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试卷
填空题
1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除遵守前款规定外,
应当委
2
34
567
简答题:
1职业病危害告知内容。
1)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
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2) 易产生严重职业病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
示说明应该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3)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后果、职
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4) 劳动者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
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前款规定,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
2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几类? 按来源分类: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2物理因素3生物因素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三)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按导致法定职业病分类
十大类115项
1) 粉尘类
2) 放射性物质类
3) 化学物质类
4) 物理因素
5) 生物因素
6) 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7) 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8) 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9) 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0) 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
3职业健康监护分为哪五类?
上岗前检查,在岗期间定期检查,离岗时检查,离岗后医学随访和应急健康检查
4采样前的现场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1) 调查生产中使用的原料和辅助材料,包括它们的名称,理化性质,使用数量等
2) 调查生产工艺流程,了解中间体,副产品及成品的名称,以及可能产生的废弃物和
逸散物
3) 了解生产过程情况,了解工人生产操作方式,经查停留的地点和时间,作业姿势和
劳动习惯
4) 了解工作地点空气中有毒物质的存在状况,包括有毒物质的种类,在空气中存在的
状态,估计浓度以及产生,分布,和消散的规律和趋向等。
5) 调查卫生防护措施及设施,以及个人防护情况。
判断题
职业病危害较重的用人单位,劳动者超过100人的,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劳动者在1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高温的测量:常年从事高温作业,在夏季最热季节测量,不定期从事高温作业,在工期内最热月测量;从事室外作业,在最热月晴天有太阳辐射时测量。(√)
棉尘病是我国法定职业病中尘肺的一种。(×)
呼吸防护用品从设计上分为过滤式和隔绝式两类。(√)
资质证书有效期满需要延续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该于期满前6个月向原发证机关提出申请。(×)
有泵行采样法根据采样方式不同,分为定点采样和个体采样。(√)
选择题
1人耳对声音感受的特点是(A )
A 、 对中低频敏感,对高频不敏感
B 、 对中低频不敏感,对高频敏感
C 、 对低频敏感,对高频不敏感
D 、 对所有频率一样
2以下空气采样材料不属于采样滤料是(C )
A 、 微孔滤膜B 、超细玻璃纤维滤膜 C 、过氯乙烯滤膜 D 、活性炭管
3某耳塞为广州高丽坚劳动用品有限公司的产品,其SNR 值为28dB, 某防尘口罩为3M 公司产品,半面罩。工人工作时若能正确配戴,以下关于它们的防护效果叙述正确的是(AC )
A 、 耳塞降噪效果为16.8dB ,防尘口罩指定防护因数(APF )=10,即可将空气中粉尘浓度降
低10倍。
B 、 耳塞降噪效果为28dB ,防尘口罩指定防护因数(APF )=100,即可将空气中粉尘浓度降低100倍。
C 、 耳塞降噪效果为16.8dB ,防尘口罩指定防护因数(APF )=100,即可将空气中粉尘浓度
降低100倍。
D 、 耳塞降噪效果为28dB ,防尘口罩指定防护因数(APF )=10,即可将空气中粉尘浓度降
低10倍。
4根据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对劳动者个体的健康状况结论可分为几种?(C )
A 、3种B 、4种C 、5种D 、6种
5《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属于职业卫生行政法规
对于生产过程中有可能产生非电离辐射的设备,应制定非电离辐射防护计划,采取的措施有(ABCD )。
A 、 有效的屏蔽工程技术措施
B 、 有效地接地工程技术措施
C 、 有效地吸收工程技术措施
D 、 自动化或半自动化远距离操作
6下列属于窒息性的气体包括(ABD )。
A 、 一氧化碳B 、硫化氢C 、氯气 D 、氰化氢
名词解释
1、 评价单元;
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的需要,将建设项目分成有限,确定范围的单元分别进行评价。
2、 类比法
也叫“比较类推法”,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其结论必须由实验来检验,类比对象间共有的属性越多,则类比结论的可靠性越大。
3、 职业接触限值;
职业接触限值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值量值。
计算题(10分)
某车间某工种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时间8h 。据调查劳动者工作中接触乙酸乙酯(PC-TWA 为200mg/m3),状况为:300 mg/m3,接触3小时;60 mg/m3接触2小时;120 mg/m3接触3小时。根据上诉情况,请分析判断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是否符合卫生学要求,要求说明理由。 解:(1)该工种劳动者每工作班接触乙酸乙酯浓度为
CTW A=(C 1T 1+C2T 2+C3T 3)/8=(300*3+60*2+120*3)/8=172.5(mg/m3)
(2)由于该工种劳动者每周工作时间为48h ,因此PC-TW A 折减系数为:
RF=(40/48)*(168-48)/128=0.78
(3)超时工作职业接触限值=PC-TWA*RF=200*0.78=156
因此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不符合要求。
评价试卷
填空题
1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除遵守前款规定外,
应当委
2
34
567
简答题:
1职业病危害告知内容。
1)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
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2) 易产生严重职业病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
示说明应该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3)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后果、职
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4) 劳动者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
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前款规定,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
2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几类? 按来源分类: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2物理因素3生物因素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三)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按导致法定职业病分类
十大类115项
1) 粉尘类
2) 放射性物质类
3) 化学物质类
4) 物理因素
5) 生物因素
6) 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7) 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8) 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9) 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0) 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
3职业健康监护分为哪五类?
上岗前检查,在岗期间定期检查,离岗时检查,离岗后医学随访和应急健康检查
4采样前的现场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1) 调查生产中使用的原料和辅助材料,包括它们的名称,理化性质,使用数量等
2) 调查生产工艺流程,了解中间体,副产品及成品的名称,以及可能产生的废弃物和
逸散物
3) 了解生产过程情况,了解工人生产操作方式,经查停留的地点和时间,作业姿势和
劳动习惯
4) 了解工作地点空气中有毒物质的存在状况,包括有毒物质的种类,在空气中存在的
状态,估计浓度以及产生,分布,和消散的规律和趋向等。
5) 调查卫生防护措施及设施,以及个人防护情况。
判断题
职业病危害较重的用人单位,劳动者超过100人的,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劳动者在1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高温的测量:常年从事高温作业,在夏季最热季节测量,不定期从事高温作业,在工期内最热月测量;从事室外作业,在最热月晴天有太阳辐射时测量。(√)
棉尘病是我国法定职业病中尘肺的一种。(×)
呼吸防护用品从设计上分为过滤式和隔绝式两类。(√)
资质证书有效期满需要延续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该于期满前6个月向原发证机关提出申请。(×)
有泵行采样法根据采样方式不同,分为定点采样和个体采样。(√)
选择题
1人耳对声音感受的特点是(A )
A 、 对中低频敏感,对高频不敏感
B 、 对中低频不敏感,对高频敏感
C 、 对低频敏感,对高频不敏感
D 、 对所有频率一样
2以下空气采样材料不属于采样滤料是(C )
A 、 微孔滤膜B 、超细玻璃纤维滤膜 C 、过氯乙烯滤膜 D 、活性炭管
3某耳塞为广州高丽坚劳动用品有限公司的产品,其SNR 值为28dB, 某防尘口罩为3M 公司产品,半面罩。工人工作时若能正确配戴,以下关于它们的防护效果叙述正确的是(AC )
A 、 耳塞降噪效果为16.8dB ,防尘口罩指定防护因数(APF )=10,即可将空气中粉尘浓度降
低10倍。
B 、 耳塞降噪效果为28dB ,防尘口罩指定防护因数(APF )=100,即可将空气中粉尘浓度降低100倍。
C 、 耳塞降噪效果为16.8dB ,防尘口罩指定防护因数(APF )=100,即可将空气中粉尘浓度
降低100倍。
D 、 耳塞降噪效果为28dB ,防尘口罩指定防护因数(APF )=10,即可将空气中粉尘浓度降
低10倍。
4根据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对劳动者个体的健康状况结论可分为几种?(C )
A 、3种B 、4种C 、5种D 、6种
5《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属于职业卫生行政法规
对于生产过程中有可能产生非电离辐射的设备,应制定非电离辐射防护计划,采取的措施有(ABCD )。
A 、 有效的屏蔽工程技术措施
B 、 有效地接地工程技术措施
C 、 有效地吸收工程技术措施
D 、 自动化或半自动化远距离操作
6下列属于窒息性的气体包括(ABD )。
A 、 一氧化碳B 、硫化氢C 、氯气 D 、氰化氢
名词解释
1、 评价单元;
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的需要,将建设项目分成有限,确定范围的单元分别进行评价。
2、 类比法
也叫“比较类推法”,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其结论必须由实验来检验,类比对象间共有的属性越多,则类比结论的可靠性越大。
3、 职业接触限值;
职业接触限值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值量值。
计算题(10分)
某车间某工种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时间8h 。据调查劳动者工作中接触乙酸乙酯(PC-TWA 为200mg/m3),状况为:300 mg/m3,接触3小时;60 mg/m3接触2小时;120 mg/m3接触3小时。根据上诉情况,请分析判断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是否符合卫生学要求,要求说明理由。 解:(1)该工种劳动者每工作班接触乙酸乙酯浓度为
CTW A=(C 1T 1+C2T 2+C3T 3)/8=(300*3+60*2+120*3)/8=172.5(mg/m3)
(2)由于该工种劳动者每周工作时间为48h ,因此PC-TW A 折减系数为:
RF=(40/48)*(168-48)/128=0.78
(3)超时工作职业接触限值=PC-TWA*RF=200*0.78=156
因此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不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