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辛亥革命]

历史剧:辛亥革命

人物:孙中山、黄兴、秋瑾、林觉民、陈意映(林觉民妻)、熊秉坤、金兆龙、袁世凯、

罗纶、官吏甲、官吏乙、张鸣崎、兵丁(两员)

第一幕 山雨欲来

(旁白)革命前的中国,列强争相侵入,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而那时的政府卖国求荣。全然不顾人民的死活,就这样,一场旨在推翻清朝政府的革命呼之欲

出。

第二幕 革命烽火

1907年7月6日,徐锡麟于巡警学堂,毕业典礼上当众枪杀恩铭,聚众起义,被捕,后被处以剜心极刑。而在绍兴,革命志士秋瑾闻徐锡麟牺牲之噩耗,拒绝一切要她离开的劝告,

于13日下午,被清军抓获。

第一场

场景:绍兴城古轩亭口

人物:秋瑾、官吏乙

(秋瑾上对观众)我此番赴死是为革命,中国妇女还没有为革命流过血,当从我秋瑾始。纵使世人并不尽只革命为何物,竟让我狠心抛家弃子。我此番赴死正为回答革命为何物,革命是为了给世人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纵使这些被奴役久

了的人早已麻木。不知宁静温和为何物。

(官吏手拿照片问秋瑾):这两个孩子就要失去母亲了。

(秋瑾冷笑):我的死是为了天下的孩子。

官:你认为这样做值得吗?

秋:废话少说,动手吧!

(官示意,兵丁上,押秋瑾下)

(旁白)1907年7月15日,秋瑾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年仅32岁。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只用“秋风秋雨愁煞人”以对。鉴湖女侠的期望“给世人一个安宁祥和的家”

早已实现。

第二场 场景:林觉民家

人物:林觉民、陈意映

(1911年,林觉民从日本留学归来,决心去参加广州起义,回家与妻诀别)

陈在台中,林上,作敲门状,陈开门,见觉民

陈(惊喜状):意洞,你回来了。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你要当爹了。

林:是吗,多久了,怎么不告诉我呢?

陈:刚想给你写信,你就回来了。你说给孩子起个什么名字呢?

(林在一旁沉默不语)

陈:意洞,你怎么了?

林(作搪塞状):没、没。(稍作沉默)我多么希望天下的有情人能终成眷属,然而现在遍地

血腥阴云,满街凶狼恶犬,有几家能称心满意呢?

陈(无奈的):你总是这样。

林:我要出去几天,去广州。

陈:去干吗?

林:黄克强从广州发来消息,他要在广州发动一次足以撼动清朝统治的起义,要我去协助

陈:一定要去吗?不去不行吗?

林:意映,你听我说,正是如今的政府把这个社会弄得如此黑暗,身为大丈夫不为国家出力,

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陈(无奈的):好吧,我尊重你的意见。

1911年4月24日夜,林觉民在赴广州途中写下了著名的《与妻书》27日,在黄兴率领下起

义军120余人,持械攻入广州总督府衙门。两广总督张鸣岐闻听欲出逃。

第四场 场景:总督府

人物:张鸣岐,林觉民

(起义枪炮声起,总督府内做慌乱状)

兵丁:报总督大人,黄兴率众持械攻入总督府。

张(做慌乱状)来人啊!准备撤退!

(场上其余人随张跑下)

(起义中黄兴断两指,负重伤,林觉民被人押回总督府,张鸣岐上,余悸未定,后二兵丁押

林觉民上)

张:林觉民,你为何要犯上作乱,与清廷作对,你这不是大逆不道吗?

林:大人,如今外患接踵而至,而如今的朝廷却全然不顾人民的死活,卖国求荣,清廷已

是大厦将倾了,大人何必顽固之极,做那朝廷的鹰犬呢?

(张张口要说话,被随从拦住)

(随从上前说道):林觉民虽反叛,但乃世之奇才,如留之为己用。

张怒道:留他,留他让他日后反我。来人啊,把他拉下去!

(兵丁拉林下)

起义军终因寡不敌众,多数战死,黄花岗起义失败!“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林觉民抛弃小家,但他革命为了当时四万万同胞,觉民乃大丈夫,怎奈英年早逝,惜哉痛哉!

三、保路运动与武昌首义

1910年,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逼清政府订立借款修路合同。1911年5月9 日,清廷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归商办的铁路收归国有。并拒不归还四川的股金。招致了四川各

阶层人民的反对,从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

第一场 场景:四川

人物:罗纶

罗(悲愤的):同志们!川汉铁路完了!四川完了!中国也完了!(言罢,伏桌痛哭)

罗忽起,用拳头砸桌子!

罗(吼道):“我们要誓死反对!我们要组织一个临时的机关,一致反抗,反抗到底!商人罢

市!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农人抗纳租税!

其余人群喊:赞成!赞成!

四川群众成立了保路同志会,从而掀起了大规模的民众起义!

兵:报大人,城内发生市民暴动,已经快到衙门了。该怎么办?

官:立刻派出府内所有士兵,对这帮暴民实施镇压,杀掉几个,看他们还敢不敢?

兵:大人,可是市民是无辜的啊!怎么能……

官(愤怒的):我听说革命党现如今起义不断,妄图推翻当今朝廷,怎么?你也是革命党,

要造反吗?

兵:可是….大人恕我不能从命。

官(拍桌子):来人啊!把他给我押下去,严刑拷问,另外,立刻派出府内所有人员,镇压

那帮暴民。

四川总督镇压起义群众,诱捕罗纶等人,制造“成都血案”,清廷派湖北军去镇压 场景:

湖北新军工程营

人物:清朝官吏、兵丁、熊秉坤、金兆龙、黎元洪

(幕开,清朝官吏上,后兵丁上)

兵:报大人,革命党名单已经拿到,怎么办?

官:怎么办?照着名单格杀勿论!人都来齐了吗?我要训话。

(其余人站成一列,熊、金亦在其中)

官:你们吃皇上的饭,不要妄想革命,听到没?

(熊在队中小声说):这样的朝廷,不烦怎地。

(官怒指熊,怒道):你说什么。

金(对熊):不要冲动。

(场上队伍散,黎上,与金、熊相遇)

黎:刚才的事我都看到了,非常时期,能忍则忍。

(熊、金愤愤而下,黎下)

(晚上,营房,熊正在擦拭枪,官吏进,看见了熊)

官(指熊):这么晚了,还不睡觉,怎么?想革命吗?

熊(突然站起):老子就要造反,你能奈我何?

(金亦起,持枪,与熊同指官吏)

金:此时不反,更待何时!

(场上其余人起)

官(后退,对众人):兄弟们,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别冲动!别冲动!!

(官吏跑下,熊、金开枪,此时,背景音起)

旁白:武昌起义在中国腹心地区打开一个缺口,成为对清王朝发动总攻击的突破口,并在全国燃起了燎原烈火。人们在那火光中看到了中国崭新的未来!10月11日,湖北军政

府成立,旧官僚黎元洪被迫就任都督一职。从此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四、袁氏窃国

第一场

场景:南京

人物:孙中山

旁白: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于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孙: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

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会后,黄兴上)

黄:逸仙(孙中山的字),听说你要将总统之位让给袁世凯,是真的吗?

孙:是啊!如今名曰共和,但清帝依在,而如今能让清帝退位的只有袁世凯的北洋军

了。

黄:但袁世凯狡诈阴险,将总统让给他,岂不是自断前程吗?

孙:这也是无奈之举,不要再劝了。

黄:让位于袁,共和休矣!

旁白: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袁世凯拒绝孙中山的南下邀请,坚持在北

京就职。孙无奈,派代表与袁谈判。

孙代:袁先生,您坚持不肯南下就职,不知有什么困难。

袁:唉!我也没办法啊!这不,刚接的通知,北京城内最近动乱四起,我此时

离京,怎能让我放心啊!请先生转告孙文,袁某无奈,望在京就职。

旁白: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至此,革命果实已被袁世凯窃

取。“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国父之遗言为后代革命者所秉持,时至今日!

(全剧终)

历史剧:辛亥革命

人物:孙中山、黄兴、秋瑾、林觉民、陈意映(林觉民妻)、熊秉坤、金兆龙、袁世凯、

罗纶、官吏甲、官吏乙、张鸣崎、兵丁(两员)

第一幕 山雨欲来

(旁白)革命前的中国,列强争相侵入,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而那时的政府卖国求荣。全然不顾人民的死活,就这样,一场旨在推翻清朝政府的革命呼之欲

出。

第二幕 革命烽火

1907年7月6日,徐锡麟于巡警学堂,毕业典礼上当众枪杀恩铭,聚众起义,被捕,后被处以剜心极刑。而在绍兴,革命志士秋瑾闻徐锡麟牺牲之噩耗,拒绝一切要她离开的劝告,

于13日下午,被清军抓获。

第一场

场景:绍兴城古轩亭口

人物:秋瑾、官吏乙

(秋瑾上对观众)我此番赴死是为革命,中国妇女还没有为革命流过血,当从我秋瑾始。纵使世人并不尽只革命为何物,竟让我狠心抛家弃子。我此番赴死正为回答革命为何物,革命是为了给世人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纵使这些被奴役久

了的人早已麻木。不知宁静温和为何物。

(官吏手拿照片问秋瑾):这两个孩子就要失去母亲了。

(秋瑾冷笑):我的死是为了天下的孩子。

官:你认为这样做值得吗?

秋:废话少说,动手吧!

(官示意,兵丁上,押秋瑾下)

(旁白)1907年7月15日,秋瑾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年仅32岁。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只用“秋风秋雨愁煞人”以对。鉴湖女侠的期望“给世人一个安宁祥和的家”

早已实现。

第二场 场景:林觉民家

人物:林觉民、陈意映

(1911年,林觉民从日本留学归来,决心去参加广州起义,回家与妻诀别)

陈在台中,林上,作敲门状,陈开门,见觉民

陈(惊喜状):意洞,你回来了。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你要当爹了。

林:是吗,多久了,怎么不告诉我呢?

陈:刚想给你写信,你就回来了。你说给孩子起个什么名字呢?

(林在一旁沉默不语)

陈:意洞,你怎么了?

林(作搪塞状):没、没。(稍作沉默)我多么希望天下的有情人能终成眷属,然而现在遍地

血腥阴云,满街凶狼恶犬,有几家能称心满意呢?

陈(无奈的):你总是这样。

林:我要出去几天,去广州。

陈:去干吗?

林:黄克强从广州发来消息,他要在广州发动一次足以撼动清朝统治的起义,要我去协助

陈:一定要去吗?不去不行吗?

林:意映,你听我说,正是如今的政府把这个社会弄得如此黑暗,身为大丈夫不为国家出力,

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陈(无奈的):好吧,我尊重你的意见。

1911年4月24日夜,林觉民在赴广州途中写下了著名的《与妻书》27日,在黄兴率领下起

义军120余人,持械攻入广州总督府衙门。两广总督张鸣岐闻听欲出逃。

第四场 场景:总督府

人物:张鸣岐,林觉民

(起义枪炮声起,总督府内做慌乱状)

兵丁:报总督大人,黄兴率众持械攻入总督府。

张(做慌乱状)来人啊!准备撤退!

(场上其余人随张跑下)

(起义中黄兴断两指,负重伤,林觉民被人押回总督府,张鸣岐上,余悸未定,后二兵丁押

林觉民上)

张:林觉民,你为何要犯上作乱,与清廷作对,你这不是大逆不道吗?

林:大人,如今外患接踵而至,而如今的朝廷却全然不顾人民的死活,卖国求荣,清廷已

是大厦将倾了,大人何必顽固之极,做那朝廷的鹰犬呢?

(张张口要说话,被随从拦住)

(随从上前说道):林觉民虽反叛,但乃世之奇才,如留之为己用。

张怒道:留他,留他让他日后反我。来人啊,把他拉下去!

(兵丁拉林下)

起义军终因寡不敌众,多数战死,黄花岗起义失败!“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林觉民抛弃小家,但他革命为了当时四万万同胞,觉民乃大丈夫,怎奈英年早逝,惜哉痛哉!

三、保路运动与武昌首义

1910年,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逼清政府订立借款修路合同。1911年5月9 日,清廷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归商办的铁路收归国有。并拒不归还四川的股金。招致了四川各

阶层人民的反对,从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

第一场 场景:四川

人物:罗纶

罗(悲愤的):同志们!川汉铁路完了!四川完了!中国也完了!(言罢,伏桌痛哭)

罗忽起,用拳头砸桌子!

罗(吼道):“我们要誓死反对!我们要组织一个临时的机关,一致反抗,反抗到底!商人罢

市!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农人抗纳租税!

其余人群喊:赞成!赞成!

四川群众成立了保路同志会,从而掀起了大规模的民众起义!

兵:报大人,城内发生市民暴动,已经快到衙门了。该怎么办?

官:立刻派出府内所有士兵,对这帮暴民实施镇压,杀掉几个,看他们还敢不敢?

兵:大人,可是市民是无辜的啊!怎么能……

官(愤怒的):我听说革命党现如今起义不断,妄图推翻当今朝廷,怎么?你也是革命党,

要造反吗?

兵:可是….大人恕我不能从命。

官(拍桌子):来人啊!把他给我押下去,严刑拷问,另外,立刻派出府内所有人员,镇压

那帮暴民。

四川总督镇压起义群众,诱捕罗纶等人,制造“成都血案”,清廷派湖北军去镇压 场景:

湖北新军工程营

人物:清朝官吏、兵丁、熊秉坤、金兆龙、黎元洪

(幕开,清朝官吏上,后兵丁上)

兵:报大人,革命党名单已经拿到,怎么办?

官:怎么办?照着名单格杀勿论!人都来齐了吗?我要训话。

(其余人站成一列,熊、金亦在其中)

官:你们吃皇上的饭,不要妄想革命,听到没?

(熊在队中小声说):这样的朝廷,不烦怎地。

(官怒指熊,怒道):你说什么。

金(对熊):不要冲动。

(场上队伍散,黎上,与金、熊相遇)

黎:刚才的事我都看到了,非常时期,能忍则忍。

(熊、金愤愤而下,黎下)

(晚上,营房,熊正在擦拭枪,官吏进,看见了熊)

官(指熊):这么晚了,还不睡觉,怎么?想革命吗?

熊(突然站起):老子就要造反,你能奈我何?

(金亦起,持枪,与熊同指官吏)

金:此时不反,更待何时!

(场上其余人起)

官(后退,对众人):兄弟们,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别冲动!别冲动!!

(官吏跑下,熊、金开枪,此时,背景音起)

旁白:武昌起义在中国腹心地区打开一个缺口,成为对清王朝发动总攻击的突破口,并在全国燃起了燎原烈火。人们在那火光中看到了中国崭新的未来!10月11日,湖北军政

府成立,旧官僚黎元洪被迫就任都督一职。从此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四、袁氏窃国

第一场

场景:南京

人物:孙中山

旁白: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于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孙: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

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会后,黄兴上)

黄:逸仙(孙中山的字),听说你要将总统之位让给袁世凯,是真的吗?

孙:是啊!如今名曰共和,但清帝依在,而如今能让清帝退位的只有袁世凯的北洋军

了。

黄:但袁世凯狡诈阴险,将总统让给他,岂不是自断前程吗?

孙:这也是无奈之举,不要再劝了。

黄:让位于袁,共和休矣!

旁白: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袁世凯拒绝孙中山的南下邀请,坚持在北

京就职。孙无奈,派代表与袁谈判。

孙代:袁先生,您坚持不肯南下就职,不知有什么困难。

袁:唉!我也没办法啊!这不,刚接的通知,北京城内最近动乱四起,我此时

离京,怎能让我放心啊!请先生转告孙文,袁某无奈,望在京就职。

旁白: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至此,革命果实已被袁世凯窃

取。“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国父之遗言为后代革命者所秉持,时至今日!

(全剧终)


相关内容

  • 张硕果:"革命"与"恋爱"--围绕着电影[红色娘子军]的一次讨论
  • 来源:<现代中文学刊>2011年第1期 中国"左翼"文艺工作者包括电影工作者一贯热衷并擅长创作"革命加恋爱"式的作品,对此,茅盾曾做过总结: 我们这"文坛"上,曾经风行过"革命与恋爱"的小说.这些小说里的主人 ...

  • [上饶集中营]:悲怆与诗意
  • 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 上影厂1950年摄制的故事片<上饶集中营>,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记述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当局在上饶设立规模宏大的集中营,残酷迫害新四军爱国将士及进步人士的罪恶行径,热情讴歌广大革命志士没有屈服于反动淫威,针锋相对进行可歌可泣斗争的 ...

  • [长征]节选_导学案2
  • <长征>节选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能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说出本课的剧本情节,知道红军过草地时的险恶环境,能简单说说红军丰富的内心世界. 3.能说说影视艺术的一般特点. 二.预习检测: 1.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泥泞(nìng) 猝然(cù) 愕然(â) 蓦地(m ...

  • 中国现代戏剧史稿笔记
  • 绪论: 一.现代性--历史的使然 基于历史要求的戏剧思潮和戏剧观念的根本转变,或者说戏剧之启蒙理性与现代意识的强化,是中国戏剧脱离古典时期,进入现代时期的基本标志. 1. 中国戏剧向现代化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戏剧价值观念的变化. 第二:戏剧精神内涵的变化. 第三:舞台任务形象体系的 ...

  • 夏衍先生简介与作品
  • 夏衍(1900-1995年),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文学艺术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祖籍河南开封,1900年10月 30日生于浙江省余杭县(今浙江杭州) 彭埠镇严家弄,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杰出的革命文艺家.社会活动家和电影艺术家.1995年2月6日在 ...

  • 表达交流3
  •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志趣 备课时间:2012-3-30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初步懂得什么是"志趣",寻求自己真实的"志趣",从学会真诚为文开始. 2. 了解文章的优劣,主要不在于词语的修饰,而在于言语主体良好的言语人格.思想修 ...

  • 独裁者的剧本[动物农庄]
  • 内容摘要 : 梅纳农庄的动物们推翻了人的统治,赶走了欺压动物的人,建立了动物当家作主的"动物农庄",想实现"所有动物一律平等"的理想.而事实却是以公猪拿破仑为首的猪成了高高在上的统治阶级,动用一切手段剥削压迫其它动物,拿破仑却尽情享乐-- <动物农庄&g ...

  • 剧本创作:人物塑造法
  • 剧本创作:人物塑造法 >>人物的重要性 人物是故事表达的主体,离开了人物,就无所谓故事. >>如何写作人物小传 什么是描写人物的最好方法?最好的方法(我所坚持的),就是 去写你所知道的.最理想的情况是你的周边环境. >>如何创造构成人物 一.创造人物 创造人物两种 ...

  • [长征]节选
  • 1.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猝然 chù b.蓦地 mî c.愕然 è d.先驱 qū [答案]a [解析]a 应读"c ù". 2.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泥泞(n íng ) 猝然(c ù) 犹豫(y ù) 冤枉(y üān ) b.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