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史期中论文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艺术史》(中国部分)

景观二班季文馨 1550471

第一题

在乔尔乔瓦萨里的《艺苑名人传》中,他讲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以乔托为代表的13世纪中期至14世纪末的童年时代、以多纳泰罗为代表的15世纪的少年时代、以及以米开朗基罗为代表的成年阶段。 第一时期的意大利在欧洲最早产生资本主义

萌芽,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

文化的名义下发起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

动,这是的艺术开始试图摆脱中世纪对其的影响。

就如乔托的壁画,虽然以宗教题材为主,却力求表

现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画

中的神变得人性化、带有情感不再是冷冰冰的对象,

一反中世纪宗教艺术的抽象与空洞,传达了画家本

身对于这些人物对象的理解,如利比在《圣母子》

中把圣母像题材人格化了,画中的圣母玛利亚是个

年轻漂亮的女人,而耶稣基督则是个吸吮拇指的婴儿(如右图)。他所绘的人物形象有很强的立体感,力图展现真实的空间效果,为文艺复兴的现实主义艺术树立了楷模。布鲁内莱斯基发现的线性透视,画面有了立体感,真实性大大增强;注重钻研人的形象,使其获得了体积,结构跟真实;对自然的仔细观察使自然得到了忠实的再现。

第二时期,人文主义在意大利蓬勃发展,出现了“言必称

古典”的局面。许多学者、诗人搜求古籍成风。随着对古典文

化的学习,人文主义思想也日益发展。当时的先进人士以所谓

“全面发展的人”作为理想,蔑视宗教禁欲主义和封建门第观

念,力求成为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人。封建教会对文化的垄

断钳制被打破了,艺术内容和形式上都相对更加自由,这时期

透视法则进一步深化,比例法则也进一步建立。例如多纳泰罗

在其代表作品《大卫》(右图)中,运用了古希腊人创立的对

应构图方式,向人们展现一位形体比例和结构都十分准确的少年形象。这位圣经人物不再是概念性的象征,而是一个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生命。但这时期的艺术由于科学的艺术形象构成规律才产生时间不长,在规律的运用和艺术的表达上,没有想成自然的内在统一,所以很多艺术家因为过于准求科学严谨的规律而使其作品失去了一些自然生动之感。

第三时期,可谓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鼎盛,且公认这个时期的美术体现了西方古典美术的最高成就。这个时期,艺术家进一步完善了对人的探索,在作品中将理性和情感融为一体,同一个主题的作品也风格各异,表

达方式加入了更多的艺术家主观理解。这时期美术的各个

要素完美融合,透视概念完善,比例法则运用纯熟,对自

然和美的表达完美融合,实现了高度和谐的视觉效果。典

1解读引用自百度百科米开朗基罗词条,有删改。 ○

1,型的例子就是米开朗基罗创作的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取材于圣经故事:

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丽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米开朗基罗却将圣母刻画成一个年轻、貌美、恬静、典雅的少妇,她默默地俯视着死去的儿子,沉思、哀悼,耶稣静静地躺在圣母膝上,面部表情安祥。整座雕像沉浸在肃穆气氛中,并洋溢着人类最伟大的母爱情感。它已大大超出了题材的限制,将生与死、痛苦与慈爱化为一体,和谐统一,赞美了人的崇高理想和优秀品质。此时的“文艺复兴”已不仅仅是复兴,还是超越,在通过对古希腊艺术的学习和模仿之后,将艺术推上了更高的层次。

第二题

董其昌在其山水画论著《画旨》中所论及的观点,是带有一定的偏见性的。他的论述中有一定的真知角度,其中“尊南抑北”思想明显,且过于偏袒了吴派艺术。

沈周作为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自然而然得到了极大的推崇。但作为“浙派绘画”的开山鼻祖,戴进虽未在文中提及,但与沈周相比,自然不落于风。双方的画体在文人画的形式上,都有各自的高度,但创作形式又不尽相同,尤其是在山水画方面,有着独特的区别。

首先,沈周的书法师自黄庭坚,书风“道劲奇崛”。这种风格同样带进了他的山水画中。,充满力度与硬感,拥有独特的粗笔山水画风。然而戴进,其虽师自宋水墨苍劲一派,但又吸取了北宋的水墨淋漓酣畅,技巧纵横等特点,一变南宋沉郁浑厚的风格。

第二,在画体的内涵风韵表达上,双方也不尽相同,戴进的画体注重选题,有着分明的浙派水墨画特点,通过运用浓淡水墨的技巧,表现出“铺叙远近,宏深雅淡”的品格。然而沈周的画体则偏向于注重诗意的画法。沈周本人就是一个优秀的使人,他也同样遵从董其昌的“师法造化,以画为乐”的创作观点,更多的将诗意的个人理解角度融合进画中,将诗风与画格两者相结合,画作更具诗情画意,但同样也更难去欣赏,很多时候让人只得其形,不谙其意。

第三,在山水创造的角度上,两人完全是不同的走向。戴进绘画临摹精博,无所不工。对于细节的描绘入木三分,形象生动,这是远超传统南派画家的技艺。因此戴进的画作被人们奉为是经典的作品,符合大众的审美,画作风靡当时。然而沈周过多受到董其昌对文人山水画的观念影响,淡化了对自然细节的描摹而因此导致了造型能力的退化,虽在思想深度上有着极高的描述表达,但要圆说还是略显苍白,不免让人觉得虚和萧散,不识人间烟火。

戴进、沈周虽在山水画的创作上都是一代大家,都代表了当时创造的极高水平,只可惜沈周万年更多陷入了“臆”和“禅宗”的思想,缺失了对书法创作基础的重视。同样的毛病也存在于董其昌推荐的元四大家身上。借用徐悲鸿先生一句话:“吾尤恨董断送中国话二百余年,罪大恶极”我以为艺术无高低,所有派系皆为中华文明瑰宝,自当相互借鉴学习,而不能重蹈过于看重高地争夺而大退步的覆辙。

14-17世纪,是世界文化史上一个非常辉煌的时期。

在东西方都有诞生一批极具优秀的艺术家。西方的代表为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拥有着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三个著名的艺术家。同样时期在中国,儒家文化被发扬至极致,也诞生了一大批敢于身先的文人画家。“苏轼”,“王安石”“朱熹”等等。

中国与意大利当时的社会现状是极其相似的。封建主义制度高度发达,经济水平空前,法律法规等得到了很好的完善。便于了自由思想的形成。在根本上,这些思想的诞生都是为了处理封建制度中内部矛盾。

在中国,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不断加强,在意大利,贵族的统治和教廷的压迫所涉及的方面越来越多。随着手工业等新兴工业的兴起,一批新的势力出现在社会上,他们不满于原来的现状,所以社会矛盾日渐加剧。

意大利的艺术家和中国的艺术家的成长环境是极其相似。他们从小都接受着系统良好的教育,有着扎实的底蕴。但是也有很大的区别。中国自唐始实行科举制的选拔官员制度。所以念书进考是所有子弟的梦想。但是这个考试的内容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这个思想是为了封建主义统治而服务的。主要学习儒家的思想,去治理国家。但是意大利的艺术家们又不一样。他们大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比较专业系统的一方面知识。他们更注重理性科学,对哲学数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再加以研习画画,创作表达上更为直观清晰,思维上也更为开放.

与之相对,中国的艺术家们的思想是极其保守的。虽然大多也是师出名门,经过了多年的刻苦研习,最后也成功的登得天子堂,成为了一方大臣,但是本质里的思想,却没有动摇过,治国安邦,为国家守社稷。明朝在朱熹理学的影响下,理学极大程度地发展、完善,将儒学赋予了更多新的内涵定义,在让艺术家的作品内涵更丰富的同时,让其更加成为像宗教一样具有思想控制力的统治工具,为封建制度能够进行更好的服务。

意大利的艺术家却不是这样。他们成为社会中的贵族自后,发现自己的创作大多是为资本主义贵族服务,也看到了教会对人民的压迫。他们决定从人民内心解放自己,宣扬人文主义,重视人的理念,来解放人民思想缓和社会矛盾。

因此中国艺术家大多为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而意大利艺术家却大多游离在政局之外,对于政府的权威没有中国的艺术家理解的那么强。这也导致了先今东西方的具体文化差异。

中国文化崇尚以和为贵。安民重世,比较保守,重视稳定,文化表现形式上重视内涵风韵和文人傲骨,清高坚持,以飘飘然独立为傲。

西方文化大多比较开放,表达形式多样,涉及内容也广泛。因为这种自由的人文思想,西方艺术家在创作上不拘于术敢于抨击现实,创作内容比较有着自己独特领域的权威性和代表性。也更加的自我和不羁。

文化无高地,各有千秋亦各生有趣。

中西艺术平行对比教学的尝试是否对你的艺术史学习有所帮助?请具体说明。(200字,10分)

我认为是有所帮助的,但是帮助并没有达到预想的程度。首先是语言上的问题。在教授介绍西方艺术史的时候,上课非常生动有趣,一些抽象的概念会运用一些简单的方式仿佛阐述,很容易理解。但是遇到一些精彩有趣的地方,教授语速会不自觉地加快,语言上的理解可能会有些跟不上,由此导致了一些关键的点的学习遗漏。其次是内容上。虽然14-17世纪的中西政治背景、文化水平都有极高的类似,但两者的体系其实也是完全不同的。在两者对比中,我看出了鲜明的反差和导致这些反差的原因,这些反差在对比中更能凸现出来,但我希望还能对其有所总结。现在的教学方式更像是两个不同体系的介绍,而没有很多的相似点不同点的具体对比,两者介绍时联系不强,也就导致了像我这样刚刚正式地去接触艺术、没有很多艺术知识基础的学生的理解困难。但总体来说,这样的教学方式为学习中方和西方的艺术史上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且也让课堂更加有趣。如果以后还有这样的对比式课程,我想我会非常愿意参加。

2015年11月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艺术史》(中国部分)

景观二班季文馨 1550471

第一题

在乔尔乔瓦萨里的《艺苑名人传》中,他讲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以乔托为代表的13世纪中期至14世纪末的童年时代、以多纳泰罗为代表的15世纪的少年时代、以及以米开朗基罗为代表的成年阶段。 第一时期的意大利在欧洲最早产生资本主义

萌芽,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

文化的名义下发起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

动,这是的艺术开始试图摆脱中世纪对其的影响。

就如乔托的壁画,虽然以宗教题材为主,却力求表

现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画

中的神变得人性化、带有情感不再是冷冰冰的对象,

一反中世纪宗教艺术的抽象与空洞,传达了画家本

身对于这些人物对象的理解,如利比在《圣母子》

中把圣母像题材人格化了,画中的圣母玛利亚是个

年轻漂亮的女人,而耶稣基督则是个吸吮拇指的婴儿(如右图)。他所绘的人物形象有很强的立体感,力图展现真实的空间效果,为文艺复兴的现实主义艺术树立了楷模。布鲁内莱斯基发现的线性透视,画面有了立体感,真实性大大增强;注重钻研人的形象,使其获得了体积,结构跟真实;对自然的仔细观察使自然得到了忠实的再现。

第二时期,人文主义在意大利蓬勃发展,出现了“言必称

古典”的局面。许多学者、诗人搜求古籍成风。随着对古典文

化的学习,人文主义思想也日益发展。当时的先进人士以所谓

“全面发展的人”作为理想,蔑视宗教禁欲主义和封建门第观

念,力求成为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人。封建教会对文化的垄

断钳制被打破了,艺术内容和形式上都相对更加自由,这时期

透视法则进一步深化,比例法则也进一步建立。例如多纳泰罗

在其代表作品《大卫》(右图)中,运用了古希腊人创立的对

应构图方式,向人们展现一位形体比例和结构都十分准确的少年形象。这位圣经人物不再是概念性的象征,而是一个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生命。但这时期的艺术由于科学的艺术形象构成规律才产生时间不长,在规律的运用和艺术的表达上,没有想成自然的内在统一,所以很多艺术家因为过于准求科学严谨的规律而使其作品失去了一些自然生动之感。

第三时期,可谓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鼎盛,且公认这个时期的美术体现了西方古典美术的最高成就。这个时期,艺术家进一步完善了对人的探索,在作品中将理性和情感融为一体,同一个主题的作品也风格各异,表

达方式加入了更多的艺术家主观理解。这时期美术的各个

要素完美融合,透视概念完善,比例法则运用纯熟,对自

然和美的表达完美融合,实现了高度和谐的视觉效果。典

1解读引用自百度百科米开朗基罗词条,有删改。 ○

1,型的例子就是米开朗基罗创作的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取材于圣经故事:

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丽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米开朗基罗却将圣母刻画成一个年轻、貌美、恬静、典雅的少妇,她默默地俯视着死去的儿子,沉思、哀悼,耶稣静静地躺在圣母膝上,面部表情安祥。整座雕像沉浸在肃穆气氛中,并洋溢着人类最伟大的母爱情感。它已大大超出了题材的限制,将生与死、痛苦与慈爱化为一体,和谐统一,赞美了人的崇高理想和优秀品质。此时的“文艺复兴”已不仅仅是复兴,还是超越,在通过对古希腊艺术的学习和模仿之后,将艺术推上了更高的层次。

第二题

董其昌在其山水画论著《画旨》中所论及的观点,是带有一定的偏见性的。他的论述中有一定的真知角度,其中“尊南抑北”思想明显,且过于偏袒了吴派艺术。

沈周作为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自然而然得到了极大的推崇。但作为“浙派绘画”的开山鼻祖,戴进虽未在文中提及,但与沈周相比,自然不落于风。双方的画体在文人画的形式上,都有各自的高度,但创作形式又不尽相同,尤其是在山水画方面,有着独特的区别。

首先,沈周的书法师自黄庭坚,书风“道劲奇崛”。这种风格同样带进了他的山水画中。,充满力度与硬感,拥有独特的粗笔山水画风。然而戴进,其虽师自宋水墨苍劲一派,但又吸取了北宋的水墨淋漓酣畅,技巧纵横等特点,一变南宋沉郁浑厚的风格。

第二,在画体的内涵风韵表达上,双方也不尽相同,戴进的画体注重选题,有着分明的浙派水墨画特点,通过运用浓淡水墨的技巧,表现出“铺叙远近,宏深雅淡”的品格。然而沈周的画体则偏向于注重诗意的画法。沈周本人就是一个优秀的使人,他也同样遵从董其昌的“师法造化,以画为乐”的创作观点,更多的将诗意的个人理解角度融合进画中,将诗风与画格两者相结合,画作更具诗情画意,但同样也更难去欣赏,很多时候让人只得其形,不谙其意。

第三,在山水创造的角度上,两人完全是不同的走向。戴进绘画临摹精博,无所不工。对于细节的描绘入木三分,形象生动,这是远超传统南派画家的技艺。因此戴进的画作被人们奉为是经典的作品,符合大众的审美,画作风靡当时。然而沈周过多受到董其昌对文人山水画的观念影响,淡化了对自然细节的描摹而因此导致了造型能力的退化,虽在思想深度上有着极高的描述表达,但要圆说还是略显苍白,不免让人觉得虚和萧散,不识人间烟火。

戴进、沈周虽在山水画的创作上都是一代大家,都代表了当时创造的极高水平,只可惜沈周万年更多陷入了“臆”和“禅宗”的思想,缺失了对书法创作基础的重视。同样的毛病也存在于董其昌推荐的元四大家身上。借用徐悲鸿先生一句话:“吾尤恨董断送中国话二百余年,罪大恶极”我以为艺术无高低,所有派系皆为中华文明瑰宝,自当相互借鉴学习,而不能重蹈过于看重高地争夺而大退步的覆辙。

14-17世纪,是世界文化史上一个非常辉煌的时期。

在东西方都有诞生一批极具优秀的艺术家。西方的代表为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拥有着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三个著名的艺术家。同样时期在中国,儒家文化被发扬至极致,也诞生了一大批敢于身先的文人画家。“苏轼”,“王安石”“朱熹”等等。

中国与意大利当时的社会现状是极其相似的。封建主义制度高度发达,经济水平空前,法律法规等得到了很好的完善。便于了自由思想的形成。在根本上,这些思想的诞生都是为了处理封建制度中内部矛盾。

在中国,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不断加强,在意大利,贵族的统治和教廷的压迫所涉及的方面越来越多。随着手工业等新兴工业的兴起,一批新的势力出现在社会上,他们不满于原来的现状,所以社会矛盾日渐加剧。

意大利的艺术家和中国的艺术家的成长环境是极其相似。他们从小都接受着系统良好的教育,有着扎实的底蕴。但是也有很大的区别。中国自唐始实行科举制的选拔官员制度。所以念书进考是所有子弟的梦想。但是这个考试的内容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这个思想是为了封建主义统治而服务的。主要学习儒家的思想,去治理国家。但是意大利的艺术家们又不一样。他们大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比较专业系统的一方面知识。他们更注重理性科学,对哲学数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再加以研习画画,创作表达上更为直观清晰,思维上也更为开放.

与之相对,中国的艺术家们的思想是极其保守的。虽然大多也是师出名门,经过了多年的刻苦研习,最后也成功的登得天子堂,成为了一方大臣,但是本质里的思想,却没有动摇过,治国安邦,为国家守社稷。明朝在朱熹理学的影响下,理学极大程度地发展、完善,将儒学赋予了更多新的内涵定义,在让艺术家的作品内涵更丰富的同时,让其更加成为像宗教一样具有思想控制力的统治工具,为封建制度能够进行更好的服务。

意大利的艺术家却不是这样。他们成为社会中的贵族自后,发现自己的创作大多是为资本主义贵族服务,也看到了教会对人民的压迫。他们决定从人民内心解放自己,宣扬人文主义,重视人的理念,来解放人民思想缓和社会矛盾。

因此中国艺术家大多为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而意大利艺术家却大多游离在政局之外,对于政府的权威没有中国的艺术家理解的那么强。这也导致了先今东西方的具体文化差异。

中国文化崇尚以和为贵。安民重世,比较保守,重视稳定,文化表现形式上重视内涵风韵和文人傲骨,清高坚持,以飘飘然独立为傲。

西方文化大多比较开放,表达形式多样,涉及内容也广泛。因为这种自由的人文思想,西方艺术家在创作上不拘于术敢于抨击现实,创作内容比较有着自己独特领域的权威性和代表性。也更加的自我和不羁。

文化无高地,各有千秋亦各生有趣。

中西艺术平行对比教学的尝试是否对你的艺术史学习有所帮助?请具体说明。(200字,10分)

我认为是有所帮助的,但是帮助并没有达到预想的程度。首先是语言上的问题。在教授介绍西方艺术史的时候,上课非常生动有趣,一些抽象的概念会运用一些简单的方式仿佛阐述,很容易理解。但是遇到一些精彩有趣的地方,教授语速会不自觉地加快,语言上的理解可能会有些跟不上,由此导致了一些关键的点的学习遗漏。其次是内容上。虽然14-17世纪的中西政治背景、文化水平都有极高的类似,但两者的体系其实也是完全不同的。在两者对比中,我看出了鲜明的反差和导致这些反差的原因,这些反差在对比中更能凸现出来,但我希望还能对其有所总结。现在的教学方式更像是两个不同体系的介绍,而没有很多的相似点不同点的具体对比,两者介绍时联系不强,也就导致了像我这样刚刚正式地去接触艺术、没有很多艺术知识基础的学生的理解困难。但总体来说,这样的教学方式为学习中方和西方的艺术史上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且也让课堂更加有趣。如果以后还有这样的对比式课程,我想我会非常愿意参加。

2015年11月


相关内容

  • 杭电选课推荐
  • ~~~~~~~~~~~~~~~~~~~~~~~~~~~~~~~~~~~~~~~~~~~~~~~~~~~~~~~~~~~~ #代表上课能学习一些东西的 #代表给分不错的 #注意分数的同学需要注意的课 ~~~~~~~~~~~~~~~~~~~~~~~~~~~~~~~~~~~~~~~~~~~~~~~~~~~ ...

  • [沟通与礼仪]期中考试论文
  • 专业:物流管理(转专业补修) 班级:商A0962班(上课班级:艺术A0945班) 学号:[1**********] 姓名:钟文坤 沟通与礼仪期中考试 题目:通过沟通学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沟通的知识?你在实践中是怎样运用 的? 在经过半个学期的<沟通与礼仪>课程的学习,学习了沟通部分的内容 ...

  •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307033 学 时:60 学 分:4 课程类别:限制性选修课 面向对象: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三年级学生 课程英语名称:College Chinese 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 任务: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进学生对中外文学有所了解而开设 ...

  • 北京大学先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化教学大纲
  • 中国大学先修课程 <中国古代文化>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目的 <中国古代文化>课的开设,主要是为了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知识,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理解与把握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精神:加深对古代社会的认识,并有助于同学对现代社会的理解:培养文化研究的初步方法和一定的发现问题.认 ...

  • 中国科学技术史论文
  • 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 摘要:中国从古至今科学发展的各个时期,发展历程. 关键词:陶器玉器,青铜,数学,医学,农业,天文. 一 萌芽时期 中国科学技术的萌芽时期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中国是世界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的,这一时期人类发明了工具,标志人类文明的开始.这一时期出现 ...

  • 中学美术工作计划
  • 中学美术工作计划与活动安排 美术教研工作将继续以新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教学管理为重点,以教师.学生发展为根本.紧密配合上级部门的各项管理工作为目标,积极为全校教师工作服务.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保障,进一步探索新课程理念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新课程改革深入实施. 一 ...

  • 中学教务处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 本学期以“埋头苦干,争先进位”为教学工作的总要求。以“规范教学过程、细化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重点,切实强化了教学常规工作和教学“五认真”工作,基本完成本学期的工作目标。 一、课堂教学管理 1.实行了“三项制度”。一是校内教学调研制度。二是行政人员听评课制度。本学期进行了三次听评课活动,每次 ...

  • 苏州古典园林理水与古城水系
  • 苏州古典园林理水与古城水系 东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古典园林理水与古城水系 姓名:王劲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建筑历史与理论 指导教师:陈薇 20070607 摘要 摘要 .水"是园林的重要构成要素,相比"叠山"而言,"理水"更依赖于自然条件. ...

  • 一起来攻破现代文阅读2(1)
  • 2011年南京鼓楼区一模语文现代文阅读② 老南京文化寻踪--南京剪纸 ①作为南京的"工艺三宝"之一,南京剪纸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据清道光年间甘熙撰写 的<白下锁言>等史料记载,明代初年南京民间剪纸已十分流行.说到剪纸艺术,老南京人 的生活处处离不开它.过年换春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