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防止医疗事故差错管理制度
一、 防止接错患者
1、 到病室接患者时,根据手术通知单核对以下各项:病室、床
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及规定手术时间。
2、 患者接到手术室,须送到规定的手术间内,并由该手术间巡
回护士第二次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及手术部位等。
3、 麻醉医师及手术第一助手再作第三次核对。
二、 防止摔伤碰伤患者
1、 接送患者出入房门时应注意保护患者头部及手足,防止碰
伤。移动患者至手术台或平车,须有人扶住车身防止滚动。搬动患者时应轻巧稳妥。
2、 患者(特别是小儿)卧在手术台上等待手术或手术完毕等待
送回病房时,巡回护士应在旁照顾,防止掉床摔伤。
3、 全身麻醉诱导期及苏醒期应有人在旁协助,注意患者肢体位
置,防止挤压撞伤,必要时用保护带固定。
4、 经常检查平车、担架有否损坏,防止接送时摔伤患者。
三、防止因器械不足或不良造成意外
1、 手术前护士应根据手术需要准备器械,并应检查其性能是
否良好。
2、 施行重大或特殊手术所需特殊器械,手术者应在手术前一
日亲自检查是否备齐、适用。
3、 在进行重要手术步骤前,手术者应先检查器械是否适用。
发现有坏损器械,应交巡回护士处理。
4、 应备有急用的器械单包。
四、防止手术部位错误
1、 脑、颈、胸、肾、肢体等部位以及疝的手术,应在手术单
上注明何侧。
2、 在手术开始前,手术者必须按照病历记载、X线片等核对
手术部位。
五、防止错用药物
1、 使用任何注射药物,应先核对瓶签,并会同另一人核对浓
度、剂量,然后使用。瓶签脱落、字迹不清或有疑问者,
一律不用。用过的空安瓿,应留在桌上以备核对,待手术
完毕,方可弃去。
2、 局麻加肾上腺素时,应先问明剂量再加。
3、 手术台上应采用专用容器盛局麻药液,以免与其他药物混
淆。
4、 执行口头医嘱用药,要复诵一遍,并作记录。
六、防止器械和纱布遗留于创口或体腔内
1、 手术开始前,器械护士应对所需器械及敷料作全面整理,
做到各有固定的地方,有条不紊。同时应与巡回护士认真
清点器械、纱布、纱垫、缝针等的数量,至少应清点两次,并由巡回护士将准确数字登记备查。
2、 随患者带入手术间的创口敷料、绷带等,以及消毒手术区
所用纱布、纱球等,应在手术开始前,全部送出手术间。
3、 在手术过程中,手术人员应随时做到手术区周围的物品整
齐有序,医师不得自行拿取器械,暂不用的物品应及时交
还器械护士,不得乱丢或堆积手术区周围。
4、 在手术过程中,所增减的敷料及器械,巡回护士应准确记
录。
5、 深部手术填入纱布垫或留置止血钳时,手术者应及时告知
助手和器械护士,以便清点,防止遗留。凡胸、腹腔内所
用纱布垫,必须留有长带,带显影线或在带上夹止血钳,
应放在创口外,以防纱布垫遗留在体腔内。
6、 深部脓肿或多发脓肿行切开引流时,创口内所填入的纱布、
引流物种类和数目,均应详细记录在麻醉单上,手术完毕,再正式记录于手术记录内,取出时应与记录数核对。
7、 凡手术台上掉下的纱布(垫)、器械、缝针,均应及时拣起,
放在固定地方,任何人未经巡回护士许可不得拿出室外。
8、 在缝合胸、腹腔或深部创口前,巡回护士及器械护士应清
点纱布、纱垫、器械、缝针等数量,并与术中所登记的数
字核对,完全相符或确保胸、腹腔内无纱布等存留时,方
准缝合。
七、防止输错血
输血前应仔细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三遍:取血人在血库与发血人对一遍,回手术室再与巡回护士对一遍,输血前巡回护士与麻醉医师再对一遍。取血人每次只能取一名患者所需的血。
八、防止烫伤烧伤患者
1、 使用电灼器时,电极板要平坦,紧贴患者皮肤,固定于患
者肌肉丰厚处,防止电极板灼伤患者。患者身体其他部位,避免与手术床上的金属部分接触。
2、 使用化学药品要准确掌握浓度剂量及方法,避免灼伤粘膜、
皮肤。
十、防止创口感染
1、 全体医护人员应加强无菌观念,熟练无菌技术,严格遵守
手术室无菌技术常规。手术间内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活动,以免浮尘飞扬。
2、 一切人员应经常注意自己及他人有无违犯无菌技术,发现
时应立即纠正。有违犯无菌技术之处,一经指出,任何人
不得争辩,并应立即纠正。
3、 手术进行中有可能污染时,应小心保护切口及手术区。有
污染性标本及已污染的器械,应放在指定的盒内。
4、 先作无菌手术,后作污染等术,最好将无菌与污染手术划
分专用手术问,分别进行手术,以减少无菌手术感染率。
5、 手术者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组织创伤。若手术时间超
过6小时,则手术区周围应重新加盖无菌巾单。
6、 施行感染手术的人员,手术后不得至其他手术间参观走动。
手术室防止医疗事故差错管理制度
一、 防止接错患者
1、 到病室接患者时,根据手术通知单核对以下各项:病室、床
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及规定手术时间。
2、 患者接到手术室,须送到规定的手术间内,并由该手术间巡
回护士第二次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及手术部位等。
3、 麻醉医师及手术第一助手再作第三次核对。
二、 防止摔伤碰伤患者
1、 接送患者出入房门时应注意保护患者头部及手足,防止碰
伤。移动患者至手术台或平车,须有人扶住车身防止滚动。搬动患者时应轻巧稳妥。
2、 患者(特别是小儿)卧在手术台上等待手术或手术完毕等待
送回病房时,巡回护士应在旁照顾,防止掉床摔伤。
3、 全身麻醉诱导期及苏醒期应有人在旁协助,注意患者肢体位
置,防止挤压撞伤,必要时用保护带固定。
4、 经常检查平车、担架有否损坏,防止接送时摔伤患者。
三、防止因器械不足或不良造成意外
1、 手术前护士应根据手术需要准备器械,并应检查其性能是
否良好。
2、 施行重大或特殊手术所需特殊器械,手术者应在手术前一
日亲自检查是否备齐、适用。
3、 在进行重要手术步骤前,手术者应先检查器械是否适用。
发现有坏损器械,应交巡回护士处理。
4、 应备有急用的器械单包。
四、防止手术部位错误
1、 脑、颈、胸、肾、肢体等部位以及疝的手术,应在手术单
上注明何侧。
2、 在手术开始前,手术者必须按照病历记载、X线片等核对
手术部位。
五、防止错用药物
1、 使用任何注射药物,应先核对瓶签,并会同另一人核对浓
度、剂量,然后使用。瓶签脱落、字迹不清或有疑问者,
一律不用。用过的空安瓿,应留在桌上以备核对,待手术
完毕,方可弃去。
2、 局麻加肾上腺素时,应先问明剂量再加。
3、 手术台上应采用专用容器盛局麻药液,以免与其他药物混
淆。
4、 执行口头医嘱用药,要复诵一遍,并作记录。
六、防止器械和纱布遗留于创口或体腔内
1、 手术开始前,器械护士应对所需器械及敷料作全面整理,
做到各有固定的地方,有条不紊。同时应与巡回护士认真
清点器械、纱布、纱垫、缝针等的数量,至少应清点两次,并由巡回护士将准确数字登记备查。
2、 随患者带入手术间的创口敷料、绷带等,以及消毒手术区
所用纱布、纱球等,应在手术开始前,全部送出手术间。
3、 在手术过程中,手术人员应随时做到手术区周围的物品整
齐有序,医师不得自行拿取器械,暂不用的物品应及时交
还器械护士,不得乱丢或堆积手术区周围。
4、 在手术过程中,所增减的敷料及器械,巡回护士应准确记
录。
5、 深部手术填入纱布垫或留置止血钳时,手术者应及时告知
助手和器械护士,以便清点,防止遗留。凡胸、腹腔内所
用纱布垫,必须留有长带,带显影线或在带上夹止血钳,
应放在创口外,以防纱布垫遗留在体腔内。
6、 深部脓肿或多发脓肿行切开引流时,创口内所填入的纱布、
引流物种类和数目,均应详细记录在麻醉单上,手术完毕,再正式记录于手术记录内,取出时应与记录数核对。
7、 凡手术台上掉下的纱布(垫)、器械、缝针,均应及时拣起,
放在固定地方,任何人未经巡回护士许可不得拿出室外。
8、 在缝合胸、腹腔或深部创口前,巡回护士及器械护士应清
点纱布、纱垫、器械、缝针等数量,并与术中所登记的数
字核对,完全相符或确保胸、腹腔内无纱布等存留时,方
准缝合。
七、防止输错血
输血前应仔细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三遍:取血人在血库与发血人对一遍,回手术室再与巡回护士对一遍,输血前巡回护士与麻醉医师再对一遍。取血人每次只能取一名患者所需的血。
八、防止烫伤烧伤患者
1、 使用电灼器时,电极板要平坦,紧贴患者皮肤,固定于患
者肌肉丰厚处,防止电极板灼伤患者。患者身体其他部位,避免与手术床上的金属部分接触。
2、 使用化学药品要准确掌握浓度剂量及方法,避免灼伤粘膜、
皮肤。
十、防止创口感染
1、 全体医护人员应加强无菌观念,熟练无菌技术,严格遵守
手术室无菌技术常规。手术间内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活动,以免浮尘飞扬。
2、 一切人员应经常注意自己及他人有无违犯无菌技术,发现
时应立即纠正。有违犯无菌技术之处,一经指出,任何人
不得争辩,并应立即纠正。
3、 手术进行中有可能污染时,应小心保护切口及手术区。有
污染性标本及已污染的器械,应放在指定的盒内。
4、 先作无菌手术,后作污染等术,最好将无菌与污染手术划
分专用手术问,分别进行手术,以减少无菌手术感染率。
5、 手术者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组织创伤。若手术时间超
过6小时,则手术区周围应重新加盖无菌巾单。
6、 施行感染手术的人员,手术后不得至其他手术间参观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