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经验交流

小学数学第二阶段校本培训经验交流

小学数学组 赵明礼

通过第二阶段的校本培训的学习谈谈我的一些感受,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一

半,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设计,加上老师潜移默化的指导对教学成果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

教学如何使用教材教学,是对教师教学评价的依据之一,如何内化学生成为自己的认识,是要教师在课堂中如何使用教法进行加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想素材,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最后概括为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尤其是数学教学,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

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

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我有幸参加这次的校本培训经验交流,从新课改理念的学习,到深入课堂进行教学,

我从中受益匪浅,可以说:在数学教学中有得也有失。下面我从得与失两方面来进行一下

二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反思。

1、教学中我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由于传

统的数学教学过分注重机械的技能训练与抽象的逻辑推理,而忽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以致于使许多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枯燥无用、神秘难懂的印象,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而我是一名数学教师通过这次第二阶段校本培训的学习和实践,基本上能摒弃过去的做法,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从生活中导入,在生活中学习,到生活中运用。如:我在教学《统计》这一课时,不再像传统教学那样采取直接从书本的主题图导入,而是提前让学生进行

课前调查(如走进商店调查肥皂、牙膏等多种商品的价钱),然后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如

果现在让你来当一名售货员,要你找出这些商品中哪个价位的数量最多。让学生自己回忆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他们想到了──统计。老师抓紧时机引进课题,激发学生求知

学习的兴趣产生了学习的内在动力。

2、新课改使我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提升了学生学习的水平。 通过学习新课标,

我意识到:“学习方式不仅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而且成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传统课

堂一味地采用灌输和强化训练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新的学习是要学生自己去找路走。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并不简单的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知识的获得也不是传递完成的,真正的课堂教学应是师生双方共同展开的,富有灵活的交流与碰撞。

我们要关注让学生获取知识,同时也要关注学生获得这些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获

取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学习水平和能力。如:我在教《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为了使学

生理解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就组织学生进行摆一摆、比一比的游戏活动,先让学生摆2个三角形。很多学生就会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一个一个的摆,而且他们知道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学生就用原有的知识用加法来算3+3=6根。然后老师又提问:现在要你们摆9个三角形,也让学生去算,学生发现如果用加法3+3+3+3+3+3+3+3+3=27,很繁琐。这时候老师抓住机会引出乘法的学习。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和表象,感悟出了如果加数相同时可以用乘法来计算的道理。

存在问题:

1、一是组织学习活动还不够到位。(由于学生多)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参与面不是

很广,往往让少数学生参与,而大部分学生成为“旁观者”;二是 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有部分学生能积极举手发言,能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能热情地投入到自主探索之中,是课堂舞台的主角,能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但细细观察会看到,在这热闹的背后又隐藏着许多被遗忘的角落,总有一部分学生在成为观众和听众,久而久之形成“差生”是必然的。

根据两点所想到的:要想改变上面的状况我认为:首先要深入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并进行理论联系教学实践的深入思考与研究。教学中设计的学习活动一方面要具有一定的现实性、挑战性;但另一方面又不能以只有少数学生能解答的问题情境来作为普遍要求,而应该设计具有层次性和开放性的活动,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有事可想,都有收获,都有体验。再次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纯粹追求活动数量的多少,而应以追求活动的质量为宗旨,这样才可以保证各个学习活动都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还可以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力争做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选择、实践和解决。

2、实施“开放性教学”,但过于“放任自由”;注重了能力培养,忽视了基础知识的落实;强调了学生主体,忽视了教师主导的发挥;探究成了形式与装饰;教师展示更多的是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

3、强调了“激励”,是否就不该“批评”?注重了能力,是否就不要落实“双基”知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否应该放弃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优势?

4、对于新老师来说,没有好的纪律是注定要失败的。但往往新老师就是因为败在纪律上。课堂上,30-50名学生坐在台下,一个小声说一句话纪律已经是乱糟糟的了,老师大声地喝一声,一般只能维持1-2分钟。重复再喝一声,也只能维持1-2分钟,但一节课已经过了差不多10分钟,试问在这样的10分钟里面又能讲授多少知识呢?

方法:喝只能暂时性的,继续这样下去,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对于上课都会厌倦。因此,我会选择一种愉快的方法,就是哄。首先,上课前给同学们讲一些愉快轻松的话,让学生感觉老师今天状态很好,很自然地,学生也会跟着精神起来(就像喊口令一样,加入领喊的人死气沉沉的,其余的人也跟着是死气沉沉;但领喊的人大声又节奏,其他同学也跟着又节奏地喊起来),然后叫一个顺口溜,让学生做好。然后不出声地走到台下,看谁坐得好,就选1-3个同学奖励一朵红花,其他同学看见了,很自然地也跟着坐好来。在上课的过程中,纪律乱了,我们可以以小组的形式比赛,我看哪组坐得好,哪一组就有奖励。学生比较喜欢奖励的方式,因此他们会很快地坐好来

。小学数学体验学习的认识与实践数学论文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5-19 点击:

“体验”的认识与实践

浙江省缙云县实验:张文正

人的活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体验,二是发现,三是接受。体验,是人最基本的形式,是指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省体察,最终认识到某些可以言说或未必能够言说的知识,掌握技能,养成行为习惯,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反观当前,认知的建构与知识的获取之间往往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认知过程与知识结构不能协同发展。加上当前我们的对象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生活经验贫乏,而这种生活经验又是引起情感体验的基础。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尝试:让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要尊重、帮助残疾人,这是——间接;而让坐在轮椅上像残疾人那样驱车爬坡,这便是——体验。正因如此,在中我们迫切需要提倡这种“体验”。

一、课前关注值得体验的内容。

生由于缺乏生活的经历,有些知识学起来感到吃力,这就需要我们在这些知识之前,组织参观或收集生活中相应的素材,为提供感性认识。

如:“利息”这一内容之前,组织进行一次存钱活动,在存钱时与银行人员的交谈中,获得了不少有关储蓄的知识,如储蓄的种类,储蓄连续几次降息的原因,为什么要用实名制,以及国家收取利息税的原因等知识。有了这些亲身体验,上课时思路打开了,非常投入、热情很高,起来轻松多了,特别是有关计算利息的,由于有了生活的体验,每次计算利息时总能结合实际把所得利息的利息税给扣除掉。

二、课中提供机会让在实践中体验。

1、提供“玩”的机会,让在玩耍中体验。

爱玩是生的天性,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促进人们素质个性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是人们的实践活动,而“玩”正是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在中,我们把课本中的一些例题转化成“玩耍”活动,从“玩”中体验抽象的知识。

如:行程问题之前先组织进行有趣的表演。让两个站在教室的前后两个墙脚前,准备相对而行,请另一个喊口令,说:“出发。”两个很快撞在一起,我立刻在黑板上画出他们行走的示意图,告诉这就叫相遇,我再让两个一个在前慢行,一个在后快走,做一次追及表演。命令一下,快的很快把慢的追上。我又在黑板上画出他们行走的示意图,告诉大家这就叫做追及……。教室里一片欢声笑语,仿佛感到这不是在上课,是老师领他们玩,这样一玩竟不知不觉解了行程问题的概念和数量关系。

2、提供“做”的机会,让在操作中体验。

是需要体验的,因为我们的目的不仅是要让接受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获得终身的能67

力。严格的说能力并不是教会的,而是在活动中通过接受、体验、感悟、类化、迁移而逐步形成的。在中,多让动手操作,尽可能给提供“做”的机会,可以使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对的兴趣,激发的求知欲。

如《圆柱的认识》时我先给每组同学准备了一份材料,材料的内容是3个圆(其中两个圆一样大小)、2个长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1个正方形(其中长方形的长、正方形的边长和平行四边形的底都与两个相同圆的周长相等)。请四人一小组合作,制作一个圆柱。在制作过程虑两个问题:(1)你们是如何选择材料制作的?(2)通过制作你们对圆柱的特征有什么新的发现?然后让分小组汇报,最后老师结合每个小组的汇报情况一一展示制作圆柱的三种情况。这样既加深了对侧面展开图的长和宽与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的理解,又培养了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主动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从而让在充分而多样的体验会思维,形成观念。

3、提供“说”的机会,让在交流中体验。

“说”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要方式。在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为创设“说”的机会,让在交流中感受,体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萌发我要学的心理需求。

例如,在“10以内各数的认识”时,让用第几排第几个来阐述自己坐的位置;让他们说出家里的电话号码是由哪几个数字组成的;让他们说出教室里有几扇门,几个窗户;说出自己书包里有几支笔几本书;家里有几口人,几个大人,几个小孩。他们完成这些时,兴致特别高,大胆踊跃地进行交流。孩子们在交流中体验到的存在,感受到的乐趣。通过交流家里的电话号码,知道了由于数字的排列顺序不同,构成的电话号码也不同,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领悟了的奥秘。

三、回归生活,让在应用中体验。

《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去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因此,在学完新课后,我就经常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在生活中去体验。 例如“比例尺”后,让动手画自己家到学校的路线图;《统计图表》后,让课余时间到校门口统计各买零食的统计表或统计图,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相应措施;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把四个火柴盒包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大长方体,可以怎么包装?哪一种包装方案比较合理?并布置课外作业:你可以去调查一下形状是长方体的物体实际是怎样包装的,了解厂家为什么要这样包装?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后,让设法测出一块土豆的体积;还可以每天让写日记等。在实际应用中,既让体验到生活中

处处有,处处用;体验到用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带来的愉悦和成功,又培养了的意识。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现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生活,强调体验学习。操作活动是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和体验感悟的一种良好形式。根据心理学研究,儿童认识规律一般为动作—感知—表象—概念。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同时还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的形式。数学课堂教学具有抽象性。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遵循儿童认识规律,依据教材特点,加强直观教学,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的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所学知识。

一 利用学具操作,激发参与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巧妙地安排学生动手操作,可以适应学生个性的特点,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学善学。

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先让学生分别剪出任意大小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各一个,再让学生分别量一量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然后算一算三个角的和是多少度。通过量算,学生初步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个性质。此时,学生急于想证实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教师要把握这一最佳时机,安排学生动手剪一剪,看剪下的三个内角和是否能拼成一个平角。通过剪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无论三角形的大小形状位置如何变化,其内角和总是180度。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掌握了书本上抽象的概念,学得积极主动,思维随着展开,兴趣随着激起。与此同时,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得到了同步增长。

二 利用学具操作,突破教学难点

例如“长方体的认识”是学生首次学习立体图形的知识,由面到体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它难以与原有的认识结构相联系,学生理解困难。因此教学时必须提供感性材料,丰富学生感性认识,让学生经历从形象到表象,再抽象的认识过程。如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可让学生准备土豆一个,小刀一把。师生一起切土豆:先直着向下切一刀,把土豆分成两块,让学生摸一摸其中一块的面,切面朝下,再直着向下切一刀,。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两个切面相交形成了一条线,这就是棱;最后横着向下切一刀,让学生再观察发现,三个切面相交形成三条棱,这三条棱又相交成了一个点,这就是顶点。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感知,此时对面、棱、顶点的概念已有初步体验,其感性认识已很丰富,再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 利用学具操作,创设参与条件

主体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起一个主导作用。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应落在学生的学上,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和结果应通过学生的学表现出来。而利用学具操作,为人人创

设参与条件,是贯彻落实主题教学论的主要措施。

如:教学“圆柱”表面积,先让学生把圆柱学具剪下一个长方形和上下两个相等的圆,并要求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半径,计算出面积。然后让学生把长方形卷成圆筒,并把两个圆向内折,成为一个圆柱形的纸筒,再把它展开,这样两次反复的观察思考,再让学生阅读课本,就会有所思有所悟,提高了自学效果,理解领会了侧面积、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这样,在量量、剪剪、算算、折折过程中,改变了过去老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的现象,使教师变成了“导演”,学生变成了“演员”,真正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能动作用。

四 利用学具操作,培养参与能力,指导参与方法

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墙上写有三句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可见,亲自实践,亲自参与是何等重要!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学生生命整体体验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通过自身智力活动的内化这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去体验数学,感悟数学,领悟数学。

例如“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提供探索材料:从0—9中任意选三个数字组成不同的三位数,再用计算器检查哪些数能被3整除,并记录下来,小组合作学习:观察比较,讨论交流,发现特征,汇报交流。再通过学生自己举例,验证归纳是否具有普遍性,得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这一教学片断,教师努力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让学生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创设了问题情境,揭示了知识之间的矛盾,唤起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从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出发,让学生自由组数、检验,自然地提供了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既给学生提供了发现规律的探索性材料,又给学生创设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和主动参与探索的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和积极性。这样的自主学习活动,调动了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探索过程,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拓展了学生参与探索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了学生参与探索的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主动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工具和镜子。”操作是智力的起源,思维的起点。加强学具的操作,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一种重要措施。 总之,学具操作是一种给学生提供思考和弄懂他们所不懂问题可能性的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能成功的运用它,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便于在感性材料基础上建立表象,有助于理解新知识,为教师传授新知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

一、从生活中发现概念的雏形

概念的引入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成功的教学经验启迪着每位教师,数学教学中若能把“纯粹”的数学知识与学生在日常生活的、熟悉的、具体的材料相联系,这样就有利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的理解, 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新知的欲望。例如学习“百分数的意义”这一课时,教师出示了一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的数据:有一商场的衣服降价10%;五(3)班同学的体育合格率达98%;今年出口额比去年增长12.5%„„让学生初步认知什么样的数是百分数,百分数的雏形也就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了,同时这样展示新知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想学百分数的热情。学生根据上述的材料提出一系列的问题: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怎样读,怎样写„„有了这样的开始,再来学习“百分数”的概念就显得轻松、自然了。

二、在生活实例中理解概念

当学生已经获得比较丰富的感性知识,基本掌握了概念的含义后,为了丰富知识的外延促进理解,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利用一些具体的生活实例,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活动和学习手段,来剔除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抽取其基本属性,帮助学生构建自己正确、清晰的知识框架。例如在学习“圆柱体的认识”时,当学生对圆柱体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教师可以出示一大堆实物,让学生找出哪些是圆柱体,再想一想,家里还有哪些物体是圆柱体。这样通过许多的实例,学生获得的感性材料更加充分了,形成的表象也更加鲜明,因而对于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和概括也更为明朗。

三、以“实际问题”为练习目标

学生头脑中的数学知识,不能只停留在背诵、记忆概念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必要的训练和练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消化、吸收,以达到牢固、灵活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为此在这方面教师要潜心研究教材教法,从生活实际中寻找练习的目标,要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可以充分运用本班男、女生人数、小组人数之间的关系设计练习:男生占全班的 27/56,女生占全班的29/56,第一小组占全班的1/8或7/56,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教师也可以开展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学习了“人民币的认识”这一知识后,可以开展一个“逛超市”的活动,这样不但起到了练习的效果,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四、让“生活”成为学生展示知识的舞台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获取知识,更要让他们能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在此得到张扬,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选择一些“生活”问题,让学习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创造性地解决。例如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之后,要求学生利用“轴对称“这种特性自行设计一个图案来布置本班教室,进行成果展示。这时学生的创新火花不断闪烁,创造出了一个个眼花缭乱的图案。在展示成果的时候,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更深刻的体验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总之,教学只有贴近生活、注重生活,创新才能得以实现,生活才能得以新发展。生活永远是数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离开了生活,创新就没有了生命,学习便失去了本应有的乐趣与生趣。

小学数学第二阶段校本培训经验交流

小学数学组 赵明礼

通过第二阶段的校本培训的学习谈谈我的一些感受,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一

半,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设计,加上老师潜移默化的指导对教学成果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

教学如何使用教材教学,是对教师教学评价的依据之一,如何内化学生成为自己的认识,是要教师在课堂中如何使用教法进行加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想素材,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最后概括为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尤其是数学教学,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

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

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我有幸参加这次的校本培训经验交流,从新课改理念的学习,到深入课堂进行教学,

我从中受益匪浅,可以说:在数学教学中有得也有失。下面我从得与失两方面来进行一下

二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反思。

1、教学中我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由于传

统的数学教学过分注重机械的技能训练与抽象的逻辑推理,而忽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以致于使许多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枯燥无用、神秘难懂的印象,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而我是一名数学教师通过这次第二阶段校本培训的学习和实践,基本上能摒弃过去的做法,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从生活中导入,在生活中学习,到生活中运用。如:我在教学《统计》这一课时,不再像传统教学那样采取直接从书本的主题图导入,而是提前让学生进行

课前调查(如走进商店调查肥皂、牙膏等多种商品的价钱),然后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如

果现在让你来当一名售货员,要你找出这些商品中哪个价位的数量最多。让学生自己回忆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他们想到了──统计。老师抓紧时机引进课题,激发学生求知

学习的兴趣产生了学习的内在动力。

2、新课改使我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提升了学生学习的水平。 通过学习新课标,

我意识到:“学习方式不仅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而且成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传统课

堂一味地采用灌输和强化训练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新的学习是要学生自己去找路走。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并不简单的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知识的获得也不是传递完成的,真正的课堂教学应是师生双方共同展开的,富有灵活的交流与碰撞。

我们要关注让学生获取知识,同时也要关注学生获得这些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获

取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学习水平和能力。如:我在教《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为了使学

生理解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就组织学生进行摆一摆、比一比的游戏活动,先让学生摆2个三角形。很多学生就会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一个一个的摆,而且他们知道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学生就用原有的知识用加法来算3+3=6根。然后老师又提问:现在要你们摆9个三角形,也让学生去算,学生发现如果用加法3+3+3+3+3+3+3+3+3=27,很繁琐。这时候老师抓住机会引出乘法的学习。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和表象,感悟出了如果加数相同时可以用乘法来计算的道理。

存在问题:

1、一是组织学习活动还不够到位。(由于学生多)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参与面不是

很广,往往让少数学生参与,而大部分学生成为“旁观者”;二是 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有部分学生能积极举手发言,能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能热情地投入到自主探索之中,是课堂舞台的主角,能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但细细观察会看到,在这热闹的背后又隐藏着许多被遗忘的角落,总有一部分学生在成为观众和听众,久而久之形成“差生”是必然的。

根据两点所想到的:要想改变上面的状况我认为:首先要深入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并进行理论联系教学实践的深入思考与研究。教学中设计的学习活动一方面要具有一定的现实性、挑战性;但另一方面又不能以只有少数学生能解答的问题情境来作为普遍要求,而应该设计具有层次性和开放性的活动,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有事可想,都有收获,都有体验。再次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纯粹追求活动数量的多少,而应以追求活动的质量为宗旨,这样才可以保证各个学习活动都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还可以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力争做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选择、实践和解决。

2、实施“开放性教学”,但过于“放任自由”;注重了能力培养,忽视了基础知识的落实;强调了学生主体,忽视了教师主导的发挥;探究成了形式与装饰;教师展示更多的是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

3、强调了“激励”,是否就不该“批评”?注重了能力,是否就不要落实“双基”知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否应该放弃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优势?

4、对于新老师来说,没有好的纪律是注定要失败的。但往往新老师就是因为败在纪律上。课堂上,30-50名学生坐在台下,一个小声说一句话纪律已经是乱糟糟的了,老师大声地喝一声,一般只能维持1-2分钟。重复再喝一声,也只能维持1-2分钟,但一节课已经过了差不多10分钟,试问在这样的10分钟里面又能讲授多少知识呢?

方法:喝只能暂时性的,继续这样下去,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对于上课都会厌倦。因此,我会选择一种愉快的方法,就是哄。首先,上课前给同学们讲一些愉快轻松的话,让学生感觉老师今天状态很好,很自然地,学生也会跟着精神起来(就像喊口令一样,加入领喊的人死气沉沉的,其余的人也跟着是死气沉沉;但领喊的人大声又节奏,其他同学也跟着又节奏地喊起来),然后叫一个顺口溜,让学生做好。然后不出声地走到台下,看谁坐得好,就选1-3个同学奖励一朵红花,其他同学看见了,很自然地也跟着坐好来。在上课的过程中,纪律乱了,我们可以以小组的形式比赛,我看哪组坐得好,哪一组就有奖励。学生比较喜欢奖励的方式,因此他们会很快地坐好来

。小学数学体验学习的认识与实践数学论文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5-19 点击:

“体验”的认识与实践

浙江省缙云县实验:张文正

人的活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体验,二是发现,三是接受。体验,是人最基本的形式,是指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省体察,最终认识到某些可以言说或未必能够言说的知识,掌握技能,养成行为习惯,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反观当前,认知的建构与知识的获取之间往往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认知过程与知识结构不能协同发展。加上当前我们的对象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生活经验贫乏,而这种生活经验又是引起情感体验的基础。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尝试:让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要尊重、帮助残疾人,这是——间接;而让坐在轮椅上像残疾人那样驱车爬坡,这便是——体验。正因如此,在中我们迫切需要提倡这种“体验”。

一、课前关注值得体验的内容。

生由于缺乏生活的经历,有些知识学起来感到吃力,这就需要我们在这些知识之前,组织参观或收集生活中相应的素材,为提供感性认识。

如:“利息”这一内容之前,组织进行一次存钱活动,在存钱时与银行人员的交谈中,获得了不少有关储蓄的知识,如储蓄的种类,储蓄连续几次降息的原因,为什么要用实名制,以及国家收取利息税的原因等知识。有了这些亲身体验,上课时思路打开了,非常投入、热情很高,起来轻松多了,特别是有关计算利息的,由于有了生活的体验,每次计算利息时总能结合实际把所得利息的利息税给扣除掉。

二、课中提供机会让在实践中体验。

1、提供“玩”的机会,让在玩耍中体验。

爱玩是生的天性,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促进人们素质个性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是人们的实践活动,而“玩”正是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在中,我们把课本中的一些例题转化成“玩耍”活动,从“玩”中体验抽象的知识。

如:行程问题之前先组织进行有趣的表演。让两个站在教室的前后两个墙脚前,准备相对而行,请另一个喊口令,说:“出发。”两个很快撞在一起,我立刻在黑板上画出他们行走的示意图,告诉这就叫相遇,我再让两个一个在前慢行,一个在后快走,做一次追及表演。命令一下,快的很快把慢的追上。我又在黑板上画出他们行走的示意图,告诉大家这就叫做追及……。教室里一片欢声笑语,仿佛感到这不是在上课,是老师领他们玩,这样一玩竟不知不觉解了行程问题的概念和数量关系。

2、提供“做”的机会,让在操作中体验。

是需要体验的,因为我们的目的不仅是要让接受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获得终身的能67

力。严格的说能力并不是教会的,而是在活动中通过接受、体验、感悟、类化、迁移而逐步形成的。在中,多让动手操作,尽可能给提供“做”的机会,可以使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对的兴趣,激发的求知欲。

如《圆柱的认识》时我先给每组同学准备了一份材料,材料的内容是3个圆(其中两个圆一样大小)、2个长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1个正方形(其中长方形的长、正方形的边长和平行四边形的底都与两个相同圆的周长相等)。请四人一小组合作,制作一个圆柱。在制作过程虑两个问题:(1)你们是如何选择材料制作的?(2)通过制作你们对圆柱的特征有什么新的发现?然后让分小组汇报,最后老师结合每个小组的汇报情况一一展示制作圆柱的三种情况。这样既加深了对侧面展开图的长和宽与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的理解,又培养了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主动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从而让在充分而多样的体验会思维,形成观念。

3、提供“说”的机会,让在交流中体验。

“说”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要方式。在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为创设“说”的机会,让在交流中感受,体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萌发我要学的心理需求。

例如,在“10以内各数的认识”时,让用第几排第几个来阐述自己坐的位置;让他们说出家里的电话号码是由哪几个数字组成的;让他们说出教室里有几扇门,几个窗户;说出自己书包里有几支笔几本书;家里有几口人,几个大人,几个小孩。他们完成这些时,兴致特别高,大胆踊跃地进行交流。孩子们在交流中体验到的存在,感受到的乐趣。通过交流家里的电话号码,知道了由于数字的排列顺序不同,构成的电话号码也不同,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领悟了的奥秘。

三、回归生活,让在应用中体验。

《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去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因此,在学完新课后,我就经常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在生活中去体验。 例如“比例尺”后,让动手画自己家到学校的路线图;《统计图表》后,让课余时间到校门口统计各买零食的统计表或统计图,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相应措施;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把四个火柴盒包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大长方体,可以怎么包装?哪一种包装方案比较合理?并布置课外作业:你可以去调查一下形状是长方体的物体实际是怎样包装的,了解厂家为什么要这样包装?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后,让设法测出一块土豆的体积;还可以每天让写日记等。在实际应用中,既让体验到生活中

处处有,处处用;体验到用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带来的愉悦和成功,又培养了的意识。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现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生活,强调体验学习。操作活动是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和体验感悟的一种良好形式。根据心理学研究,儿童认识规律一般为动作—感知—表象—概念。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同时还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的形式。数学课堂教学具有抽象性。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遵循儿童认识规律,依据教材特点,加强直观教学,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的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所学知识。

一 利用学具操作,激发参与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巧妙地安排学生动手操作,可以适应学生个性的特点,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学善学。

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先让学生分别剪出任意大小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各一个,再让学生分别量一量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然后算一算三个角的和是多少度。通过量算,学生初步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个性质。此时,学生急于想证实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教师要把握这一最佳时机,安排学生动手剪一剪,看剪下的三个内角和是否能拼成一个平角。通过剪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无论三角形的大小形状位置如何变化,其内角和总是180度。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掌握了书本上抽象的概念,学得积极主动,思维随着展开,兴趣随着激起。与此同时,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得到了同步增长。

二 利用学具操作,突破教学难点

例如“长方体的认识”是学生首次学习立体图形的知识,由面到体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它难以与原有的认识结构相联系,学生理解困难。因此教学时必须提供感性材料,丰富学生感性认识,让学生经历从形象到表象,再抽象的认识过程。如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可让学生准备土豆一个,小刀一把。师生一起切土豆:先直着向下切一刀,把土豆分成两块,让学生摸一摸其中一块的面,切面朝下,再直着向下切一刀,。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两个切面相交形成了一条线,这就是棱;最后横着向下切一刀,让学生再观察发现,三个切面相交形成三条棱,这三条棱又相交成了一个点,这就是顶点。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感知,此时对面、棱、顶点的概念已有初步体验,其感性认识已很丰富,再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 利用学具操作,创设参与条件

主体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起一个主导作用。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应落在学生的学上,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和结果应通过学生的学表现出来。而利用学具操作,为人人创

设参与条件,是贯彻落实主题教学论的主要措施。

如:教学“圆柱”表面积,先让学生把圆柱学具剪下一个长方形和上下两个相等的圆,并要求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半径,计算出面积。然后让学生把长方形卷成圆筒,并把两个圆向内折,成为一个圆柱形的纸筒,再把它展开,这样两次反复的观察思考,再让学生阅读课本,就会有所思有所悟,提高了自学效果,理解领会了侧面积、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这样,在量量、剪剪、算算、折折过程中,改变了过去老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的现象,使教师变成了“导演”,学生变成了“演员”,真正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能动作用。

四 利用学具操作,培养参与能力,指导参与方法

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墙上写有三句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可见,亲自实践,亲自参与是何等重要!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学生生命整体体验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通过自身智力活动的内化这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去体验数学,感悟数学,领悟数学。

例如“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提供探索材料:从0—9中任意选三个数字组成不同的三位数,再用计算器检查哪些数能被3整除,并记录下来,小组合作学习:观察比较,讨论交流,发现特征,汇报交流。再通过学生自己举例,验证归纳是否具有普遍性,得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这一教学片断,教师努力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让学生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创设了问题情境,揭示了知识之间的矛盾,唤起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从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出发,让学生自由组数、检验,自然地提供了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既给学生提供了发现规律的探索性材料,又给学生创设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和主动参与探索的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和积极性。这样的自主学习活动,调动了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探索过程,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拓展了学生参与探索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了学生参与探索的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主动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工具和镜子。”操作是智力的起源,思维的起点。加强学具的操作,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一种重要措施。 总之,学具操作是一种给学生提供思考和弄懂他们所不懂问题可能性的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能成功的运用它,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便于在感性材料基础上建立表象,有助于理解新知识,为教师传授新知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

一、从生活中发现概念的雏形

概念的引入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成功的教学经验启迪着每位教师,数学教学中若能把“纯粹”的数学知识与学生在日常生活的、熟悉的、具体的材料相联系,这样就有利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的理解, 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新知的欲望。例如学习“百分数的意义”这一课时,教师出示了一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的数据:有一商场的衣服降价10%;五(3)班同学的体育合格率达98%;今年出口额比去年增长12.5%„„让学生初步认知什么样的数是百分数,百分数的雏形也就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了,同时这样展示新知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想学百分数的热情。学生根据上述的材料提出一系列的问题: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怎样读,怎样写„„有了这样的开始,再来学习“百分数”的概念就显得轻松、自然了。

二、在生活实例中理解概念

当学生已经获得比较丰富的感性知识,基本掌握了概念的含义后,为了丰富知识的外延促进理解,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利用一些具体的生活实例,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活动和学习手段,来剔除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抽取其基本属性,帮助学生构建自己正确、清晰的知识框架。例如在学习“圆柱体的认识”时,当学生对圆柱体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教师可以出示一大堆实物,让学生找出哪些是圆柱体,再想一想,家里还有哪些物体是圆柱体。这样通过许多的实例,学生获得的感性材料更加充分了,形成的表象也更加鲜明,因而对于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和概括也更为明朗。

三、以“实际问题”为练习目标

学生头脑中的数学知识,不能只停留在背诵、记忆概念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必要的训练和练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消化、吸收,以达到牢固、灵活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为此在这方面教师要潜心研究教材教法,从生活实际中寻找练习的目标,要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可以充分运用本班男、女生人数、小组人数之间的关系设计练习:男生占全班的 27/56,女生占全班的29/56,第一小组占全班的1/8或7/56,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教师也可以开展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学习了“人民币的认识”这一知识后,可以开展一个“逛超市”的活动,这样不但起到了练习的效果,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四、让“生活”成为学生展示知识的舞台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获取知识,更要让他们能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在此得到张扬,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选择一些“生活”问题,让学习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创造性地解决。例如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之后,要求学生利用“轴对称“这种特性自行设计一个图案来布置本班教室,进行成果展示。这时学生的创新火花不断闪烁,创造出了一个个眼花缭乱的图案。在展示成果的时候,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更深刻的体验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总之,教学只有贴近生活、注重生活,创新才能得以实现,生活才能得以新发展。生活永远是数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离开了生活,创新就没有了生命,学习便失去了本应有的乐趣与生趣。


相关内容

  • 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报告
  • xx年小学数学教研工作回顾. xx年,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主要围绕"一个中心.二个提高.三个优势.四个重点.五个策略"开展工作,完成了上级领导和教研部门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个中心:以服务基层.服务教师.服务课改为中心.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形势的需 ...

  • 小学生数学素养评价的研究第一阶段工作计划
  • 小学生数学素养评价的研究 第一阶段工作计划 大石桥市铁路小学 2010年6月 小学生数学素养评价的研究第一阶段工作计划 大石桥市铁路小学 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确定实验教师,确定实验班级与比较班级. 课题主持人:刘占清 实验教师:周红 李冬梅 李晓宁 于长红 王莹 于亚坤 王娣丽 李林娜 孔艳玲 姜 ...

  •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研究 1.案例分析:现实数学观与生活数学观 21世纪,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生活质量是越来越高,上网时遇数学.旅游中用数学.消费中有数学.正如华罗庚所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将成为21世纪的每一 ...

  • 小学数学方面论文
  • 小学数学学生兴趣培养 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教育,进而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石,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 处于7~ ...

  • 关于小学生数学素养评价的思考
  • 关于小学生数学素养评价的思考 李晓梅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2) 摘要:借鉴PISA项目及TMSS项目这些国际数学测试的经验,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通过课堂观察.作业考察.数学日记.口试.笔试.调查与操作等多种方式,综合评价 ...

  •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1
  •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 杨春燕 一.课题研究背景. 教会学生学习.传授有效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古人云:"授人以鱼, 仅供一饭之需; 教人以渔, 则终身受用不尽"这里的"渔"指的就是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只有通过有效课堂教学策 ...

  • 小组合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 目 录 内容摘要 ........................................................... 1 关键词 ............................................................. 1 绪论 ........ ...

  • 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旧教材比较研究
  • 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旧教材比较研究 曲靖师范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旧教材比较研究 作者.学号:杨恒武 2006212131 学院.年级:教师教育学院 2006级 学科.专业:教育学 小学教育(数学与科学方向) 指 导 教 师:张应奎(副教授) 完 成 日 期:2010年 5 月 ...

  • 论小学数学教育中改革与创新论文
  • 论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改革与创新 摘要: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小学数学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获取对自己身心有益的知识. ...

  • 小学数学教学论 复习重点
  • 小学数学复习资料 一. 名词解释: 1课程目标:是对某一阶段学生所应达到的规格提出的要求, 反映了这一阶段的教育目的. 2数学交流:包括三个方面: ①数学思想的表达, 把自己的信息以某种形式(直观的或非直观的.口头的或书面的.普通语言或数学语言) 表达出来 ② 数学思想的接受,以某种方式(听.读.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