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I卷(非选择题)
1.读“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 (16分)
1)我国能源结构的主要特点是能源消费以 为主; 世界能源结构的主要特点是能源消费以 为主。 2)图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3)煤炭、石油等非可再生能源不仅面临着枯竭问题,而且存在着如果开发利用 不当易导致的 危险
4)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是问题。 5)水电的优点是 2.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开发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区位优势有哪些?(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以下六项内容分别填在①~⑥处。(6分)
A.炼铝 B.防洪 C.发电 D.旅游 E.造纸 F.生态环境改造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_
(3)因为本区电力廉价、充足,田纳西地区积极发展了________工业。(2分)
(4)借鉴田纳西河流域开发与整治的经验,我国的长江流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采取哪些治理措施与开发措施。(4分)治理措施: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发措施: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东西向农业自然条件的差异示意图,读图回答该区域农业发展的有关问题。(11分)
(1)东北地区从东向西年降水量和积温分布呈现的规律?其中,B处积温最低、年降水量最高的原因?(5分)
(2)东北地区是我国比较稳定的、商品率较高的商品粮基地,小麦、水稻是本区的主要细粮作物。试分析图中C、D两地自然条件,选择最适合的粮食生产布局:(6分)
①C地最适合的粮食生产是 ,理由是 。
②D地最适合的粮食生产是 ,理由是 。 4.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据中新网秦皇岛2009年10月15日报道,来自 秦皇岛港宣传部消息,有着煤炭价格走势“晴雨表”之称的 秦皇岛港,十一以来库存一直在400万吨左右徘徊,继续维 持低位运行状态。
【材料二】煤炭外运铁路线图 (1)(4分)山西省煤炭向外输送的三大通道分别是D 线,E 线,F 线,通过三大通道运到港口后主要运往我国 地区 (2)山西省的煤炭除了通过铁路、公路、海运等方式向外运输,还可以通过哪种形式向外输送能源?有何好处?(2分)
形式: 好处: (3)对该区域能源开发和产业发展不利的自然因素有哪些?(2分)
5.下图是我国东北地区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甲地区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其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是 、 、 、 。(3分)
(2)甲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突出特点是 、 。(2分) (3)与太湖平原相比,该地区制约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其能够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主要优势是 。(2分) 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我国沙漠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A沙漠名称是________ ,B沙漠所在省级行政区是 _______ 。(2分)
(3)我国沙漠化地区不断扩大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图中显示的固沙措施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地说,我国为防止这一地区沙漠的南侵已营造了“________”防护林,该防护林的具体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4分)
7.(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综合消息,甲国某一物流公司已获乙国政府授权,取得了乙国130万公顷可耕地的使用权,租期为99年。据悉,甲国公司将用来种植粮食作物,并将粮食船运回国。 材料2:下图为甲国和乙国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1)图甲所在的半岛是________半岛。乙国有一纵贯南北的山脉,在图中描绘出其位置。 (2)据图判断甲国面积比乙国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
。
(3)甲国公司在乙国生产的粮食要运回甲国,选择低廉近便的交通路线依次经过的大洋是________、太平洋。 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珠江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国家发改委2014年12月1日发布了《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由此,覆盖人口超过5000万的“珠江—西江经济带”,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珠江为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河的总称。西江是珠江的主干流,其上游又称红水河,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能资源丰富。
(1)红水河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生物资源等。(3分) (2)红水河流域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主要有 。(2分) (3)《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中提出将重点开发红水河的水能资源,在开发中容易产生的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分别是 、 。试分析开发红水河水能资源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产生的有利影响。 (5分)(4)洪涝灾害一直是威胁珠江三角洲发展的重要问题,试分析该地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4分)
9.下图为“东北部分地区简图”和“黑龙江某地农业复合生态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嫩江干流东西两侧支流水系特征差异较大,西侧支流的数量较 、流程较 、流域面积较 。(3分)
(2)黑龙江省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近年来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决定性因素是 和科技 。东北大米以其质优而闻名,试评价东北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自然条件。 (5分)
(3)目前国家决定终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该地探索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农业生产模式(如图18所示),分析该生产模式的优点。 。(4分) 10.读图7“沙坡头试验站的流沙固定”回答(8分): (1)ABC三地中 是沙坡头。 (2)图中河流是 ,山脉是 , 沙漠是 。
(3)沙坡头位于宁夏 县,为
防御流沙对铁路的侵袭,科研人员在 这里设置了 沙障。
(4)沙障的功能,一方面是 ,
另一方面是 。
参考答案
1.1)煤炭 石油 2)水电 3)生态破坏
4)山西 煤炭 环境污染 5)清洁,无污染,可再生 【解析】 试题分析:(1)直接提取图示信息即可。(2)煤、石油、天然气和核能都属于矿物能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而水能属于可再生资源。(3)煤炭、石油等属于矿物能源,由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不注意环境保护,则容易出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破坏问题。(4)山西省是我国煤炭储量最大的省份,也是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煤炭的燃烧会产生严重的大气污染。(5)水电的优点主要从开发成本、环境污染和可再生等特征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能源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强,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基本信息,并结合我国的主要能源开发和利用,并结合能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注意从环境问题的基本分类思考。 2.
(1)田纳西河流域处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水资源丰富;流域内地形起伏,河床比降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有丰富的煤炭、铁、铜等矿产资源。 (2)D A C B E F (3)高耗能
(4)治理措施:退耕还林(草),植树造林,进行生态环境建设,规定合理的载畜量等;退耕还湖,禁止围湖造田
开发措施:修建水库,发展水力发电,航运,发展高耗能工业,发展旅游业,水产养殖业,林业等 【解析】 试题分析:
(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区位优势可从气候、水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等方面回答。 (2)根据图中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可以判断出①到⑥分别为旅游、炼铝、发电、防洪、造纸和生态环境改造。
(3)电力资源需求量大的工业主要是高耗能工业。
(4)我国长江流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湖泊萎缩等方面,因此治理的措施可从恢复植被以及禁止围湖造田等角度回答;长江中上游水量大、落差大,开发方向是水力资源的开发,以此为核心,可发展旅游业、水产养殖等;中下游河段流量大、流速和缓,适宜发展航运等。
考点: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 3.
(1)大致从东向西逐渐递减;平原、河谷地区积温较高;山地迎风坡降较多 B地是大兴安岭,地势较高,气温低;夏季处在迎风坡,降水较多(5分) (2)①小麦 中部平原广阔,年降水量少,适宜旱作
②水稻 东部山区河谷盆地,年降水量和积温较高,适合水稻生长(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越向西年降水量和积温越少,松嫩平原积温最多。B处位于大兴安岭东部,海拔较高,积温低,因属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
第 3 页 共 3 页
(2)C地位于松嫩平原,积温高,降水少,土壤肥沃,适合种植小麦;D地位于东部的山间河谷盆地,年降水量和积温较高,适宜种植水稻。 考点:东北地区的气候和农业 4.
(1)大秦 神黄 焦兖日 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
(2)还可在当地利用煤炭发电,向外输送电能,可减轻交通运输压力 (3)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不足。 【解析】 试题分析:
(1)华东、华南能源资源短缺,但经济发达,是能源的主要需求市场之一。
(2)晋煤外运除了原煤的运输外,还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可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山西省为西电东送北部通道的能源地之一。
(3)山西省煤炭资源不但丰富而且开采条件优越,但是生态脆弱和水资源不足是主要的不利因素。结合我国能源国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是要以煤的消费为主。同时注意新能源开发和能源安全战略。
考点: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了山西丰富的煤炭资源及在开采中存在的问题,再有就是资源外运通道。山西省煤炭资源不但丰富而且开采条件优越,但是生态脆弱和水资源不足是主要的不利因素。结合我国能源国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是要以煤的消费为主。同时注意新能源开发和能源安全战略。 5.
(1)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水源充足等(3分) (2)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2分) (3)热量不足 地广人稀 【解析】 试题分析:
(1)甲为我国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土壤、气候、灌溉水源方面分析。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水源充足等。 (2)该地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为其突出特征。
(3)与太湖平原相比,该地纬度较高,热量条件不足。地广人稀是其重要的优势。 考点:商品谷物农业、三江平原农业区位条件 6.
(1)降水稀少,蒸发强;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多大风。(3分) (2)塔克拉玛干沙漠; 内蒙古自治区;(2分) (3)过度放牧 ;过度垦殖; 过度樵采;(3分)
(4)营造防护林; 育草封沙和工程防沙; 三北; 防风固沙。(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我国沙漠地区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降水稀少,蒸发强,多大风。
(2)读图可知,A为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B为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
(3)我国沙漠化不断扩大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主要包括过度樵
第 4 页 共 4 页
采、过度放牧、过度垦殖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应用。
(4)读图可知,图中有草地和人工固沙带为封沙育草和工程防沙,图中林地为营造防护林措施。我国营造的“三北防护林”其作用为防风固沙。 考点: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7.
(1)朝鲜 画图略(画图注意河流的流向,大致在中部偏东,纵贯南北)。 (2)小,乙国所跨经纬度远大于甲国所跨经纬度。 (3)印度洋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经纬度判断,是朝鲜半岛。 画图注意河流的流向,山脉山脊应在河流源头附近,大致是东北-西南走向,大致在中部偏东,纵贯南北。
(2)根据所跨的经纬度范围,纬度大小,甲国纬度高,跨经纬度范围小,所以面积小。乙国所跨经纬度远大于甲国所跨经纬度,面积大。
(3)低廉的交通线路是海运。近便的线路依次经过印度洋、太平洋。
考点:经纬度定位,地形与河流流向的关系,区域范围的比较,主要航线。 8. (1)、水能资源、水资源、有色金属矿产、旅游资源(任答3点,3分) (2)、有色金属原料丰富(1分);水能资源丰富(1分) (3)、滑坡或泥石流(1分) 水土流失(植被破坏)(1分) 缓解用电紧张状况(1分);调整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1分);将水能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1分); (4)、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水流不畅(1分);珠江流域支流水系发达,中上游来水量大(1分);降水集中在春夏季节,雨量多,时间长(1分);台风频繁,暴雨强度大;(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红水河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为西江上游的别称从图中的图例可见该流域水能资源丰富和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另外全流域内以山地为主,石灰岩分布面广,岩溶发育。所以旅游资源也丰富。注意图例。 (2)、考查工业区位因素,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所以应主要从能源、资源角度考虑。 (3)、该流域位于我国西南山区,所以对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同时人类活动,减少地表植被覆盖程度或陡坡开垦,加速水土流失。开发水能资源带来的有利影响应从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分析。 (4)、已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应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自然条件应从流域的气候(强降水有关)、地形(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植被覆盖率以及河流的水系水文特征(支流多少、河道曲直)等方面分析;人为原因应从植被破坏和围湖造田等方面考虑。 考点:考查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可以借鉴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相关知识作答。 9. (1)、多(1分) 长(1分) 大(1分) (2)、商品谷物农业(1分) 市场(1分)
有利:雨热同期;土壤肥沃;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阔(任答2点,2分) 不利:热量不足;旱涝灾害;低温冻害(任答1点, 1分)
第 5 页 共 5 页
(3)、湿地(或沼泽)(1分)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延长生产链,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结构多样化;保护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减轻污染;保持土壤肥力;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任答3点,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嫩江东西两侧支流的数量多少、流程长短、流域面积大小可以直接从图中得出,嫩江西侧河流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水量大,所以支流多,流域面积大;东侧河流发源于小兴安岭,为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所以支流少、流域面积小。并且嫩江干流距大兴安岭山麓地带较远,所以流程长,而东侧离小兴安岭山麓地带较近,所以流程短。 (2)、我国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机械化程度高。所以适合商品谷物农业的发展。评价题型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注意题目要求从自然条件角度考虑。有利条件从地形、土壤、水源等角度考虑,不利条件从纬度高热量不足、自然灾害等角度考虑。 (3)、三江平原大面积沼泽地,属于湿地资源。从“黑龙江某地农业复合生态模式图”可得出该地发展的是生态农业,该生产模式的优点应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方面考虑。
考点:考查区域地理特征及农业发展的区位。
10.(1)A; (2)黄河 贺兰山 腾格里沙漠 (3)中卫 草方格
(4)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消减风力 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第 6 页 共 6 页
第II卷(非选择题)
1.读“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 (16分)
1)我国能源结构的主要特点是能源消费以 为主; 世界能源结构的主要特点是能源消费以 为主。 2)图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3)煤炭、石油等非可再生能源不仅面临着枯竭问题,而且存在着如果开发利用 不当易导致的 危险
4)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是问题。 5)水电的优点是 2.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开发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区位优势有哪些?(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以下六项内容分别填在①~⑥处。(6分)
A.炼铝 B.防洪 C.发电 D.旅游 E.造纸 F.生态环境改造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_
(3)因为本区电力廉价、充足,田纳西地区积极发展了________工业。(2分)
(4)借鉴田纳西河流域开发与整治的经验,我国的长江流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采取哪些治理措施与开发措施。(4分)治理措施: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发措施: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东西向农业自然条件的差异示意图,读图回答该区域农业发展的有关问题。(11分)
(1)东北地区从东向西年降水量和积温分布呈现的规律?其中,B处积温最低、年降水量最高的原因?(5分)
(2)东北地区是我国比较稳定的、商品率较高的商品粮基地,小麦、水稻是本区的主要细粮作物。试分析图中C、D两地自然条件,选择最适合的粮食生产布局:(6分)
①C地最适合的粮食生产是 ,理由是 。
②D地最适合的粮食生产是 ,理由是 。 4.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据中新网秦皇岛2009年10月15日报道,来自 秦皇岛港宣传部消息,有着煤炭价格走势“晴雨表”之称的 秦皇岛港,十一以来库存一直在400万吨左右徘徊,继续维 持低位运行状态。
【材料二】煤炭外运铁路线图 (1)(4分)山西省煤炭向外输送的三大通道分别是D 线,E 线,F 线,通过三大通道运到港口后主要运往我国 地区 (2)山西省的煤炭除了通过铁路、公路、海运等方式向外运输,还可以通过哪种形式向外输送能源?有何好处?(2分)
形式: 好处: (3)对该区域能源开发和产业发展不利的自然因素有哪些?(2分)
5.下图是我国东北地区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甲地区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其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是 、 、 、 。(3分)
(2)甲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突出特点是 、 。(2分) (3)与太湖平原相比,该地区制约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其能够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主要优势是 。(2分) 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我国沙漠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A沙漠名称是________ ,B沙漠所在省级行政区是 _______ 。(2分)
(3)我国沙漠化地区不断扩大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图中显示的固沙措施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地说,我国为防止这一地区沙漠的南侵已营造了“________”防护林,该防护林的具体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4分)
7.(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综合消息,甲国某一物流公司已获乙国政府授权,取得了乙国130万公顷可耕地的使用权,租期为99年。据悉,甲国公司将用来种植粮食作物,并将粮食船运回国。 材料2:下图为甲国和乙国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1)图甲所在的半岛是________半岛。乙国有一纵贯南北的山脉,在图中描绘出其位置。 (2)据图判断甲国面积比乙国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
。
(3)甲国公司在乙国生产的粮食要运回甲国,选择低廉近便的交通路线依次经过的大洋是________、太平洋。 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珠江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国家发改委2014年12月1日发布了《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由此,覆盖人口超过5000万的“珠江—西江经济带”,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珠江为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河的总称。西江是珠江的主干流,其上游又称红水河,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能资源丰富。
(1)红水河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生物资源等。(3分) (2)红水河流域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主要有 。(2分) (3)《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中提出将重点开发红水河的水能资源,在开发中容易产生的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分别是 、 。试分析开发红水河水能资源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产生的有利影响。 (5分)(4)洪涝灾害一直是威胁珠江三角洲发展的重要问题,试分析该地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4分)
9.下图为“东北部分地区简图”和“黑龙江某地农业复合生态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嫩江干流东西两侧支流水系特征差异较大,西侧支流的数量较 、流程较 、流域面积较 。(3分)
(2)黑龙江省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近年来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决定性因素是 和科技 。东北大米以其质优而闻名,试评价东北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自然条件。 (5分)
(3)目前国家决定终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该地探索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农业生产模式(如图18所示),分析该生产模式的优点。 。(4分) 10.读图7“沙坡头试验站的流沙固定”回答(8分): (1)ABC三地中 是沙坡头。 (2)图中河流是 ,山脉是 , 沙漠是 。
(3)沙坡头位于宁夏 县,为
防御流沙对铁路的侵袭,科研人员在 这里设置了 沙障。
(4)沙障的功能,一方面是 ,
另一方面是 。
参考答案
1.1)煤炭 石油 2)水电 3)生态破坏
4)山西 煤炭 环境污染 5)清洁,无污染,可再生 【解析】 试题分析:(1)直接提取图示信息即可。(2)煤、石油、天然气和核能都属于矿物能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而水能属于可再生资源。(3)煤炭、石油等属于矿物能源,由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不注意环境保护,则容易出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破坏问题。(4)山西省是我国煤炭储量最大的省份,也是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煤炭的燃烧会产生严重的大气污染。(5)水电的优点主要从开发成本、环境污染和可再生等特征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能源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强,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基本信息,并结合我国的主要能源开发和利用,并结合能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注意从环境问题的基本分类思考。 2.
(1)田纳西河流域处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水资源丰富;流域内地形起伏,河床比降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有丰富的煤炭、铁、铜等矿产资源。 (2)D A C B E F (3)高耗能
(4)治理措施:退耕还林(草),植树造林,进行生态环境建设,规定合理的载畜量等;退耕还湖,禁止围湖造田
开发措施:修建水库,发展水力发电,航运,发展高耗能工业,发展旅游业,水产养殖业,林业等 【解析】 试题分析:
(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区位优势可从气候、水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等方面回答。 (2)根据图中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可以判断出①到⑥分别为旅游、炼铝、发电、防洪、造纸和生态环境改造。
(3)电力资源需求量大的工业主要是高耗能工业。
(4)我国长江流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湖泊萎缩等方面,因此治理的措施可从恢复植被以及禁止围湖造田等角度回答;长江中上游水量大、落差大,开发方向是水力资源的开发,以此为核心,可发展旅游业、水产养殖等;中下游河段流量大、流速和缓,适宜发展航运等。
考点: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 3.
(1)大致从东向西逐渐递减;平原、河谷地区积温较高;山地迎风坡降较多 B地是大兴安岭,地势较高,气温低;夏季处在迎风坡,降水较多(5分) (2)①小麦 中部平原广阔,年降水量少,适宜旱作
②水稻 东部山区河谷盆地,年降水量和积温较高,适合水稻生长(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越向西年降水量和积温越少,松嫩平原积温最多。B处位于大兴安岭东部,海拔较高,积温低,因属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
第 3 页 共 3 页
(2)C地位于松嫩平原,积温高,降水少,土壤肥沃,适合种植小麦;D地位于东部的山间河谷盆地,年降水量和积温较高,适宜种植水稻。 考点:东北地区的气候和农业 4.
(1)大秦 神黄 焦兖日 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
(2)还可在当地利用煤炭发电,向外输送电能,可减轻交通运输压力 (3)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不足。 【解析】 试题分析:
(1)华东、华南能源资源短缺,但经济发达,是能源的主要需求市场之一。
(2)晋煤外运除了原煤的运输外,还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可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山西省为西电东送北部通道的能源地之一。
(3)山西省煤炭资源不但丰富而且开采条件优越,但是生态脆弱和水资源不足是主要的不利因素。结合我国能源国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是要以煤的消费为主。同时注意新能源开发和能源安全战略。
考点: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了山西丰富的煤炭资源及在开采中存在的问题,再有就是资源外运通道。山西省煤炭资源不但丰富而且开采条件优越,但是生态脆弱和水资源不足是主要的不利因素。结合我国能源国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是要以煤的消费为主。同时注意新能源开发和能源安全战略。 5.
(1)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水源充足等(3分) (2)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2分) (3)热量不足 地广人稀 【解析】 试题分析:
(1)甲为我国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土壤、气候、灌溉水源方面分析。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水源充足等。 (2)该地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为其突出特征。
(3)与太湖平原相比,该地纬度较高,热量条件不足。地广人稀是其重要的优势。 考点:商品谷物农业、三江平原农业区位条件 6.
(1)降水稀少,蒸发强;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多大风。(3分) (2)塔克拉玛干沙漠; 内蒙古自治区;(2分) (3)过度放牧 ;过度垦殖; 过度樵采;(3分)
(4)营造防护林; 育草封沙和工程防沙; 三北; 防风固沙。(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我国沙漠地区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降水稀少,蒸发强,多大风。
(2)读图可知,A为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B为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
(3)我国沙漠化不断扩大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主要包括过度樵
第 4 页 共 4 页
采、过度放牧、过度垦殖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应用。
(4)读图可知,图中有草地和人工固沙带为封沙育草和工程防沙,图中林地为营造防护林措施。我国营造的“三北防护林”其作用为防风固沙。 考点: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7.
(1)朝鲜 画图略(画图注意河流的流向,大致在中部偏东,纵贯南北)。 (2)小,乙国所跨经纬度远大于甲国所跨经纬度。 (3)印度洋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经纬度判断,是朝鲜半岛。 画图注意河流的流向,山脉山脊应在河流源头附近,大致是东北-西南走向,大致在中部偏东,纵贯南北。
(2)根据所跨的经纬度范围,纬度大小,甲国纬度高,跨经纬度范围小,所以面积小。乙国所跨经纬度远大于甲国所跨经纬度,面积大。
(3)低廉的交通线路是海运。近便的线路依次经过印度洋、太平洋。
考点:经纬度定位,地形与河流流向的关系,区域范围的比较,主要航线。 8. (1)、水能资源、水资源、有色金属矿产、旅游资源(任答3点,3分) (2)、有色金属原料丰富(1分);水能资源丰富(1分) (3)、滑坡或泥石流(1分) 水土流失(植被破坏)(1分) 缓解用电紧张状况(1分);调整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1分);将水能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1分); (4)、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水流不畅(1分);珠江流域支流水系发达,中上游来水量大(1分);降水集中在春夏季节,雨量多,时间长(1分);台风频繁,暴雨强度大;(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红水河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为西江上游的别称从图中的图例可见该流域水能资源丰富和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另外全流域内以山地为主,石灰岩分布面广,岩溶发育。所以旅游资源也丰富。注意图例。 (2)、考查工业区位因素,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所以应主要从能源、资源角度考虑。 (3)、该流域位于我国西南山区,所以对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同时人类活动,减少地表植被覆盖程度或陡坡开垦,加速水土流失。开发水能资源带来的有利影响应从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分析。 (4)、已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应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自然条件应从流域的气候(强降水有关)、地形(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植被覆盖率以及河流的水系水文特征(支流多少、河道曲直)等方面分析;人为原因应从植被破坏和围湖造田等方面考虑。 考点:考查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可以借鉴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相关知识作答。 9. (1)、多(1分) 长(1分) 大(1分) (2)、商品谷物农业(1分) 市场(1分)
有利:雨热同期;土壤肥沃;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阔(任答2点,2分) 不利:热量不足;旱涝灾害;低温冻害(任答1点, 1分)
第 5 页 共 5 页
(3)、湿地(或沼泽)(1分)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延长生产链,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结构多样化;保护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减轻污染;保持土壤肥力;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任答3点,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嫩江东西两侧支流的数量多少、流程长短、流域面积大小可以直接从图中得出,嫩江西侧河流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水量大,所以支流多,流域面积大;东侧河流发源于小兴安岭,为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所以支流少、流域面积小。并且嫩江干流距大兴安岭山麓地带较远,所以流程长,而东侧离小兴安岭山麓地带较近,所以流程短。 (2)、我国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机械化程度高。所以适合商品谷物农业的发展。评价题型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注意题目要求从自然条件角度考虑。有利条件从地形、土壤、水源等角度考虑,不利条件从纬度高热量不足、自然灾害等角度考虑。 (3)、三江平原大面积沼泽地,属于湿地资源。从“黑龙江某地农业复合生态模式图”可得出该地发展的是生态农业,该生产模式的优点应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方面考虑。
考点:考查区域地理特征及农业发展的区位。
10.(1)A; (2)黄河 贺兰山 腾格里沙漠 (3)中卫 草方格
(4)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消减风力 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