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丁克_家庭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LegalSystemAndSociety

社会观察

2008.11

(中)

“丁克”家庭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肖汉仕

摘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风靡欧美各国的DINK家庭,近年来已在中国悄然出现并扩展着。对于“丁克”家庭出现的原因

及影响,本文试从经济学、社会学的角度加以分析,希望通过对这一新的家庭形式的了解来探索一种以核心家庭为主,以丁克家庭为辅助和补充的家庭模式,使核心家庭与丁克家庭形成一种动态的良性循环关系,缓解人口的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压力,更有效的稳定低生育水平。

关键词丁克家庭生育行为经济分析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A家庭作为社会细胞的一种形式,正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发展而变化。近年来,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传统的生育观

念发生改变,不生育的“丁克家庭”(丁克是英文DoubleIncomeNoKid缩写形式的音译,即Dink,意为双收入、无子女)在我国悄然出现并扩展着。零点调查与指标数据网最近的一次合作研究结果表明:与1997年的同题调查结果相比,人们对理想家庭模式的选择出现了较大变化,呈现出明显的一降三升的趋势:选择核心家庭(夫妻二人加子女)的人数比例下降了11.3%,而选择DINK家庭、独身和直系家庭(夫妻加老人、老人与孙辈一起生活)的人数比例分别上升了1.1%、3.9%和6.1%。

最近的一项针对深圳户籍人口婚姻家庭状况的调查显示,深圳家庭的比例高达10%左右,且有继续上升的势头。丁克家庭比例呈上升趋势。特别是知识层次较高或工作流动较快的年轻夫妇,选择不生育生活方式的比例更大。

一、“丁克”家庭出现的经济学分析

著名经济学家加里・S・贝克尔曾说“生育行为是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历史学甚至政治学考察的一部分,但我认为经济分析是最有说服力的工具。”

西方微观经济学认为,人口生育行为是家庭经济的一种生产活动,孩子是家庭生产的特殊产品,生产率的高低就是生育率的高低,当然也包括孩子质量的高低,人口的生育行为和生育率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即宏观社会经济条件和微观家庭生育决策与生育行为。前者对生育率的变化起着决定性、根本性的影响,后者则是生育率波动的微观基础。

人口生育行为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因此,在结婚和组成家庭时就要对是否要生育孩子和生育孩子的数量等作出必要的决策。家庭生育行为是一种满足家庭多种功能需要的理性行为,并与获取最大化效用满足为目标。家庭要对其稀缺资源,如夫妇的时间、消费品、家庭生产品加以配置,以求得效用最大化。虽然各个家庭的条件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但生育行为对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基于对事件的利弊关系进行判断、权衡后选择的结果。如果把孩子当作是家庭的一种消费品,那“丁克”家庭就是在衡权了孩子的成本和效用后应运而生的。

(一)孩子的成本1.直接成本

在这里,孩子的成本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按照社会正常标准,一个新生孩子的衣、食、住、用、行的费用,孩子受教育的费用和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费用,此外还有父母正式或补贴给子女的婚姻支出。父母在抚养和培育孩子时,要支付从

作者简介:熊婧,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6社会学研究生;

肖汉仕,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文章编号:1009-0592(2008)11-242-02

怀孕起到他(她)生活自立时为止的各种抚养费用、教育费用、医疗费用。一般来说,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是大约需要22年的时间,期间吃穿、教育费用共计约20万元,这对一般家庭来说无疑是笔很大的开支。

2.间接成本

间接成本是指因抚养和培育一个新增孩子,父母损失受教育和带来收入的机会,所以又称机会成本。包括母亲妊娠、哺育期间所损失的工资收入,母亲因照料孩子失去的受教育和工作机会,即父母失去了部分稀缺资源———时间;其次在怀孕和哺育期间,父母的流动性减少而损失的收入;再次由于照料和抚养孩子,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消费水平下降和时间的损失等等。时间对于成年的父母具有格外重要的价值,所以,间接成本在表现形式主要体现时间的损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在西方发达国家,时间是家庭的稀缺资源,父母尤其是母亲时间的机会成本占孩子数量成本的比重很大。因而随着时间价值上升,孩子数量多的父母对孩子的数量需求减少。

因此,无论是直接成本还是间接成本,都是父母作出的牺牲或损失。这种时间损失反映在一个家庭对市场活动时间和非市场活动时间的需求上,即在劳动与闲暇之间作出不同的选择。从整个家庭来说,最初阶段,当工资率上升时,已婚男女都会增加劳动供给,这时替代效应越大,家庭投入市场劳动时间增加,投入非市场活动时间减少。由于夫妇把较多的时间提供给劳动市场,从而可能获得较多的货币收入,家庭为满足需求的购买能力提高,导致对市场商品特别是消费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同时,由于夫妇非市场活动时间减少,用于家庭生产活动时间减少,那么用于生产家庭品(如孩子)的时间也将减少,对孩子数量需求也减少,从而使夫妇到市场上购买较多的消费性商品来替代家庭品;

当今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日新月异,加速了生活节奏和人才的竞争,这种无形的压力使得人们在个人发展和养育后代之间无法做到很好的平衡,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生存压力使越来越多的人期望能从哺育后代的重压中解脱出来,不愿意过多的把时间花费在抚育孩子身上,生育和抚育孩子会牵扯人们的精力,影响工作,为了在事业上有所作为,人们不得不集中精力为自身的存在与发展而拼搏。这种状况在高学历阶层中尤为明显.

(二)孩子的效用

美国经济学家莱宾斯坦将孩子的家庭内部效用分为消费效用(孩子作为“消费品“给父母带来的欢乐和感情上的满足)、劳动的经济效用(孩子作为劳动力给家庭带来的经济收入)、保险效用(孩子作为保障潜在源的效用)、经济风险效用(孩子具有承担家庭经济成败的效

“丁克”

LegalSystemAndSociety

2008.11

(中)

用)、长期维持家庭地位的效用以及对扩展型家庭作贡献的效用。

孩子服务的效用,西方微观人口经济学认为,父母抚养和培育孩子花费了成本,就要从孩子身上获得效用和收益,即对孩子服务的需求。如情感收益,孩子作为父母快乐的源泉,给予父母以幸福、温暖、友谊、娱乐等精神的收获;孩子工作后,为家庭挣钱;在家干家务或照料年幼的弟妹,父母年老时,为他们提供生活保障服务,做出经济贡献,使父母获得劳动—经济效用。同时孩子成为父母未来的潜在保险效用。孩子还能使父母自我充实和发展,养育孩子的经历会使父母更加成熟和富有责任感,激励他们对未来目标和个人抱负的执着追求和社会观察

会进步的欲望,这种欲望可以被认为是想充实其他商品,包括文化娱乐等,它与那种以家庭收入抚养孩子的欲望互相对立。从而使家庭收入与孩子数量呈负相关关系,使得夫妇对孩子的需求下降。另外,模拟消费迎合了人们生理和心理需要,人们的情趣和嗜好逐渐从孩子身上转移到社会中,父母对孩子的服务需求的这种效用是边际递减性的。

第四,社会文化环境的宽松和不生育文化的影响。组成“丁克”夫妇,主要是白领阶层,他们往往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看问题比较理性,更容易接受西方国家的一些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欧美人的思维自我完善。父母从观察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获得乐趣,产生对孩子才能的自豪感,发现自我反映的孩子同化效用;另外孩子是夫妻间的纽带,生育和抚养子女能加强家庭成员的内聚化倾向,使婚姻和生活完美,并使子孙得以繁衍和延续,对长期维持家庭地位和扩大发展作出贡献具有效用。因此,孩子作为特殊的消费品为父母及社会提供的服务是多样性的,父母对孩子的服务需求也日趋增多。

对孩子成本的分析说明,如果孩子的净成本是正值,即父母投入的抚养费用大于孩子可能提供的收益,那么,孩子相当于耐用品,父母主要是从孩子身上取得心理收益或效用。如果净成本是负值,即父母投入的抚养费用小于孩子可能提供的收益,那么,可以把孩子看作是耐用生产品,父母可以从孩子身上获得现金收入。孩子的净成本与孩子的质量是紧密相关的。一般说来,净成本越大,孩子的质量可能越高。孩子的质量越高,父母对孩子的质量需求增加-对孩子的数量需求减少。

一般说来,家庭收入水平越高,投入提高一个孩子质量的费用就越多;父母对高质量孩子的偏好较大,也就会投入较多资金和时间来提高孩子质量。正是由于孩子数量需求的减少,致使孩子质量的影子价格下降(即保持数量不变的情况下,质量提高一个单位的成本),对孩子质量的需求相对有较大增加。而对孩子质量需求的增加提高了孩子数量的影子价格(即保持质量不变的情况下,生育一个额外小孩的成本),从而导致对孩子数量需求的进一步减少。

我们知道,选择DINK家庭的人群具有三个明显特征,那就是年轻化、高学历和高收入。高学历的这部分人也可以说是“智力人口”部分,承担着提高民族文化整体素质的社会责任。“丁克”家庭的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因此,这个层面的父母对后代的教育水平无疑会远远高于那些乐于多生孩子的低文化层的父母,而他们不生育孩子,这样使文化资本的代际传递出现中断,不利于对社会的教育投资做出自然的补偿与节省。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人口质量会有影响。丁克家庭都是双收入家庭,抚养一个孩子对他们来说不存在经济问题,而且孩子的效用我们都看得到,那是什么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成为丁克一族呢?

第一,我们之前提到,孩子具有保险效用,特别是在缺乏社会保障的农村地区,养老主要还是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养儿防老”还是许多农村父母生育的主要动机。然而,随着乡城人口流动的发展,孩子作为父母老年保障的效用也越小,因为城市不断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收入的增加,使父母维持和提高家庭生活水平的力量、提供自身晚年经济生活保障的能力提高,对孩子的依赖日益减弱,其效用是递减的。因此,孩子成本的上升、效用的下降,最终将使孩子的需求下降。

第二,在现代的家庭中,父母竭尽所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衣食住行,他们所支付的成本也越来越高,加上独生子女的娇生惯养,自私心理,父母对孩子的疼爱心理,父母所获得的服务效用也是逐渐下降,导致夫妻对孩子的需求下降。

第三,随着科技进步,家庭平均收入的增加,增进了人们对提高社

观念不同于东方人。他们强调个性活力和浪漫情调,热心于自身的实现和发展,偏爱自由、玩乐和享受,自然就没有太大的兴趣为生儿育女投放时间、精力和财力。

二、对“丁克”家庭影响的社会学分析

由此可见,“丁克”家庭的出现是一部分人对孩子成本和效用进行比较后所作出的一种“理性”选择,它的适应范围因人而异。它的出现也有利有弊。首先“丁克”家庭使当今中国社会家庭结构日渐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丁克家庭的出现,冲击了中国社会以主干家庭和核心家庭为主流的社会家庭结构,使中国社会家庭结构日渐多样化;其次,“丁克”家庭加快了中国女性角色的转换。“丁克家庭”这种生活方式使许多都市女性摆脱了女性被固化了的生儿育女的命运。同时,丁克”家庭少了亲子关系这一羁绊,使家务劳动大大减少,使当今中国女性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和旺盛的精力投入到社会工作中去,为争取较高的社会地位创造条件。第三,“丁克”家庭缓解了中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虽然中国“丁克”家庭的增多对减少人口不会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但这种减少人口的隐性作用必将会凸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会缓解中国巨大的人口压力。另一方面,“丁克”家庭的出现也给社会带来了些不良影响:第一,“丁克”家庭使文化资本的代际传递出现中断。第二,“丁克”家庭使婚姻稳固度降低。现代社会,社会处于转型期,随着人的自主性、流动性的增强,感情的风险和婚姻的难度也在提高,各种无情的现实冲击着婚姻的稳固性。有子女这一纽带相连,则意味着亲情血缘可取代或补充渐淡的爱情。第三,“丁克家庭”有损女性健康。有关增加免疫力的文献研究资料表明,女性一生中如果有一次完整的孕育过程,就能增加10年的免疫力,生育过的妇女可能被推迟更年期的到来。第四,丁克家庭加速了人口的老龄化。青年人口的降低和老年人口的增加可能使该地区提前迈向老龄化。

据社会学家分析,丁克家庭是家庭形式在现代化条件下的一种变化,它不代表我国家庭的发展方向,只是适应一部分人的特殊情况和特殊需要而产生。

从家庭结构来看,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存在地区差异,直系家庭在中国农村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丁克家庭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大中城市等地区,在中部、西部等一些地区比例比较小。因而我们不必担心丁克家庭的出现会影响整个中国的人口结构"也不会使中国的口比例失调。

我们应该探索这种以核心家庭为主,以丁克家庭为辅助和补充的家庭模式,使核心家庭与丁克家庭形成一种动态的良性循环关系,缓解人口的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压力,更有效的稳定低生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徐斌.“丁克”家庭的社会学考察.广西社会科学.2005(1).[2]许珂.丁克家庭的成因及社会功能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3]许传新,陈国华.选择“丁克”家庭的多学科透视.西北人口.2004(6).[4]侯伟丽.生育行为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及其管理.人口与经济.2001(2).[5]王家荣,连玉君.生育行为外部性的经济分析.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4).[6]黄步云.家庭生育选择行为的经济学分析.西北人口.2005(1).

LegalSystemAndSociety

社会观察

2008.11

(中)

“丁克”家庭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肖汉仕

摘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风靡欧美各国的DINK家庭,近年来已在中国悄然出现并扩展着。对于“丁克”家庭出现的原因

及影响,本文试从经济学、社会学的角度加以分析,希望通过对这一新的家庭形式的了解来探索一种以核心家庭为主,以丁克家庭为辅助和补充的家庭模式,使核心家庭与丁克家庭形成一种动态的良性循环关系,缓解人口的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压力,更有效的稳定低生育水平。

关键词丁克家庭生育行为经济分析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A家庭作为社会细胞的一种形式,正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发展而变化。近年来,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传统的生育观

念发生改变,不生育的“丁克家庭”(丁克是英文DoubleIncomeNoKid缩写形式的音译,即Dink,意为双收入、无子女)在我国悄然出现并扩展着。零点调查与指标数据网最近的一次合作研究结果表明:与1997年的同题调查结果相比,人们对理想家庭模式的选择出现了较大变化,呈现出明显的一降三升的趋势:选择核心家庭(夫妻二人加子女)的人数比例下降了11.3%,而选择DINK家庭、独身和直系家庭(夫妻加老人、老人与孙辈一起生活)的人数比例分别上升了1.1%、3.9%和6.1%。

最近的一项针对深圳户籍人口婚姻家庭状况的调查显示,深圳家庭的比例高达10%左右,且有继续上升的势头。丁克家庭比例呈上升趋势。特别是知识层次较高或工作流动较快的年轻夫妇,选择不生育生活方式的比例更大。

一、“丁克”家庭出现的经济学分析

著名经济学家加里・S・贝克尔曾说“生育行为是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历史学甚至政治学考察的一部分,但我认为经济分析是最有说服力的工具。”

西方微观经济学认为,人口生育行为是家庭经济的一种生产活动,孩子是家庭生产的特殊产品,生产率的高低就是生育率的高低,当然也包括孩子质量的高低,人口的生育行为和生育率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即宏观社会经济条件和微观家庭生育决策与生育行为。前者对生育率的变化起着决定性、根本性的影响,后者则是生育率波动的微观基础。

人口生育行为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因此,在结婚和组成家庭时就要对是否要生育孩子和生育孩子的数量等作出必要的决策。家庭生育行为是一种满足家庭多种功能需要的理性行为,并与获取最大化效用满足为目标。家庭要对其稀缺资源,如夫妇的时间、消费品、家庭生产品加以配置,以求得效用最大化。虽然各个家庭的条件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但生育行为对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基于对事件的利弊关系进行判断、权衡后选择的结果。如果把孩子当作是家庭的一种消费品,那“丁克”家庭就是在衡权了孩子的成本和效用后应运而生的。

(一)孩子的成本1.直接成本

在这里,孩子的成本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按照社会正常标准,一个新生孩子的衣、食、住、用、行的费用,孩子受教育的费用和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费用,此外还有父母正式或补贴给子女的婚姻支出。父母在抚养和培育孩子时,要支付从

作者简介:熊婧,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6社会学研究生;

肖汉仕,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文章编号:1009-0592(2008)11-242-02

怀孕起到他(她)生活自立时为止的各种抚养费用、教育费用、医疗费用。一般来说,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是大约需要22年的时间,期间吃穿、教育费用共计约20万元,这对一般家庭来说无疑是笔很大的开支。

2.间接成本

间接成本是指因抚养和培育一个新增孩子,父母损失受教育和带来收入的机会,所以又称机会成本。包括母亲妊娠、哺育期间所损失的工资收入,母亲因照料孩子失去的受教育和工作机会,即父母失去了部分稀缺资源———时间;其次在怀孕和哺育期间,父母的流动性减少而损失的收入;再次由于照料和抚养孩子,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消费水平下降和时间的损失等等。时间对于成年的父母具有格外重要的价值,所以,间接成本在表现形式主要体现时间的损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在西方发达国家,时间是家庭的稀缺资源,父母尤其是母亲时间的机会成本占孩子数量成本的比重很大。因而随着时间价值上升,孩子数量多的父母对孩子的数量需求减少。

因此,无论是直接成本还是间接成本,都是父母作出的牺牲或损失。这种时间损失反映在一个家庭对市场活动时间和非市场活动时间的需求上,即在劳动与闲暇之间作出不同的选择。从整个家庭来说,最初阶段,当工资率上升时,已婚男女都会增加劳动供给,这时替代效应越大,家庭投入市场劳动时间增加,投入非市场活动时间减少。由于夫妇把较多的时间提供给劳动市场,从而可能获得较多的货币收入,家庭为满足需求的购买能力提高,导致对市场商品特别是消费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同时,由于夫妇非市场活动时间减少,用于家庭生产活动时间减少,那么用于生产家庭品(如孩子)的时间也将减少,对孩子数量需求也减少,从而使夫妇到市场上购买较多的消费性商品来替代家庭品;

当今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日新月异,加速了生活节奏和人才的竞争,这种无形的压力使得人们在个人发展和养育后代之间无法做到很好的平衡,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生存压力使越来越多的人期望能从哺育后代的重压中解脱出来,不愿意过多的把时间花费在抚育孩子身上,生育和抚育孩子会牵扯人们的精力,影响工作,为了在事业上有所作为,人们不得不集中精力为自身的存在与发展而拼搏。这种状况在高学历阶层中尤为明显.

(二)孩子的效用

美国经济学家莱宾斯坦将孩子的家庭内部效用分为消费效用(孩子作为“消费品“给父母带来的欢乐和感情上的满足)、劳动的经济效用(孩子作为劳动力给家庭带来的经济收入)、保险效用(孩子作为保障潜在源的效用)、经济风险效用(孩子具有承担家庭经济成败的效

“丁克”

LegalSystemAndSociety

2008.11

(中)

用)、长期维持家庭地位的效用以及对扩展型家庭作贡献的效用。

孩子服务的效用,西方微观人口经济学认为,父母抚养和培育孩子花费了成本,就要从孩子身上获得效用和收益,即对孩子服务的需求。如情感收益,孩子作为父母快乐的源泉,给予父母以幸福、温暖、友谊、娱乐等精神的收获;孩子工作后,为家庭挣钱;在家干家务或照料年幼的弟妹,父母年老时,为他们提供生活保障服务,做出经济贡献,使父母获得劳动—经济效用。同时孩子成为父母未来的潜在保险效用。孩子还能使父母自我充实和发展,养育孩子的经历会使父母更加成熟和富有责任感,激励他们对未来目标和个人抱负的执着追求和社会观察

会进步的欲望,这种欲望可以被认为是想充实其他商品,包括文化娱乐等,它与那种以家庭收入抚养孩子的欲望互相对立。从而使家庭收入与孩子数量呈负相关关系,使得夫妇对孩子的需求下降。另外,模拟消费迎合了人们生理和心理需要,人们的情趣和嗜好逐渐从孩子身上转移到社会中,父母对孩子的服务需求的这种效用是边际递减性的。

第四,社会文化环境的宽松和不生育文化的影响。组成“丁克”夫妇,主要是白领阶层,他们往往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看问题比较理性,更容易接受西方国家的一些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欧美人的思维自我完善。父母从观察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获得乐趣,产生对孩子才能的自豪感,发现自我反映的孩子同化效用;另外孩子是夫妻间的纽带,生育和抚养子女能加强家庭成员的内聚化倾向,使婚姻和生活完美,并使子孙得以繁衍和延续,对长期维持家庭地位和扩大发展作出贡献具有效用。因此,孩子作为特殊的消费品为父母及社会提供的服务是多样性的,父母对孩子的服务需求也日趋增多。

对孩子成本的分析说明,如果孩子的净成本是正值,即父母投入的抚养费用大于孩子可能提供的收益,那么,孩子相当于耐用品,父母主要是从孩子身上取得心理收益或效用。如果净成本是负值,即父母投入的抚养费用小于孩子可能提供的收益,那么,可以把孩子看作是耐用生产品,父母可以从孩子身上获得现金收入。孩子的净成本与孩子的质量是紧密相关的。一般说来,净成本越大,孩子的质量可能越高。孩子的质量越高,父母对孩子的质量需求增加-对孩子的数量需求减少。

一般说来,家庭收入水平越高,投入提高一个孩子质量的费用就越多;父母对高质量孩子的偏好较大,也就会投入较多资金和时间来提高孩子质量。正是由于孩子数量需求的减少,致使孩子质量的影子价格下降(即保持数量不变的情况下,质量提高一个单位的成本),对孩子质量的需求相对有较大增加。而对孩子质量需求的增加提高了孩子数量的影子价格(即保持质量不变的情况下,生育一个额外小孩的成本),从而导致对孩子数量需求的进一步减少。

我们知道,选择DINK家庭的人群具有三个明显特征,那就是年轻化、高学历和高收入。高学历的这部分人也可以说是“智力人口”部分,承担着提高民族文化整体素质的社会责任。“丁克”家庭的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因此,这个层面的父母对后代的教育水平无疑会远远高于那些乐于多生孩子的低文化层的父母,而他们不生育孩子,这样使文化资本的代际传递出现中断,不利于对社会的教育投资做出自然的补偿与节省。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人口质量会有影响。丁克家庭都是双收入家庭,抚养一个孩子对他们来说不存在经济问题,而且孩子的效用我们都看得到,那是什么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成为丁克一族呢?

第一,我们之前提到,孩子具有保险效用,特别是在缺乏社会保障的农村地区,养老主要还是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养儿防老”还是许多农村父母生育的主要动机。然而,随着乡城人口流动的发展,孩子作为父母老年保障的效用也越小,因为城市不断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收入的增加,使父母维持和提高家庭生活水平的力量、提供自身晚年经济生活保障的能力提高,对孩子的依赖日益减弱,其效用是递减的。因此,孩子成本的上升、效用的下降,最终将使孩子的需求下降。

第二,在现代的家庭中,父母竭尽所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衣食住行,他们所支付的成本也越来越高,加上独生子女的娇生惯养,自私心理,父母对孩子的疼爱心理,父母所获得的服务效用也是逐渐下降,导致夫妻对孩子的需求下降。

第三,随着科技进步,家庭平均收入的增加,增进了人们对提高社

观念不同于东方人。他们强调个性活力和浪漫情调,热心于自身的实现和发展,偏爱自由、玩乐和享受,自然就没有太大的兴趣为生儿育女投放时间、精力和财力。

二、对“丁克”家庭影响的社会学分析

由此可见,“丁克”家庭的出现是一部分人对孩子成本和效用进行比较后所作出的一种“理性”选择,它的适应范围因人而异。它的出现也有利有弊。首先“丁克”家庭使当今中国社会家庭结构日渐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丁克家庭的出现,冲击了中国社会以主干家庭和核心家庭为主流的社会家庭结构,使中国社会家庭结构日渐多样化;其次,“丁克”家庭加快了中国女性角色的转换。“丁克家庭”这种生活方式使许多都市女性摆脱了女性被固化了的生儿育女的命运。同时,丁克”家庭少了亲子关系这一羁绊,使家务劳动大大减少,使当今中国女性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和旺盛的精力投入到社会工作中去,为争取较高的社会地位创造条件。第三,“丁克”家庭缓解了中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虽然中国“丁克”家庭的增多对减少人口不会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但这种减少人口的隐性作用必将会凸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会缓解中国巨大的人口压力。另一方面,“丁克”家庭的出现也给社会带来了些不良影响:第一,“丁克”家庭使文化资本的代际传递出现中断。第二,“丁克”家庭使婚姻稳固度降低。现代社会,社会处于转型期,随着人的自主性、流动性的增强,感情的风险和婚姻的难度也在提高,各种无情的现实冲击着婚姻的稳固性。有子女这一纽带相连,则意味着亲情血缘可取代或补充渐淡的爱情。第三,“丁克家庭”有损女性健康。有关增加免疫力的文献研究资料表明,女性一生中如果有一次完整的孕育过程,就能增加10年的免疫力,生育过的妇女可能被推迟更年期的到来。第四,丁克家庭加速了人口的老龄化。青年人口的降低和老年人口的增加可能使该地区提前迈向老龄化。

据社会学家分析,丁克家庭是家庭形式在现代化条件下的一种变化,它不代表我国家庭的发展方向,只是适应一部分人的特殊情况和特殊需要而产生。

从家庭结构来看,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存在地区差异,直系家庭在中国农村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丁克家庭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大中城市等地区,在中部、西部等一些地区比例比较小。因而我们不必担心丁克家庭的出现会影响整个中国的人口结构"也不会使中国的口比例失调。

我们应该探索这种以核心家庭为主,以丁克家庭为辅助和补充的家庭模式,使核心家庭与丁克家庭形成一种动态的良性循环关系,缓解人口的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压力,更有效的稳定低生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徐斌.“丁克”家庭的社会学考察.广西社会科学.2005(1).[2]许珂.丁克家庭的成因及社会功能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3]许传新,陈国华.选择“丁克”家庭的多学科透视.西北人口.2004(6).[4]侯伟丽.生育行为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及其管理.人口与经济.2001(2).[5]王家荣,连玉君.生育行为外部性的经济分析.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4).[6]黄步云.家庭生育选择行为的经济学分析.西北人口.2005(1).


相关内容

  • 要不要继续"丁"下去
  • 国家对"二胎"政策的放开,让众多被计生政策笼罩了30多年的三口之家,终于可以自由决定是否为三口之家再添一丁.然而对于丁克家庭来说,二胎话题的热议离他们却似乎非常遥远,对这个政策并没有太多的感触,因为他们连一个孩子都没有,更不要说二胎. "丁克"是外来词,其原意 ...

  • 关于当代中国社会学中家庭社会学浅谈
  • 关于当代中国社会学中家庭社会学的浅谈 张 成 博 (上海交通大学电院 5090309407) 家庭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借鉴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家庭个体关系和家庭与社会关系的变化规律的一门社会学的分支学科.从本人一学期的社会学通识课的理解上来看,就是从微观角度研究宏 ...

  • 来自不同家庭结构的青年农民工婚恋行为研究
  • 1 问题的提出与数据来源 回顾目前国内关于外出打工者的研究发现,现有研究对占外出打工者绝大多数的青年农民工的婚姻家庭现象与问题关注较少,而探讨家庭结构与青年农民工的婚恋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可谓凤毛麟角. 本文的实证资料来源于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重点项目"四川省经济.社会协调 ...

  • 中国眼看美国派客户细分_房地产_CRM_CTI论坛
  • 中国眼看美国派客户细分 田同生 2005/01/21 周刊的文章中说:"普尔特摒弃了传统的客户细分方法,从生命周期和支付能力两个维度,确认了新的客户细分标准,共包括11类客户:首次置业.常年工作流动人士.单人工作丁克家庭.双人工作丁克家庭.有婴儿的夫妇.单亲家庭.成熟家庭.富足成熟家庭.空 ...

  • 现代物流企业____丁克义
  • 本刊专稿 作者简介 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无线电系.先后担任秦皇岛港务局副局长.招商局漳州开发区总经理.中国交通基建投资公司总经理.香港招商局仓码有限公司总经理.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党委书记.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总经理.招商局物流集团董事长等职,现为招商局蛇口工业区顾问.深圳市仓储与运输管理协会专家委员. ...

  •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教案
  •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新词新语,学习一定的梳理方法: 2.分析新词新语产生的主要途径: 3.探究新词新语产生背后的文化内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梳理.注释来学习新词新语: 2.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探究新词新语反映的文化现象. (三)情感.态度 ...

  • 东西方当代爱情婚姻观的差异
  • 张霞霞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2) 摘 要:爱情及其结晶--婚姻自古以来就是被人所乐道的主题之一.但在不同文化的熏陶及影响下,中西方所持的当代爱情婚姻观却大相径庭.本文拟对二者差异以及根本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和探讨,以期加深对两种文化及社会的认识. 关键词:中西方:当代爱情婚姻观:差异 ...

  • 2015年6月英语六级翻译新题型备考练习题(4)
  • 2015年6月英语六级翻译新题型备考练习题(4) 丁克家庭 中国有一句俗语叫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但现在,很多时尚的年轻夫妇选择不生育孩子的生活方式,组建了丁克家庭.很多夫妻担心无法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选择成为丁克家庭.现在,孩子的教育费用比过去高很多.在大城市,送孩子 ...

  • 做丁克夫妻,我的夕阳为谁温情斜照?
  • 咨询员/安呵 桌上的热线电话响了.她说她叫岳雯,今年43岁.是一家大医院的护士.她的声音细细柔柔的,我可以想象得出她是一个怎样娴静柔弱的女子.而她二十年来心中的爱与愁.欣喜与茫然,却无一不让我感动. 1985年,我和林成达结婚前,我们都不知道我患有心脏病.蜜月旅行时的一次登山中,我突然心脏病发作,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