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津区2013-2014学年度下期期末测试

七年级语文科考试题

(全卷共四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

A.这股神秘的能量来自黑洞的中心,这个现象让科学家感到非常奇异,后来被证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实:这个黑洞正在吞噬(tūnshì)一颗恒星! ..B.车头车尾离前后树各不到5厘米,是咋“卡”进去的呢?一张超剽悍(biāohàn)..停车照近日火爆网络,记者昨天见证了这一停车奇观。 C.落马贪官看重祖坟风水,庇荫(bìyìn)子孙到底该靠什么?古人云,“修墓不..如修德行,挪坟不如挪心地。” D.有时候,人可能会因为妒忌(dùjì)别人而寝食难安,甚至陷于疯狂,不会阿..Q精神胜利法,容易死钻牛角尖。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赢弱 告罄 真缔 毛骨悚然 B.凛洌 步履 阴霾 略胜一愁 C.水潦 沧穹 悲怆 慷概以赴 D.娴熟 恍惚 羁绊 相得益彰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选择廉租房不仅解决了住房需求,减轻了生活压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静观其变,待楼市逐步平稳和理性后,可以再次实施新的购房计划,可谓进退维谷。 ....B.他们宁愿选择朴素与简洁的生活,选择跋山涉水甚至风餐露宿,在山野乡村里....寻访那即将远去的风景,用心去呵护自然与友情。 C.那种乐观向上的精神最终支持着她在饱经生活的各种历练后,在芸芸众生中开....出了那么一枝属于她自己的芳香四溢的花。 D.不管怎么说,上天待我不薄。如果我能回去,我还会卷土重来。我需要生活。....在城市里,已经没有人的生活了。 4.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依照提示加以改正。(4分)

随着一声厚重的船笛声,以“多彩西部”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

览会(简称“西旅会”)正式在重庆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大幕。①据了解,本届西旅会以加强西部旅游产业交流合作、促进西部旅游和西部经济发展。这个汇集了西部12省区市参展的西部旅游“奥林匹克”盛会,②不仅将展现多彩西部的旅游特色,更将让你感动到“重庆,非去不可”的魅力。 西部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③长江三峡、丝绸之路等大多数精品旅游线路绝大部分都在西部。可贵的是,西部各省区市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不仅为全国旅游

发展增加了亮色、提供了有益探索,更成为推动全国旅游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近年来,重庆旅游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④旅游将成为重庆新的一张名片,成为西部经济发展新的动力。

(1)第①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

(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

(3)第③处词语赘余,应删去 。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

5.仿照下面加点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内容前后一致。(4分)

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亲情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亲情....................

是 , ;亲情

是 , 。父母和子女是亲情的最大

拥有者,让我们拿起笔来,抒写我们的家,抒写我们的亲情吧!

6.文学常识填空。(4分)

(1)《童年》是苏联作家 (人名)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

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

活。

(2)法国动物学家法布尔的著作《 》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举

世公认的文学经典。

(3)在书法中,人们通常说的欧体、颜体、柳体、赵体分别是以唐代欧阳......

询、 、 .

和元代书法家赵孟頫这四位的姓来命名的,俗称“楷书四大家”。 ...

7.综合性学习活动。(9分)

近段时间以来,CCTV广告连续播放重庆市主题宣传语“重庆,非去不可!”,在

同学们中引起了热烈的讨论,现在邀请你参加下面的活动。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段的主要内容。(3分)

如何让外国朋友了解“重庆,非去不可”?重庆市旅游局希望国外友人给出地

道的英文翻译。昨日上午重庆女婿、洋笑星大山在微博上转发了重庆旅游局上的微

博,并对英文宣传口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鄙人向我挚爱的重庆建议:We like

it hot!借用hot的四层意思——热、辣、性感、时髦——够重庆的吧”。在文中他

表示,对于微博上“Love to Chongqing”的译法,他觉得“宣传力度太弱了,也没

体现出重庆特色”,而“宣传口号中英文不必完全对应”,因此用hot,他觉得更能

代表重庆的特色。市旅游局对此非常感谢,也希望有更多的海外友人能给出既贴切

又让外国人了解的英文翻译。

(2)有同学认为,应该把主题宣传语改为“重庆,非来不可!”,这样更好些,.

你觉得呢?谈谈你的看法。(3分)

(3)“重庆,非去不可”,作为重庆人的你,不妨帮忙想想,重庆有哪些“非去

不可”的地方?请任荐一处,写一段文采斐然的推荐语,不少于40字。(3分) ....

可供参考:朝天门、磁器口、三峡、白公馆、大足石刻、南滨路、大学城„„

推荐地方: 推荐语: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8.古诗文积累。(10分,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

(2)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3)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竹里馆》里写夜深人静,明月相伴。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木兰诗》中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跃一道道

关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在感叹现代教育的飞速发展,社会上人才辈出,新人涌现的时候,常用清

朝赵翼的《论诗》中的诗句来形

容: ,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狼》,回答文后各题。(15分)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

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

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

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

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9.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A.①止有剩骨 ②一狼得骨止 ..

B.①目似瞑,意暇甚 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C.①恐前后受其敌 ②盖以诱敌 ..

D.①又数刀毙之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1.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各填入一个动词,完成对文章每段内容的梳理。(4分) ....

①遇狼 → ② 狼 → ③ 狼 → ④ 狼 → .

⑤ 狼

12.屠夫和狼斗智斗勇,最终取得了胜利。你觉得文章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屠户的机智、..

勇敢?请结合文章,分别作具体分析。(4分) ..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选文,按要求回答文后各题。(21分)

怀念月光 严春友

⑴城市是没有星空的,月亮在城市中已经没有其位置了。由于电灯太亮,也由

于人们只注视着大地,无暇去仰起头,看一眼头顶上的星空,月亮几乎从城市人的

视野中消失了。天上的星星屈指可数,大多数不见踪影,完全隐没在一片迷蒙的夜

光里,只有几颗较大的星星闪着微弱的光,认真地寻找天空才能看得见。

⑵每当农历十五前后,一轮金黄的圆月从高楼大厦顶上升起,却显得苍白无力,

没有灵性,缺少生机,如同一位久病不愈的人。这时,我就回忆起从前的月亮,那

是农村的月亮,是没有电灯的农村的月亮。

⑶乡村的月亮比城市的月亮可要大得多,也亮得多,即使是月初的月牙,也像一把雪亮的刀子,放着寒冷的光芒。十五的月亮就更不用说了,浑圆、透明、洁白,

像一块毫无瑕疵的美玉,镶嵌在墨蓝的天空上。仔细看,甚至可以看清月球上那一道道的山梁。她是那样的巨大,以至于拥抱了整个山峰。

⑷月亮从邻居家的草房顶上升起来,可以看见房顶上静悄悄行走着的家猫,它

的影子长长的,穿过了梧桐树和石榴树,落在我家的院墙上,影子在凸凹不平的石

头墙上移动着,好像毕加索的画。月亮从麦秸垛后升起来,在田野里洒下一片银白

的月光,如同秋后落下的一层薄薄的霜雪。

⑸这时,从谁家的院子里飞出低沉的箫声,悠远、忧郁的音符,驮着月光盘旋绝望的心灵。

⑹当月亮升到中天的时候,是月光最浓的时刻。月光如同瀑布,倾天而落,落

在暗绿的玉米叶子上、草丛中,仿佛可以听到月光跌落、碰撞的声音。远处的庄稼、

树木和田野,迷迷蒙蒙,若有若无;更远处的村庄和原野,则只有一片模糊,就成

为一幅水彩画的背景了。

⑺要想寻觅天上的牛郎织女,须等到月亮坠入地平线或在月末和月初的时候。

月亮隐去,群星就可以登台演出了。

⑻不用到高处去,到街头乘凉的地方,在夏夜的微风中,躺在爷爷奶奶的身边,

就可以看到整个天空。爷爷奶奶说,那是牛郎、织女,那是二郎神……在老人的声

音里,天上的星星一个一个获得了生命,活了起来,变成了有血有肉、令人敬畏的

神灵。

⑼星空是那样近,只要你仰面躺在地上,满天的星星就蜂拥到你的面前,不,

是整个宇宙蜂拥到你的面前,仿佛一伸手就可以摸到那水晶般的天空,可以摘下一

颗颗晶莹剔透的露珠一样的星星。天上的星星是那样的多啊,密密麻麻,多得数一

辈子也数不清。记得小时候伙伴们常用下面这个歌谣来形容星星的多:大河沙,小

河沙,全天底下的人头发。大的星星还可以数,小的星星就没有办法数了,它们变

得模模糊糊,分不清你我,真好像洒了的一杯牛奶,淡释成了一条银河。

⑽遥望着天上密布的繁星,我不仅产生了疑问:星星果真是巨大的星体吗?谁

能够说,那不是飞翔在宇宙中的萤火虫呢?

⑾月光下的田野是神秘的,在这神秘的田野上到处有生命在诞生着。

⑿在夏夜静谧的田野里,在庄稼地里和草丛中,每个角落里都传出昆虫的歌唱。

萤火虫在月光或星光中跳着舞蹈,金钟儿的歌喉如同月光一般的清脆,蟋蟀的歌声

不太动听,但充满了热情,还有无数不知名的昆虫在吟唱,此起彼伏,无边无际,

汇聚成了歌唱的海洋。这歌声的波涛一直涌向天边,和地平线上的星星连接在一起,合成了一曲生命的大合唱,一首宇宙的颂歌……

(选自《经典美文》2011年第2期,有删改)

13.阅读文章,我们发现,作者怀念乡村的月夜,除了描写乡村的月亮外,

还描写了 和 景象。(4分)

14.作者对比了城里和乡村月亮的特点,请依据文章内容,在下面的表格中填入正确

的答案。(4分)

15.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妙处。(4分)

(1)十五的月亮就更不用说了,浑圆、透明、洁白,像一块毫无瑕疵的美玉,镶嵌..

在墨蓝的天空上。

(2)悠远、忧郁的音符,驮着月光盘旋在夜空,盘旋在月下的田野。 ..

16. 联系下面所学过的诗歌,结合文章,谈谈你对第⑸段划波浪线句子的理解。(3

分)

我可以感受到,那音符里隐藏着一颗惆怅、苦闷甚至绝望的心灵。

链接材料: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

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7.文章尾段划线句有什么作用?(3分)

18.有人说本文是一曲对故乡和童年的赞歌。你是否赞同这个观点?联系文章,说说

你的理由。(3分)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按要求答题。(19分)

红鼻子哥哥 刘鹏凯

⑴黄桥烧饼天下闻名,在我们黄桥的古风广场,有一座关于黄桥烧饼的精美雕

塑。每次看到那原始的桶炉,那刚出炉似乎还透着芝麻清香的烧饼,和那满脸风霜的烧饼师傅,我就会想起一个人——红鼻子哥哥。

⑵红鼻子哥哥姓刘,是土生土长的黄桥人,几代人做烧饼。奶奶在世时说,他

是咱家远房的一个老哥哥。他扁塌塌的脸,浓浓的眉,大大的眼,说话粗粗的,人

也老实巴交的。由于整日烟熏火燎,日积月累,那高高的鼻梁变得通红,我们都叫

他红鼻子哥哥。

⑶红鼻子哥哥在小镇可是高山上吹喇叭——名声在外。他做的烧饼香酥滑口,

皮薄馅多。他还特别讲究工艺工序,从选料、和面、发酵到调碱、进炉,再到火候

的掌握,一丝不苟。用他们的话说,烧饼如人,看烧饼好坏,不要吃,只要看一下

就知道是谁家做的了。他有句口头禅:人家花钱买你的烧饼,就是买你的面子,做

不好人家会骂的。他做的烧饼大小一样,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百斤面在他手

中搓呀、揉呀、拉呀……每次做出的烧饼几乎一样多。大家都说他眼睛是杆秤。

⑷记得有一次,我和他家小虎一起做作业。他在案板上放只玻璃杯,像要变魔

术似的。只见他把一点酵面搓成球放入杯中,面球儿像跳水扎猛子一样随即浮了起

来。我好奇地问:“红鼻子哥哥,为什么要这样做啊?”他说:“这是兑碱,烧饼好

不好吃,兑碱可是关键!”说着又将一只面球儿投入杯中,面球儿像铅球一样沉了下

去,老半天也不上来。他指着杯子对我们说:“你们看,这碱浓度不够。”接着他又

朝杯中投入第三只小面球儿,这次面球儿像出水芙蓉般轻歌曼舞,慢慢浮了上来。他高兴得像个孩子,挨个摸了摸我们的头顶。

⑸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母亲给了我一角钱和半斤粮票,叫我去买烧饼。正好赶

上红鼻子哥哥在掏炉。只见他拿着一条拧得半干的回纺布毛巾,攥在手中朝木制桶

炉的炉门口甩去,那有节奏的“啪、啪”声,像北方赶车人甩鞭子那样娴熟潇洒,

三下五除二,一会儿工夫,炉膛中升腾起一股轻烟,飘飘晃晃,忸忸怩怩,挺有意

思的。接着,他又往炉膛里加上几块炭,那副认真的样子,像在布道。紧接着,他

又拿起一把小铁铲,在炉内铲呀铲的,清理着刚烤过烧饼的炉壁,以保证每次烤出

来的烧饼底部不带黑斑点儿。他边做边抽着鼻子,那红彤彤的鼻子像炉膛里跳动的

火花。铲完炉壁,红鼻子哥哥推了推卷着的衣袖,拿起折得四角正方的湿毛巾,俯腰仰身,朝桶炉来了一道太极拳。伴随着一阵滋滋声,生活好像也变得有滋有味。

⑹清理好炉壁,加完了炭,红鼻子哥哥四面扫视了一番,不紧不慢地在清水中

洗了一下手,擦干;一只手拿起案板上的两个烧饼坯子,将带芝麻的一面反过来朝

下放在手掌心,轻拍两下,另一只手朝烧饼上点了清水,伸进了炉膛。

⑺“谁叫你干活抽烟的?快掐掉!”忽地,我被红鼻子哥哥炸雷般的吼声吓了一

跳。原来,一个打下手的小伙计嘴上叼着烟卷呢!“你们这些年轻人,一点不规矩,烟灰掉在烧饼里,缺德啊!”

⑻时光荏苒,岁月悠悠。难忘那早已消逝的岁月,难忘那憨厚淳朴的红鼻子哥

哥,尽管样子有些模糊,声音有点嘶哑,但还是那么亲切。

(选自《经典美文》2011年第3期)

19.本文记叙了红鼻子哥哥制作烧饼的关键工艺,详细描写的有第⑷段

的 、第⑸段的 和第⑹段的烤饼。

(4分)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那刚出炉似乎还透着芝麻清香的烧饼,和那满脸风霜的烧饼师傅。 ..

(2)这次面球儿像出水芙蓉般轻歌曼舞,慢慢浮了上来。 ....

21.请根据句后的提示,说说下面句子的表达作用。(4分)

(1)铲完炉壁,红鼻子哥哥推了推卷着的衣袖,拿起折得四角正方的湿毛巾,俯腰

仰身,朝桶炉来了一道太极拳。(动作描写)

(2)“你们这些年轻人,一点不规矩,烟灰掉在烧饼里,缺德啊!”(语言描写)

22.红鼻子哥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从手艺和品德角度具体分析。(4分) ....

23.结合文章,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所得。(3分)

材料一:红鼻子哥哥四面扫视了一番,不紧不慢地在清水中洗了一下手,擦

干„„“谁叫你干活抽烟的?快掐掉!”忽地,我被红鼻子哥哥炸雷般的吼声吓了一

跳„„

材料二: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事件多发,三聚氰胺奶粉、甲醛奶糖、“地沟油”

菜肴、“染色馒头”、“苏丹红”鸭蛋、“孔雀石绿”鱼虾、“瘦肉精”猪肉、“墨汁石

蜡”红薯粉,以及其他一些食品安全事件,令人触目惊心。

材料三: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在今年4月14日指出,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

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

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四、作文。(55分)

24.(1)、命题作文:往事芬芳

要求:①本次作文重在叙事,可以是一件,也可以是多件;②除诗歌外,文体

自选;③不少于600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化名代替;④不

得抄袭。

(2)、半命题作文

生活中,常有一些东西在不经意中触动着你的内心,让你难以忘怀,这些触动

或许来自一次偶遇、一句问候、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或者来自一位朋友、一处风

景、一段情感„„

请以“__________触动了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将题目补写完整,字数600字左右,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文中

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初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1.(3分)B(剽悍piāohàn)

2.(3分)D(A.羸弱、真谛;B.凛冽、略胜一筹;C.苍穹、慷慨以赴)

3.(3分)A(进退自如)

4.(4分)酌情处理未列的正确答案,示例:(1)为目的;(2)“感动”改为“感受”;

(3)“大多数”或者“绝大部分”;(4)一张新的名片。

5.(4分)注意结构和修辞手法,酌情处理。示例:亲情是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亲情是一方名贵丝帕,细腻光滑;

6.(4分)(1)高尔基;(2)昆虫记;(3)颜真卿、柳公权。

7.(9分)(1)3分,答题要点:何人(1分)做何事(2分),示例:(重庆女婿)大山把“重庆,非去不可”翻译为“We like it hot!”

(2)言之成理即可,3分,示例:不好;“非去不可”可以理解成第三方的声音,可以是一个外地人想去重庆的心声,也可以是一个外地人到过重庆之后的评价,所以通常不会让人反感。如果改成“非来不可”就有点浑了,过于霸道,有强迫别人的意味,容易引起反感。

(3)符合题意即可,3分,示例:⑴推荐地方:天坑地缝;推荐语:世界地理奇观,绚烂多彩的丹青长卷,石林、峰林、溶洞、洼地、天生桥、落水涧、盲谷、漏斗、竖井„„包容万象,应有尽有。

二、(一)8.略(二)9.(3分)D(A. ①通“只”,②停止;B.①神情,②想要;

C.①攻击,②敌人)

10.(4分)(1)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2)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11.(4分)符合题意即可,示例:惧(怕)、御(斗)、杀(毙)、议(论)。

12.(4分)酌情处理,示例:A.机智:①:遇狼后一根一根的投骨,希望引起狼的争食,延缓狼的攻击;②“顾野有麦场”后,立刻“奔倚其下”,占据有利地形,准备战斗;③杀狼后,考虑周全,转视积薪后,发现并杀死另外一匹狼。B.勇敢:①“弛担持刀”,与狼对峙;②与狼对峙时,抓住时机,“暴起”杀狼。(各答一点即可)

三、(一)13.(4分)(乡村的)星空(群星、星星)、(月光下的)田野。

14.(4分)A.城里的月亮:特点:苍白无力,没有灵性,缺少生机;情感:没有位置(不喜欢)。B.乡村月亮:特点:大得多,也亮得多。情感:怀念(喜爱)。

15.(4分)(1)镶嵌指把一物体夹入另一物体内,月亮夹进了夜空,写出了月亮和夜空层次分明,突出了月亮的皎洁与夜空的墨蓝,表达了作者对乡村月夜的喜爱。

(2)驮着指用背负载,乐声背负着月光,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乐声与月光交融带给人的感觉。

16.(3分)酌情处理,示例:月夜,不眠人对着天上明月,思念亲人、思念故乡„„触景伤怀,情绪惆怅、苦闷甚至绝望,借箫声传递;作者聆听并感受到了吹箫人蕴藏其中的思绪。

17.(3分)收束全文,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把对乡村月光、星空、田野的怀念深化为对生命、对自然、对宇宙的热爱。

18.(3分)符合题意即可,示例:赞同;作者怀念的乡村就是作者的故乡,回忆了小时候仰望星空,听爷爷奶奶讲神话故事„„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对童年的思忆。 (二)19.(4分)兑碱、掏炉。

20.(4分)(1)岁月的痕迹(或皱纹,或沧桑);(2)动作轻盈,形态优雅。

21.(4分)(1)本句运用铲、推、拿、俯仰、来了一道太极拳等动词,生动传神地描写了红鼻子哥哥掏炉的过程,表现了他技巧的娴熟和对工作的享受。(2)本句运用语言描写,写出了红鼻子哥哥对叼着烟卷烤饼的强烈不满,表达了他注重烧饼卫生的良好道德。

22.(4分)酌情处理,示例:①手艺高超、烤饼技法娴熟,如在小镇“名声在外”,大家都说他眼睛是杆秤,掏炉好似打太极,等等;②憨厚淳朴、细致认真、注重食品卫生,如兑碱、掏炉一丝不苟,兑碱成功后“高兴得像个孩子”、“清理炉壁,以保证每次烤出来的烧饼底部不带黑斑点儿”、“清理好炉壁„„在清水中洗了一下手,擦干”„„都说明了他的淳朴和道德。

23.(3分)酌情处理,示例:诚信、道德对食品的安全卫生影响颇大。商贩有良知有道德,食品可以放心享用;反之,灾祸不断,触目惊心。

江津区2013-2014学年度下期期末测试

七年级语文科考试题

(全卷共四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

A.这股神秘的能量来自黑洞的中心,这个现象让科学家感到非常奇异,后来被证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实:这个黑洞正在吞噬(tūnshì)一颗恒星! ..B.车头车尾离前后树各不到5厘米,是咋“卡”进去的呢?一张超剽悍(biāohàn)..停车照近日火爆网络,记者昨天见证了这一停车奇观。 C.落马贪官看重祖坟风水,庇荫(bìyìn)子孙到底该靠什么?古人云,“修墓不..如修德行,挪坟不如挪心地。” D.有时候,人可能会因为妒忌(dùjì)别人而寝食难安,甚至陷于疯狂,不会阿..Q精神胜利法,容易死钻牛角尖。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赢弱 告罄 真缔 毛骨悚然 B.凛洌 步履 阴霾 略胜一愁 C.水潦 沧穹 悲怆 慷概以赴 D.娴熟 恍惚 羁绊 相得益彰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选择廉租房不仅解决了住房需求,减轻了生活压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静观其变,待楼市逐步平稳和理性后,可以再次实施新的购房计划,可谓进退维谷。 ....B.他们宁愿选择朴素与简洁的生活,选择跋山涉水甚至风餐露宿,在山野乡村里....寻访那即将远去的风景,用心去呵护自然与友情。 C.那种乐观向上的精神最终支持着她在饱经生活的各种历练后,在芸芸众生中开....出了那么一枝属于她自己的芳香四溢的花。 D.不管怎么说,上天待我不薄。如果我能回去,我还会卷土重来。我需要生活。....在城市里,已经没有人的生活了。 4.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依照提示加以改正。(4分)

随着一声厚重的船笛声,以“多彩西部”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

览会(简称“西旅会”)正式在重庆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大幕。①据了解,本届西旅会以加强西部旅游产业交流合作、促进西部旅游和西部经济发展。这个汇集了西部12省区市参展的西部旅游“奥林匹克”盛会,②不仅将展现多彩西部的旅游特色,更将让你感动到“重庆,非去不可”的魅力。 西部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③长江三峡、丝绸之路等大多数精品旅游线路绝大部分都在西部。可贵的是,西部各省区市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不仅为全国旅游

发展增加了亮色、提供了有益探索,更成为推动全国旅游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近年来,重庆旅游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④旅游将成为重庆新的一张名片,成为西部经济发展新的动力。

(1)第①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

(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

(3)第③处词语赘余,应删去 。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

5.仿照下面加点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内容前后一致。(4分)

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亲情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亲情....................

是 , ;亲情

是 , 。父母和子女是亲情的最大

拥有者,让我们拿起笔来,抒写我们的家,抒写我们的亲情吧!

6.文学常识填空。(4分)

(1)《童年》是苏联作家 (人名)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

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

活。

(2)法国动物学家法布尔的著作《 》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举

世公认的文学经典。

(3)在书法中,人们通常说的欧体、颜体、柳体、赵体分别是以唐代欧阳......

询、 、 .

和元代书法家赵孟頫这四位的姓来命名的,俗称“楷书四大家”。 ...

7.综合性学习活动。(9分)

近段时间以来,CCTV广告连续播放重庆市主题宣传语“重庆,非去不可!”,在

同学们中引起了热烈的讨论,现在邀请你参加下面的活动。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段的主要内容。(3分)

如何让外国朋友了解“重庆,非去不可”?重庆市旅游局希望国外友人给出地

道的英文翻译。昨日上午重庆女婿、洋笑星大山在微博上转发了重庆旅游局上的微

博,并对英文宣传口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鄙人向我挚爱的重庆建议:We like

it hot!借用hot的四层意思——热、辣、性感、时髦——够重庆的吧”。在文中他

表示,对于微博上“Love to Chongqing”的译法,他觉得“宣传力度太弱了,也没

体现出重庆特色”,而“宣传口号中英文不必完全对应”,因此用hot,他觉得更能

代表重庆的特色。市旅游局对此非常感谢,也希望有更多的海外友人能给出既贴切

又让外国人了解的英文翻译。

(2)有同学认为,应该把主题宣传语改为“重庆,非来不可!”,这样更好些,.

你觉得呢?谈谈你的看法。(3分)

(3)“重庆,非去不可”,作为重庆人的你,不妨帮忙想想,重庆有哪些“非去

不可”的地方?请任荐一处,写一段文采斐然的推荐语,不少于40字。(3分) ....

可供参考:朝天门、磁器口、三峡、白公馆、大足石刻、南滨路、大学城„„

推荐地方: 推荐语: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8.古诗文积累。(10分,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

(2)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3)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竹里馆》里写夜深人静,明月相伴。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木兰诗》中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跃一道道

关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在感叹现代教育的飞速发展,社会上人才辈出,新人涌现的时候,常用清

朝赵翼的《论诗》中的诗句来形

容: ,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狼》,回答文后各题。(15分)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

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

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

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

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9.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A.①止有剩骨 ②一狼得骨止 ..

B.①目似瞑,意暇甚 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C.①恐前后受其敌 ②盖以诱敌 ..

D.①又数刀毙之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1.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各填入一个动词,完成对文章每段内容的梳理。(4分) ....

①遇狼 → ② 狼 → ③ 狼 → ④ 狼 → .

⑤ 狼

12.屠夫和狼斗智斗勇,最终取得了胜利。你觉得文章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屠户的机智、..

勇敢?请结合文章,分别作具体分析。(4分) ..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选文,按要求回答文后各题。(21分)

怀念月光 严春友

⑴城市是没有星空的,月亮在城市中已经没有其位置了。由于电灯太亮,也由

于人们只注视着大地,无暇去仰起头,看一眼头顶上的星空,月亮几乎从城市人的

视野中消失了。天上的星星屈指可数,大多数不见踪影,完全隐没在一片迷蒙的夜

光里,只有几颗较大的星星闪着微弱的光,认真地寻找天空才能看得见。

⑵每当农历十五前后,一轮金黄的圆月从高楼大厦顶上升起,却显得苍白无力,

没有灵性,缺少生机,如同一位久病不愈的人。这时,我就回忆起从前的月亮,那

是农村的月亮,是没有电灯的农村的月亮。

⑶乡村的月亮比城市的月亮可要大得多,也亮得多,即使是月初的月牙,也像一把雪亮的刀子,放着寒冷的光芒。十五的月亮就更不用说了,浑圆、透明、洁白,

像一块毫无瑕疵的美玉,镶嵌在墨蓝的天空上。仔细看,甚至可以看清月球上那一道道的山梁。她是那样的巨大,以至于拥抱了整个山峰。

⑷月亮从邻居家的草房顶上升起来,可以看见房顶上静悄悄行走着的家猫,它

的影子长长的,穿过了梧桐树和石榴树,落在我家的院墙上,影子在凸凹不平的石

头墙上移动着,好像毕加索的画。月亮从麦秸垛后升起来,在田野里洒下一片银白

的月光,如同秋后落下的一层薄薄的霜雪。

⑸这时,从谁家的院子里飞出低沉的箫声,悠远、忧郁的音符,驮着月光盘旋绝望的心灵。

⑹当月亮升到中天的时候,是月光最浓的时刻。月光如同瀑布,倾天而落,落

在暗绿的玉米叶子上、草丛中,仿佛可以听到月光跌落、碰撞的声音。远处的庄稼、

树木和田野,迷迷蒙蒙,若有若无;更远处的村庄和原野,则只有一片模糊,就成

为一幅水彩画的背景了。

⑺要想寻觅天上的牛郎织女,须等到月亮坠入地平线或在月末和月初的时候。

月亮隐去,群星就可以登台演出了。

⑻不用到高处去,到街头乘凉的地方,在夏夜的微风中,躺在爷爷奶奶的身边,

就可以看到整个天空。爷爷奶奶说,那是牛郎、织女,那是二郎神……在老人的声

音里,天上的星星一个一个获得了生命,活了起来,变成了有血有肉、令人敬畏的

神灵。

⑼星空是那样近,只要你仰面躺在地上,满天的星星就蜂拥到你的面前,不,

是整个宇宙蜂拥到你的面前,仿佛一伸手就可以摸到那水晶般的天空,可以摘下一

颗颗晶莹剔透的露珠一样的星星。天上的星星是那样的多啊,密密麻麻,多得数一

辈子也数不清。记得小时候伙伴们常用下面这个歌谣来形容星星的多:大河沙,小

河沙,全天底下的人头发。大的星星还可以数,小的星星就没有办法数了,它们变

得模模糊糊,分不清你我,真好像洒了的一杯牛奶,淡释成了一条银河。

⑽遥望着天上密布的繁星,我不仅产生了疑问:星星果真是巨大的星体吗?谁

能够说,那不是飞翔在宇宙中的萤火虫呢?

⑾月光下的田野是神秘的,在这神秘的田野上到处有生命在诞生着。

⑿在夏夜静谧的田野里,在庄稼地里和草丛中,每个角落里都传出昆虫的歌唱。

萤火虫在月光或星光中跳着舞蹈,金钟儿的歌喉如同月光一般的清脆,蟋蟀的歌声

不太动听,但充满了热情,还有无数不知名的昆虫在吟唱,此起彼伏,无边无际,

汇聚成了歌唱的海洋。这歌声的波涛一直涌向天边,和地平线上的星星连接在一起,合成了一曲生命的大合唱,一首宇宙的颂歌……

(选自《经典美文》2011年第2期,有删改)

13.阅读文章,我们发现,作者怀念乡村的月夜,除了描写乡村的月亮外,

还描写了 和 景象。(4分)

14.作者对比了城里和乡村月亮的特点,请依据文章内容,在下面的表格中填入正确

的答案。(4分)

15.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妙处。(4分)

(1)十五的月亮就更不用说了,浑圆、透明、洁白,像一块毫无瑕疵的美玉,镶嵌..

在墨蓝的天空上。

(2)悠远、忧郁的音符,驮着月光盘旋在夜空,盘旋在月下的田野。 ..

16. 联系下面所学过的诗歌,结合文章,谈谈你对第⑸段划波浪线句子的理解。(3

分)

我可以感受到,那音符里隐藏着一颗惆怅、苦闷甚至绝望的心灵。

链接材料: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

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7.文章尾段划线句有什么作用?(3分)

18.有人说本文是一曲对故乡和童年的赞歌。你是否赞同这个观点?联系文章,说说

你的理由。(3分)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按要求答题。(19分)

红鼻子哥哥 刘鹏凯

⑴黄桥烧饼天下闻名,在我们黄桥的古风广场,有一座关于黄桥烧饼的精美雕

塑。每次看到那原始的桶炉,那刚出炉似乎还透着芝麻清香的烧饼,和那满脸风霜的烧饼师傅,我就会想起一个人——红鼻子哥哥。

⑵红鼻子哥哥姓刘,是土生土长的黄桥人,几代人做烧饼。奶奶在世时说,他

是咱家远房的一个老哥哥。他扁塌塌的脸,浓浓的眉,大大的眼,说话粗粗的,人

也老实巴交的。由于整日烟熏火燎,日积月累,那高高的鼻梁变得通红,我们都叫

他红鼻子哥哥。

⑶红鼻子哥哥在小镇可是高山上吹喇叭——名声在外。他做的烧饼香酥滑口,

皮薄馅多。他还特别讲究工艺工序,从选料、和面、发酵到调碱、进炉,再到火候

的掌握,一丝不苟。用他们的话说,烧饼如人,看烧饼好坏,不要吃,只要看一下

就知道是谁家做的了。他有句口头禅:人家花钱买你的烧饼,就是买你的面子,做

不好人家会骂的。他做的烧饼大小一样,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百斤面在他手

中搓呀、揉呀、拉呀……每次做出的烧饼几乎一样多。大家都说他眼睛是杆秤。

⑷记得有一次,我和他家小虎一起做作业。他在案板上放只玻璃杯,像要变魔

术似的。只见他把一点酵面搓成球放入杯中,面球儿像跳水扎猛子一样随即浮了起

来。我好奇地问:“红鼻子哥哥,为什么要这样做啊?”他说:“这是兑碱,烧饼好

不好吃,兑碱可是关键!”说着又将一只面球儿投入杯中,面球儿像铅球一样沉了下

去,老半天也不上来。他指着杯子对我们说:“你们看,这碱浓度不够。”接着他又

朝杯中投入第三只小面球儿,这次面球儿像出水芙蓉般轻歌曼舞,慢慢浮了上来。他高兴得像个孩子,挨个摸了摸我们的头顶。

⑸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母亲给了我一角钱和半斤粮票,叫我去买烧饼。正好赶

上红鼻子哥哥在掏炉。只见他拿着一条拧得半干的回纺布毛巾,攥在手中朝木制桶

炉的炉门口甩去,那有节奏的“啪、啪”声,像北方赶车人甩鞭子那样娴熟潇洒,

三下五除二,一会儿工夫,炉膛中升腾起一股轻烟,飘飘晃晃,忸忸怩怩,挺有意

思的。接着,他又往炉膛里加上几块炭,那副认真的样子,像在布道。紧接着,他

又拿起一把小铁铲,在炉内铲呀铲的,清理着刚烤过烧饼的炉壁,以保证每次烤出

来的烧饼底部不带黑斑点儿。他边做边抽着鼻子,那红彤彤的鼻子像炉膛里跳动的

火花。铲完炉壁,红鼻子哥哥推了推卷着的衣袖,拿起折得四角正方的湿毛巾,俯腰仰身,朝桶炉来了一道太极拳。伴随着一阵滋滋声,生活好像也变得有滋有味。

⑹清理好炉壁,加完了炭,红鼻子哥哥四面扫视了一番,不紧不慢地在清水中

洗了一下手,擦干;一只手拿起案板上的两个烧饼坯子,将带芝麻的一面反过来朝

下放在手掌心,轻拍两下,另一只手朝烧饼上点了清水,伸进了炉膛。

⑺“谁叫你干活抽烟的?快掐掉!”忽地,我被红鼻子哥哥炸雷般的吼声吓了一

跳。原来,一个打下手的小伙计嘴上叼着烟卷呢!“你们这些年轻人,一点不规矩,烟灰掉在烧饼里,缺德啊!”

⑻时光荏苒,岁月悠悠。难忘那早已消逝的岁月,难忘那憨厚淳朴的红鼻子哥

哥,尽管样子有些模糊,声音有点嘶哑,但还是那么亲切。

(选自《经典美文》2011年第3期)

19.本文记叙了红鼻子哥哥制作烧饼的关键工艺,详细描写的有第⑷段

的 、第⑸段的 和第⑹段的烤饼。

(4分)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那刚出炉似乎还透着芝麻清香的烧饼,和那满脸风霜的烧饼师傅。 ..

(2)这次面球儿像出水芙蓉般轻歌曼舞,慢慢浮了上来。 ....

21.请根据句后的提示,说说下面句子的表达作用。(4分)

(1)铲完炉壁,红鼻子哥哥推了推卷着的衣袖,拿起折得四角正方的湿毛巾,俯腰

仰身,朝桶炉来了一道太极拳。(动作描写)

(2)“你们这些年轻人,一点不规矩,烟灰掉在烧饼里,缺德啊!”(语言描写)

22.红鼻子哥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从手艺和品德角度具体分析。(4分) ....

23.结合文章,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所得。(3分)

材料一:红鼻子哥哥四面扫视了一番,不紧不慢地在清水中洗了一下手,擦

干„„“谁叫你干活抽烟的?快掐掉!”忽地,我被红鼻子哥哥炸雷般的吼声吓了一

跳„„

材料二: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事件多发,三聚氰胺奶粉、甲醛奶糖、“地沟油”

菜肴、“染色馒头”、“苏丹红”鸭蛋、“孔雀石绿”鱼虾、“瘦肉精”猪肉、“墨汁石

蜡”红薯粉,以及其他一些食品安全事件,令人触目惊心。

材料三: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在今年4月14日指出,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

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

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四、作文。(55分)

24.(1)、命题作文:往事芬芳

要求:①本次作文重在叙事,可以是一件,也可以是多件;②除诗歌外,文体

自选;③不少于600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化名代替;④不

得抄袭。

(2)、半命题作文

生活中,常有一些东西在不经意中触动着你的内心,让你难以忘怀,这些触动

或许来自一次偶遇、一句问候、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或者来自一位朋友、一处风

景、一段情感„„

请以“__________触动了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将题目补写完整,字数600字左右,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文中

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初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1.(3分)B(剽悍piāohàn)

2.(3分)D(A.羸弱、真谛;B.凛冽、略胜一筹;C.苍穹、慷慨以赴)

3.(3分)A(进退自如)

4.(4分)酌情处理未列的正确答案,示例:(1)为目的;(2)“感动”改为“感受”;

(3)“大多数”或者“绝大部分”;(4)一张新的名片。

5.(4分)注意结构和修辞手法,酌情处理。示例:亲情是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亲情是一方名贵丝帕,细腻光滑;

6.(4分)(1)高尔基;(2)昆虫记;(3)颜真卿、柳公权。

7.(9分)(1)3分,答题要点:何人(1分)做何事(2分),示例:(重庆女婿)大山把“重庆,非去不可”翻译为“We like it hot!”

(2)言之成理即可,3分,示例:不好;“非去不可”可以理解成第三方的声音,可以是一个外地人想去重庆的心声,也可以是一个外地人到过重庆之后的评价,所以通常不会让人反感。如果改成“非来不可”就有点浑了,过于霸道,有强迫别人的意味,容易引起反感。

(3)符合题意即可,3分,示例:⑴推荐地方:天坑地缝;推荐语:世界地理奇观,绚烂多彩的丹青长卷,石林、峰林、溶洞、洼地、天生桥、落水涧、盲谷、漏斗、竖井„„包容万象,应有尽有。

二、(一)8.略(二)9.(3分)D(A. ①通“只”,②停止;B.①神情,②想要;

C.①攻击,②敌人)

10.(4分)(1)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2)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11.(4分)符合题意即可,示例:惧(怕)、御(斗)、杀(毙)、议(论)。

12.(4分)酌情处理,示例:A.机智:①:遇狼后一根一根的投骨,希望引起狼的争食,延缓狼的攻击;②“顾野有麦场”后,立刻“奔倚其下”,占据有利地形,准备战斗;③杀狼后,考虑周全,转视积薪后,发现并杀死另外一匹狼。B.勇敢:①“弛担持刀”,与狼对峙;②与狼对峙时,抓住时机,“暴起”杀狼。(各答一点即可)

三、(一)13.(4分)(乡村的)星空(群星、星星)、(月光下的)田野。

14.(4分)A.城里的月亮:特点:苍白无力,没有灵性,缺少生机;情感:没有位置(不喜欢)。B.乡村月亮:特点:大得多,也亮得多。情感:怀念(喜爱)。

15.(4分)(1)镶嵌指把一物体夹入另一物体内,月亮夹进了夜空,写出了月亮和夜空层次分明,突出了月亮的皎洁与夜空的墨蓝,表达了作者对乡村月夜的喜爱。

(2)驮着指用背负载,乐声背负着月光,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乐声与月光交融带给人的感觉。

16.(3分)酌情处理,示例:月夜,不眠人对着天上明月,思念亲人、思念故乡„„触景伤怀,情绪惆怅、苦闷甚至绝望,借箫声传递;作者聆听并感受到了吹箫人蕴藏其中的思绪。

17.(3分)收束全文,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把对乡村月光、星空、田野的怀念深化为对生命、对自然、对宇宙的热爱。

18.(3分)符合题意即可,示例:赞同;作者怀念的乡村就是作者的故乡,回忆了小时候仰望星空,听爷爷奶奶讲神话故事„„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对童年的思忆。 (二)19.(4分)兑碱、掏炉。

20.(4分)(1)岁月的痕迹(或皱纹,或沧桑);(2)动作轻盈,形态优雅。

21.(4分)(1)本句运用铲、推、拿、俯仰、来了一道太极拳等动词,生动传神地描写了红鼻子哥哥掏炉的过程,表现了他技巧的娴熟和对工作的享受。(2)本句运用语言描写,写出了红鼻子哥哥对叼着烟卷烤饼的强烈不满,表达了他注重烧饼卫生的良好道德。

22.(4分)酌情处理,示例:①手艺高超、烤饼技法娴熟,如在小镇“名声在外”,大家都说他眼睛是杆秤,掏炉好似打太极,等等;②憨厚淳朴、细致认真、注重食品卫生,如兑碱、掏炉一丝不苟,兑碱成功后“高兴得像个孩子”、“清理炉壁,以保证每次烤出来的烧饼底部不带黑斑点儿”、“清理好炉壁„„在清水中洗了一下手,擦干”„„都说明了他的淳朴和道德。

23.(3分)酌情处理,示例:诚信、道德对食品的安全卫生影响颇大。商贩有良知有道德,食品可以放心享用;反之,灾祸不断,触目惊心。


相关内容

  • 初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 2011-10-10 10:30:53 保过培训 字体放大:大 中 小 精品学习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初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带来帮助!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卷面分:4分. 一. 积累与运用(28分) 1. 注音写字:(8分) 痴想( ) 隐秘( ) 喧t ...

  • 初一语文阅读试题及答案25
  • 初一语文阅读试题及答案(二十五) 父亲的眼神 ①一个背影,让朱自清潸然泪下:一个眼神,让我终生悚然汗下. ②那是在我上高中时,尽管我的语文.英语成绩居班里前凡名,但是数理化成绩却出奇地差.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估计高考肯定无望,因此,高一期末考试后,我彻底失望,决定回家务农. ⑧因自觉惭愧,回到家后听 ...

  • 初一语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 初一语文阅读试题及答案(九) 难忘那张圆脸 七个春夏秋冬,送走过几百个中学生,有些学生的名字已经从记忆中抹去,但那张圆脸却依然那样清晰地刻着一个永远留在我心中的故事. 那张稚气的圆脸,是我曾经伤害过的. 这件事,发生在7年前的9月3日,我走上讲台的第一堂课. 靠前门的课桌后,坐着的是这个圆脸少年.一 ...

  • 初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 初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基础与运用(1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秕谷( bǐ ) 收敛( záo ) 脑髓( suǐ ) ..( liǎn ) 确凿.. B. 崎岖( qí ) 祈祷( qǐ ) 踱步( duó ) 喧嚣( xiāo ) .... C. ...

  • 语文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初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及答案
  • 语文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初一语文上册第三单 元测试及答案 提示: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请将答案做在答卷纸上. ..........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9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 菜qí( ) shàn( )笑 字tiâ( ) 险jùn( ) páng( )徨 深s ...

  • 初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 一. 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7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误入藕花深处 (2)斜风细雨不须归 (3)燕山月似钩 (4)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略. (5)忠言逆耳利于行 2.(6分) (1)给上面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角( ...

  • 人教版2017初一(下册)语文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 人教版2017初一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一. 选择题 1.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白鹅>丰子恺表达了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B .<海燕>郑振铎抒发了对祖国的思念和热爱之情. C .<鹤群>江口涣颂扬了团队精神. D .<石榴& ...

  • 初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 初一语文期中试题 一,基础知识(42) 1.看拼音写词语(5分) xuān huá táng huáng cǎi pái jī áng kù rè ( ) ( ) ( ) ( ) ( ) kǒnɡ bù chōu tì chén shè chōu yē liè fèng ( ) ( ) ( ) ( ...

  • 初一语文知识竞赛试题
  • 刘亚飞  作于 2006年1月10日 初一语文知识竞赛试题 北师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 邓天琦整理 (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方式为开卷,选择题答案要求写在后面的答题卡上) ?写在前面的话 亲爱的同学,当你接到这份试卷的时候,也许还在抱怨吧,"语文学习本来就枯燥无味 ...

  • 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 初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精品复习资料十三 (时间2小时,总分100分) 一. (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悬念(xuán ) 索然无味(suǒ) 宽恕(shù) 消遣(qiǎn) 斗笠(lì) ..... B.戏谑(nüâ ) 猝不及防(cù ) 溺死(n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