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的圈层结构,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这些圈层结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人类耐以生存的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并非简单的组合在一起,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进行物质迁移和能力转换。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

(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

(2)各要素之间是怎样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

学生读图后回答--图中的地理要素有大气,水,生物(动

物,植物,微生物),土壤。

从图上我们可以知道,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

及无机盐合成为有机物,并且放出氧气,同时

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又成为了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

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

围环境中。这种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过程就形成了生物循

环。

我们知道生物循环的过程中能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地迁移和运动,从而使能量得到一定的转化,因而把自然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我们已经了解了生物循环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为了进一步明确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学案中绘图题目的要求,绘制一幅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示意图,并说明这种关系。

同学们,从刚才大家的绘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这几大要素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分别来自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从以前我们所学的水循环知识可以知道,水圈与大气圈可以通过水循环来实现,水汽通过蒸发,上升到一定高度成云致雨,降落到地面,然后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注入江河、海洋。而水圈与岩石圈也可以进行矿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转换。水圈与生物圈通过有机物的作用和无机盐的运输过程来实现,相应的生物圈与大气圈通过植物、动物的有氧呼吸过程和光合作用来实现。而生物圈与岩石圈也可以进行物质的转换。生物可以对岩石产生一定的作用(根劈作用),使岩石疏松崩解,另外岩石中的无机盐又为生物的生长提供了营养物质。而大气圈可以通过降水对岩石进行侵蚀和改造,岩石圈中的固体颗粒、尘埃上扬到空气中,可以改变空气的质量。

从图上我们可以知道地理环境各要素(大气、水、生物、岩石)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共同作用逐渐形成了我们生活的自然地理环境。

我们了解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白了各要素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所具有的独特功能,那么整体的功能是不是等于部分功能之和呢?相信大家学了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之后就会知道其中的答案。

什么是生产功能呢?它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之前我们在以生物循环为例的活动中就能体现生产功能,生产功能主要是在光合作用的条件下产生的,它将各要素统一在一起生产出了有机物。

那什么又是平衡功能呢?它是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接下来请大家读教材P149有关藏羚羊的资料,读完后思考一下影响藏羚羊的生存自然要素是什么?藏羚羊与环境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分析解释见PPT)

我们知道藏羚羊的生存情况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地理环境某个要素的演化会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从而使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并且保证了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协调,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为两个方面:

----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与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它们每时每刻都在演化,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要素的演化。在景观上,他们总是力求保持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于距海较近,降水丰富,于是形成了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地表水丰富,形成了外流河,由于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在中游形成了峡谷(长江三峡),下游地带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生物种类丰富,土壤以红,黄,壌为主。由此可见,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生态环境是在大气,水,地貌,生物的统一变化过程中形成的。

----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演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演化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如“低碳生活”的盛行,由于人类大规模的开采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大气保温效应增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变暖,并引起两极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陆地。由此可见,人们在利用自然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尊重自然规律,有条件的进行改造,使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我们主张在改造自然时要尊重自然规律,然而在人类实践活动中或多或少的对自然产生了负面影响,比如修建水库就会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诸多的影响。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我们从图上可知,修建水库以后对上下游的影响是不同的。对上游的影响:它使上游形成了人工湖,使土壤草甸化或盐渍化,那么对地下水是怎样影响大呢?随着河流水位的上升,河水补给增多,地下水水位也随之上升。水位上升,使沿岸的植物被淹没,从而使生物数量减少。另外还影响了一些水生生物的正常繁殖。水位上升,使岩石承受的压力增加,容易诱发地震。而水库集水区域的气候也变得温和湿润。

对下游的影响:水库将大量的水拦截起来,使水资源得到一定的调控。河水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淤积库尾。使下游泥沙淤积减少,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也相应的减少。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总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我们学习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及其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和能量的交换、地理环境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了解了地理环境接统一演化过程和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我们学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目的是我为我们实践生活提供必要的知识,比如,我们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如何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如何正确地应对当前的“低碳生活”?最后提醒大家记得完成学案上的相关练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的圈层结构,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这些圈层结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人类耐以生存的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并非简单的组合在一起,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进行物质迁移和能力转换。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

(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

(2)各要素之间是怎样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

学生读图后回答--图中的地理要素有大气,水,生物(动

物,植物,微生物),土壤。

从图上我们可以知道,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

及无机盐合成为有机物,并且放出氧气,同时

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又成为了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

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

围环境中。这种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过程就形成了生物循

环。

我们知道生物循环的过程中能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地迁移和运动,从而使能量得到一定的转化,因而把自然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我们已经了解了生物循环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为了进一步明确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学案中绘图题目的要求,绘制一幅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示意图,并说明这种关系。

同学们,从刚才大家的绘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这几大要素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分别来自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从以前我们所学的水循环知识可以知道,水圈与大气圈可以通过水循环来实现,水汽通过蒸发,上升到一定高度成云致雨,降落到地面,然后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注入江河、海洋。而水圈与岩石圈也可以进行矿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转换。水圈与生物圈通过有机物的作用和无机盐的运输过程来实现,相应的生物圈与大气圈通过植物、动物的有氧呼吸过程和光合作用来实现。而生物圈与岩石圈也可以进行物质的转换。生物可以对岩石产生一定的作用(根劈作用),使岩石疏松崩解,另外岩石中的无机盐又为生物的生长提供了营养物质。而大气圈可以通过降水对岩石进行侵蚀和改造,岩石圈中的固体颗粒、尘埃上扬到空气中,可以改变空气的质量。

从图上我们可以知道地理环境各要素(大气、水、生物、岩石)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共同作用逐渐形成了我们生活的自然地理环境。

我们了解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白了各要素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所具有的独特功能,那么整体的功能是不是等于部分功能之和呢?相信大家学了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之后就会知道其中的答案。

什么是生产功能呢?它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之前我们在以生物循环为例的活动中就能体现生产功能,生产功能主要是在光合作用的条件下产生的,它将各要素统一在一起生产出了有机物。

那什么又是平衡功能呢?它是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接下来请大家读教材P149有关藏羚羊的资料,读完后思考一下影响藏羚羊的生存自然要素是什么?藏羚羊与环境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分析解释见PPT)

我们知道藏羚羊的生存情况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地理环境某个要素的演化会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从而使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并且保证了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协调,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为两个方面:

----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与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它们每时每刻都在演化,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要素的演化。在景观上,他们总是力求保持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于距海较近,降水丰富,于是形成了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地表水丰富,形成了外流河,由于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在中游形成了峡谷(长江三峡),下游地带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生物种类丰富,土壤以红,黄,壌为主。由此可见,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生态环境是在大气,水,地貌,生物的统一变化过程中形成的。

----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演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演化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如“低碳生活”的盛行,由于人类大规模的开采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大气保温效应增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变暖,并引起两极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陆地。由此可见,人们在利用自然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尊重自然规律,有条件的进行改造,使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我们主张在改造自然时要尊重自然规律,然而在人类实践活动中或多或少的对自然产生了负面影响,比如修建水库就会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诸多的影响。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我们从图上可知,修建水库以后对上下游的影响是不同的。对上游的影响:它使上游形成了人工湖,使土壤草甸化或盐渍化,那么对地下水是怎样影响大呢?随着河流水位的上升,河水补给增多,地下水水位也随之上升。水位上升,使沿岸的植物被淹没,从而使生物数量减少。另外还影响了一些水生生物的正常繁殖。水位上升,使岩石承受的压力增加,容易诱发地震。而水库集水区域的气候也变得温和湿润。

对下游的影响:水库将大量的水拦截起来,使水资源得到一定的调控。河水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淤积库尾。使下游泥沙淤积减少,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也相应的减少。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总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我们学习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及其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和能量的交换、地理环境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了解了地理环境接统一演化过程和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我们学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目的是我为我们实践生活提供必要的知识,比如,我们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如何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如何正确地应对当前的“低碳生活”?最后提醒大家记得完成学案上的相关练习。


相关内容

  • 试论地理环境结构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 试论地理环境结构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朱海森 潘燕 0引言 地理环境结构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区域自然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的核心内容,并已 为广大地理学家尤其是区域自然地理学家认可.然而,有意识地自觉地把它作为研究区域的指导思想,用以揭示不同区域.即使是对于以洲为单位的区域的总体特征来说,目前还显不足.本 ...

  • 高中地理教案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鲁教版地理必修1] [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情分析]  学习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各自然带的整体面貌已初步了解,并对我国西北地区.黄土高原等区域的地理特征也有一定的认知.也有部分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掌握不扎实 ...

  •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33
  • 一. 课程题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上第五章第一节第 85- - 90 页) 二. 教材分析: (1)本节课承接了必修 1 第二.三.四章有关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大气.水.地貌, 并在此基础上,讲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地理环境作综合分析,从整体来认识地 理环境,所以本 ...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本考点多以图表.景观图形式来提供相关地理信息,考查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与特点. 1.下图体现了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是相同的 B.我国西北地区物理风化弱,化学风化强 C.气候要素直接影响生物.水文等要素,但生物.水 ...

  •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 学案9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考纲点击]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构建知识体系] 考点一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典例1 (2013·安徽文综)地表岩石风化后,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 ...

  •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教材分析: 本章节在全书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教材位置的编排可以看出本章的地位和作用.本章在前两章自然环境的详细学习之后,因此,可以看出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是高中阶段自然地理部分学习的总结和提高,同时为认识人类活动的合理性以及正确处理人地关系打下基础.从空间因素看,自然环境的 ...

  • 第三讲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 第三讲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第一中学 [1**********] 教材分析: 本章节在全书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教材位置的编排可以看出本章的地位和作用.本章在前两章自然环境的详细学习之后,因此,可以看出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是高中阶段自然地理部分学习的总结和提高,同时为认识人类活动的合 ...

  • 自然地理环境
  • 1. 自然地理环境:作为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地理环境,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 化环境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自然环境是由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地理环境部分. 2.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环境(地球表层的大气.水.岩石.生物以及其他派生的 ...

  • 自然地理环境的
  • 自然地理环境的 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五章)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三维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2.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3.使学生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在利用和改造自然中要充分考虑各地理要素的关系,避免牵一发而动全身. 二.过程与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