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表格)

教案设计( 学期 )

1

第1课 第1课时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2

3

4

第2课 第2课时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5

6

7

第3课 第1课时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8

9

一、聆听《歌唱二小放牛郎》

1. 前两个故事,我们都请同学讲,这个故事我请录音机讲,请你们听仔细——播放本歌录音。

2. 设问:谁听清楚了这个故事? 能复述一遍吗?

3. 再听一次:记着歌曲的情节。歌曲中的主角是谁? 配角是谁?

4. 师生讨论:歌曲的人物及场景。

5. 在教师指导下布置场景、分配角色。注意:要发动学生设计与自荐表演角色(王二小、鬼子) ,其他同学扮群众角色及牛群、小草等。 6. 插放本歌录音,根据歌曲的叙事过程学生演小品。 7. 小结:这是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小英雄留下的足迹。 二、聆听《红梅赞》

1. 课前请个别学生准备歌剧《江姐》的剧情故事。在欣赏前给全体学生讲这一故事。 2. 欣赏全歌。

设问:歌名《红梅赞》的含义是什么? 3. 再听歌曲:

设问:你从歌曲的情感与风格中领悟到什么? (提示:书上插图是江姐的形象)

4. 小结:这是反映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先辈留下的“足迹”。 三、表演《我怎样长大》

1. 这首歌的歌词看来很简单,但却非常富有哲理,因此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理解其深刻的含义。结合前面作品中表现的英雄足迹,对学生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2. 这首歌的曲调是三拍子,学唱时要求学生用三拍子的指挥图式边唱边划拍进行。放慢速度分两个乐段学习,一般不会有太大困难。

3. 二声部合唱有一定难度,教学时要慎重处理。如有困难,可适当降低难度,如每句的第一音把三度改为同度,可能会容易些。

4. 在歌曲的表演时,注意歌词的语气,如疑问句、答句,尤其要唱好三拍子的流畅性及二声部的和谐。

5. 在学生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讨论,说说自己应“怎样长大”? 四、编创与活动

1. 根据歌曲《红星歌》、《红梅赞》、《歌唱二小放牛郎》说说革命的历史足迹。用线连一连。

2. 展示各自准备的资料、CD 、VCD 、图片、故事,比比谁的资料最生动。

10

第4课 第2课时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11

12

第5课 第2课时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13

2. 聆听范唱。提出三个要求: (1)歌曲的内容是什么? (2)有几个声部组成?

(3)随范唱划指挥图式,有什么发现? 3. 讨论以上三个问题,不清楚的可再听范唱。 4. 听一遍曲调范奏,学生再进行划拍练习。 5. 结合曲调讲解变拍子(详见右边) 。

6. 学唱前8小节曲调。要求打出每小节的强拍。 (每小节强拍拍手,其它拍拍腿)

7. 在前8小节唱得非常熟练的基础上,把全班分为二个声部。分声部各学唱自己的声部曲调。(因为这部分节奏与前8小节一样,所以必需在前8小节熟练的前提下再学习第二部分。)

8. 弱起小节不必从理论上去讲,而是从歌调的重音布局去阐述,如“我那故乡的小路”其重音在“故”字上。这样学生很自然把弱起小节唱好。 9. 歌曲的高潮是第二部分,也是本歌的重点与难点。要以对故乡“弯弯小路”与“路旁小花”的思念之情作倾诉的歌唱,以主人翁“我”的身份投入到歌声之中去表现。

10. 设计打击乐伴奏,注意4/4与3/4的交换。如: 三、聆听《思乡曲》

1. 导入:由介绍《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作者马思聪→《思乡曲》创作背景。

2. 学唱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并要求能背唱(该曲调即教材本曲的主题) 。 3. 初听乐曲。

设问:当你听到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时,请举手。 4. 复听乐曲。

设问:小提琴独奏《思乡曲》给你什么感受? 5. 小结:乐曲表现了远离故乡的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四、变奏练习:创作活动 1. 不讲变奏的概念。

2. 从本书上的“例”开始练习。3. 完善书本上的“例”,

学生自己作变化发展。不要受书上的“例”限制,可以自由创作变奏曲,不仅是同一拍号,还可以是变拍子的。 五、音乐知识:变拍子

1. 变拍子的乐理知识结合歌曲《故乡小路》的教学顺带进行。 2. 教学时不从理论上讲解,而从谱的现象上去切入。

14

15

16

第7课 第2课时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17

18

19

第8课 第1课时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20

21

22

23

教案设计( 学期 )

1

第1课 第1课时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2

3

4

第2课 第2课时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5

6

7

第3课 第1课时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8

9

一、聆听《歌唱二小放牛郎》

1. 前两个故事,我们都请同学讲,这个故事我请录音机讲,请你们听仔细——播放本歌录音。

2. 设问:谁听清楚了这个故事? 能复述一遍吗?

3. 再听一次:记着歌曲的情节。歌曲中的主角是谁? 配角是谁?

4. 师生讨论:歌曲的人物及场景。

5. 在教师指导下布置场景、分配角色。注意:要发动学生设计与自荐表演角色(王二小、鬼子) ,其他同学扮群众角色及牛群、小草等。 6. 插放本歌录音,根据歌曲的叙事过程学生演小品。 7. 小结:这是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小英雄留下的足迹。 二、聆听《红梅赞》

1. 课前请个别学生准备歌剧《江姐》的剧情故事。在欣赏前给全体学生讲这一故事。 2. 欣赏全歌。

设问:歌名《红梅赞》的含义是什么? 3. 再听歌曲:

设问:你从歌曲的情感与风格中领悟到什么? (提示:书上插图是江姐的形象)

4. 小结:这是反映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先辈留下的“足迹”。 三、表演《我怎样长大》

1. 这首歌的歌词看来很简单,但却非常富有哲理,因此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理解其深刻的含义。结合前面作品中表现的英雄足迹,对学生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2. 这首歌的曲调是三拍子,学唱时要求学生用三拍子的指挥图式边唱边划拍进行。放慢速度分两个乐段学习,一般不会有太大困难。

3. 二声部合唱有一定难度,教学时要慎重处理。如有困难,可适当降低难度,如每句的第一音把三度改为同度,可能会容易些。

4. 在歌曲的表演时,注意歌词的语气,如疑问句、答句,尤其要唱好三拍子的流畅性及二声部的和谐。

5. 在学生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讨论,说说自己应“怎样长大”? 四、编创与活动

1. 根据歌曲《红星歌》、《红梅赞》、《歌唱二小放牛郎》说说革命的历史足迹。用线连一连。

2. 展示各自准备的资料、CD 、VCD 、图片、故事,比比谁的资料最生动。

10

第4课 第2课时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11

12

第5课 第2课时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13

2. 聆听范唱。提出三个要求: (1)歌曲的内容是什么? (2)有几个声部组成?

(3)随范唱划指挥图式,有什么发现? 3. 讨论以上三个问题,不清楚的可再听范唱。 4. 听一遍曲调范奏,学生再进行划拍练习。 5. 结合曲调讲解变拍子(详见右边) 。

6. 学唱前8小节曲调。要求打出每小节的强拍。 (每小节强拍拍手,其它拍拍腿)

7. 在前8小节唱得非常熟练的基础上,把全班分为二个声部。分声部各学唱自己的声部曲调。(因为这部分节奏与前8小节一样,所以必需在前8小节熟练的前提下再学习第二部分。)

8. 弱起小节不必从理论上去讲,而是从歌调的重音布局去阐述,如“我那故乡的小路”其重音在“故”字上。这样学生很自然把弱起小节唱好。 9. 歌曲的高潮是第二部分,也是本歌的重点与难点。要以对故乡“弯弯小路”与“路旁小花”的思念之情作倾诉的歌唱,以主人翁“我”的身份投入到歌声之中去表现。

10. 设计打击乐伴奏,注意4/4与3/4的交换。如: 三、聆听《思乡曲》

1. 导入:由介绍《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作者马思聪→《思乡曲》创作背景。

2. 学唱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并要求能背唱(该曲调即教材本曲的主题) 。 3. 初听乐曲。

设问:当你听到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时,请举手。 4. 复听乐曲。

设问:小提琴独奏《思乡曲》给你什么感受? 5. 小结:乐曲表现了远离故乡的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四、变奏练习:创作活动 1. 不讲变奏的概念。

2. 从本书上的“例”开始练习。3. 完善书本上的“例”,

学生自己作变化发展。不要受书上的“例”限制,可以自由创作变奏曲,不仅是同一拍号,还可以是变拍子的。 五、音乐知识:变拍子

1. 变拍子的乐理知识结合歌曲《故乡小路》的教学顺带进行。 2. 教学时不从理论上讲解,而从谱的现象上去切入。

14

15

16

第7课 第2课时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17

18

19

第8课 第1课时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20

21

22

23


相关内容

  • 小学语文备课大师 首页
  • - 网 上 书 屋 武 侠 小 说 作 文 宝 库 流 量 分 析 名 师 在 线 在 线 词 典 小学语文一上备课室 [热荐]汉语拼音全套flash在线学习 07-22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7-21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7-20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 ...

  • 一年级音乐 教案
  • 清源镇学区 2016至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教 者: 清源镇学区集体备课组 清源镇学区 小学音乐集体备课组成员名单 组 长:李建学 成 员:李建学 宣 宏 王春花 张福德 周丽霞 李晓樱 王晓霞 孙杰善 王文飞 张 琴 备课要求: 1. 组长每周四组织备课组成员,对下周所备教案 ...

  • 小学音乐苏少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唱:姑苏风光 水乡外婆桥]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 小学音乐苏少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唱:姑苏风光 水乡外婆桥> 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 学习歌曲<姑苏风光>, 领略姑苏风情, 体会到"一字多音"的婉转.绵延的柔美特色, 激发学生对苏州民歌的热爱. 2. 指导学生用苏州方言 ...

  • 关于召开小学数学新课程与实验教材研讨会的通知
  • 关于评选2013年度(第五届)西南师大版课标教材优秀论文.优 秀课件.优秀教案的通知 各实验区: 为了进一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帮助各实验区在教材(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语文>.中小学<音乐>)实验过程中更好地总结经验,交流教学实验成果,调动广大教研人员的教改热 ...

  • 小学音乐人音版 六年级上册6两岸情深[聆听 丢丢铜仔]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 小学音乐人音版 六年级上册6两岸情深<聆听 丢丢铜仔> 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能听出乐曲<丢丢铜仔>的主奏乐器二胡, 说出1.2段旋律各自的特点及不同情绪. 2.聆听乐曲<阿里山的姑娘>, 自选乐器并设计节奏为1伴奏, 表现乐曲热 ...

  • 新人音版五年级上册[丰收节日]教案
  • 洮北区小学联盟体共享教案 课 时 教 学 计 划 学校: 课题 金祥小学 <丰收的节日> 主备人: 王小东 课型 唱歌课 审核人: 蒋 麟 课时 1 教材 分析 <丰收的节日>是一首新疆塔塔尔族民歌.歌曲运用了明快的节奏和鲜明的 民族韵律,描绘了少数民族庆丰收时载歌载舞的热闹 ...

  • 新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教案
  • 第二单元 祖国颂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教学<歌唱祖国> 2.欣赏教学<神圣的战争>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歌唱祖国>,体验进行曲风格的特点,感受祖国的美好. 2.欣赏分段学唱,进行识谱练习,教师讲解作品作者与创作背景,并拓展欣赏<神圣 ...

  • 小学二年级上册[小狗圆舞曲]教案
  • <小狗圆舞曲>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感受圆舞曲流连贯.转动的旋律的特点,创作符合圆舞曲特点的旋律,并合作表演,巩固音乐知识. 2.说.演等多种感官的体验,自主总结出圆舞曲的旋律特点,并能在音乐活动中创作. 3.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由课内延伸至课 ...

  • 二年级上册音乐及教案
  • 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二年级上册教材<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编写的.它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并提出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教材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