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地球之巅自读设计

登上地球之巅自读设计

方法点拨:

速读课文,抓主意内容,摸思路、结构层次

积累生字新词

品读探究:人物形象、品质;感人细节、语音;深层意蕴;学习写作技法

一、导入

《登上地球之巅》中“巅”是什么意思?

那“地球之巅”指的是哪里?

对,珠穆朗玛峰是地球最高峰,哪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此方面的资料。

二、资料及背景介绍。

珠穆朗玛,藏语意为“圣母”, “神女第三”。位于定日县境内,喜玛拉雅中段的中尼

边界上,海拔8843.1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峰顶常年积雪。由于珠穆朗玛峰海拔高,景色

奇,冠绝天下,故被登山探险者们誉为世界上最大的“高山上的公园”。 峰顶终年积雪,远

望冰川悬垂,银峰高耸,一派圣洁景象。珠峰地区拥有4座8000米以上、38座7000米以

上的山峰,誉称地球第三级。珠峰脚下发育了许多规模巨大的现代冰川,冰斗、角峰、刀脊

等冰川地貌现象广泛分布;雪线以下冰塔林立,其间更有幽深的冰洞、曲折的水河,景色无

比奇特壮观。

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从珠穆朗玛

峰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纪录。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登山成功那一刹

那的喜悦与幸福吧。

三、自读提纲

1、生字词学习积累:

“读一读,写一写”的字词:峰巅 砭骨 崔巍 滞留 窒息 匍匐

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剧烈。 履践:踩踏。 崔巍:

形容山高大雄伟。 养精蓄锐:养,休养。蓄,积蓄。养息精神,积蓄力量。 齐心协力:众人一心,共同努力。 勇往直前:勇敢的一直往前进。

2.速读课文,把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划分成几个阶段,在原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明确:(1)5月24日9时30分,登山队员出发。

(2)刘连满甘作人梯,帮助其他队员登上第二台阶。

(3)由于缺氧,刘连满留下,其余人冲顶。

(4)刘连满将救命的氧气留给他人,写下遗言信。

(5)无氧攀登。

(6)登顶成功。

三、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1、队员在登峰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是怎样克服的?

2.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比较详细?哪个人物是作者着重描述的? (这一环节意在使学生进

一步懂得叙事的详略和如何选择典型事例、典型人物。刘连满甘做“人梯”, 在“死亡地带”

把最后的氧气留给那三位冲顶的队员,“他担心自己在昏迷中停止了呼吸,战友们不知道他

的氧气筒里还保存着氧气,他又挣扎着坐起来,用铅笔在日记本上给战友们留下了一封短

信”,这句话写刘连满在危急时刻“担心”的是别人,不是自己)

3.找出文中最让自己感动的细节,然后加以有感情地朗读,说说你感受到了登山队员

身上哪些优秀的品质?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你的体会。

四、积累语言,学习景物描写

1.四人为一组,找出文中自己认为精彩的景物描写,品一品,谈一谈。然后全班交流。

2.讨论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说明天气很好,有利于完成登峰任务。

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

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都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说明环境很恶劣,突出了登峰的艰难。

举目四望,朦胧的夜色中,珠穆朗玛山区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现在,他们三人的头顶上,只有闪闪发光的星斗,再也找不到任何可以攀登的山岩了。

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还可以求得放松,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珠峰景色。这在阅读效果上可称为一张一弛,给人美的享受。

明确:景物描写应该抓住景物特点,为表现事件和人物服务。

3.模仿文中景物描写手法,写一段夜晚小景。

六、课堂小结

中国登山队员以自己大无畏的精神成功登顶,创造了世界登山史的奇迹,向世人表现出中国人的豪气和强烈的集体协作精神、崇高的奉献精神,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无限风光在险峰”,正是因为有了英雄们的挑战地球之巅的壮举,珠峰,一个令万千人顶礼膜拜的圣地,一个令旅游者心驰神往的盛境,才向世人展示了她的神秘与伟岸。重温往事,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人类征服自然的脚步走得更稳健、更远。为了心中的梦想,你也去努力吧,去攀登你的理想之巅。

登上地球之巅自读设计

方法点拨:

速读课文,抓主意内容,摸思路、结构层次

积累生字新词

品读探究:人物形象、品质;感人细节、语音;深层意蕴;学习写作技法

一、导入

《登上地球之巅》中“巅”是什么意思?

那“地球之巅”指的是哪里?

对,珠穆朗玛峰是地球最高峰,哪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此方面的资料。

二、资料及背景介绍。

珠穆朗玛,藏语意为“圣母”, “神女第三”。位于定日县境内,喜玛拉雅中段的中尼

边界上,海拔8843.1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峰顶常年积雪。由于珠穆朗玛峰海拔高,景色

奇,冠绝天下,故被登山探险者们誉为世界上最大的“高山上的公园”。 峰顶终年积雪,远

望冰川悬垂,银峰高耸,一派圣洁景象。珠峰地区拥有4座8000米以上、38座7000米以

上的山峰,誉称地球第三级。珠峰脚下发育了许多规模巨大的现代冰川,冰斗、角峰、刀脊

等冰川地貌现象广泛分布;雪线以下冰塔林立,其间更有幽深的冰洞、曲折的水河,景色无

比奇特壮观。

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从珠穆朗玛

峰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纪录。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登山成功那一刹

那的喜悦与幸福吧。

三、自读提纲

1、生字词学习积累:

“读一读,写一写”的字词:峰巅 砭骨 崔巍 滞留 窒息 匍匐

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剧烈。 履践:踩踏。 崔巍:

形容山高大雄伟。 养精蓄锐:养,休养。蓄,积蓄。养息精神,积蓄力量。 齐心协力:众人一心,共同努力。 勇往直前:勇敢的一直往前进。

2.速读课文,把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划分成几个阶段,在原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明确:(1)5月24日9时30分,登山队员出发。

(2)刘连满甘作人梯,帮助其他队员登上第二台阶。

(3)由于缺氧,刘连满留下,其余人冲顶。

(4)刘连满将救命的氧气留给他人,写下遗言信。

(5)无氧攀登。

(6)登顶成功。

三、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1、队员在登峰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是怎样克服的?

2.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比较详细?哪个人物是作者着重描述的? (这一环节意在使学生进

一步懂得叙事的详略和如何选择典型事例、典型人物。刘连满甘做“人梯”, 在“死亡地带”

把最后的氧气留给那三位冲顶的队员,“他担心自己在昏迷中停止了呼吸,战友们不知道他

的氧气筒里还保存着氧气,他又挣扎着坐起来,用铅笔在日记本上给战友们留下了一封短

信”,这句话写刘连满在危急时刻“担心”的是别人,不是自己)

3.找出文中最让自己感动的细节,然后加以有感情地朗读,说说你感受到了登山队员

身上哪些优秀的品质?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你的体会。

四、积累语言,学习景物描写

1.四人为一组,找出文中自己认为精彩的景物描写,品一品,谈一谈。然后全班交流。

2.讨论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说明天气很好,有利于完成登峰任务。

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

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都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说明环境很恶劣,突出了登峰的艰难。

举目四望,朦胧的夜色中,珠穆朗玛山区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现在,他们三人的头顶上,只有闪闪发光的星斗,再也找不到任何可以攀登的山岩了。

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还可以求得放松,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珠峰景色。这在阅读效果上可称为一张一弛,给人美的享受。

明确:景物描写应该抓住景物特点,为表现事件和人物服务。

3.模仿文中景物描写手法,写一段夜晚小景。

六、课堂小结

中国登山队员以自己大无畏的精神成功登顶,创造了世界登山史的奇迹,向世人表现出中国人的豪气和强烈的集体协作精神、崇高的奉献精神,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无限风光在险峰”,正是因为有了英雄们的挑战地球之巅的壮举,珠峰,一个令万千人顶礼膜拜的圣地,一个令旅游者心驰神往的盛境,才向世人展示了她的神秘与伟岸。重温往事,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人类征服自然的脚步走得更稳健、更远。为了心中的梦想,你也去努力吧,去攀登你的理想之巅。


相关内容

  •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5
  • <登上地球之颠>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运用多中人称,讲述中国登山队员的壮举. 主要教学步骤 : 1 速读全文,要求学生读出情节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 2  浏览课文,要求学生读出层次  详略,注意体味文中的人物描写和景物烘托. 3  组织课堂讨论,议说"登上地球之颠&qu ...

  •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8
  •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 福建省漳平市第二中学   苏文河(arsun)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中国人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过程. 3.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开拓创新精神. 4.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练习快速默读 ...

  • [精品]登上地球之巅教学反思
  •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反思一: 早上上课的时候讲到了攀登地球之巅的时候,给学生一个问题:看看本文那些内容打动了你? 昨天我已经布置了这道课前预习,但学生完成的都不怎么样,大部分学生都是说从文章里看出了文章里的人物具有怎么样的品质,或者很空洞地说很感动很佩服云云,我的批语是,这些事情和你有什么关系呢?我认为 ...

  • [登上月球]教学设计
  • <登上月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登上月球> [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中的最后一课,以认识月球的概貌为依托,以信息资料的搜集交流和共享为主要认知手段,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为重点,努力提高学生能够提炼信息 ...

  • 初中语文说课稿:登上地球之巅
  • <登上地球之巅>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登上地球之巅>,它是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五单元的课文,这是一篇自读课文. 教材分析 教材的位置及课文的特点 本单元编选了<伟大的悲剧>,<荒岛余生>,<登上地球之巅>,<短文两篇> ...

  • 23.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 23.登上地球之巅 教学目标 1,了解这次登珠穆朗玛峰的概况和意义 2,体会登峰的艰难和队员们的大无畏精神 3,重点研读刘连满这个人物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文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勇往直前,团结协作,敢于献身等精神 难点:刘连满没有登上顶峰但文章却是重点写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播 ...

  • 教案登上地球之巅
  •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阅读课文,复述登山队员登顶过程: 2.过程与方法:品味细节,学习登山队员团队合作精神和献身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交流探险故事,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 学习重点: 复述故事,学习登山队员精神. 学习难点: 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 学习方法: 1.阅读法 ...

  • [飞向月球]教学设计
  • 之三 作者:蓝色的天空 一.教学目标 : 1.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和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 难点:体会登月的伟大意义,激发探索宇宙的兴趣. 三.教学模 ...

  • [22.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 学习目标 1.认识"悬.遐.奥"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字,正确读写. 2.朗读课文,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现出月色皎洁.清幽的图片:乐曲<春江花月夜&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