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教案

端午节活动方案

响水县运河中心小学 王海丽

活动目的:

1.活动使学生知道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及日期。了解端午节的

各地风俗习惯。

2.通过收集、整理、研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了解一些

传统节日常识,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

中华民族,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活动重点:

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及具体日期,了解人们庆祝节日的传

统习俗。

活动准备:

收集端午节图片及相关资料 排练舞蹈、手工,收集古诗等。 活动过程:

一、导语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用自己的

智慧和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文

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外的一些节日也逐步进入我

们的日常生活,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对于许多学生来说,

他们对中国的传统的节日的理解只停留在很肤浅的含义上,对它反

应冷淡,

而对外国节日却很热衷。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应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学习中国的传统知识,传承民族文化,从而提高全民人文素养。

这次主要围绕端午节展开一次实践活动。关于端午节的传说很多。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后来,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

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同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二、过程:

1.课件出示端午节图片,让学生感受节日气氛。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课后收集关于端午节资料。

(1)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

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

(2)端午节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

3.课件出示各地端午节风俗习惯。

(1)让学生了解各地端午节风俗,比较有什么不同。

(2)让学生了解本地端午节风俗,并结合自己每年过情景。讨论交流。

4.小组比赛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及谚语。

端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

蛤蟆蝌蚪躲端午。(北方)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西北)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山东)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

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山西)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宝山)

三、动手活动

1演话剧屈原

2.学生小组比赛动手包粽子。感受节日氛围。

四、说一说这次活动的收获。

五、总结

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

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活动方案

响水县运河中心小学 王海丽

活动目的:

1.活动使学生知道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及日期。了解端午节的

各地风俗习惯。

2.通过收集、整理、研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了解一些

传统节日常识,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

中华民族,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活动重点:

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及具体日期,了解人们庆祝节日的传

统习俗。

活动准备:

收集端午节图片及相关资料 排练舞蹈、手工,收集古诗等。 活动过程:

一、导语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用自己的

智慧和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文

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外的一些节日也逐步进入我

们的日常生活,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对于许多学生来说,

他们对中国的传统的节日的理解只停留在很肤浅的含义上,对它反

应冷淡,

而对外国节日却很热衷。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应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学习中国的传统知识,传承民族文化,从而提高全民人文素养。

这次主要围绕端午节展开一次实践活动。关于端午节的传说很多。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后来,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

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同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二、过程:

1.课件出示端午节图片,让学生感受节日气氛。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课后收集关于端午节资料。

(1)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

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

(2)端午节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

3.课件出示各地端午节风俗习惯。

(1)让学生了解各地端午节风俗,比较有什么不同。

(2)让学生了解本地端午节风俗,并结合自己每年过情景。讨论交流。

4.小组比赛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及谚语。

端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

蛤蟆蝌蚪躲端午。(北方)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西北)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山东)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

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山西)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宝山)

三、动手活动

1演话剧屈原

2.学生小组比赛动手包粽子。感受节日氛围。

四、说一说这次活动的收获。

五、总结

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

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内容

  • 端午节主题队会教案
  • 端午节主题队会教案 三(6)班 一.设计背景: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今年的端午节是在抗震救灾与支援灾区重建家园的特殊时刻中迎来的,因此围绕"走进端午"这个话题,设计了"端午说由来.端午话习俗.端午讲 ...

  • 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
  • "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 五年级2班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习端午节文化,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 向屈原学习,热爱祖国,增强民 ...

  • 崎岭中心小学端午节安全教育教案
  • 崎岭中心小学端午节安全教育教案 三(2)班 一. 主题来源: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 动都适合中班的小学生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 ...

  • 小学生[端午节]主题班会课教案
  • 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及日期,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2.通过收集.整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常识,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中华民族,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 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及具体日期,了 ...

  • [走进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
  • 走进端午节 一.设计背景: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今年的端午节是在抗震救灾与支援灾区重建家园的特殊时刻中迎来的,因此围绕"走进端午"这个话题,设计了"端午说由来.端午话习俗.端午讲故事.学生谈感受&q ...

  • 八年级语文下册公开课教案
  • 八年级语文下册公开课教案 授课人: 班级:八年级5 班 时间:2014年3 月26日 科 目:语 文 课型:研讨课 课题:17:端午的鸭蛋 17:端午的鸭蛋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苋菜.腌腊.络子.车胤"等词语,学习运用"萧然起敬.囊萤映雪" 两个词语 ...

  • [端午的鸭蛋]公开课教案(详案)
  • <端午的鸭蛋>教案 南漳县实验中学 孙凤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朗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过程与方法] 1.合作探究,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感情. 2.品味语言,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提倡保护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1.合作探究,深入文 ...

  • 大班语言教案:端午节
  •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气氛,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 2帮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认知方面) 3让幼儿学会完整讲述生活经验,发展语言讲述连续性(技能方面)活动准备 1视频(屈原的故事,端午节的来历) 2各种形状的粽子(长的,棱角的,扁的) ...

  • 节日教案:端午节的由来习俗
  • 一.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主要有四种,其中以源于纪念屈原的传说流传最广.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