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无菌物品的系统管理

  【摘 要】目的:探讨如何对手术室无菌物品间进行有效管理,有效提高手术室一次性无茵物品管理的水平。方法:通过实行一次性无茵物品的入库管理制度、制订每月检查制度并制订及使用每月检查登记表、制定一次性无菌物品特殊用量每日交班制度,对手术室一次性无茵物品进行系统管理。结果:此管理方法切实可行,提高了一次性无茵物品库存准备的完善率,提高了过期物品清理的准确性和速度,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热情及工作效率。结论:采取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进行管理,可以提高工作量和效率,同时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充分体现了护理管理的科学性。   【关键词】手术室;无茵物品;管理   手术室是医院重要的部门之一,是各种资源密集的单位,是降低成本最有潜力的部门之一。无菌物品问是手术室放置无菌器械、敷料以及一次性手术物品的地方。是手术室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手术室护士要与医师密切配合,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设施,确保患者的手术安全。因此,如何管理日益增多的仪器及一性医疗用品,已成为现代手术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将我院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技巧介绍如下。   1 管理方法   1.1 物品的入库管理   在成本控制和减少库存的前提下,很难做到所有用物在每个手术间配置,集中储存和管理是目前比较可行的办法。按五常法管理,我们将一次性无菌物品集中存放在一个无菌间,按无菌物品的价格分三类标识:常用类(5O元/件以内)、高值类(50~300 件以内)、贵重类(300 件以上),三类物品分柜放置。常用类物品种类多、使用频繁、用量大,设方便拿取的抽屉分类放置,另外在柜顶层又设有库存;高值类物品存放在专柜;贵重类设专柜上锁,设使用登记本。所有抽屉及柜外贴清晰易认的物品标签。   1.2 一次性无菌物品的存储管理   设备科库房及手术室应备有一次性无菌物品存放专柜,柜内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室内每天紫外线空气消毒2小时或空气层流处理系统,温湿度适宜,无腐蚀性气体,一次性无菌物品放置离墙10cm、离地30cm、离房顶30cm。室内空气每月进行细菌培养,并按种类、型号分别放置、专人负责。切不可将一次性无菌物品随处乱放或置于潮湿、高温及不通风等处,更不可将一次性无菌物品直接堆放地上。   1.3 固定专人管理 (1)手术室常用普通无菌物品由各专科组无菌物品专管员兼职管理;(2)领回的无菌物品经无菌物品专管员核对名称、型号、数量,核对正确无误后再存入库房;(3)无菌物品专管员每月第2周的周一对库房无菌物品的有效期、规格、灭菌消毒等情况进行检查,根据库存情况制订请领计划;(4)每天由1名卫生员协助专管人员将库房的无菌物品补充到各手术区的无菌敷料间;(5)手术间内的无菌物品每天由该手术间的巡回护士负责检查和补充。   1.4 实施5S管理 每天对无菌物品间进行清理检查,做到天天常清理,时时整顿,将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5个方面贯穿到整个无菌物品问的管理中来。成立了5s活动小组,有计划、有目标地对无蔺物品进行5s管理设计。另外.由每天值班护士对无菌物品问的所有物品进行清理和检查.只留下必须物品;将所有物品分类放置,定位置、定数量、明确标识,确保每件物品都有同定的位置,利用标签和颜色做好日视管理和警示标语等。每天清理打扫无菌物品问,使室内物品使用放鼹规范、整齐、有序,各种物品始终处于完好备用状态,过期、变质、污染、空缺等现象。每天整理无菌物品,根据当日的物品使用情况和次日手术需要量,填写领物单到供应窒领取物品,同时在管理中制订细则,明确管理责任,实行全员参与 。   2 讨论   对无菌物品问管理进行改进后,在无菌物品过期量和清理过期物品耗时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避免了物品的无端浪费和损耗,节约了人力。手术室工作质量。采用改进后的措施,在清理过期物品时,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采用改进后的措施,每月的过期物品消耗量有了明显的降少,减少了资源的浪费,节约了不必要的开支。护理管理已成为现代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护理管理的核心是质量管理[2]。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在实际 作中要求运用现代护理管理技术,对护理的各项工作进行科学管理。在本研究中,针对手术室无菌间出现的问题查找原因,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使过期手术物品量降到最低,减少了资源浪费,节约了人力资源,使人力物力得到了合理的应用。同时在寻找更加有效的管理方法过程中开展了全科室护士的讨论,集思广益,既培养了手术室护士的管理能力,又加强了大家的责任心,提高了护理质量。   通过加强对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物品摆放清晰有序,缩短取用时间,有效的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保证了医患双方的安全,消除因寻找手术物品耽误时间引起的医疗事故隐患,节约了开支,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实行贵重物品登记交班制度,杜绝了因收费问题与患者发生护理纠纷;物品准备完善,术前备物齐全,减少了术中临时准备物品的次数。   参考文献:   [1] 魏革,刘苏军.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8   [2] 陈维英.基础护理学[M].南京:江苏科技技术出版社,1997:232.

  【摘 要】目的:探讨如何对手术室无菌物品间进行有效管理,有效提高手术室一次性无茵物品管理的水平。方法:通过实行一次性无茵物品的入库管理制度、制订每月检查制度并制订及使用每月检查登记表、制定一次性无菌物品特殊用量每日交班制度,对手术室一次性无茵物品进行系统管理。结果:此管理方法切实可行,提高了一次性无茵物品库存准备的完善率,提高了过期物品清理的准确性和速度,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热情及工作效率。结论:采取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进行管理,可以提高工作量和效率,同时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充分体现了护理管理的科学性。   【关键词】手术室;无茵物品;管理   手术室是医院重要的部门之一,是各种资源密集的单位,是降低成本最有潜力的部门之一。无菌物品问是手术室放置无菌器械、敷料以及一次性手术物品的地方。是手术室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手术室护士要与医师密切配合,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设施,确保患者的手术安全。因此,如何管理日益增多的仪器及一性医疗用品,已成为现代手术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将我院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技巧介绍如下。   1 管理方法   1.1 物品的入库管理   在成本控制和减少库存的前提下,很难做到所有用物在每个手术间配置,集中储存和管理是目前比较可行的办法。按五常法管理,我们将一次性无菌物品集中存放在一个无菌间,按无菌物品的价格分三类标识:常用类(5O元/件以内)、高值类(50~300 件以内)、贵重类(300 件以上),三类物品分柜放置。常用类物品种类多、使用频繁、用量大,设方便拿取的抽屉分类放置,另外在柜顶层又设有库存;高值类物品存放在专柜;贵重类设专柜上锁,设使用登记本。所有抽屉及柜外贴清晰易认的物品标签。   1.2 一次性无菌物品的存储管理   设备科库房及手术室应备有一次性无菌物品存放专柜,柜内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室内每天紫外线空气消毒2小时或空气层流处理系统,温湿度适宜,无腐蚀性气体,一次性无菌物品放置离墙10cm、离地30cm、离房顶30cm。室内空气每月进行细菌培养,并按种类、型号分别放置、专人负责。切不可将一次性无菌物品随处乱放或置于潮湿、高温及不通风等处,更不可将一次性无菌物品直接堆放地上。   1.3 固定专人管理 (1)手术室常用普通无菌物品由各专科组无菌物品专管员兼职管理;(2)领回的无菌物品经无菌物品专管员核对名称、型号、数量,核对正确无误后再存入库房;(3)无菌物品专管员每月第2周的周一对库房无菌物品的有效期、规格、灭菌消毒等情况进行检查,根据库存情况制订请领计划;(4)每天由1名卫生员协助专管人员将库房的无菌物品补充到各手术区的无菌敷料间;(5)手术间内的无菌物品每天由该手术间的巡回护士负责检查和补充。   1.4 实施5S管理 每天对无菌物品间进行清理检查,做到天天常清理,时时整顿,将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5个方面贯穿到整个无菌物品问的管理中来。成立了5s活动小组,有计划、有目标地对无蔺物品进行5s管理设计。另外.由每天值班护士对无菌物品问的所有物品进行清理和检查.只留下必须物品;将所有物品分类放置,定位置、定数量、明确标识,确保每件物品都有同定的位置,利用标签和颜色做好日视管理和警示标语等。每天清理打扫无菌物品问,使室内物品使用放鼹规范、整齐、有序,各种物品始终处于完好备用状态,过期、变质、污染、空缺等现象。每天整理无菌物品,根据当日的物品使用情况和次日手术需要量,填写领物单到供应窒领取物品,同时在管理中制订细则,明确管理责任,实行全员参与 。   2 讨论   对无菌物品问管理进行改进后,在无菌物品过期量和清理过期物品耗时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避免了物品的无端浪费和损耗,节约了人力。手术室工作质量。采用改进后的措施,在清理过期物品时,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采用改进后的措施,每月的过期物品消耗量有了明显的降少,减少了资源的浪费,节约了不必要的开支。护理管理已成为现代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护理管理的核心是质量管理[2]。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在实际 作中要求运用现代护理管理技术,对护理的各项工作进行科学管理。在本研究中,针对手术室无菌间出现的问题查找原因,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使过期手术物品量降到最低,减少了资源浪费,节约了人力资源,使人力物力得到了合理的应用。同时在寻找更加有效的管理方法过程中开展了全科室护士的讨论,集思广益,既培养了手术室护士的管理能力,又加强了大家的责任心,提高了护理质量。   通过加强对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物品摆放清晰有序,缩短取用时间,有效的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保证了医患双方的安全,消除因寻找手术物品耽误时间引起的医疗事故隐患,节约了开支,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实行贵重物品登记交班制度,杜绝了因收费问题与患者发生护理纠纷;物品准备完善,术前备物齐全,减少了术中临时准备物品的次数。   参考文献:   [1] 魏革,刘苏军.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8   [2] 陈维英.基础护理学[M].南京:江苏科技技术出版社,1997:232.


相关内容

  • 手术室洗手规定
  • 手术室刷手制度 刷手前准备 1. 洗手人员应按要求着装,且上衣必须扎进裤内,衣袖须卷高至上臂的1/3处. 2. 正确佩戴口罩.帽子,头发.口鼻不得外露,剪断指甲,去除饰物,双手及前臂无破溃和扣肿. 3. 肥皂液洗手,清除手上赃物及油垢. 外科刷手法 取刷 第一遍刷手徒手按压取刷,第二遍刷手请用第一个 ...

  • 护理质量标准
  • 无锡市人民医院 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标准目录 一.护理部管理质量标准 二.病房护理管理质量标准 (一)普通病房管理质量标准 (二)抢救室管理质量标准 (三)换药室管理质量标准 (四)治疗室管理质量标准 (五)监护室管理质量标准 三.护理工作质量标准 (一)分级护理质量标准 (二)晨晚间护理质量标准 (三 ...

  • 手术室护士岗前培训
  • 岗前培训 (一) 一.什么是无菌技术原则? 1 进行无菌操作时,环境要清洁,操作区要宽阔,关门; 严禁在人员走动频繁或尘土飞扬的环境中进行操作. 2 医护人员在进行无菌操作前,要带好口罩帽子,认真洗手,刷手,衣袖要卷至肘关节以上. 3 无菌操作必须放在无菌容器,无菌包或无菌区中.平时应遮盖,保持干燥 ...

  • 手术室预防腹部手术感染的护理措施
  •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室预防腹部手术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2012年9月-2013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140例行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手术感染率.手术成功率明 ...

  • 手术室感染控制
  • 消毒隔离制度 一.严格区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手术人员按要求着装及活动. 二.专人负责消毒灭菌的效果监测.感染监控.资料储存和信息上报工作. 三.手术室应该划分急诊术区与择期手术区,并专设感染手术间, 因诊断不明在无菌手术间施感染手术后,必须进行彻底的清扫与消毒. 四.手术间污物分类放置,使 ...

  •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1.必须分清非无菌区.相对无菌区.无菌区. 2.手术间分清无菌间.有菌间.如手术间有限,应先做无菌手术,再做污染手术. 3.对感染和特异性感染等手术,所用的器械.敷料等用物要有严格消毒处理措施.不得与其他敷料混合,并有标识.手术后手术间地面和空气严格消毒. 4.手术室洗手.护士铺 ...

  • 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 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普通门诊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1.急诊科(室).儿科门诊应与普通门诊分开,自成体系,设单独出入口和隔离诊室. 2.传染病科门诊.肠道门诊等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做到诊室.人员.时间.器械固定,挂号.候诊.收费.取药.病历.采血.化验.注射等与普门诊分开. ...

  • 护理质量控制标准[2]
  • 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一.护理部质量标准: 1.护理部有年度工作计划.季安排.月重点及年工作总结.有护士长例会制度及护士长夜查房制度. 2.有护理各项规章制度,护理常规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并有落实措施,定期检查. 3.有质量控制管理组织和质量评价体系,有健全的护理工作质量登记.统 ...

  • 手术室工作制度
  • 友谊门诊部手术室工作制度 1.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区域标志明确,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洗清和消毒.门诊手术室设无菌手术室1个.污染手术室1个,每一手术间放置一张手术台. 2.手术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和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