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宣传教育活动记1

疾病预防宣传教育活动记录

主题 冬季传染病防控讲座 时间 2012年9月 参加对象 1——9年级 主讲人 夏云 主 要 内 容 目前随着冬季的到来呼吸道传染病也逐渐进入高发时期学校作为人群密集场所是各种传染病防控的重点区域之一。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学校对传染病的防控能力我校全体师生进行了冬季传染病防控知识讲座。 详细讲解了冬季传染病的流行特点、预防和控制措施重点介绍了常见冬季呼吸道传染病和季节性流感的防控措施如注意保暖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多饮水多吃水果多服维生素c对预防呼吸道疾病有好处勤洗手讲究个人卫生注意通风少去公共场所一有发烧、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冬季要注意饮食卫生尽量少食或不食生冷食品谨防病从口入。此次讲座对学校的卫生管理工作起到了积极地促进和补充作用

间 2013年3月 参加对象 1——9年级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 主讲人 夏云 主 要 内 容 1、什么是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是经由呼吸道传播、感染的疾病。引起呼吸道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和支原体主要从呼吸道出入原始寄生部位是呼吸道粘膜及肺。病原体的寄生既可引起不同部位的呼吸道感染亦可导致皮疹、脑脊髓感染或败血症。 2、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流脑、水痘、幼儿急疹、猩红热、白喉、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流行性腮腺炎、支原体肺炎等。 3、呼吸道传染病是如何传播的 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尘埃传播少数天花、白喉、猩红热等亦可通过直接接触而感染。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在呼吸、咳嗽、喷嚏时将带有细菌或病毒的呼吸道分泌物散布到空气中易感的人随呼吸吸入或接触等方式感染后经过一定时间的潜伏期就会发病。 4、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为何要勤洗手 研究已经证明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可以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强调要注意手的卫生洗手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5、呼吸道传染病个人预防措施 1保持生活、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勤开窗户。 2衣着适量随气候增减注意防寒保暖。 3饮食合理多吃蔬菜水果保证足够的营养多喝白开水每天约2300毫升

3 4平时注意体育锻炼提高耐寒能力增强体质。 5充足睡眠不要熬夜。 6注意手的清洁和消毒因为有些病原体可通过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经手传播。 7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 8如发现咽喉疼痛可用盐水漱口或喉风散喷喉。 9若有发烧或出现上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10儿童应按时进行预防接种如注射麻疹疫苗、白喉、百日咳疫苗以及流脑疫苗等。

疾病预防宣传教育活动记录 主题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时间 2013年4月 参加对象 1—9年

级学生 主讲人 卫生院医生 主 要 内 容 1、何谓手足口病 答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小儿手、足、口腔以及臀部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

Cox A16以及肠和肠道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 2、小儿患手足口病后有哪些症状 答该病发病前一般发热通常在38℃左右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

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患儿突然起病

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在患儿手、足、口腔粘膜以及臀部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由于口腔溃疡会伴有疼痛患儿往往会流涎、拒食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内自行消退同时体温也会下降。多数愈后良好不留后遗症。 极少数患儿患手足口病后会伴有较为严重的合并症如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弛缓性麻痹、心肌炎等这类患儿大多持续高热病情发展迅速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多在发病后3—5天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严重并发症并可引起死亡。 3、手足口病是如何在人群中传播的 答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但成人由于自身免疫机能的完善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而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4、在学校、幼托机构内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的孩子应该怎么办 答学校、幼托机构一旦发现出现发热、皮疹等不适症状的孩子应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做到以下几点 ①学校和幼托机构应指定专人或兼职教师负责本单位内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因病缺勤等健康信息的收集、汇总与报告工作。一旦发现有发热、皮疹等不适症状的患儿后要由疫情报告人作进一步排查一旦怀疑为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

报告应立即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农村学校向乡镇卫生院防保组同时向属地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报告并立即通知患儿家长及时送医院进行诊治。 ②学校和托幼机构应当加强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登记工作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③学校和幼托机构应注意班级的换气通风特别是幼托机构要每日对玩具、用具等进行清洗消毒减少间接接触传播的机会。对住校学生及幼儿宿舍的被褥、衣服要放在阳光下曝晒。 ④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是饭前便后要洗手与家长一起教育学生及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重点同时建议家长不要让孩子在地上摸爬玩耍更不要用家长自己嚼过的

食物喂食孩子。

⑤应立即动员家长对患儿进行医院或家庭隔离治疗

5、如何

效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生。

③注意孩子营养的合

5

低手足口病的发生。

②家长

③注意孩子营养的合理搭

住一处

疾病预防宣传教育活动记录 主题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时间 2013年4月 参加对象 1—9年级学生 主讲人 卫生院医生 主 要 内 容 预防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全称为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尤其以甲型多见。好发于冬、春季。普通感冒可称作上呼吸道感染俗称伤风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流行性感冒病毒通常由打喷嚏或咳嗽的飞沫传播。人得了流行性感冒后症状会突然发生且在数小时内恶化发高烧体温可达39℃以上。两眼胀痛四肢疼痛疲乏有时眼结膜充血鼻塞、流鼻涕咽喉干痛。儿童常有腹痛、腹胀、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甚至发生惊厥。流行性感冒的症状对婴幼儿、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病者的生命更是威胁。 预 防: (1)流行性感冒疫苗是针对流行性感冒病毒而制造的对其他病原体根本没有预防作用。流行性感冒病毒有很多类型目前使用的流行性感冒疫苗是世界卫生组织经过预测后推荐的只能预防甲I型、甲III型和乙型三种流行性感冒毒株对其他的毒株没有预防作用同样对其它病毒和细菌引起的普通感冒也无预防作用。 (2)做好这项工作比注射流行性感冒疫冬季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最佳方法是保持健康生活习惯

苗更有效。 (3)勤洗手研究结果表明感冒病毒在手上能存活70个小时。感冒患者在擤鼻涕、挖鼻孔时会将病毒沾在手上健康人若与患者握手或在公共场所接触了患者触摸过的物品手上就会带有感冒病毒。所以勤洗手十分关键。 (4)勤换牙刷

如果上面带有病毒则容易反复感染另外人们每天都要病原体易会使用牙刷滋生繁殖牙刷常处于潮湿状态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5)脚部保暖脚对温度比较敏感如果脚部受凉

反射性地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缩使人容易受感冒病毒侵扰同时提倡冷水洗脸。 (6)饮食清淡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饮食会降低人体免疫力的溶菌酶减少并降低干扰素等抗病因子的分泌

医学家通过观察发现饮食过咸会使唾液分泌及口腔内使感冒病毒易进入呼吸道黏膜而诱发感体内抗病毒物质明显冒。 (7)精神愉快减少免疫力下降精神紧张、忧郁的人经研究表明易患感冒。 (8)合理睡眠人在睡眠时体内会产生一种有提高免疫力作用的物质。因此感冒病人保证充足的睡眠十分重要。 手足口病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具有肠道病毒感染的共同特征。从最常见的无症状或仅有轻度7 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不适至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均可发生。潜伏期一般3

多数病人突然起病。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四部曲)因为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而且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部分患者初期有轻度上感症状如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等。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班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

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内有混浊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手、

一加强监测提高 二做足、口病损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现。 手足口病的预防原则 监测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及时采集合格标本

明确病原学诊断

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构做好晨间体检消毒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防止疾病蔓延扩散 三托幼机发现疑似病人

及时隔离治疗四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患儿粪便及排泄物用

3%

,

六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减少被感染机会 七

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八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流行性腮腺炎 春季是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季节。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丙类传染病如果及时发现和治疗就没有什么并发症。而且病情也短一般7-8天左右即可治愈。 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主要侵犯腮腺炎急性各种腺体组织。 临床表现潜伏期14-25日平均18日。少数患者有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下降的等前驱其症状1-2日腺体逐渐肿大开始为一侧以后多累及对侧表现为双侧腮腺肿大。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发展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感及轻度触疼张口咀嚼及吃酸性食物时胀疼更甚。局部皮肤紧张发硬但多不红表面发热但不化脓腮腺肿胀可持续4-5日后逐渐消退。在腮腺肿胀时 颌下腺亦可受累。接种过腮腺炎疫苗的患者症状不太明显病情也轻。 传染源病人及隐形患者为传染者。患者腮腺胀大前7日至肿大后9日能从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在此期间具有传染性。病毒也存于血液、尿液及脑脊液中。 传播途径 主要经过飞沫传播。人群易感源

人类对腮腺炎病毒普遍易感主要发生爱儿童及青少年1感染后一般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二次发病者少。 主要预防 各注意个人卫生。家庭、学校经常保持通风勤洗手消毒等常规性预防措施。 2

加强晨检制度。发现可疑传染病的学生时要及时送诊学校加强宣传教育疗。 3去正规医院治流行季节前应注射腮腺炎疫苗流行时间不宜注射腮腺炎疫苗。 预防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RV)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遍布世界各地,温带地区多发,冬春季节发病率高,常每隔6——9年发生一次周期性大流行。易感年龄为儿童、青少年和育龄妇女。最大危害是孕妇妊娠早期患风疹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可高达50——60%90%都会流产死产或者患婴儿先天性风疹综合症。 传染源 临床病人、先天性风疹综合症患儿及亚临床感染的儿童。 传播途径 1、主要由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日常密切接触也可传染。 2、母缨垂直传播。 临床表现 1、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 2、症状分

为二期 1前驱期发热、头痛、乏力、咳嗽、流涕、咽痛及结膜充血偶有呕吐和2极期出疹期一般发热1~2天后即出现皮疹初见腹泻约持续1~2天。 于面部、颈部1—2日内即播散于躯干和四肢但手掌、足底无疹。出疹时常伴有低热与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脾肿大及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尤以耳后、枕后和颈部为甚皮疹出现第3日即迅速消退。 预防措施 1、对病人的措施 1发现病人应立即隔离

2一般隔离至出疹后5天。确诊有风疹病毒感染的早期孕妇建议及时终止妊娠。 对病人居住的环境进行空气消毒。 2、对易感人群的措施。 1

一般性措施2搞好环境卫生加强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勤晒衣被避免与病人接触。 特异性措施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免疫接种。可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当地卫生院接种风疹疫苗。 麻疹的预防 麻疹俗称“出疹子”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表现为发热、咳嗽、流鼻涕、打喷嚏、眼睛发红流眼泪。孩子发热天后在口腔颊粘膜见有灰天后皮色斑点周围有红圈这是麻疹粘膜斑它是麻疹早期的一个特殊表现。发病

肤开始出疹先自耳后、颈部、渐及面部、胸腹背和四肢。大约天疹子出齐。出疹时高热、咳嗽、流泪、流鼻涕等症状更加明显。皮疹按出疹的顺序消退不留痕迹。临床也可见到不典型的麻疹病儿表现体温不高麻疹粘膜斑不典型只是颊粘膜粗糙发红皮疹出得少总的病程也短。 怎样预防麻疹、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隔离患者。

周如托儿所、幼儿园要设置临时隔离室对患者进行隔离。对接触者应进行隔离观察无症状才能回班活动。麻疹患者停留过的房间应开门窗通风堂风。、麻疹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尤其是医院分钟但要避免穿少串门以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不挑剔食物多喝开水。麻疹流行期间到医院最好带口罩。、自动免疫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患者均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后天左右可产生免疫力即使得病病情也较轻。、被动免疫在麻诊流行期间对没有接种

过的年幼、体弱易感者在接触患者天内肌肉注射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患病或减轻 可能免于

疾病预防宣传教育活动记录

主题 冬季传染病防控讲座 时间 2012年9月 参加对象 1——9年级 主讲人 夏云 主 要 内 容 目前随着冬季的到来呼吸道传染病也逐渐进入高发时期学校作为人群密集场所是各种传染病防控的重点区域之一。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学校对传染病的防控能力我校全体师生进行了冬季传染病防控知识讲座。 详细讲解了冬季传染病的流行特点、预防和控制措施重点介绍了常见冬季呼吸道传染病和季节性流感的防控措施如注意保暖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多饮水多吃水果多服维生素c对预防呼吸道疾病有好处勤洗手讲究个人卫生注意通风少去公共场所一有发烧、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冬季要注意饮食卫生尽量少食或不食生冷食品谨防病从口入。此次讲座对学校的卫生管理工作起到了积极地促进和补充作用

间 2013年3月 参加对象 1——9年级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 主讲人 夏云 主 要 内 容 1、什么是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是经由呼吸道传播、感染的疾病。引起呼吸道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和支原体主要从呼吸道出入原始寄生部位是呼吸道粘膜及肺。病原体的寄生既可引起不同部位的呼吸道感染亦可导致皮疹、脑脊髓感染或败血症。 2、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流脑、水痘、幼儿急疹、猩红热、白喉、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流行性腮腺炎、支原体肺炎等。 3、呼吸道传染病是如何传播的 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尘埃传播少数天花、白喉、猩红热等亦可通过直接接触而感染。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在呼吸、咳嗽、喷嚏时将带有细菌或病毒的呼吸道分泌物散布到空气中易感的人随呼吸吸入或接触等方式感染后经过一定时间的潜伏期就会发病。 4、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为何要勤洗手 研究已经证明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可以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强调要注意手的卫生洗手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5、呼吸道传染病个人预防措施 1保持生活、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勤开窗户。 2衣着适量随气候增减注意防寒保暖。 3饮食合理多吃蔬菜水果保证足够的营养多喝白开水每天约2300毫升

3 4平时注意体育锻炼提高耐寒能力增强体质。 5充足睡眠不要熬夜。 6注意手的清洁和消毒因为有些病原体可通过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经手传播。 7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 8如发现咽喉疼痛可用盐水漱口或喉风散喷喉。 9若有发烧或出现上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10儿童应按时进行预防接种如注射麻疹疫苗、白喉、百日咳疫苗以及流脑疫苗等。

疾病预防宣传教育活动记录 主题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时间 2013年4月 参加对象 1—9年

级学生 主讲人 卫生院医生 主 要 内 容 1、何谓手足口病 答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小儿手、足、口腔以及臀部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

Cox A16以及肠和肠道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 2、小儿患手足口病后有哪些症状 答该病发病前一般发热通常在38℃左右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

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患儿突然起病

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在患儿手、足、口腔粘膜以及臀部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由于口腔溃疡会伴有疼痛患儿往往会流涎、拒食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内自行消退同时体温也会下降。多数愈后良好不留后遗症。 极少数患儿患手足口病后会伴有较为严重的合并症如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弛缓性麻痹、心肌炎等这类患儿大多持续高热病情发展迅速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多在发病后3—5天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严重并发症并可引起死亡。 3、手足口病是如何在人群中传播的 答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但成人由于自身免疫机能的完善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而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4、在学校、幼托机构内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的孩子应该怎么办 答学校、幼托机构一旦发现出现发热、皮疹等不适症状的孩子应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做到以下几点 ①学校和幼托机构应指定专人或兼职教师负责本单位内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因病缺勤等健康信息的收集、汇总与报告工作。一旦发现有发热、皮疹等不适症状的患儿后要由疫情报告人作进一步排查一旦怀疑为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

报告应立即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农村学校向乡镇卫生院防保组同时向属地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报告并立即通知患儿家长及时送医院进行诊治。 ②学校和托幼机构应当加强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登记工作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③学校和幼托机构应注意班级的换气通风特别是幼托机构要每日对玩具、用具等进行清洗消毒减少间接接触传播的机会。对住校学生及幼儿宿舍的被褥、衣服要放在阳光下曝晒。 ④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是饭前便后要洗手与家长一起教育学生及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重点同时建议家长不要让孩子在地上摸爬玩耍更不要用家长自己嚼过的

食物喂食孩子。

⑤应立即动员家长对患儿进行医院或家庭隔离治疗

5、如何

效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生。

③注意孩子营养的合

5

低手足口病的发生。

②家长

③注意孩子营养的合理搭

住一处

疾病预防宣传教育活动记录 主题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时间 2013年4月 参加对象 1—9年级学生 主讲人 卫生院医生 主 要 内 容 预防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全称为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尤其以甲型多见。好发于冬、春季。普通感冒可称作上呼吸道感染俗称伤风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流行性感冒病毒通常由打喷嚏或咳嗽的飞沫传播。人得了流行性感冒后症状会突然发生且在数小时内恶化发高烧体温可达39℃以上。两眼胀痛四肢疼痛疲乏有时眼结膜充血鼻塞、流鼻涕咽喉干痛。儿童常有腹痛、腹胀、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甚至发生惊厥。流行性感冒的症状对婴幼儿、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病者的生命更是威胁。 预 防: (1)流行性感冒疫苗是针对流行性感冒病毒而制造的对其他病原体根本没有预防作用。流行性感冒病毒有很多类型目前使用的流行性感冒疫苗是世界卫生组织经过预测后推荐的只能预防甲I型、甲III型和乙型三种流行性感冒毒株对其他的毒株没有预防作用同样对其它病毒和细菌引起的普通感冒也无预防作用。 (2)做好这项工作比注射流行性感冒疫冬季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最佳方法是保持健康生活习惯

苗更有效。 (3)勤洗手研究结果表明感冒病毒在手上能存活70个小时。感冒患者在擤鼻涕、挖鼻孔时会将病毒沾在手上健康人若与患者握手或在公共场所接触了患者触摸过的物品手上就会带有感冒病毒。所以勤洗手十分关键。 (4)勤换牙刷

如果上面带有病毒则容易反复感染另外人们每天都要病原体易会使用牙刷滋生繁殖牙刷常处于潮湿状态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5)脚部保暖脚对温度比较敏感如果脚部受凉

反射性地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缩使人容易受感冒病毒侵扰同时提倡冷水洗脸。 (6)饮食清淡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饮食会降低人体免疫力的溶菌酶减少并降低干扰素等抗病因子的分泌

医学家通过观察发现饮食过咸会使唾液分泌及口腔内使感冒病毒易进入呼吸道黏膜而诱发感体内抗病毒物质明显冒。 (7)精神愉快减少免疫力下降精神紧张、忧郁的人经研究表明易患感冒。 (8)合理睡眠人在睡眠时体内会产生一种有提高免疫力作用的物质。因此感冒病人保证充足的睡眠十分重要。 手足口病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具有肠道病毒感染的共同特征。从最常见的无症状或仅有轻度7 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不适至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均可发生。潜伏期一般3

多数病人突然起病。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四部曲)因为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而且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部分患者初期有轻度上感症状如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等。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班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

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内有混浊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手、

一加强监测提高 二做足、口病损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现。 手足口病的预防原则 监测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及时采集合格标本

明确病原学诊断

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构做好晨间体检消毒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防止疾病蔓延扩散 三托幼机发现疑似病人

及时隔离治疗四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患儿粪便及排泄物用

3%

,

六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减少被感染机会 七

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八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流行性腮腺炎 春季是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季节。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丙类传染病如果及时发现和治疗就没有什么并发症。而且病情也短一般7-8天左右即可治愈。 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主要侵犯腮腺炎急性各种腺体组织。 临床表现潜伏期14-25日平均18日。少数患者有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下降的等前驱其症状1-2日腺体逐渐肿大开始为一侧以后多累及对侧表现为双侧腮腺肿大。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发展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感及轻度触疼张口咀嚼及吃酸性食物时胀疼更甚。局部皮肤紧张发硬但多不红表面发热但不化脓腮腺肿胀可持续4-5日后逐渐消退。在腮腺肿胀时 颌下腺亦可受累。接种过腮腺炎疫苗的患者症状不太明显病情也轻。 传染源病人及隐形患者为传染者。患者腮腺胀大前7日至肿大后9日能从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在此期间具有传染性。病毒也存于血液、尿液及脑脊液中。 传播途径 主要经过飞沫传播。人群易感源

人类对腮腺炎病毒普遍易感主要发生爱儿童及青少年1感染后一般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二次发病者少。 主要预防 各注意个人卫生。家庭、学校经常保持通风勤洗手消毒等常规性预防措施。 2

加强晨检制度。发现可疑传染病的学生时要及时送诊学校加强宣传教育疗。 3去正规医院治流行季节前应注射腮腺炎疫苗流行时间不宜注射腮腺炎疫苗。 预防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RV)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遍布世界各地,温带地区多发,冬春季节发病率高,常每隔6——9年发生一次周期性大流行。易感年龄为儿童、青少年和育龄妇女。最大危害是孕妇妊娠早期患风疹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可高达50——60%90%都会流产死产或者患婴儿先天性风疹综合症。 传染源 临床病人、先天性风疹综合症患儿及亚临床感染的儿童。 传播途径 1、主要由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日常密切接触也可传染。 2、母缨垂直传播。 临床表现 1、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 2、症状分

为二期 1前驱期发热、头痛、乏力、咳嗽、流涕、咽痛及结膜充血偶有呕吐和2极期出疹期一般发热1~2天后即出现皮疹初见腹泻约持续1~2天。 于面部、颈部1—2日内即播散于躯干和四肢但手掌、足底无疹。出疹时常伴有低热与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脾肿大及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尤以耳后、枕后和颈部为甚皮疹出现第3日即迅速消退。 预防措施 1、对病人的措施 1发现病人应立即隔离

2一般隔离至出疹后5天。确诊有风疹病毒感染的早期孕妇建议及时终止妊娠。 对病人居住的环境进行空气消毒。 2、对易感人群的措施。 1

一般性措施2搞好环境卫生加强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勤晒衣被避免与病人接触。 特异性措施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免疫接种。可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当地卫生院接种风疹疫苗。 麻疹的预防 麻疹俗称“出疹子”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表现为发热、咳嗽、流鼻涕、打喷嚏、眼睛发红流眼泪。孩子发热天后在口腔颊粘膜见有灰天后皮色斑点周围有红圈这是麻疹粘膜斑它是麻疹早期的一个特殊表现。发病

肤开始出疹先自耳后、颈部、渐及面部、胸腹背和四肢。大约天疹子出齐。出疹时高热、咳嗽、流泪、流鼻涕等症状更加明显。皮疹按出疹的顺序消退不留痕迹。临床也可见到不典型的麻疹病儿表现体温不高麻疹粘膜斑不典型只是颊粘膜粗糙发红皮疹出得少总的病程也短。 怎样预防麻疹、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隔离患者。

周如托儿所、幼儿园要设置临时隔离室对患者进行隔离。对接触者应进行隔离观察无症状才能回班活动。麻疹患者停留过的房间应开门窗通风堂风。、麻疹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尤其是医院分钟但要避免穿少串门以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不挑剔食物多喝开水。麻疹流行期间到医院最好带口罩。、自动免疫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患者均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后天左右可产生免疫力即使得病病情也较轻。、被动免疫在麻诊流行期间对没有接种

过的年幼、体弱易感者在接触患者天内肌肉注射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患病或减轻 可能免于


相关内容

  • 世界无烟日活动策划书
  • 一. 活动背景: 我国现有烟民3.5亿,长期吸"二手烟"者5.4亿,平均起始吸烟年龄不断下降,女性和未成年烟民显增. "二手烟"危害较想象大,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烟草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视, xx年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22个世界无烟日.本次无烟日的主题是 ...

  • AAA关于在全省开展1"心脑血管疾病健康教育俱乐部"活动的计划书1
  • 关于在全省开展"心血管疾病 健康教育俱乐部"活动的计划书 一. 背景(略) 二. 活动名称: 2011年广东省医院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重点工作--"心血管疾病防治"健康教育计划(俱乐部活动). 三. 活动范围: 首先在广东省健康教育协会医院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成员 ...

  • 年学校禁毒,防艾工作计划
  • 2014年披砂镇小学禁毒防艾工作计划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禁毒防'艾'"教育工作,增强广大师生的"禁毒防'艾'"意识 和自觉抵制毒品侵袭与预防爱滋病的能力.为此,我校将"禁毒防'艾'"教育继续纳入教育 工作的重点,制订以下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 ...

  • 预防接种宣传日带讲座
  • 2012年4月25日是第27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 "接种疫苗,家庭有责" 店子镇中心卫生院2012年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宣传活动 店子镇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科 2012年4日25日 店子镇中心卫生院 2012年"全国儿 ...

  • 预防煤气中毒方案
  • 篇一:预防煤气中毒方案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煤气中毒死亡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依据<北京市防止非正常死亡事故目标管理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XXX年25号令)和<北京市政府工作部门安全监管(管理)职责>的相关规定,认真落实11月9日区预防煤气中毒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情况 ...

  • 春季毒品预防教育活动教育工作计划
  • 毒品预防教育活动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及国务院关于在中小学生中开展预防毒品教育的要求和精神.根据国家. 省.市禁毒委部署以及长禁毒委文件的要求,结合我校所处的环境形势的实际情况,必须加强对全校学生毒品预防教育, 使他们认识毒品. ...

  • 2015年11月预防食物中毒讲座
  • 2015年卷内文件目录 预防食物中毒知识讲座记录表 负责人(签字):付肖波 填表时间:2015年11月06日 "" 通 知 水边村居民: 我院定于11月06日上午8:00至10时在水边村卫生所开展预防食物中毒知识讲座宣传活动,请广大居民和流动人员参加. 特此通知 温泉镇卫生院 2 ...

  • 预防溺水专项安全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 闫庙学校 预防溺水专项安全教育活动周实施方案 太和县关集镇闫庙学校 2014.3.31 预防溺水专项安全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每年5月至9月是学生溺水事故高发期,中小学生因溺水死亡人数占全年学生非正常死亡总人数的80%左右.今年四月份的第一周是第八个"全省中小学生预防溺水教育活动周,为切实防范 ...

  • 小学生禁毒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小学禁毒教育工作计划 为切实提高全体师生识毒.防毒.拒毒.反毒能力,营造浓厚的社会禁毒氛围,充分发 挥学校教育在毒品预防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2015年学校禁毒宣传 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在中小学中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的精神,以党的 ...

  • 社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计划
  • 第一篇:社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计划 进一步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不断完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组织机构建设,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和抵御不法侵害的能力,努力为我街道未成年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