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摘要】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在国内外高校引起了足够的重视。高校应从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和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两方面建立起连贯、持续和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本文将通过对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探讨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出发,从而设计出一套可行性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关键词】 创新教育 创业教育 课程体系构建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因此,高校要深入教学改革,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有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一、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现状分析   1.1创新研究与创新课程的现状   创新就是创造,创造也就是创新。创造学被列入大学教学内容当首推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该校在1948年即开设了“创造性开发”课程。1949年,奥斯本在布法罗大学开办了“创造性思考”夜校,致力于推进创造教育。之后,哈佛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等著名大学以及许多军事院校、工商企业等,也都相继开设了创造学及有关创造活动的训练课程。   1980年前后,上海交通大学的许立言把创造学引入我国大陆。1980年,创造学最早移植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便在其他高校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1994年,中国创造学会在上海成立,随后又成立了创造教育专业委员会。   1.2创业研究与创业教育课程的现状   创业研究的兴起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国外大学开展创业教育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最著名的是美国大学的创业教育。目前,美国的创业教育已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内容涵盖了从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直到研究生的正规教育。我国国内近年来大学创业教育也迅速发展。2002年年初教育部高教司在9所高校试点创业教育。包括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全国青联与国际劳工组织共同制定了KAB项目的推广规划,计划在2010年以前将该项目推广到全国2000所高等院校,培训师资1万名,使至少50万名学生免费学习KAB课程。   二、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结构   首先公共基础课要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不分专业、不分侧重。目的是培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包括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技能、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品质等。创业能力,包括事业心、进取心、开拓精神以及开创某项事业、策划某项活动或推广某项产品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等。笔者认为这类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为创业奠定基础,对更好的就业也会有所帮助。这是一门素质教育的课程,目的是培养一批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大学生,无论创业或就业这种精神是至关重要的。其次,教师通过课堂作业、小组训练、考核作品等模块中选拔种子选手,有创业意愿,且具备较强创业素质的同学作为金字塔中间力量,进一步专项训练(SYB项目、专家培训、创新创业选修课、大赛等),通过专项训练,提高和加强创业实践能力,为学生真正创业奠定基础。最后,通过专项训练,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创业知识与能力,并且已经拥有比较成形的创新创业项目,从中选拔一批具有孵化潜能的学生团队,入驻孵化器,由校内老师和校外创业导师共同一对一进行指导,通过省级、国家级大赛或搭建企业融资平台,帮助学生项目真正落地。   这种教育模式,培养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集中资源,产出较高,持续性强,为高校从创新创业教育到创新创业实践的开展形成了良性循环。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具体可分为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包括环境与氛围的熏陶,第二课堂的开展和社会实践活动。看似无课,实际上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植入与开发是潜移默化的。这部分内容需要高校宣传处、学生处、招生就业处、团委、社团各部门的配合实施开展。显性课程主要分为四类:公共必修课、选修课、网络课、专业型课。公共必修课由创新创业教研室作为通识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选修课和网络课由创新创业教研室针对具有创业意愿或创新创业能力较强,拥有项目团队的学生开设;专业型创新创业课程由各学院自行安排,可穿插在一些专业课中开设。   总之,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教育教学创新;人人都要创新,人人都能创新,教师创新也不例外;创新需要学习再学习,努力再努力,教学创新也不例外。创新永无止境!   参 考 文 献   [1] 彭文博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J]. 课堂教学,2010,1(4):55-57.   [2] 孙晓梅.试论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功能及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   [3] 鲁保富.论教育现代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25(2):143-147.

  【摘要】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在国内外高校引起了足够的重视。高校应从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和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两方面建立起连贯、持续和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本文将通过对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探讨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出发,从而设计出一套可行性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关键词】 创新教育 创业教育 课程体系构建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因此,高校要深入教学改革,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有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一、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现状分析   1.1创新研究与创新课程的现状   创新就是创造,创造也就是创新。创造学被列入大学教学内容当首推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该校在1948年即开设了“创造性开发”课程。1949年,奥斯本在布法罗大学开办了“创造性思考”夜校,致力于推进创造教育。之后,哈佛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等著名大学以及许多军事院校、工商企业等,也都相继开设了创造学及有关创造活动的训练课程。   1980年前后,上海交通大学的许立言把创造学引入我国大陆。1980年,创造学最早移植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便在其他高校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1994年,中国创造学会在上海成立,随后又成立了创造教育专业委员会。   1.2创业研究与创业教育课程的现状   创业研究的兴起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国外大学开展创业教育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最著名的是美国大学的创业教育。目前,美国的创业教育已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内容涵盖了从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直到研究生的正规教育。我国国内近年来大学创业教育也迅速发展。2002年年初教育部高教司在9所高校试点创业教育。包括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全国青联与国际劳工组织共同制定了KAB项目的推广规划,计划在2010年以前将该项目推广到全国2000所高等院校,培训师资1万名,使至少50万名学生免费学习KAB课程。   二、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结构   首先公共基础课要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不分专业、不分侧重。目的是培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包括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技能、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品质等。创业能力,包括事业心、进取心、开拓精神以及开创某项事业、策划某项活动或推广某项产品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等。笔者认为这类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为创业奠定基础,对更好的就业也会有所帮助。这是一门素质教育的课程,目的是培养一批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大学生,无论创业或就业这种精神是至关重要的。其次,教师通过课堂作业、小组训练、考核作品等模块中选拔种子选手,有创业意愿,且具备较强创业素质的同学作为金字塔中间力量,进一步专项训练(SYB项目、专家培训、创新创业选修课、大赛等),通过专项训练,提高和加强创业实践能力,为学生真正创业奠定基础。最后,通过专项训练,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创业知识与能力,并且已经拥有比较成形的创新创业项目,从中选拔一批具有孵化潜能的学生团队,入驻孵化器,由校内老师和校外创业导师共同一对一进行指导,通过省级、国家级大赛或搭建企业融资平台,帮助学生项目真正落地。   这种教育模式,培养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集中资源,产出较高,持续性强,为高校从创新创业教育到创新创业实践的开展形成了良性循环。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具体可分为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包括环境与氛围的熏陶,第二课堂的开展和社会实践活动。看似无课,实际上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植入与开发是潜移默化的。这部分内容需要高校宣传处、学生处、招生就业处、团委、社团各部门的配合实施开展。显性课程主要分为四类:公共必修课、选修课、网络课、专业型课。公共必修课由创新创业教研室作为通识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选修课和网络课由创新创业教研室针对具有创业意愿或创新创业能力较强,拥有项目团队的学生开设;专业型创新创业课程由各学院自行安排,可穿插在一些专业课中开设。   总之,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教育教学创新;人人都要创新,人人都能创新,教师创新也不例外;创新需要学习再学习,努力再努力,教学创新也不例外。创新永无止境!   参 考 文 献   [1] 彭文博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J]. 课堂教学,2010,1(4):55-57.   [2] 孙晓梅.试论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功能及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   [3] 鲁保富.论教育现代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25(2):143-147.


相关内容

  •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 第6卷第1期 2015年2月 Vol.6 No.1 CHUANGXIN YU CHUANGYE JIAOYU Feb. 2015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鞠志宇,陈新华,贾晓红,吴长增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摘要] 研究中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对提升大学生 ...

  • 基于协同培养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
  • 2015年07月第3卷 第4期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Research on Higher Education of Nationalities July.2015Vol.3 No.4 基于协同培养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 张倩1,邬丽群2 (1. 黑龙江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 ...

  • 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比较与借鉴_王俊
  • 第7卷第4期 2016年8月 V ol.7 No.4 CHUANGXIN YU CHUANGYE JIAOYU Aug. 2016 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比较与借鉴 王俊 (西京学院通识教育中心,陕西西安,710123) [摘要]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 ...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与探索
  • 第6卷第5期 Vol.6 No.5 2015年10月 CHUANGXIN YU CHUANGYE JIAOYU Oct. 2015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与探索 111 谈晓辉,张建智,关小舟,陈卓,曹小林,刘志强 1 1 2 (1.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2.长沙商 ...

  •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题目(815个)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三月二十 日 毕业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题目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专科本科论文300起,具体信息联系 ...

  • 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研究
  • 摘 要:经济新常态下,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是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毕业生创业就业的重要措施.通过开展大学生创业就业状况调查,深入了解大学生创业就业的现状,探讨分析目前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中存在问题,并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政府政策资金支持,校企拓展合作空间和学生个人能力提升 ...

  • 2015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选题指南
  • 附件1 2015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选题指南 一.本科教育综合改革 1-1 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应用技能型本科教育综合改革 1-2 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发展定位与结构优化研究 1-3 构建高等学校全方位育人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1-4 校企.校院(所)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1-5 基于自主学习的本科教 ...

  • 四川大学双创示范基地工作方案
  • 四川大学双创示范基地 工 作 方 案 四川大学 2016年8月 目录 一.基础条件 . .......................................................................................................... ...

  • 中外大学生创业技能培养途径研究
  • 中外大学生创业技能培养途径研究 随着国内外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和其研究内容不断细化拓展,大学生创业技能的培养与提升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创建创业型社会.2009年2月15日, 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