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成为一个艺术家

  展览对空间的拆解、再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部分。如今我们往往过于关注作品本身,而较少去思考作品与空间的互动关系,展览本身其实也是作品创作的一部分。当然,时下艺术界也愈来愈多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大多还是依旧差强人意,抑或干脆没有新意。

  怎样成为一个艺术家?这是震旦博物馆“画影之间:张恩利&杜可风”展览最后视频部分中的一个设问。张恩利想必已经通过他的展览解答了这一设问。

  艺术家要会“无中生有”。在一个处处是巴洛克风格内饰的厅堂内如何搭出自己一以贯之的“空白空间”的展厅风格?如何在一个热闹的、商业的空间里展示自己“日常”的架上绘画作品?张恩利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幽默――他用一个个外表刷成白色的牛皮纸箱拼连起来,作为展厅的墙。而拼连牛皮纸箱的黄色胶带又呼应了外部的厅堂风格与地砖。张恩利笑言这些纸箱是空的,所以这又是一个“空”间。于是,内外的呼应并非是生硬的隔阂,而是自然地转换。

  艺术家要会“提炼日常”。各种旮旯之物,在张恩利的笔下,被赋予一种通常只有价值连城的事物才会有的吸引力,也唤醒观者原本被忽视的观察力,发现不起眼的物体本身的意义。卫生间的水池、马桶、橡皮水管、瓷砖、球、电线……张恩利纯粹是因为想画就画了,他多次在采访中否认自己的画里有什么观念性的刻意诉求,他只是想“还艺术几分生活的味道”――但这个“味道”不提炼,哪会至醇至美。

  艺术家要有想象力。比如画面中的光影,并非是你真正看到的光和影,它只能是依据你的想象而来。正如张恩利在视频访谈中所言:艺术家的工作大部分时间是在工作室的这样的小空间里,很多零碎的东西都容纳其中,走来走去、想来想去,突然看到了什么,然后就画了这样的一张画――画出来的东西,其实也并非真正是你看到的东西,而是依据想象加工而来。

  艺术家最好还要有善辩的口才。在访谈中,策展人对张恩利抛出诸如“你和杜可风的风格完全迥异,你们如何在一个展厅里一起做展览”这样的问题,他回答得非常“圆滑”:“我觉得我们看上去很不同,但其实还是有共同点的”,“而且这种差异放在一起做展览也没什么不好”没有什么非黑即白,艺术就是这样穿梭在各种缝隙中,艺术是自由的。当然,这种“自由”背后有隐藏的线,这根线应由艺术家所掌控。

  回到“画影之间”这个展览,我们看到的,依旧是熟悉的张恩利,我们会发现如今艺术家不仅要搞好自己的创作,还要会搞展厅设计。可能张恩利对空间的营造更为熟稔,以至于大众更为熟悉的杜可风的存在感反而弱了。不过,事情往往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正如杜可风一向的观点:言语是一种病毒――他总是用镜头和作品说话。所以当人们要他说点什么的时候,他似乎总是很沉默,或者总是离不开他已经说过的那几句。

  展览中有一件名为《瓷漆中的黑色》的影像作品,倒是于轻描淡写中传达了杜可风的犀利观点:“大学都尝试教授创意是什么回事,但问题却是,如果我们找到方法教别人创意,让每个人都能解释创意的由来,那么一切便再无趣味。创意不可缺少的元素是神秘感,隐秘得像瓷漆中的黑色,难以看透却意味深远,成就璀璨的作品,任何人都无法解释”。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与其去探讨张恩利和杜可风的艺术,不如去探讨展览本身。展览对空间的拆解、再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部分。如今我们往往过于关注作品本身,而较少去思考作品与空间的互动关系,展览本身其实也是作品创作的一部分。当然,时下艺术界也愈来愈多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大多还是依旧差强人意,抑或干脆没有新意。

  虽说纸箱划分出了一个独立的展厅,但张恩利的艺术在震旦博物馆这个空间可以说无孔不入,比如他在巴洛克厅堂的大玻璃窗上绘制了他的“天空”、“树影”系列,富于装饰性的视觉表现使得玻璃窗有点哥特教堂玻璃窗花的意味,与巴洛克风格的厅堂相契合。另外,在对面古董展区,一排古代陶俑展柜相对的墙面上,则挂了张恩利的油画作品。走廊展区,挂着的是杜可风的摄影作品――在传统展厅用传统方式展出,在当代空间用创造性的方式做展览,从而让策展也成为作品的一部分。这也是震旦博物馆一贯的做法,常常将当代艺术作品与古董文物并置与对话。于是,在我们观看陶俑的时候,展柜那擦得明亮的玻璃上,映出了对面的油画作品,空间的交错与新生。

  空间的再生,也体现在杜可风将视频嵌入老家具的做法,这种手法虽无新意,但在这个展厅这种“在一起做展览也没什么不好”――言下之意,这也是这个展览的亮点。熟悉两位艺术家的人会抱着诸如“他们两个一起做展览会是怎样的”疑问来看展,这也是这个展览的吸引人的话题所在。

  至于杜可风是如何“嵌入”张恩利的,仔细看我们便会发现张恩利的作品其实是“背景”――他把“橡皮水管”画满所有纸箱搭出的“白墙面”。而“展厅”内的展品其实就是杜可风的一张张老家具桌子和老皮箱了,当观众走到桌子边上,透过嵌入桌面的视频,会看到了王家卫电影中一个个熟悉的片段和明星的身影……唯独一张大桌子的内容有点不一样,视频记录的是张恩利布置展厅的过程,只见张恩利不时拿着椅子举过头顶在纸箱展厅外徘徊,然后又端坐在纸箱展厅内沉思……这一来一去带有一种仪式的意味。这组视频是杜可风拍摄的,记录了张恩利为这个展览创作的过程。虽然之后他应策展人的要求也成为被拍摄者,但他自言自己的“进入”就像做一个卓别林式的作品,把个人的幽默感放进去了――幽默感,或许就是杜可风对这次两人联展的定义。回过头来再看这样的一个“空白空间”,确实是处处透露着他说的幽默感。如果从一进入展厅就仔细观看,便会发现拼连纸箱的黄色胶带远看颇有金碧辉煌的巴洛克内饰效果:白色的墙,金色的镶边,这难道不是张恩利玩的一把小嘲讽?

  相比之下,杜可风的摄影却很庄重,严肃地拼贴、场景装置、摄影、涂绘。在这里,杜可风将三维的空间二维化,通过有意的拆解、介入、重组,其实是对摄影镜头真实性的一种反思。而策展人有意拆分这个“画影之间”的展览,将传统作品放置在传统展厅,将装置作品留给巴洛克展厅。因为“画影之间”无需门票,而古董展区需要另外买票,是否有很多不知情的观众会错过古董展区的“时空对话”,这或许也是艺术家和策展人看似随意的“有意为之”。

  展览对空间的拆解、再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部分。如今我们往往过于关注作品本身,而较少去思考作品与空间的互动关系,展览本身其实也是作品创作的一部分。当然,时下艺术界也愈来愈多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大多还是依旧差强人意,抑或干脆没有新意。

  怎样成为一个艺术家?这是震旦博物馆“画影之间:张恩利&杜可风”展览最后视频部分中的一个设问。张恩利想必已经通过他的展览解答了这一设问。

  艺术家要会“无中生有”。在一个处处是巴洛克风格内饰的厅堂内如何搭出自己一以贯之的“空白空间”的展厅风格?如何在一个热闹的、商业的空间里展示自己“日常”的架上绘画作品?张恩利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幽默――他用一个个外表刷成白色的牛皮纸箱拼连起来,作为展厅的墙。而拼连牛皮纸箱的黄色胶带又呼应了外部的厅堂风格与地砖。张恩利笑言这些纸箱是空的,所以这又是一个“空”间。于是,内外的呼应并非是生硬的隔阂,而是自然地转换。

  艺术家要会“提炼日常”。各种旮旯之物,在张恩利的笔下,被赋予一种通常只有价值连城的事物才会有的吸引力,也唤醒观者原本被忽视的观察力,发现不起眼的物体本身的意义。卫生间的水池、马桶、橡皮水管、瓷砖、球、电线……张恩利纯粹是因为想画就画了,他多次在采访中否认自己的画里有什么观念性的刻意诉求,他只是想“还艺术几分生活的味道”――但这个“味道”不提炼,哪会至醇至美。

  艺术家要有想象力。比如画面中的光影,并非是你真正看到的光和影,它只能是依据你的想象而来。正如张恩利在视频访谈中所言:艺术家的工作大部分时间是在工作室的这样的小空间里,很多零碎的东西都容纳其中,走来走去、想来想去,突然看到了什么,然后就画了这样的一张画――画出来的东西,其实也并非真正是你看到的东西,而是依据想象加工而来。

  艺术家最好还要有善辩的口才。在访谈中,策展人对张恩利抛出诸如“你和杜可风的风格完全迥异,你们如何在一个展厅里一起做展览”这样的问题,他回答得非常“圆滑”:“我觉得我们看上去很不同,但其实还是有共同点的”,“而且这种差异放在一起做展览也没什么不好”没有什么非黑即白,艺术就是这样穿梭在各种缝隙中,艺术是自由的。当然,这种“自由”背后有隐藏的线,这根线应由艺术家所掌控。

  回到“画影之间”这个展览,我们看到的,依旧是熟悉的张恩利,我们会发现如今艺术家不仅要搞好自己的创作,还要会搞展厅设计。可能张恩利对空间的营造更为熟稔,以至于大众更为熟悉的杜可风的存在感反而弱了。不过,事情往往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正如杜可风一向的观点:言语是一种病毒――他总是用镜头和作品说话。所以当人们要他说点什么的时候,他似乎总是很沉默,或者总是离不开他已经说过的那几句。

  展览中有一件名为《瓷漆中的黑色》的影像作品,倒是于轻描淡写中传达了杜可风的犀利观点:“大学都尝试教授创意是什么回事,但问题却是,如果我们找到方法教别人创意,让每个人都能解释创意的由来,那么一切便再无趣味。创意不可缺少的元素是神秘感,隐秘得像瓷漆中的黑色,难以看透却意味深远,成就璀璨的作品,任何人都无法解释”。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与其去探讨张恩利和杜可风的艺术,不如去探讨展览本身。展览对空间的拆解、再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部分。如今我们往往过于关注作品本身,而较少去思考作品与空间的互动关系,展览本身其实也是作品创作的一部分。当然,时下艺术界也愈来愈多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大多还是依旧差强人意,抑或干脆没有新意。

  虽说纸箱划分出了一个独立的展厅,但张恩利的艺术在震旦博物馆这个空间可以说无孔不入,比如他在巴洛克厅堂的大玻璃窗上绘制了他的“天空”、“树影”系列,富于装饰性的视觉表现使得玻璃窗有点哥特教堂玻璃窗花的意味,与巴洛克风格的厅堂相契合。另外,在对面古董展区,一排古代陶俑展柜相对的墙面上,则挂了张恩利的油画作品。走廊展区,挂着的是杜可风的摄影作品――在传统展厅用传统方式展出,在当代空间用创造性的方式做展览,从而让策展也成为作品的一部分。这也是震旦博物馆一贯的做法,常常将当代艺术作品与古董文物并置与对话。于是,在我们观看陶俑的时候,展柜那擦得明亮的玻璃上,映出了对面的油画作品,空间的交错与新生。

  空间的再生,也体现在杜可风将视频嵌入老家具的做法,这种手法虽无新意,但在这个展厅这种“在一起做展览也没什么不好”――言下之意,这也是这个展览的亮点。熟悉两位艺术家的人会抱着诸如“他们两个一起做展览会是怎样的”疑问来看展,这也是这个展览的吸引人的话题所在。

  至于杜可风是如何“嵌入”张恩利的,仔细看我们便会发现张恩利的作品其实是“背景”――他把“橡皮水管”画满所有纸箱搭出的“白墙面”。而“展厅”内的展品其实就是杜可风的一张张老家具桌子和老皮箱了,当观众走到桌子边上,透过嵌入桌面的视频,会看到了王家卫电影中一个个熟悉的片段和明星的身影……唯独一张大桌子的内容有点不一样,视频记录的是张恩利布置展厅的过程,只见张恩利不时拿着椅子举过头顶在纸箱展厅外徘徊,然后又端坐在纸箱展厅内沉思……这一来一去带有一种仪式的意味。这组视频是杜可风拍摄的,记录了张恩利为这个展览创作的过程。虽然之后他应策展人的要求也成为被拍摄者,但他自言自己的“进入”就像做一个卓别林式的作品,把个人的幽默感放进去了――幽默感,或许就是杜可风对这次两人联展的定义。回过头来再看这样的一个“空白空间”,确实是处处透露着他说的幽默感。如果从一进入展厅就仔细观看,便会发现拼连纸箱的黄色胶带远看颇有金碧辉煌的巴洛克内饰效果:白色的墙,金色的镶边,这难道不是张恩利玩的一把小嘲讽?

  相比之下,杜可风的摄影却很庄重,严肃地拼贴、场景装置、摄影、涂绘。在这里,杜可风将三维的空间二维化,通过有意的拆解、介入、重组,其实是对摄影镜头真实性的一种反思。而策展人有意拆分这个“画影之间”的展览,将传统作品放置在传统展厅,将装置作品留给巴洛克展厅。因为“画影之间”无需门票,而古董展区需要另外买票,是否有很多不知情的观众会错过古董展区的“时空对话”,这或许也是艺术家和策展人看似随意的“有意为之”。


相关内容

  • 学习[教育的艺术--怎样做个好老师(第二版)]的心得
  • 通过学习<教育的艺术--怎样做个好老师(第二版)>,我觉得很有收获.怎样提高自己的教育艺术?怎样做个好老师?这不仅是一个师德建设的重要问题,也是教师应该扪心自问的问题.我认为: 1.只有爱每一个学生,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好老师. 好的教师必须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教师的" ...

  • 有哪些户外广告形式?那种样式的广告更吸引人?
  • 设计知识 服务电话: 公司地址:成都市北大街19号正成.财富领地1单元8楼7号 印刷厂址:成都市成华区崔家店路1号(成都理工大学斜对面) 版权所有:创想广告-成都新网创想广告设计中心 蜀ICP备号 技术支持:创新互联 成都广告公司 成都广告制作 成都广告设计 成都DM单印刷 成都名片印刷 一.思想性 ...

  • 好的广告语是如何提炼出来的
  • 设计知识 通过专业的市场调查,精准企划发现在食品企业品牌和产品广告宣传的实例中,提炼出了好的广告语的电视或平面广告效果是没有好的广告语广告效果的3倍以上.也就是说如果食品企业投放电视广告或其它平面广告时,有好的企业或产品宣传的广告语,花100万元的广告费就能起到花300万元广告费的广告效果.反之如果 ...

  • 刻画报刊"生动表情"视觉美感的形成
  • 设计知识 好的报刊广告设计能够刻画报纸的"生动表情",给我们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使报纸充满韵律,韵律不仅是指版式设计富有动感.流畅,更重要的是编排的内容饶有趣致,既矛盾又统一,从标题的精心制作到内文的详略得当.图片的清晰有味和装饰的可圈可点.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创造版面美的前提,版 ...

  • 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浅谈
  • 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浅谈 李安全(CQ200701149 重庆外国语学校 400039) 教学既富有科学性,又富有艺术性.因为教学作为一种活动方式,本身就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换言之,如果说教学是一门科学,则是包含着艺术性的科学: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则是隐含着科学性的艺术. 下面从三个方面略作阐释. ...

  • 说话的艺术:怎样成为说话高手?
  • 说话的艺术:怎样成为说话高手? 有个故事讲,在酒足饭饱后,国王问大臣:你们说,世界上什么最难?大臣回答:"世界上说话最难."大臣没有说出来的隐含的意思是:说话最难,尤其是和国王说话最难.说话多么重要!到底要怎么样才能说好话呢?这里有几个技巧和大家分享. 1. 说话的时机:成事不说 ...

  • 最新德育中期答辩论文
  • 最新德育中期答辩论文 第四讲 1. 适当的距离为什么能够产生美 距离说是瑞士心理学家和美学家布洛提出来的,他所说的距离指的是事物和人的实际利害关系之间的分离.朱光潜先生所阐述的距离概念大体上还是布洛的观点,但极大地拓宽了艺术心理学的范围 距离是形成审美态度的必要条件.比如商人.植物学家和诗人同时看一 ...

  • 艺术史评论
  • 世界艺术史丛书·总序 80年代,一些西方的艺术史著作被翻译过来,有的过于专门化,有的又似乎过于简略.同时,也看到我们自己编写的世界艺术史著作,或是艺术部类不全,或是只限于某个时期某个地域,由此产生了编写世界艺术史丛书的想法.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我们与世界的交往日益增多,无论是干部,教师.学生 ...

  • 艺术设计史试题附答案
  • 艺术概论课后题 第一章 艺术本质论 1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如何?P23 答: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P23 2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