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实例

《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一、设计目的

1、巩固、提高、充实和运用所学的《钢结构》课程有关理论知识; 2、培养和锻炼独立工作能力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为将来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二、设计要求

必须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规定的有关设计公式及设计内容。

三、设计题目

按照表格中所给设计任务条件,进行简支钢板梁桥的主梁设计,截面都采用焊接双轴对称工型截面。

四、设计内容

包括主梁的截面选择、变截面设计、截面校核、翼缘焊缝计算、腹板加劲肋配置、支座处支承加劲肋设计等内容,并画出设计后的主梁构造图。

五、已知条件

跨度:15米 钢号:16Mn 焊条号:E50 恒荷载标准值:98kN

活载标准值:202kN 集中荷载个数:5个 集中荷载跨度C=2.5米

六、其它说明

1、恒、活荷载的分项系数分别为1.2、1.4;

2、表中恒荷载标准值包括主梁上的次梁自重,且集中荷载F是恒、活荷载通过次梁传到主梁上; 3、主梁自重估计值均为q4kN/m,且主梁钢板采用手工焊接; 4、主梁允许最大挠度值vT/l1/400; 5、主梁的截面建筑容许最大高度为2500mm。

七、设计过程

㈠主梁设计

1

主梁自重标准值qGK4kN/m,设计值为q1.24kN/m4.8kN/m。 则主梁最大剪力(支座处)为

5ql54.815

VmaxF400.4kN1037kN

2222

最大弯矩(跨中)为

Mmax

Rlql2F7.5F5F2.5282

1237.2154.815400.47.5

400.47.5kNm4639.5kNm282

2

采用焊接工字形组合截面梁,估计翼缘板厚度tf16mm,故抗弯强度设计值f295N/mm2。

Mx4639.5106

计算需要的截面模量为 Wxmm314978103mm3

xf1.05295

2、试选截面

⑴确定腹板高度h0

①建筑允许最大高度 hmax2500mm ②按刚度条件,梁的最小高度为

hmin

fl295

40015000mm1377mm 66

1.28510vT/l1.28510

③经济梁高,按经验公式

hce7x3001426mm 取梁的腹板高度为 h01400mm ⑵确定腹板厚度tw

Vmax1037103

①按抗剪要求腹板厚度为 tw1.21.2mm5.2mm

h0fv1400170②按经验公式 twh0/11

/11cm1.1cm

取腹板厚度 tw12mm

⑶确定翼缘尺寸

每个翼缘所需截面积为

Wxtwh01497810312140022

 Af mm7899mmh0661400

翼缘宽度为

bh/5~h/31400/5~1400/3mm280~467mm 取b320mm

翼缘厚度为 tAf/b7899/320mm24.7mm 取t26mm

tw12mm

3、截面验算

⑴梁的截面几何参数

hh02t1400226mm1452mm h1h02t/21400226/2mm1426mm

Ix

113

bh3btwh032145.2330.81403cm41120419cm4 12122I21120419Wxxcm315433cm3

h145.2



Atwh02bt1.21402322.6cm2344.4cm2

⑵强度验算

①验算抗弯强度

Mx4639.5106222

 N/mm286.3N/mmf295N/mm3

xWnx1.051543310

②验算抗剪强度

VmaxS103710332026713700123502

N/mm

Ixtw112041910412

68.4N/mm2fv170N/mm2

③主梁的支承处以及支承次梁处均配置支承加劲肋,故不验算局部承压强度(即c0)。 ④验算折算应力(腹板端部)

Mmaxh0/24639.51061400/222

1 N/mm290N/mm4

Ix112041910VS1200.21033202671322

1 N/mm8.8N/mm4

Ixtw11204191012

则折算应力为

ZS131290238.82N/mm2290.4N/mm21.1f324.5N/mm2

⑶刚度验算

全部永久荷载与可变荷载的标准值在梁跨中产生的最大弯矩为

1

R5300300415kN930kN

2

2

2

9301541521 Mk3007.530053002.5.5kNm kNm34872825MklvT1 vT53487.5106150001



l1.348EIx1.3482.061051120419400104551l

4、变截面的设计

⑴变截面位置和端部截面尺寸

梁的截面在半跨内通常做一次改变,可以节约钢材,一般在距支座l/6处改变截面比较经济。 此处的弯矩 M2577.5kNm,剪力 V1025kN 变截面所需的翼缘宽度

M2577.5106

Wmm38.321106mm3

xf1.05295

3

btWhtwh0/6/h18.3211061452121400/6/14262mm23243mm2

3

2



令厚度t26mm不变,采用b200mm仍满足各项要求。

⑵变截面后强度验算

① 截面的几何参数

133Ixbhbtwh0

12

1200145232001214003mm48.03109mm412





2Ix28.03109

Wxmm31.106107mm3

h1452

S1bth1/2200261426/2mm33.71106mm3

h140014003h63

SS10tw03.7110612mm6.6510mm

2424

②变截面强度验算

a.验算抗弯强度

2577.5106222

N/mm221.9N/mmf295N/mm  1.051.106107

xWx

M

b.验算抗剪强度

VS10251036.65106222

N/mm70.7N/mmf170N/mm  v98.031012Ixtw

c.验算折算应力(腹板端部)

Mh0/22577.51061400/2N/mm2224.69N/mm2 198.0310Ix

VS110251033.7110622

1 N/mm39.46N/mm98.031012Ixtw

则折算应力为

ZS131224.692339.462N/mm2234.9N/mm21.1f324.5N/mm2

③变截面刚度验算

跨中有5个间距(C2.5m)相等的集中荷载Fk300kN,近似折算成均布荷载

qk

Fk300

44124kN/mm,变截面位置在距支座l/6处,即1/6。 C2.5

22

最大相对挠度为

vT5qkl3

l384EIX

I

3x13.2143

Ix

3

[1**********]1500010411

13.21343 9

3842.06105112041961048.03106

v11

T415l400

5、翼缘焊缝设计

⑴支座处

VmaxS110371033.71106

hfmm1.71mm

w1.48.031092001.4Ixff ⑵变截面处

VS1102510332026713

hfmm1.94mm w4

1.4Ixff1.4112041910200

对于手工焊 hfmin1.5max1.5267.65mm,采用 hf10mm。

㈡设计和布置其腹板加劲肋

h0/tw1400/12116.780235/fy66,并且h0/tw170235/fy140,应配置横向加劲肋。

按构造要求横向加劲肋的间距应为a0.5h00.51400mm700mm,

a2h021400mm2800mm。故在两个次梁与主梁连接处之间应增设一个横向加劲肋,加劲肋之间的间距取为a2000mm,加劲肋成对布置于腹板两侧,如图所示,

1、计算区格腹板的局部稳定



仅布置横向加劲肋,由于c0,故按公式

cr

1进行计算。 cr

2

2

2、临界应力计算

⑴cr的计算:由于主梁受压翼缘扭转受到约束

h/t

b0w

1771400/12345

0.7990.85

235177235

fy

则crf295N/mm2

⑵cr的计算:a/h02000/14001.41.0,故 s

h0/tw

5.344h0/a2

fy235

1400/12

415.3441400/20002

345

1.280.8 235

则cr10.59s0.8fv10.591.280.8170N/mm2121.856N/mm2 3、各区格计算

横向加劲肋采用对称布置,其尺寸为 外伸宽度为

bs

h014004040mm86.7mm

3030

取bs90mm。

厚度为 ts取ts6mm。

5、支座支承加劲肋的设计

①支座加劲肋的宽度为支座处翼缘的宽度bce200mm,则支座支承加劲肋采用200mm16mm ②支座支承加加劲肋计算,如图所示

bs90

mm6mm 1515

A1.62014.851.2cm249.82cm2

11

Ix1.620314.851.23cm41068.81cm4

1212

i 

I.81

cm4.63cm A49.82

h0140030.2 i4.6310

查表得0.935,(b类)

R1237.2103222

N/mm265.6N/mmf295N/mm2

A0.93549.8210 支座加劲肋端部刨平顶紧,其端部承压应力,得

R1237.2103

ceN/mm2386.6N/mm2fce400N/mm2

Ace16200 ③支座支承加劲肋与腹板用直角角焊缝连接,焊脚尺寸为

R1237.2103

hfmm3.16mm w

0.7214002000.7lwff hf1.5max1.526mm7.6mm 取hf8mm

《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一、设计目的

1、巩固、提高、充实和运用所学的《钢结构》课程有关理论知识; 2、培养和锻炼独立工作能力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为将来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二、设计要求

必须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规定的有关设计公式及设计内容。

三、设计题目

按照表格中所给设计任务条件,进行简支钢板梁桥的主梁设计,截面都采用焊接双轴对称工型截面。

四、设计内容

包括主梁的截面选择、变截面设计、截面校核、翼缘焊缝计算、腹板加劲肋配置、支座处支承加劲肋设计等内容,并画出设计后的主梁构造图。

五、已知条件

跨度:15米 钢号:16Mn 焊条号:E50 恒荷载标准值:98kN

活载标准值:202kN 集中荷载个数:5个 集中荷载跨度C=2.5米

六、其它说明

1、恒、活荷载的分项系数分别为1.2、1.4;

2、表中恒荷载标准值包括主梁上的次梁自重,且集中荷载F是恒、活荷载通过次梁传到主梁上; 3、主梁自重估计值均为q4kN/m,且主梁钢板采用手工焊接; 4、主梁允许最大挠度值vT/l1/400; 5、主梁的截面建筑容许最大高度为2500mm。

七、设计过程

㈠主梁设计

1

主梁自重标准值qGK4kN/m,设计值为q1.24kN/m4.8kN/m。 则主梁最大剪力(支座处)为

5ql54.815

VmaxF400.4kN1037kN

2222

最大弯矩(跨中)为

Mmax

Rlql2F7.5F5F2.5282

1237.2154.815400.47.5

400.47.5kNm4639.5kNm282

2

采用焊接工字形组合截面梁,估计翼缘板厚度tf16mm,故抗弯强度设计值f295N/mm2。

Mx4639.5106

计算需要的截面模量为 Wxmm314978103mm3

xf1.05295

2、试选截面

⑴确定腹板高度h0

①建筑允许最大高度 hmax2500mm ②按刚度条件,梁的最小高度为

hmin

fl295

40015000mm1377mm 66

1.28510vT/l1.28510

③经济梁高,按经验公式

hce7x3001426mm 取梁的腹板高度为 h01400mm ⑵确定腹板厚度tw

Vmax1037103

①按抗剪要求腹板厚度为 tw1.21.2mm5.2mm

h0fv1400170②按经验公式 twh0/11

/11cm1.1cm

取腹板厚度 tw12mm

⑶确定翼缘尺寸

每个翼缘所需截面积为

Wxtwh01497810312140022

 Af mm7899mmh0661400

翼缘宽度为

bh/5~h/31400/5~1400/3mm280~467mm 取b320mm

翼缘厚度为 tAf/b7899/320mm24.7mm 取t26mm

tw12mm

3、截面验算

⑴梁的截面几何参数

hh02t1400226mm1452mm h1h02t/21400226/2mm1426mm

Ix

113

bh3btwh032145.2330.81403cm41120419cm4 12122I21120419Wxxcm315433cm3

h145.2



Atwh02bt1.21402322.6cm2344.4cm2

⑵强度验算

①验算抗弯强度

Mx4639.5106222

 N/mm286.3N/mmf295N/mm3

xWnx1.051543310

②验算抗剪强度

VmaxS103710332026713700123502

N/mm

Ixtw112041910412

68.4N/mm2fv170N/mm2

③主梁的支承处以及支承次梁处均配置支承加劲肋,故不验算局部承压强度(即c0)。 ④验算折算应力(腹板端部)

Mmaxh0/24639.51061400/222

1 N/mm290N/mm4

Ix112041910VS1200.21033202671322

1 N/mm8.8N/mm4

Ixtw11204191012

则折算应力为

ZS131290238.82N/mm2290.4N/mm21.1f324.5N/mm2

⑶刚度验算

全部永久荷载与可变荷载的标准值在梁跨中产生的最大弯矩为

1

R5300300415kN930kN

2

2

2

9301541521 Mk3007.530053002.5.5kNm kNm34872825MklvT1 vT53487.5106150001



l1.348EIx1.3482.061051120419400104551l

4、变截面的设计

⑴变截面位置和端部截面尺寸

梁的截面在半跨内通常做一次改变,可以节约钢材,一般在距支座l/6处改变截面比较经济。 此处的弯矩 M2577.5kNm,剪力 V1025kN 变截面所需的翼缘宽度

M2577.5106

Wmm38.321106mm3

xf1.05295

3

btWhtwh0/6/h18.3211061452121400/6/14262mm23243mm2

3

2



令厚度t26mm不变,采用b200mm仍满足各项要求。

⑵变截面后强度验算

① 截面的几何参数

133Ixbhbtwh0

12

1200145232001214003mm48.03109mm412





2Ix28.03109

Wxmm31.106107mm3

h1452

S1bth1/2200261426/2mm33.71106mm3

h140014003h63

SS10tw03.7110612mm6.6510mm

2424

②变截面强度验算

a.验算抗弯强度

2577.5106222

N/mm221.9N/mmf295N/mm  1.051.106107

xWx

M

b.验算抗剪强度

VS10251036.65106222

N/mm70.7N/mmf170N/mm  v98.031012Ixtw

c.验算折算应力(腹板端部)

Mh0/22577.51061400/2N/mm2224.69N/mm2 198.0310Ix

VS110251033.7110622

1 N/mm39.46N/mm98.031012Ixtw

则折算应力为

ZS131224.692339.462N/mm2234.9N/mm21.1f324.5N/mm2

③变截面刚度验算

跨中有5个间距(C2.5m)相等的集中荷载Fk300kN,近似折算成均布荷载

qk

Fk300

44124kN/mm,变截面位置在距支座l/6处,即1/6。 C2.5

22

最大相对挠度为

vT5qkl3

l384EIX

I

3x13.2143

Ix

3

[1**********]1500010411

13.21343 9

3842.06105112041961048.03106

v11

T415l400

5、翼缘焊缝设计

⑴支座处

VmaxS110371033.71106

hfmm1.71mm

w1.48.031092001.4Ixff ⑵变截面处

VS1102510332026713

hfmm1.94mm w4

1.4Ixff1.4112041910200

对于手工焊 hfmin1.5max1.5267.65mm,采用 hf10mm。

㈡设计和布置其腹板加劲肋

h0/tw1400/12116.780235/fy66,并且h0/tw170235/fy140,应配置横向加劲肋。

按构造要求横向加劲肋的间距应为a0.5h00.51400mm700mm,

a2h021400mm2800mm。故在两个次梁与主梁连接处之间应增设一个横向加劲肋,加劲肋之间的间距取为a2000mm,加劲肋成对布置于腹板两侧,如图所示,

1、计算区格腹板的局部稳定



仅布置横向加劲肋,由于c0,故按公式

cr

1进行计算。 cr

2

2

2、临界应力计算

⑴cr的计算:由于主梁受压翼缘扭转受到约束

h/t

b0w

1771400/12345

0.7990.85

235177235

fy

则crf295N/mm2

⑵cr的计算:a/h02000/14001.41.0,故 s

h0/tw

5.344h0/a2

fy235

1400/12

415.3441400/20002

345

1.280.8 235

则cr10.59s0.8fv10.591.280.8170N/mm2121.856N/mm2 3、各区格计算

横向加劲肋采用对称布置,其尺寸为 外伸宽度为

bs

h014004040mm86.7mm

3030

取bs90mm。

厚度为 ts取ts6mm。

5、支座支承加劲肋的设计

①支座加劲肋的宽度为支座处翼缘的宽度bce200mm,则支座支承加劲肋采用200mm16mm ②支座支承加加劲肋计算,如图所示

bs90

mm6mm 1515

A1.62014.851.2cm249.82cm2

11

Ix1.620314.851.23cm41068.81cm4

1212

i 

I.81

cm4.63cm A49.82

h0140030.2 i4.6310

查表得0.935,(b类)

R1237.2103222

N/mm265.6N/mmf295N/mm2

A0.93549.8210 支座加劲肋端部刨平顶紧,其端部承压应力,得

R1237.2103

ceN/mm2386.6N/mm2fce400N/mm2

Ace16200 ③支座支承加劲肋与腹板用直角角焊缝连接,焊脚尺寸为

R1237.2103

hfmm3.16mm w

0.7214002000.7lwff hf1.5max1.526mm7.6mm 取hf8mm


相关内容

  • 设计素描教学大纲
  • <设计素描>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制定人: 日期: 审核人: 日期: 批准人: 日期: 一.说 明 1. 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以设计意识为核心,调整传统的绘画素描教学模式,以适应现代设计的发展.在尊重学生艺术个性的前提下,以全新的思维方式研究.理解.认识事物并赋予联想.通过素描的线条.肌理. ...

  • 教学组织策略[精]
  • 教学组织策略 美国学者瑞格卢斯把教学策略分为三种:组织策略.授递策略和管理策略. 教学组织策略是指有关教学内容应按何种方式组织.次序应如何排列以及具体教学活动应如何安排(即如何做出教学处方)的策略.组织策略考虑的是如何将所选用的教学内容合理地加以编排,通常分为微策略和宏策略. 1.微策略 微策略关心 ...

  • 09模具与数控技术应用专业(3+2)教学计划
  • 09模具与数控技术应用专业(3+2)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5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先进 ...

  • 造价员和预算员的区别
  • 1.概念范围不同:工程预算是工程实施前对投资(或成本)的详细估算.工程造价是对工程项目的投资(或成本),或指对造价进行计算.控制.研究的工作.工程造价的内容阶包括预算.估算.概算.决算.现在已经统一改名为造价员了. 2.备案机制不同:以前的预算员只要领了证.章就基本上不管你怎么执业了,而如今的造价员 ...

  •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完整版)
  •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基本理念 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过程中,在通过交流与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能,感受信息 ...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能源方向) 教学改革试点申报材料 项目组组长:李克孝 项目组成员:李克孝 吴革新 张新才 杨长兴 郭 媛 田明朝 史 君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二○○三年五月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能源方向) 教学改革试点申报材料 一.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和依据 (一)陕西经济与能源工业发展的迫 ...

  • 生物信息学软件
  • 生物信息学软件 Bioinformatics software 课程编号: X10001 总学时数: 20学时 主讲教师: 肖 云 教材名称: 生物信息学 出 版 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 主 编: 李 霞 开课教研室: 生物信息教研室 学 分: 1学分 开课学期: 第1学期 课 ...

  • 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论文
  • 论 文 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学院:信息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学号:1302xxxxx 姓名:李健 2015年5月15日 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摘 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概况,电子信息技术包含的技术方向,电子专业主干课程简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从电子信息工程谈未来就业趋向和专业所需要 ...

  • 7工业机器人教学大纲
  • <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10142058 课程英文名称:Industrial Robots 课程总学时:20 讲课:20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