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效果图阶段性总结自评报告
一、近两年本专业建设的基本情况
1、精品课程建设负责人和教学团队主要教师在教学、科研、教学改革等方面所作的主要工作
根据“服装效果图”课程的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过硬的操作技能这个中心,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1、课堂讲授与开展讨论相结合。采用情景式教学,发挥学生能动学习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师生之间形成互动,构起交流的平台。
3、多媒体手段进行优秀时装画作品演示、赏析,强化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感受。多媒体教学直观,便于掌握,弥补了传统授课方式的局限性,使某些抽象繁琐的教学内容形象直观、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与学的效果。
4、做好课外练习与辅导。目的在于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5、实施模拟大赛教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模拟大赛主题,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方法对服装效果图进行分析,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探讨交流,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6、必须根据课程大纲的规定进行必要的理论知识讲授,并落实理论讲授与技能训练的结合。每介绍一种新的表现技法,教师必须做现场技法示范,示范教学要求方法步骤明确,使学生易学易懂,指导性强。
7、有目的组织作业课教学,使学生通过习作提高并巩固所学的知识,科学的控制作业数量和难度,务使每次习作目的明确,不重复不雷同,真正做到精炼、到位。使学生通过系统化的作业课教学,达到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效果。
8、课程实行随堂作业考核。每阶段课程结束时,学生须按教学要求呈交作业,并结合学生平时作业评定成绩。单元每学期教学结束后,教师应进行认真的总结,并明确下一轮回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以上八点构成一条完整的教学链,以确保该课程设置目标的完成。
近年来,课程组教师在教学中尝试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手段,积极制作课件,辅助服装效果图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由课程组教师集体开发设计的《服装效果图设计》一书已经完成,并已在教学中使用,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2、开课情况,包括开课的年级、专业、班级、人数和教学质量评价(考试成绩分析及学生评教)等方面的情况
院部任课教师得分汇总表:
媒中心 汇总 2009年12月29
日
学生评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认可度。
3、教学改革方面所作的工作,包括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质量考核方法的改革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教学上可以更具有特色,还可以为以后的特色教材提供素材,这种教法实施后,便于学生自主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创新-----在服装效果图教学中除了讲述传统的技法外,还加入主题设计,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了解市场,让自己的设计更切合市场;加入服装设计大赛内容,让学生在大赛中感受设计的创新,开阔眼界。总之,通过项目设计及大赛环节的加入,可以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外,还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认知自己。
教学手段创新-----打破传统的教学单一方法,通过加入多媒体教室、电脑机房、上网查询资料、网上接受项目设计任务等等的现代教具手段开阔眼界。从而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信息及现代化工具。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手段结合,教师理论讲解,进行优秀时装画作品分析,做技法示范表现,学生做习作练习;教师组织课堂习作经验交流,促使学生相互交流学习,习作评分,总结教学组织和指导方法,以及开办作业作品展览等形式,强调“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主要在理论讲授、实验教学、操作训练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教学上坚持理论知够用、适度,特别注重技能训练的原则,根据高职服装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将培养与形成学生过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
4、使用教材和教材建设情况
教材:《服装效果图设计》黄春岚主编 江西科技出版社
《时装画技法》 彭红、刘志强编著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服装设计效果图》黄春岚主编 武汉出版社出版
参考教材:
1、《应用时装画技法》王家馨、赵旭堃 中国纺织出版社 2、《时装画技法入门》许恩源 东南大学出版社 3、《服装人体与时装画》刘元凤 高等教育出版社 4、《时装画表现技法》庞绮 江西美术出版社 扩充性资料:
《时装画技法》(德)A.L.ARNDOLD 纺织出版社
5、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所做的工作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情况
实践性教学环境:
1、学院建有模拟公司、机房、工作室等校内实践实训场所44处。
2、学院阅览室拥有较为丰富的服装画技法研究书籍与电子资料,以及大量国内外艺术设计资料,并保证不断增添选取优秀资料。
3、学院拥有多媒体教室若干,并有一应齐全的图像设备,可进行时装画图像教学以及多媒体、数码技术的运用,进行适当的编辑,制作幻灯片格式,师生共同观摩、讲评。 网络教学环境: 1、
在学院网站上设置了专题栏目、论坛。学生的作品均可以在网站上公布、点评,视野,尽可能与国际同行接轨。得到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的机会。学生们主动利用互联网专业网站的资讯,扩展自己的视野,尽可能与国际同行接轨。
2、教学大纲、教案、以及教师制作的课件等教学文件与资料均在我院的网站上公布,便于学生查询和学习;还有我院的基础性教学成果展的优秀作品发布到网站上,供学生观赏、研究。
3、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都与班级学生利用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建立了互动交流群,进行答疑、作业传送和公开示范、讨论,延伸了教学过程,强化了学习辅导,效果突出。
6、教学团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情况 1、刘亚全时装画公开教学活动
2、黄春岚服装效果图公开教学活动 3、陈宇刚服装效果图公开教学活动
4、服装效果图课程改革活动(学习电脑绘画与受绘结合) 5、教学大纲与进度研究活动
通过教研活动可以让老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7、教学团队师资队伍建设的情况
教学团队主要是4人。分别为黄春岚(职称副教授)、刘亚全(讲师)、陈宇刚(讲师)、吴国辉(讲师)、黄伟(助教)
9、教学教学文件档案建设情况,包括课程大纲教案、教学进度表、
试题、试卷、教师教学档案等方面的情况
《服装效果图》教学大纲
总学时: 68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管理 开课单位:服装设计与管理学院 一、讲课内容
第一章 服装绘画概述 第一节 服装绘画基本概念 第二节 服装效果图的风格形式 第二章 单色服装效果图 第一节 人体速写基础
第二节 着单色影调及学习方法 第三章 服装效果图上彩技法表现 第一节 彩铅技法表现。 第二节 水彩技法表现。 第三节 水粉技法表现。 第四节 麦可笔技法表现。 第五节 综合及特殊技法表现。 第六节 各类面料表现技法。 第七节 电脑时装画技法表现。 第四章 服装效果图的版式设计。 第一节 服装效果图的构图。 第二节 服装效果图的背景处理。
二、实践内容
1、人体绘画训练 2、构图训练
3、各种不同技法训练
4、手工绘画与电脑结合使用训练 5、模拟大赛训练
教学大纲说明书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服装设计学科中一门必可少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理论教学将从基本的编程基础知识到过程化编程直至对象化编程,都进行详细而深入的讲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时装画技法的训练,使学生既能把一产品风格化、艺术化地传达出来,又能将自己的设计观念形象地表达出来。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课程理论教学将从基础的人体结构与姿态训练直至通过时装画技法的训练,能把自己的设计意图正确地、完整地表达出来。在课堂讲授中,运用多媒体,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课的理解与掌握;并通过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2.实践性强是时装画技法课程的主要特点,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服装表现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服装设计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实践环节的投入,注重服装色彩和服装面料及服装款式设计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设计上采用“示范—临摹—创作”的教学方法,,突出创造能力。安排教学时,注重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强调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性,突出实践教学与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三、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服装设计学科中一门必可少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理论教学将从基本的人体绘画基础知识到各种不同技法的练习,都进行详细而深入的讲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时装画技法的训练,使学生既能把一产品风格化、艺术化地传达出来,又能将自己的设计观念形象地表达出来。
四、各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服装绘画概述 (一)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 服装绘画基本概念(领会与识记) 第二节 服装效果图的风格形式(领会) (二)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了服装绘画基本概念,概括了服装绘画基本的特点及发展历史和风格形式,为进入具体内容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引导。
本章总的要求是:了解服装绘画基本概念、特点及风格形式与服装的关系。
重点:服装绘画基本相关知识。
难点:服装风格的领会。 第二章
单色服装效果图
(一)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 人体速写基础(领会) 第二节 着单色影调及学习方法(领会) (二)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了人体速写基础,着单色影调及学习方法,为进入技法内容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练习。
本章总的要求是:学会单色服装效果图的画法。
重点:熟识服装人体结构。 难点:各种动态人体的设计。 第三章 服装效果图上彩技法表现 (一)
第一节 彩铅技法表现。(领会与识记) 第二节 水彩技法表现。(领会与识记) 第三节 水粉技法表现。(领会与识记) 第四节 麦可笔技法表现。(领会与识记) 第五节 综合及特殊技法表现。(领会与识记) 第六节 各类面料表现技法。(领会与识记) 第七节 电脑时装画技法表现。(领会与识记) (二)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了各种不同的绘画技法,让学生学后懂得运用各种技法画服装设计效果图。
本章总的要求是:学会服装效果图的画法,能把自己的设计想法表达出来。
重点:各时装画技法的灵活应用,以及综合技法的创新。 难点:服装面料的常用表现技法。 第四章
服装效果图的版式设计。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一)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 服装效果图的构图。(领会与识记) 第二节 服装效果图的背景处理。(领会与识记) (二)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了服装效果图的构图及背景处理,让学生学后懂得完成一张完整的服装效果图。
本章总的要求是:学会表达出完整的服装效果图。
重点:各种构图的运用 。 难点:背景的处理。
五、实践要求 1.构图及设计合理
2.具有创新意识 3. 色彩搭配合理
4. 按照所学内容实践操作
七、教材:《服装设计效果图》 黄春岚主编 武汉出版社 八、考核方式:平时成绩60%+考试成绩40%
课程大纲教案、教学进度表、试题、试卷、教师教学档案等方面的情况已建设完备。
10、重点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中开展的其他有特色的工作
我院成功举办服装效果图暨款式图设计大赛
小荷才露尖尖角 色彩缤纷耀服管
---服装管理学院首届服装效果图暨款式图设计大赛开赛
为丰富学校学生的业余生活,更快的提高学生的绘画设计能力,以赛代练,以大赛推动教学和毕业设计,学校定于在今年6月4日服装效果图暨款式图设计大赛截止征稿。共收到稿件123份。
大赛领导重视,师生关注,程序严谨,考虑全面,6月5日中午特别邀请了我校时装设计学院的信玉峰、邓琼华老师,服装管理学院的黄春岚、刘亚全老师做为初赛及复赛评委。 服装管理学院的周文辉副院长为大赛致词:她说:“这次服装效果图暨款式图设计大赛,是对我校教师教学成果的大展示、大检阅、大比武,也有力推动我校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绘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也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一次极好机会”。她希望学生们要以这次大赛为契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绘画专业技术技能水平,为我校打造名校工程作出贡献。
这次上交的初赛稿件整体水平较好,评委经过初审选出80位选手入围进入6月10决赛。为了保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选手当场抽签填号,作品中只出现抽签号。经过评委的
复审,6月17日最后选出07服设14班丛静的作品为金奖,07服设16班林瑜的作品为银奖,0服设14班张楠的作品为银奖,08服设9班王晨静的作品为铜奖,08服设2班喻珩庄的作品为铜奖,08服设13班黄荆棘的作品为铜奖,07服设12班马兴国的作品为最佳款式图表现奖,08服设14班梁华秋的作品为最佳色彩搭配奖。
比赛中学生们的激情与创意通过绘画精彩呈现,有的绘画手法娴熟,线条流畅,款式表达清晰,动态优美。但有些色彩搭配不够和谐,人物动态有些僵硬,服装风格理解不透,有的画成了休闲装。黄春岚老师对本次大赛进行了公开点评,她希望学生们通过这样的比赛不断地提高,勇敢自信,准备充分,在以后比赛的时候有更好的作品。
本次服装效果图暨款式图设计大赛主题为“让世界炫起来”运动风格的服装效果图。寓意着我校学生学习激情飞扬,正不断地成熟,百尺竿头,再上新台阶。
大赛在东一版房举行
评委在选初赛稿
二、课程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1、专业带头人、课程建设负责人和教学团队主要教师在教学、科研、教学改革等方面所取得的业绩;
黄春岚的研究成果概述:
1、2007年论文《时装绘画表现探讨》在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上发表。 2、 2007年论文《关注服装设计 改善教学模式》发表在杂志《读写月报》中。 3、2007年论文《浅谈影视剧中的服饰表现》发表在杂志《影视新作》中。
4、 2007年论文《浅谈后现代艺术对服装设计的影响》发表在杂志《新课程研究》中。 5、论文《浅谈安义古村民俗与木雕的文化意韵》发表在杂志《南方文物》中。 6、论文《关注色彩设计 改善教学模式》发表在吉林出版社出版的《理论探索》中。 7、2010年论文《浅析色彩设计教学》发表在广东教育职教中 8、2008年主编《服装效果图设计》一书,江西科技出版社出版 9、2010年主编《服装设计效果图》一书,武汉出版社出版
刘亚全的研究成果概述:
2.2006年入围上海市“中华杯”国际内衣/沙滩装服装设计大赛,获银奖; 3.2006年入围 上海市“中华杯”国际童装服装设计大赛,获铜奖; 4.2006年入围浙江海宁首届“马桥杯”内衣/沙滩装服装设计大赛,获优秀奖;
5.2006年入围浙江海宁首届“马桥杯”童装服装设计大赛,获优秀奖。 黄伟的研究成果概述:
1.2006年油画《铜墙铁壁》获“江西省第四届青年美术作品展”二等奖; 2.2007年油画《钢铁长城》获“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全省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
陈宇刚的研究成果概述:
1、论文《论浅浮雕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发表于文教资料2008.5 2、论文《论美术基础教学》发表于 安徽文学 2008.5 3、论文《装饰材料的特性及应用》发表于 内江科技 2008.5 4、荣获“意尔康”杯青年鞋靴设计大赛银奖 5、荣获2009全国教师美术、摄影大赛二等奖 6、荣获第四届江西省“师生杯”二等奖
三、专业、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整改措施
1、没有专门的协作学习教室,有些学习活动设计的实施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2、学习和教学资源尚需进一步完善。
3.课程网站需要进一步建设,这一建设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在此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具体
情况进行。
6.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教学软件制作还需要经一步精细化。 7.进一步提高教学团队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
四、后期建设发展规划
1、认识课程建设的重要性是做好课程开发的前提
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涉及教学队伍、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质量和课程特色。搞好课程建设,对于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学效果,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领导重视是做好精品建设的重要保证
精品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中的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与课程建设有关的各方面的工作。搞好课程建设,使课程建设在专业建设中发挥核心作用,必须要有领导的重视和以及各方面的积极配合与支持。
3、具有高素质的课程开发队伍是搞好课程建设的重要条件 课程开发者要有现代教育教学思想与理念,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驾驭精品课程建设的能力,要有勇于改革,大胆创新的时代精神。 4、研究课程开发环节,是做好课程开发设计的基础
课程分析、课程设计、课程编制和课程评价是课程开发的重要阶段,课程开发中首先要着重作好课程分析阶段的专业人才需求和培养的社会背景、产业背景和职业背景的调研、论证以及专业发展前景分析和教育需求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课程开发所需有用信息,为进行课程分析评价、规划专业设置、课程设计与编制提供依据,使课程开发有坚实基础。
5、体现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要求,是做好精品课程设计开发的核心
精品课程应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这是精品课程建设的规范标准,也是课程建设应努力达到的目标要求。
服装效果图阶段性总结自评报告
一、近两年本专业建设的基本情况
1、精品课程建设负责人和教学团队主要教师在教学、科研、教学改革等方面所作的主要工作
根据“服装效果图”课程的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过硬的操作技能这个中心,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1、课堂讲授与开展讨论相结合。采用情景式教学,发挥学生能动学习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师生之间形成互动,构起交流的平台。
3、多媒体手段进行优秀时装画作品演示、赏析,强化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感受。多媒体教学直观,便于掌握,弥补了传统授课方式的局限性,使某些抽象繁琐的教学内容形象直观、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与学的效果。
4、做好课外练习与辅导。目的在于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5、实施模拟大赛教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模拟大赛主题,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方法对服装效果图进行分析,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探讨交流,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6、必须根据课程大纲的规定进行必要的理论知识讲授,并落实理论讲授与技能训练的结合。每介绍一种新的表现技法,教师必须做现场技法示范,示范教学要求方法步骤明确,使学生易学易懂,指导性强。
7、有目的组织作业课教学,使学生通过习作提高并巩固所学的知识,科学的控制作业数量和难度,务使每次习作目的明确,不重复不雷同,真正做到精炼、到位。使学生通过系统化的作业课教学,达到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效果。
8、课程实行随堂作业考核。每阶段课程结束时,学生须按教学要求呈交作业,并结合学生平时作业评定成绩。单元每学期教学结束后,教师应进行认真的总结,并明确下一轮回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以上八点构成一条完整的教学链,以确保该课程设置目标的完成。
近年来,课程组教师在教学中尝试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手段,积极制作课件,辅助服装效果图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由课程组教师集体开发设计的《服装效果图设计》一书已经完成,并已在教学中使用,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2、开课情况,包括开课的年级、专业、班级、人数和教学质量评价(考试成绩分析及学生评教)等方面的情况
院部任课教师得分汇总表:
媒中心 汇总 2009年12月29
日
学生评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认可度。
3、教学改革方面所作的工作,包括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质量考核方法的改革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教学上可以更具有特色,还可以为以后的特色教材提供素材,这种教法实施后,便于学生自主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创新-----在服装效果图教学中除了讲述传统的技法外,还加入主题设计,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了解市场,让自己的设计更切合市场;加入服装设计大赛内容,让学生在大赛中感受设计的创新,开阔眼界。总之,通过项目设计及大赛环节的加入,可以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外,还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认知自己。
教学手段创新-----打破传统的教学单一方法,通过加入多媒体教室、电脑机房、上网查询资料、网上接受项目设计任务等等的现代教具手段开阔眼界。从而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信息及现代化工具。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手段结合,教师理论讲解,进行优秀时装画作品分析,做技法示范表现,学生做习作练习;教师组织课堂习作经验交流,促使学生相互交流学习,习作评分,总结教学组织和指导方法,以及开办作业作品展览等形式,强调“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主要在理论讲授、实验教学、操作训练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教学上坚持理论知够用、适度,特别注重技能训练的原则,根据高职服装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将培养与形成学生过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
4、使用教材和教材建设情况
教材:《服装效果图设计》黄春岚主编 江西科技出版社
《时装画技法》 彭红、刘志强编著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服装设计效果图》黄春岚主编 武汉出版社出版
参考教材:
1、《应用时装画技法》王家馨、赵旭堃 中国纺织出版社 2、《时装画技法入门》许恩源 东南大学出版社 3、《服装人体与时装画》刘元凤 高等教育出版社 4、《时装画表现技法》庞绮 江西美术出版社 扩充性资料:
《时装画技法》(德)A.L.ARNDOLD 纺织出版社
5、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所做的工作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情况
实践性教学环境:
1、学院建有模拟公司、机房、工作室等校内实践实训场所44处。
2、学院阅览室拥有较为丰富的服装画技法研究书籍与电子资料,以及大量国内外艺术设计资料,并保证不断增添选取优秀资料。
3、学院拥有多媒体教室若干,并有一应齐全的图像设备,可进行时装画图像教学以及多媒体、数码技术的运用,进行适当的编辑,制作幻灯片格式,师生共同观摩、讲评。 网络教学环境: 1、
在学院网站上设置了专题栏目、论坛。学生的作品均可以在网站上公布、点评,视野,尽可能与国际同行接轨。得到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的机会。学生们主动利用互联网专业网站的资讯,扩展自己的视野,尽可能与国际同行接轨。
2、教学大纲、教案、以及教师制作的课件等教学文件与资料均在我院的网站上公布,便于学生查询和学习;还有我院的基础性教学成果展的优秀作品发布到网站上,供学生观赏、研究。
3、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都与班级学生利用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建立了互动交流群,进行答疑、作业传送和公开示范、讨论,延伸了教学过程,强化了学习辅导,效果突出。
6、教学团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情况 1、刘亚全时装画公开教学活动
2、黄春岚服装效果图公开教学活动 3、陈宇刚服装效果图公开教学活动
4、服装效果图课程改革活动(学习电脑绘画与受绘结合) 5、教学大纲与进度研究活动
通过教研活动可以让老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7、教学团队师资队伍建设的情况
教学团队主要是4人。分别为黄春岚(职称副教授)、刘亚全(讲师)、陈宇刚(讲师)、吴国辉(讲师)、黄伟(助教)
9、教学教学文件档案建设情况,包括课程大纲教案、教学进度表、
试题、试卷、教师教学档案等方面的情况
《服装效果图》教学大纲
总学时: 68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管理 开课单位:服装设计与管理学院 一、讲课内容
第一章 服装绘画概述 第一节 服装绘画基本概念 第二节 服装效果图的风格形式 第二章 单色服装效果图 第一节 人体速写基础
第二节 着单色影调及学习方法 第三章 服装效果图上彩技法表现 第一节 彩铅技法表现。 第二节 水彩技法表现。 第三节 水粉技法表现。 第四节 麦可笔技法表现。 第五节 综合及特殊技法表现。 第六节 各类面料表现技法。 第七节 电脑时装画技法表现。 第四章 服装效果图的版式设计。 第一节 服装效果图的构图。 第二节 服装效果图的背景处理。
二、实践内容
1、人体绘画训练 2、构图训练
3、各种不同技法训练
4、手工绘画与电脑结合使用训练 5、模拟大赛训练
教学大纲说明书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服装设计学科中一门必可少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理论教学将从基本的编程基础知识到过程化编程直至对象化编程,都进行详细而深入的讲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时装画技法的训练,使学生既能把一产品风格化、艺术化地传达出来,又能将自己的设计观念形象地表达出来。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课程理论教学将从基础的人体结构与姿态训练直至通过时装画技法的训练,能把自己的设计意图正确地、完整地表达出来。在课堂讲授中,运用多媒体,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课的理解与掌握;并通过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2.实践性强是时装画技法课程的主要特点,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服装表现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服装设计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实践环节的投入,注重服装色彩和服装面料及服装款式设计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设计上采用“示范—临摹—创作”的教学方法,,突出创造能力。安排教学时,注重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强调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性,突出实践教学与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三、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服装设计学科中一门必可少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理论教学将从基本的人体绘画基础知识到各种不同技法的练习,都进行详细而深入的讲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时装画技法的训练,使学生既能把一产品风格化、艺术化地传达出来,又能将自己的设计观念形象地表达出来。
四、各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服装绘画概述 (一)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 服装绘画基本概念(领会与识记) 第二节 服装效果图的风格形式(领会) (二)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了服装绘画基本概念,概括了服装绘画基本的特点及发展历史和风格形式,为进入具体内容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引导。
本章总的要求是:了解服装绘画基本概念、特点及风格形式与服装的关系。
重点:服装绘画基本相关知识。
难点:服装风格的领会。 第二章
单色服装效果图
(一)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 人体速写基础(领会) 第二节 着单色影调及学习方法(领会) (二)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了人体速写基础,着单色影调及学习方法,为进入技法内容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练习。
本章总的要求是:学会单色服装效果图的画法。
重点:熟识服装人体结构。 难点:各种动态人体的设计。 第三章 服装效果图上彩技法表现 (一)
第一节 彩铅技法表现。(领会与识记) 第二节 水彩技法表现。(领会与识记) 第三节 水粉技法表现。(领会与识记) 第四节 麦可笔技法表现。(领会与识记) 第五节 综合及特殊技法表现。(领会与识记) 第六节 各类面料表现技法。(领会与识记) 第七节 电脑时装画技法表现。(领会与识记) (二)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了各种不同的绘画技法,让学生学后懂得运用各种技法画服装设计效果图。
本章总的要求是:学会服装效果图的画法,能把自己的设计想法表达出来。
重点:各时装画技法的灵活应用,以及综合技法的创新。 难点:服装面料的常用表现技法。 第四章
服装效果图的版式设计。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一)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 服装效果图的构图。(领会与识记) 第二节 服装效果图的背景处理。(领会与识记) (二)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了服装效果图的构图及背景处理,让学生学后懂得完成一张完整的服装效果图。
本章总的要求是:学会表达出完整的服装效果图。
重点:各种构图的运用 。 难点:背景的处理。
五、实践要求 1.构图及设计合理
2.具有创新意识 3. 色彩搭配合理
4. 按照所学内容实践操作
七、教材:《服装设计效果图》 黄春岚主编 武汉出版社 八、考核方式:平时成绩60%+考试成绩40%
课程大纲教案、教学进度表、试题、试卷、教师教学档案等方面的情况已建设完备。
10、重点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中开展的其他有特色的工作
我院成功举办服装效果图暨款式图设计大赛
小荷才露尖尖角 色彩缤纷耀服管
---服装管理学院首届服装效果图暨款式图设计大赛开赛
为丰富学校学生的业余生活,更快的提高学生的绘画设计能力,以赛代练,以大赛推动教学和毕业设计,学校定于在今年6月4日服装效果图暨款式图设计大赛截止征稿。共收到稿件123份。
大赛领导重视,师生关注,程序严谨,考虑全面,6月5日中午特别邀请了我校时装设计学院的信玉峰、邓琼华老师,服装管理学院的黄春岚、刘亚全老师做为初赛及复赛评委。 服装管理学院的周文辉副院长为大赛致词:她说:“这次服装效果图暨款式图设计大赛,是对我校教师教学成果的大展示、大检阅、大比武,也有力推动我校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绘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也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一次极好机会”。她希望学生们要以这次大赛为契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绘画专业技术技能水平,为我校打造名校工程作出贡献。
这次上交的初赛稿件整体水平较好,评委经过初审选出80位选手入围进入6月10决赛。为了保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选手当场抽签填号,作品中只出现抽签号。经过评委的
复审,6月17日最后选出07服设14班丛静的作品为金奖,07服设16班林瑜的作品为银奖,0服设14班张楠的作品为银奖,08服设9班王晨静的作品为铜奖,08服设2班喻珩庄的作品为铜奖,08服设13班黄荆棘的作品为铜奖,07服设12班马兴国的作品为最佳款式图表现奖,08服设14班梁华秋的作品为最佳色彩搭配奖。
比赛中学生们的激情与创意通过绘画精彩呈现,有的绘画手法娴熟,线条流畅,款式表达清晰,动态优美。但有些色彩搭配不够和谐,人物动态有些僵硬,服装风格理解不透,有的画成了休闲装。黄春岚老师对本次大赛进行了公开点评,她希望学生们通过这样的比赛不断地提高,勇敢自信,准备充分,在以后比赛的时候有更好的作品。
本次服装效果图暨款式图设计大赛主题为“让世界炫起来”运动风格的服装效果图。寓意着我校学生学习激情飞扬,正不断地成熟,百尺竿头,再上新台阶。
大赛在东一版房举行
评委在选初赛稿
二、课程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1、专业带头人、课程建设负责人和教学团队主要教师在教学、科研、教学改革等方面所取得的业绩;
黄春岚的研究成果概述:
1、2007年论文《时装绘画表现探讨》在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上发表。 2、 2007年论文《关注服装设计 改善教学模式》发表在杂志《读写月报》中。 3、2007年论文《浅谈影视剧中的服饰表现》发表在杂志《影视新作》中。
4、 2007年论文《浅谈后现代艺术对服装设计的影响》发表在杂志《新课程研究》中。 5、论文《浅谈安义古村民俗与木雕的文化意韵》发表在杂志《南方文物》中。 6、论文《关注色彩设计 改善教学模式》发表在吉林出版社出版的《理论探索》中。 7、2010年论文《浅析色彩设计教学》发表在广东教育职教中 8、2008年主编《服装效果图设计》一书,江西科技出版社出版 9、2010年主编《服装设计效果图》一书,武汉出版社出版
刘亚全的研究成果概述:
2.2006年入围上海市“中华杯”国际内衣/沙滩装服装设计大赛,获银奖; 3.2006年入围 上海市“中华杯”国际童装服装设计大赛,获铜奖; 4.2006年入围浙江海宁首届“马桥杯”内衣/沙滩装服装设计大赛,获优秀奖;
5.2006年入围浙江海宁首届“马桥杯”童装服装设计大赛,获优秀奖。 黄伟的研究成果概述:
1.2006年油画《铜墙铁壁》获“江西省第四届青年美术作品展”二等奖; 2.2007年油画《钢铁长城》获“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全省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
陈宇刚的研究成果概述:
1、论文《论浅浮雕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发表于文教资料2008.5 2、论文《论美术基础教学》发表于 安徽文学 2008.5 3、论文《装饰材料的特性及应用》发表于 内江科技 2008.5 4、荣获“意尔康”杯青年鞋靴设计大赛银奖 5、荣获2009全国教师美术、摄影大赛二等奖 6、荣获第四届江西省“师生杯”二等奖
三、专业、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整改措施
1、没有专门的协作学习教室,有些学习活动设计的实施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2、学习和教学资源尚需进一步完善。
3.课程网站需要进一步建设,这一建设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在此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具体
情况进行。
6.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教学软件制作还需要经一步精细化。 7.进一步提高教学团队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
四、后期建设发展规划
1、认识课程建设的重要性是做好课程开发的前提
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涉及教学队伍、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质量和课程特色。搞好课程建设,对于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学效果,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领导重视是做好精品建设的重要保证
精品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中的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与课程建设有关的各方面的工作。搞好课程建设,使课程建设在专业建设中发挥核心作用,必须要有领导的重视和以及各方面的积极配合与支持。
3、具有高素质的课程开发队伍是搞好课程建设的重要条件 课程开发者要有现代教育教学思想与理念,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驾驭精品课程建设的能力,要有勇于改革,大胆创新的时代精神。 4、研究课程开发环节,是做好课程开发设计的基础
课程分析、课程设计、课程编制和课程评价是课程开发的重要阶段,课程开发中首先要着重作好课程分析阶段的专业人才需求和培养的社会背景、产业背景和职业背景的调研、论证以及专业发展前景分析和教育需求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课程开发所需有用信息,为进行课程分析评价、规划专业设置、课程设计与编制提供依据,使课程开发有坚实基础。
5、体现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要求,是做好精品课程设计开发的核心
精品课程应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这是精品课程建设的规范标准,也是课程建设应努力达到的目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