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临川方言

记得中学时期,身为语文老师的校长曾发表过一篇论文,说临川方言有八个音调,除去普通话里的四声外,还有长音、短音等。还给我们举过几个例子,生活有趣,令人捧腹。今晚闲得没事,在网上瞎转,看到有个论断,说临川方言很可能是保持唐朝音调最原始的语言。 还别不服气,有例子为证。 例证一:唐代诗人骆宾王的诗——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这首诗如果用普通话朗诵,韵角是不严谨的,有e和o两个韵母。但如果用临川话朗诵,则十分严谨,因为“鹅”“歌”和“波”在临川方言里韵母全是o,奇妙吧? 例证二: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用普通话朗诵同样韵角不严谨,因为第一个字韵母是e,而后面是a。但临川话就显得韵角严整了,临川方言中,“斜”念xiá,“家”念gā,“花”念fā。看看整齐吧,韵母全是a,韵角一点毛病都没有!

不仅如此,临川方言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保持了古汉语的风韵。比如:(即一个提手旁,加一个双字,念sǒng),推搡之意;闶(“抗”音),藏;晏,晚;翼,翅膀;啐,吮吸;嗅,闻。、闶、晏、啐等字现在都变成冷僻字了,很少有人用,可这些字在临川方言中随处可见。

另外,临川方言中还有相当一部分词汇是单音节,而普通话里却是双音节。比如:禾,水稻;杆,稻草;屋,房子;咀,嘴巴;颈,脖子;面,面条或脸蛋。

还有些词汇语义比普通话更广,比如:饭,泛指食物;脚,通指下肢;跌,除摔跤含义外,还指掉了东西;博士,除指学位外,还专指木匠。

这些特点都是古汉语的特点,不过是否真是唐代遗风,是古汉语的“活化石”还有待专家们去考证。在此,咱仅作一乐。

中国最美最古老的方言--临川方言(临川常用方言词汇)

楼主:丛丛芝德 时间:2014-02-28 21:25:11 点击:793 回复:28

我们既不能夜郎自大,更不能妄自菲薄,我之所以说临川方言是最美且最古老的方言,依据如下:

其一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研究地方方言的第一部专著是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搜集整理的《临川方言音系》。中国地大物博,方言数不胜数,罗先生独具慧眼选中临川方言自然是有其独特的原因。

其二是临川方言独具魅力,完整的保存了中原古音体系,是研究中国言语发展史的活化石。大学教授曾经说过,临川方言是唐朝标准的官方普通话,如果用临川方言诵读唐诗,平平仄仄十分押韵。

其三是临川方言是南北方言交融的集大成。我所说的临川也不是现在行政区域划分的临川,而是古临川,即现在的整个抚州市,还包括划到南昌市管辖的进贤县。

临川为才子之乡,临川教育集团的临川一中,临川二中已成为全省数一数二的中学,是全国媒体推选出来的超级中学,江西省仅有两所--临川一中和临川二中,近几年吸引了外县市近万名学子前来上顿渡留学。

现整理了一些临川方言常用词汇供外地学子学习,望广大临川朋友补充:

1.辣湿:意思是“很湿”; 2.朵苦:意思是“很苦”;

3.老(lào)好:意思是“很好”; 4.墨乌:意思是“很黑”,“墨”在此名词用作形容词; 5.铁紧:意思是“很紧”,“铁”在此名词用作形容词; 6.冇、冇有:意思是“没有”; 7.骜烈:意思是“桀骜不驯”; 8.跌鼓:意思是“跌份”、“丢脸”; 9.雀薄、歪歹:意思是“坏心眼”、“心术不正”; 10.疖疖癞癞:意思是“疙疙瘩瘩”、“令人很腻烦”; 11.毛焦火辣:意思是“心烦意乱”;

12.死毛鬼:意思是“成绩差”、“什么都不会”; 13.短短命崽、打短命个:意思是“该死的家伙”; 14.扯卵蛋:意思是“扯蛋” 15.做什个:意思是“干什么”; 16.干精鬼瘦:意思是“干瘦”、“精瘦”; 17.海里:意思是哪里 18.几苦:意思是“很苦”。“几”在抚州方言里有“多”、“非常”的意思。 20.打个短兴/打个转身:意思是一会儿,一下子。 21.咬发子/伢仔:男孩子 22.聂滴:女孩子 23.娘子宁:妇女 24.马马:奶奶 25.嗯妈:妈妈

26.年子:傻瓜,笨蛋 27.洋丫:调皮,不听话

28.海里:哪里 29南宁个:怎么样 大家继续补充!

间里面的意思,中 古时期汉语中曾有过类似用法: (3)中有败屋两间,间中各有一人。(《高僧传·义解篇》) 刘世儒先生在《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中对这个例句的 解释是“间”的名词性质显著,同时引《论语义疏》皇侃叙“合 二十二篇,篇内亦微有异”,证明那一时代量词的名词性质都 相当明显。这种见解颇为合理,试证之于现代汉语,名词与 方位词组合是习惯用法,如“桌上、山下、抽屉里”等,量词与 方位词组合则仅限于容器量词,如“桶里、碗里、勺中”等。但 容器量词是由名词借用而来,如前例中的“桶、碗、勺”本身就 是名词,具有名词用法是不足为奇的。一般量词则不能与方 位词组合,如一般不能说“棵中、位中、块中”,这不合语言习 惯,所以,临川方言中“间里”的用法说明“间”字在该方言中 名词性仍非常强。

二、膺 “膺 ”作量词见于古汉语,大致相当于“座”的意思。如: (l)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膺朔东,一膺朔 南(《列子·汤问篇》), 临川方言中的“膺”与此基本相同,但意义有所改变,称 量的对象主要是长条形的物体中的一段,与普通话中的量词 “段”意义相近(临川方言中无“段”)。如: (2)研一膺竹子。 (3)一膺脚露在外头(临川方言中“脚”意为普通话中的 “腿,,)。 在现代闽方言中也保留了“膺”的量词用法,其称量对象 是房屋,如“一膺老屋”,不同于临川方言而与古汉语有一定 联系。这表明古汉语在不同方言中有不同方式的意义保留。

三、堆 “堆”在普通话中用以称量成堆的物体,如“一堆沙、一 堆石头”,从动词借用而来,通过“堆”这个动作产生的结果 来表现物体的数量状态。临川方言也具备这种用法,同时还 可用于称量屎、尿,指一次所排出的屎、尿量,相当于普通话 的“泡”(临川方言中无“泡”)。如: (l)这讶息在地下拉了一堆屎。 (2)他说拉堆尿再去。

四、头 “头”用作量词历史较久,使用之初是以部分代整体,所 有有头的动物包括人都可以“头”称量,如上古汉语中的“人 皇九头”。三国时代还出现了称量橘树的用法,并沿用至宋 代。如: (l)吾州里有千头木奴(木奴即为橘树)。(((昊志·孙休 传》) (2)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辛弃疾《水调歌头·舟 次扬州和人韵》) 现代汉语中“头”的称量范围缩小,只能称量部分动物, 如“一头牛、一头猪”。临川方言由于量词“只”的泛化,所有 动物都用“只”来称量,“一头牛、一头猪”通常只能说成“一 只牛、一只猪”。但是“头”却可以用于称量植物,包括所有 的树及部分蔬菜(限于根、叶俱全的蔬菜),相当于普通话中 的“棵”(临川方言中无“棵”)。如: (3)院子里有一头树。 临川方言中“头”称量植物的这种用法与古汉语中称量 橘树的用法有某种传承关系,从原来只能称量橘树扩大到称 量所有的树及部分蔬菜,这一点较之古汉语中的“头”在所指 范围上有所扩大。总的看来,量词“头”的称量范围在普通话 中有缩小的趋势,而在临川方言中其称量植物的范围又明显 扩大,可见“头”一类常用的量词在临川方言中的重要地位及 生命力。

五、封 “封”在普通话中一般只称量信件类的封起来的东西,如 “一封信”,由书信需要封口的“封闭”意引申而来。在临川方 言中“封”的称量范围更广,凡是用纸袋包装并封了口的物品 都可以用“封”称量,如糕点、爆竹(限于短爆竹)、蜡烛等。如: (l)买封灯芯糕送过去。 (2)带封爆竹去上坟。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原来用纸袋包装的东西现在都改 用塑料袋及其他替代物包装,所以,近些年来用“封”称量物 品的现象呈减少趋势。

六、到 “到”在普通话中一般不作量词用,古汉语中有少数用 例,是表示“次、遍”意的动量词。如: (l)至正月二月中,以犁作垄;一垄之中,以犁逆顺各一 到。(贾思姆《齐民要术·种榆白杨》) 普通话中有一个与可与量词“到”有相同作用的“道” 字。如: (2)漆棺材的时候,老太爷挑那个,选这个,非漆上三五 十道不可。(曹禺《北京人》) (3)到了璐头道田时,他施了五斤石膏,蒋二道时,又追 了一十斤硫酸娅。(《人民日报》1953年12月5日) 在普通话中,“到”、“道”是同音词,但临川方言中两者 读音不同,“到”音如普通话的“到”,而“道”音如普通话的 “涛”。

“到”是量词,是计算动作量的,意可与“次、遍、回”相 当。如: (4)看一到记不住就多看几到。 但对冲洗衣物、煎熬食物药品等一类动作行为,以用 “到”为常,一般不用“次、遍、回”,且用“到”与“次、遍、回”语 义不同。因为这类动作过程中本身就包括几个重复的阶段, 与一般动作有别,如洗衣服要经过多遍冲洗,而看书不一定 要看几遍。“到”更强调动作过程中一个阶段的重复,“次、 遍、回”往往是可以重复的整个动作过程。如: (5)个衣裳好遨遏,要多洗几到。 (6)煎药要煎两到才有用。

七、餐 “餐”在普通话中一般用来称量饭,如“一日三餐饭”,相 当于“顿”,其本身也可以

直接作名词表示一顿饭。临川方言 中“餐”可作名量词、时量词、动量词(临川方言中无“顿”): 名量词用法如普通话的用法“一餐饭”;时量词用法是由一顿 饭引申为吃一顿饭所费的时间,并进一步虚化成一个时量 词,表示一阵、一会儿之类可长可短的时间,如“等了一餐”; 动量词用法与普通话中的“顿”动量用法相当,如“骂了一 餐”。各举一例如下: (l)一天吃几餐饭? (2)他去了多久?他去了一餐。 (3)他挨了一餐打才听话。

当前,由于发达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共同语 随之而被广泛运用,各种方言都受到共同语的影响,或多或 少地发生了变化,如湘语在近几十年已产生新、旧湘语之分。 临川方言也不例外,青少年甚至相当一部分中年人所说的话 已经是被普通话改良过的“临普话”,许多具有鲜明方言特点 的词语已不被使用,其中也包含一部分量词,如“膺”基本已 为“段”所取代,只有老辈人和山区人还会说“一膺竹子”等。 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伴随新事物的产生,一些旧事物逐渐 消失,这势必会影响量词的使用,如上文提到的“封”。

抚州方言作者: 李冬

恰饭 (吃饭 ) 且归 (回家) 屋底 (家里) 当街 (赶集) 欺倒 (站立) 挖事 (说话) 做洗(洗澡) 作田个 (种田的)

噶完跌、克跌货(完蛋了) 莫霍 (别急) 辣别 (吹牛) 港儿滴 (小河) 恰丢饭 (吃午饭) 和个(谁) 哈钦 (舅母) 公公(爷爷) 玛玛(奶奶) 嗯玛(母亲) 格格(哥哥) 踢崽(弟弟) 舅父 (母舅) 打楞 (结冰) 打蒙(雾 ) 丫间( 黑夜) 打霍舌(打雷) 烈头(太阳 ) 洋火(火柴) 钢筋(蜻蜓) 西告(厕所) (门子)蚊子

包谷(玉米) 聂滴、捏崽(女孩) 牙崽(男孩) 博事 (木匠、石匠) 下丢(下午 ) 明兜(明天) (肚子眼) 肚挤 (该么 )鸡

穷毛丝( 松树叶 ) 哈吗( 青蛙 )

(脚聂) 鳖 (刨老丝) 蜘蛛 呢(你 ) 给(他) 啊(我)

塞个 (什么) 打哈七( 打喷涕 )

娘子拧 (妇女) 告发子 (乞丐) 和个(谁) 至塞个 (做什么) 挑水 (奥水)

呀刮一巴掌过切你又恰不消(我打你一巴掌,你又吃不消 )看滴不轉妳就好年…明兜就崴砲打

抚州市位于江西省东部,抚河上中游。地处东经115°35′~117°18′、北纬26°29′~28°30′之间。东邻福建省建宁县、泰宁县、光泽县、邵武市,南接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宁都县,西连吉安市永丰县、新干县和宜春市的丰城市,北毗鹰潭市的贵溪市、余干县和南昌市进贤县。南北长约222公里,东西宽约169公里,总面积18816.92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1.27%。2004年底,总人口378.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7.2万人。

根据陈昌仪先生《赣方言概要》中的观点,江西省的赣方言区可分为五大片:南昌片、宜春片、吉安片、抚州片、余干片[1]。其中,抚州片的内部一致性是最强的。笔者选取的调查点为地处抚州市郊的钟岭街道办事处。钟岭话与抚州市话十分接近,但较之抚州市话又更具“中古语音活化石”的特质。2006年—2009年间,笔者先后三次对钟岭话进行了调查,因为笔者为抚州钟岭人,本文记音以笔者母语为主,兼及其他发音合作人发音。 贰 抚州方言的声韵调 2.1声母系统

p 布比百班帮 p? 披平怕跑办 m t 多斗等猪占 t? 土体天但踏 l ? 紫灾站桌走 ts? 次坐造炒差 s ? 节足将九激 t?? 齐欠斜舅近 ? k 个减江国家 k? 苦概敲狂柜 ? ? 一要位云物

说明:

马苗门民毛 f 夫风花方飞 来罗拿南纳 算柴床舌事

娘人惹浓元 ? 写损嵩先寿 硬我牛按咬 x 头好何学闲

(1)包括零声母在内,抚州方言一共有19个声母。

(2)凡是元音开头的字,在齐齿呼前往往有[j],在合口呼前往往有[w],在撮口呼前往往有[?],但因为发音人在发这些音时都很随意,有时有,有时无,并且没有辨义作用,因此笔者一律记为[?]。

(3)罗常培认为“古泥娘来3母往往任意换读成[n]、[l]两音”,“实际的读音却出入于[n]、[l]之间” [2]。陈昌仪认为“泥来洪音相混今读[l],部分字[n]、[l]自由变读” [3]。但笔者在调查后发现,古泥娘来3母并非任意换读或自由变读,古泥(娘)来母洪音相混今读[l],泥(娘)母细音今读[?],来母细音今读[t]。

(4)尖团音分混在抚州方言中很复杂,就抚州全市来说,既有分尖团的,也存在不分尖团的点。笔者选取的钟岭调查点,十个行政村中九个行政村不分尖团音,只有一个行政村分尖团音。因此下文在讨论到精组声母今读时,以“不分尖团音”为立论基础。 2.2韵母系统

? 兹紫次 ? u 五吴 模初厨母妇 ? i 如而二儿 兮艺刈伊肺飞

o 多

a 沙花话 e

猪去 oi 该 ai 泰解界

au 刀包 ?u 烧头愁 om 堪敢

am 男淡衫 em 森占

on 团伴船 an 难谏眼 en 根很灯 o? 江张旁 a? 生争成

ot 割拨 at 达杀瞎 et 栉哲

o? 托卓酌 a? 栅隔尺

uo

ua 卦

ia 借

u?

口~皮(赖皮) i? 鱼女

uoi 会(会不会)

uai 外怪快 ui

追规鬼

iau 标雕

iu 流纠

i?m 廉剑添 im

uon 官

uan 关 i?n 鞭坚

un

敦春

in 真勤京陵 uo? 光狂 io? 娘将 ua? 横 ia? 饼兄

u?

公农逢

iu? 倾萤嵩龙 uot 阔括

uat 挖刮 i?t 灭谒铁 ut

骨出物

it 毕笔 uo? 郭扩 io? 略

ia? 踢壁

yo yon

yn

yot yt

靴 全园悬 伦君 绝月穴 恤屈疫

u? 哭督目 iu? 六欲

i?

敌即

e? 刻策 m

姆~妈

u?? 国虢

说明:

(1)包括两个自成音节的[m]和[?],共有67个韵母。罗常培(1999:399)和陈昌仪(1991:68)都记有73个韵母,但所记韵母略有不同。 (2)[f]在与中古合口音相拼时,介音[u]已经脱落。

(3)罗常培认为有“6个辅音韵尾:-m、-n、-?、-p、-t、-?” [4]。陈昌仪认为“50岁以上老年人系统保存[m n ? p t ?]六个韵尾,30岁以下的青年人[m p]两个韵尾已经并入了[n t]” [5]。笔者调查发现只存在[m n ? t ?]五个韵尾,即[p]韵尾已经并入了[t],青年人[m]韵尾有并入[n]的趋势,但中老年人系统保存。

(4)罗常培和陈昌仪都认为有[ei]韵母的存在。陈昌仪以“来、崽”为例字,但笔者调查发现,这两个字抚州市话读[ai],少数乡镇读[oi],笔者调查中没有发现读[ei]的情况;罗常培以“肺、飞”为例字,笔者认为也欠妥。发音人发“肺、飞”两字的音时没有明显的展唇到扁平的过程,笔者将其视为[fui]介音脱落,记音为[fi]。故而笔者认为在抚州方言中并没有[ei]韵母。 (5)“标、飙”等字罗常培记为[iau],陈昌仪记为[ieu]。罗常培记的是以抚州市区为中心的区域话音,陈昌仪记的是以上顿渡为中心的区域话音。从使用区域和人口角度考虑,笔者从罗常培记音。 2.3声调

阴平32 刚 上声45 古五 阴去51 盖 阴入2 急 阳平24 寒 阳去212 共市 阳入5 局 说明:

抚州方言共有7个单字声调,平、去、入都分阴阳,只有上声是一类。 叁 与中古音比较 3.1声母

(1)全浊声母基本上与次清合流。相关各母具体情况在下文详述。

(2)帮、滂、明三母基本上保持了中古读法。帮母今读[p],并母与滂母合流读[p?],明母今读[m]。仅有少数字例外:帮母“谱、箅、摆(表排列、摆放义时)、迫、遍(普遍)、绊”等今读[p?];滂母“玻、坡”今读[p];并母“辫、棒、曝”等今读[p];明母“戊”今读[?]。 (3)非、敷、奉三母今混成[f],已分不出全清、次清、清浊,只有“捧”例外今读[p];微母原只和合口韵相拼,因此几乎完全变成了元音开头,只有“蚊、尾、望、蔓、芒”等因为韵母今读为非合口韵,声母今读[m]。

(4)端母基本上保持了古读法,今读[t],例外字有;“掸、嫡”今读[t?];透、定两母逢中古开口洪音读[x],逢中古开口细音读[t?],逢中古合口音今韵母有介音[u]或以[u]为主要元音时今读[t?],逢中古合口音今韵母无介音[u]或不是[u]为主要元音时今读[x]。但也有些例外:透母“毯”今读[k?];定母中古开口洪音字“荡、队、跌、逗、惰、踱、铎” 、中古开口细音字“掉、笛”和中古合口字“队、兑、惰” 等今读[t]。透、定两纽所有今读[x]的字都有个文读层次[t?]。

(5)知母逢细音今读以[t]为主,逢洪音今读以[?]为主;彻母逢细音今读以[t?]为主,逢洪音今读以[??]为主;澄母与彻母规则一致。但也有例外:知母二等字“啄”今读[t];澄母“召、侦、绽、纣、滞、稚”等字今读[t]。

(6)章母今读以[t]为主;昌母今读以[t?]为主;船母、书母和禅母合流,都是逢今有介音[i]或以[i]为主要元音韵母时今读[?],其他读[s]。但也有些例外:章母“赘、拙”今读[?],“颤”今读[s];昌母“侈、绰”等字今读[??],“枢”字今读[s];禅母“垂、酬、植、丞、殖”等今读[t?],“蝉、醇”等今读[??]。

(7)庄母今读以[?]为主;初母今全部读[??];崇崇母今读非常复杂,多数情况下今读[??],逢韵母今读有介音[i]时今读[??],逢止摄和入声韵今读[s]。此外还有少数字今读[t?]、[?]、[s]。

(8)泥母逢洪音今读[l];逢细音今读[?],但“宁”今读[t?];来母逢洪音今读[l];逢开口细音今读[t];逢合口细音如韵母今读介音[u]没有脱落,声母今读[l],如介音[u]已经脱落则今读[t];日母逢韵母今读齐齿呼时今读[?],逢韵母今读非齐齿呼时今读[l]。但“二、而、耳、饵”今读[?],“任、壬、刃、纫”等韵母今读为齐齿呼,但仍今读[l]。

(9)见母逢洪音今读[k],逢细音今读[?],但逢合口韵细音,如果仍有介音[u]则今读[k],否则就读[?]。开口三等字“逛”韵母今读有介音[u]故而今读[k],此外,“愧”今读[k?],“季”今读[?],“脸”今读[t],“劫、揭”今读[??],“矿”今读[k?];溪母逢洪音今读[k?],逢细音今读[??],但逢合口韵细音,如果仍有介音[u]则今读[k?],否则就读[??]。开口二等字“巧”韵母今读有介音[i]故而今读[??],此外,“梗”今读[k],“墟”今读[?],“恢”今读[f];群母与溪母相混,但“妓、窘、菌、郡、剧(戏剧、剧烈)、兢、鲸”今读[?],“仇”今读[?]。

(10)精组一般情况下逢洪音与庄组相混,逢细音与见组细音相混;但与止摄相拼时,因今读韵母为[?]为今开口呼,从而声母与庄组相混。即精母逢洪音或与止摄相拼时与庄母相混今读[?],逢细音与见母细音相混今读[?],但合口一等“俊”因韵母今读为撮口呼,声母今读[?];清母逢洪音或与止摄相拼时与初母相混今读[??],逢细音与溪母相混今读[??],但东韵合口一等字“囱”今读[t?];从母与清母相混,但合口一等“丛”韵母今读[iu?],故而声母腭化今读[??]。

(10)心邪书禅船母细音相混今读[?],心书禅船母洪音相混今读[s]。邪母洪音读[??],但“斜、谢(姓)”等字读[??]。

(11)晓、匣两母中古合口洪音读[f],且介音[u]已经脱落,开口洪音读[x];细音读[?];匣母部分合口声母失落,如“横(白)、环、滑”等;影母细音今读[?],开口洪音读[?],合口洪音读[?];喻母今全部读[?]。但也有些例外:晓母“况”字今读[k?]。 3.2韵母

(1)古合口韵在唇音声母后和开口韵变成同类,古合口韵的[u]或[w]介音在唇音声母后往往因异化作用而被吞掉,于是和古开口韵变成同类。

(2)遇摄合口一三等今读[u],逢疑母合口一等今读[?],逢见组、心晓匣影母以及来母今读[t]时今读[i],“错、措”例外今读[o],“女、鱼、渔”例外今读[i?],“锯、去、苎、絮”例外今读[e],“如、汝”例外今读[?]。

(3)假摄今读主要元音为[a],开口二等今读[a],开口三等逢章组介音[i]已脱落今读[a],其他今读[ia];合口二等逢晓母、匣母介音已脱落今读[a]外,其他今读[ua],“蜗”例外今读[uo]。

(4)蟹摄开口一二等今读[ai],逢见组、晓匣影母开口一等今读[oi],开口二等字“罢、稗、晒、佳”等例外今读[a];开口三四等今读[i];合口一等今读以[ui]为主,“推、腿、煤、媒、妹”例外今读[oi],“会(会计)、外、刽”例外今读[uai],“会(会不会)”例外今读[uoi];合口三等与合口一等相混,但逢轻唇音时介音脱落读[i];合口二等今读[uai],“画、话”例外今读[a],“蛙”例外今读[ua]。

(5)止摄开口三等一般今读[i],对应入声韵为[it],但声母今读[?]组时今读[?];日母字“而、耳、饵”例外今读[?];合口三等今读[ui],逢轻唇音时介音脱落今读[i]。

(6)果摄今读主要元音为[o]。开口一等字今读[o],“他、那、哪、阿、莎”等例外今读[a];开口、合口三等合流今读[yo];合口一等字除见组仍有介音[u]外,其他介音[u]多已脱落,唯一非见组字今读[uo]的是“禾”。

(7)流摄开口一等今读[?u],“母、拇、戊”等少数明母字今读[u];开口三等以读[iu]为主,庄组字今读[?u],、非组字今读多为[u] 。“彪、廖”等例外今读[iau],“嗅”例外今读[iu?]。 (8)效摄开口一二等今读[au],“猫、肴、淆”等少数字今读[iau];开口三等今读[iau],逢知组、章组、日母开口三等今读[?u]。

(9)咸摄开口一二等、合口三等相混今读[am],对应入声韵为[at],逢见组、晓匣影母开口一等今读[om],对应入声韵为[ot],开口三四等今读[i?m],对应入声韵为[i?t],逢章组今读[em],对应入声韵为[et]。

(10)深摄开口三等今读[im],对应入声韵为[it],逢庄组今读[em],对应入声韵为[et]。 (11)山摄开口一二等今读多为[an],对应入声韵为[at],逢见组、晓匣影喻母开口一等今读[on],对应入声韵为[ot],二等字“柬”字因声母腭化韵母今读[i?n];开口三四等今读[i?n],对应入声韵为[i?t],章组除“蝉、禅”等少数字开口三等今读[an]外今读[en],“联、练、轩”等例外今读[yon];合口一二等介音[u]多已脱落,今读[on],对应入声韵为[ot];逢见组、晓匣影母合口一等今读[uon],逢见组、晓匣影母合口二等今读[uan],逢匣母声母今读[f]时介音脱落今读[an];合口三等逢轻唇音时今读[an],逢知组、照组时介音脱落今读[on],逢见组、精组、晓匣影喻日母今读[yon],对应入声韵为[yot];合口四等今读[yon],对应入声韵为[yot]。

(12)臻摄开口一等今读[en],开口三等今读[in],对应入声韵为[it],“抿”字例外今读[un],“衬”字为开口三等但今读[en],“瑟、虱”今读[e?];合口一等主要读[un];合口三等魂韵和大部分淳韵、文韵字今读[un],但淳韵的见组和心邪喻母字以及文韵的见组和晓匣影喻母字

母今读[yn],如合口一等“损、逊”;逢见组、精组、心晓邪喻母合口三等今读[yn],“窘”例外今读[iu?]。对应的入声韵为[ut]。

(13)宕摄开口一等今读[o?],开口二等今读[io?],合口一等和大多数合口三等今读[uo?],但非敷奉母以及少数微母合口三等字今读[o?]。

(14)曾摄开口一等一般今读[en],对应入声韵为[e?],但帮组字今读[u?];开口三等今读[in],对应入声韵为[it];合口一等今读[e],合口三等只有一个入声韵字“域”,今读[it]。

(15)梗摄开口二等韵今读多为[en],但帮组字今读[u?],晓匣母字今读[in],庄母字白读

[a?],但文读[en]。开口三等今读多为[in],[ia?]两种,清韵“城、程(姓)、成、声、正(正月)”等字白读[a?],文读[in]。合口二等今读[ua?]、[uo?]、[u?],合口三四等以[iu?]为主,只有合口清韵读[ia?]。

(16)江韵开口二等今读[o?],“腔”因声母腭化,韵母今读[io?];对应入声韵为[o?],只有“朴”例外今读[u?]。通摄合口一三等今主要读[u?],对应入声韵为[u?],合口三等逢见组(除“巩、拱”外)、晓影喻心母今读[iu?],对应入声韵为[iu?];来母非入声韵母今读[u?],但入声韵却为[iu?];“秃”字例外今读[ut],“穆、牧”两个中古入声字今读阴去,韵母为[u]。

3.3声调

与《广韵》声调系统四声相比,抚州方言声调除了上声外,平、去、入三声都分阴阳。

(1)平、去、入分阴阳。《广韵》古清声母平声字抚州方言今读阴平,浊声母平声字今读阳平。《广韵》古清声母去声字抚州方言今读阴去,浊声母去声字今读阳去。《广韵》古清声母入声字抚州方言今读阴入,浊声母入声字今读阳入。

(2)浊上归阳去。《广韵》古全清、次清和次浊声母上声字抚州方言今读上声,全浊声母上声字今读阳去,并且绝大多数此类字还有一个阴平层次。这些全浊声母上声字阳去阴平声调有自由变读的趋势。

参考书目

[1]陈昌仪.《赣方言概要》[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69

[2]罗常培.《罗常培文集第一卷》[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398

[3]陈昌仪.《赣方言概要》[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69

[4]罗常培.《罗常培文集第一卷》[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400

[5]陈昌仪.《赣方言概要》[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70

记得中学时期,身为语文老师的校长曾发表过一篇论文,说临川方言有八个音调,除去普通话里的四声外,还有长音、短音等。还给我们举过几个例子,生活有趣,令人捧腹。今晚闲得没事,在网上瞎转,看到有个论断,说临川方言很可能是保持唐朝音调最原始的语言。 还别不服气,有例子为证。 例证一:唐代诗人骆宾王的诗——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这首诗如果用普通话朗诵,韵角是不严谨的,有e和o两个韵母。但如果用临川话朗诵,则十分严谨,因为“鹅”“歌”和“波”在临川方言里韵母全是o,奇妙吧? 例证二: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用普通话朗诵同样韵角不严谨,因为第一个字韵母是e,而后面是a。但临川话就显得韵角严整了,临川方言中,“斜”念xiá,“家”念gā,“花”念fā。看看整齐吧,韵母全是a,韵角一点毛病都没有!

不仅如此,临川方言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保持了古汉语的风韵。比如:(即一个提手旁,加一个双字,念sǒng),推搡之意;闶(“抗”音),藏;晏,晚;翼,翅膀;啐,吮吸;嗅,闻。、闶、晏、啐等字现在都变成冷僻字了,很少有人用,可这些字在临川方言中随处可见。

另外,临川方言中还有相当一部分词汇是单音节,而普通话里却是双音节。比如:禾,水稻;杆,稻草;屋,房子;咀,嘴巴;颈,脖子;面,面条或脸蛋。

还有些词汇语义比普通话更广,比如:饭,泛指食物;脚,通指下肢;跌,除摔跤含义外,还指掉了东西;博士,除指学位外,还专指木匠。

这些特点都是古汉语的特点,不过是否真是唐代遗风,是古汉语的“活化石”还有待专家们去考证。在此,咱仅作一乐。

中国最美最古老的方言--临川方言(临川常用方言词汇)

楼主:丛丛芝德 时间:2014-02-28 21:25:11 点击:793 回复:28

我们既不能夜郎自大,更不能妄自菲薄,我之所以说临川方言是最美且最古老的方言,依据如下:

其一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研究地方方言的第一部专著是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搜集整理的《临川方言音系》。中国地大物博,方言数不胜数,罗先生独具慧眼选中临川方言自然是有其独特的原因。

其二是临川方言独具魅力,完整的保存了中原古音体系,是研究中国言语发展史的活化石。大学教授曾经说过,临川方言是唐朝标准的官方普通话,如果用临川方言诵读唐诗,平平仄仄十分押韵。

其三是临川方言是南北方言交融的集大成。我所说的临川也不是现在行政区域划分的临川,而是古临川,即现在的整个抚州市,还包括划到南昌市管辖的进贤县。

临川为才子之乡,临川教育集团的临川一中,临川二中已成为全省数一数二的中学,是全国媒体推选出来的超级中学,江西省仅有两所--临川一中和临川二中,近几年吸引了外县市近万名学子前来上顿渡留学。

现整理了一些临川方言常用词汇供外地学子学习,望广大临川朋友补充:

1.辣湿:意思是“很湿”; 2.朵苦:意思是“很苦”;

3.老(lào)好:意思是“很好”; 4.墨乌:意思是“很黑”,“墨”在此名词用作形容词; 5.铁紧:意思是“很紧”,“铁”在此名词用作形容词; 6.冇、冇有:意思是“没有”; 7.骜烈:意思是“桀骜不驯”; 8.跌鼓:意思是“跌份”、“丢脸”; 9.雀薄、歪歹:意思是“坏心眼”、“心术不正”; 10.疖疖癞癞:意思是“疙疙瘩瘩”、“令人很腻烦”; 11.毛焦火辣:意思是“心烦意乱”;

12.死毛鬼:意思是“成绩差”、“什么都不会”; 13.短短命崽、打短命个:意思是“该死的家伙”; 14.扯卵蛋:意思是“扯蛋” 15.做什个:意思是“干什么”; 16.干精鬼瘦:意思是“干瘦”、“精瘦”; 17.海里:意思是哪里 18.几苦:意思是“很苦”。“几”在抚州方言里有“多”、“非常”的意思。 20.打个短兴/打个转身:意思是一会儿,一下子。 21.咬发子/伢仔:男孩子 22.聂滴:女孩子 23.娘子宁:妇女 24.马马:奶奶 25.嗯妈:妈妈

26.年子:傻瓜,笨蛋 27.洋丫:调皮,不听话

28.海里:哪里 29南宁个:怎么样 大家继续补充!

间里面的意思,中 古时期汉语中曾有过类似用法: (3)中有败屋两间,间中各有一人。(《高僧传·义解篇》) 刘世儒先生在《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中对这个例句的 解释是“间”的名词性质显著,同时引《论语义疏》皇侃叙“合 二十二篇,篇内亦微有异”,证明那一时代量词的名词性质都 相当明显。这种见解颇为合理,试证之于现代汉语,名词与 方位词组合是习惯用法,如“桌上、山下、抽屉里”等,量词与 方位词组合则仅限于容器量词,如“桶里、碗里、勺中”等。但 容器量词是由名词借用而来,如前例中的“桶、碗、勺”本身就 是名词,具有名词用法是不足为奇的。一般量词则不能与方 位词组合,如一般不能说“棵中、位中、块中”,这不合语言习 惯,所以,临川方言中“间里”的用法说明“间”字在该方言中 名词性仍非常强。

二、膺 “膺 ”作量词见于古汉语,大致相当于“座”的意思。如: (l)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膺朔东,一膺朔 南(《列子·汤问篇》), 临川方言中的“膺”与此基本相同,但意义有所改变,称 量的对象主要是长条形的物体中的一段,与普通话中的量词 “段”意义相近(临川方言中无“段”)。如: (2)研一膺竹子。 (3)一膺脚露在外头(临川方言中“脚”意为普通话中的 “腿,,)。 在现代闽方言中也保留了“膺”的量词用法,其称量对象 是房屋,如“一膺老屋”,不同于临川方言而与古汉语有一定 联系。这表明古汉语在不同方言中有不同方式的意义保留。

三、堆 “堆”在普通话中用以称量成堆的物体,如“一堆沙、一 堆石头”,从动词借用而来,通过“堆”这个动作产生的结果 来表现物体的数量状态。临川方言也具备这种用法,同时还 可用于称量屎、尿,指一次所排出的屎、尿量,相当于普通话 的“泡”(临川方言中无“泡”)。如: (l)这讶息在地下拉了一堆屎。 (2)他说拉堆尿再去。

四、头 “头”用作量词历史较久,使用之初是以部分代整体,所 有有头的动物包括人都可以“头”称量,如上古汉语中的“人 皇九头”。三国时代还出现了称量橘树的用法,并沿用至宋 代。如: (l)吾州里有千头木奴(木奴即为橘树)。(((昊志·孙休 传》) (2)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辛弃疾《水调歌头·舟 次扬州和人韵》) 现代汉语中“头”的称量范围缩小,只能称量部分动物, 如“一头牛、一头猪”。临川方言由于量词“只”的泛化,所有 动物都用“只”来称量,“一头牛、一头猪”通常只能说成“一 只牛、一只猪”。但是“头”却可以用于称量植物,包括所有 的树及部分蔬菜(限于根、叶俱全的蔬菜),相当于普通话中 的“棵”(临川方言中无“棵”)。如: (3)院子里有一头树。 临川方言中“头”称量植物的这种用法与古汉语中称量 橘树的用法有某种传承关系,从原来只能称量橘树扩大到称 量所有的树及部分蔬菜,这一点较之古汉语中的“头”在所指 范围上有所扩大。总的看来,量词“头”的称量范围在普通话 中有缩小的趋势,而在临川方言中其称量植物的范围又明显 扩大,可见“头”一类常用的量词在临川方言中的重要地位及 生命力。

五、封 “封”在普通话中一般只称量信件类的封起来的东西,如 “一封信”,由书信需要封口的“封闭”意引申而来。在临川方 言中“封”的称量范围更广,凡是用纸袋包装并封了口的物品 都可以用“封”称量,如糕点、爆竹(限于短爆竹)、蜡烛等。如: (l)买封灯芯糕送过去。 (2)带封爆竹去上坟。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原来用纸袋包装的东西现在都改 用塑料袋及其他替代物包装,所以,近些年来用“封”称量物 品的现象呈减少趋势。

六、到 “到”在普通话中一般不作量词用,古汉语中有少数用 例,是表示“次、遍”意的动量词。如: (l)至正月二月中,以犁作垄;一垄之中,以犁逆顺各一 到。(贾思姆《齐民要术·种榆白杨》) 普通话中有一个与可与量词“到”有相同作用的“道” 字。如: (2)漆棺材的时候,老太爷挑那个,选这个,非漆上三五 十道不可。(曹禺《北京人》) (3)到了璐头道田时,他施了五斤石膏,蒋二道时,又追 了一十斤硫酸娅。(《人民日报》1953年12月5日) 在普通话中,“到”、“道”是同音词,但临川方言中两者 读音不同,“到”音如普通话的“到”,而“道”音如普通话的 “涛”。

“到”是量词,是计算动作量的,意可与“次、遍、回”相 当。如: (4)看一到记不住就多看几到。 但对冲洗衣物、煎熬食物药品等一类动作行为,以用 “到”为常,一般不用“次、遍、回”,且用“到”与“次、遍、回”语 义不同。因为这类动作过程中本身就包括几个重复的阶段, 与一般动作有别,如洗衣服要经过多遍冲洗,而看书不一定 要看几遍。“到”更强调动作过程中一个阶段的重复,“次、 遍、回”往往是可以重复的整个动作过程。如: (5)个衣裳好遨遏,要多洗几到。 (6)煎药要煎两到才有用。

七、餐 “餐”在普通话中一般用来称量饭,如“一日三餐饭”,相 当于“顿”,其本身也可以

直接作名词表示一顿饭。临川方言 中“餐”可作名量词、时量词、动量词(临川方言中无“顿”): 名量词用法如普通话的用法“一餐饭”;时量词用法是由一顿 饭引申为吃一顿饭所费的时间,并进一步虚化成一个时量 词,表示一阵、一会儿之类可长可短的时间,如“等了一餐”; 动量词用法与普通话中的“顿”动量用法相当,如“骂了一 餐”。各举一例如下: (l)一天吃几餐饭? (2)他去了多久?他去了一餐。 (3)他挨了一餐打才听话。

当前,由于发达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共同语 随之而被广泛运用,各种方言都受到共同语的影响,或多或 少地发生了变化,如湘语在近几十年已产生新、旧湘语之分。 临川方言也不例外,青少年甚至相当一部分中年人所说的话 已经是被普通话改良过的“临普话”,许多具有鲜明方言特点 的词语已不被使用,其中也包含一部分量词,如“膺”基本已 为“段”所取代,只有老辈人和山区人还会说“一膺竹子”等。 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伴随新事物的产生,一些旧事物逐渐 消失,这势必会影响量词的使用,如上文提到的“封”。

抚州方言作者: 李冬

恰饭 (吃饭 ) 且归 (回家) 屋底 (家里) 当街 (赶集) 欺倒 (站立) 挖事 (说话) 做洗(洗澡) 作田个 (种田的)

噶完跌、克跌货(完蛋了) 莫霍 (别急) 辣别 (吹牛) 港儿滴 (小河) 恰丢饭 (吃午饭) 和个(谁) 哈钦 (舅母) 公公(爷爷) 玛玛(奶奶) 嗯玛(母亲) 格格(哥哥) 踢崽(弟弟) 舅父 (母舅) 打楞 (结冰) 打蒙(雾 ) 丫间( 黑夜) 打霍舌(打雷) 烈头(太阳 ) 洋火(火柴) 钢筋(蜻蜓) 西告(厕所) (门子)蚊子

包谷(玉米) 聂滴、捏崽(女孩) 牙崽(男孩) 博事 (木匠、石匠) 下丢(下午 ) 明兜(明天) (肚子眼) 肚挤 (该么 )鸡

穷毛丝( 松树叶 ) 哈吗( 青蛙 )

(脚聂) 鳖 (刨老丝) 蜘蛛 呢(你 ) 给(他) 啊(我)

塞个 (什么) 打哈七( 打喷涕 )

娘子拧 (妇女) 告发子 (乞丐) 和个(谁) 至塞个 (做什么) 挑水 (奥水)

呀刮一巴掌过切你又恰不消(我打你一巴掌,你又吃不消 )看滴不轉妳就好年…明兜就崴砲打

抚州市位于江西省东部,抚河上中游。地处东经115°35′~117°18′、北纬26°29′~28°30′之间。东邻福建省建宁县、泰宁县、光泽县、邵武市,南接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宁都县,西连吉安市永丰县、新干县和宜春市的丰城市,北毗鹰潭市的贵溪市、余干县和南昌市进贤县。南北长约222公里,东西宽约169公里,总面积18816.92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1.27%。2004年底,总人口378.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7.2万人。

根据陈昌仪先生《赣方言概要》中的观点,江西省的赣方言区可分为五大片:南昌片、宜春片、吉安片、抚州片、余干片[1]。其中,抚州片的内部一致性是最强的。笔者选取的调查点为地处抚州市郊的钟岭街道办事处。钟岭话与抚州市话十分接近,但较之抚州市话又更具“中古语音活化石”的特质。2006年—2009年间,笔者先后三次对钟岭话进行了调查,因为笔者为抚州钟岭人,本文记音以笔者母语为主,兼及其他发音合作人发音。 贰 抚州方言的声韵调 2.1声母系统

p 布比百班帮 p? 披平怕跑办 m t 多斗等猪占 t? 土体天但踏 l ? 紫灾站桌走 ts? 次坐造炒差 s ? 节足将九激 t?? 齐欠斜舅近 ? k 个减江国家 k? 苦概敲狂柜 ? ? 一要位云物

说明:

马苗门民毛 f 夫风花方飞 来罗拿南纳 算柴床舌事

娘人惹浓元 ? 写损嵩先寿 硬我牛按咬 x 头好何学闲

(1)包括零声母在内,抚州方言一共有19个声母。

(2)凡是元音开头的字,在齐齿呼前往往有[j],在合口呼前往往有[w],在撮口呼前往往有[?],但因为发音人在发这些音时都很随意,有时有,有时无,并且没有辨义作用,因此笔者一律记为[?]。

(3)罗常培认为“古泥娘来3母往往任意换读成[n]、[l]两音”,“实际的读音却出入于[n]、[l]之间” [2]。陈昌仪认为“泥来洪音相混今读[l],部分字[n]、[l]自由变读” [3]。但笔者在调查后发现,古泥娘来3母并非任意换读或自由变读,古泥(娘)来母洪音相混今读[l],泥(娘)母细音今读[?],来母细音今读[t]。

(4)尖团音分混在抚州方言中很复杂,就抚州全市来说,既有分尖团的,也存在不分尖团的点。笔者选取的钟岭调查点,十个行政村中九个行政村不分尖团音,只有一个行政村分尖团音。因此下文在讨论到精组声母今读时,以“不分尖团音”为立论基础。 2.2韵母系统

? 兹紫次 ? u 五吴 模初厨母妇 ? i 如而二儿 兮艺刈伊肺飞

o 多

a 沙花话 e

猪去 oi 该 ai 泰解界

au 刀包 ?u 烧头愁 om 堪敢

am 男淡衫 em 森占

on 团伴船 an 难谏眼 en 根很灯 o? 江张旁 a? 生争成

ot 割拨 at 达杀瞎 et 栉哲

o? 托卓酌 a? 栅隔尺

uo

ua 卦

ia 借

u?

口~皮(赖皮) i? 鱼女

uoi 会(会不会)

uai 外怪快 ui

追规鬼

iau 标雕

iu 流纠

i?m 廉剑添 im

uon 官

uan 关 i?n 鞭坚

un

敦春

in 真勤京陵 uo? 光狂 io? 娘将 ua? 横 ia? 饼兄

u?

公农逢

iu? 倾萤嵩龙 uot 阔括

uat 挖刮 i?t 灭谒铁 ut

骨出物

it 毕笔 uo? 郭扩 io? 略

ia? 踢壁

yo yon

yn

yot yt

靴 全园悬 伦君 绝月穴 恤屈疫

u? 哭督目 iu? 六欲

i?

敌即

e? 刻策 m

姆~妈

u?? 国虢

说明:

(1)包括两个自成音节的[m]和[?],共有67个韵母。罗常培(1999:399)和陈昌仪(1991:68)都记有73个韵母,但所记韵母略有不同。 (2)[f]在与中古合口音相拼时,介音[u]已经脱落。

(3)罗常培认为有“6个辅音韵尾:-m、-n、-?、-p、-t、-?” [4]。陈昌仪认为“50岁以上老年人系统保存[m n ? p t ?]六个韵尾,30岁以下的青年人[m p]两个韵尾已经并入了[n t]” [5]。笔者调查发现只存在[m n ? t ?]五个韵尾,即[p]韵尾已经并入了[t],青年人[m]韵尾有并入[n]的趋势,但中老年人系统保存。

(4)罗常培和陈昌仪都认为有[ei]韵母的存在。陈昌仪以“来、崽”为例字,但笔者调查发现,这两个字抚州市话读[ai],少数乡镇读[oi],笔者调查中没有发现读[ei]的情况;罗常培以“肺、飞”为例字,笔者认为也欠妥。发音人发“肺、飞”两字的音时没有明显的展唇到扁平的过程,笔者将其视为[fui]介音脱落,记音为[fi]。故而笔者认为在抚州方言中并没有[ei]韵母。 (5)“标、飙”等字罗常培记为[iau],陈昌仪记为[ieu]。罗常培记的是以抚州市区为中心的区域话音,陈昌仪记的是以上顿渡为中心的区域话音。从使用区域和人口角度考虑,笔者从罗常培记音。 2.3声调

阴平32 刚 上声45 古五 阴去51 盖 阴入2 急 阳平24 寒 阳去212 共市 阳入5 局 说明:

抚州方言共有7个单字声调,平、去、入都分阴阳,只有上声是一类。 叁 与中古音比较 3.1声母

(1)全浊声母基本上与次清合流。相关各母具体情况在下文详述。

(2)帮、滂、明三母基本上保持了中古读法。帮母今读[p],并母与滂母合流读[p?],明母今读[m]。仅有少数字例外:帮母“谱、箅、摆(表排列、摆放义时)、迫、遍(普遍)、绊”等今读[p?];滂母“玻、坡”今读[p];并母“辫、棒、曝”等今读[p];明母“戊”今读[?]。 (3)非、敷、奉三母今混成[f],已分不出全清、次清、清浊,只有“捧”例外今读[p];微母原只和合口韵相拼,因此几乎完全变成了元音开头,只有“蚊、尾、望、蔓、芒”等因为韵母今读为非合口韵,声母今读[m]。

(4)端母基本上保持了古读法,今读[t],例外字有;“掸、嫡”今读[t?];透、定两母逢中古开口洪音读[x],逢中古开口细音读[t?],逢中古合口音今韵母有介音[u]或以[u]为主要元音时今读[t?],逢中古合口音今韵母无介音[u]或不是[u]为主要元音时今读[x]。但也有些例外:透母“毯”今读[k?];定母中古开口洪音字“荡、队、跌、逗、惰、踱、铎” 、中古开口细音字“掉、笛”和中古合口字“队、兑、惰” 等今读[t]。透、定两纽所有今读[x]的字都有个文读层次[t?]。

(5)知母逢细音今读以[t]为主,逢洪音今读以[?]为主;彻母逢细音今读以[t?]为主,逢洪音今读以[??]为主;澄母与彻母规则一致。但也有例外:知母二等字“啄”今读[t];澄母“召、侦、绽、纣、滞、稚”等字今读[t]。

(6)章母今读以[t]为主;昌母今读以[t?]为主;船母、书母和禅母合流,都是逢今有介音[i]或以[i]为主要元音韵母时今读[?],其他读[s]。但也有些例外:章母“赘、拙”今读[?],“颤”今读[s];昌母“侈、绰”等字今读[??],“枢”字今读[s];禅母“垂、酬、植、丞、殖”等今读[t?],“蝉、醇”等今读[??]。

(7)庄母今读以[?]为主;初母今全部读[??];崇崇母今读非常复杂,多数情况下今读[??],逢韵母今读有介音[i]时今读[??],逢止摄和入声韵今读[s]。此外还有少数字今读[t?]、[?]、[s]。

(8)泥母逢洪音今读[l];逢细音今读[?],但“宁”今读[t?];来母逢洪音今读[l];逢开口细音今读[t];逢合口细音如韵母今读介音[u]没有脱落,声母今读[l],如介音[u]已经脱落则今读[t];日母逢韵母今读齐齿呼时今读[?],逢韵母今读非齐齿呼时今读[l]。但“二、而、耳、饵”今读[?],“任、壬、刃、纫”等韵母今读为齐齿呼,但仍今读[l]。

(9)见母逢洪音今读[k],逢细音今读[?],但逢合口韵细音,如果仍有介音[u]则今读[k],否则就读[?]。开口三等字“逛”韵母今读有介音[u]故而今读[k],此外,“愧”今读[k?],“季”今读[?],“脸”今读[t],“劫、揭”今读[??],“矿”今读[k?];溪母逢洪音今读[k?],逢细音今读[??],但逢合口韵细音,如果仍有介音[u]则今读[k?],否则就读[??]。开口二等字“巧”韵母今读有介音[i]故而今读[??],此外,“梗”今读[k],“墟”今读[?],“恢”今读[f];群母与溪母相混,但“妓、窘、菌、郡、剧(戏剧、剧烈)、兢、鲸”今读[?],“仇”今读[?]。

(10)精组一般情况下逢洪音与庄组相混,逢细音与见组细音相混;但与止摄相拼时,因今读韵母为[?]为今开口呼,从而声母与庄组相混。即精母逢洪音或与止摄相拼时与庄母相混今读[?],逢细音与见母细音相混今读[?],但合口一等“俊”因韵母今读为撮口呼,声母今读[?];清母逢洪音或与止摄相拼时与初母相混今读[??],逢细音与溪母相混今读[??],但东韵合口一等字“囱”今读[t?];从母与清母相混,但合口一等“丛”韵母今读[iu?],故而声母腭化今读[??]。

(10)心邪书禅船母细音相混今读[?],心书禅船母洪音相混今读[s]。邪母洪音读[??],但“斜、谢(姓)”等字读[??]。

(11)晓、匣两母中古合口洪音读[f],且介音[u]已经脱落,开口洪音读[x];细音读[?];匣母部分合口声母失落,如“横(白)、环、滑”等;影母细音今读[?],开口洪音读[?],合口洪音读[?];喻母今全部读[?]。但也有些例外:晓母“况”字今读[k?]。 3.2韵母

(1)古合口韵在唇音声母后和开口韵变成同类,古合口韵的[u]或[w]介音在唇音声母后往往因异化作用而被吞掉,于是和古开口韵变成同类。

(2)遇摄合口一三等今读[u],逢疑母合口一等今读[?],逢见组、心晓匣影母以及来母今读[t]时今读[i],“错、措”例外今读[o],“女、鱼、渔”例外今读[i?],“锯、去、苎、絮”例外今读[e],“如、汝”例外今读[?]。

(3)假摄今读主要元音为[a],开口二等今读[a],开口三等逢章组介音[i]已脱落今读[a],其他今读[ia];合口二等逢晓母、匣母介音已脱落今读[a]外,其他今读[ua],“蜗”例外今读[uo]。

(4)蟹摄开口一二等今读[ai],逢见组、晓匣影母开口一等今读[oi],开口二等字“罢、稗、晒、佳”等例外今读[a];开口三四等今读[i];合口一等今读以[ui]为主,“推、腿、煤、媒、妹”例外今读[oi],“会(会计)、外、刽”例外今读[uai],“会(会不会)”例外今读[uoi];合口三等与合口一等相混,但逢轻唇音时介音脱落读[i];合口二等今读[uai],“画、话”例外今读[a],“蛙”例外今读[ua]。

(5)止摄开口三等一般今读[i],对应入声韵为[it],但声母今读[?]组时今读[?];日母字“而、耳、饵”例外今读[?];合口三等今读[ui],逢轻唇音时介音脱落今读[i]。

(6)果摄今读主要元音为[o]。开口一等字今读[o],“他、那、哪、阿、莎”等例外今读[a];开口、合口三等合流今读[yo];合口一等字除见组仍有介音[u]外,其他介音[u]多已脱落,唯一非见组字今读[uo]的是“禾”。

(7)流摄开口一等今读[?u],“母、拇、戊”等少数明母字今读[u];开口三等以读[iu]为主,庄组字今读[?u],、非组字今读多为[u] 。“彪、廖”等例外今读[iau],“嗅”例外今读[iu?]。 (8)效摄开口一二等今读[au],“猫、肴、淆”等少数字今读[iau];开口三等今读[iau],逢知组、章组、日母开口三等今读[?u]。

(9)咸摄开口一二等、合口三等相混今读[am],对应入声韵为[at],逢见组、晓匣影母开口一等今读[om],对应入声韵为[ot],开口三四等今读[i?m],对应入声韵为[i?t],逢章组今读[em],对应入声韵为[et]。

(10)深摄开口三等今读[im],对应入声韵为[it],逢庄组今读[em],对应入声韵为[et]。 (11)山摄开口一二等今读多为[an],对应入声韵为[at],逢见组、晓匣影喻母开口一等今读[on],对应入声韵为[ot],二等字“柬”字因声母腭化韵母今读[i?n];开口三四等今读[i?n],对应入声韵为[i?t],章组除“蝉、禅”等少数字开口三等今读[an]外今读[en],“联、练、轩”等例外今读[yon];合口一二等介音[u]多已脱落,今读[on],对应入声韵为[ot];逢见组、晓匣影母合口一等今读[uon],逢见组、晓匣影母合口二等今读[uan],逢匣母声母今读[f]时介音脱落今读[an];合口三等逢轻唇音时今读[an],逢知组、照组时介音脱落今读[on],逢见组、精组、晓匣影喻日母今读[yon],对应入声韵为[yot];合口四等今读[yon],对应入声韵为[yot]。

(12)臻摄开口一等今读[en],开口三等今读[in],对应入声韵为[it],“抿”字例外今读[un],“衬”字为开口三等但今读[en],“瑟、虱”今读[e?];合口一等主要读[un];合口三等魂韵和大部分淳韵、文韵字今读[un],但淳韵的见组和心邪喻母字以及文韵的见组和晓匣影喻母字

母今读[yn],如合口一等“损、逊”;逢见组、精组、心晓邪喻母合口三等今读[yn],“窘”例外今读[iu?]。对应的入声韵为[ut]。

(13)宕摄开口一等今读[o?],开口二等今读[io?],合口一等和大多数合口三等今读[uo?],但非敷奉母以及少数微母合口三等字今读[o?]。

(14)曾摄开口一等一般今读[en],对应入声韵为[e?],但帮组字今读[u?];开口三等今读[in],对应入声韵为[it];合口一等今读[e],合口三等只有一个入声韵字“域”,今读[it]。

(15)梗摄开口二等韵今读多为[en],但帮组字今读[u?],晓匣母字今读[in],庄母字白读

[a?],但文读[en]。开口三等今读多为[in],[ia?]两种,清韵“城、程(姓)、成、声、正(正月)”等字白读[a?],文读[in]。合口二等今读[ua?]、[uo?]、[u?],合口三四等以[iu?]为主,只有合口清韵读[ia?]。

(16)江韵开口二等今读[o?],“腔”因声母腭化,韵母今读[io?];对应入声韵为[o?],只有“朴”例外今读[u?]。通摄合口一三等今主要读[u?],对应入声韵为[u?],合口三等逢见组(除“巩、拱”外)、晓影喻心母今读[iu?],对应入声韵为[iu?];来母非入声韵母今读[u?],但入声韵却为[iu?];“秃”字例外今读[ut],“穆、牧”两个中古入声字今读阴去,韵母为[u]。

3.3声调

与《广韵》声调系统四声相比,抚州方言声调除了上声外,平、去、入三声都分阴阳。

(1)平、去、入分阴阳。《广韵》古清声母平声字抚州方言今读阴平,浊声母平声字今读阳平。《广韵》古清声母去声字抚州方言今读阴去,浊声母去声字今读阳去。《广韵》古清声母入声字抚州方言今读阴入,浊声母入声字今读阳入。

(2)浊上归阳去。《广韵》古全清、次清和次浊声母上声字抚州方言今读上声,全浊声母上声字今读阳去,并且绝大多数此类字还有一个阴平层次。这些全浊声母上声字阳去阴平声调有自由变读的趋势。

参考书目

[1]陈昌仪.《赣方言概要》[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69

[2]罗常培.《罗常培文集第一卷》[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398

[3]陈昌仪.《赣方言概要》[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69

[4]罗常培.《罗常培文集第一卷》[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400

[5]陈昌仪.《赣方言概要》[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70


相关内容

  • 江西临川方言语音特点
  • 摘 要: 临川方言是赣方言的代表性方言之一,有"中古语音活化石"的美誉.文章归纳出临川方言19个声母.67个韵母和7个单字调(不含轻声),探析了临川方言声韵调的基本特点,从声.韵.调三方面对临川方言与中古音系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临川方言 音韵特点 中古音系 一.概说 根据陈昌 ...

  • 大学语文重点111
  • 第一章: 1. 现代汉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 通话" 2. 明代开始有了"官话"一词.这个"官话"指的就是以北京话为基础的标准话 3方言: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在共同语 ...

  • 必修二文学常识
  • 必修二文学常识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开创了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其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列为"五经"之一(五经:<诗><书>& ...

  • 中国古代文学史填空题
  • 1.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历史小说是 <三国志演义> .现存最早的刊本是 明嘉靖壬午年(1522)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 ,后世最通行的版本是清代康熙年间 毛纶.毛宗岗父子 的评点本. 2.<三国志演义>塑造人物是特征化的典型,有 智绝:诸葛亮 义绝:关羽 ...

  • 螃蟹歌教案
  • <螃蟹歌>教案 一:激趣导入: 1.律动:同学们,今天天气真好,老师想带你们去野外郊游,高兴吗? 好! 那让我们活动一下,准备出发了.(课件<郊游>音乐http://www.56.com/w81/play_album-aid-8333496_vid-NTM4NzIzNzI.h ...

  • 让苏州童谣成为幼儿园的特色课程
  • 随着新苏州人的大量涌入,各地方言一拥而入.与此同时,普通话的普及和推广,更使能听会讲苏州话的年轻人.孩子越来越少.在这种趋势下,苏州话的衰落,便有点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味道了.我对本班幼儿"使用苏州方言情况"做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00%幼儿会说普通话.绝大多数的幼儿日常交流主 ...

  • 古代文学史明清考试重点
  •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是中国清末4部谴责小说的合称. . 三大传奇:. 李开先<宝剑记>. 梁辰鱼的<浣沙记>.王世贞 或其门人所作的<鸣凤记> 吴中四才子: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 明代四大奇书: .<水浒传>.<西游记>和<金 瓶 ...

  • 古代汉语的修辞
  • -古代汉语的修辞,也有它明显的特点.与古书阅读关系较大的几种辞格有: 一.引用.援引古人的言论.事迹,援引古代的诗文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稽古,引经 引言:引用民间的谚谣俗语,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长安 ...

  • 如何让方言区孩子学好普通话
  • 如何让方言区孩子学好普通话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正日益强大,经济的崛起与强盛必然带动文化的交流与渗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汉语言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青睐.如今,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不仅是事业工作的需要,更是一个人素质与时尚的体现,语言面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气质和对外形象.由于语言受环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