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退回世袭制对中国的影响

朝鲜退回世袭制对中国的影响

今年8月,韩国媒体曝出了朝鲜修改《树立党的唯一思想体系十大原则》(简称《十大原则》)的消息,国内也有不少人议论纷纷。独立评论人士邓聿文在FT中文网上撰文称,平壤这次对《十大原则》的修改,为朝鲜从“社会主义国家”退回到封建皇权国家,开创家族世袭制,赋予了正当性和“合法性”。

这应该是金正恩2011年末登上朝鲜权力巅峰后,履行合法性手续的最后一步,但它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外界对于朝鲜这次修改《十大原则》有些过于敏感了。早在金正日被确立为接班人,并于1980年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以后,这个过程在朝鲜人看来便是顺理成章的事。

然而在外界眼中,这终究是难以接受的反潮流行为,当然也留下了一系列问题,即朝鲜为什么走上这条道路?走世袭道路,金正恩的权是否稳固?中国面对一个转变的朝鲜应该怎么办?

朝鲜走上这条道路是是耐人寻味的,因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都没有找到类似的案例,也可以说是孤例。我们不妨通过共产党代际关系简单来分析一下朝鲜的问题。

和西方国家通过竞选来寻求代际传承不同,共产党国家对于“接班人”问题始终讳莫如深。由于没有明确的退休制度,第一代共产党领导人的生命终点很可能就是他们职业生涯的尽头。由于他们大多属于“卡里斯马”(charisma)型人物,崇高的威望使其在各自国家拥有极大的权力,大多数在寻找接班人上都有很高的自主权,如列宁选择斯大林,毛泽东选择刘少奇、林彪、王洪文,胡志明选择黎笋,菲德尔选择劳尔等等。

金日成当然也不例外。金日成通过1950年到1970年的几次清洗运动,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他的权威足够使其指定接班人。然而在是否选择子女来接班这个问题上,朝鲜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因素。必然性是,相较其他国家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金氏获得的是绝对权力,而其他领导人更多的是相对权力。他通过清洗展现了强烈的权力欲望,并把其成长经历、革命事迹和家庭成员的各种历史碎片逐渐神化,并以“白头山血统”作为革命胜利的源泉,使得这个逻辑自然就存在。偶然性是,金日成在革命胜利时,年仅30多岁,他有足够的时间培养自己的儿子,而其他诸如列宁、胡志明、毛泽东等等,有的已经没有儿子可以培养,有的是年龄和精力已经不允许。

到了第二代共产党领导人,由于权威性减弱,子女接班之路彻底堵死了,他们必须在共产党高层寻求新的途径来解决接班人问题。要找到类似金日成金正日二代继承的例子,那还得跳出共产党的圈子,在其他世俗化地区

找,比如台湾的蒋介石、蒋经国父子;叙利亚的阿萨德父子;阿塞拜疆的阿利耶夫父子等等。台湾在80年代末搭上了那个时代的民主化末班车,顺利实现了转型,蒋经国功不可没。而阿萨德和阿利耶夫政权还在演进,目前还无法判断他们的政权是否还有三代延续。当然在政党方面似乎例子更多一些,比如巴基斯坦人民党基本上是由布托家族把持,而印度国大党也基本上是由尼赫鲁家族控制。

如此,金正恩也是现代世俗政权唯一一个三代传承的例子。那么为什么在其他地区共产党代际传承权威逐渐递减,而在朝鲜反而有所增加呢?这当然和他们的合法性来源有关。如果第一代靠的是革命功绩和人格魅力,第二代靠的是余威授权和少许的功绩和魅力,第三代以后就基本上靠政绩支持了。这自然是个递减过程,也是民众从非理性盲动到理性科学选择的过程。

而朝鲜不同。它的世俗基本上只是表面文章,“白头山血统”更多展现了“君权神授”的意味。因此,无论领导人执政能力是多么弱,年龄是多么小,这都不足以改变其合法性的地位,而其他人试图要改变这种现象,无异于颠覆合法性来源和思想理论基础,等于政治自杀。当然,“君权神授”只是个维持合法性来源的基础,如果还要增加这种合法性,则必须另寻它法。而朝鲜自1991年以来的经济困难和美国所采取的敌视政策正提供了这种机会。在民主国家,如果发生经济衰退,一般来说,政府很可能会倒台。而朝鲜不同,内部出现的经济问题一概可以推到美国身上,而美国采的政策可以事实造成外部紧张,而这种外部紧张可以促使国内形成同仇敌忾的局面,最终反而会加强对领袖人物的依赖。这也就是朝鲜为什么在冷战后一次次挑起半岛局势紧张,一方面可以暗度陈仓发展核武器,另一方面可以时不时迫使美国挥舞大棒刺激国内民众的神经,以换取执政合法性的增加。

金正恩权力是否稳固是另一大问题。从2011年底以来,很多媒体都分析称金正恩权力不稳,比如在政治局常委中排名第二的李英浩被解职,另外还有几个军中“托孤重臣”相继在朝鲜的报纸上消失,还有被提升为朝鲜总参谋长玄英哲在权力中枢的地位迅速下降。的确,由于朝鲜内部人事变动频繁,而这些变动没有统一的发布渠道,研究者通常只能研究《劳动新闻》或者朝中社的报道看领导人是否能够连续参加国家的重大活动来判断其是否在职,因此外界有各种猜测也是十分正常。

但是权力稳与不稳还是有个基本的判断标准。这个标准应该能符合朝鲜的国情。这个国情就是朝鲜是个“血统论”国家。我们的判断不能脱离这

个基本点,不能用现代国家权力结构和现代政治思维去揣度朝鲜,这必然会失真。我的判断是只要不涉及“血统论”,金正恩的权力就是稳固的。而目前所有人事变动都不会,也不可能指向“血统论”。

由于在朝鲜民众心中血统论已经“深入人心”,金氏第三代继承人中其他几位由于各种原因已经彻底失去争夺最高权力的希望,因此金正恩的权力是十分稳固的。如果有人想推翻他,就是冒颠覆“血统论”的风险,这可以说是“冒朝鲜之大不韪”。而朝鲜频繁人事变迁不过是一个筛选亲信的过程,建立“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金三代班底”,而这些亲信班底就是领导思想的执行者,并非政策的制定者。对于年龄已过三十的金正恩来说,几个月甚至几天就调一次人事在外界看来非常不正常的行为其实都是很正常和平常的行为,这不涉及最高层权力结构的变动。而李英浩的下台很可能与自己倚老卖老有关,有令不行,有令不止,而并非有意犯上作乱。金正恩下令把李英浩免职就有点类似于中国康熙除去鳌拜的行为。这个行为不能看成两个劳动党政治局常委的较量,而是一个天子对一个大臣的处置,它涉及到一定范围的权力重组,但对金正恩没有半点影响。

世袭的朝鲜是否会给中国产生不利影响,邓聿文作了肯定回答,并总结了四点危害,一是从价值角度说,对中国政府的形象无疑会有损害;二是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守势的情况下,平壤此举也使中国维持社会主义的合法性变得更加尴尬;三是平壤的家族世袭统治,随时有可能加剧政权本身的风险;四是平壤的做法也有排斥中国的意图在内。

邓聿文的观点代表很多的人在朝鲜问题上的态度,但在我看来,邓文还是没有捋清楚中朝之间的问题。首先,中朝关系已经从原先的盟友关系走向正常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如果非要讲两国之间有特殊纽带,那也就是1950年代的那场战争,两国曾并肩战斗过。然而这并非当代中朝之间存在特殊关系的理由。1960年代以后,社会主义阵营解体,1980年代以后,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国家利益取代意识形态成为中国外交的核心目标。而且中朝两国的价值取向也逐渐分道扬镳,两国在各方面的关系走向正常。而且外界也看到,中国在朝核问题上对朝鲜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力。既然是一种正常的国家关系,朝鲜内部无论怎么变,哪怕是朝鲜从共和制变成君主制,也和中国没有任何关系。另外中国给予朝鲜援助也是有限度的,不是朝鲜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中国在半岛问题上的一个立场就是保持半岛稳定。保持半岛稳定暗含了保持朝鲜稳定的内容。援助就是维护最低限

度的稳定。试想如果朝鲜不稳了,乱了,且不说国家战略安全问题,上千万难民中国能否扛起就是个非常要命的事。所以援助朝鲜和中国形象并不相干。

当然还可以举出更多的例子来反驳作者的观点,比如美国援助穆巴拉克政权,援助萨达姆政权,援助沙特王室,这些国家都与美国在人权、民主、自由的观念相距甚远,是不是美国的形象也下降了呢?当年苏联入侵阿富汗、越南入侵柬埔寨,同样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是否因为他们入侵别国而形象下降了呢?退一万步讲,如果非要和形象扯上关系,我认为维护国家利益才是第一位的,形象是下一步考虑的,这也是国际社会的共识。

其次,自苏东剧变以后,由一个国家独享对“社会主义”解释权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各个仍保留共产党执政权的国家都按自己的方式解释和建设社会主义。平壤和北京对社会主义的看法不一样也非常正常。但要说平壤此举也使中国维持社会主义的合法性变得更加尴尬,就显得有些牵强了。中国维持社会主义的合法性永远是同自身运转社会主义的方式能否得到国民认同有关,与朝鲜没有半点关系。因为朝鲜的社会主义和中国社会主义有着天壤之别,明白人都看得很清楚,不能因为仅仅依靠相同的字眼而不考虑背后的实质差异而牵强的将两者联系起来。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埃及的政变,巴基斯坦的政变,甚至非洲某个小国的政变,是否让美国、法国这些国家维护资本主义的合法性变得尴尬呢?这当然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再次,平壤维持合法性的关键在于血统论是否成为整个国家的共识。而血统继承是解决接班人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如果在这一点上能形成共识,至少在可见的未来是能够稳固的。退一步说,即使朝鲜内部发生不稳固,这不仅仅是牵扯中国的问题,东北亚利益攸关方都会被卷入。单单说这对中国造成了危害,这有点看问题不全面之嫌。在我看来,维护半岛稳定,也是韩美的共识。朝鲜并不是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关注点,在这个地方维持稳定对美国来说是有利的,而韩国就更不必说了。

第四,朝鲜是否排斥中国,这也并非它自己就能说了算的。即使它在文件中写了反对大国尊崇主义,它的地缘政治也表明,它无法摆脱在大国之间周旋的现实。无论是中国、美国、俄罗斯,都在朝鲜半岛上有自身的利益。另外中国政府从来没有承认中国模式,也没有想输出中国发展经验的打算,中朝之间是正常的国家关系,它学不学习中国是它自己的事,这对中国构不成任何危害。

最后,邓文在结尾说平壤此举背离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从而是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文明

社会和人权的威胁。我认为这有些上纲上线了。朝鲜此举是倒退确实是真实存在的,这和它自身发展的历史条件以及外部的特殊压力都有关系。我们都知道这么一句话,历史是呈螺旋式上升和在曲折中前进的。朝鲜的事情正好说明了这一点。然而朝鲜是朝鲜,中国是中国。不能因为朝鲜发生了什么,就一定要联系到中国。况且朝鲜占世界人口比例那么小,对人类文明和人权更是产生不了多大威胁。1970年代,世界上还有个中非帝国,它的皇帝还拿吃人肉作为资本进行炫耀,这当然是对人权的严重践踏,但构不成对人类社会的任何威胁,世界人权在二三十年来总体是进步的。朝鲜当然也是同样的道理。

朝鲜退回世袭制对中国的影响

今年8月,韩国媒体曝出了朝鲜修改《树立党的唯一思想体系十大原则》(简称《十大原则》)的消息,国内也有不少人议论纷纷。独立评论人士邓聿文在FT中文网上撰文称,平壤这次对《十大原则》的修改,为朝鲜从“社会主义国家”退回到封建皇权国家,开创家族世袭制,赋予了正当性和“合法性”。

这应该是金正恩2011年末登上朝鲜权力巅峰后,履行合法性手续的最后一步,但它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外界对于朝鲜这次修改《十大原则》有些过于敏感了。早在金正日被确立为接班人,并于1980年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以后,这个过程在朝鲜人看来便是顺理成章的事。

然而在外界眼中,这终究是难以接受的反潮流行为,当然也留下了一系列问题,即朝鲜为什么走上这条道路?走世袭道路,金正恩的权是否稳固?中国面对一个转变的朝鲜应该怎么办?

朝鲜走上这条道路是是耐人寻味的,因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都没有找到类似的案例,也可以说是孤例。我们不妨通过共产党代际关系简单来分析一下朝鲜的问题。

和西方国家通过竞选来寻求代际传承不同,共产党国家对于“接班人”问题始终讳莫如深。由于没有明确的退休制度,第一代共产党领导人的生命终点很可能就是他们职业生涯的尽头。由于他们大多属于“卡里斯马”(charisma)型人物,崇高的威望使其在各自国家拥有极大的权力,大多数在寻找接班人上都有很高的自主权,如列宁选择斯大林,毛泽东选择刘少奇、林彪、王洪文,胡志明选择黎笋,菲德尔选择劳尔等等。

金日成当然也不例外。金日成通过1950年到1970年的几次清洗运动,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他的权威足够使其指定接班人。然而在是否选择子女来接班这个问题上,朝鲜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因素。必然性是,相较其他国家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金氏获得的是绝对权力,而其他领导人更多的是相对权力。他通过清洗展现了强烈的权力欲望,并把其成长经历、革命事迹和家庭成员的各种历史碎片逐渐神化,并以“白头山血统”作为革命胜利的源泉,使得这个逻辑自然就存在。偶然性是,金日成在革命胜利时,年仅30多岁,他有足够的时间培养自己的儿子,而其他诸如列宁、胡志明、毛泽东等等,有的已经没有儿子可以培养,有的是年龄和精力已经不允许。

到了第二代共产党领导人,由于权威性减弱,子女接班之路彻底堵死了,他们必须在共产党高层寻求新的途径来解决接班人问题。要找到类似金日成金正日二代继承的例子,那还得跳出共产党的圈子,在其他世俗化地区

找,比如台湾的蒋介石、蒋经国父子;叙利亚的阿萨德父子;阿塞拜疆的阿利耶夫父子等等。台湾在80年代末搭上了那个时代的民主化末班车,顺利实现了转型,蒋经国功不可没。而阿萨德和阿利耶夫政权还在演进,目前还无法判断他们的政权是否还有三代延续。当然在政党方面似乎例子更多一些,比如巴基斯坦人民党基本上是由布托家族把持,而印度国大党也基本上是由尼赫鲁家族控制。

如此,金正恩也是现代世俗政权唯一一个三代传承的例子。那么为什么在其他地区共产党代际传承权威逐渐递减,而在朝鲜反而有所增加呢?这当然和他们的合法性来源有关。如果第一代靠的是革命功绩和人格魅力,第二代靠的是余威授权和少许的功绩和魅力,第三代以后就基本上靠政绩支持了。这自然是个递减过程,也是民众从非理性盲动到理性科学选择的过程。

而朝鲜不同。它的世俗基本上只是表面文章,“白头山血统”更多展现了“君权神授”的意味。因此,无论领导人执政能力是多么弱,年龄是多么小,这都不足以改变其合法性的地位,而其他人试图要改变这种现象,无异于颠覆合法性来源和思想理论基础,等于政治自杀。当然,“君权神授”只是个维持合法性来源的基础,如果还要增加这种合法性,则必须另寻它法。而朝鲜自1991年以来的经济困难和美国所采取的敌视政策正提供了这种机会。在民主国家,如果发生经济衰退,一般来说,政府很可能会倒台。而朝鲜不同,内部出现的经济问题一概可以推到美国身上,而美国采的政策可以事实造成外部紧张,而这种外部紧张可以促使国内形成同仇敌忾的局面,最终反而会加强对领袖人物的依赖。这也就是朝鲜为什么在冷战后一次次挑起半岛局势紧张,一方面可以暗度陈仓发展核武器,另一方面可以时不时迫使美国挥舞大棒刺激国内民众的神经,以换取执政合法性的增加。

金正恩权力是否稳固是另一大问题。从2011年底以来,很多媒体都分析称金正恩权力不稳,比如在政治局常委中排名第二的李英浩被解职,另外还有几个军中“托孤重臣”相继在朝鲜的报纸上消失,还有被提升为朝鲜总参谋长玄英哲在权力中枢的地位迅速下降。的确,由于朝鲜内部人事变动频繁,而这些变动没有统一的发布渠道,研究者通常只能研究《劳动新闻》或者朝中社的报道看领导人是否能够连续参加国家的重大活动来判断其是否在职,因此外界有各种猜测也是十分正常。

但是权力稳与不稳还是有个基本的判断标准。这个标准应该能符合朝鲜的国情。这个国情就是朝鲜是个“血统论”国家。我们的判断不能脱离这

个基本点,不能用现代国家权力结构和现代政治思维去揣度朝鲜,这必然会失真。我的判断是只要不涉及“血统论”,金正恩的权力就是稳固的。而目前所有人事变动都不会,也不可能指向“血统论”。

由于在朝鲜民众心中血统论已经“深入人心”,金氏第三代继承人中其他几位由于各种原因已经彻底失去争夺最高权力的希望,因此金正恩的权力是十分稳固的。如果有人想推翻他,就是冒颠覆“血统论”的风险,这可以说是“冒朝鲜之大不韪”。而朝鲜频繁人事变迁不过是一个筛选亲信的过程,建立“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金三代班底”,而这些亲信班底就是领导思想的执行者,并非政策的制定者。对于年龄已过三十的金正恩来说,几个月甚至几天就调一次人事在外界看来非常不正常的行为其实都是很正常和平常的行为,这不涉及最高层权力结构的变动。而李英浩的下台很可能与自己倚老卖老有关,有令不行,有令不止,而并非有意犯上作乱。金正恩下令把李英浩免职就有点类似于中国康熙除去鳌拜的行为。这个行为不能看成两个劳动党政治局常委的较量,而是一个天子对一个大臣的处置,它涉及到一定范围的权力重组,但对金正恩没有半点影响。

世袭的朝鲜是否会给中国产生不利影响,邓聿文作了肯定回答,并总结了四点危害,一是从价值角度说,对中国政府的形象无疑会有损害;二是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守势的情况下,平壤此举也使中国维持社会主义的合法性变得更加尴尬;三是平壤的家族世袭统治,随时有可能加剧政权本身的风险;四是平壤的做法也有排斥中国的意图在内。

邓聿文的观点代表很多的人在朝鲜问题上的态度,但在我看来,邓文还是没有捋清楚中朝之间的问题。首先,中朝关系已经从原先的盟友关系走向正常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如果非要讲两国之间有特殊纽带,那也就是1950年代的那场战争,两国曾并肩战斗过。然而这并非当代中朝之间存在特殊关系的理由。1960年代以后,社会主义阵营解体,1980年代以后,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国家利益取代意识形态成为中国外交的核心目标。而且中朝两国的价值取向也逐渐分道扬镳,两国在各方面的关系走向正常。而且外界也看到,中国在朝核问题上对朝鲜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力。既然是一种正常的国家关系,朝鲜内部无论怎么变,哪怕是朝鲜从共和制变成君主制,也和中国没有任何关系。另外中国给予朝鲜援助也是有限度的,不是朝鲜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中国在半岛问题上的一个立场就是保持半岛稳定。保持半岛稳定暗含了保持朝鲜稳定的内容。援助就是维护最低限

度的稳定。试想如果朝鲜不稳了,乱了,且不说国家战略安全问题,上千万难民中国能否扛起就是个非常要命的事。所以援助朝鲜和中国形象并不相干。

当然还可以举出更多的例子来反驳作者的观点,比如美国援助穆巴拉克政权,援助萨达姆政权,援助沙特王室,这些国家都与美国在人权、民主、自由的观念相距甚远,是不是美国的形象也下降了呢?当年苏联入侵阿富汗、越南入侵柬埔寨,同样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是否因为他们入侵别国而形象下降了呢?退一万步讲,如果非要和形象扯上关系,我认为维护国家利益才是第一位的,形象是下一步考虑的,这也是国际社会的共识。

其次,自苏东剧变以后,由一个国家独享对“社会主义”解释权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各个仍保留共产党执政权的国家都按自己的方式解释和建设社会主义。平壤和北京对社会主义的看法不一样也非常正常。但要说平壤此举也使中国维持社会主义的合法性变得更加尴尬,就显得有些牵强了。中国维持社会主义的合法性永远是同自身运转社会主义的方式能否得到国民认同有关,与朝鲜没有半点关系。因为朝鲜的社会主义和中国社会主义有着天壤之别,明白人都看得很清楚,不能因为仅仅依靠相同的字眼而不考虑背后的实质差异而牵强的将两者联系起来。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埃及的政变,巴基斯坦的政变,甚至非洲某个小国的政变,是否让美国、法国这些国家维护资本主义的合法性变得尴尬呢?这当然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再次,平壤维持合法性的关键在于血统论是否成为整个国家的共识。而血统继承是解决接班人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如果在这一点上能形成共识,至少在可见的未来是能够稳固的。退一步说,即使朝鲜内部发生不稳固,这不仅仅是牵扯中国的问题,东北亚利益攸关方都会被卷入。单单说这对中国造成了危害,这有点看问题不全面之嫌。在我看来,维护半岛稳定,也是韩美的共识。朝鲜并不是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关注点,在这个地方维持稳定对美国来说是有利的,而韩国就更不必说了。

第四,朝鲜是否排斥中国,这也并非它自己就能说了算的。即使它在文件中写了反对大国尊崇主义,它的地缘政治也表明,它无法摆脱在大国之间周旋的现实。无论是中国、美国、俄罗斯,都在朝鲜半岛上有自身的利益。另外中国政府从来没有承认中国模式,也没有想输出中国发展经验的打算,中朝之间是正常的国家关系,它学不学习中国是它自己的事,这对中国构不成任何危害。

最后,邓文在结尾说平壤此举背离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从而是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文明

社会和人权的威胁。我认为这有些上纲上线了。朝鲜此举是倒退确实是真实存在的,这和它自身发展的历史条件以及外部的特殊压力都有关系。我们都知道这么一句话,历史是呈螺旋式上升和在曲折中前进的。朝鲜的事情正好说明了这一点。然而朝鲜是朝鲜,中国是中国。不能因为朝鲜发生了什么,就一定要联系到中国。况且朝鲜占世界人口比例那么小,对人类文明和人权更是产生不了多大威胁。1970年代,世界上还有个中非帝国,它的皇帝还拿吃人肉作为资本进行炫耀,这当然是对人权的严重践踏,但构不成对人类社会的任何威胁,世界人权在二三十年来总体是进步的。朝鲜当然也是同样的道理。


相关内容

  • 金日成如何清洗建立家族世袭体制?
  • 金日成的集权经历了与各派别的惨烈角逐,早期的朝鲜劳动党,其实是由许多不同派别的共产主义政党合并而成,1925年,朝鲜共产党成立,三年后因为内部派系争斗解散,之后,朝鲜的共产主义者各立山头,但由于日本当局的追捕,共产主义者纷纷逃亡海外,加入所在国共产党,以旅华和旅苏者居多.知道1945年,二战结束,美 ...

  • 反对金正日世袭的继母和叔叔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图)
  • 秦全耀    (2010-10-04) 在朝鲜新近召开的党代会上,一直没有出现金正日继母金圣爱和叔叔金英柱的半点消息. 1970 年在金日成60岁生日时,朝鲜就修改宪法以确立金英柱的绝对权威.此时的金英柱已是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会书记.组织指导部部长,政治序列排第二位.金圣爱,中国人更不默生,除了是 ...

  • 高中历史必修一基础知识梳理(人教版)
  • 高中历史必修一基础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知识梳理] 1.我国奴隶社会夏朝建立.商朝发展.西周强盛.春秋瓦解.主要政治制度:夏启创立的王位世袭制.西周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以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 2.夏商时期政治制度: ①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

  • 浅谈金正日逝世与金正恩接班
  • 浅谈金正日逝世与金正恩接班 据朝鲜官方媒体报道,朝鲜国防委员长金正日于17日上午8时30分,因疲劳过度,在列车上突然去世,享年69岁. 面对金正日的逝世,朝鲜民众痛苦万分,然而金正日的小儿子金正恩在同样面临丧父之痛时,还要同时警惕自己是否能够交接顺利.金正恩,这位只有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立即成为全球最 ...

  • 信孚电讯(1.22)--反思国人骨子里的自私
  • 1.我们恨贪官,又拚命报考公务员:我们骂垄断,又拼命往高薪单位钻:我们讥讽不正之风,自己办事却忙找关系.总之,我们愤怒,不是因为觉得不公平,而是觉得自己处在不公平中的不利位置,我们不是想消灭这种不公平,而是想让自己处在不公平中的有利位置.这种骨子里的自私,才是我们真正该反思的.--韩寒 2.[浪漫主 ...

  • 高一岳麓版必修一知识点
  •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一. 夏朝的政治制度(约前2070--前1600) 第一个国家政权,依据 :出现公共权力 二. 商朝政治制度(前1600--前1046) 1.内服外服 A.内服是王畿,商王直接统治地区 B.外服是附属国管辖地区 C.商王实权,控制有限 2. ...

  • 关于朝核问题
  • 朝核问题的实质,是弱小民族维护独立和生存的问题.朝核问题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世畀上存在霸道.世界自美国在日本扔了两颗原子弹以来,世界的局部摩擦就因为核武器问题一直没有间断过,核武器是什么?核武器是目前的能让人类毁灭的终极武器,我敢断言:在没有战事的情况下,伊朗和朝鲜将最终拥有核武器,而且逐渐还会有一些 ...

  • 人民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改革试题
  • 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三冗不去,不可为国." 材料二 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日渐突出,社会矛质进一步激化.王 安石在上时政疏中指出:"方今朝廷之位,未可谓能得货才:政事所施 ...

  • 2012年历史小高考复习提纲
  • (1840年鸦片战争前) 一.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先秦时期) 1.了解先秦时期的王朝变迁(先秦指秦朝以前的历史时代) 夏(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的古代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政权,禹死启继,"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商(公元前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