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紧缩性货币政策

我国的紧缩性货币政策

中国政府12月3号宣布,中国明年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这表明中国此前应对金融危机时采取刺激措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正式退出。分析专家认为我国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不会导致中国经济“硬着陆”。即我国应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时明确提出,明年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分析人士说, 虽然中国一直称其从2008年底以来执行的货币政策为“适度宽松”,但今年以来,中国其实一直就在收紧货币政策。

中国宣布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后,中国股市和全球股市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夏斌的话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还意味着信贷增速将放缓。预计,今年全年的信贷规模为7万亿元人民币;明年的信贷政策收紧后,预计信贷增速目标为15%左右。

紧缩性货币政策就是减少市场中流通的货币量,它常出现于经济过热,面临严峻的通胀时,常见措施为提高银行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是国家常用的宏观调控手段之一。通俗说就是政府认为在外流通的货币太多,希望能减少一点所采取的货币政策!紧缩货币政策一般是在经济出现通货膨胀,中央政府通过加息来抑制消费增长,控制物价的过快增长,以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为什么我国要收紧货币政策呢?

一方面是最近,尤其是10月份以来,通货膨胀的数据很高,现在已经引起了市场和中国政府的注意,成为目前政策考虑的最主要关键之一。另外一个关键是信贷的增长非常快,即使是十月份信贷历史上比较低的月份,信贷也很强。

在目前情况下,我国实行从紧货币政策应该注意一些问题:一是汇率政策与结构调整政策要并举;二是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控不能完全解决当前经济的深层次问题,但可以为结构调整赢得时间; 三是结构调整须抓紧时机,若抓的不力,货币政策将被结构调整的滞缓而困扰,必然出现物价、资产价格和经济的不稳定状况;四是当结构调整不力时,货币与汇率政策不能过分迁就,应该按照“稳增长、低膨胀” 的经济发展内在要求,操作货币与汇率政策,勇于暴露经济中的矛盾,加大结构调整的助推力,以此推动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大家都不能否认我国经济发展偏快和过热是共性问题,但也不排除一些个性问题。因此建议中央,在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时,一定要抓紧落实。一定要看到,解决中国当期的经济问题,货币政策不能包打天下。

我们在必要时要果断再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水平。目前中国的股市和楼市都处于水深火热当中,急需政府出钱救市或放松银行贷款限制,使得其可以走出困境,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一旦政府放松银行贷款限制,必然会进一步提高通货膨胀水平,与此同时,股市和楼市之所以会出现冰火两重天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外国热钱在从中作梗。政府出面救市只会让外国热钱受益,同时热钱又会随时可能撤走,从而拖垮股市和楼市,并且使得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从这一角度来说,先治理通货膨胀优于政府出面救市。因此,与其政府出面救不确定性比较大的股市和楼市,不如专心的压下通货膨胀水平,必要时顶住压力,再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水平。同时要继续维护油价和粮食价格的稳定。在全球都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威胁下,国际石油价格已经突破了140美元/桶的历史新高,但中国国内油价水平还远远低于国际水平。在目前高通胀率的情况下,国家发改委必须要维护好油价的稳定,等到通胀好转时,再逐步放开油价,与市

场接轨。今年以来国际市场上粮食价格猛升,尽管目前中国有能力可以解决本国粮食供给问题,但在粮食价格猛升的国际背景下,政府还必须得稳定粮食价格。

通货膨胀中压在人们头上的一把利剑,是目前经济发展中最突出和最危险的因素,因此要坚决地压下通货膨胀就要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中国连续多年来都取得了巨大的贸易顺差,但也因此增加了银行体系货币流通过剩。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实际上代表着总需求的增加,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以有效减少总需求,同时还可以提高银行利率,使企业更难以取得信贷,难以扩大生产规模,从而有效地遏制通货膨胀的恶化。

我国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更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健康的发展,从而保证我国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我国的紧缩性货币政策

中国政府12月3号宣布,中国明年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这表明中国此前应对金融危机时采取刺激措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正式退出。分析专家认为我国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不会导致中国经济“硬着陆”。即我国应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时明确提出,明年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分析人士说, 虽然中国一直称其从2008年底以来执行的货币政策为“适度宽松”,但今年以来,中国其实一直就在收紧货币政策。

中国宣布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后,中国股市和全球股市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夏斌的话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还意味着信贷增速将放缓。预计,今年全年的信贷规模为7万亿元人民币;明年的信贷政策收紧后,预计信贷增速目标为15%左右。

紧缩性货币政策就是减少市场中流通的货币量,它常出现于经济过热,面临严峻的通胀时,常见措施为提高银行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是国家常用的宏观调控手段之一。通俗说就是政府认为在外流通的货币太多,希望能减少一点所采取的货币政策!紧缩货币政策一般是在经济出现通货膨胀,中央政府通过加息来抑制消费增长,控制物价的过快增长,以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为什么我国要收紧货币政策呢?

一方面是最近,尤其是10月份以来,通货膨胀的数据很高,现在已经引起了市场和中国政府的注意,成为目前政策考虑的最主要关键之一。另外一个关键是信贷的增长非常快,即使是十月份信贷历史上比较低的月份,信贷也很强。

在目前情况下,我国实行从紧货币政策应该注意一些问题:一是汇率政策与结构调整政策要并举;二是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控不能完全解决当前经济的深层次问题,但可以为结构调整赢得时间; 三是结构调整须抓紧时机,若抓的不力,货币政策将被结构调整的滞缓而困扰,必然出现物价、资产价格和经济的不稳定状况;四是当结构调整不力时,货币与汇率政策不能过分迁就,应该按照“稳增长、低膨胀” 的经济发展内在要求,操作货币与汇率政策,勇于暴露经济中的矛盾,加大结构调整的助推力,以此推动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大家都不能否认我国经济发展偏快和过热是共性问题,但也不排除一些个性问题。因此建议中央,在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时,一定要抓紧落实。一定要看到,解决中国当期的经济问题,货币政策不能包打天下。

我们在必要时要果断再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水平。目前中国的股市和楼市都处于水深火热当中,急需政府出钱救市或放松银行贷款限制,使得其可以走出困境,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一旦政府放松银行贷款限制,必然会进一步提高通货膨胀水平,与此同时,股市和楼市之所以会出现冰火两重天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外国热钱在从中作梗。政府出面救市只会让外国热钱受益,同时热钱又会随时可能撤走,从而拖垮股市和楼市,并且使得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从这一角度来说,先治理通货膨胀优于政府出面救市。因此,与其政府出面救不确定性比较大的股市和楼市,不如专心的压下通货膨胀水平,必要时顶住压力,再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水平。同时要继续维护油价和粮食价格的稳定。在全球都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威胁下,国际石油价格已经突破了140美元/桶的历史新高,但中国国内油价水平还远远低于国际水平。在目前高通胀率的情况下,国家发改委必须要维护好油价的稳定,等到通胀好转时,再逐步放开油价,与市

场接轨。今年以来国际市场上粮食价格猛升,尽管目前中国有能力可以解决本国粮食供给问题,但在粮食价格猛升的国际背景下,政府还必须得稳定粮食价格。

通货膨胀中压在人们头上的一把利剑,是目前经济发展中最突出和最危险的因素,因此要坚决地压下通货膨胀就要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中国连续多年来都取得了巨大的贸易顺差,但也因此增加了银行体系货币流通过剩。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实际上代表着总需求的增加,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以有效减少总需求,同时还可以提高银行利率,使企业更难以取得信贷,难以扩大生产规模,从而有效地遏制通货膨胀的恶化。

我国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更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健康的发展,从而保证我国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关内容

  • 分析我国2012年国际收支状况
  • 一.分析我国2012年国际收支状况. 2012年,我国涉外经济平稳发展,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较2011年增长6%.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初步形成"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的国际收支平衡新格局,外汇储备增长明显放缓.其中,经常项目顺差与GDP之比为2.3%,仍保持在国际认可 ...

  • 当前我国通货紧缩的特殊成因及缓解对策
  • 目前,我国通货紧缩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它虽然有着深刻的全球背景,但却是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中深层次矛盾在新形势下的集中反映.如我国长期以来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造成的生产能力大量过剩:转型时期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出现结构性供求矛盾:国有企业长期经济效益低下, 亏损严重,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等都是 ...

  • 浅谈如何有效抑制通货膨胀
  • 2010-2011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科目考查卷 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班级:给排水09-1 任课教师:潘华实.李幼斌 姓名: 学号: 成 绩 浅谈如何有效抑制通货膨胀 新华社报道:中国总理温家宝14日在北京表示,今年,中国将把抑制通货膨胀摆在宏观调控工作的第一位,中国有信心管理好通胀 ...

  • 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及宏观经济政策取向
  • 作者:郝中华 当代经济研究 2002年06期 2001年,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的严冬里"一枝独秀",有良好的表现:经济增长率7.3%,经济总量95933亿元,已跃居世界第六位: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1%,完成固定资产总额36898亿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0.7个百分点:进出口 ...

  • 中小企业应对货币紧缩政策的融资管理与对策
  • [摘要] 应对流动性泛滥采取的货币紧缩政策,却无意中伤害了众多的中小企业,使之陷入了严重的融资困境.在此,本文从中小企业自身和国家宏观管理两个层面,提出了消除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难 融资管理 宏观对策 一.紧缩货币政策的含义 紧缩货币政策是指央行在资金流动性泛滥 ...

  • 通过对费雪方程式的演绎分析我国通货紧缩
  • 第2巷第2期2(x)3年4月 Joumal0f 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 cuan鲥mlg V0cationalcoilegeofnnanceandEconomi龆 Vol 2No.2 Apr.2003 通过对费雪方程式的演绎分析我国通货紧缩 臧苏湘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北京100081) 摘要:皋史 ...

  • 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传导机制
  • 摘要: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后,希腊等欧盟国家又相继爆发债务危机.在世界经济新形势背景下, 我国中央银行频频利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整.影响和引导国内经济,应对国内外经济问题.本文在对货币政策理论回顾的基础上,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基础,探讨货币供应量.利率和贷款量作为中介目标的适用性.并指出了我国 ...

  • 治理通货紧缩的财政对策
  • 作者:刘溶沧 企业改革与管理 1999年11期 1998年以来,我国出现了明显的通货紧缩迹象,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迹象日渐显现,成了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也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对通货紧缩的性质.程度和成因,我国理论界虽有不尽相同的观点与看法,但在认真对待通货紧缩现象,积极解 ...

  • 流动性过剩
  • 流动性过剩 流动性过剩 我们谈到的流动性(Liquidity)有三种用法或涵义,一是指整个宏观经济的流动性,指在经济体系中货币的投放量的多少,现在所谓流动性过剩就是指有过多的货币投放量,这些多余的资金需要寻找投资出路,于是就有了投资/经济过热现象,以及通货膨胀危险.造成目前流动性过剩的根源来自于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