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辛亥革命
人物:孙中山、黄兴、秋瑾、林觉民、陈意映(林觉民妻)、熊秉坤、金兆龙、袁世凯、
罗纶、官吏甲、官吏乙、张鸣崎、兵丁(两员)
第一幕 山雨欲来
(旁白)革命前的中国,列强争相侵入,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而那时的政府卖国求荣。全然不顾人民的死活,就这样,一场旨在推翻清朝政府的革命呼之欲
出。
第二幕 革命烽火
1907年7月6日,徐锡麟于巡警学堂,毕业典礼上当众枪杀恩铭,聚众起义,被捕,后被处以剜心极刑。而在绍兴,革命志士秋瑾闻徐锡麟牺牲之噩耗,拒绝一切要她离开的劝告,
于13日下午,被清军抓获。
第一场
场景:绍兴城古轩亭口
人物:秋瑾、官吏乙
(秋瑾上对观众)我此番赴死是为革命,中国妇女还没有为革命流过血,当从我秋瑾始。纵使世人并不尽只革命为何物,竟让我狠心抛家弃子。我此番赴死正为回答革命为何物,革命是为了给世人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纵使这些被奴役久
了的人早已麻木。不知宁静温和为何物。
(官吏手拿照片问秋瑾):这两个孩子就要失去母亲了。
(秋瑾冷笑):我的死是为了天下的孩子。
官:你认为这样做值得吗?
秋:废话少说,动手吧!
(官示意,兵丁上,押秋瑾下)
(旁白)1907年7月15日,秋瑾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年仅32岁。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只用“秋风秋雨愁煞人”以对。鉴湖女侠的期望“给世人一个安宁祥和的家”
早已实现。
第二场 场景:林觉民家
人物:林觉民、陈意映
(1911年,林觉民从日本留学归来,决心去参加广州起义,回家与妻诀别)
陈在台中,林上,作敲门状,陈开门,见觉民
陈(惊喜状):意洞,你回来了。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你要当爹了。
林:是吗,多久了,怎么不告诉我呢?
陈:刚想给你写信,你就回来了。你说给孩子起个什么名字呢?
(林在一旁沉默不语)
陈:意洞,你怎么了?
林(作搪塞状):没、没。(稍作沉默)我多么希望天下的有情人能终成眷属,然而现在遍地
血腥阴云,满街凶狼恶犬,有几家能称心满意呢?
陈(无奈的):你总是这样。
林:我要出去几天,去广州。
陈:去干吗?
林:黄克强从广州发来消息,他要在广州发动一次足以撼动清朝统治的起义,要我去协助
陈:一定要去吗?不去不行吗?
林:意映,你听我说,正是如今的政府把这个社会弄得如此黑暗,身为大丈夫不为国家出力,
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陈(无奈的):好吧,我尊重你的意见。
1911年4月24日夜,林觉民在赴广州途中写下了著名的《与妻书》27日,在黄兴率领下起
义军120余人,持械攻入广州总督府衙门。两广总督张鸣岐闻听欲出逃。
第四场 场景:总督府
人物:张鸣岐,林觉民
(起义枪炮声起,总督府内做慌乱状)
兵丁:报总督大人,黄兴率众持械攻入总督府。
张(做慌乱状)来人啊!准备撤退!
(场上其余人随张跑下)
(起义中黄兴断两指,负重伤,林觉民被人押回总督府,张鸣岐上,余悸未定,后二兵丁押
林觉民上)
张:林觉民,你为何要犯上作乱,与清廷作对,你这不是大逆不道吗?
林:大人,如今外患接踵而至,而如今的朝廷却全然不顾人民的死活,卖国求荣,清廷已
是大厦将倾了,大人何必顽固之极,做那朝廷的鹰犬呢?
(张张口要说话,被随从拦住)
(随从上前说道):林觉民虽反叛,但乃世之奇才,如留之为己用。
张怒道:留他,留他让他日后反我。来人啊,把他拉下去!
(兵丁拉林下)
起义军终因寡不敌众,多数战死,黄花岗起义失败!“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林觉民抛弃小家,但他革命为了当时四万万同胞,觉民乃大丈夫,怎奈英年早逝,惜哉痛哉!
三、保路运动与武昌首义
1910年,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逼清政府订立借款修路合同。1911年5月9 日,清廷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归商办的铁路收归国有。并拒不归还四川的股金。招致了四川各
阶层人民的反对,从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
第一场 场景:四川
人物:罗纶
罗(悲愤的):同志们!川汉铁路完了!四川完了!中国也完了!(言罢,伏桌痛哭)
罗忽起,用拳头砸桌子!
罗(吼道):“我们要誓死反对!我们要组织一个临时的机关,一致反抗,反抗到底!商人罢
市!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农人抗纳租税!
其余人群喊:赞成!赞成!
四川群众成立了保路同志会,从而掀起了大规模的民众起义!
兵:报大人,城内发生市民暴动,已经快到衙门了。该怎么办?
官:立刻派出府内所有士兵,对这帮暴民实施镇压,杀掉几个,看他们还敢不敢?
兵:大人,可是市民是无辜的啊!怎么能……
官(愤怒的):我听说革命党现如今起义不断,妄图推翻当今朝廷,怎么?你也是革命党,
要造反吗?
兵:可是….大人恕我不能从命。
官(拍桌子):来人啊!把他给我押下去,严刑拷问,另外,立刻派出府内所有人员,镇压
那帮暴民。
四川总督镇压起义群众,诱捕罗纶等人,制造“成都血案”,清廷派湖北军去镇压 场景:
湖北新军工程营
人物:清朝官吏、兵丁、熊秉坤、金兆龙、黎元洪
(幕开,清朝官吏上,后兵丁上)
兵:报大人,革命党名单已经拿到,怎么办?
官:怎么办?照着名单格杀勿论!人都来齐了吗?我要训话。
(其余人站成一列,熊、金亦在其中)
官:你们吃皇上的饭,不要妄想革命,听到没?
(熊在队中小声说):这样的朝廷,不烦怎地。
(官怒指熊,怒道):你说什么。
金(对熊):不要冲动。
(场上队伍散,黎上,与金、熊相遇)
黎:刚才的事我都看到了,非常时期,能忍则忍。
(熊、金愤愤而下,黎下)
(晚上,营房,熊正在擦拭枪,官吏进,看见了熊)
官(指熊):这么晚了,还不睡觉,怎么?想革命吗?
熊(突然站起):老子就要造反,你能奈我何?
(金亦起,持枪,与熊同指官吏)
金:此时不反,更待何时!
(场上其余人起)
官(后退,对众人):兄弟们,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别冲动!别冲动!!
(官吏跑下,熊、金开枪,此时,背景音起)
旁白:武昌起义在中国腹心地区打开一个缺口,成为对清王朝发动总攻击的突破口,并在全国燃起了燎原烈火。人们在那火光中看到了中国崭新的未来!10月11日,湖北军政
府成立,旧官僚黎元洪被迫就任都督一职。从此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四、袁氏窃国
第一场
场景:南京
人物:孙中山
旁白: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于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孙: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
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会后,黄兴上)
黄:逸仙(孙中山的字),听说你要将总统之位让给袁世凯,是真的吗?
孙:是啊!如今名曰共和,但清帝依在,而如今能让清帝退位的只有袁世凯的北洋军
了。
黄:但袁世凯狡诈阴险,将总统让给他,岂不是自断前程吗?
孙:这也是无奈之举,不要再劝了。
黄:让位于袁,共和休矣!
旁白: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袁世凯拒绝孙中山的南下邀请,坚持在北
京就职。孙无奈,派代表与袁谈判。
孙代:袁先生,您坚持不肯南下就职,不知有什么困难。
袁:唉!我也没办法啊!这不,刚接的通知,北京城内最近动乱四起,我此时
离京,怎能让我放心啊!请先生转告孙文,袁某无奈,望在京就职。
旁白: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至此,革命果实已被袁世凯窃
取。“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国父之遗言为后代革命者所秉持,时至今日!
(全剧终)
历史剧:辛亥革命
人物:孙中山、黄兴、秋瑾、林觉民、陈意映(林觉民妻)、熊秉坤、金兆龙、袁世凯、
罗纶、官吏甲、官吏乙、张鸣崎、兵丁(两员)
第一幕 山雨欲来
(旁白)革命前的中国,列强争相侵入,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而那时的政府卖国求荣。全然不顾人民的死活,就这样,一场旨在推翻清朝政府的革命呼之欲
出。
第二幕 革命烽火
1907年7月6日,徐锡麟于巡警学堂,毕业典礼上当众枪杀恩铭,聚众起义,被捕,后被处以剜心极刑。而在绍兴,革命志士秋瑾闻徐锡麟牺牲之噩耗,拒绝一切要她离开的劝告,
于13日下午,被清军抓获。
第一场
场景:绍兴城古轩亭口
人物:秋瑾、官吏乙
(秋瑾上对观众)我此番赴死是为革命,中国妇女还没有为革命流过血,当从我秋瑾始。纵使世人并不尽只革命为何物,竟让我狠心抛家弃子。我此番赴死正为回答革命为何物,革命是为了给世人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纵使这些被奴役久
了的人早已麻木。不知宁静温和为何物。
(官吏手拿照片问秋瑾):这两个孩子就要失去母亲了。
(秋瑾冷笑):我的死是为了天下的孩子。
官:你认为这样做值得吗?
秋:废话少说,动手吧!
(官示意,兵丁上,押秋瑾下)
(旁白)1907年7月15日,秋瑾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年仅32岁。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只用“秋风秋雨愁煞人”以对。鉴湖女侠的期望“给世人一个安宁祥和的家”
早已实现。
第二场 场景:林觉民家
人物:林觉民、陈意映
(1911年,林觉民从日本留学归来,决心去参加广州起义,回家与妻诀别)
陈在台中,林上,作敲门状,陈开门,见觉民
陈(惊喜状):意洞,你回来了。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你要当爹了。
林:是吗,多久了,怎么不告诉我呢?
陈:刚想给你写信,你就回来了。你说给孩子起个什么名字呢?
(林在一旁沉默不语)
陈:意洞,你怎么了?
林(作搪塞状):没、没。(稍作沉默)我多么希望天下的有情人能终成眷属,然而现在遍地
血腥阴云,满街凶狼恶犬,有几家能称心满意呢?
陈(无奈的):你总是这样。
林:我要出去几天,去广州。
陈:去干吗?
林:黄克强从广州发来消息,他要在广州发动一次足以撼动清朝统治的起义,要我去协助
陈:一定要去吗?不去不行吗?
林:意映,你听我说,正是如今的政府把这个社会弄得如此黑暗,身为大丈夫不为国家出力,
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陈(无奈的):好吧,我尊重你的意见。
1911年4月24日夜,林觉民在赴广州途中写下了著名的《与妻书》27日,在黄兴率领下起
义军120余人,持械攻入广州总督府衙门。两广总督张鸣岐闻听欲出逃。
第四场 场景:总督府
人物:张鸣岐,林觉民
(起义枪炮声起,总督府内做慌乱状)
兵丁:报总督大人,黄兴率众持械攻入总督府。
张(做慌乱状)来人啊!准备撤退!
(场上其余人随张跑下)
(起义中黄兴断两指,负重伤,林觉民被人押回总督府,张鸣岐上,余悸未定,后二兵丁押
林觉民上)
张:林觉民,你为何要犯上作乱,与清廷作对,你这不是大逆不道吗?
林:大人,如今外患接踵而至,而如今的朝廷却全然不顾人民的死活,卖国求荣,清廷已
是大厦将倾了,大人何必顽固之极,做那朝廷的鹰犬呢?
(张张口要说话,被随从拦住)
(随从上前说道):林觉民虽反叛,但乃世之奇才,如留之为己用。
张怒道:留他,留他让他日后反我。来人啊,把他拉下去!
(兵丁拉林下)
起义军终因寡不敌众,多数战死,黄花岗起义失败!“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林觉民抛弃小家,但他革命为了当时四万万同胞,觉民乃大丈夫,怎奈英年早逝,惜哉痛哉!
三、保路运动与武昌首义
1910年,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逼清政府订立借款修路合同。1911年5月9 日,清廷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归商办的铁路收归国有。并拒不归还四川的股金。招致了四川各
阶层人民的反对,从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
第一场 场景:四川
人物:罗纶
罗(悲愤的):同志们!川汉铁路完了!四川完了!中国也完了!(言罢,伏桌痛哭)
罗忽起,用拳头砸桌子!
罗(吼道):“我们要誓死反对!我们要组织一个临时的机关,一致反抗,反抗到底!商人罢
市!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农人抗纳租税!
其余人群喊:赞成!赞成!
四川群众成立了保路同志会,从而掀起了大规模的民众起义!
兵:报大人,城内发生市民暴动,已经快到衙门了。该怎么办?
官:立刻派出府内所有士兵,对这帮暴民实施镇压,杀掉几个,看他们还敢不敢?
兵:大人,可是市民是无辜的啊!怎么能……
官(愤怒的):我听说革命党现如今起义不断,妄图推翻当今朝廷,怎么?你也是革命党,
要造反吗?
兵:可是….大人恕我不能从命。
官(拍桌子):来人啊!把他给我押下去,严刑拷问,另外,立刻派出府内所有人员,镇压
那帮暴民。
四川总督镇压起义群众,诱捕罗纶等人,制造“成都血案”,清廷派湖北军去镇压 场景:
湖北新军工程营
人物:清朝官吏、兵丁、熊秉坤、金兆龙、黎元洪
(幕开,清朝官吏上,后兵丁上)
兵:报大人,革命党名单已经拿到,怎么办?
官:怎么办?照着名单格杀勿论!人都来齐了吗?我要训话。
(其余人站成一列,熊、金亦在其中)
官:你们吃皇上的饭,不要妄想革命,听到没?
(熊在队中小声说):这样的朝廷,不烦怎地。
(官怒指熊,怒道):你说什么。
金(对熊):不要冲动。
(场上队伍散,黎上,与金、熊相遇)
黎:刚才的事我都看到了,非常时期,能忍则忍。
(熊、金愤愤而下,黎下)
(晚上,营房,熊正在擦拭枪,官吏进,看见了熊)
官(指熊):这么晚了,还不睡觉,怎么?想革命吗?
熊(突然站起):老子就要造反,你能奈我何?
(金亦起,持枪,与熊同指官吏)
金:此时不反,更待何时!
(场上其余人起)
官(后退,对众人):兄弟们,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别冲动!别冲动!!
(官吏跑下,熊、金开枪,此时,背景音起)
旁白:武昌起义在中国腹心地区打开一个缺口,成为对清王朝发动总攻击的突破口,并在全国燃起了燎原烈火。人们在那火光中看到了中国崭新的未来!10月11日,湖北军政
府成立,旧官僚黎元洪被迫就任都督一职。从此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四、袁氏窃国
第一场
场景:南京
人物:孙中山
旁白: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于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孙: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
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会后,黄兴上)
黄:逸仙(孙中山的字),听说你要将总统之位让给袁世凯,是真的吗?
孙:是啊!如今名曰共和,但清帝依在,而如今能让清帝退位的只有袁世凯的北洋军
了。
黄:但袁世凯狡诈阴险,将总统让给他,岂不是自断前程吗?
孙:这也是无奈之举,不要再劝了。
黄:让位于袁,共和休矣!
旁白: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袁世凯拒绝孙中山的南下邀请,坚持在北
京就职。孙无奈,派代表与袁谈判。
孙代:袁先生,您坚持不肯南下就职,不知有什么困难。
袁:唉!我也没办法啊!这不,刚接的通知,北京城内最近动乱四起,我此时
离京,怎能让我放心啊!请先生转告孙文,袁某无奈,望在京就职。
旁白: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至此,革命果实已被袁世凯窃
取。“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国父之遗言为后代革命者所秉持,时至今日!
(全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