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读书笔记记录
读书笔记主题:输血所致的急性肺部并发症
时间:2014年2月27日
记录人:徐懿
读书笔记内容:
(一)输血所致的肺支气管痉挛
1. 病因
输血所致的肺支气管痉挛多数原因是由血浆蛋白过敏所致。
2. 临床特点:
多见于有过敏史者,一般发生在输血数分钟后,也可在输血后立即发生。发作时患者感觉胸闷、常强迫端坐位、呼气性呼吸困难、咳粘液痰,全身大汗淋漓、口唇发绀等。肺部叩诊为过清音,可闻及双肺哮鸣音。严重者甚至出现低血压、休克、喉头水肿直至窒息,死亡。
血气分析:倘若有缺氧,可有PaO2降低,由于过度通气可使PaCO2下降,PH 值上升,表现呼吸性碱中毒;倘若重症时,可使CO2潴留,PaCO2 上升,表现呼吸性酸中毒;倘若缺氧明显,可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3. 防治
原则包括消除病因、控制发作、防止复发。
(1)消除病因
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道通畅,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2)控制发作、
a. 保持呼吸道畅通,立即予以吸氧;有喉头水肿危及生命时,应立即做气 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B. 立即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ml 与及肌注盐酸异丙嗪25mg 。氢化可 的松100-200mg 或地塞米松5-15mg 、氨茶碱或喘定0.25-0.5g 加入补液 中静脉滴注或稀释后静脉注射;若出现休克,可用升压药间羟胺20mg 溶于5%葡萄糖盐水500ml 中静滴。必要时行心肺功能监护。
(3)防止复发
既往有输血过敏史者应尽量避免输血,倘若确实因病情需要须输血时,应 输注洗涤红细胞或冰冻红细胞。输血前半小时使用抗过敏药物。在条件允 许的情况下,可选择无过敏史献血者的血液输注。
(二)输血所致的急性肺栓塞
1. 病因:血液储存一段时间(大约为一周)后,白细胞、血小板碎片,变性蛋白 和纤维蛋白等可形成大小不等的微聚物。在大量输血时,有的能通过 孔径170μm 的标准输血滤器。当微聚物输入受血者机体后,可广泛阻 塞肺毛细血管。对肺循环影响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管阻塞的部位, 面积,肺循环原有的储备力以及肺血管痉挛的程度等。特别是大量输 血时,许多微聚物循环到肺,即造成所谓“输血后肺功能不全综合征”。
2. 临床特点:取决于肺栓塞的范围和发作的急缓程度,如小栓塞,症状可轻微或 不明显,仅有心率加快,胸闷气促,有时低热;稍大栓塞则出现呼 吸困难,剧烈胸痛、呛咳、咳暗红色或鲜红色血痰、咯血、烦躁、 高热,甚至晕厥、休克等。
体检可出现紫绀、肺部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或两肺哮鸣音或中、 细湿性啰音。病变累及胸膜可闻及胸膜摩擦音和出现胸膜积液体 征。心率增快呈奔马律,也可伴有心率失常等。倘若并发右心衰竭 时,可出现颈静脉怒张、肝肿大伴压痛、黄疸、双下肢水肿等。
3. 防治
(1)一般治疗
轻者卧床休息,吸氧或辅助呼吸;剧烈胸痛可注射杜冷丁50mg 予以镇静止痛;有休克者应抗休克,维持收缩压90-100mmHg ;心衰者应给予西地兰0.2-0.4mg 稀释后缓慢静脉推注;也可以缓慢静脉注射阿托品0.5mg ,(1-2)/d,以降低迷走神经紧张度,防止肺血管及冠状动脉反射性痉挛。
(2)抗凝血及溶血栓治疗
轻者口服阿司匹林0.3mg ,重者用肝素静脉滴注。
(3)预防
当患者需要再次输血时,应采用微孔输血过滤器(20-40μm 孔筛)。可选用去除白细胞红细胞悬液或洗涤红细胞。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选用保存期在7天以内含微聚物少的血液制品。尤其应注意的是在输血同时不应输注林格液和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制剂,以免形成微小凝块。
(三)输血所致的急性肺水肿
1. 病因
大量快速的输注血压制品尤其是全血和血浆,极易造成循环负荷过重,使心排量急骤降低与肺静脉压升高,导致组织灌流不足和急性淤血的综合征。 2临床特点
输血中或输血后1h 内突发呼吸急促,胸闷,端坐呼吸,头胀痛。亦常有极度恐惧、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紫绀、皮肤湿冷、大汗淋漓、咳嗽、咔粉红色泡沫痰’肺部听诊先有哮鸣音,后有湿罗音,颈静脉怒张,心率呈奔马律、心音减弱,脉搏细弱、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少数患者可合并心律失常,严重者短时间内死亡。
3. 治疗 停止输血 取端坐位,双下肢下垂于床沿下,四肢轮扎
吸氧
对伴有极度恐惧、烦躁不安者,可使用镇静药,但有昏迷休克和严重肺及支气管疾病者禁用。
快速利尿可选用速尿20-40mg 静脉推注,但如有休克应慎用。
对伴有支气管痉挛症状的患者应应用平喘药。
4. 预防
根据患者的心肺功能情况及血容量确定输血量。须注意对患者肢体保暖,使周围血管扩张,防止心脏负荷过重。尤其是心功不全老年患者宜多次,小量,缓慢输血。输血时取半坐位,必要时在输血前使用利尿剂或强心剂。必须注意的是输血时须有专人负责记录患者输血、输液量及排尿量,注意出入量平衡。
(四)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LI )
1. 病因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主要是受血者体内的抗体与输入献血者的白细胞发生反应所致。
2. 临床特点
国外的发病率仅为0.02%。通常在输血后1-6h 发生。在输血量不大的情况下患者出现急性呼吸窘迫、肺水肿、低氧血症等征象;也可伴有发热、寒战、发绀和低血压等。
3. 防治
一旦发生急性肺损伤,应立即停止输血,及时给与对症治疗。
纠正缺氧是刻不容缓的重要措施。一般均需吸入高浓度氧(>50%)但只要使SaQ2>90%即可。必要时可进行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 )。
其他辅助性治疗措施包括利尿剂、静脉滴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肺泡表面活性剂等,并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通常大多数受血者在12-24h 症状缓解,经3-4h 治疗后,肺部侵润现象可迅速消失。
倘若受血者体内存在抗体,则必须输注白细胞滤过的红细胞悬液或洗涤红细胞以防再次发生急性肺损伤。
月份读书笔记记录
读书笔记主题:输血所致的急性肺部并发症
时间:2014年2月27日
记录人:徐懿
读书笔记内容:
(一)输血所致的肺支气管痉挛
1. 病因
输血所致的肺支气管痉挛多数原因是由血浆蛋白过敏所致。
2. 临床特点:
多见于有过敏史者,一般发生在输血数分钟后,也可在输血后立即发生。发作时患者感觉胸闷、常强迫端坐位、呼气性呼吸困难、咳粘液痰,全身大汗淋漓、口唇发绀等。肺部叩诊为过清音,可闻及双肺哮鸣音。严重者甚至出现低血压、休克、喉头水肿直至窒息,死亡。
血气分析:倘若有缺氧,可有PaO2降低,由于过度通气可使PaCO2下降,PH 值上升,表现呼吸性碱中毒;倘若重症时,可使CO2潴留,PaCO2 上升,表现呼吸性酸中毒;倘若缺氧明显,可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3. 防治
原则包括消除病因、控制发作、防止复发。
(1)消除病因
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道通畅,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2)控制发作、
a. 保持呼吸道畅通,立即予以吸氧;有喉头水肿危及生命时,应立即做气 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B. 立即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ml 与及肌注盐酸异丙嗪25mg 。氢化可 的松100-200mg 或地塞米松5-15mg 、氨茶碱或喘定0.25-0.5g 加入补液 中静脉滴注或稀释后静脉注射;若出现休克,可用升压药间羟胺20mg 溶于5%葡萄糖盐水500ml 中静滴。必要时行心肺功能监护。
(3)防止复发
既往有输血过敏史者应尽量避免输血,倘若确实因病情需要须输血时,应 输注洗涤红细胞或冰冻红细胞。输血前半小时使用抗过敏药物。在条件允 许的情况下,可选择无过敏史献血者的血液输注。
(二)输血所致的急性肺栓塞
1. 病因:血液储存一段时间(大约为一周)后,白细胞、血小板碎片,变性蛋白 和纤维蛋白等可形成大小不等的微聚物。在大量输血时,有的能通过 孔径170μm 的标准输血滤器。当微聚物输入受血者机体后,可广泛阻 塞肺毛细血管。对肺循环影响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管阻塞的部位, 面积,肺循环原有的储备力以及肺血管痉挛的程度等。特别是大量输 血时,许多微聚物循环到肺,即造成所谓“输血后肺功能不全综合征”。
2. 临床特点:取决于肺栓塞的范围和发作的急缓程度,如小栓塞,症状可轻微或 不明显,仅有心率加快,胸闷气促,有时低热;稍大栓塞则出现呼 吸困难,剧烈胸痛、呛咳、咳暗红色或鲜红色血痰、咯血、烦躁、 高热,甚至晕厥、休克等。
体检可出现紫绀、肺部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或两肺哮鸣音或中、 细湿性啰音。病变累及胸膜可闻及胸膜摩擦音和出现胸膜积液体 征。心率增快呈奔马律,也可伴有心率失常等。倘若并发右心衰竭 时,可出现颈静脉怒张、肝肿大伴压痛、黄疸、双下肢水肿等。
3. 防治
(1)一般治疗
轻者卧床休息,吸氧或辅助呼吸;剧烈胸痛可注射杜冷丁50mg 予以镇静止痛;有休克者应抗休克,维持收缩压90-100mmHg ;心衰者应给予西地兰0.2-0.4mg 稀释后缓慢静脉推注;也可以缓慢静脉注射阿托品0.5mg ,(1-2)/d,以降低迷走神经紧张度,防止肺血管及冠状动脉反射性痉挛。
(2)抗凝血及溶血栓治疗
轻者口服阿司匹林0.3mg ,重者用肝素静脉滴注。
(3)预防
当患者需要再次输血时,应采用微孔输血过滤器(20-40μm 孔筛)。可选用去除白细胞红细胞悬液或洗涤红细胞。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选用保存期在7天以内含微聚物少的血液制品。尤其应注意的是在输血同时不应输注林格液和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制剂,以免形成微小凝块。
(三)输血所致的急性肺水肿
1. 病因
大量快速的输注血压制品尤其是全血和血浆,极易造成循环负荷过重,使心排量急骤降低与肺静脉压升高,导致组织灌流不足和急性淤血的综合征。 2临床特点
输血中或输血后1h 内突发呼吸急促,胸闷,端坐呼吸,头胀痛。亦常有极度恐惧、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紫绀、皮肤湿冷、大汗淋漓、咳嗽、咔粉红色泡沫痰’肺部听诊先有哮鸣音,后有湿罗音,颈静脉怒张,心率呈奔马律、心音减弱,脉搏细弱、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少数患者可合并心律失常,严重者短时间内死亡。
3. 治疗 停止输血 取端坐位,双下肢下垂于床沿下,四肢轮扎
吸氧
对伴有极度恐惧、烦躁不安者,可使用镇静药,但有昏迷休克和严重肺及支气管疾病者禁用。
快速利尿可选用速尿20-40mg 静脉推注,但如有休克应慎用。
对伴有支气管痉挛症状的患者应应用平喘药。
4. 预防
根据患者的心肺功能情况及血容量确定输血量。须注意对患者肢体保暖,使周围血管扩张,防止心脏负荷过重。尤其是心功不全老年患者宜多次,小量,缓慢输血。输血时取半坐位,必要时在输血前使用利尿剂或强心剂。必须注意的是输血时须有专人负责记录患者输血、输液量及排尿量,注意出入量平衡。
(四)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LI )
1. 病因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主要是受血者体内的抗体与输入献血者的白细胞发生反应所致。
2. 临床特点
国外的发病率仅为0.02%。通常在输血后1-6h 发生。在输血量不大的情况下患者出现急性呼吸窘迫、肺水肿、低氧血症等征象;也可伴有发热、寒战、发绀和低血压等。
3. 防治
一旦发生急性肺损伤,应立即停止输血,及时给与对症治疗。
纠正缺氧是刻不容缓的重要措施。一般均需吸入高浓度氧(>50%)但只要使SaQ2>90%即可。必要时可进行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 )。
其他辅助性治疗措施包括利尿剂、静脉滴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肺泡表面活性剂等,并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通常大多数受血者在12-24h 症状缓解,经3-4h 治疗后,肺部侵润现象可迅速消失。
倘若受血者体内存在抗体,则必须输注白细胞滤过的红细胞悬液或洗涤红细胞以防再次发生急性肺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