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生活质量在不断地提高,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消费领域中也出现了炫富消费、奢侈消费、攀比消费和人情消费等不理性的消费方式。作为引领消费时尚前沿的大学生,消费结构和心态自然受到一定的影响。这种变化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新时期应该对大学生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
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消费现状
调查对象:信息商务学院大三大四学生
调查时间:2011年10月14日至2011年10月19日
调查项目:
1、明确大学生的基本生活费状况
2、明确大学生用于满足衣食住行的消费状况
3、明确大学生用于恋爱方面的消费状况
调查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目标市场进行调研,使抽取的样本具有客观性,通过所选样本可以及时准确的推断总体。
问卷以及调查情况:本次问卷发放121份,有效问卷121份。问卷内容包括消费结构和消费理念两大部分,问题大致包括:月消费额及来源与父母供给方式的关联、通讯及食物费用、恋爱支出、盈余储蓄方面、消费的自我满意度。
一、信息商务学院学生消费情况调查结果统计
1你的性别
男生填写65份占 53.7%,女生填写56份 占46.3%
2您所属的系别、专业
经济学30%,市场营销17.5%,化学工程与工艺5%,高分子材料工程12.5%, 国贸5%,测控2.5%,环境工程2.5%,英语2.5%,信息管理2.5%,通信5%
3您所在年级
大三占21.5%,大四占78.5%
4您的家庭所在地
城市占34.7%,城镇占33.8%,农村31.5%
5你的家庭经济情况
富裕11.6%,一般73.5%,比较困难14%,很困难0.9
6您平均一个月的生活费是多少
500元以下占10.7%,500—800元占41.3%,800—1000元占21.5%,1000元以上占26.5%
7您期望一个月的月消费为多少
1000元以上占33%,800—1000元占38.8%,500—800元占28.2%
8您每月所需费用的来源?(可多选)
父母提供90%,勤工助学19%,奖学金12.4%,其他14.9%
9您每月的生活费主要用在哪些方面(可多选)
伙食66%,交通、通讯46.3%,服装、饰品、化妆品等39.6%,学习费用(书籍文印等)35.3%,娱乐、交际55.3%,上网消费25.6%,恋爱24%,其他18% 10您每月学习方面的花费(包括文具,书籍,复印等)为多少
20元以下占37.2%,20-40元占38%,40-60元占14.9%,60元以上占9.9% 11您平均每月的网络(上网费),通讯费(电话卡,手机费)大约为多少 50元以下占37.2%,50-75元占30%,75-100元24.8%,100元以上13% 12您平均每月买日常用品花费大约为多少
20元以下占30.6%,20-40元占26.5%,40-60元占24%,60元以上占18.9% 13您每月的生活费是否有剩余
刚刚够花33.9%,绰绰有余16.5%,不够花21.5%,看情况28.1%
14您认为您现在的消费习惯是否合理
合理48.7%,不合理33.1%,不清楚18.2%
15你觉得目前大学生消费有哪些现象?你对这些现象又有何看法?
最后一题是论述题,在统计中,有以下对待大学生消费的几种看法,7.5%的同学认为现在的物价普遍高,5%的同学跟风,大家怎么做我就怎么做,12.5%的同学有攀比的心态,22.5%的同学对消费没什么计划,2.5%的同学对现在消费有点挥霍,不懂珍惜,2.5%的同学认为名牌的东西是好东西,5%的同学太抠,只想把钱攒起来,还有2.5%的同学在思想上还没觉悟,只依赖家里,不知道靠自己。
二、信息商务学院学生消费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一)消费两极分化
在关于月平均消费一栏的调查中,有10.7%的同学在500元以下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26.5%的同学有1000元以上的高消费。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大,两极分化比较分明。现在高校校园里,不乏这样的“新新人类”,他们身上穿着阿迪达斯,脚蹬耐克运动鞋,胸前挂着新款手机,出入高级的娱乐场所,他们很大一部分的生活费主要来源于家庭供给,只有一小部分是勤工助学。由于生源来自不同地区,加之大学生生活的家庭背景也不尽相同,只有月消费在800元左右者才可以衣、食、游无忧。一般来讲,农村学生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两个集合的交集较大,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及城镇生源与农村生源在消费上的差异,更多地体现为经济状况良好的生源与经济状况困难的生源的消费差异。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一差距会逐渐缩小,问题会逐步得到改善。
(二)节俭观念淡薄
通过调查,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少数同学有储蓄投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三)恋爱消费愈演愈烈
随着家庭明理观念开朗,大学生的社交活动越来越多,同学、朋友之间的来往越来越密切,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大学生恋爱消费愈演愈烈。在调查中,有七成以上的大学生恋爱费用占大多数,给家庭增大了负担。
(四)理财观念淡薄
因为家庭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理财观念淡薄,甚至连记账的第一步都没有做好,这表明存在的问题很严重,同时也说明大学生有想做计划理财的想法,稍加教育就能收效良好 。
三、产生的原因
(一) 社会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学生的高消费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社会整体消费结构不合理。目前,社会上重视高消费,这种导向错误的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风。另外,现今社会上流行着透支的消费方式,大学生是对社会潮流有敏锐触角的群体,加之相对缺乏自主判断力,若没有得到适当的引导,很容易就会从此走进了消费的误区。
(二)校园错误消费氛围的催化
学校也是一个消费习惯与方式迅速传播的一个群体。大学里面一般都是同龄群体,对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它的群体规模和价值往往被大学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系。一旦攀比之风,追求名牌之风,请客之风在同学之中有了苗头,大学生们就会竟相效仿。加之高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对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教育。就算有类似的教育,但一般都是深度不够或教育意义不强。
(三)家长不当消费观念的延伸
家庭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普遍对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不足。传统的家庭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孩子德育的培养,现代的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德,智,体多方面的培养,但一直以来,家庭教育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对孩子消费的培养。另外,许多家长自身没有一个健康的消费观念。家长们怕比别人差,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穿好,吃好,玩好,从而助长了孩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
四、意见和建议
(一)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
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数学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础,需要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大学时代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在大学时代养成很好的理财习惯,平时适度地紧缩财政支出,为
自己建立一个富有弹性的消费习惯,往往可以受益终生。要避免学生因花钱无度陷入“金融危机”。
(二)克服攀比情绪、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
首先,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个体差异大,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可通过心理咨询、课外沟通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以遏制部分学生膨胀的攀比心理和近乎失控的超前消费。
(三)加强“新消费理念”的引导和教育、形成良好“新消费”氛围
面对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及消费教育的误区,作为学校,应该主动地加入到倡导、宣传、教育“新消费运动”的队伍中来,重视对学生进行“新消费理念”的培养及教育,加强对大学生“新消费理念”的指导力度。将“新消费教育”作为一项科普知识纳入学校基础教育、素质教育中,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建立完整的消费教育网络和教育体系,通过开展“新消费运动”讲座、“新消费运动”知识竞赛、建立“新消费”社团、“新消费”社会实践等方式,向大学生倡导“健康、节约、环保、责任”的新型消费理念,倡导合理、适度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以扭转大学生消费中错误的价值观和消费方式,使他们作为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中能够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责任感,学会科学消费、理性消费。
(四)加强合理储蓄投资的观念
在调查时,当问及对理财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投资的意识。因此,加强合理的储蓄投资观念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必要且合理的。
附:信息商务学院学生消费情况调查问卷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您所属的系别、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您所在年级: A.大三 B.大四
4、您的家庭所在地?
A.城市 B.城镇 C.农村
5、你的家庭经济情况
A 富裕 B 一般 C比较困难 D 很困难
6、您平均一个月的生活费是多少?
A.500元以下 B.500—800元 C.800—1000元 D.1000元以上
7、您期望一个月的月消费为多少?
A.1000元以上 B.800—1000元(包含本数) C.500--800元
8、您每月所需费用的来源?(可多选)
A.父母提供 B.勤工助学 C.奖学金 D.其他
9、您每月的生活费主要用在哪些方面(可多选)
A伙食 B交通、通讯 C服装、饰品、化妆品等 D学习费用(书籍文印等) E娱乐、交际 F上网消费 G恋爱 H其他
10、您每月学习方面的花费(包括文具,书籍,复印等)为多少?
A 20元以下 B 20-40元 C 40-60元 D 60元以上
11.您平均每月的网络(上网费),通讯费(电话卡,手机费)大约为多少?
A 50元以下 B 50-75元 C 75-100元 D 100元以上
12.您平均每月买日常用品花费大约为多少?
A 20元以下 B 20-40元 C 40-60元 D 60元以上
13. 您每月的生活费是否有剩余?
A 刚刚够花 B 绰绰有余 C 不够花 D 看情况
14.您认为您现在的消费习惯是否合理?
A合理 B不合理 C 不清楚
15.你觉得目前大学生消费有哪些现象?你对这些现象又有何看法?
调查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生活质量在不断地提高,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消费领域中也出现了炫富消费、奢侈消费、攀比消费和人情消费等不理性的消费方式。作为引领消费时尚前沿的大学生,消费结构和心态自然受到一定的影响。这种变化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新时期应该对大学生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
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消费现状
调查对象:信息商务学院大三大四学生
调查时间:2011年10月14日至2011年10月19日
调查项目:
1、明确大学生的基本生活费状况
2、明确大学生用于满足衣食住行的消费状况
3、明确大学生用于恋爱方面的消费状况
调查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目标市场进行调研,使抽取的样本具有客观性,通过所选样本可以及时准确的推断总体。
问卷以及调查情况:本次问卷发放121份,有效问卷121份。问卷内容包括消费结构和消费理念两大部分,问题大致包括:月消费额及来源与父母供给方式的关联、通讯及食物费用、恋爱支出、盈余储蓄方面、消费的自我满意度。
一、信息商务学院学生消费情况调查结果统计
1你的性别
男生填写65份占 53.7%,女生填写56份 占46.3%
2您所属的系别、专业
经济学30%,市场营销17.5%,化学工程与工艺5%,高分子材料工程12.5%, 国贸5%,测控2.5%,环境工程2.5%,英语2.5%,信息管理2.5%,通信5%
3您所在年级
大三占21.5%,大四占78.5%
4您的家庭所在地
城市占34.7%,城镇占33.8%,农村31.5%
5你的家庭经济情况
富裕11.6%,一般73.5%,比较困难14%,很困难0.9
6您平均一个月的生活费是多少
500元以下占10.7%,500—800元占41.3%,800—1000元占21.5%,1000元以上占26.5%
7您期望一个月的月消费为多少
1000元以上占33%,800—1000元占38.8%,500—800元占28.2%
8您每月所需费用的来源?(可多选)
父母提供90%,勤工助学19%,奖学金12.4%,其他14.9%
9您每月的生活费主要用在哪些方面(可多选)
伙食66%,交通、通讯46.3%,服装、饰品、化妆品等39.6%,学习费用(书籍文印等)35.3%,娱乐、交际55.3%,上网消费25.6%,恋爱24%,其他18% 10您每月学习方面的花费(包括文具,书籍,复印等)为多少
20元以下占37.2%,20-40元占38%,40-60元占14.9%,60元以上占9.9% 11您平均每月的网络(上网费),通讯费(电话卡,手机费)大约为多少 50元以下占37.2%,50-75元占30%,75-100元24.8%,100元以上13% 12您平均每月买日常用品花费大约为多少
20元以下占30.6%,20-40元占26.5%,40-60元占24%,60元以上占18.9% 13您每月的生活费是否有剩余
刚刚够花33.9%,绰绰有余16.5%,不够花21.5%,看情况28.1%
14您认为您现在的消费习惯是否合理
合理48.7%,不合理33.1%,不清楚18.2%
15你觉得目前大学生消费有哪些现象?你对这些现象又有何看法?
最后一题是论述题,在统计中,有以下对待大学生消费的几种看法,7.5%的同学认为现在的物价普遍高,5%的同学跟风,大家怎么做我就怎么做,12.5%的同学有攀比的心态,22.5%的同学对消费没什么计划,2.5%的同学对现在消费有点挥霍,不懂珍惜,2.5%的同学认为名牌的东西是好东西,5%的同学太抠,只想把钱攒起来,还有2.5%的同学在思想上还没觉悟,只依赖家里,不知道靠自己。
二、信息商务学院学生消费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一)消费两极分化
在关于月平均消费一栏的调查中,有10.7%的同学在500元以下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26.5%的同学有1000元以上的高消费。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大,两极分化比较分明。现在高校校园里,不乏这样的“新新人类”,他们身上穿着阿迪达斯,脚蹬耐克运动鞋,胸前挂着新款手机,出入高级的娱乐场所,他们很大一部分的生活费主要来源于家庭供给,只有一小部分是勤工助学。由于生源来自不同地区,加之大学生生活的家庭背景也不尽相同,只有月消费在800元左右者才可以衣、食、游无忧。一般来讲,农村学生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两个集合的交集较大,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及城镇生源与农村生源在消费上的差异,更多地体现为经济状况良好的生源与经济状况困难的生源的消费差异。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一差距会逐渐缩小,问题会逐步得到改善。
(二)节俭观念淡薄
通过调查,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少数同学有储蓄投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三)恋爱消费愈演愈烈
随着家庭明理观念开朗,大学生的社交活动越来越多,同学、朋友之间的来往越来越密切,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大学生恋爱消费愈演愈烈。在调查中,有七成以上的大学生恋爱费用占大多数,给家庭增大了负担。
(四)理财观念淡薄
因为家庭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理财观念淡薄,甚至连记账的第一步都没有做好,这表明存在的问题很严重,同时也说明大学生有想做计划理财的想法,稍加教育就能收效良好 。
三、产生的原因
(一) 社会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学生的高消费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社会整体消费结构不合理。目前,社会上重视高消费,这种导向错误的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风。另外,现今社会上流行着透支的消费方式,大学生是对社会潮流有敏锐触角的群体,加之相对缺乏自主判断力,若没有得到适当的引导,很容易就会从此走进了消费的误区。
(二)校园错误消费氛围的催化
学校也是一个消费习惯与方式迅速传播的一个群体。大学里面一般都是同龄群体,对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它的群体规模和价值往往被大学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系。一旦攀比之风,追求名牌之风,请客之风在同学之中有了苗头,大学生们就会竟相效仿。加之高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对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教育。就算有类似的教育,但一般都是深度不够或教育意义不强。
(三)家长不当消费观念的延伸
家庭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普遍对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不足。传统的家庭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孩子德育的培养,现代的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德,智,体多方面的培养,但一直以来,家庭教育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对孩子消费的培养。另外,许多家长自身没有一个健康的消费观念。家长们怕比别人差,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穿好,吃好,玩好,从而助长了孩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
四、意见和建议
(一)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
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数学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础,需要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大学时代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在大学时代养成很好的理财习惯,平时适度地紧缩财政支出,为
自己建立一个富有弹性的消费习惯,往往可以受益终生。要避免学生因花钱无度陷入“金融危机”。
(二)克服攀比情绪、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
首先,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个体差异大,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可通过心理咨询、课外沟通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以遏制部分学生膨胀的攀比心理和近乎失控的超前消费。
(三)加强“新消费理念”的引导和教育、形成良好“新消费”氛围
面对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及消费教育的误区,作为学校,应该主动地加入到倡导、宣传、教育“新消费运动”的队伍中来,重视对学生进行“新消费理念”的培养及教育,加强对大学生“新消费理念”的指导力度。将“新消费教育”作为一项科普知识纳入学校基础教育、素质教育中,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建立完整的消费教育网络和教育体系,通过开展“新消费运动”讲座、“新消费运动”知识竞赛、建立“新消费”社团、“新消费”社会实践等方式,向大学生倡导“健康、节约、环保、责任”的新型消费理念,倡导合理、适度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以扭转大学生消费中错误的价值观和消费方式,使他们作为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中能够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责任感,学会科学消费、理性消费。
(四)加强合理储蓄投资的观念
在调查时,当问及对理财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投资的意识。因此,加强合理的储蓄投资观念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必要且合理的。
附:信息商务学院学生消费情况调查问卷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您所属的系别、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您所在年级: A.大三 B.大四
4、您的家庭所在地?
A.城市 B.城镇 C.农村
5、你的家庭经济情况
A 富裕 B 一般 C比较困难 D 很困难
6、您平均一个月的生活费是多少?
A.500元以下 B.500—800元 C.800—1000元 D.1000元以上
7、您期望一个月的月消费为多少?
A.1000元以上 B.800—1000元(包含本数) C.500--800元
8、您每月所需费用的来源?(可多选)
A.父母提供 B.勤工助学 C.奖学金 D.其他
9、您每月的生活费主要用在哪些方面(可多选)
A伙食 B交通、通讯 C服装、饰品、化妆品等 D学习费用(书籍文印等) E娱乐、交际 F上网消费 G恋爱 H其他
10、您每月学习方面的花费(包括文具,书籍,复印等)为多少?
A 20元以下 B 20-40元 C 40-60元 D 60元以上
11.您平均每月的网络(上网费),通讯费(电话卡,手机费)大约为多少?
A 50元以下 B 50-75元 C 75-100元 D 100元以上
12.您平均每月买日常用品花费大约为多少?
A 20元以下 B 20-40元 C 40-60元 D 60元以上
13. 您每月的生活费是否有剩余?
A 刚刚够花 B 绰绰有余 C 不够花 D 看情况
14.您认为您现在的消费习惯是否合理?
A合理 B不合理 C 不清楚
15.你觉得目前大学生消费有哪些现象?你对这些现象又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