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医改对我国医改的启示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年5月第3卷第5期

・医改评论・

美国医改对我国医改的启示

李 玲

3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 100871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22982.2010.05.003

HealthcarereforminAmericaanditsindicationtoChina

LILing

ChinaCenterforEconomicResearch,PekingUniversity,B  2010年,,、中期诸多挑战。我国医疗卫生改革,包括公立医院改革、基本药物制度建立也将向实质化、协调化、规范化的纵深改革迈进。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中美作为具有世界话语权的两个大国,是否能以医疗卫生改革作为突破口,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新的动力,值得世界期待。

虽然我国与美国政治体制、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但美国本次医疗卫生改革在改革理想和改革立法进程上,都对我国有直接启示。一方面,医疗卫生改革是对人类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业,它不仅要实现健康作为基本人权的根本属性,也要遵从医疗体系内在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正由于美国与我国的差异性,才让美国的改革更能够成为我国的一面镜子。在与美国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更明确我国的制度优势所在,总结美国改革的经验与教训,从而在我国未来的改革中取长补短,让此轮医疗卫生改革真正为人民谋福利,并成为我国未来全新发展模式的一次突破性机遇。

,医疗保险,与美国经济在全球的领导地位极不相称。美国公民在医疗保险上的不平等,直接违背民主、平等和自由的美国精神。没有保险的公民所面对的医疗甚至生存问题,决不是个人问题,而是与美国社会直接相关的整体问题。享有医疗保障是国民的权利,不能完全由个人财富的多少来决定。因此,奥巴马在本次医疗卫生改革中,尤为强调政府对全民医疗保险必须承担职责,并致力于以政府的介入对医疗市场形成有效的制约和规范。这样的理念,以及据此而设计的医疗卫生改革措施,对于当前我国致力于建设公益性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也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2009年我国新医疗卫生改革方案出台以来,“公

益性”和政府主导成为医改的核心。中央和各地从政府职能部门、医疗机构,到保险和药品企业都在新医疗卫生改革精神的框架下进行了各种有益而丰富的尝试,涌现出许多具有特色的改革案例,为进一步改革的全面落实提供了经验。在未来的改革过程中,如何有效发扬我国的制度优势,在维护各相关部门改革积极性的同时,确保医疗卫生改革的公益性方向,无疑是极为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1坚持医疗卫生改革的公益性

从全球趋势来看,保证公益性是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改革目标,普惠式的全民医疗保障将彰显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奥巴马医改目标是全民医保,给已有医疗保险的人提供安全感,给无保险的人提供医

3

2强化医疗卫生改革政策制定的清晰性和可

操作性

奥巴马本轮医疗卫生改革的立法,不论是在政策的宏观导向还是具体执行上,都无法避免政治和

作者简介:李玲,女(1961年2),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卫生经济学、公共财政。E2mail:[email protected]

5

利益集团的影响,虽然改革规模远远不及我国,但却始终保证了高度的清晰性和可操作性。奥巴马最初提出的医疗卫生改革方案、众议院的医疗卫生改革法案和参议院的医疗卫生改革法案这三个版本,虽然在改革立场、政策设定和具体执行方式上都各有差异,但对于医疗筹资体系改革的各环节如覆盖面、成本、支付方式、对投保个人的要求、对企业的要求、政府补贴、个人如何选择保险计划、公共保险计划的细节,以及与原有老年、残疾医疗保险的关系等方面,都实现了具体到数字、具体到部门的政策设定。其中,许多具体政策的责任甚至已精确到部门的办公室级别,费用测算也精确到千美元的单位。这样的清晰性和规范性,行机构准确履行职责,,各个和调整。

我国此轮医疗卫生改革,由于各地和各部门缺乏统一化和细节化的操作流程,具体改革政策和财政投入在各地的执行过程中也具有相当的差异性,因此出现了改革方向不够统一、改革步伐不够协调,甚至部门间、地方间改革出现利益相互冲突和争斗的情况。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我国医改复杂性、全面性决定的,体现了医疗卫生改革环节本身的重要意义和政策的重要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医疗卫生改革政策制定的清晰性和可操作性不足。

美国规范化的政策制定过程为我国医疗卫生改革提供了借鉴。我国应该更重视改革政策的清晰性和可操作性,并在执行中实现充分的统筹与协调,让科学发展观在执政环节中得到具体的体现。

美国成功实现了该系统内1000多家医院信息的互联、互通、互享,使得监管者和患者都能够方便地进行评价和监管。美国退伍军人医疗系统的改革,也成为近20年来西方国家公用事业改革的一个亮点,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在进入21世纪后的医疗信息化改革,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美国退伍军人医疗系统改革的经验。

美国退伍军人医疗体系在医疗信息化方面改革的成功,得益于该系统的公立医院属性。而在美国医疗体系的其他环节,,、,导致它、标准。因此,医疗信息化在美国的推行过程中仍然具有现实的难度。我国不仅具有占据绝对主导性的公立医院体系,医疗机构在目标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且社会主义制度下整合的行政管理模式和易于推广的社会保障制度,使信息化系统的结构与医疗卫生体系特点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近年来,北京东城、上海闵行等地探索对辖区居民终身健康的信息化管理,在医疗信息化改革中实现了创新性的突破。这些尝试,是未来我国实现全面信息化的宝贵经验。

进一步在我国的制度优势下实行医疗信息化,不仅符合医疗卫生改革的需要,更能以此为契机,为进一步提高政府在公共事务和行政领域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绩效提供经验。基于当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信息具有传输速度极快、交流成本极低的两大特点。在高效的信息系统基础上,各种公共事务和非机密的行政过程信息可以在政府和公众之间形成充分的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有管理的民主”。在信息化过程中,各种相关的意见和政策的各种绩效指标能够实现透明、完全的沟通,将大大加强公共事务和行政过程中的民众参与和监督能力,促进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协调,并最终为政策的顺利执行创造更为顺畅的环境。

[收稿日期:2010204209 修回日期:2010204213]

(编辑 何 平)

3全面推进医疗信息化发展

奥巴马医疗卫生改革中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是全面推进医疗信息化。医疗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巨大优势,在当前美国已有的三个版本医疗改革法案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是奥巴马此次改革中争议最少的一环。事实上,医疗信息化在美国也并不是首次提出,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退伍军人医院体系的改革正是以医疗信息化为核心,创造了美国医疗卫生改革历史上独特的一幕。通过信息系统,

6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年5月第3卷第5期

・医改评论・

美国医改对我国医改的启示

李 玲

3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 100871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22982.2010.05.003

HealthcarereforminAmericaanditsindicationtoChina

LILing

ChinaCenterforEconomicResearch,PekingUniversity,B  2010年,,、中期诸多挑战。我国医疗卫生改革,包括公立医院改革、基本药物制度建立也将向实质化、协调化、规范化的纵深改革迈进。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中美作为具有世界话语权的两个大国,是否能以医疗卫生改革作为突破口,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新的动力,值得世界期待。

虽然我国与美国政治体制、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但美国本次医疗卫生改革在改革理想和改革立法进程上,都对我国有直接启示。一方面,医疗卫生改革是对人类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业,它不仅要实现健康作为基本人权的根本属性,也要遵从医疗体系内在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正由于美国与我国的差异性,才让美国的改革更能够成为我国的一面镜子。在与美国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更明确我国的制度优势所在,总结美国改革的经验与教训,从而在我国未来的改革中取长补短,让此轮医疗卫生改革真正为人民谋福利,并成为我国未来全新发展模式的一次突破性机遇。

,医疗保险,与美国经济在全球的领导地位极不相称。美国公民在医疗保险上的不平等,直接违背民主、平等和自由的美国精神。没有保险的公民所面对的医疗甚至生存问题,决不是个人问题,而是与美国社会直接相关的整体问题。享有医疗保障是国民的权利,不能完全由个人财富的多少来决定。因此,奥巴马在本次医疗卫生改革中,尤为强调政府对全民医疗保险必须承担职责,并致力于以政府的介入对医疗市场形成有效的制约和规范。这样的理念,以及据此而设计的医疗卫生改革措施,对于当前我国致力于建设公益性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也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2009年我国新医疗卫生改革方案出台以来,“公

益性”和政府主导成为医改的核心。中央和各地从政府职能部门、医疗机构,到保险和药品企业都在新医疗卫生改革精神的框架下进行了各种有益而丰富的尝试,涌现出许多具有特色的改革案例,为进一步改革的全面落实提供了经验。在未来的改革过程中,如何有效发扬我国的制度优势,在维护各相关部门改革积极性的同时,确保医疗卫生改革的公益性方向,无疑是极为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1坚持医疗卫生改革的公益性

从全球趋势来看,保证公益性是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改革目标,普惠式的全民医疗保障将彰显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奥巴马医改目标是全民医保,给已有医疗保险的人提供安全感,给无保险的人提供医

3

2强化医疗卫生改革政策制定的清晰性和可

操作性

奥巴马本轮医疗卫生改革的立法,不论是在政策的宏观导向还是具体执行上,都无法避免政治和

作者简介:李玲,女(1961年2),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卫生经济学、公共财政。E2mail:[email protected]

5

利益集团的影响,虽然改革规模远远不及我国,但却始终保证了高度的清晰性和可操作性。奥巴马最初提出的医疗卫生改革方案、众议院的医疗卫生改革法案和参议院的医疗卫生改革法案这三个版本,虽然在改革立场、政策设定和具体执行方式上都各有差异,但对于医疗筹资体系改革的各环节如覆盖面、成本、支付方式、对投保个人的要求、对企业的要求、政府补贴、个人如何选择保险计划、公共保险计划的细节,以及与原有老年、残疾医疗保险的关系等方面,都实现了具体到数字、具体到部门的政策设定。其中,许多具体政策的责任甚至已精确到部门的办公室级别,费用测算也精确到千美元的单位。这样的清晰性和规范性,行机构准确履行职责,,各个和调整。

我国此轮医疗卫生改革,由于各地和各部门缺乏统一化和细节化的操作流程,具体改革政策和财政投入在各地的执行过程中也具有相当的差异性,因此出现了改革方向不够统一、改革步伐不够协调,甚至部门间、地方间改革出现利益相互冲突和争斗的情况。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我国医改复杂性、全面性决定的,体现了医疗卫生改革环节本身的重要意义和政策的重要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医疗卫生改革政策制定的清晰性和可操作性不足。

美国规范化的政策制定过程为我国医疗卫生改革提供了借鉴。我国应该更重视改革政策的清晰性和可操作性,并在执行中实现充分的统筹与协调,让科学发展观在执政环节中得到具体的体现。

美国成功实现了该系统内1000多家医院信息的互联、互通、互享,使得监管者和患者都能够方便地进行评价和监管。美国退伍军人医疗系统的改革,也成为近20年来西方国家公用事业改革的一个亮点,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在进入21世纪后的医疗信息化改革,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美国退伍军人医疗系统改革的经验。

美国退伍军人医疗体系在医疗信息化方面改革的成功,得益于该系统的公立医院属性。而在美国医疗体系的其他环节,,、,导致它、标准。因此,医疗信息化在美国的推行过程中仍然具有现实的难度。我国不仅具有占据绝对主导性的公立医院体系,医疗机构在目标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且社会主义制度下整合的行政管理模式和易于推广的社会保障制度,使信息化系统的结构与医疗卫生体系特点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近年来,北京东城、上海闵行等地探索对辖区居民终身健康的信息化管理,在医疗信息化改革中实现了创新性的突破。这些尝试,是未来我国实现全面信息化的宝贵经验。

进一步在我国的制度优势下实行医疗信息化,不仅符合医疗卫生改革的需要,更能以此为契机,为进一步提高政府在公共事务和行政领域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绩效提供经验。基于当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信息具有传输速度极快、交流成本极低的两大特点。在高效的信息系统基础上,各种公共事务和非机密的行政过程信息可以在政府和公众之间形成充分的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有管理的民主”。在信息化过程中,各种相关的意见和政策的各种绩效指标能够实现透明、完全的沟通,将大大加强公共事务和行政过程中的民众参与和监督能力,促进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协调,并最终为政策的顺利执行创造更为顺畅的环境。

[收稿日期:2010204209 修回日期:2010204213]

(编辑 何 平)

3全面推进医疗信息化发展

奥巴马医疗卫生改革中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是全面推进医疗信息化。医疗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巨大优势,在当前美国已有的三个版本医疗改革法案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是奥巴马此次改革中争议最少的一环。事实上,医疗信息化在美国也并不是首次提出,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退伍军人医院体系的改革正是以医疗信息化为核心,创造了美国医疗卫生改革历史上独特的一幕。通过信息系统,

6


相关内容

  • 美国医疗改革的借鉴及对中国的启示
  • 摘要:虽然中美两国有着不同的政治.文化.经济.社会背景,但是.作为为百姓谋求普惠性福祉的医疗改革.在某些方面是共通的.本文首先对美国医改进行评述:进而比较中美两国医改的异同:最后指出美国医改值得中国新医改的借鏊之处.本篇文章的研究意义在于基于大量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全方面探讨了美国新医改及其值得中国新 ...

  • 奥巴马医改对中国医改的启示
  • 奥巴马医改对中国医改的启示 [摘 要]随着2010年3月2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国会通 过的医改法案,全球聚焦的美国医疗保障改革终于起航.我国医改 三年来,政府加大投入和医保覆盖面的明显扩大是两个较为公认的 成绩.尤其是医保三年来新覆盖的人口数相当于美国人口总数,创 下了新的世界纪录.看病贵的问题在 ...

  • 英国全民免费医疗的启示
  • 作者:杨子立 英国议会下院10月7日晚通过了有争议的医疗改革计划,这是英国人改革其全民免费医疗体系的最近一次努力.卫生大臣安德鲁?兰斯利强调,改革国家医疗服务系统的唯一动机是保护这一世界上最悠久的免费医疗系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健康权指政府必须创造条件使人人能够尽可能健康.这些条件包括确保获得 ...

  • 新医改之启示
  • 社会对本轮医改的认知和评价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存在一些偏差.医改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对于中国医改的评价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问题与挑战 问题一,老龄化速度加快和健康需求增加,深化医改面临新挑战.当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加速阶段,人口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健康保障水平提高,全生命周期 ...

  • 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历程的启示
  • 第2卷第4期 2000年12月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unan Medical University Vol. 2 No. 4 Dec. 2000 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历程的启示 刘丽杭, 王湘波12 (1. 湖南医科大学社科部, ...

  • 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的市场作用及发展前景分析
  • 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的市场作用及发展前景分析 ■ 张 婉① 曹永彤① 王云亭①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 第三方检验机构 独立实验室 检验机构服务模式 [摘 要]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进入国内数十年,随着医改的深入及市场竞争体制的不断完善,已经成为检验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者从国内外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的 ...

  • 供给侧改革对医药卫生及大健康领域的影响
  • 供给侧改革对医药卫生及大健康领域的影响 ********* 摘要:我国医改已经实行九年了,在各方面取得不错的成果,但老百姓获得感不强,医患关系更加紧张.为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词于2015年提出,未来五年医改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本文从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针对性的 ...

  • 医院会计实务操作
  • 医院会计实务操作 第一部分 医院会计制度改革介绍 一.医院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 我国目前实行的医院会计制度是1998年由财政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布实施,从1999年开始实施,实施的时间大约10年了,但该制度存在很多缺陷.相对于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这次<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 ...

  • 解读新医改
  • 解读新医改 李玲:美国匹兹堡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国务院医改协调小组北大课题组负责人. 历经三年多的讨论和准备,又经过四个月的公开征求意见和修改,社会各界热切期盼的"新医改方案"终于出炉了,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