迅 和郭 沫若 虽然 “ 大
替我们民族 “ 仇” 报 ,也就 完成 了鲁迅 给我 们
遗 留下来的责任 。 ”
面对这样的指责 ,作为鲁迅忠实信徒的 田
军认 为 ,这 不是 一般 问题 ,而 是一 个立 场 问
题 :“ 是站在 中国人 民大众 的立场 ,还是 站在
日帝、国民党 反对 派的立 场? ”愤概 地撰 写 了
《 答郭 沫若君—— 关 于 “ 不朽 的光辉” ,文章 》 声明 自己演说 的原意,特别正告 “ 远在 国外的 郭君 ,对于本国文坛 和其他一些事情 ,如果不 确实知道 它的发生和经过 ,仅凭人言或是连对 折全有问题 的一类新闻纸,就下结论或是加个 什么名 词——哭 丧 婆 子之 类—— 的事 情 要慎 重些” ,还对郭沫若进行 了一番揶揄 。 远在 日 的郭沫若看了 田军的 “ 本 公开状” 。 立 即作 出 “ 回答” ,慎重声明 :“ 我在前文中所 下的断案 ,在假设之下所下的断案,是与田军 先 生无关 。我心 目中的田军先生也
绝不 会是那
样 的人 。 ”
战斗却都是为着同一的 目标 ,决不 日夜记 着个
人恩怨 ” ,但 毕 竟 曾 多 次 “ 笔 墨 相 讥 ” 过 用 ( 鲁迅 : 答徐懋庸并关 于抗 日统一战线问题 》 )
这都难免会影 响 田军对郭 沫若 的看法和 信任 。 田、郭 二人谈不上什么沟通 ,信任 。因此 ,发
生那 样的争论就不奇怪 了。由此看来,沟通和 信任该 多么重要 ! 田军和郭沫若之争 ,虽然用笔墨相讥 ,但 在争论中 ,双方都充分袒露 了 自己的胸怀 ,展 示了 自己纪念 鲁 迅 的心路 历程 ,特别 是郭 沫 若 。这就为深入 、全面了解郭沫若和鲁迅 的关 系提供 了一份真实可靠的材料 ,把坏事变成 了 好事 。 可以这样认为 :田、郭关 于鲁迅之死的争 论 文字 ,是鲁迅研 究史 ,也是郭 沫若研 究史 , 更是鲁迅和郭 沫若关 系史研究上 的宝 贵文献 , 包含着 不 少值 得 总结 的经 验 和教训 ,值 得重
视。
郭沫若 的 “ 断案” “ 于 田军先生虽 然无 对 关” ,但所批判 的 “ 鲁迅 是被 他的 敌人逼 死 了 的”见解 ,其源头毕竟 出 自田军先生 。田军作
出那样 的反应是完全 可以理解 的。只不过过多
使用了一些笔墨相讥。 平心而论,田郭在鲁迅逝世后所撰写的哀 悼文字 ,基本立场是完全一致 的,出发点也 是
・
( 责任编辑 :魏红珊)
3 ・ 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郭沫若 学刊 20 年 第 l 06 期 ( 第7 期) 总 5
▲郭 沫若 与 同时代 人
田
军
和
郭
沫
若
关于鲁迅死 因的一次争论
王锦 厚
( 四川 大学 出版社 ,四川 成都 60 6) 104
摘要 :鲁 迅逝世 后 +田军 ( 萧军) 和郭 沫若 曾为其 死 因发 生过一 次 言词 激 烈的 争论 , 向来 不为 即
人所 关注 。但 这 次争论 却折 射 出许 多值 得 深 思 的 大 问题 ,值 得 认 真 分 析 、研 究 ,从 中吸取 深刻 的教
训 。
关键词 :鲁迅 ;死 因 ;郭 沫若 ;田军 中图 分类 号 :C 1. 文 献标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l0 —7 2 (0 6 1 0 9 O 9 21 0 3 25 2 0 )0 —0 2 一l
鲁迅的逝世 留下 一个谜 ,至今未 能破解 。 关于他的 “ 因” 死 ,通 常有三种说法 :
一
宽街 中纪委 招 待所 。人 员 :除担 任注 释 的人 外 ,还特别邀请一批熟悉情况的老人 ,如石西 民、戈宝 权 、蒋 锡 金 等。参 加 讨 论者 ,在 京 的 ,白天参加讨论 ,晚上则 回家。蒋锡 金老人 家住东北 师范大学 ,得住招待所 。因此 ,我俩 时常 在一 起 聊 天。一 天 ,他 约我去 萧军 家 玩
玩 。我非常高兴地答应 了。查 日记 ,有如下记
载:
18 9 4年 7月 2 星期 二 阴小 雨 4
、
死于 “ 肺病” 。
二 、死于 “ 谋杀 ” 。鲁 迅 死时 ,上 海 即有 人怀疑 为 日本医生须藤所谋杀。这一说法 18 94 年 4月纪维周先生在一篇题为 《 揭开鲁迅死因 之谜》中再次提出 ,随即在 中 日两 国学者 中引 起激烈的争辩 ,至今尚无结论 。 三 、死于 “ 气愤 ” 。被胡 风 、徐懋 庸 “ 气
死 ” 。
上午 ,讨论 《 革命春秋》注释稿。 下 午,休息。与蒋锡 金 老人 同去萧军 家。
海 阔天 空 ,无 所 不谈 。荻 益 匪 浅。
田军和郭沫若也 曾为鲁迅的死 因进行过一
次小小的争论 ,向来不为人所关注 。其 实 ,这 是关 于鲁迅死因最早 的一次公开争论 ,本可避
萧 老 处吃 晚饭 。
免 ,但却没能避免 ,很值得研究。
本文尝试着进行 一点探讨 。
毕 ,同去前海西街 1 8号郭沫若故居参观 。
晚 ,看 里根 主 演 的 影 片 及 《 云 飞 》 彩 ,在
故居。
18 94年夏天 ,奉 命前 往 北 京参 加 《 沫 郭 若全集》 自传部分注释稿 的讨论 。地点 :北京
日记很简略 。有必 要补充几 句 。萧老 家,
收 稿 日期 :2 0 一 O 一 l O6 2 O 作者 简 介 :王锦 厚 ,男 ,四川 大 学出版社 教授 。
29 ・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当时住鸦 儿胡 同 6 ,离 前海西 街 l 号 8号郭 沫
若之间的纠葛已记不清 了,手头又没有 当
若故居不远 。蒋 老和萧老是好朋 友 ,所 以一见 面就天 南地北 地聊 开了 :往事 ,今 事 ,人 事 ,
小事……我虽然 曾在成都接待过萧老一家 ,但 毕竟不太熟悉 ,又是晚辈 ,他们聊天 ,不便 随
年 的书面资料 ,只记得鲁迅逝世后在基地 落葬时,萧军代表 治丧 办事处 同仁及鲁迅
生前 支持 的 《 文 》 《 家》 《 流 》 译 、 作 、 中 、
《 文季》四 大刊 物讲 了几 句话 ,最后 几 句
是 :“ 迅 先 生 的死 是 一 把 刀— — 一 把 饥 鲁
意插嘴 ,只是静静地听着……两位老人 一直聊
到萧夫人喊吃晚饭 。
饿 的 刀 !深 深 地插 进 了我 们 地 胸 槽 ,我 们 要 用 自 己和 敌 人 的 血 将 它喂 饱 !我们 要 复 仇 和 前进 ! 报 纸 上发 表 了他 的 讲 话 以 后 , ” 郭 沫 若 在 日本 写 了一 篇 文 字公 开 批 评讽 刺
饭后 ,雨过天晴。蒋老约萧老 同去郭沫若
故居看看 ,萧老欣然同意 。我们 三人便沿前海
步行 到西街 l 郭沫若故 居 。进故 居后 ,依 8号
次参观 郭 老 的会 客厅 、卧室 、书 房、展 览 大
他像 “ 哭丧婆 子的讲话” 。萧军在 他 办的
厅 。参观过程 中,大家都没说话 。我注意观察 萧老参观的情形 ,发现他看展览大厅 的实物 和
图片特别仔细 ,还始终微笑着 。看完展览 ,萧 老步行 回家 ,我们则 留下看电影 。 从北京 回校后 ,我们郭沫若研究室着手编
《 月刊 报 告 》上 写 了一篇 针 对 性 的 文章
《 郭 沫 若 君 — — 关 于 “ 灭 的 光 辉 ” 致 不 》
批驳 了他。萧军认 为这是个立场问题 :是 站在 中国人 民 大众 的 立场 ,还 是站 在 日
帝 、国 民 党反 动 派 的 立 场?( 时是 13 当 96
辑 《 郭沫若佚 文集 (96 14 ) 。其 间 ,找 10 - 99 》
到一篇刊登在 13 97年 1月 2 5日上海 《 大晚报
・
年抗 日战争 时期) ,因萧老手 头没 有这 两 篇文章 ,无法详细解释 ,你们如果能够找
到 可 以分析 一 下 。 祝新春快 乐! 萧耘 的母 亲 王德 芬
l 8 . 1 3 9 7 . l
火炬 》上的题为 《 田军先生 》的佚文 ,内 答
容是关于鲁迅 “ 因”的争论 ,双方言辞都颇 死
为激烈 。郭文针对 的是田军发表在 自己创办 的
《 报告 》一卷一期 上的题为 《 致郭 沫若君—— 关于 “ 不灭的光 辉” 》的杂文 。当时就 很想将 田军
的文章 找来 对 照看看 ,看 到底 是 怎么 回 事。费 了很大的力气 ,田军 的文章 : 也没有 么
找着。这次趁给萧耘寄照片的机 会 ,我 专门给
— —
非常遗 憾 ,也 非常 悲 痛 , 《 郭沫 若 君 致
关于 “ 不灭 的光 辉” 》一文 尚未 找到 ,萧
老竞于 18 年 6 2 98 月 2日凌晨 5 O分 与世长辞 , 再也无法 向他请教 了。若 干年后 ,总算找 到了
萧老写 了一封信 ,请教他 《 致郭沫若君——关
于 “ 灭的光 辉” 不 》是怎么 回事?好 久好久 才
这篇文章 。我认为这是研究 鲁迅 与郭沫若关系 的重要文献 ,遵 照王德芬老人的意见,便 于相 互对照分析 ,同时 ,也为了节省读者寻找 的宝 贵时间,现将两篇文章照录如后 :
致 郭 沫 若君
— —
得到 回复 ,是萧夫人执笔的 ,信 ,全文如下 :
王锦 厚 同志 :
您寄给 萧 军 同志 的信 和 照片 早收 到
了 ,谢 谢 您 !为 了给 你 回信 ,一 直拖 到 现
关于 “ 不灭 的光辉”
在 ,因为萧耘 自四川回京就病 了,到现在
据报载 :在 上海 的鲁迅的 民众 葬上 , 有人演说 :“ 鲁迅是被他的敌人逼死 了的 ,
我们要替他报仇 。 这话 的上 半 句如 不是 ”
新 闻记 者 的传 讹 ,我 看 是 太 不 经意 的 对 于
还没有好。过新年 、春 节也没回来。不能
再等她 了。萧老确 实连信也写不 了了。只
好 由我 代 笔 。 由 于年代 久远 , 关 于和 郭 沫
3 ・ 0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死者的侮辱。鲁迅先 生岂是被 区区的敌人
可 以逼 死 的 弱 者 !这 样 的 说 辞 未 免 太过 于
着他 死 ,甚 至 帮 同他 的敌人 们 来 压 迫他 死
… …
于今也 大写其哀悼 文章来 了,这也 不
哭丧婆子式 了。( 明第一卷十二号) 光
是 我 们 所 需要 的 。 因为他 们 要 利 用 哀 悼 死
如 今再把 那 次在 鲁 迅 先 生民众 葬上
那个 “ 有人” 的演说录在下面:
者的眼泪 ( )来洗涤 自己外在 的被人 民 ?
所 唾 弃 的 痰 汗 , 企 图 另换一 副 形 容 ,好 继
我代表 《 译文》 《 家》 《 季》 、 作 、 文 、 《 中流》四个刊物和治丧办事处全体 同人 ,
向诸位说几句话 。就是 :鲁迅先生他 不应 该死,他 自己也不想死,他 不想用死来逃
续 着他们罪恶卑鄙 的生涯。这就如郭君所
说 “ ……这敌人 ,我看 ,倒反 而有好些藏
在 了自命为鲁迅的 ‘ 亲友 ’者里……”不
错 ,鲁迅先 生生前的 ‘ 亲友’未必全是好
避 自己的责任 。他要 活 ,他要 用活着的最
后 一 滴
血 ,为 中 国整 个 民族 ,为世 界 上被
的 ,也未必全是理解鲁迅先生的事业和为
人 。而佯 装 “ 己” 曲 解 了他 的谈 话 或 思 知
压迫的大众,争解放 ,争平等…… 。可是
他 的敌 人们 却 要 他 死 ,不 准 他 活 ,连 接 不
想而 完成 自己的某种企图或许是有的,这 就像 写得巧 妙流利 鲁迅先 生的哀悼 文章, 而本人未必就是衷心地在哀悼一样 ,也许
在 逝 者 生前 ,他 就 是 诅 咒这 位 战 士 早 些 死
断地压迫 了他 三十年 !现在他死 了,装在
棺 材 里 了 … … 这 是 他 的 敌 人 胜 利 了吗 ?
( 群众 :“ 没有胜利 ” 不错 ,他们 并没有 )
胜利,鲁迅先生的死,正是 为他们点起 了
掉 中的 一 个一 这 又有 什 么 办法呢 ?也 一
就如 郭君 所说 “ 人 以友 人 的 面孔 出现 , 敌
友 人 以 敌 人 的 面 孔 出现 … … ”
最后送 葬的火把……鲁迅先生的死是一把 复仇 的刀子,插 在我们 每 个人 的 心窝上,
我们要承 继他这把刀 ,我们 也要承继他的
“ 不朽” ,这是鲁迅 先生应得 的光 荣;
“ 不妥协” ,这是他 生前战斗的精神 。在郭
君的文章 里屡 屡提 到 了 “ 不朽” ,并且说
“
… …
敌人 ! ( 掌声) (《 文》新 二 卷三期 ① 译
《 记 》 后 )
我相信他 也希望众人 同他一样 的 不
为 了要 证 明 , “ 闻 记 者 的 传 讹 ” 新 ,
朽……” ,可是我却 不这样 相信 着 ,也许 鲁迅先 生在 自己的心里这样想过 ,希望过
… …
为 的要希望远在 国外的郭君 ,对于本 国文 坛和其他一些事情 ,如果 不确 实知道 它的
发 生和经过 ,仅 凭人 言或是连打对折全有
问题 的一 类 新 闻 纸 ,就 下结 论或 是 加 个什
可是在 他的文章或是谈话 中,我却没
有一次发现过,反之他却相信世界上没有
不朽 的 东 西 , 只 是 一 种 时 间 上 的 比 较 而
么名词—— 哭丧 婆 子之 类—— 的事情 要
慎 重 些 。— — 以下 是题 外 的话 : 嚎 天抢 地 ,仅 是 向 棺 材 板 上 抹 几 把
已。我相信他不是 为了 “ 不朽” 才战斗的
… …
也 不是希 望别人 “ 不朽”才 来斗争 。
“ 不妥 协 ” ,是 的 ,他 一 生是 在 不妥 协 地 为
眼泪鼻涕就算 完事 ,这类 “ 哭丧婆子”式
的鲁迅 先 生的 哀悼 者 ,不是 我们 所 需要 的 ;就是在 逝者 生前 ,而有一 类人们诅咒
了历史上赋予的任务 而战斗。他 对于中途 上纽绊他 的脚的一些可怜的 葛藤 ,毫没有
怜惜地斩除着。如今曾纽绊过他的葛藤们
① 这 个 演说各报 刊 引
用时 。文 字上略 有不 同 ,均未指 明 演说者 是 田军 。据我 所见 。唯 有 《 燕大 周刊 》在题 为 《 出殡 的行 列》 指明 “《 月的 乡村 》作者 田军说 : ‘ 八 鲁迅 先 生的 死是 他的敌 人 逼死 的… …
・
31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是 一 寸 一 寸地 枯 萎 下 去 ,作 了历 史 烘 炉 的
了的 ,我们要 替他报 仇 。 这话 的上 半 句 ”
如 不是 新 闻记 者 的传 讹 ,我 看 是 太 不 经意
燃料 ,而鲁迅先 生,却更加大加速 了他的 步伐 突进着……一直到他的死!可是他的 “ 不妥协”的种子会 在每个 爱着他 的人 的
血 液 里 , 生 出 了更 多 更 茁 壮 的 “ 妥 协 ” 不
的对于死者的侮 辱。鲁迅先 生岂是被 区区
的敌 人 可 以逼 死 的弱 者 !这 样 的 说 辞 未免 太 过 于哭 丧 婆 子 式 的 了。( 光 明》 第 一卷 《
十二号)
的 芽 来 。这 一 点 郭君 是 用 不到 悲观 的 。
当鲁迅 先 生 生前,他 并 不是把 我们
的 敌 人 看 作 “ 区” 区 ,相 反 的 ,他 却 时 时
刻 刻 嘱 咐 别人 不要 “ 敌 ” 轻 。无 畏 缩 无 间
当时我 看 的什 么报 ,现 在 已经 不记
得 了。演说者是谁,我所看 的报上也没有
详载 。只是 “ 鲁迅被 敌人逼 死了”的那样 的话 ,颇足 以表 示 当时一部 分人 的心理, 所 以我便借 了来作为写文的资料 。但 又怕
断地 同我们 的敌 人 沉着地 斗争 ,这 是 对 的;而抛着嘴角, “ 英雄 式” 地说 些空头 大话 ,这是鲁迅 先生生前所最痛 恶的。几
句 大话 是 消灭 不 了敌 人 。
有 失原演说 者的真意 ,所以我也就加上 了
“ 不是 新 闻记 者 的传 讹 ” 如 。田 军 先 生 为要 证 明确 是 “ 闻 记 者 的传 讹 ” 新 ,他 引列 了 下 面 的一 节材 料 :
他 也不 想作 为 “ 为 玉碎 毋 不 为 瓦 宁 全” ( 郭语 ) 的 烈 士 ,相 反 的 , 只 要 对 引
历 史有用,即使 瓦全他也是 乐意的吧?
为 了要 承 继 这 “ 灭 的 光 辉 ” “ 不 , 哭
我代表 《 译文》 《 家》 《 、 作 、 文季 》 、 《 中流》四个刊物和治丧办事处全体 同人 ,
向诸位说几 句话 。就是 :鲁迅先生他不应
该 死 ,他 自己也 不 想死 ,他 不 想 用死 来逃
丧 婆 子 式” 的 …… “ × 式 ” “ × 式 ” × , ×
… …
等等 固然是要不得的,而躲 在一角说
空 头大 话 ,摆 大旗 … …之 类这 样 一 九 三 ×
避 自己的责任。他要活 ,他要用活着的最
后一滴血 ,为 中国整 个的民族 ,为世界上
年 ×式的战斗 者,我 以为也是要
不得 的 。
不知 郭 君 以为 然 否?
一
被压迫的大众 ,争解放 ,争平等……。可
是 他 的敌 人 们 却 要 他 死 , 不准 他 活 ,接 连
九 三 六. 十一 . 二 七 晨
郭沫若看 了 田军 的公 开 信 ,立 即 作 出 回
答 。全文 如下 : 答 田军先生
郭 沫 若
不断地压迫了他三十年 !现在他死 了,装
在 棺 材 里 了… … 这 是 他 的 敌 人 胜 利 了吗?
( 群众: “ 没有胜 利” )不错 ,他们 并没有
胜 利 ,鲁迅 先 生 的死 ,正是 为 他 们 点起 了
沪上 的友 人寄 来 了一册 “ 报告” ,在 封面上便见 了有田军 “ 致郭沫若君”的标
题 ,我很诧异 ,怎么田军先生会 向我 写公 开状 了。自然 ,立刻便 翻开 了内容 来 看 , 才知道是我 的 “ 不灭的光辉”那篇短 文开
最后送葬的火把……鲁迅先 生的死是一把
复仇的刀子 ,插 在我们 每 个人 的心 窝上, 我们要承继这把 刀,我们也要承继他的敌
人 !( 掌声) (《 译文 》新 二卷三期 《 后
记 》 )
罪 了先生。那短文里有下边 的一段话 ,被
田 军先 生 引起 :
手头 没 有 《 文 》 译 ,详 细 的情 形 不
明 ,有 前后 的 文脉 来推 测 ,这 节 文 中的
“ ,和前面所说 的 “ 人” 我” 有 ,大 约就 是
田军 先 生 ,那 么 , 这 演说 的 内容被 新 闻记
“ 报 载 :在 上 海 的 鲁 迅 的 民众 葬 据
上, 有人演说 :“ 迅是被他 的敌人 逼 死 鲁
・
3 ・ 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者歪曲得真是有 点程度 了。 自然,我在前 文中所下 的 断案 ,在 假 设之 下所 下 的断 案 ,是与 田军先 生无关。我心 目中的田军 先生也绝不会是 那样的人 ,虽然我们尚无
一
去。这篇文章被 北鸥翻译 了,登在 《 现世
界 》 改题 为 《 落 了一 个 巨星 》 听说 北 , 坠 。
平方面也有一种报 译载 了。接着 隔了不久
又写 了那篇 《 不灭 的光 辉 》寄给 了 《 光
面之 识 。 不过 我 那 些 断案 ,对 于 田 军先
明》 。但把 那 《 不灭 的光辉 》寄 出后 ,有 朋友拿 《 中流》的第三期给我看 ,特别要 我看鲁迅先 生的那篇 《 吊》 女 。他说 ,那 篇文章的落尾几 句分明是在骂人 。我也看 了,看 到 最 后 ,的 确 是 有 这 样 的 几 句 :
“
… …
生虽然无关 ,而对于抱有 “ 鲁迅是被他的
敌 人 逼 死 了的 ” 那 种 想念 的人 ,是 仍 然说
得过去的。我 自己早就听见人说过 了,说
“ 鲁迅是被 胡风逼死 了”或 “ 鲁迅 是被徐
懋庸逼死 了”那样 的话 。这话 ,我觉得 实
在是 太近 于哭丧婆子式的,所以我才起 了
心作 出那篇 短 文 。 田 军 先 生的 演说 ,被 新 闻记 者 歪 曲成 那样 ,也 正足 以证 明 那位 歪
只有 明 明 暗 暗。 吸 血 吃 肉 的 凶 手 们
或其帮 闲们 ,这 才赠人 以 ‘ 犯而 勿校 ’或 ‘ 勿念 旧恶’的格 言 ,—— 我 到今年 ,也
愈 加 看 透 了这 些人 面 东西 的秘 密 。 ”
曲的记者是抱 着 “ 鲁迅是被他 的敌人逼 死 了的”那种观念 的人 。我的断案就正是对
鲁迅先生这 话 , 自然 也并 没 有指 定 是谁 ,不过在 当时我 发表 了一 篇 《 苗 菟 的检 阅》 ,在 文学的见 解上 和鲁迅 先生稍 稍有点分歧 ,而文 中正隐含有对 于同一阵
营 的人 “ 而 不校 ” 及 “ 犯 不念 旧恶 ” 的 意
那些记者 而发 的 。所 以要 请 田军 先 生原 谅 ,我是并无存心责备先 生的 ,而我 的责
备 也当得 另有一批 人领受。
至 于田 军 先 生 的 “ 外 的话 ” 题 ,说 得 虽然 隐 隐讽 讽 , 曲 曲折折 ,但 其 大意似 乎
思。就在 同一期 的 《 中流》 中接着便有唐 先生的 《 也投 一票》 ,正是针对 着 那篇 文
不外是说 “ 郭沫若就 是 鲁迅的敌人 。 ”这
倒也是相 当普遍 的话 。就让田军先生那样
章作的。因此我便 想到 了那拿 《 中流》给
我看 ,而且要我特别看 《 吊》的那位朋 女
友 的用意 。鲁迅先生的真意是怎样 ,我不
说吧 ,我是不想分辩 的。不过有一件事情 想分辩一下 ,是这作 为 “ 鲁迅的敌人”的 我 ,不该 又骂 了些 “ 巧妙流 利” ( 的)鲁 迅 先生的哀悼文章。竞 “ 以友人 的面孔 出
现 ” 。
得 而知 。不过既有人 对于鲁迅先生的文章
作 那样的解释 ,可见作同样 解释的人 一定
不少。我 不好在鲁迅先生死后 ,再来表 示
自己的特别的宽大。因此我便连忙写信给
记 得 十 月 十 九 日 的 晚 上 , 刚 好 把
《 明》 光 ,叫把 《 不灭的光辉》寄还我 ,同
时还把 《 资本论 的王茂荫》那篇 文字拿去
兑 换 。但 不幸 这 回也 没 赶 及 。 又 同 时通 知
《 资本论 中的 王茂 荫》的 那篇 文章 草 完 , 看报 ,得到 了鲁迅逝世的噩耗 ,不禁悲从
中来,就用毛笔在 宣纸上写 了一篇 《 民族 的杰作 》 。第二 天早 上 ,非 厂 来报 告 我 ,
过非厂 ,叫在 《 文 》 中把 《 质 民族 的杰
作 》那篇抽 出来。非厂曾亲身跑来对我 商
量这事 。 我说 :“ 纪念 鲁迅先 生,在心 里好 我
他使把 文章拿 去 了,说要 登 《 质文》 同 。 时 东京 帝国大学的 “ 帝大新 闻社”
也打 了
电来 ,要我 写一篇纪念文字,我也就在廿
了,不必一定要做 出文章来表 示。文章发
表 了之后 ,别人会说我是矫情 ,故意装作
・
二 日上 午 用 日文写 了一篇 《 吊鲁迅 》 寄
3 ・ 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一
个人 面孔 。拿死者来作垫脚 凳。 ” 非厂说 :“ 不发表 ,别人 尤其会 骂 你
从形势人手吧 !当时文坛 的形 势是怎样 的
呢?
你 ,说 你是永远 怀恨鲁迅 ,人 死 了,仇都 不散 。连你没有 吊电,国内都早有人说话
的 。 ”
鲁迅逝世 前夕 ,仅 以 12 9 4年 为例 ,查 禁 进步书籍 19种 ,刊物 7 4 6种。《 申报 》总 经理 史量才于 1 月 1 1 3日遭 暗杀 ,……白色恐怖 笼 罩全 中国 。一方 面是国 民党 日益加 紧的文化围
我感觉 着,做 人 实在 有 点 两难 ,于 是乎也就 索性让他们拿去发表 了。
以上便是 我 发表 了 “ 鲁迅 先 生的 哀
剿 ,暂且不论 ;一方面则是左翼文 艺阵营内部
的矛盾和斗争 ,特别是所谓 “ 两个 口号 ”的纷
悼文章”的经过 ,虽然做得是 否 “ 巧妙流 利” ,不得 而知 。不 过在有 一部 分的人 看
来 ,我 的 确 是犯 了点 “ 人 以友 人 的 面孔 敌 出现 ” 的怀 疑 。这友 人 的 面孔 ,让 自己来
争 ,周扬 为首 的 “ 国防 文学 ”派 以依 靠 郭 沫 若 、争取茅盾 、孤立鲁迅的策略与鲁迅 、胡风 为代表 的 “ 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 文学”派进行 着几乎是 势不两立的 “ 殊死”斗争 ,直到鲁迅 逝世后 才 逐渐 平 息。其 间 ,宗 派 主义 暴露 无 余 ,一直延续到如今。
把 它剥 离了,或者干脆得一些。
不记 得 是 谁 说 的 话 了 ,但 是 欧 洲 的
一
句警言,是说 “ 伪善 是善 的胜利” ,这
鲁迅逝世的消息传出后 ,四海震惊 ,举 国
哀悼 。大报 ,小报 ,无一例外地刊登关于鲁 迅
意思是 “ 善” 还 有 点 好 处 ,所 以 “ 善 伪
者”才去 “ 伪” 它。我 自己浅薄得很 ,未 能 了解鲁迅 先生的高深 ,不过据我的浅薄 的想法 ,鲁迅一死 ,使一些伪善者都来哀
的文 章 。一 时间 ,哀悼 ,痛 惜 ,谩 骂,侮 辱 , 曲解 ,谣言无所不有 ,尤其是那些 “ 生前挨 了 骂不泄气 ,于是在死人头上逞英雄来掩饰 他的
失败 ”的人 ,还有那些 “ 敌人 以友人 的面孔 出
悼他 ,这也是鲁迅 的胜利 ,或鲁迅所代表
的善 的 胜 利 。
现” 的人 ,更是施展种种鬼蜮伎俩 :如 《 大公 报》 ,鲁迅逝世的 第二天 ,即 1 0月 2 0日就 发 表题 为 《 悼念
鲁迅先 生》的 “ 评” 短 ,竟然 胡
说什么 :
“ 只要对历史有 用即使 瓦全他也是 乐 意的” ,这是 田军先生所 了解的鲁迅 的精
神。
“ 了要 承 继 ‘ 不 灭 的 光 辉 ’… … 为 这
他 那尖酸刻 薄 的笔 调 ,给 中国 文坛
划 了一个时代 ,同时也给青年不少的不 良
影响。
而躲在一 角说 空头大话,摇 大旗……之类 这样 一九三×年 ×式的战斗者 ,我以为也 是要 不得 的。 ”—— 这是 田军精神 。
但 这两种 精 神 似 乎有 点在 “ 斗” 战 。 在我看来,在 “ 战斗”的时期 ,摇旗呐喊 也有必要 ,而做得技巧一点 ,倒也无伤乎
“ 全 ” 瓦 。
与他 接 近 的 人 们 , 不 知 应 该 怎 样 爱
护这样一个人 ,给他许 多不必要 的刺激和
兴 奋 ,怂 恿 一个 需要 休 息 的人 ,用很 大 的
精神 ,打无谓 的笔墨官 司,把一个稀有的 作 家的生命消耗 了。这是我们 所万分痛惜
的。( 引者注 :后 来查明此 短评为 总编辑
王 芸 生手 笔 ) 。
究竟鲁迅要比 田军高明得 多。
一
九 三 七 年
一
月一 九 日
怎样 分析这 次田郭之争呢?
・
对此侮辱 ,诬蔑 ,何林 ( 即李何林)立 即
3 ・ 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作 出 反 应 ,挥 笔 撰 写 了 为 《“ 鲁 迅 先 悼
对 因他给鲁迅的信而引发的风波 ,徐懋庸
生”—— 对 《 ( 大公报>短评记 者及其侪辈的 愤言》 ,义正词严 地予 以批 驳 。远在 海外 的萧 三也迅速写 了 《 反对 对鲁 迅 的侮辱 》 ,愤慨 地
予 以声讨。又如 《 平晨 报 》 北 ,鲁 迅 的宿敌梁
极力进行 了辩解 ,说 :
先生战 斗 了一 生,哪 里会 禁 不起 我
的 一 气? 他 又 不是 杂 志编 辑 的奴 隶 ,倘 若 自 己不愿 , 怎 么好 逼他 作 文 ? 所 以我 的信
实秋 主编的 《 文艺》周 刊 ,在第 三期 发表了时 为北京大学英 文 系教授 叶公 超 的 《 迅 》 鲁 ,更
是以 “ 欲抑 先扬 ” 的手 法 ,散 布一 片 胡 言乱
之 类绝不是致命 的杀害。苦心孤诣要想派 别人是鲁迅先生之敌的 “ 朋友”和非朋友
们 ,从 这些上面下手 “ 罗织” ,是枉 费心
机 的 ,这 只是 一 场 自扰 而 已,犹之 乎取 消 我 的挽 联 一 样 。
语 ,说什么鲁 迅 的 “ 响 终 于 只是 空 虚 与绝 影
望” 始终是个 内倾 的个人 主义者” 虚无 主 ,“ ,“
义者” ,常常 “ 容易从开 头 的冷静 而流 人漫 骂
徐懋庸不仅如此辩解 叫屈 ,且继续攻击黄
与戏谑的境界” ,所创作的人物 ,“ 都似乎 是旧 戏里 的角色 ,丑
角 的色彩尤其浓厚” 最成功 ,“
的还是他 的 杂 文,十 四册 中,除掉 谩 骂 ,嘲 戏 ,以及零星的小品之外 ,还有委实耐读 的文 笔在” 当他专一攻 击一种 对象的时候 ,他 的 ,“ 文章多半 是坏 的” ,对叶 公超 “ 欲抑 先扬” 的 战法所散布的种种言论 ,李何林教授激愤地撰 写 了题为 《 叶公 超先 生对 鲁迅 的谩骂 》 ,一 一 予以痛斥 ,明确指 出 : “ 鲁迅死后 尚被人 如此 地曲解 ,诬蔑 和谩 骂,也就证明他的作品不是
真的 “ 空虚与绝 望” 。大 报如此 ,小 报更 是推
源等人 ,由此可见 ,鲁迅逝世后 ,文坛的情形 是多么复杂 ,又是多么混乱。如雪苇先生所指
出的那样 :“ 这死后 ,是想得到的 :‘ 一是借此
去吸血 ,以为可以更放心地更凶狠地 吮吸。这 首先在这些天来的 ‘ 翻版偷印 ’上,也可 以嗅 出点 来;一 是将 开 始他 们 对 鲁迅 先生 的 ‘ 割 势 ’工作 :曲解 或支 解 ,前 此恨 他胡 不早 死
的,现在 要 十 二 万 分 的 ‘ 哀 ’ 悲 ,哭 丧 着 脸
‘ ’他到高高 的天空里 去吧 。 ( 捧 ” 雪苇 :《 导师
的丧失》 ) 在这复杂 的悼念鲁迅的众生相 中,有三个
人 的言行尤为引人 注 目:
一
波助澜 ,变本 加厉 ,借 机 “ 广销 路” 推 ,欲发
“ 横财” ,谣言满天飞 ,谩骂 、嘲讽不绝 。说什 么鲁迅先 生 “ 门写些 尖酸 刻薄 的随笔杂感 , 专 以讽刺他 讨厌 的 人 ” ,不 独 是 “ 怎 样 可 赞 不 颂” ,还 “ 有失一位 大家态度” ,……也有趁机 大喊冤屈者如徐懋 庸 ,此人在 《 立报 ・ 言林 》 发表题为 《 死乎 ,逼死乎? 》的文章 ,说:
鲁迅先 生死后 所发 生 的许 多问题 之 中,有一个是他到底是被 谁害死 的? 于是 有他的 “ 朋友”或非朋友的 负责研 究,而 后判 断道 : ( 一)是 几个 办杂志的人 ,他 们 催逼写稿太凶 了, ( 二)是徐 懋庸 ,他
写 了 那 样 一 封 “ 劣 ” 的 信 , “ 死 周 恶 气
瑜 ” 。
是身为胞弟的周作人 。
他 没有哀伤 ,没有惋惜 ,更没有赞颂 ,有 的却 是曲解 ,侮辱 。他在北平对 上海 的 《 大公 报》驻平记者说 , “ 迅先生的 思想 ,是偏 于 鲁 消极的 ‘ 虚无 主义 ’者 ,癖性又多疑 ,别人举
一
动都怀疑是 骂他。 ( ” 小乎 :《 鲁迅先生 死后
的敌人—— 周作人 的态 度》 “ ) 往往一点小事 ,
就 和家人冲突起来 ,动不动就生气 ……对一切 事 ,仿佛都很 悲观,……。 ( ” 记者 : 《 鲁迅先 生噩耗 到平 ,周作人谈 鲁迅 》 )鲁
迅先生死后 ,
周作人 的态度着实令人奇怪 。其 言论是对 鲁迅 先生的典型曲解 ,诬蔑 ,可算 当时的一例 。与 本文关 系不大 ,暂且不论。
・
35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二 是 弟 子 田军 ( 萧军 )先 生 。 即
族的杰作 …
纪念 鲁迅先 生》 ,载一 九三六 年
田军 ,《 八月 的乡村》 的作者 。鲁 迅先生
一
十一月十一 日 《 质文》月刊二卷 二期 ,收 《 郭 洙若文集》十二卷 “ 集外” 时,改题 为 “ 悼唁 鲁迅先生” 。 十月二 十二 日以 日文 作 《 坠落 了 一个 巨 吊》 ,载 日本尔京 《 大新 闻》 帝 。陈北 鸥译 为中
手扶植 、提携起来的优秀青年作家 ,可谓鲁
迅先生的 忠实 信 徒 ,一 生追 随鲁 迅先 生 的足 迹。鲁迅病危 ,他看护 ;鲁迅逝世 ,他长跪灵
堂痛哭 ;鲁迅 出殡 ,他扶棺;鲁迅下 葬,他 演 说……鲁迅逝世一月 ,他带着 印存纪念鲁迅 的 文字和照片的 《 作家 》 中流》 译 文》 文 、《 、《 、《 季》在 “ 万国公墓”鲁迅的坟前焚烧 ,并 与特
文 ,并经作者亲 自修改 ,载 十一月 十六 日上海
《 现世 界》十月刊一 卷七期 ,又 收上海 全球 书 店 十一月版 《 鲁迅的盖棺定论 》 。 十月二十四 日作 《 鲁迅先生 》 挽 鲁迅先生千 古
方 悬 四 月 , 叠坠 双 星 , 东亚 西 欧 同殒 泪
钦 诵 二 心 ,憾 无 一 面 , 南 天北 地遍 招魂
务马吉峰 、张春桥 “ 决斗 ” 。当时有人 这样 记
载 田军的言行 :
当鲁迅 第一 次重 病后 ,田 军在 《 作 家》上发表一篇 《 中国民族的痛苦》的文 章 来纪念 。鲁迅 死后 ,他更跪着床下哭着 不起 ,直到鲁迅 夫人许广平女士说着不要 尽 哭,还是 多做 点事吧 。他才起 来。
出殡 那 天,哭得 最惨 的是 他 ,登 台
郭 沫 若 哀联
一
九三六年十月二 十四 日寄 自日 本
此挽联除送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 ,并同时 寄上海 《 立报 ・ 言论 》主编谢六逸 ,还附短信
一
演讲说 “ 鲁迅先生死后像一把 刀直刺我心 中” 的是他 ,发起替鲁迅 “ 复仇” 的更是
封 ,信 中说 : “ 鲁迅先生 逝世 ,闻耗不 胜惊
叹 。曾撰 一联 哀 挽 ,写 寄 上海 ,今 录 出之 如
他 。(《 鲁迅先生轶事 》(97 7月千秋 13 年
出版 社 )
次。如 《 林 》可 发 表 亦 请 发 表 之 。 编 者 言 ” “ 附志 ” ,除 引 用 上 述 信 件 外 ,还 特 别 声 言:
“ 虽时间性 已过 ,本栏仍乐 为刊载 。 “ ” 哀挽 一 联”载十一月 一 日 《 立报 ・言林 》 ,又 收 《 鲁
迅先生纪念集》 。 十一月一 日,作 《 灭的 光辉 》 不 ,载 十一
月二十五 日上海 《 明 》半 月刊 一卷 十二期 , 光
可见 ,田军对 鲁 迅 先生 的 感情 是何 等 淳
真 ,何等深厚 。 再一个也就是 “ 对手”郭沫若了。
郭沫若几乎是作为鲁迅 “ 对手”出现在文
坛上 的。从新文学运动以来 ,与鲁迅多次发生
过激 烈 “ 冲突” ,并 以 “ 笔墨相讥” ,甚至刻薄 相骂 。但 鲁迅 逝世 后 ,确 实使 郭 沫若 悲痛 不
已 。他虽然 流亡在 日本 ,受 到宪兵刑士 的严 密
收 《 郭沫若文集》十三卷 。
十一 月四 日,参加有三十三个 团体 ,七百
余人 ,在 日本东京神 田区西神一丁 目三番地当
时的 日华学会 内举办 的鲁迅追悼会 ,发表 了对 鲁迅无 比敬仰 ,充满激 情 的讲话 。这 次讲话 ,
监控 ,但还是 千方百计尽可能地参加鲁迅逝世 的各种悼念 活动 :作挽联 ,撰悼文 ,接待来访 者 ,出席 追悼会 ,发表演说 ,……从十月 十九
日到次年一月十九 日,发表 《 田军先生 》的 答
至今未收入郭沫若 的任何文集 ,特引录如后 :
今 天在 国外 纪念我 们 的 导 师鲁迅 先
公开信 ,短短三个月里 ,他写下 了一 系列哀 悼
文字 :
生 ,是最悲痛的一件事。我和鲁迅先生 未
曾见过一 面,但 对他 个人 了解却很 深。刚 才佐藤 先 生 ( 日本 著名 作 家佐藤 春 夫 指
十月十九 日,夜 闻鲁迅逝世噩耗 ,作 《 民
・
3 ・ 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
抄录者)说 ,他是鲁 迅先生 的弟子 ,
伟 大的人物。但是我们不 同!我们希望后
未免太客气 了,以佐藤先生那样有地位的 作 家,也说是鲁迅先生的弟子 ,那么我应 该是弟子的弟子 了。现在我是 以徒孙 的资
人 生出许 多的鲁迅 先生。现在 ,我把这哀
悼 的话 改为 :
“ 呼 鲁迅 ,鲁迅 鲁 迅 !鲁 迅 以前 , 呜
无一鲁迅 !鲁迅 以后 ,无数 鲁迅 ! ( 热烈
格来参加这 次追悼会的。
鲁迅先生 的死 ,就 是 刚 才佐 藤 先 生
所 说 的 ,不 但 是 中 国 的 损 失 , 东 方 的 损 失 , 而且 是世 界 的损 失 !他 的 死 ,是 值得
掌声) 呜呼鲁 迅 ,鲁迅 鲁迅 ! ( 声 不 ” 掌
息 ) ( 载 一 九 三 六 年 十 一 月 六 日 东 京 原
《 东新 闻》周刊第五卷十三期) 留
哀痛的,尤其是 死在 大众被 压迫的 时候 ,
十一 月十 F ,代 表 “ 文 社” 同仁 再 作 t 质
“ 鲁迅挽联”一副: 悼
平 生 功 业尤拉 化
中国的民族危机 深重的时候 。但是鲁迅先
生永远不死 !他的死 ,在我们是损失,在 他是光荣的 !而且是 中国历史上 的无比的
旷 代 文章 数 阿 Q 手 迹 ,载 《 文 》 月刊 二 卷 二 期 。 质
光 荣!现在 国内有 无数的 劳苦大众 ,无数 的青年哀悼着他 ,同时在 国外也有许 多作
家在 哀悼着他 ,象今 天佐藤先生这样 悲痛
郭沫若这些哀悼文字 ,不仅充分表达了他
对鲁迅 的尊重 ,颂扬 了鲁迅的伟 大,也显 示了
自己的胸怀 ,赢得了人们的普遍理解 。难 怪当
时文艺界有人撰文写道 :
地哀悼着他 ,是 中 国有 史 以来从 来 没有
的。
中 国 有 句 俗 话 :三 代 以 下 无 一
人。—— 所谓 三代 就 是夏 殷 周。现在 只
我们 文学界 的 ,也 可 以说 是 文化界 的两个领 袖 ,郭 沫若 先 生一 贯精 神 是反 抗 ,而鲁 迅 先生 则是 倔强 ,钢 铁般 的倔 强 ,贯 注在 ,因而也 显示在他的一切作品
的 内容 与作 风上 。… …
有鲁迅先生 当得起 。 夏殷商 以后 的伟 大的人 物 ,只有鲁
迅先 生 一 个 人 !为 什 么他 值 得 我们 这 样 敬
仰 ,就是刚才一位 朋友报告过的,他在思 想、文学、生活方 面,现 在他 虽然死 了, 但他 的精神 ,他的一贯 的不屈服 的彻底的
鲁迅先生 是从 来 不会 妥协 的,不过
他之所 以不宽恕 “ 怨敌 ” ,恐 怕 倒 是 真 正 恕 不得 的 大众 的 怨敌 ,而 不是 一 条 战 线上
精神 ,是永没有死 !
今 天我们 纪念 他 ,就 是要 学 习他 这
或 可以携 手地 曾经争论 “ 墨相 讥” 者 笔
… …
,
而对 于以前 “ 相讥”最厉 害的郭沫
种精神 。鲁迅 先生死 了,但是我们有很 多
若先生不就 自 无怨 了吗?( 认 见答徐懋庸)
这,我希望在 “ 统一战线”迫切需要 的今
青年。每个青年都 须得准备做 第二鲁 迅 !
( 大众鼓掌)
日,鲁迅先生的钦幕者,应学其 于郭沫若
先 生 , 而 不 要 “ 是 倔 强” 而 “ 门” 也 关 ,
从前在 中国最 伟 大的是 孔子 ,他 死 后 ,有人 曾经这样 哀悼他 :
“ 呼 孔 子,孔 子孔 子 ,孔 子 以前 , 呜 既无孔子 ,孔子 以后 ,又无孔子 ,呜呼孔 子 ,孔子孔子 。 ”这 几句话 ,我们 中国人 认为孔 子是最伟 大的 ,从夏殷周三代后最
分切 以 “ 分力”“ 树敌” 行 者:《 。( 追悼我 们 民族 的巨人鲁迅》 )
由此可见 :围绕鲁 迅 的 “ 死”及其 纪念 , 当时确确实实在进行一场惊心动 魄、波澜起伏 的殊死斗争 。田军和郭沫若 的争论 只不过是这
・
3 ・ 7
维普资讯 http:/
/www.cqvip.com
场惊心动魄、波澜起伏的殊死斗争 中的一个小 小的插曲 ,但这个插曲却折射 出不小 的有深远 意义的大问题 :
完全相 同 的 ,宣 传鲁 迅 ,颂 扬 鲁 迅 ,捍 卫 鲁 迅 。郭沫若 之所 以撰写 不灭的光辉—— “ 关 于鲁 迅 的死 ” ,其 目的 是要 人们 “ 辨 ”清 》 识
“ 人 以 友 人 的 面 孔 出 现 ,友 人 以 敌 人 的面 孔 敌
郭沫若正是在那混 乱而 又复杂 的背 景下 ,
针对在上海鲁迅 的民众葬上 ,有 人演说 “ 鲁迅 是被他 的敌人逼死 了的”言论写了 不灭 的光 辉—— “ 关于鲁迅的死” ,指 出: “ 》 鲁迅 岂是
被区区的敌人可以逼死 的弱者” 鲁迅先生是 ,“
出现 ”的 “ 事实 ” ,绝 不是 针对 田军先 生 的 。
好在 ,争论很快 就结束 了!但却给人们 提 出了
一
个永远值得思考的问题 :那就是到底应当如
何纪念鲁迅?
着笔为我们全 民族在前线上 战死 了,我们应该 加倍 地鼓 起我 们 的敌 忾 ,前 仆 后 起,继续 奋 战 。— —这 才是纪念鲁迅最上 的途径 ,而这样
田军 和郭沫若关 于鲁迅之 “ 死” 的争论 ,
应该说是一次相互缺乏了解和信任的争论 。郭 沫若 长期流亡 日本 ,曾与鲁迅先生曾有过多次
“ 笔墨”纠纷 。田军 自东 北沦 陷后 ,带着抗 日 著作 《 八月的乡村》辗 转流亡到上海 ,受到鲁 迅的关爱与提携 ,始终亲如父子 ,敬重并追随 鲁迅 。如果说 ,鲁迅 与郭沫若 “ 无一面之识 ” , 缺乏沟通 、了解和信任 ,那么 ,田军和郭沫若 更是 “ 无一面之识 ” 。鲁迅 和郭 沫若 虽然 “ 大
替我们民族 “ 仇” 报 ,也就 完成 了鲁迅 给我 们
遗 留下来的责任 。 ”
面对这样的指责 ,作为鲁迅忠实信徒的 田
军认 为 ,这 不是 一般 问题 ,而 是一 个立 场 问
题 :“ 是站在 中国人 民大众 的立场 ,还是 站在
日帝、国民党 反对 派的立 场? ”愤概 地撰 写 了
《 答郭 沫若君—— 关 于 “ 不朽 的光辉” ,文章 》 声明 自己演说 的原意,特别正告 “ 远在 国外的 郭君 ,对于本国文坛 和其他一些事情 ,如果不 确实知道 它的发生和经过 ,仅凭人言或是连对 折全有问题 的一类新闻纸,就下结论或是加个 什么名 词——哭 丧 婆 子之 类—— 的事 情 要慎 重些” ,还对郭沫若进行 了一番揶揄 。 远在 日 的郭沫若看了 田军的 “ 本 公开状” 。 立 即作 出 “ 回答” ,慎重声明 :“ 我在前文中所 下的断案 ,在假设之下所下的断案,是与田军 先 生无关 。我心 目中的田军先生也
绝不 会是那
样 的人 。 ”
战斗却都是为着同一的 目标 ,决不 日夜记 着个
人恩怨 ” ,但 毕 竟 曾 多 次 “ 笔 墨 相 讥 ” 过 用 ( 鲁迅 : 答徐懋庸并关 于抗 日统一战线问题 》 )
这都难免会影 响 田军对郭 沫若 的看法和 信任 。 田、郭 二人谈不上什么沟通 ,信任 。因此 ,发
生那 样的争论就不奇怪 了。由此看来,沟通和 信任该 多么重要 ! 田军和郭沫若之争 ,虽然用笔墨相讥 ,但 在争论中 ,双方都充分袒露 了 自己的胸怀 ,展 示了 自己纪念 鲁 迅 的心路 历程 ,特别 是郭 沫 若 。这就为深入 、全面了解郭沫若和鲁迅 的关 系提供 了一份真实可靠的材料 ,把坏事变成 了 好事 。 可以这样认为 :田、郭关 于鲁迅之死的争 论 文字 ,是鲁迅研 究史 ,也是郭 沫若研 究史 , 更是鲁迅和郭 沫若关 系史研究上 的宝 贵文献 , 包含着 不 少值 得 总结 的经 验 和教训 ,值 得重
视。
郭沫若 的 “ 断案” “ 于 田军先生虽 然无 对 关” ,但所批判 的 “ 鲁迅 是被 他的 敌人逼 死 了 的”见解 ,其源头毕竟 出 自田军先生 。田军作
出那样 的反应是完全 可以理解 的。只不过过多
使用了一些笔墨相讥。 平心而论,田郭在鲁迅逝世后所撰写的哀 悼文字 ,基本立场是完全一致 的,出发点也 是
・
( 责任编辑 :魏红珊)
3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