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争与文化自信心

近年来,中国的教育状况一直难以让人满意,最明显的一个标志就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大学还没有培养出获得过诺贝尔奖的大师级学者,此事直接导致了“钱学森之问”。另外,在金钱、权力的侵蚀之下,原本神圣的校园日趋复杂、混乱,学术腐败层出不穷。相应的,大学生和教师群体的平均素质也有所降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北大校长周其凤被媒体断章取义的“美国教育一塌糊涂”之说才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中美教育孰优孰劣的又一番争论。

这种争论当然不会有明确的结论,但它至少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中西方教育及文化问题的进一步思考。我的判断是:中西方教育及文化孰优孰劣的问题倒在其次,中国人文化自信心之有无则更为迫切和关键。

史学大师陈寅恪就特别重视中国人文化自信心的问题。他曾说:“寅恪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这句话很有名,但很多人并不理解其深意。陈寅恪学贯中西的学术素养远在曾国藩(湘乡)和张之洞(南皮)之上,况且,陈寅恪是五四时期的学者,他一生倡导的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种明显带有西方文化色彩的人格追求,岂能与曾国藩、张之洞等封建士大夫等量齐观?显然,陈寅恪之语另有寄托。陈先生之所以愿意将自己的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就是因为“咸丰、同治之世”是中国人还没有完全丧失文化自信心之际。那个时期,洋务运动虽然开始了,但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那份自信心依然存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依然可以统摄人心,让人们在纷乱的变革之世心态并不迷茫。而咸丰、同治以后,随着大清国势的继续恶化和西方文化的继续冲击,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心越来越不足。而一旦丧失了文化自信心,一个民族在面对外来文明时就极容易失去健康、从容的心态。没了健康、从容的文化心态,文化的吸收、改造和转化也就很难指望成功。原因就在于,没了文化自信心,一方面会导致对本土优秀文化传统的丢弃,另一方面又会在吸收外来文明时辨不清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结果就是进退失据——丢掉了自己的好东西之后,别人的好东西还学不到。

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很难简单地说哪种教育方式更好,哪种教育方式更坏。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周朝时就有成熟的礼乐文化教育,后世更有“经史子集”的文化教育,即便是“四书五经”的科举教育,也有其可取之处。若说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都是失败的,那便无法解释古代中国人为何能创造出那么多世界公认的文化成果。若笼统地说“美国教育一塌糊涂”,那就更难以令人信服,美国的科技一直在整体上领先世界,美国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名单可以开得很长。就连周其凤自己也说:“若从培养杰出的美国公民的角度来看,美国的教育绝对是最好的”,他所说的“美国教育一塌糊涂”也是“从培养世界公民的角度来看”的。可见,问题的核心不是哪种教育方式好,而在于我们能不能将其成功转化,能不能学到别人的文化精华。如果善于学习,哪种教育方式都有可取之处,如果不善于学习,采用哪种教育方式都无济于事。而善于学习与否的关键就在于文化自信心之有无。

现在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两边不靠谱,一方面丢掉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另一方面又没有学到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教育的精髓。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格塑造的话,那么西方文明的精髓就是“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权思想和法治精神;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是“忠恕之道”和“孝悌关怀”的话,那么西方文化的精髓就是“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理念和参与精神。我觉得这些都很好,都值得我们去很好地学习,而且两者并不矛盾,完全可以和谐相处,相融共生。可惜的是,我们现在在两个方面学得都很不够。很多人学国学,学到的是皮毛,学西学,学到的还是皮毛。更等而下之的是,学国学,没有学到中国古人的那份“诚敬之心”,反而学到了伪善和权谋(阴谋);学西方,没学会人家的民主、自由、博爱精神,倒学会了自私自利的极端个人主义思想。这岂不悲哀?

现在是一个文化多元的社会。文化多元化一方面要求我们有更宽广的胸怀去包容、吸纳尽可能多的文化模式,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在纷繁复杂的文化模式面前保持足够的文化自信,即不能以现代化为由粗暴地割裂、毁弃传统文化。陈寅恪先生说:“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此话之深意亦在于此。

近年来围绕着教育的种种争论,其现象虽是教育,其背后却关乎文化心态,即我们最缺少的其实是从容、淡定的文化心态。当我们以急功近利的心态去讨论教育和文化问题的时候,不论我们的理由和证据多么充分,其结果都会使我们背离教育和文化的根本宗旨。

什么是好的教育和文化?能给人以自由和尊严的教育和文化才是好的教育和文化。急功近利,焦虑浮躁,偏执狭隘……这些本身就是文化病毒,又怎么给人以自由和尊严。打压外人不能让我们自己变得更强大,贬低古人也不能证明我们更有智慧。要想变得真正强大,要想拥有更多的智慧,只有一个办法:坚定信心,放下身段,虚心地去学习,学习,再学习。

近年来,中国的教育状况一直难以让人满意,最明显的一个标志就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大学还没有培养出获得过诺贝尔奖的大师级学者,此事直接导致了“钱学森之问”。另外,在金钱、权力的侵蚀之下,原本神圣的校园日趋复杂、混乱,学术腐败层出不穷。相应的,大学生和教师群体的平均素质也有所降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北大校长周其凤被媒体断章取义的“美国教育一塌糊涂”之说才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中美教育孰优孰劣的又一番争论。

这种争论当然不会有明确的结论,但它至少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中西方教育及文化问题的进一步思考。我的判断是:中西方教育及文化孰优孰劣的问题倒在其次,中国人文化自信心之有无则更为迫切和关键。

史学大师陈寅恪就特别重视中国人文化自信心的问题。他曾说:“寅恪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这句话很有名,但很多人并不理解其深意。陈寅恪学贯中西的学术素养远在曾国藩(湘乡)和张之洞(南皮)之上,况且,陈寅恪是五四时期的学者,他一生倡导的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种明显带有西方文化色彩的人格追求,岂能与曾国藩、张之洞等封建士大夫等量齐观?显然,陈寅恪之语另有寄托。陈先生之所以愿意将自己的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就是因为“咸丰、同治之世”是中国人还没有完全丧失文化自信心之际。那个时期,洋务运动虽然开始了,但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那份自信心依然存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依然可以统摄人心,让人们在纷乱的变革之世心态并不迷茫。而咸丰、同治以后,随着大清国势的继续恶化和西方文化的继续冲击,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心越来越不足。而一旦丧失了文化自信心,一个民族在面对外来文明时就极容易失去健康、从容的心态。没了健康、从容的文化心态,文化的吸收、改造和转化也就很难指望成功。原因就在于,没了文化自信心,一方面会导致对本土优秀文化传统的丢弃,另一方面又会在吸收外来文明时辨不清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结果就是进退失据——丢掉了自己的好东西之后,别人的好东西还学不到。

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很难简单地说哪种教育方式更好,哪种教育方式更坏。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周朝时就有成熟的礼乐文化教育,后世更有“经史子集”的文化教育,即便是“四书五经”的科举教育,也有其可取之处。若说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都是失败的,那便无法解释古代中国人为何能创造出那么多世界公认的文化成果。若笼统地说“美国教育一塌糊涂”,那就更难以令人信服,美国的科技一直在整体上领先世界,美国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名单可以开得很长。就连周其凤自己也说:“若从培养杰出的美国公民的角度来看,美国的教育绝对是最好的”,他所说的“美国教育一塌糊涂”也是“从培养世界公民的角度来看”的。可见,问题的核心不是哪种教育方式好,而在于我们能不能将其成功转化,能不能学到别人的文化精华。如果善于学习,哪种教育方式都有可取之处,如果不善于学习,采用哪种教育方式都无济于事。而善于学习与否的关键就在于文化自信心之有无。

现在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两边不靠谱,一方面丢掉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另一方面又没有学到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教育的精髓。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格塑造的话,那么西方文明的精髓就是“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权思想和法治精神;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是“忠恕之道”和“孝悌关怀”的话,那么西方文化的精髓就是“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理念和参与精神。我觉得这些都很好,都值得我们去很好地学习,而且两者并不矛盾,完全可以和谐相处,相融共生。可惜的是,我们现在在两个方面学得都很不够。很多人学国学,学到的是皮毛,学西学,学到的还是皮毛。更等而下之的是,学国学,没有学到中国古人的那份“诚敬之心”,反而学到了伪善和权谋(阴谋);学西方,没学会人家的民主、自由、博爱精神,倒学会了自私自利的极端个人主义思想。这岂不悲哀?

现在是一个文化多元的社会。文化多元化一方面要求我们有更宽广的胸怀去包容、吸纳尽可能多的文化模式,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在纷繁复杂的文化模式面前保持足够的文化自信,即不能以现代化为由粗暴地割裂、毁弃传统文化。陈寅恪先生说:“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此话之深意亦在于此。

近年来围绕着教育的种种争论,其现象虽是教育,其背后却关乎文化心态,即我们最缺少的其实是从容、淡定的文化心态。当我们以急功近利的心态去讨论教育和文化问题的时候,不论我们的理由和证据多么充分,其结果都会使我们背离教育和文化的根本宗旨。

什么是好的教育和文化?能给人以自由和尊严的教育和文化才是好的教育和文化。急功近利,焦虑浮躁,偏执狭隘……这些本身就是文化病毒,又怎么给人以自由和尊严。打压外人不能让我们自己变得更强大,贬低古人也不能证明我们更有智慧。要想变得真正强大,要想拥有更多的智慧,只有一个办法:坚定信心,放下身段,虚心地去学习,学习,再学习。


相关内容

  • 八荣八耻"对"第三次改革论争"重要意义
  • 胡锦涛同志3月4日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改革的重要拐点上,为茫然的人们,点亮的一盏明灯:对改革不断深化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和道上的缺失的一次深刻弥补,是对"第三次 ...

  • 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批评的几点思考
  • 作者:马建辉 云梦学刊 2011年09期 中图分类号:I10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365(2011)03-0016-04 学术论争是学术活跃.学术民主的表象,是学术进步的阶梯.论争始于质疑和诘难,始于对既有学术成果的重审及对其存在问题的发现与探究,显然,这是学术研究得以推进的必要 ...

  • 当代文艺思潮
  •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 导言 一.研究当代文学思潮的意义 1.更深入地理解.更准确地解释当代文学的现象,拓展当代文学研究的视野,深化当代文学史的学习. (现象如:20世纪四.五十年代之交和七.八十年代两次作家队伍的重组:50年代小说的戏剧化:"文革"中戏剧成为主要的艺术形式:80年代的 ...

  • [诗刊]与朦胧诗的兴衰
  • 作者:胡友峰李修 当代文坛 2014年12期 朦胧诗派,这个在当代诗坛最广为人知的诗歌群体,毫无疑问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并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十年"文革"结束后,诗歌和其他文学样式一样,从蛰伏.酝酿到爆发,充当了时代的先锋.朦胧诗因独具特色,几乎成了这一时 ...

  • [红楼梦与百年中国]在线阅读
  • 2012-11-30 11:03:29|  分类: 藏书楼 |字号 订阅 目录 序 引子 百年谁覆烂柯棋 百年顿尽追怀里(1) 百年顿尽追怀里(2) 一夜难为怨别人 <红楼梦>与红学 已成为显学的当代红学 一书以名学的缘由(1) 一书以名学的缘由(2) 一书以名学的缘由(3) 一书以名学 ...

  • 中国历史上的_科学主义_
  • 2001年1月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AnhuiInstituteofEducation Jan.2001.19No.1Vol 第19卷第1期 中国历史上的"科学主义" 黄艳红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本文根据权威词典对科学主义的界 ...

  • 实用科学理性与"五四"新文学结盟的逻辑关系
  • 作者:宋剑华 文学评论 2007年04期 胡适曾在<科学与人生观>一书的"序言"中明确指出:"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无论守旧和维新,都不敢对他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① 实际上,从 ...

  • 文化冲突与个体生命的毁灭_解读卡尔维诺的寓言_黑羊_
  • 教学研究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11月 文化冲突与个体生命的毁灭 )))解读卡尔维诺的寓言5黑羊6 t黄金海 [摘 要]卡尔维诺是意大利当代最富特色的作家,其每一部作品都呈现不同面貌,尤其是幻想小说和神话寓言,想象力极丰富,令人惊讶.文章以他的寓言故事5黑羊6为解读对象,探讨卡 ...

  • 王通故里考略
  • 王通故里考略 周戊丁 今年三月二十三日的<山西日报>刊登了李甲成先生的<王通故 里在通化>一文,该文直指2008年1月15日发表于同一报纸的王友 明先生的<王通故里在襄汾>,再一次掀起了王通故里论争的波澜. 在<王通故里在通化>中,李先生抓住王友明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