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下列事件中最能反映这句话内涵的是( ) A.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D. 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2.2006年7月1日被称为“可与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的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西藏人民为之欢呼;几十年前让西藏人民欢唱《翻身农奴把歌唱》 的事件是( )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西藏和平解放 D.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3.班级准备办一期“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谱”板报,下列可以入选的人物有( ) ①董存瑞 ②邱少云 ③雷锋 ④黄继光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下列关于1950年土地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土地改革的法令是《中国土地法大纲》

B.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C.到1952年底,我国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5.建国初期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有( ) 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稳定物价之战 ③土地改革运动 ④抗美援朝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6.1954年颁布的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有( )

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③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④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教训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7.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8.建国初期,毛泽东曾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我国在“一五”计划中决定( ) A.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的合作化 C. 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大力发展轻工业

9.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 A.邓稼先 B.杨振宁 C.侯德榜 D.华罗庚 10.党和中央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策是( )

A.土地改革 B.民族区域自治 C.“三大改造” D.生产改革

11.十多年前,正是图1中的那双充满对知识渴望的大眼睛震撼了无数人的心,也让更 多的人参与到一项活动中来,这项活动是( ) A.希望工程 B春蕾计划 C.五个一工程 D.光彩工程

12.周恩来总理是新中国外交的创始人,下列外交成就或活动与周恩来有关的是( ) ①出席APEC会议 ②出席万隆会议

③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 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图1

13.2006年4月,以千龙网、新浪网、搜狐网等100余家单位联合倡导的文明办网之风在全国迅速传播,很快掀起了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的潮流。我国有关部门也制定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这些做法其客观因素是 ( )

A.青少年上网的人太多 B.多数上网人的语言、行为不文明

C.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健康的内容,也有不健康的内容 D.青少年要以学业为主

14.我国空间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轨道 15.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有( )

①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 ②民主与法治被肆意践踏 ③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 ④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大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6.下列关于澳门问题表述错误的是( )

A.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B.澳门回归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驻军澳门。

C.1982年,针对澳门问题,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进行了谈判 D.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上的五星象征着国家的统一。

17.“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称赞的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一五”计划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8.20世纪80年代初,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的中央领导人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刘少奇 D.周恩来

19.2004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早在1973年,他就已经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有人作诗赞美他:“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 ”( )

A. 邓稼先 B. 钱学森 C.杨振宁 D. 袁隆平 20.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光辉旗帜的是( )

A.马克思主义 B.邓小平理论

C.毛泽东思想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二、辨析说理(每小题4分,共12分)

说明: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制定的。

2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了。

2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因为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生产关系的性质,所以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我国农村迅速富裕起来了。

简要回答(共18分)

24.请举出19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工作取得的重大突破。(8分)

25.结合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发放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图2 (1)我国最早开放和最大的经济特区分别是: 和 。 (2)说一说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基本情况。

四、读图释图(本题2小题,26题6分,27题8分,共14分)

26. 图3是乔冠华(图左)和黄华(图右)在一次会议上的开怀大笑,美国纽约某报特别为此写了文章《乔的微笑》。 请回答:

(1)这一特定的历史时刻出现在哪次会议?

图4

(2)令身为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冠华如此开心的事件是什么?这一件事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7.图5两个柱状图分别是1952年和1957

请回答: (1)从图中你获得的信息是什么?(至少 写出两个) (2)从你得出的结论中任选一个说一说

这一变化的原因。 图5

五、材料解析(共10分)

28..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邓小平:《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

材料二:2005年4—5月,台湾地区重要党派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来到祖国大陆。两人都不约而同地重申了“一个中国”的立场。这说明了包括台湾地区人民在内的绝大部分中国人是认同“一个中国”的,“台独”是不得人心的。

材料三:

材料四:20世纪90年代初,李登辉不顾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反对,相继抛出所谓“一中一台”,“两国论” „„

2004年3月20日,陈水扁、吕秀莲等“台独”分子导演了所谓“全民公投”,妄图将“两国论”合法化,把台湾从祖国的怀抱分裂出去 „„

2007年4月,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路线公布后,“台湾体委”汇集台湾“中国台北奥委会”,随即举行记者会称“„„台湾不欢迎圣火入台。”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分离状况,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这个方针是什么?(2分)该方针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分)

(2)结合所给材料说明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有哪些有利因素?(3分)同时还存在哪些不利于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1分)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岸关系发展趋势的认识。(2分)

六、问题探究(29题12分,30题14分,共26分)

29.图片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每一幅图片都在向我们述说一段历史。阅读下列三幅图片,根据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用150字左右的篇幅,简述我国从独立到走向富强的历程。

图1 开国大典 图2 小岗村农民喜获丰收 图3 北京申奥成功

30.结合史实说说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的几次纠正错误路线的会议。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 B 2. C 3. B 4. A 5. B 6. B 7. D 8. A 9. A 10. B 11. A 12. D 13. C 14. D 15. C 16. C S17.B 18. B 19.D 20. B 二、辨析说理

21.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

22.错误。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23.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户农民使用,并未改变生产关系的性质。 三、简要回答

24. 1971年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立外交关系;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签署,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等。 25.(1)深圳 海南

(2)1980年起,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5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为沿海开放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1985年起,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0年开发和开放了上海浦东新区。 四、读图释图

26.(1)第26届联合国大会。

(2)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主要原因是中国在解决国际事务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再加上第三世界国家的大力支持。 27.(1)其一,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产值1957年都要比1952年有大幅度的提高。 其二,工业产值增长的幅度远远高于农业。

(2)原因: “一五”期间我国在资金投入和技术引进的基础上,广大翻身人民,尤其是工人阶级积极投入经济建设,所以工农业产值均有大幅度提高。 或:“一五”期间我国工作的重点是进行重工业建设,各方面的投入均远远超过了农业,所以工业产值增长的幅度高于农业。 五、材料解析 28.(1)“一国两制”。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台湾搞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 (2)有利因素:“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与台湾政党高层领导人的接触;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绝大多数中国人认同“一个中国”;海峡两岸经贸文化等交流日益密切。 不利因素:台独势力的存在。

(3)谈出自己的认识,观点正确即可。 六、问题探究

29.图1. 1949年在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开始走上独立富强之路。

图2.小岗村农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1979年喜获丰收,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促使中国走上了富强之路。

图3.2002年北京申奥成功,说明由于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重要。

要求写出三个历史事件,以及每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或影响。语句通顺,表述完整。每项4分,共12分。 30.(1)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叛变革命。由于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大革命失败。1927年8月7日,在党的八七会议上,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这次会议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2)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这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建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以前的“左”倾错误,作出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下列事件中最能反映这句话内涵的是( ) A.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D. 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2.2006年7月1日被称为“可与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的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西藏人民为之欢呼;几十年前让西藏人民欢唱《翻身农奴把歌唱》 的事件是( )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西藏和平解放 D.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3.班级准备办一期“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谱”板报,下列可以入选的人物有( ) ①董存瑞 ②邱少云 ③雷锋 ④黄继光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下列关于1950年土地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土地改革的法令是《中国土地法大纲》

B.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C.到1952年底,我国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5.建国初期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有( ) 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稳定物价之战 ③土地改革运动 ④抗美援朝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6.1954年颁布的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有( )

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③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④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教训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7.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8.建国初期,毛泽东曾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我国在“一五”计划中决定( ) A.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的合作化 C. 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大力发展轻工业

9.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 A.邓稼先 B.杨振宁 C.侯德榜 D.华罗庚 10.党和中央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策是( )

A.土地改革 B.民族区域自治 C.“三大改造” D.生产改革

11.十多年前,正是图1中的那双充满对知识渴望的大眼睛震撼了无数人的心,也让更 多的人参与到一项活动中来,这项活动是( ) A.希望工程 B春蕾计划 C.五个一工程 D.光彩工程

12.周恩来总理是新中国外交的创始人,下列外交成就或活动与周恩来有关的是( ) ①出席APEC会议 ②出席万隆会议

③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 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图1

13.2006年4月,以千龙网、新浪网、搜狐网等100余家单位联合倡导的文明办网之风在全国迅速传播,很快掀起了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的潮流。我国有关部门也制定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这些做法其客观因素是 ( )

A.青少年上网的人太多 B.多数上网人的语言、行为不文明

C.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健康的内容,也有不健康的内容 D.青少年要以学业为主

14.我国空间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轨道 15.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有( )

①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 ②民主与法治被肆意践踏 ③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 ④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大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6.下列关于澳门问题表述错误的是( )

A.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B.澳门回归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驻军澳门。

C.1982年,针对澳门问题,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进行了谈判 D.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上的五星象征着国家的统一。

17.“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称赞的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一五”计划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8.20世纪80年代初,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的中央领导人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刘少奇 D.周恩来

19.2004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早在1973年,他就已经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有人作诗赞美他:“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 ”( )

A. 邓稼先 B. 钱学森 C.杨振宁 D. 袁隆平 20.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光辉旗帜的是( )

A.马克思主义 B.邓小平理论

C.毛泽东思想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二、辨析说理(每小题4分,共12分)

说明: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制定的。

2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了。

2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因为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生产关系的性质,所以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我国农村迅速富裕起来了。

简要回答(共18分)

24.请举出19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工作取得的重大突破。(8分)

25.结合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发放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图2 (1)我国最早开放和最大的经济特区分别是: 和 。 (2)说一说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基本情况。

四、读图释图(本题2小题,26题6分,27题8分,共14分)

26. 图3是乔冠华(图左)和黄华(图右)在一次会议上的开怀大笑,美国纽约某报特别为此写了文章《乔的微笑》。 请回答:

(1)这一特定的历史时刻出现在哪次会议?

图4

(2)令身为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冠华如此开心的事件是什么?这一件事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7.图5两个柱状图分别是1952年和1957

请回答: (1)从图中你获得的信息是什么?(至少 写出两个) (2)从你得出的结论中任选一个说一说

这一变化的原因。 图5

五、材料解析(共10分)

28..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邓小平:《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

材料二:2005年4—5月,台湾地区重要党派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来到祖国大陆。两人都不约而同地重申了“一个中国”的立场。这说明了包括台湾地区人民在内的绝大部分中国人是认同“一个中国”的,“台独”是不得人心的。

材料三:

材料四:20世纪90年代初,李登辉不顾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反对,相继抛出所谓“一中一台”,“两国论” „„

2004年3月20日,陈水扁、吕秀莲等“台独”分子导演了所谓“全民公投”,妄图将“两国论”合法化,把台湾从祖国的怀抱分裂出去 „„

2007年4月,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路线公布后,“台湾体委”汇集台湾“中国台北奥委会”,随即举行记者会称“„„台湾不欢迎圣火入台。”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分离状况,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这个方针是什么?(2分)该方针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分)

(2)结合所给材料说明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有哪些有利因素?(3分)同时还存在哪些不利于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1分)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岸关系发展趋势的认识。(2分)

六、问题探究(29题12分,30题14分,共26分)

29.图片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每一幅图片都在向我们述说一段历史。阅读下列三幅图片,根据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用150字左右的篇幅,简述我国从独立到走向富强的历程。

图1 开国大典 图2 小岗村农民喜获丰收 图3 北京申奥成功

30.结合史实说说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的几次纠正错误路线的会议。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 B 2. C 3. B 4. A 5. B 6. B 7. D 8. A 9. A 10. B 11. A 12. D 13. C 14. D 15. C 16. C S17.B 18. B 19.D 20. B 二、辨析说理

21.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

22.错误。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23.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户农民使用,并未改变生产关系的性质。 三、简要回答

24. 1971年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立外交关系;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签署,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等。 25.(1)深圳 海南

(2)1980年起,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5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为沿海开放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1985年起,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0年开发和开放了上海浦东新区。 四、读图释图

26.(1)第26届联合国大会。

(2)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主要原因是中国在解决国际事务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再加上第三世界国家的大力支持。 27.(1)其一,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产值1957年都要比1952年有大幅度的提高。 其二,工业产值增长的幅度远远高于农业。

(2)原因: “一五”期间我国在资金投入和技术引进的基础上,广大翻身人民,尤其是工人阶级积极投入经济建设,所以工农业产值均有大幅度提高。 或:“一五”期间我国工作的重点是进行重工业建设,各方面的投入均远远超过了农业,所以工业产值增长的幅度高于农业。 五、材料解析 28.(1)“一国两制”。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台湾搞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 (2)有利因素:“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与台湾政党高层领导人的接触;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绝大多数中国人认同“一个中国”;海峡两岸经贸文化等交流日益密切。 不利因素:台独势力的存在。

(3)谈出自己的认识,观点正确即可。 六、问题探究

29.图1. 1949年在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开始走上独立富强之路。

图2.小岗村农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1979年喜获丰收,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促使中国走上了富强之路。

图3.2002年北京申奥成功,说明由于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重要。

要求写出三个历史事件,以及每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或影响。语句通顺,表述完整。每项4分,共12分。 30.(1)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叛变革命。由于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大革命失败。1927年8月7日,在党的八七会议上,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这次会议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2)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这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建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以前的“左”倾错误,作出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相关内容

  • 小学语文备课大师 首页
  • - 网 上 书 屋 武 侠 小 说 作 文 宝 库 流 量 分 析 名 师 在 线 在 线 词 典 小学语文一上备课室 [热荐]汉语拼音全套flash在线学习 07-22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7-21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7-20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 ...

  • 历届初中生物重点资料汇总
  • 历届 学期 下学期 月考/期中/期末 开学/2月月考 期末 第四次月考 推荐专题 2016年中考生物小题精做系列 2016年中考生物大题狂做系列(更新中) 2016年中考生物考点总动员系列(更新中) 2015-2016学年八年级生物同步精品课堂 2015-2016学年七年级生物同步精品课堂(更新中) ...

  • 六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
  • 北师大版六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我们把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做( ),用字母( )表示. 2.圆柱有两个面是( )的圆,有( )个面是曲面:圆锥的底面是一个( )形,侧面是一个( )面. 3.圆柱的侧面积=( ),用字母表示是( ). 4.圆柱的体积=( )× ...

  • 小学语文电子课本
  • 首页 小升初 课程信息 重点中学 奥数题库 超常儿童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小学数学网 互动:小升初论坛 竞赛考级 作文投稿 e度访谈 杯赛:华杯赛 迎春杯 学而思杯 走美杯 希望杯 重点中学:人大附中 北京四中 实验中学 更多 新闻资讯 名校资讯 占坑 简历 专家 面试 ...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实录课堂视频公开课名师授课录像优质课观摩课
  • 查看: 1422|回复: 0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实录课堂视频公开课名师授课录像优质课观摩课[复制链接] admin 管理员 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9:40: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享到:开心网搜狐微博网易微博新浪微博百 ...

  • 初二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123
  • 初二历史下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2010年"两会"期间,同学们看到右面的老照片,纷纷推算它拍摄的时间,准确的是 ( ) A.1949年 B.1950年 C.1954年 D.196 ...

  •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
  •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 (期中试卷) 二年级 语文 1.把下面汉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x___ h____ _____ò ____un 吓 诲 沫 捆 l____ s____ __enɡ x_____ 聊 笋 瞪 凶 2.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照例(liè l ...

  •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卷
  •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卷 姓名: 得分 一颗大树高10( ) 小懂的课桌高7( ) 小华的身高135( ) 一块橡皮厚15( ) 一.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8分) 40+60= 100-35= 48- 28= 52+20= 5 × 7= 35÷ 8 = 35 ÷ 9= 9× 6 = 37 ...

  •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英语期中测试卷
  •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英语期中测试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写出下列单词的汉语意思. China ( ) she ( ) he ( ) pupil( ) boy( ) teacher( ) girl( ) new( ) friend( ) today( ) father( man( ) wom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