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链理论的历史演进及其未来

集体经济学术探讨

价值链理论的历史演进及其未来

任永菊

摘要:价值链理论最初是由波特提出的,认为企业价值活动可以分成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大类,其中,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经营、外部后勤、市场销售、服务;辅助活动是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价值链理论被波特提出之后,迅速得到广泛推崇、应用与发展,相继出现了虚拟价值链理论、价值网理论和全球价值链理论。另外,随着各国企业国际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国际生产进一步扩张,特别是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跨国公司进一步发展,将推动价值链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价值链;虚拟价值链;价值网;全球价值链

价值链基本理论最初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1985)一书中以制造企业为例提出的。价值链理论自波特提出后,迅速得到了广泛推崇、应用与发展,相继出现了虚拟价值链理论、价值网理论和全球价值链理论。本文将对此进行较系统梳理论,以期能够有助于价值链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一、波特的价值链理论

波特的价值链理论被称为传统意义上的价值链,偏重于单位企业来分析企业的价值活动,企业同供应商、顾客之间的联系,以及企业从中获得的竞争优势。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的价值链都是由以独特方式联结在一起的九种基本的活动类别构成的”。这九种价值活动可以分成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大类(见图1)。基本活动是“涉及产品的物质创造及其销售、转移给买方和售后服务的各种活动”,具体包括内部后勤、生产经营、外部后勤、市场销售、服务。辅助活动是“辅助基本活动并通过提供外购投入、技术、人力资源以及各种公司范围的职能以相互支持的活动”,具体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

在价值链中,采购、技术开发和人力

图1

基本价值链

取决于其内部价值链,而且取决于一个大的价值系统(即产业价值链)中一个企业的价值链同其供应商、销售商以及顾客价值链之间的联接(见图2)。产业链企业在竞争中执行完成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即为产业价值链。它更加突出“创造价值”这一最终目标,描述了价值在产业链中的传递、转移和增值过程。

二、价值链理论的发展

英国学者海因斯(PeterHines)是新价值链理论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将价值链概

资源管理都与各种具体的基本活动相联系并支持整个价值链。企业的基础设施虽然不和各种特别的基本活动相联系,但也支持整个价值链。价值活动组成了竞争优势的各种相互分离的活动。“每一种价值活动与经济效果结合是如何进行的,将决定一个企业在成本方面相对竞争能力的高低。每一种价值活动的进行也将决定它对买方需要以及标歧立异的贡献。与竞争对手的价值链的比较揭示了决定竞争优势的差异所在。”也就是说,企业的价值活动会对竞争优势产生举足轻重的交互关系,最终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企业价值链进一步又可以和上游供应商、下游买主的价值链相连,进而构成一个产业价值链。波特(1985)认为每个企业都处在产业链中的某个环节,一个企业要赢得和维持竞争优势不仅

供应商

供应商价值链

供应商价值链

潜在进入者价值链

企业价值链

销售渠道价值链

顾客价值链

价值链

需求商

竞争企业价值链

替代品企业价值链

图2产业价值链

82

中国集体经济

·201206(2月)·

集体经济学术探讨

念延伸至产业总体范围,将顾客和原料供应商纳入价值链,并将波特的价值链重新定义为“集成物料价值的运输线”。海因斯理论与波特理论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一是二者的价值链作用方向相反,其中,海因斯把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作为生产过程的目标和终点,把利润作为满足这一目标的副产;波特只把利润作为主要目标。二是海因斯把材料供应商和顾客纳入价值链,这意味着在不同阶段价值链上的成员不同;波特认为价值链只包含与生产行为直接相关或直接影响生产行为的成员。

价值网的概念是由美国美智(Mercer)顾问公司的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Adri-正式和非正式的游戏规则等),它在价值链的各个节点上对其产生影响。2001年,格里芬等人在《IDSBulletin》杂志上推出一期关于全球价值链的特刊———《价值链的价值》,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全球化过程,认为应把商品和服务贸易看成治理体系,而理解价值链的运作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和政策制定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价值链的形成过程也是企业不断参与到价值链并获得必要技术能力和服务支持的过程。这份特刊在全球价值链研究中起到了里程碑式的作用(陈柳钦,2009)。在特刊中,许多学者从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演变和升级等多个角度对全球价值链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和分析,并由此建立起了全球价值链基本概念及其基本理论框架。

三、价值链理论的未来

尽管世界经济低迷,但是各国企业国际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国际生产进一步扩张,将需要价值链理论的支撑,同时也会促进价值链理论进一步发展。据《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说明,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销售额、就业人数以及资产规模等都在增加,国际化生产在不断扩张。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估计,全世界的跨国公司在母国及国外创造了大约16万亿美元的增加值,占全球GDP的1/4强。在2010年,全球1/10的GDP和超过1/3的世界总出口均来自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在全球跨国公司中,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日益重要,既体现于跨国公司在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丰厚利润将刺激来自其他国家的跨国公司的进一步投资,同时也体现于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的跨国公司特别是国有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投资活动越来越活跃,对母国和东道国的经济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上述数字和事实充分说明了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说明跨国公司在全球世界内为维持其整个生产体系的正常运转,需要理论支撑。而这个起支撑作用的理论非价值链理论莫属;针对于发展中经济和转型期经济体的跨国公司的快速,也将促使更符合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的特点的价值链理论的出现以及更具普适性理论的出现。

四、小结

价值链基本理论于1985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以制造企业为例提出的。波特认为企业价值活动可以分成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大类,其中基本活动是“涉及产品的物质创造及其销售、转

移给买方和售后服务的各种活动”,具体包括内部后勤、生产经营、外部后勤、市场销售、服务。辅助活动是“辅助基本活动并通过提供外购投入、技术、人力资源以及各种公司范围的职能以相互支持的活动”,具体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

价值链理论被波特提出之后,迅速得到广泛推崇、应用与发展,相继出现了虚拟价值链理论、价值网理论和全球价值链理论。英国学者海因斯(PeterHines)是新价值链理论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将价值链概念延伸至产业总体范围,将顾客和原料供应商纳入价值链,并将波特的价值链重新定义为“集成物料价值的运输线”。价值网的本质是在专业化分工的生产服务模式下,通过一定的价值传递机制,在相应的治理框架下,由处于价值链上不同阶段和相对固化的彼此具有某种专用资产的企业及相关利益体组合在一起,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世界经济一体化与跨国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成为全球价值链(Glob-

anJ.Slywotzky)于1998年在《发现利润区》

(ProfitZone)一书中首次提出的,2000年美国学者大卫·波维特(DavidBovet)在《价值网:打破供应链、挖掘隐利润》(ValueNets)

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价值网。价值网的本质是在专业化分工的生产服务模式下,通过一定的价值传递机制,在相应的治理框架下,由处于价值链上不同阶段和相对固化的彼此具有某种专用资产的企业及相关利益体组合在一起,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是由每个价值网的成员创造并由价值网络整合而成的,每一个网络成员创造的价值都是最终价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价值网是由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价值生成、分配、转移和使用的关系及其结构。价值网潜在地为企业提供获取信息、资源、市场、技术以及通过学习得到规模和范围经济的可能性,并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世界经济一体化与跨国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成为全球价值链(GlobalVal-

alValueChain)理论产生的催化剂,成为当

前研究跨国生产经营活动开展和利益分配的有效分析工具。

最后,随着各国企业国际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国际生产进一步扩张,特别是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跨国公司进一步发展,将推动价值链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ueChain)理论产生的催化剂,成为当前研

究跨国生产经营活动开展和利益分配的有效分析工具。格里芬等人(Gereffi,1994)在对美国零售业价值链研究的基础上,将价值链分析法与产业组织研究结合起来,提出了全球商品链分析法。他强调必须注意全球商品链的四个维度:投入-产出结构、空间布局、治理结构和体制框架。其中,投入-产出结构是指价值链的基本结构,它在传统的物质流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了知识和技术流;空间布局是描述价值链基本结构上的各个环节在跨越国界后形成的国际化布局;治理结构是指价值链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成员在对价值链各环节进行统一组织和协调过程中形成的治理结构,它决定了价值链的运行机制;体制框架主要是指价值链所处的国内和国际的体制背景(包括政策法规、

1.韩士元,陈柳钦论产业价值链的集聚效应和链式效应[J].财会月刊(理论),2007(9).

2.陈柳钦.有关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研究综述[DB/OB].光明网,2009-05-08.

3.(美)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1998.

4.(美)斯莱沃斯等著;凌晓东等译.发现利润区[M].中信出版社,2003.

5.(美)大卫·波维特等著;仲伟俊等译.价值网:打破供应链、挖掘隐利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6.Gereffi,GandKorzeniewicz,M.Com-moditychainsandglobalcapitalism[M].Lon-don:Praeger,1994.

7.UNCTAD.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本文受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

重点项目“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项目号:

TJJL10-274)”资助。

(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中国集体经济

·(月)·

83

集体经济学术探讨

价值链理论的历史演进及其未来

任永菊

摘要:价值链理论最初是由波特提出的,认为企业价值活动可以分成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大类,其中,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经营、外部后勤、市场销售、服务;辅助活动是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价值链理论被波特提出之后,迅速得到广泛推崇、应用与发展,相继出现了虚拟价值链理论、价值网理论和全球价值链理论。另外,随着各国企业国际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国际生产进一步扩张,特别是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跨国公司进一步发展,将推动价值链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价值链;虚拟价值链;价值网;全球价值链

价值链基本理论最初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1985)一书中以制造企业为例提出的。价值链理论自波特提出后,迅速得到了广泛推崇、应用与发展,相继出现了虚拟价值链理论、价值网理论和全球价值链理论。本文将对此进行较系统梳理论,以期能够有助于价值链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一、波特的价值链理论

波特的价值链理论被称为传统意义上的价值链,偏重于单位企业来分析企业的价值活动,企业同供应商、顾客之间的联系,以及企业从中获得的竞争优势。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的价值链都是由以独特方式联结在一起的九种基本的活动类别构成的”。这九种价值活动可以分成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大类(见图1)。基本活动是“涉及产品的物质创造及其销售、转移给买方和售后服务的各种活动”,具体包括内部后勤、生产经营、外部后勤、市场销售、服务。辅助活动是“辅助基本活动并通过提供外购投入、技术、人力资源以及各种公司范围的职能以相互支持的活动”,具体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

在价值链中,采购、技术开发和人力

图1

基本价值链

取决于其内部价值链,而且取决于一个大的价值系统(即产业价值链)中一个企业的价值链同其供应商、销售商以及顾客价值链之间的联接(见图2)。产业链企业在竞争中执行完成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即为产业价值链。它更加突出“创造价值”这一最终目标,描述了价值在产业链中的传递、转移和增值过程。

二、价值链理论的发展

英国学者海因斯(PeterHines)是新价值链理论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将价值链概

资源管理都与各种具体的基本活动相联系并支持整个价值链。企业的基础设施虽然不和各种特别的基本活动相联系,但也支持整个价值链。价值活动组成了竞争优势的各种相互分离的活动。“每一种价值活动与经济效果结合是如何进行的,将决定一个企业在成本方面相对竞争能力的高低。每一种价值活动的进行也将决定它对买方需要以及标歧立异的贡献。与竞争对手的价值链的比较揭示了决定竞争优势的差异所在。”也就是说,企业的价值活动会对竞争优势产生举足轻重的交互关系,最终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企业价值链进一步又可以和上游供应商、下游买主的价值链相连,进而构成一个产业价值链。波特(1985)认为每个企业都处在产业链中的某个环节,一个企业要赢得和维持竞争优势不仅

供应商

供应商价值链

供应商价值链

潜在进入者价值链

企业价值链

销售渠道价值链

顾客价值链

价值链

需求商

竞争企业价值链

替代品企业价值链

图2产业价值链

82

中国集体经济

·201206(2月)·

集体经济学术探讨

念延伸至产业总体范围,将顾客和原料供应商纳入价值链,并将波特的价值链重新定义为“集成物料价值的运输线”。海因斯理论与波特理论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一是二者的价值链作用方向相反,其中,海因斯把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作为生产过程的目标和终点,把利润作为满足这一目标的副产;波特只把利润作为主要目标。二是海因斯把材料供应商和顾客纳入价值链,这意味着在不同阶段价值链上的成员不同;波特认为价值链只包含与生产行为直接相关或直接影响生产行为的成员。

价值网的概念是由美国美智(Mercer)顾问公司的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Adri-正式和非正式的游戏规则等),它在价值链的各个节点上对其产生影响。2001年,格里芬等人在《IDSBulletin》杂志上推出一期关于全球价值链的特刊———《价值链的价值》,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全球化过程,认为应把商品和服务贸易看成治理体系,而理解价值链的运作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和政策制定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价值链的形成过程也是企业不断参与到价值链并获得必要技术能力和服务支持的过程。这份特刊在全球价值链研究中起到了里程碑式的作用(陈柳钦,2009)。在特刊中,许多学者从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演变和升级等多个角度对全球价值链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和分析,并由此建立起了全球价值链基本概念及其基本理论框架。

三、价值链理论的未来

尽管世界经济低迷,但是各国企业国际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国际生产进一步扩张,将需要价值链理论的支撑,同时也会促进价值链理论进一步发展。据《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说明,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销售额、就业人数以及资产规模等都在增加,国际化生产在不断扩张。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估计,全世界的跨国公司在母国及国外创造了大约16万亿美元的增加值,占全球GDP的1/4强。在2010年,全球1/10的GDP和超过1/3的世界总出口均来自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在全球跨国公司中,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日益重要,既体现于跨国公司在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丰厚利润将刺激来自其他国家的跨国公司的进一步投资,同时也体现于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的跨国公司特别是国有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投资活动越来越活跃,对母国和东道国的经济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上述数字和事实充分说明了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说明跨国公司在全球世界内为维持其整个生产体系的正常运转,需要理论支撑。而这个起支撑作用的理论非价值链理论莫属;针对于发展中经济和转型期经济体的跨国公司的快速,也将促使更符合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的特点的价值链理论的出现以及更具普适性理论的出现。

四、小结

价值链基本理论于1985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以制造企业为例提出的。波特认为企业价值活动可以分成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大类,其中基本活动是“涉及产品的物质创造及其销售、转

移给买方和售后服务的各种活动”,具体包括内部后勤、生产经营、外部后勤、市场销售、服务。辅助活动是“辅助基本活动并通过提供外购投入、技术、人力资源以及各种公司范围的职能以相互支持的活动”,具体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

价值链理论被波特提出之后,迅速得到广泛推崇、应用与发展,相继出现了虚拟价值链理论、价值网理论和全球价值链理论。英国学者海因斯(PeterHines)是新价值链理论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将价值链概念延伸至产业总体范围,将顾客和原料供应商纳入价值链,并将波特的价值链重新定义为“集成物料价值的运输线”。价值网的本质是在专业化分工的生产服务模式下,通过一定的价值传递机制,在相应的治理框架下,由处于价值链上不同阶段和相对固化的彼此具有某种专用资产的企业及相关利益体组合在一起,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世界经济一体化与跨国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成为全球价值链(Glob-

anJ.Slywotzky)于1998年在《发现利润区》

(ProfitZone)一书中首次提出的,2000年美国学者大卫·波维特(DavidBovet)在《价值网:打破供应链、挖掘隐利润》(ValueNets)

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价值网。价值网的本质是在专业化分工的生产服务模式下,通过一定的价值传递机制,在相应的治理框架下,由处于价值链上不同阶段和相对固化的彼此具有某种专用资产的企业及相关利益体组合在一起,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是由每个价值网的成员创造并由价值网络整合而成的,每一个网络成员创造的价值都是最终价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价值网是由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价值生成、分配、转移和使用的关系及其结构。价值网潜在地为企业提供获取信息、资源、市场、技术以及通过学习得到规模和范围经济的可能性,并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世界经济一体化与跨国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成为全球价值链(GlobalVal-

alValueChain)理论产生的催化剂,成为当

前研究跨国生产经营活动开展和利益分配的有效分析工具。

最后,随着各国企业国际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国际生产进一步扩张,特别是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跨国公司进一步发展,将推动价值链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ueChain)理论产生的催化剂,成为当前研

究跨国生产经营活动开展和利益分配的有效分析工具。格里芬等人(Gereffi,1994)在对美国零售业价值链研究的基础上,将价值链分析法与产业组织研究结合起来,提出了全球商品链分析法。他强调必须注意全球商品链的四个维度:投入-产出结构、空间布局、治理结构和体制框架。其中,投入-产出结构是指价值链的基本结构,它在传统的物质流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了知识和技术流;空间布局是描述价值链基本结构上的各个环节在跨越国界后形成的国际化布局;治理结构是指价值链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成员在对价值链各环节进行统一组织和协调过程中形成的治理结构,它决定了价值链的运行机制;体制框架主要是指价值链所处的国内和国际的体制背景(包括政策法规、

1.韩士元,陈柳钦论产业价值链的集聚效应和链式效应[J].财会月刊(理论),2007(9).

2.陈柳钦.有关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研究综述[DB/OB].光明网,2009-05-08.

3.(美)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1998.

4.(美)斯莱沃斯等著;凌晓东等译.发现利润区[M].中信出版社,2003.

5.(美)大卫·波维特等著;仲伟俊等译.价值网:打破供应链、挖掘隐利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6.Gereffi,GandKorzeniewicz,M.Com-moditychainsandglobalcapitalism[M].Lon-don:Praeger,1994.

7.UNCTAD.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本文受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

重点项目“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项目号:

TJJL10-274)”资助。

(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中国集体经济

·(月)·

83


相关内容

  • 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历史演进和发展趋势_宋君卿
  • 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历史演进和发展趋势* 宋君卿1,王鉴忠2 (1.辽宁大学经济学院,辽宁沈阳110036:2.南开大学商学院,天津300071) [摘要]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的历史演进主要经历了"职业选择理论.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职业探索决策理论.职业 发展主动建构理论"四个阶段.未来的 ...

  • 从阶级斗争到人民共和
  • 作者:王浦劬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9年04期 中图分类号:1D0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19(2009)01-0091-09 政治学是研究社会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问,是现代社会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 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政治学始兴于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据 ...

  • 内部控制概念的历史演进
  • 内部控制概念的历史演进 一张英民航甘肃空管分局财务部●李超西安交通大学普华永道西安分所 [摘要]本文从四个阶段对内部控制概念的演进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研究结论认为由于广义内部控制中部分要素的不可验证性,后续相关研究应当将内部控制的概念界定为针对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 [关键词]内部控制目标要素 一.引言 ...

  • [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大纲
  • <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大纲 一.上课时间 <自然辩证法概论>共36学时,第3-11周,每周授课4节 二.成绩考核 1.每位学生专题讲演2次,每次25%,合计占50% 2.平时讨论发言占10%:考勤占10% 3.期末考试,占30% 三.课程纪律 考勤按0分处理 四.教学安排 教 ...

  • 基于组织环境的组织结构演进分析
  • V TECHNOLOGY 职业 技术 专题研究 基于组织环境的组织结构演进分析 摘要:组织环境是组织生存的土壤,它既为组织活动提供条件,同时也必然对组织的活动起制约作用.组织结构作为对企业管理进行的组织设计,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等组织环境改变而不断演变的.所以组织环境的类型影响到应采用的 ...

  •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演进
  • 邓显超 2008年10月14日14:37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E-mail推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对文化发展战略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毛泽东是伟大的战略家,认为无论是革命战争.社会改造,还是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 ...

  • 政策模型若干问题研究
  • 2012年第4期(总第202期)广西社会科学 GUANGXISHEHUIKEXUE NO.04.2012(Cumulatively,NO.202) [doi:10.3969/j.issn.1004-6917.2012.04.028文献编码] 政策模型若干问题研究 蒋励佳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江苏 ...

  • 民族主义与历史书写
  • 摘 要:20世纪初以来,在新史学和国史重建潮流的带动下,中国民族史研究迅速发展,四五十年间推出了一大批具有近代学术范式意义的民族史论著.吕思勉的<中国民族史>和<中国民族演进史>是其中的代表性著作之一.本文通过对这两部中国民族史的特色及其主要观点进行分析,从一个侧面揭示中国现 ...

  • 2017年学习贯彻四个全面心得体会范文
  • 2017年学习贯彻四个全面心得体会范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面面"精彩,"面面"实在.在这"四个全面"的每一个面上,都能找到现实问题导向,或者说都能较好的解决和指导人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