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论前沿课题10

二、新教材试题

材料1:理论界通常有三种菲利普斯曲线。第一种菲利普斯曲

线表明的是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可称

之为“失业-工资” 菲利普斯曲线。这是由当时在英国

从事研究的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本人于1958年最

早提出的。第二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失业率与物价

上涨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失业-物价”菲利普斯曲

线。这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于1960年提

出的。第三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经济增长率与物价

上涨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产出-物价”菲利普斯曲

线。这是后来许多经济学家所惯常使用的。这种菲利普

斯曲线以经济增长率代替了第二种菲利普斯曲线中的

失业率。这一代替是通过“奥肯定律”实现的。美国经济

学家奥肯于1962年提出,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具有反

向的对应变动关系。这样,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

间便呈现出同向的对应变动关系。以上三种形状的菲利

普斯曲线,反映了美国、英国等西方一些国家在五、六

十年代的情况。它们分别表明了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

率之间的反向对应关系、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反

向对应关系、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同向对应

关系。我们将这三种形状的菲利普斯曲线称为基本的菲

利普斯曲线,将它们分别表明的两个反向和一个同向的

对应变动关系称为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

材料2:近年国内有学者主张以传统菲利普斯曲线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指导,治理我国失业与通胀。传统菲利普斯曲线的命题是:通货膨胀率(即货币工资增长率)和失业率两大经济变量之间存

在负相关变动关系。其政策主张,是以高通胀换取低失业率,或以高失业率来降低通胀率。本文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通胀已受多种因素影响:非货币工资增长单一因素推动,与近年的失业率无稳定的负相关关系,因而不宜套用该曲线及政策导向治理通胀与失业。

——摘自周念林文章“传统菲利普斯曲线难以应对中国通货膨胀与失业问题”

材料3:从菲利普斯曲线来看,通胀升高,失业率降低,但从该曲线出现以后,所有的经济学家犯了以下几个误区。

首先,就是把二者之间的关系当成了因果关系,事实上,二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失业率增加,通胀降低这一对孪生兄弟,不是因为失业率增加导致的通胀降低,也不是因为失业率降低导致的通胀,更不是因为通胀提升可以降低失业率,通胀下降会提高失业率,由于错误的认识,菲利普斯曲线成了决策者的依据,可悲的结果就在所难免了,国家为了降低失业率,就会想办法催生通胀,这样运作的结果,不但没有降低失业率,反而会出现通胀水平升高,甚至出现恶性通胀,但失业率依然增加,经济出现衰退,就是所谓的滞胀,面对滞胀,一切的货币政策失灵,财政政策失灵!

其次,把菲利普斯曲线当成经典的经济现象,其实不然,滞胀的情况,就推倒的固有的结论,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上世纪的90年代,曾经出现了失业率下降,通胀也下降的情形,这二种情况告诉我们,菲利普斯只发现了经济的一方面,只是盲人摸象而已,但很多国家却拿来当成了宏观经济调控的依据,着实可悲.

美国货币学派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指出,如果政府长期采取人为的干预措施,使市场机制失去作用,那么菲利普斯曲线还有可能成为一条呈正相关的曲线,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任何干预都会失灵。

要求:认真阅读上述材料和教材相关章节,围绕“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现阶段的应用前景”为主要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短文。

分析思路如下:

1、说明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最好引用经典的经济专家学者的有关论述。

答:1958年,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7-1957年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根据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货币工资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因此,这条曲线就可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反之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2、简要说明菲利普斯曲线的发展演变过程,以进一步加深对相关理论的论述; 答: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由新西兰经济学家W·菲利普斯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此后,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解释,尤其是萨缪尔森和索洛将原来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发展成为用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原始菲利浦斯曲线。原始菲利普斯曲线关注于名义工资,没有考虑通货膨胀预期。 首先,工资变化率决定于实际失业率,失业对工资增长具负面影响;其次,通货膨胀率等于工资变化率。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上面的理论无法解释对雇主和工人来说实际工资才是重要的这样一个事实。工人们关心工资的购买力而不是货币工资本身,雇主也不关心名义工资而关心劳动的真实成本,这使人们对原始菲利普斯曲线的真实性提出质疑。1968年,货币学派的代表弗里德曼指出菲利普斯曲线忽略了影响工资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工人对通胀的预期。对工人来说,实际工资才是真正重要的,所以名义工资变化率必须用通货膨胀率来纠正。工资变化率部分地由预期通货膨胀率决定,部分地由实际失业率决定;通货膨胀率等于工资变化率减去生产率增长率。即:只有生产率的增长率才能使这条垂线移动。

3、结合实际进行阐述,试分析我国存在菲利普斯曲线吗?并说明菲利普斯曲线在货币政策中的应用;

答:菲利普斯曲线是建立在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的,由于国情和经济体制的不同,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并不存在。现阶段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不符合菲利普斯曲线所规定的负相关关系,也是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不存在的另一个原因。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并不存在的原因分析:

(一)菲利普斯曲线的假设前提不成立。1.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是曲线成立的第一前提假设。2.工业化完成是曲线成立另一个重要前提假

设。总的来看,菲利普斯曲线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体制的基础上提出的,基本符合西方资本主义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规律。 就我国而言,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建立,发展尚不完善,工业化的过程还没有结束,生产力水平总体较低,加上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使得菲利普斯曲线失去成立的前提条件。

(二)国家的政策干预性强,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没有充分得到发挥。 1997年至2006年这一阶段,虽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的得到了完善,但是和西方发达的市场体制相比仍然比较幼稚,国家的政策性干预与西方相比比较强,扰乱了市场的调节机制,这些都使得菲利普斯曲线无法正确的描绘和反映国民经济通货膨胀的状况。

(三)我国特殊的就业状况。我国正在处于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的特殊阶段,该阶段劳动力市场特征为农业人口比重大,农业人口加速向城市转移,城市就业压力日趋加大。我国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劳动力就业环境差。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雇主和雇员的联系不紧密,二者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渠道,导致劳动力不能充分就业。

(四)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尤其是重工业化进程对我国经济和就业的重大影响。“十五”以来,我国的重工业话进程明显加快,在一些产业和领域有了重大进展,国民经济已经进入了重工业化的重大历史时期。

菲利普斯曲线是建立在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的,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初期,国情和经济体制的不同导致当前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并不适用。由于现阶段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不符

合菲利普斯曲线所规定的负相关关系,因此这对于我国政策的制定上有特殊的意义。我国目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这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所以要解决失业问题,简单地通过提高通货膨胀率来解决失业问题时就会失效。

4、试对菲利普斯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应用提出建议。

答:西方各经济学派围绕货币政策及其有效性的论争从未停止过,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古典学派完全否定货币政策有效性;凯恩斯主义者则完全肯定货币政策有效性;货币主义者肯定货币政策的短期效应而否定货币政策的长期效应;理性预期学派则完全否定货币政策有效性;而新凯恩斯主义者则完全肯定货币政策有效性。货币政策有效性争论直到现在也没有停止。在各学派的理论分析框架下,似乎我们很难说清到底哪一派的理论观点更让人接受。但无论各学派的理论基点是什么,也无论其形式让人感觉多么完美,结论是否科学的判断标准最终还是归于实践。

从全球货币政策实践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施凯恩斯主义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此举为恢复战争创伤、促进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20世纪60年代末,西方世界由于长期奉行凯恩斯主义政策,经济步入滞胀泥潭,各经济学派遂群雄并起,挑战凯恩斯主义权威地位,其中以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为主力,古典学派和凯恩斯学派之争几乎到了白热化的阶段。西方经济学界对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论争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

面,人们也逐渐意识到菲利普斯曲线的真正价值并纷纷利用菲利普斯曲线来完善货币政策理论。从早期原始菲利普斯曲线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再到货币主义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的价值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世纪之交,全球经济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萧条经济学开始回归,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梅开二度、再放光芒。

二、新教材试题

材料1:理论界通常有三种菲利普斯曲线。第一种菲利普斯曲

线表明的是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可称

之为“失业-工资” 菲利普斯曲线。这是由当时在英国

从事研究的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本人于1958年最

早提出的。第二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失业率与物价

上涨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失业-物价”菲利普斯曲

线。这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于1960年提

出的。第三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经济增长率与物价

上涨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产出-物价”菲利普斯曲

线。这是后来许多经济学家所惯常使用的。这种菲利普

斯曲线以经济增长率代替了第二种菲利普斯曲线中的

失业率。这一代替是通过“奥肯定律”实现的。美国经济

学家奥肯于1962年提出,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具有反

向的对应变动关系。这样,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

间便呈现出同向的对应变动关系。以上三种形状的菲利

普斯曲线,反映了美国、英国等西方一些国家在五、六

十年代的情况。它们分别表明了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

率之间的反向对应关系、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反

向对应关系、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同向对应

关系。我们将这三种形状的菲利普斯曲线称为基本的菲

利普斯曲线,将它们分别表明的两个反向和一个同向的

对应变动关系称为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

材料2:近年国内有学者主张以传统菲利普斯曲线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指导,治理我国失业与通胀。传统菲利普斯曲线的命题是:通货膨胀率(即货币工资增长率)和失业率两大经济变量之间存

在负相关变动关系。其政策主张,是以高通胀换取低失业率,或以高失业率来降低通胀率。本文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通胀已受多种因素影响:非货币工资增长单一因素推动,与近年的失业率无稳定的负相关关系,因而不宜套用该曲线及政策导向治理通胀与失业。

——摘自周念林文章“传统菲利普斯曲线难以应对中国通货膨胀与失业问题”

材料3:从菲利普斯曲线来看,通胀升高,失业率降低,但从该曲线出现以后,所有的经济学家犯了以下几个误区。

首先,就是把二者之间的关系当成了因果关系,事实上,二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失业率增加,通胀降低这一对孪生兄弟,不是因为失业率增加导致的通胀降低,也不是因为失业率降低导致的通胀,更不是因为通胀提升可以降低失业率,通胀下降会提高失业率,由于错误的认识,菲利普斯曲线成了决策者的依据,可悲的结果就在所难免了,国家为了降低失业率,就会想办法催生通胀,这样运作的结果,不但没有降低失业率,反而会出现通胀水平升高,甚至出现恶性通胀,但失业率依然增加,经济出现衰退,就是所谓的滞胀,面对滞胀,一切的货币政策失灵,财政政策失灵!

其次,把菲利普斯曲线当成经典的经济现象,其实不然,滞胀的情况,就推倒的固有的结论,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上世纪的90年代,曾经出现了失业率下降,通胀也下降的情形,这二种情况告诉我们,菲利普斯只发现了经济的一方面,只是盲人摸象而已,但很多国家却拿来当成了宏观经济调控的依据,着实可悲.

美国货币学派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指出,如果政府长期采取人为的干预措施,使市场机制失去作用,那么菲利普斯曲线还有可能成为一条呈正相关的曲线,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任何干预都会失灵。

要求:认真阅读上述材料和教材相关章节,围绕“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现阶段的应用前景”为主要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短文。

分析思路如下:

1、说明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最好引用经典的经济专家学者的有关论述。

答:1958年,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7-1957年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根据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货币工资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因此,这条曲线就可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反之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2、简要说明菲利普斯曲线的发展演变过程,以进一步加深对相关理论的论述; 答: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由新西兰经济学家W·菲利普斯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此后,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解释,尤其是萨缪尔森和索洛将原来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发展成为用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原始菲利浦斯曲线。原始菲利普斯曲线关注于名义工资,没有考虑通货膨胀预期。 首先,工资变化率决定于实际失业率,失业对工资增长具负面影响;其次,通货膨胀率等于工资变化率。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上面的理论无法解释对雇主和工人来说实际工资才是重要的这样一个事实。工人们关心工资的购买力而不是货币工资本身,雇主也不关心名义工资而关心劳动的真实成本,这使人们对原始菲利普斯曲线的真实性提出质疑。1968年,货币学派的代表弗里德曼指出菲利普斯曲线忽略了影响工资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工人对通胀的预期。对工人来说,实际工资才是真正重要的,所以名义工资变化率必须用通货膨胀率来纠正。工资变化率部分地由预期通货膨胀率决定,部分地由实际失业率决定;通货膨胀率等于工资变化率减去生产率增长率。即:只有生产率的增长率才能使这条垂线移动。

3、结合实际进行阐述,试分析我国存在菲利普斯曲线吗?并说明菲利普斯曲线在货币政策中的应用;

答:菲利普斯曲线是建立在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的,由于国情和经济体制的不同,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并不存在。现阶段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不符合菲利普斯曲线所规定的负相关关系,也是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不存在的另一个原因。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并不存在的原因分析:

(一)菲利普斯曲线的假设前提不成立。1.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是曲线成立的第一前提假设。2.工业化完成是曲线成立另一个重要前提假

设。总的来看,菲利普斯曲线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体制的基础上提出的,基本符合西方资本主义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规律。 就我国而言,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建立,发展尚不完善,工业化的过程还没有结束,生产力水平总体较低,加上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使得菲利普斯曲线失去成立的前提条件。

(二)国家的政策干预性强,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没有充分得到发挥。 1997年至2006年这一阶段,虽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的得到了完善,但是和西方发达的市场体制相比仍然比较幼稚,国家的政策性干预与西方相比比较强,扰乱了市场的调节机制,这些都使得菲利普斯曲线无法正确的描绘和反映国民经济通货膨胀的状况。

(三)我国特殊的就业状况。我国正在处于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的特殊阶段,该阶段劳动力市场特征为农业人口比重大,农业人口加速向城市转移,城市就业压力日趋加大。我国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劳动力就业环境差。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雇主和雇员的联系不紧密,二者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渠道,导致劳动力不能充分就业。

(四)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尤其是重工业化进程对我国经济和就业的重大影响。“十五”以来,我国的重工业话进程明显加快,在一些产业和领域有了重大进展,国民经济已经进入了重工业化的重大历史时期。

菲利普斯曲线是建立在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的,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初期,国情和经济体制的不同导致当前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并不适用。由于现阶段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不符

合菲利普斯曲线所规定的负相关关系,因此这对于我国政策的制定上有特殊的意义。我国目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这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所以要解决失业问题,简单地通过提高通货膨胀率来解决失业问题时就会失效。

4、试对菲利普斯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应用提出建议。

答:西方各经济学派围绕货币政策及其有效性的论争从未停止过,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古典学派完全否定货币政策有效性;凯恩斯主义者则完全肯定货币政策有效性;货币主义者肯定货币政策的短期效应而否定货币政策的长期效应;理性预期学派则完全否定货币政策有效性;而新凯恩斯主义者则完全肯定货币政策有效性。货币政策有效性争论直到现在也没有停止。在各学派的理论分析框架下,似乎我们很难说清到底哪一派的理论观点更让人接受。但无论各学派的理论基点是什么,也无论其形式让人感觉多么完美,结论是否科学的判断标准最终还是归于实践。

从全球货币政策实践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施凯恩斯主义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此举为恢复战争创伤、促进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20世纪60年代末,西方世界由于长期奉行凯恩斯主义政策,经济步入滞胀泥潭,各经济学派遂群雄并起,挑战凯恩斯主义权威地位,其中以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为主力,古典学派和凯恩斯学派之争几乎到了白热化的阶段。西方经济学界对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论争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

面,人们也逐渐意识到菲利普斯曲线的真正价值并纷纷利用菲利普斯曲线来完善货币政策理论。从早期原始菲利普斯曲线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再到货币主义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的价值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世纪之交,全球经济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萧条经济学开始回归,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梅开二度、再放光芒。


相关内容

  • 两江新区建设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总体目标战略途径支撑条件研究
  • 两江新区建设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总体目标 战略途径•支撑条件研究 重庆三峡银行 摘 要 两江新区是中国未来经济高地,在两江新区打造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及时研究整体目标.指标体系及"十二五"期间指标预测值,实现战略的路径和支撑条件正当时.给"中心"描绘出经济蓝图. ...

  • 关于产业协同发展理论及应用的调研报告
  • 附件2 关于产业协同发展理论及应用的调研报告 为了梳理产业协同发展理论研究思路.方法和最新的理论进展,了解掌握国内相关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的理论研究成果,神华研究院相关人员先后拜访了国内知名的研究团队,以便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在咨询研讨会上做专题报告,达成讨论共识,形成研究主线. 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 ...

  • 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写作
  •   一、毕业论文的选题   选题是论文写作的首要环节。选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论文的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新颖性、先进性、开创性、适用性以及写作的难易程度等。下面重点谈谈选题的原则:   1.要客观需要,颇有价值。选题要根据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用价值。例如“企业联盟问题研究”,就是这样。 ...

  •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内容改革研究开题报告
  •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职业教育和培训与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直接相连.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应成为职业教育和培训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社会需求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大动力.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企业的市 ...

  • 经济学和金融学研究方法和前沿研究课题
  • 由<经济研究>编辑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于2001年6月16-17日在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厉以宁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刘树成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吴敬琏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王江 ...

  • 执着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济学家
  • 他并非出身武学世家,但却有习武的习惯.他的习武仅仅来自于自己的武侠英雄情结.只是让他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在习武过程中得到的身体和意志上的锻炼,在他今后的发展中起到了很重要作用.进入经济学领域,他开始潜心研究钟爱的金融.看着他的简介,众多的身份让人不知道该用哪一个来形容现在的他最合适.他就是中国企业海 ...

  •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任务10)
  •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任务10) 菲利普斯曲线及在我国的应用 菲利浦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替代取舍关系的曲线,由新西兰统计学家威廉·菲利普斯(A.W.Phillips)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 上图中,横轴U代表失业 ...

  • 银行信息部主任述职报告
  • xx年来,作为信息部主任,本人在银行党委和主管行长的正确领导下,能够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树立为领导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经营发展服务的思想,积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积极主动做好本职工作,和管理信息部员工一起,勤奋工作,充分发挥了管理信息部“统计局、数据库、参谋部”的作用,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具体工 ...

  •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配置
  •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报告 20 年 月 日 目 录 1文献综述......................................................................................................... ...

  • 偿二代风险计量数理方法课题报告
  • <中国第二代偿付能 力监管制度的 风险计量数理方法> 课题研究报告(摘要) 北京大学课题组 2013年11月 一.课题执行情况和主要研究成果总结 本课题是由"汉诺威再保险股份公司上海分公司"资助的研究性课题,自2013年3月开始启动,目前已按照原计划完成主要的研究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