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两则课文

《庄子》故事两则

惠子相梁 惠子相(xiàng)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惠子,即惠施,战国时宋国人,哲学家,庄子好友。相:辅助君主的人,相当于后代的宰相。这里用作动词,做宰相的意思。相梁,在魏国做相国。梁,梁是魏国的都城。或:有人。谓---曰:对----说,告诉----说。代:取代。子:你,指惠子。 译文:惠施在梁国做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是想取代你做宰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

于是:与现代意思相同,可直接翻译为“于是”。恐:害怕。国:国都。三:虚指多次。往:前往。 译文: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

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 (yuān chú),子知之乎?

鹓鶵(yuānchú):鶵,古同“雏”。鹓鶵为古代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习性高洁。为:叫做。 译文: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它吗?

夫鹓 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不饮。

夫(fú):句首语气词,可以不译,也可以译作那鹓鶵。发:起飞。发于南海:于,从。飞于北海:于,到。止:栖息。练实:竹实,即竹子所结的子。醴(lǐ)泉:甘泉,甜美的泉水。 译文:那鹓鶵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 于是鸱(chī)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yé)?

于是:在这时。鸱(chī):猫头鹰。吓(hè):模仿鹞鹰发怒的声音,象声词用做动词。以:用。 译文: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吗?”

1 庄子去看望惠子,惠子心态怎样?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态?他对庄子来梁国有何反应?说明了什么?

答: 害怕。怕庄子取代他的位置。起初的反应可能也是欣喜。可是在别人的挑拨下,他马上对庄子起了疑心,进而大动干戈,在城里进行大搜捕,非要把庄子拿捏在自己手里不可。说明惠子薄情寡义,见利忘义。

2 庄子对此的反应呢?

答:他没有躲,没有逃,没有破口大骂、当面痛斥,而是大大方方地主动来到惠子面前。面对利欲熏心、薄情寡义的惠子,给他讲了一个鹓鶵的故事,极其辛辣的讽刺了惠子醉心功名利禄,心胸狭小,让惠子自己去感悟故事的用意。

3 寓言中往往采用比喻法,本文中鹓鶵,鸱,腐鼠各比作什么?寓意是什么?

鹓鶵-------自己(淡泊名利的人) 鸱-------惠子(醉心功名利禄的人) 腐鼠-----做宰相(功名利禄)梧桐,练实,醴泉-----(高洁的志趣)

4 庄子讲鹓雏故事的用意是什么?从本文可以看出庄子、惠子各是什么样的人?

①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 ②讥讽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

5 庄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智者。通过本篇文言的学习,你觉得他的“智”表现在文中哪些地方?

⑴情节出人意料——朋友来贺,不喜却疑;搜捕在即,不躲自迎;义愤填膺,泰然相答;委婉相叙,一针见血。

⑵人物形象鲜明——惠子利欲熏心,庄子清高自守。

⑶比喻巧妙贴切——巧借鹓鶵故事尖锐地批评了惠子的卑劣。

⑷描摹生动传神——鸱卫护“腐鼠”,丑态十足,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濠梁:濠水的桥上。濠,水名,在安徽凤阳。鯈(tiáo)鱼:一种淡水鱼中的银白色小鱼,喜欢在水层下面游动,长约16厘米,又名白鲦。从容:悠闲自得。是:这。

译: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子:你。安:怎么,疑问代词。 译文: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固不知子矣固”中“固”固然。“子固非鱼也”中“固”,本来。 全:完全,确定是。 译 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循其本:从最初的话题说起。循:顺着。其,话题。本:最初。既已:已经。云者:如此如此。 译文: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1. 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也是如此,他来到濠水之滨,“从容出游”感到快乐,于是见到“出游从容”的鱼也快乐。所以庄子说自己是到了濠水时才感到鱼的快乐,否则哪能见到鱼的快乐呢?

2 指出下面两个疑问句的语气的强弱特点和表达效果

(1)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2)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1)句是惠子针对庄子知“鱼之乐”而发起的疑问,语气较轻;

(2)句是庄子针对惠子的问话的回答,用的是反问的语气,语气较强。这句话不从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从反面相对,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3 比较庄子与惠于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理解庄子的人生态度,突破思想关。

《惠子相梁》中,惠子利欲熏心,薄情寡义,以自己的心思猜度庄子,却不知庄子清高自守,视爵禄如“腐鼠”,避之惟恐不及。

《庄子与惠子游于--》中,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

《惠子相梁》中,惠子利欲熏心,薄情寡义,以自己的心思猜度庄子,却不知庄子清高自守,视爵禄如“腐鼠”,避之惟恐不及。

《庄子与惠子游于---》中,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

4 《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第一, 想象奇幻。第二, 构思巧妙。第三, 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第四, 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5 积累出自于《庄子》中的成语:强聒不舍 栩栩如生 真知灼见 越殂代疱 沉鱼落雁 游刃有余 迎刃而解 得心应手 捉襟见肘

《庄子》故事两则

惠子相梁 惠子相(xiàng)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惠子,即惠施,战国时宋国人,哲学家,庄子好友。相:辅助君主的人,相当于后代的宰相。这里用作动词,做宰相的意思。相梁,在魏国做相国。梁,梁是魏国的都城。或:有人。谓---曰:对----说,告诉----说。代:取代。子:你,指惠子。 译文:惠施在梁国做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是想取代你做宰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

于是:与现代意思相同,可直接翻译为“于是”。恐:害怕。国:国都。三:虚指多次。往:前往。 译文: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

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 (yuān chú),子知之乎?

鹓鶵(yuānchú):鶵,古同“雏”。鹓鶵为古代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习性高洁。为:叫做。 译文: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它吗?

夫鹓 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不饮。

夫(fú):句首语气词,可以不译,也可以译作那鹓鶵。发:起飞。发于南海:于,从。飞于北海:于,到。止:栖息。练实:竹实,即竹子所结的子。醴(lǐ)泉:甘泉,甜美的泉水。 译文:那鹓鶵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 于是鸱(chī)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yé)?

于是:在这时。鸱(chī):猫头鹰。吓(hè):模仿鹞鹰发怒的声音,象声词用做动词。以:用。 译文: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吗?”

1 庄子去看望惠子,惠子心态怎样?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态?他对庄子来梁国有何反应?说明了什么?

答: 害怕。怕庄子取代他的位置。起初的反应可能也是欣喜。可是在别人的挑拨下,他马上对庄子起了疑心,进而大动干戈,在城里进行大搜捕,非要把庄子拿捏在自己手里不可。说明惠子薄情寡义,见利忘义。

2 庄子对此的反应呢?

答:他没有躲,没有逃,没有破口大骂、当面痛斥,而是大大方方地主动来到惠子面前。面对利欲熏心、薄情寡义的惠子,给他讲了一个鹓鶵的故事,极其辛辣的讽刺了惠子醉心功名利禄,心胸狭小,让惠子自己去感悟故事的用意。

3 寓言中往往采用比喻法,本文中鹓鶵,鸱,腐鼠各比作什么?寓意是什么?

鹓鶵-------自己(淡泊名利的人) 鸱-------惠子(醉心功名利禄的人) 腐鼠-----做宰相(功名利禄)梧桐,练实,醴泉-----(高洁的志趣)

4 庄子讲鹓雏故事的用意是什么?从本文可以看出庄子、惠子各是什么样的人?

①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 ②讥讽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

5 庄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智者。通过本篇文言的学习,你觉得他的“智”表现在文中哪些地方?

⑴情节出人意料——朋友来贺,不喜却疑;搜捕在即,不躲自迎;义愤填膺,泰然相答;委婉相叙,一针见血。

⑵人物形象鲜明——惠子利欲熏心,庄子清高自守。

⑶比喻巧妙贴切——巧借鹓鶵故事尖锐地批评了惠子的卑劣。

⑷描摹生动传神——鸱卫护“腐鼠”,丑态十足,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濠梁:濠水的桥上。濠,水名,在安徽凤阳。鯈(tiáo)鱼:一种淡水鱼中的银白色小鱼,喜欢在水层下面游动,长约16厘米,又名白鲦。从容:悠闲自得。是:这。

译: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子:你。安:怎么,疑问代词。 译文: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固不知子矣固”中“固”固然。“子固非鱼也”中“固”,本来。 全:完全,确定是。 译 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循其本:从最初的话题说起。循:顺着。其,话题。本:最初。既已:已经。云者:如此如此。 译文: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1. 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也是如此,他来到濠水之滨,“从容出游”感到快乐,于是见到“出游从容”的鱼也快乐。所以庄子说自己是到了濠水时才感到鱼的快乐,否则哪能见到鱼的快乐呢?

2 指出下面两个疑问句的语气的强弱特点和表达效果

(1)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2)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1)句是惠子针对庄子知“鱼之乐”而发起的疑问,语气较轻;

(2)句是庄子针对惠子的问话的回答,用的是反问的语气,语气较强。这句话不从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从反面相对,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3 比较庄子与惠于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理解庄子的人生态度,突破思想关。

《惠子相梁》中,惠子利欲熏心,薄情寡义,以自己的心思猜度庄子,却不知庄子清高自守,视爵禄如“腐鼠”,避之惟恐不及。

《庄子与惠子游于--》中,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

《惠子相梁》中,惠子利欲熏心,薄情寡义,以自己的心思猜度庄子,却不知庄子清高自守,视爵禄如“腐鼠”,避之惟恐不及。

《庄子与惠子游于---》中,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

4 《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第一, 想象奇幻。第二, 构思巧妙。第三, 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第四, 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5 积累出自于《庄子》中的成语:强聒不舍 栩栩如生 真知灼见 越殂代疱 沉鱼落雁 游刃有余 迎刃而解 得心应手 捉襟见肘


相关内容

  • 20.[庄子]故事两则
  • 20.<庄子>故事两则 教学目标: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3.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 4.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教学重点:1.理解&quo ...

  • 七上语文导学案
  • 17<公输>导学案 [学习目的]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把握疑问句.反问句的句式特征 2.了解墨子及其‚非攻‛主张 3.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 4.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 1.积累文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 ...

  • [逍遥游]教案设计
  • <逍遥游>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大体了解庄子其人及其作品的基本思想 2.体会作者如何运用神话传说,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深刻的道理 3.积累词语:志.图.名.穷 二.教学重难点: 1.初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了解庄子及其作品的概貌 2.对比的手法,超乎寻常的想 ...

  • 作文素材:高中课文经典人物"庄子"素材运用例谈
  • 作文素材:高中课文经典人物"庄子"素材运用例谈 作文天地 10-18 2059 : 作文素材:高中课文经典人物"庄子"素材运用例谈 在高中课本中,我们要接触不少的经典历史文化名人,如孔子.孟子.庄子.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等,他们是精神的高峰,思想的 ...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逍遥游]说课稿
  • 河北邯郸市第四中学高二语文<逍遥游>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5 一.说教材 <逍遥游>作为<庄子• 内篇>的第一篇,具有开宗明义的价值.更关键的是,庄子所追求的超然物外的绝对自由的理想就集中体现在这一篇中,它是作者批判现实的理论依据和深层动力并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和积累 ...

  • 高中语文:[逍遥游]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疏通文字,理解文意,把握文章内容. 2.感知本文所体现的庄子的哲学思想和形象化说理风格. 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旨的能力.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文学鉴赏. 情意目标: 能一分为二地恰当评价庄子的思想,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课时:二课时 第一 ...

  • [逍遥游]第一课时导学案
  • <逍遥游>第一课时导学案 兴义市同源中学高二年级 编写人:孙章虎 审核:语文组 班级: 组别: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1.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把握重点字词 2. 熟读课文,感受庄子散文汪洋恣肆.奇譬诡喻的特点 3. 把握文章主旨和说理方式 [重点难点] 1. 字词积累,翻译课文 ...

  • 8庄子一则北冥有鱼教案
  • [课文] 8 庄子一则(2课时) 北冥有鱼 北冥①有鱼,其名为鲲②.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④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⑤.是鸟也,海运则将徙⑥于南冥.南冥者,天池⑦也. <齐谐>者⑧,志怪⑨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 ...

  • [庄子]故事两则教学设计
  • <庄子>故事两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能力目标 1.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 2.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德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