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 章 报纸设计
一、报纸的特点与结构
二、报纸设计思想
三、报纸设计的内容与操作过程
一、报纸的特点与结构
报纸的特点
出版的周期性——时效特点
纸质印刷——容量特点
以文字语言为主——信息特点
采用视觉性非语言符号——形象特点
人工进行发行——传播范围有限性特点
报纸的“树状”结构
版组结构:
A组——每日新闻版组,共24版(要闻版+2,本市新闻+3……) B组——副刊版组,共8版
C组——《信息产业报》,周一至周五出版
二、报纸设计思想
报纸发展条件决定报纸的定位与设计
编辑方针决策
报纸发展条件分析
外部环境因素
读者
控制者
广告客户
传通中介
竞争者
报纸编辑方针决策
编辑方针——根据办报方针对报纸编辑工作作出的决策,它规定了报纸的读者对象、传播内容、报纸水准与风格特色,是报纸编辑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
中外报纸编辑方针扫描
《纽约每日新闻》:“本报为读者而办。我们只求符合大众的喜好与愿望。” 《时报》社长A·奥克斯:“我一心想达到一个目标:时报要用简洁而又吸引人的形式,公正、不惧不偏地来报道新闻—— —切新闻;让时报成为讨论一切具有公正重要性的公共问题的论坛。”
《时报》创办人H·J·雷蒙:《时报》应以保守的态度讨论政治与社会问题,但应尽最大努力来促进依据基督原则和共和政体基础而作的政治与社会的必要改革,并尽力使时报成为全美售价最廉、品质最佳的家庭报纸。”
(保守性,关注社会改革,廉价,大众化)
《洛杉矶时报》:“要站得牢,站得坚定。站在应站的地方,站在真理一边。”
《圣路易邮快报》:“总要为进步与改革而战,不要仅仅以刊出新闻为已足。攻击罪恶,切勿畏惧。”(战斗性)
《克里夫兰日报》:“本报努力与人民结成一体,永远站在他们一边,永远与他们的心脉一同跳动。”(人民性)
《快邮报》:“本报的任务是报道,但要启迪与晓谕。”
《明尼波利斯论坛晨报》:“本报愿成为教育性的报纸,但不自炫,也不说教,而是针对将来为大众找出具有影响性的事物。”
《米尔尼基日报》:“我们的目标,就是不折不扣为大众服务。”
《华盛顿邮报》:“我们努力让太太小姐读,也让她们的女仆读。”(女性化、可读性)。
1897年奥克斯提出了《纽约时报》的格言:“所有
值得印刷的新闻”。
据有关资料,《纽约时报》从奥克斯时代起就用小号字刊登纽约发生的每一场火灾。迄今人们也可从该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天气情况及美国各地空气污染指数,还能读到重要演讲的全文、白宫客人名单、长篇回忆录以及各地日出日落的准确时间等等。
该报还以发表的消息多于世界任何其他报纸为荣,曾有一段时间报社每天都有人奉命查阅其他报纸,对体育比赛的积分报道和讣闻报道逐条加以统计,检查本报有无遗漏。
《北京青年报》:新闻是有分量的
《21世纪经济报道》:新闻创造价值 《南方都市报》:办中国最好的报纸
《新闻晨报》:追求最鲜活最实用的新闻 《北京娱乐信报》:新闻一条是一条
编辑方针内容之一——
报纸的读者对象
报纸的读者对象是根据报纸的性质、办报宗旨以及报业市场竞争的需要确定的
目标读者是报纸编辑希望其能够成为报纸读者的人群
报纸读者群的结构往往是多元组合
《南风窗》60%的公务员,20%的知识分子,其他20%。 《南风窗》的读者定位为“中国主流社会的主流人群”,80%以上受过高等教育。
《南方都市报》03年4月25日《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百姓视角,冷静叙述
《南风窗》发表《立法不可不公》、《这群为一个生命奔波的人》、《一个人和一座里程碑》——法制视角、百姓视角、专家视角关注孙志刚事件
编辑方针内容之二——
新闻传播的内容
报纸新闻传播内容表现为报道面的大小,包括报道对象、报道领域、报道区域
相比而言,《知音》或者《家庭》有好看的情感故事,《读书》或者《天涯》有
尖锐的文人思想,但用现代新闻的操作方式,呼吁法治和公正、张扬人性和良知、关心弱势群体,仍然是《南周》在上千种报刊中凸显出来的最重要原因。 (南周25年)
每本《南风窗》必有三内容;一篇反腐,一篇关注弱势群体,一篇思想解放的讨论。
深度报道策划四模式
1、人物类
2、调查类
3、现场还原类
4、社会观察类
723深度报道策划
女童遭碾报道策划
编辑方针内容之三——
报纸的水准(南周25年)
思想水平
文化水平
专业技术水平
广马、飓风新闻对比
南都见义勇为策划(平衡报道)
编辑方针内容之四——
报纸的风格特色
(从晶报与南方周末的对比说开,前者激情主义,后者严肃主义)
报纸的整体结构、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版面形象等综合表现出的格调和特点
报纸的风格特色取决于报纸的性质、办报宗旨、读者对象 《晶报》与《新京报》10月25日的头版虽取向不同,但在内容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将二代身份证的新闻作为头条处理,
同样将一则法制新闻的最新进展作为次头条,不同在于深圳的《晶报》关注的是碾童肇事者,而北京的《新京报》关注的是黑心烤鸭的肇事者。
但在版面编排上,二者却显示出不同的旨趣来。将“容祖儿的同性恋”新闻作为报眼处理,体现出前者的激情主义。二代身份证新闻的大字号标题以及副标题处理,都与后者的严肃主义体现出差别。 最大的不同体现在次头条上,同样是肇事者新闻,前者的煽情倾向不言而喻,而后者止于告白天下,将编辑的情感立场都遮蔽起来。
编辑方针内容之五——言论立场
1\宁波乔布斯新闻评论立场对比;
2\绿领巾新闻评论对比;
保守派(不可承受的“绿领巾”之重)
激进派(红领巾才是病因,从领巾问题谈到人才评价机制的问题,在媒体众口一词对绿领巾事件口诛笔伐之际,趁热打铁,对大家司空见惯的红领巾机制予以质疑,观点大胆鲜明)
中间派
编辑方针内容之六——
新闻处理态度
严肃派——新闻专业主义
娱乐派——激情主义,娱乐至死
大众化的报刊多采取激情主义态度,其主要表现为:
①抢先报道,不管真假、准确性如何;
②内容文字及标题尽可能夸张渲染;
③对社会新闻报道不厌其详;
④评论多,讽刺多;
⑤版面活跃多变化;
⑥图片多。
西方许多商业化、消遣性报刊,多采用这种取舍态度。对此,美国新闻学者莫特教授颇有微词,他指出:“它适应人类的欲望,只用过度地玩弄不健全的或淫秽的手法以吸引读者,值得我们谴责。”
严肃报刊其主要特点是:
①新闻正确重于迅速,注意新闻的时宜性;
②平实不夸张;
③对社会新闻的处理取严肃态度,在版面上也不特别突出之;
④对事件或问题的评论严肃,不随意指责;
⑤版面设计力求款式大方,不常变化。
我国大多数报刊均采用这种态度。其实西方一些“高级报纸”也基本采用这种态度,如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以分析和评述国际国内重大问题见长,较早采用“解释性报道”,不求哗众取宠,发行量只有20万份左右。但由于其读者多为美国中上层知识分子和国际问题研究人员,因而在国会和部门中具有广泛的影响。
三、报纸设计的内容与操作过程
报纸设计内容:
整体规模设计
内部结构设计
外部形象设计
报纸设计的操作过程及技巧
操作过程
第一阶段——策划预备
第二阶段——方案设计
第三阶段——方案试行
第一阶段:信息收集与处理
信息的主要类型
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
外出走访调查
读者抽样调查
召开座谈会
公开征集意见和建议
内部个别交谈
文献研究
第二阶段:方案设计
确定目标读者、制定编辑方针
设计报纸方案
方案优选
设计与优选方案的操作事项
鉴别、筛选
创意、设计
协调、完善
比较、优选
京华时报2002年3月扩版,采用版组结构
第三阶段:方案试行
1、慎重选择试刊的内容
优先选择最重要的、新增设的版面进行试刊
方案试行
2、慎重选择试刊的时间
不宜选择有重要活动、会议或者节假日等特殊的时间试刊(上节课有同学选择七一那天报纸进行对比,显得区别度不大,因为这种过多的主旋律报道会冲淡报纸自身的
特色,不容易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方案试行
3、适当把握试刊的次数
新创办的报纸尽可能多试刊几次,改版的报纸视人力财力物力而定,一般2—4次为宜 方案试行
延伸——报纸宗旨两大窗口
1、广告语
2、创刊改刊词
第五 章 报纸设计
一、报纸的特点与结构
二、报纸设计思想
三、报纸设计的内容与操作过程
一、报纸的特点与结构
报纸的特点
出版的周期性——时效特点
纸质印刷——容量特点
以文字语言为主——信息特点
采用视觉性非语言符号——形象特点
人工进行发行——传播范围有限性特点
报纸的“树状”结构
版组结构:
A组——每日新闻版组,共24版(要闻版+2,本市新闻+3……) B组——副刊版组,共8版
C组——《信息产业报》,周一至周五出版
二、报纸设计思想
报纸发展条件决定报纸的定位与设计
编辑方针决策
报纸发展条件分析
外部环境因素
读者
控制者
广告客户
传通中介
竞争者
报纸编辑方针决策
编辑方针——根据办报方针对报纸编辑工作作出的决策,它规定了报纸的读者对象、传播内容、报纸水准与风格特色,是报纸编辑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
中外报纸编辑方针扫描
《纽约每日新闻》:“本报为读者而办。我们只求符合大众的喜好与愿望。” 《时报》社长A·奥克斯:“我一心想达到一个目标:时报要用简洁而又吸引人的形式,公正、不惧不偏地来报道新闻—— —切新闻;让时报成为讨论一切具有公正重要性的公共问题的论坛。”
《时报》创办人H·J·雷蒙:《时报》应以保守的态度讨论政治与社会问题,但应尽最大努力来促进依据基督原则和共和政体基础而作的政治与社会的必要改革,并尽力使时报成为全美售价最廉、品质最佳的家庭报纸。”
(保守性,关注社会改革,廉价,大众化)
《洛杉矶时报》:“要站得牢,站得坚定。站在应站的地方,站在真理一边。”
《圣路易邮快报》:“总要为进步与改革而战,不要仅仅以刊出新闻为已足。攻击罪恶,切勿畏惧。”(战斗性)
《克里夫兰日报》:“本报努力与人民结成一体,永远站在他们一边,永远与他们的心脉一同跳动。”(人民性)
《快邮报》:“本报的任务是报道,但要启迪与晓谕。”
《明尼波利斯论坛晨报》:“本报愿成为教育性的报纸,但不自炫,也不说教,而是针对将来为大众找出具有影响性的事物。”
《米尔尼基日报》:“我们的目标,就是不折不扣为大众服务。”
《华盛顿邮报》:“我们努力让太太小姐读,也让她们的女仆读。”(女性化、可读性)。
1897年奥克斯提出了《纽约时报》的格言:“所有
值得印刷的新闻”。
据有关资料,《纽约时报》从奥克斯时代起就用小号字刊登纽约发生的每一场火灾。迄今人们也可从该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天气情况及美国各地空气污染指数,还能读到重要演讲的全文、白宫客人名单、长篇回忆录以及各地日出日落的准确时间等等。
该报还以发表的消息多于世界任何其他报纸为荣,曾有一段时间报社每天都有人奉命查阅其他报纸,对体育比赛的积分报道和讣闻报道逐条加以统计,检查本报有无遗漏。
《北京青年报》:新闻是有分量的
《21世纪经济报道》:新闻创造价值 《南方都市报》:办中国最好的报纸
《新闻晨报》:追求最鲜活最实用的新闻 《北京娱乐信报》:新闻一条是一条
编辑方针内容之一——
报纸的读者对象
报纸的读者对象是根据报纸的性质、办报宗旨以及报业市场竞争的需要确定的
目标读者是报纸编辑希望其能够成为报纸读者的人群
报纸读者群的结构往往是多元组合
《南风窗》60%的公务员,20%的知识分子,其他20%。 《南风窗》的读者定位为“中国主流社会的主流人群”,80%以上受过高等教育。
《南方都市报》03年4月25日《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百姓视角,冷静叙述
《南风窗》发表《立法不可不公》、《这群为一个生命奔波的人》、《一个人和一座里程碑》——法制视角、百姓视角、专家视角关注孙志刚事件
编辑方针内容之二——
新闻传播的内容
报纸新闻传播内容表现为报道面的大小,包括报道对象、报道领域、报道区域
相比而言,《知音》或者《家庭》有好看的情感故事,《读书》或者《天涯》有
尖锐的文人思想,但用现代新闻的操作方式,呼吁法治和公正、张扬人性和良知、关心弱势群体,仍然是《南周》在上千种报刊中凸显出来的最重要原因。 (南周25年)
每本《南风窗》必有三内容;一篇反腐,一篇关注弱势群体,一篇思想解放的讨论。
深度报道策划四模式
1、人物类
2、调查类
3、现场还原类
4、社会观察类
723深度报道策划
女童遭碾报道策划
编辑方针内容之三——
报纸的水准(南周25年)
思想水平
文化水平
专业技术水平
广马、飓风新闻对比
南都见义勇为策划(平衡报道)
编辑方针内容之四——
报纸的风格特色
(从晶报与南方周末的对比说开,前者激情主义,后者严肃主义)
报纸的整体结构、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版面形象等综合表现出的格调和特点
报纸的风格特色取决于报纸的性质、办报宗旨、读者对象 《晶报》与《新京报》10月25日的头版虽取向不同,但在内容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将二代身份证的新闻作为头条处理,
同样将一则法制新闻的最新进展作为次头条,不同在于深圳的《晶报》关注的是碾童肇事者,而北京的《新京报》关注的是黑心烤鸭的肇事者。
但在版面编排上,二者却显示出不同的旨趣来。将“容祖儿的同性恋”新闻作为报眼处理,体现出前者的激情主义。二代身份证新闻的大字号标题以及副标题处理,都与后者的严肃主义体现出差别。 最大的不同体现在次头条上,同样是肇事者新闻,前者的煽情倾向不言而喻,而后者止于告白天下,将编辑的情感立场都遮蔽起来。
编辑方针内容之五——言论立场
1\宁波乔布斯新闻评论立场对比;
2\绿领巾新闻评论对比;
保守派(不可承受的“绿领巾”之重)
激进派(红领巾才是病因,从领巾问题谈到人才评价机制的问题,在媒体众口一词对绿领巾事件口诛笔伐之际,趁热打铁,对大家司空见惯的红领巾机制予以质疑,观点大胆鲜明)
中间派
编辑方针内容之六——
新闻处理态度
严肃派——新闻专业主义
娱乐派——激情主义,娱乐至死
大众化的报刊多采取激情主义态度,其主要表现为:
①抢先报道,不管真假、准确性如何;
②内容文字及标题尽可能夸张渲染;
③对社会新闻报道不厌其详;
④评论多,讽刺多;
⑤版面活跃多变化;
⑥图片多。
西方许多商业化、消遣性报刊,多采用这种取舍态度。对此,美国新闻学者莫特教授颇有微词,他指出:“它适应人类的欲望,只用过度地玩弄不健全的或淫秽的手法以吸引读者,值得我们谴责。”
严肃报刊其主要特点是:
①新闻正确重于迅速,注意新闻的时宜性;
②平实不夸张;
③对社会新闻的处理取严肃态度,在版面上也不特别突出之;
④对事件或问题的评论严肃,不随意指责;
⑤版面设计力求款式大方,不常变化。
我国大多数报刊均采用这种态度。其实西方一些“高级报纸”也基本采用这种态度,如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以分析和评述国际国内重大问题见长,较早采用“解释性报道”,不求哗众取宠,发行量只有20万份左右。但由于其读者多为美国中上层知识分子和国际问题研究人员,因而在国会和部门中具有广泛的影响。
三、报纸设计的内容与操作过程
报纸设计内容:
整体规模设计
内部结构设计
外部形象设计
报纸设计的操作过程及技巧
操作过程
第一阶段——策划预备
第二阶段——方案设计
第三阶段——方案试行
第一阶段:信息收集与处理
信息的主要类型
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
外出走访调查
读者抽样调查
召开座谈会
公开征集意见和建议
内部个别交谈
文献研究
第二阶段:方案设计
确定目标读者、制定编辑方针
设计报纸方案
方案优选
设计与优选方案的操作事项
鉴别、筛选
创意、设计
协调、完善
比较、优选
京华时报2002年3月扩版,采用版组结构
第三阶段:方案试行
1、慎重选择试刊的内容
优先选择最重要的、新增设的版面进行试刊
方案试行
2、慎重选择试刊的时间
不宜选择有重要活动、会议或者节假日等特殊的时间试刊(上节课有同学选择七一那天报纸进行对比,显得区别度不大,因为这种过多的主旋律报道会冲淡报纸自身的
特色,不容易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方案试行
3、适当把握试刊的次数
新创办的报纸尽可能多试刊几次,改版的报纸视人力财力物力而定,一般2—4次为宜 方案试行
延伸——报纸宗旨两大窗口
1、广告语
2、创刊改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