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李光明教授级高工 重庆三圣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0.6mm筛孔累计筛余值越过70%为1区粗砂,0.6mm筛孔累计筛余值低于41%为3区细砂。这点对我们确定特细砂和机制砂的比例具有指导意义,0.6mm筛孔累计筛余值为50±5%时,混凝土性能最优。请记住,级配良好2区中砂配制的砼具有最优的性能,最低的成本。这也是在高性能砼、高强砼、自密实砼等规范中要求2区中砂的原因。
为什么一定要按0.6mm筛孔累计筛余来分区呢?
这是因为小于0.6mm细颗粒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均会产生重大影响。
小于0.6mm颗粒的多少,会对混凝土的流动性、保水性、粘聚性产生重大影响。
如果小于0.6mm颗粒过少,混凝土易产生包裹差、对外加剂掺量敏感、易离析、泌水、易堵管、强度波动大现象。为此,《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JGJ55-2011和《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 GJ/T10-2011均要求泵送混凝土“通过0.315mm筛的颗粒不应小于15%”。
如果小于颗粒0.6mm过多,引起混凝土粘稠、流动性差,损失大。外加剂超掺时,又引起混凝土包裹差、板结、强度下降现象。
4.砂率
为了进一步控制混凝土中小于0.6mm细颗粒的数量,又引入了砂率的概念。
以C30为例,1区粗砂的砂率通常在44-52%范围,2区砂的砂率通常在38-44%范围,3区细砂的砂率通常在32-38%范围,全特细砂的砂率通常在24-32%范围。
砂率取值与细度模数相关,细度模数小时,砂率取值要小,细度模数大时,砂率取值要大。
对给定的胶材和砂石材料来说,砂率应经试验确定,找到合理砂率。
a.砂率随着用水量增加而增大。低标号混凝土,砂率会高一些。
b.砂率随着浆体体积增加而减小。高标号混凝土,砂率会低一些。
c.当水和胶凝材料用量不变时,加大砂率,坍落度变小。
d.坍落度不变时,加大砂率,要增大胶凝材料用量。
5砂的极配图
由0.6mm筛孔累计筛余和细度模数来确定特细砂和机制砂的比例。特细砂和机制砂的比例确定:以配制的混合砂是否在2区为唯一标准。控制0.6mm筛孔累计筛余在50-60%。
6.PCE掺量与人工砂MB值的关系
粘土类物质的层状结构对具有梳状结构的PCE分子具有强列的吸附,MB值超标会导致PCE掺量急剧上升。某些搅拌站对人工砂MB值控制不严,MB值忽高忽低,当MB值升高时,加大PCE掺量维持生产,当MB值降低时,PCE掺量回调不及时,导致混凝土离析、板结。导致堵管或质量事故的发生。
经多年的实践和试验研究,认为亚甲蓝试验可有效地检测石粉中吸附性能力的高低。 因此影响混凝土性能的不仅有石粉的含量,更有 MB 值,合理控制MB 值才是外加剂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
配制亚甲蓝溶液要求用蒸留水,否则影响MB值准确性。
7.石灰石机砂石粉和石灰石粉的区别
石灰石粉--以一定纯度的石灰石为原料 ,经粉磨至细度小于45μm的粉状材料。
石粉--人工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
《石灰石粉在混凝土中应用技术规程》JGJ/T318-2014中规定,配合比计算,应将石灰石粉用量计入胶凝材料用量。
干法生产的山砂中的石粉含量通常大于10%,应加强石粉中小于45μm的石灰石粉含量的检测,山砂中的石灰石粉应计入胶凝材料用量。
思考题:
卵石机砂中的石粉是胶材吗?
某搅拌站同时使用细度模数相近的卵石机砂和石灰石机砂,用相同的配合比,对吗?
某搅拌站使用卵石机砂,转换为细度模数相近的石灰石机砂后,混凝土流动差,外加剂掺量高的原因。
某搅拌站使用石灰石机砂,转换为细度模数相近的卵石机砂,包裹性差的主要原因?
9.人工砂中石粉含量引发的配合比设计问题
人工砂中有石粉含量:水洗机砂3-7%;干机砂中9-15%。由于机砂中石粉含量的变化,会使混凝土中的真实砂率和水胶比发生变化,导致混凝土工作性出现异常。C30-1正常,C30-2表现出包裹性差,离析。
来源:李光明教授级高工 重庆三圣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0.6mm筛孔累计筛余值越过70%为1区粗砂,0.6mm筛孔累计筛余值低于41%为3区细砂。这点对我们确定特细砂和机制砂的比例具有指导意义,0.6mm筛孔累计筛余值为50±5%时,混凝土性能最优。请记住,级配良好2区中砂配制的砼具有最优的性能,最低的成本。这也是在高性能砼、高强砼、自密实砼等规范中要求2区中砂的原因。
为什么一定要按0.6mm筛孔累计筛余来分区呢?
这是因为小于0.6mm细颗粒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均会产生重大影响。
小于0.6mm颗粒的多少,会对混凝土的流动性、保水性、粘聚性产生重大影响。
如果小于0.6mm颗粒过少,混凝土易产生包裹差、对外加剂掺量敏感、易离析、泌水、易堵管、强度波动大现象。为此,《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JGJ55-2011和《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 GJ/T10-2011均要求泵送混凝土“通过0.315mm筛的颗粒不应小于15%”。
如果小于颗粒0.6mm过多,引起混凝土粘稠、流动性差,损失大。外加剂超掺时,又引起混凝土包裹差、板结、强度下降现象。
4.砂率
为了进一步控制混凝土中小于0.6mm细颗粒的数量,又引入了砂率的概念。
以C30为例,1区粗砂的砂率通常在44-52%范围,2区砂的砂率通常在38-44%范围,3区细砂的砂率通常在32-38%范围,全特细砂的砂率通常在24-32%范围。
砂率取值与细度模数相关,细度模数小时,砂率取值要小,细度模数大时,砂率取值要大。
对给定的胶材和砂石材料来说,砂率应经试验确定,找到合理砂率。
a.砂率随着用水量增加而增大。低标号混凝土,砂率会高一些。
b.砂率随着浆体体积增加而减小。高标号混凝土,砂率会低一些。
c.当水和胶凝材料用量不变时,加大砂率,坍落度变小。
d.坍落度不变时,加大砂率,要增大胶凝材料用量。
5砂的极配图
由0.6mm筛孔累计筛余和细度模数来确定特细砂和机制砂的比例。特细砂和机制砂的比例确定:以配制的混合砂是否在2区为唯一标准。控制0.6mm筛孔累计筛余在50-60%。
6.PCE掺量与人工砂MB值的关系
粘土类物质的层状结构对具有梳状结构的PCE分子具有强列的吸附,MB值超标会导致PCE掺量急剧上升。某些搅拌站对人工砂MB值控制不严,MB值忽高忽低,当MB值升高时,加大PCE掺量维持生产,当MB值降低时,PCE掺量回调不及时,导致混凝土离析、板结。导致堵管或质量事故的发生。
经多年的实践和试验研究,认为亚甲蓝试验可有效地检测石粉中吸附性能力的高低。 因此影响混凝土性能的不仅有石粉的含量,更有 MB 值,合理控制MB 值才是外加剂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
配制亚甲蓝溶液要求用蒸留水,否则影响MB值准确性。
7.石灰石机砂石粉和石灰石粉的区别
石灰石粉--以一定纯度的石灰石为原料 ,经粉磨至细度小于45μm的粉状材料。
石粉--人工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
《石灰石粉在混凝土中应用技术规程》JGJ/T318-2014中规定,配合比计算,应将石灰石粉用量计入胶凝材料用量。
干法生产的山砂中的石粉含量通常大于10%,应加强石粉中小于45μm的石灰石粉含量的检测,山砂中的石灰石粉应计入胶凝材料用量。
思考题:
卵石机砂中的石粉是胶材吗?
某搅拌站同时使用细度模数相近的卵石机砂和石灰石机砂,用相同的配合比,对吗?
某搅拌站使用卵石机砂,转换为细度模数相近的石灰石机砂后,混凝土流动差,外加剂掺量高的原因。
某搅拌站使用石灰石机砂,转换为细度模数相近的卵石机砂,包裹性差的主要原因?
9.人工砂中石粉含量引发的配合比设计问题
人工砂中有石粉含量:水洗机砂3-7%;干机砂中9-15%。由于机砂中石粉含量的变化,会使混凝土中的真实砂率和水胶比发生变化,导致混凝土工作性出现异常。C30-1正常,C30-2表现出包裹性差,离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