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飞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感叹句和问句的语气

 2.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航天飞机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特点。

3.能根据所学为航天飞机写一段自我介绍设计一张名片.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并为航天飞机设计一张名片.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1.师述:在蔚蓝的天空中,有一架银白色的飞机正在自由自在地飞翔,飞机可神气了。

看:出示课件(飞机在空中做各种动作)

2.问:飞机是怎么飞的呀?出示

3.如果你就是那架飞机,此时此刻,你心中会想些什么呢?

谁来得意地把这句话读读?师评价。

二、学习第二段

1.飞机飞得正得意时,突然一声呼啸,飞机看到了什么?

2.你觉得他长得什么样?生自由读第二小节

3.通过读,你读懂了什么?生交流:

①外形大(相机板书)

“庞然大物”指名读,理解(出示图片,师述:看飞机已经够大了,航天飞机比他大得多呢!)再读

②速度快(相机板书)

“无影无踪”指名读,理解(连影儿也没了) 再读

4.航天飞机真是个庞然大物,他飞得可真快啊!齐读第二小节

三.学习第三段

过渡:这是什么呀?怎么飞得这样快?飞机找到了智慧老人,想问个究竟,那么智慧老人向飞机说了些什么呢?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1.智慧老人是怎样介绍航天飞机的?(相机板书:本领大)

2.生述,随机出示,指名交流

①从这段话,你了解到了什么?航天飞机比飞机飞得更高更快。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②指名读句子。强调数字“两万米”“几十万米”“七分钟”“四个多小时”

③课件出示,师述: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有多远呢?我们来看一下地图,航天飞机只需要七分钟就能横跨我们中国,他的速度是航天飞机的30多倍呢。航天飞机飞得真快啊,请你再来读读

④这里列出了这么多数字把航天飞机和普通飞机进行比较,就是运用了列数据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来,我们一起读,读出航天飞机飞得高和快。

3.智慧老人还介绍了航天飞机有特殊的本领呢。

①指名读描写航天飞机本领的句子。(强调:“巨大的手臂”这里是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②那就跟随着老师一起去看看航天飞机工作的情景,播放录象。

③航天飞机的本领可真大呀,齐读该自然段

3.总结:在这自然段里,智慧老人运用了列数据、作比较和比喻的手法,仔细地介绍了航天飞机,来,我们一起来读出航天飞机的本领之大。读第三自然段,读出航天飞机的本领之大。

4.此时此刻,你想对航天飞机说些什么呢?请你带着敬佩的感情读课题。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航天飞机这么神通广大,听了智慧老人的介绍,飞机没了先前的那股得意劲,此时的飞机心里想些什么呢?(航天飞机的本领可真大呀,我比不上他。|我也有自己的本领啊,我能在空中爬升、俯冲,还能翻筋斗。)

2、小朋友多会安慰飞机呀,和蔼的智慧老人也看出了飞机的心思,亲切地说:引读第四自然段。

五、拓展写话

1、师小结:是呀,飞机和航天飞机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作用,就像我们每个人一样都有自己的长处,不能太骄傲,也不需要自卑。

2、听了智慧老人的话,飞机的心里平静了很多,而且他还非常想认识航天飞机,现在就请小朋友为航天飞机设计一张名片。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感叹句和问句的语气

 2.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航天飞机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特点。

3.能根据所学为航天飞机写一段自我介绍设计一张名片.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并为航天飞机设计一张名片.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1.师述:在蔚蓝的天空中,有一架银白色的飞机正在自由自在地飞翔,飞机可神气了。

看:出示课件(飞机在空中做各种动作)

2.问:飞机是怎么飞的呀?出示

3.如果你就是那架飞机,此时此刻,你心中会想些什么呢?

谁来得意地把这句话读读?师评价。

二、学习第二段

1.飞机飞得正得意时,突然一声呼啸,飞机看到了什么?

2.你觉得他长得什么样?生自由读第二小节

3.通过读,你读懂了什么?生交流:

①外形大(相机板书)

“庞然大物”指名读,理解(出示图片,师述:看飞机已经够大了,航天飞机比他大得多呢!)再读

②速度快(相机板书)

“无影无踪”指名读,理解(连影儿也没了) 再读

4.航天飞机真是个庞然大物,他飞得可真快啊!齐读第二小节

三.学习第三段

过渡:这是什么呀?怎么飞得这样快?飞机找到了智慧老人,想问个究竟,那么智慧老人向飞机说了些什么呢?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1.智慧老人是怎样介绍航天飞机的?(相机板书:本领大)

2.生述,随机出示,指名交流

①从这段话,你了解到了什么?航天飞机比飞机飞得更高更快。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②指名读句子。强调数字“两万米”“几十万米”“七分钟”“四个多小时”

③课件出示,师述: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有多远呢?我们来看一下地图,航天飞机只需要七分钟就能横跨我们中国,他的速度是航天飞机的30多倍呢。航天飞机飞得真快啊,请你再来读读

④这里列出了这么多数字把航天飞机和普通飞机进行比较,就是运用了列数据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来,我们一起读,读出航天飞机飞得高和快。

3.智慧老人还介绍了航天飞机有特殊的本领呢。

①指名读描写航天飞机本领的句子。(强调:“巨大的手臂”这里是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②那就跟随着老师一起去看看航天飞机工作的情景,播放录象。

③航天飞机的本领可真大呀,齐读该自然段

3.总结:在这自然段里,智慧老人运用了列数据、作比较和比喻的手法,仔细地介绍了航天飞机,来,我们一起来读出航天飞机的本领之大。读第三自然段,读出航天飞机的本领之大。

4.此时此刻,你想对航天飞机说些什么呢?请你带着敬佩的感情读课题。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航天飞机这么神通广大,听了智慧老人的介绍,飞机没了先前的那股得意劲,此时的飞机心里想些什么呢?(航天飞机的本领可真大呀,我比不上他。|我也有自己的本领啊,我能在空中爬升、俯冲,还能翻筋斗。)

2、小朋友多会安慰飞机呀,和蔼的智慧老人也看出了飞机的心思,亲切地说:引读第四自然段。

五、拓展写话

1、师小结:是呀,飞机和航天飞机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作用,就像我们每个人一样都有自己的长处,不能太骄傲,也不需要自卑。

2、听了智慧老人的话,飞机的心里平静了很多,而且他还非常想认识航天飞机,现在就请小朋友为航天飞机设计一张名片。


相关内容

  • 乐高积木电子教案
  • 第 周第 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星期 )累计教案 1 个 课题(内容): 介绍乐高积木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了解乐高积木,培养兴趣. 2.介绍乐高积木的有关历史. 教学重难点: 学生初步了解乐高积木,培养兴趣. 板书设计: 初识乐高积木 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 ...

  • 梦圆飞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 <梦圆飞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沈闸中心小学 哈静超 ([1**********])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五年级语文下册<梦圆飞天>. 二.教材说明 <梦圆飞天>这篇富有时代气息的课文报道了我国的‚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的经过,按事情发展的顺 ...

  • 水上飞机 教学反思
  • 水上飞机 教学反思 <水上飞机>这篇课文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情节有趣,语言生动活泼.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方式进行教学: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第2至6自然段,小海鸥通过与水上飞机交谈,了解了水上飞机的主要用途.这也是课文的重点之处,在这一重点部分的处理中我采用学习单的 ...

  • [蝙蝠和雷达]教案+课后反思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11.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 安外三条小学 徐杰 教学目标: 1.流利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继续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2.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拓宽视野. 教学重点: 1.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继续学 ...

  • 19.[航天飞机]教学设计
  • <航天飞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航天飞机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特点,激发儿童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 ...

  • 语文教案4.4
  • 数 学 语 文 笔 记 2010 年---2011 年 第 二 学 期 盐场小学四年四班 教者 高洪梅 2012 年 2 月 第 二 学期 四年级 语文 科教学进度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27--3.2 3.5--3.9 3. ...

  • 15水上飞机第二课时
  • 备课时间:20150411 上课时间:20150513 总课时数_40__ 15.水上飞机(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学习课文内容. 2.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激发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造 福的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课文内容,通过角色语言,了解水上飞机的特殊用途和 种类, ...

  •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与反思
  •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简介: 这是一篇关于仿生学的课文,课文开篇以科学家从鸟类飞行得到启示,发明了飞机,引出了"可以说,鸟儿是人类的'老师'":接着,重点介绍了人类在飞机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等方面向鸟类,蜻蜓苍蝇蚊子蜜蜂等学习的例子,具体地说明了:&q ...

  • 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课 题:1拐弯处的回头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懂课文,理解父亲表示爱的方式,感受文中.生活中的亲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主动认识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教学难.重点: 1.联系生活经历理解课文,读懂文中同学所说的话,感受理解文中.生活中的父亲表达爱的方式.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