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共产党与第一次国共合作方式的确立
余满红
摘要国共两党的合作是顺乎历史发展潮流,适应中国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的。第一次国共合作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为载体而确立,是由多方面的因素促成的,有其历史必然性。但中国共产党对国共合作以及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的方
拒绝到联合党派进而接受国共合作的渐变过程。对于党内合作方式的式并不是一开始就接受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由排斥、
建立,共产国际和孙中山的态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内合作孙中山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对国内国际形势和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有了进一步认识。一方面国内各派封建军阀之间的矛盾和争夺日益激烈,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相互勾结使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反
另一方面,中共加入了共产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有了初步认识。
国际,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和列宁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开始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来探索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在1922年6月15日公开发表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中一、中国共产党对国共合作的认识变化过程
指出,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军阀的压迫,既是中国内忧外患的1. 保持完全独立,不与其他党派建立任何联系。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成立根源,也是中国人民遭受痛苦的根源,必须从根本上推翻旧制
并且党已经开始认识到“依中国政治经济的现状,依历史进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下,旗帜鲜度,
无产阶级在目前最切要的工作,还应该联络民主派共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但处于幼化的过程,明地把实现社会主义、
以达到军阀覆灭,能够建设民主政治年时期的共产党并没有清楚认识到她所面对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同对抗封建式的军阀革命,
。联络民主党派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是:“邀请国民党等革命社会的性质,对于要完成的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还不清楚,因为止”
而在党成立之初,并未认识到建立联合战线的重要性与必然性。民主派及革命的社会主义各团体开一个联席会议,在上述原则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列宁在共产国际二大上发表《民族的基础上共同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向封建式的军阀
[2]
和殖民地问题提纲》指出:“共产国际应当使落后国家无产阶级政继续战争。”
在一年的时间里,共产党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党认识到,应当同本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派结成临时联盟,但是不
认识到中国革命敌人势力的强大,仅仅依靠中要同他们融合,甚至当无产阶级运动还处在萌芽状态时,也绝对态有了初步了解,
[1]因此改变了对国民党的偏见,主要保持这一运动的独立性。”列宁的这个著名论断表明了同其他国共产党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非无产阶级党派联合的重要性,但是这些思想并没有及时传达到张联络民主党派,建立民主革命联合战线,进行中国的民主革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这些在中共二大上得到确认。在二大上,中国,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并且在之前和党内的命,
通过了《关于“民主联合战线”决议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因此,在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明确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方针,说明了建立联合战线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主要内容就是着重于如何建立一个真正的案》
“民主主义同盟”,扫清封建军阀,推翻要组织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因而这次会议并没有吸的必要性与方法,
并强调“在战争中不可忘了自己阶级的独立组取共产国际的精神。中国共产党在一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帝国主义的压迫,
,即在联合战线中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独立性。这样就改变一个纲领》及《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中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织”
是,了中共一大文件中关于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联系的规定,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无产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采用无产阶级专政”“,废除资本所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并中共在策略方针上的一大进步。这些情况表明中国共产党在马
“中国共产党彻底断绝同黄色知识分子阶层及其他类似党派克思和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对中国国情的积极认识和对中国革提出
主动的,并在实行国共合作方面是积极的、的一切联系”“,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政策”,在各种命道路的正确探索,
而是党外联合,要有自己的斗争中,“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且党所认同的方式并不是党内合作,
[2]独立性。利益,不同其他任何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3. 从党外合作到党内合作。中共一大的纲领是一个超越革命阶级的纲领,这表明幼年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建立联合战线的重要性后,主动与国民的共产党还未认识到中国社会性质的特殊性和进行国民革命、
但是其最初设想的合作方式是与国民党平行联合,即进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重要性,并且中共一大还曾经把孙中山领党合作,
导的国民党和其他所有资产阶级政党看作是一丘之貉,认为只行党外合作。
中共二大后,中国共产党主动寻求与国民党的合作,对于合是要单纯地依靠无产阶级进行独立斗争。但是随着共产党对成
认为应该与国民党保持平行关系,实行党外合作。因为立之后所领导的斗争活动的经验总结及列宁民族和殖民地思想作方式,
的传播,中国共产党逐渐改变了对一大纲领中不和其他党派联当时党内大多数党员及领导人认为国民党是一个资产阶级政
党,缺点错误很多,组织涣散,纪律松懈,加入国民党会有丧失阶合的认识。
级性和独立性的危险。党的考虑是比较全面的,但是很显然,这2. 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20世纪20年代的国共合作,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大
历史事件。它适应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形势,促进了国民党的发展,使中国共产党的影响逐渐扩大,并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但是对于国共合作并且以党内合作的方式进行,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并不是一下子就接受的,而是由排斥到逐步接受,经历了一个由排斥、拒绝到联合党派进而接受国共合作的渐变过程。
个问题并不是由共产党单方面决定的。在国民党方面,孙中山认为国民党是一个大党,国民革命应该以国民党为中心,一切革命分子都应该集合在国民党这面大旗帜下进行活动。因此孙中山一直坚持只与共产党党内合作,这是中共接受党内合作的一个
另一方面,中共对国情和革命性质进一步了解,看到了自身因素。
力量的不足,认识到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可以用党的思想去影响、促进国民党的改组,扩大党的影响,“从种种方面,督促国民
。再者,共产国际的决定也是促使中共党实践其国民革命的工作”
接受党内合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共产国际规定加入的各国共产党要服从共产国际对其的领导,执行共产国际的决定。共产国际在中国的代表马林一直游走于国共两党之间,竭力促成两党的合作,力劝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并在共产国际执委会上作报告,得到执委会的认可。中国共产党必须要服从共产国际的决定。在中共杭州西湖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决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对国共合作政策由“党外合作”到“党内合作”的一个转折点。
当中国共产党决定加入国民党,便积极地加强了同孙中山及其他国民党领导人的联系,商谈实现国共合作,进行国民革命的有关事项。在中共三大上,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等决议,最终正式决定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至此,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的第一次合作以党内合作方式正式确立。
完全相同矣,亦奚能为?所以彼都(莫斯科人士),只有劝共产党
[5]
加入国民党者,职是故也。”这也就是说对于合作方式,他所能容忍的就是允许中共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分子加入国民党,
与中共服从国民党,但绝不是国民党与共产党平等的党外联合。
实行党内合作,则是共产党员在国民党的统一领导之下活动,这是孙中山所接受的唯一形式,这也就决定了国共合作必然以党内合作而不是平行的联合来实现。
2. 共产国际与国共合作。
对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共产国际及其代表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共产国际促成国共合作最根本上还是从苏俄的国
十月革命后,苏俄遭到沙俄白军的进攻和帝国主家利益出发的。
义的联合武装干涉,为了摆脱这种困境,苏俄政府及共产国际把目光集中到中国革命上,以期打通通往东方革命的道路。因此,斯大林等人认为中国革命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统一的亲苏反帝政权。
最初在中国寻找联合力量,苏俄和共产国际首先支持联合的目标是伪装进步的吴佩孚,后来受马林影响,开始推行联孙政策,并在1923年发表《孙逸仙、越飞宣言》,宣言认为:“共产组织,甚至苏维埃制度,事实上均不能引用于中国……且以为中国最要急之问题,乃在民国的统一之成功,与完全国家的独立之获
[6]
得。”其后任命鲍罗廷为孙中山的政治顾问时,要求鲍罗廷“决
。这些材料表明苏俄是以不要迷恋于中国培植共产主义的目的”
其国家利益为第一位的,要求中共加入国民党,壮大中国革命声势以建立亲苏政权。二、党内合作得以实现的其他因素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是国共党内合作的首倡者。马林初到中第一次国共合作以党内合作方式能够实现不是由中国共产
感觉中国农民阶级对政治斗争冷淡,而看到孙中山和国民党一方面所决定的,孙中山的态度也是关键因素,共产国际则起国时,
党支持工人罢工,并掌握了领导权,因此,他认为孙中山领导的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国民党是中国现在最有力量的民族民主革命党,是一个各阶层1. 孙中山与国共合作。
而孙中山只能容许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决不辛亥革命后,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为了维护革命成果,革命分子的联盟,
护国运动,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在会与中共建立一个平行的联合战线,并且中共需学习共产国际孙中山组织了一系列的护法、
这个过程中,孙中山看到了国民党内部组织上和政治的涣散,国推行的欧洲各国共产党加入社会民主工党以建立联合战线的经
[7]
而且“由于共产党只能非法地进行工作,没有显著的成就”,民党党员鱼龙混杂,感到有必要改组国民党,遂于1920年9月验。
共产党只有“到国民党中去进行政治活动,通过这一切,会规定国民党“以三民主义,以创立五权宪法为目的”,但是孙中山因此,
[8]
1922年军阀陈炯明获得通向南方工人和士兵的更方便的门径”。马林力主中共加的努力并未能从根本上克服国民党的缺陷,
的叛变对孙中山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使他感到必须寻找新的力入国民党主要原因是他认为中国在很长时期内,只能进行民族
而且无产阶级力量和作用还很薄弱,而国民党作为各量,走新的道路。国际上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国内中国共产党诞生民主革命,
后开创的新局面,让孙中山看到了新的希望,决心以苏俄为师,阶级的联盟是最有力量的民族民主革命党,中共加入国民党可
马林的主张得到共产国际的肯定,在西湖改造国民党。苏俄和共产国际给予了孙中山极大帮助。共产国际以促使国民党革命化。
马林陈述了中共加入国民党的原因,促成了国共合作。代表多次与孙中山见面商谈,最终确立了联俄政策。孙中山指会议上,
出:“我对中国革命的命运想了很多,我对从前所信仰的一切几
三、第一次国共合作简析乎都失望了。而现在我深信,中国革命唯一的真诚的朋友是苏
[3]
对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分析历史。俄。”中国共产党自确定与国民党实行合作后,中共领导人李大
钊、陈独秀等人就多次会见孙中山,讨论“振兴国民党以振兴中第一次国共合作以党内合作方式确立,对于促进中国革命发展国的种种问题”。孙中山十分欢迎与中共的合作,认识到“国民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功绩和意义是十分重
[4]
国共合作建立后形成了大革命的高潮,有力地打击了帝国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要输入新血液”。孙中山应共大的。
促进了工农运动的迅速发展,并赢得了北伐战产党的要求,取消了国民党党员原有的打手模和宣誓服从他的主义和封建势力,
国共合作培养了一批革命干部,为中国革命的发展提旧的入党方法,但是孙中山对于国共合作认识只是在于需要共争的胜利,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以党内合作方式加入国民党,产党作为新鲜血液来给国民党带来一些生机,而不是与共产党供了人才,
用共产党的力量去改变、激活国民党,扩大了党在全国的影响,以平等的身份进行合作。
有利于党的发展,丰富了党的统一战线的在孙中山看来,国民党是一个有着历史功绩、合法的优秀政组织上也得到了发展,
使党认识到必须联合革命的阶级去对付强大的敌人,为以党,应该居于革命的中心,而中国共产党则只是一个刚成立的小经验,
派别,是无法与国民党相提并论的。另一方面,苏俄对孙中山的后党争取革命领导权提供了有利条件。
这些功绩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不能贯通到整个国民革命时支持是远远胜过对新生的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对此孙中山在《致
中就说:“然根本之办法,必在吾人稍有凭藉,乃能有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改组完成并日益蒋中正函》
)化后,在种种合作条件变化,形势变(下转第147页所措施。若毫无所藉,则虽如吾国之青年共产党与彼(苏俄)主义“右翼”
丈量土地、测量尼罗河水位、具体的税收工作,清查人口牲畜和财产的工作等,都有专门的书吏负责,“第3、4王朝之交的古王
[10]
国大臣梅腾就曾经做过粮食处的书吏长”;在工程建筑方面,书吏负责劳动管理,记录每日工作进度、管理工人的劳动和生活、负责工人的工资发放等。在其他方面,如政府处理土地纠纷事件、法庭审判中的具体事务等等,都由其负责。书吏是埃及行政管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人员。
另外,书吏在宗教事务方面,被称为是“法老世界里文化的代表”。书吏要向广大既不会读也不会写的人民解释雕刻文字,也就是宗教教义,其职责除了基本的管理宗教文献、制定宗教教
撰写法老碑文外,书吏还出席一些宗教祭祀活动,“实际上,规、
书吏从事着许多与祭司相似的活动。一个宗教活动中没有祭司是不可想象的,但同样的,没有书吏的宗教活动也一样是无法进
[11]
行的。高级书吏往往要出席重要的宗教活动”。
从以上书吏的职责范围我们可以看到,书吏对古埃及社会
正是由于有一个书吏阶层的存在,古埃及社会这部的重大作用。
国家机器才能正常运转,古埃及灿烂文明才得以流传了下来。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书吏在古埃及社会的重要作用。
1. 政治上,保证了古埃及政教合一的国家的正常运行。我们知道古埃及社会的一个特点是实现神权政治,法老是神的化身,而且一般总是全国性神庙祭司长的总头目,而各级政府机构特别是州和各地方神庙、地方性祭司组织存在着对应关系。要维持这个政府的存在,需要有一批有统一的宗教信仰的官员来进行管理,而书吏,正是满足这样要求的一批人,他们和神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利用宗教文化培养出来的大量知识分子,“大量书吏是通过神庙学校培养出来的,一旦神庙消失,古
[12]
埃及的文字和文化就有可能断根”。古埃及利用大量书吏作为其文官政府的主要组成部分,就巩固了这种神权官僚政治。
2. 经济上,保证了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
从前面书吏的职责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书吏对于国家经济活动方面的作用,如丈量土地、测量尼罗河水位、登记户口、分配税收等。这些作用在早王朝以及古王国时期是相当重要的,如果没有书吏,每年尼罗河水泛滥后,由于地界纠纷,直接会影响到农民来年的生产情况,甚至会影响到国家的稳定。“而商业的发展使得经济贸易活动日益频繁,也越来越正规,书吏们经常起草商业契约。同时,建造金字塔等大型的工程建设、探矿或以军事为目的的远征队的人员、物资的配置,也都需要书吏进行事先的
[13]
预算和筹划。”
3. 文化上,保证了古埃及文化的传承。古埃及的“生活之家”中的书吏属于高级知识分子,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就是出自于“生活之家”。书吏“创造了一个广义的
—小说、诗歌、抒情诗、赞美诗、沉思录、教谕和哀悼文学——
[14]
诗”。许多书吏在他们死后,选择书本作为自己的随葬品,他们认为“人(书吏)死之后,他的尸体成为尘土,所有的亲人也逝去。但经由读者之口,书本可以使他被纪念。书本比华丽的房屋、西
[15]
方的墓室、坚固的城堡、庙中的碑石更为有用”,考古学家在书吏的墓中发现了不少珍贵的文献资料。另外,抄录书吏的存在,使得一些珍贵文献流传了下来。在公元前13~12世纪,孟菲斯的两个书吏奈恩(Enene )和潘图尔(Pentuere )和一些伟大的手稿
以及单独的有联系,奈恩是宝库书吏,他抄录了5卷学校文集,
一份手稿———D ’Orbiney 纸草,里面包括《两兄弟的故事》,潘图
[16]
尔抄录了赞美拉美西斯二世的《卡迭什诗歌》。正是由于有一
教批专门负责抄录的书吏的存在,许多在当时有名的文学作品、
育文献有了众多副本,这些副本成为今日史学家研究古埃及文明的珍贵资料,有助于我们揭开古埃及文明的神秘面纱。
书吏,这个在古埃及社会长期形成的阶层,无所不在是对书吏职责范围最好的概括。虽然其处理的事务繁杂,社会地位与王公贵族比起来很低微,但书吏对古埃及文明所起的作用却决不能用“低微”来形容。
参考文献:
[1][13]丁俊娜. 古代埃及的书吏教育[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7,27,27.
[2][14]《世界上古史纲》编写组. 世界上古史纲(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83.
[3][4]CasperJ .Kraemer,J r.Bureaucracy and Petty Graft in Ancie nt Egypt[J].TheClassical Weekly,Vol.20,No.211927,(4):163.
[5][6]刘文鹏. 古代埃及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17. [7][8]S.Donadoni.TheEgyptians[M].Chicago:TheUnivetsity of Chicago Press,1997.69~70,68.
[9][11]崔宁. 书吏职责及其在古埃及文明发展中的作用[D].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2007.19,17.
[10]周一良, 吴于廑. 世界通史资料选集(上古部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4.
[12]金观涛, 王军衔. 悲壮的衰落:古埃及社会的兴亡[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97.
[15]蒲慕州. 尼罗河畔的文采———古埃及作品选[M].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2.207.
[16]S.Donadoni.TheEgyptians[M].Chicago:TheUnivetsity of Chicago Press,1997.79.
梁巧芳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樊誉)
化时,就不能再固守党内合作这一形式,版社,1981.
中共领导人当时的一味忍让留下的教训[4]宋庆龄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是深刻的。第一次国共合作留给中国共产党的深刻教训:在革命[5]孙中山全集(第六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孙中山全集(第七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中要保持党的独立性,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这为以后第二次国
[7]陈廉. 第一次国共合作史[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共合作中党始终掌握领导权不放松奠定了基础。
1998.
参考文献:[8]马林在中国的有关资料[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2]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余满红中共许昌市委党校讲师硕士社,1982. (责编孟云丽)
[3]达林. 中国回忆录(1921~1927)[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上接第143页)
试论中国共产党与第一次国共合作方式的确立
余满红
摘要国共两党的合作是顺乎历史发展潮流,适应中国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的。第一次国共合作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为载体而确立,是由多方面的因素促成的,有其历史必然性。但中国共产党对国共合作以及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的方
拒绝到联合党派进而接受国共合作的渐变过程。对于党内合作方式的式并不是一开始就接受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由排斥、
建立,共产国际和孙中山的态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内合作孙中山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对国内国际形势和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有了进一步认识。一方面国内各派封建军阀之间的矛盾和争夺日益激烈,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相互勾结使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反
另一方面,中共加入了共产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有了初步认识。
国际,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和列宁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开始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来探索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在1922年6月15日公开发表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中一、中国共产党对国共合作的认识变化过程
指出,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军阀的压迫,既是中国内忧外患的1. 保持完全独立,不与其他党派建立任何联系。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成立根源,也是中国人民遭受痛苦的根源,必须从根本上推翻旧制
并且党已经开始认识到“依中国政治经济的现状,依历史进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下,旗帜鲜度,
无产阶级在目前最切要的工作,还应该联络民主派共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但处于幼化的过程,明地把实现社会主义、
以达到军阀覆灭,能够建设民主政治年时期的共产党并没有清楚认识到她所面对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同对抗封建式的军阀革命,
。联络民主党派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是:“邀请国民党等革命社会的性质,对于要完成的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还不清楚,因为止”
而在党成立之初,并未认识到建立联合战线的重要性与必然性。民主派及革命的社会主义各团体开一个联席会议,在上述原则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列宁在共产国际二大上发表《民族的基础上共同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向封建式的军阀
[2]
和殖民地问题提纲》指出:“共产国际应当使落后国家无产阶级政继续战争。”
在一年的时间里,共产党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党认识到,应当同本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派结成临时联盟,但是不
认识到中国革命敌人势力的强大,仅仅依靠中要同他们融合,甚至当无产阶级运动还处在萌芽状态时,也绝对态有了初步了解,
[1]因此改变了对国民党的偏见,主要保持这一运动的独立性。”列宁的这个著名论断表明了同其他国共产党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非无产阶级党派联合的重要性,但是这些思想并没有及时传达到张联络民主党派,建立民主革命联合战线,进行中国的民主革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这些在中共二大上得到确认。在二大上,中国,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并且在之前和党内的命,
通过了《关于“民主联合战线”决议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因此,在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明确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方针,说明了建立联合战线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主要内容就是着重于如何建立一个真正的案》
“民主主义同盟”,扫清封建军阀,推翻要组织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因而这次会议并没有吸的必要性与方法,
并强调“在战争中不可忘了自己阶级的独立组取共产国际的精神。中国共产党在一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帝国主义的压迫,
,即在联合战线中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独立性。这样就改变一个纲领》及《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中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织”
是,了中共一大文件中关于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联系的规定,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无产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采用无产阶级专政”“,废除资本所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并中共在策略方针上的一大进步。这些情况表明中国共产党在马
“中国共产党彻底断绝同黄色知识分子阶层及其他类似党派克思和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对中国国情的积极认识和对中国革提出
主动的,并在实行国共合作方面是积极的、的一切联系”“,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政策”,在各种命道路的正确探索,
而是党外联合,要有自己的斗争中,“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且党所认同的方式并不是党内合作,
[2]独立性。利益,不同其他任何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3. 从党外合作到党内合作。中共一大的纲领是一个超越革命阶级的纲领,这表明幼年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建立联合战线的重要性后,主动与国民的共产党还未认识到中国社会性质的特殊性和进行国民革命、
但是其最初设想的合作方式是与国民党平行联合,即进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重要性,并且中共一大还曾经把孙中山领党合作,
导的国民党和其他所有资产阶级政党看作是一丘之貉,认为只行党外合作。
中共二大后,中国共产党主动寻求与国民党的合作,对于合是要单纯地依靠无产阶级进行独立斗争。但是随着共产党对成
认为应该与国民党保持平行关系,实行党外合作。因为立之后所领导的斗争活动的经验总结及列宁民族和殖民地思想作方式,
的传播,中国共产党逐渐改变了对一大纲领中不和其他党派联当时党内大多数党员及领导人认为国民党是一个资产阶级政
党,缺点错误很多,组织涣散,纪律松懈,加入国民党会有丧失阶合的认识。
级性和独立性的危险。党的考虑是比较全面的,但是很显然,这2. 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20世纪20年代的国共合作,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大
历史事件。它适应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形势,促进了国民党的发展,使中国共产党的影响逐渐扩大,并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但是对于国共合作并且以党内合作的方式进行,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并不是一下子就接受的,而是由排斥到逐步接受,经历了一个由排斥、拒绝到联合党派进而接受国共合作的渐变过程。
个问题并不是由共产党单方面决定的。在国民党方面,孙中山认为国民党是一个大党,国民革命应该以国民党为中心,一切革命分子都应该集合在国民党这面大旗帜下进行活动。因此孙中山一直坚持只与共产党党内合作,这是中共接受党内合作的一个
另一方面,中共对国情和革命性质进一步了解,看到了自身因素。
力量的不足,认识到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可以用党的思想去影响、促进国民党的改组,扩大党的影响,“从种种方面,督促国民
。再者,共产国际的决定也是促使中共党实践其国民革命的工作”
接受党内合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共产国际规定加入的各国共产党要服从共产国际对其的领导,执行共产国际的决定。共产国际在中国的代表马林一直游走于国共两党之间,竭力促成两党的合作,力劝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并在共产国际执委会上作报告,得到执委会的认可。中国共产党必须要服从共产国际的决定。在中共杭州西湖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决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对国共合作政策由“党外合作”到“党内合作”的一个转折点。
当中国共产党决定加入国民党,便积极地加强了同孙中山及其他国民党领导人的联系,商谈实现国共合作,进行国民革命的有关事项。在中共三大上,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等决议,最终正式决定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至此,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的第一次合作以党内合作方式正式确立。
完全相同矣,亦奚能为?所以彼都(莫斯科人士),只有劝共产党
[5]
加入国民党者,职是故也。”这也就是说对于合作方式,他所能容忍的就是允许中共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分子加入国民党,
与中共服从国民党,但绝不是国民党与共产党平等的党外联合。
实行党内合作,则是共产党员在国民党的统一领导之下活动,这是孙中山所接受的唯一形式,这也就决定了国共合作必然以党内合作而不是平行的联合来实现。
2. 共产国际与国共合作。
对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共产国际及其代表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共产国际促成国共合作最根本上还是从苏俄的国
十月革命后,苏俄遭到沙俄白军的进攻和帝国主家利益出发的。
义的联合武装干涉,为了摆脱这种困境,苏俄政府及共产国际把目光集中到中国革命上,以期打通通往东方革命的道路。因此,斯大林等人认为中国革命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统一的亲苏反帝政权。
最初在中国寻找联合力量,苏俄和共产国际首先支持联合的目标是伪装进步的吴佩孚,后来受马林影响,开始推行联孙政策,并在1923年发表《孙逸仙、越飞宣言》,宣言认为:“共产组织,甚至苏维埃制度,事实上均不能引用于中国……且以为中国最要急之问题,乃在民国的统一之成功,与完全国家的独立之获
[6]
得。”其后任命鲍罗廷为孙中山的政治顾问时,要求鲍罗廷“决
。这些材料表明苏俄是以不要迷恋于中国培植共产主义的目的”
其国家利益为第一位的,要求中共加入国民党,壮大中国革命声势以建立亲苏政权。二、党内合作得以实现的其他因素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是国共党内合作的首倡者。马林初到中第一次国共合作以党内合作方式能够实现不是由中国共产
感觉中国农民阶级对政治斗争冷淡,而看到孙中山和国民党一方面所决定的,孙中山的态度也是关键因素,共产国际则起国时,
党支持工人罢工,并掌握了领导权,因此,他认为孙中山领导的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国民党是中国现在最有力量的民族民主革命党,是一个各阶层1. 孙中山与国共合作。
而孙中山只能容许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决不辛亥革命后,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为了维护革命成果,革命分子的联盟,
护国运动,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在会与中共建立一个平行的联合战线,并且中共需学习共产国际孙中山组织了一系列的护法、
这个过程中,孙中山看到了国民党内部组织上和政治的涣散,国推行的欧洲各国共产党加入社会民主工党以建立联合战线的经
[7]
而且“由于共产党只能非法地进行工作,没有显著的成就”,民党党员鱼龙混杂,感到有必要改组国民党,遂于1920年9月验。
共产党只有“到国民党中去进行政治活动,通过这一切,会规定国民党“以三民主义,以创立五权宪法为目的”,但是孙中山因此,
[8]
1922年军阀陈炯明获得通向南方工人和士兵的更方便的门径”。马林力主中共加的努力并未能从根本上克服国民党的缺陷,
的叛变对孙中山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使他感到必须寻找新的力入国民党主要原因是他认为中国在很长时期内,只能进行民族
而且无产阶级力量和作用还很薄弱,而国民党作为各量,走新的道路。国际上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国内中国共产党诞生民主革命,
后开创的新局面,让孙中山看到了新的希望,决心以苏俄为师,阶级的联盟是最有力量的民族民主革命党,中共加入国民党可
马林的主张得到共产国际的肯定,在西湖改造国民党。苏俄和共产国际给予了孙中山极大帮助。共产国际以促使国民党革命化。
马林陈述了中共加入国民党的原因,促成了国共合作。代表多次与孙中山见面商谈,最终确立了联俄政策。孙中山指会议上,
出:“我对中国革命的命运想了很多,我对从前所信仰的一切几
三、第一次国共合作简析乎都失望了。而现在我深信,中国革命唯一的真诚的朋友是苏
[3]
对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分析历史。俄。”中国共产党自确定与国民党实行合作后,中共领导人李大
钊、陈独秀等人就多次会见孙中山,讨论“振兴国民党以振兴中第一次国共合作以党内合作方式确立,对于促进中国革命发展国的种种问题”。孙中山十分欢迎与中共的合作,认识到“国民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功绩和意义是十分重
[4]
国共合作建立后形成了大革命的高潮,有力地打击了帝国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要输入新血液”。孙中山应共大的。
促进了工农运动的迅速发展,并赢得了北伐战产党的要求,取消了国民党党员原有的打手模和宣誓服从他的主义和封建势力,
国共合作培养了一批革命干部,为中国革命的发展提旧的入党方法,但是孙中山对于国共合作认识只是在于需要共争的胜利,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以党内合作方式加入国民党,产党作为新鲜血液来给国民党带来一些生机,而不是与共产党供了人才,
用共产党的力量去改变、激活国民党,扩大了党在全国的影响,以平等的身份进行合作。
有利于党的发展,丰富了党的统一战线的在孙中山看来,国民党是一个有着历史功绩、合法的优秀政组织上也得到了发展,
使党认识到必须联合革命的阶级去对付强大的敌人,为以党,应该居于革命的中心,而中国共产党则只是一个刚成立的小经验,
派别,是无法与国民党相提并论的。另一方面,苏俄对孙中山的后党争取革命领导权提供了有利条件。
这些功绩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不能贯通到整个国民革命时支持是远远胜过对新生的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对此孙中山在《致
中就说:“然根本之办法,必在吾人稍有凭藉,乃能有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改组完成并日益蒋中正函》
)化后,在种种合作条件变化,形势变(下转第147页所措施。若毫无所藉,则虽如吾国之青年共产党与彼(苏俄)主义“右翼”
丈量土地、测量尼罗河水位、具体的税收工作,清查人口牲畜和财产的工作等,都有专门的书吏负责,“第3、4王朝之交的古王
[10]
国大臣梅腾就曾经做过粮食处的书吏长”;在工程建筑方面,书吏负责劳动管理,记录每日工作进度、管理工人的劳动和生活、负责工人的工资发放等。在其他方面,如政府处理土地纠纷事件、法庭审判中的具体事务等等,都由其负责。书吏是埃及行政管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人员。
另外,书吏在宗教事务方面,被称为是“法老世界里文化的代表”。书吏要向广大既不会读也不会写的人民解释雕刻文字,也就是宗教教义,其职责除了基本的管理宗教文献、制定宗教教
撰写法老碑文外,书吏还出席一些宗教祭祀活动,“实际上,规、
书吏从事着许多与祭司相似的活动。一个宗教活动中没有祭司是不可想象的,但同样的,没有书吏的宗教活动也一样是无法进
[11]
行的。高级书吏往往要出席重要的宗教活动”。
从以上书吏的职责范围我们可以看到,书吏对古埃及社会
正是由于有一个书吏阶层的存在,古埃及社会这部的重大作用。
国家机器才能正常运转,古埃及灿烂文明才得以流传了下来。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书吏在古埃及社会的重要作用。
1. 政治上,保证了古埃及政教合一的国家的正常运行。我们知道古埃及社会的一个特点是实现神权政治,法老是神的化身,而且一般总是全国性神庙祭司长的总头目,而各级政府机构特别是州和各地方神庙、地方性祭司组织存在着对应关系。要维持这个政府的存在,需要有一批有统一的宗教信仰的官员来进行管理,而书吏,正是满足这样要求的一批人,他们和神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利用宗教文化培养出来的大量知识分子,“大量书吏是通过神庙学校培养出来的,一旦神庙消失,古
[12]
埃及的文字和文化就有可能断根”。古埃及利用大量书吏作为其文官政府的主要组成部分,就巩固了这种神权官僚政治。
2. 经济上,保证了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
从前面书吏的职责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书吏对于国家经济活动方面的作用,如丈量土地、测量尼罗河水位、登记户口、分配税收等。这些作用在早王朝以及古王国时期是相当重要的,如果没有书吏,每年尼罗河水泛滥后,由于地界纠纷,直接会影响到农民来年的生产情况,甚至会影响到国家的稳定。“而商业的发展使得经济贸易活动日益频繁,也越来越正规,书吏们经常起草商业契约。同时,建造金字塔等大型的工程建设、探矿或以军事为目的的远征队的人员、物资的配置,也都需要书吏进行事先的
[13]
预算和筹划。”
3. 文化上,保证了古埃及文化的传承。古埃及的“生活之家”中的书吏属于高级知识分子,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就是出自于“生活之家”。书吏“创造了一个广义的
—小说、诗歌、抒情诗、赞美诗、沉思录、教谕和哀悼文学——
[14]
诗”。许多书吏在他们死后,选择书本作为自己的随葬品,他们认为“人(书吏)死之后,他的尸体成为尘土,所有的亲人也逝去。但经由读者之口,书本可以使他被纪念。书本比华丽的房屋、西
[15]
方的墓室、坚固的城堡、庙中的碑石更为有用”,考古学家在书吏的墓中发现了不少珍贵的文献资料。另外,抄录书吏的存在,使得一些珍贵文献流传了下来。在公元前13~12世纪,孟菲斯的两个书吏奈恩(Enene )和潘图尔(Pentuere )和一些伟大的手稿
以及单独的有联系,奈恩是宝库书吏,他抄录了5卷学校文集,
一份手稿———D ’Orbiney 纸草,里面包括《两兄弟的故事》,潘图
[16]
尔抄录了赞美拉美西斯二世的《卡迭什诗歌》。正是由于有一
教批专门负责抄录的书吏的存在,许多在当时有名的文学作品、
育文献有了众多副本,这些副本成为今日史学家研究古埃及文明的珍贵资料,有助于我们揭开古埃及文明的神秘面纱。
书吏,这个在古埃及社会长期形成的阶层,无所不在是对书吏职责范围最好的概括。虽然其处理的事务繁杂,社会地位与王公贵族比起来很低微,但书吏对古埃及文明所起的作用却决不能用“低微”来形容。
参考文献:
[1][13]丁俊娜. 古代埃及的书吏教育[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7,27,27.
[2][14]《世界上古史纲》编写组. 世界上古史纲(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83.
[3][4]CasperJ .Kraemer,J r.Bureaucracy and Petty Graft in Ancie nt Egypt[J].TheClassical Weekly,Vol.20,No.211927,(4):163.
[5][6]刘文鹏. 古代埃及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17. [7][8]S.Donadoni.TheEgyptians[M].Chicago:TheUnivetsity of Chicago Press,1997.69~70,68.
[9][11]崔宁. 书吏职责及其在古埃及文明发展中的作用[D].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2007.19,17.
[10]周一良, 吴于廑. 世界通史资料选集(上古部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4.
[12]金观涛, 王军衔. 悲壮的衰落:古埃及社会的兴亡[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97.
[15]蒲慕州. 尼罗河畔的文采———古埃及作品选[M].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2.207.
[16]S.Donadoni.TheEgyptians[M].Chicago:TheUnivetsity of Chicago Press,1997.79.
梁巧芳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樊誉)
化时,就不能再固守党内合作这一形式,版社,1981.
中共领导人当时的一味忍让留下的教训[4]宋庆龄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是深刻的。第一次国共合作留给中国共产党的深刻教训:在革命[5]孙中山全集(第六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孙中山全集(第七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中要保持党的独立性,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这为以后第二次国
[7]陈廉. 第一次国共合作史[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共合作中党始终掌握领导权不放松奠定了基础。
1998.
参考文献:[8]马林在中国的有关资料[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2]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余满红中共许昌市委党校讲师硕士社,1982. (责编孟云丽)
[3]达林. 中国回忆录(1921~1927)[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上接第1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