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点滴收获

学习《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点滴收获

2012年暑假期间,我认真学习《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发现了新课标所呈现出来的几点优势:

一、新课标注重保护学生个性

新课标更加注重保护学生的个性。学生是独立的有思想、有主见的行为个体,我们语文教学务必要重视避免千篇一律的教育。在近几年中,国家尤为重视在语文教学中保护学生鲜明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老课标低段口语交际板块,要求学生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但新课标将“精彩情节”改为“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虽然只有几个字的差别,但这番改动非常尊重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感受和主观意见。老课标所谓的“精彩”是教师或教参已经定位的东西,在学生看来,教师所谓的精彩也许平淡无奇,因此在复述时,难免失去兴趣。而新课标让学生复述自己感兴趣的情节,其结果是大不相同的。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都可以,摆脱了教参教师的束缚,给学生最大限度自由选择的权力,学生感觉被尊重了,因为学习起来更有积极性。

二、新课标强调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2011版新课标的表述中再次强调了语文学习的实践性,摘抄几处:

1.在“课程性质”中这样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2.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三、新课程重视知识与能力的循序渐进

新课标更多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自身发展对年段要求进行一些微调。比如:新课标对中段学生的要求,在阅读方面为“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关于让学生学会默读,不出声,不指读。这原来属于第一学段的要求,而这样的要求,说实话对于低段学生来讲,确实比较困难,过早让学生学习默读,只会让学生养成走马观花的阅读习惯,文章中的一些重点词语,他们只能知道得事实而非,甚至还会挫败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而现在的新课标将此要求下放到中段,这样孩子能有更长的时间来学习、练习默读,新课标把难度适当降低,有利于保护学生阅读积极性和阅读兴趣,在循

序渐进中,自然而然地学会默读这样一种阅读方式。

四、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胆量

在低段口语交际中,增加了一点“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的要求,老课标中为“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老课标重在学生发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非常有想法,但是一当需要讨论交流时,就沉默了,不愿意在众人面前展露自己的口才,或者是别人讨论的题他都没有兴趣。而新课标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胆量,只要敢于站起来发言,就给予肯定,至于发言内容是否精彩我们暂且不要求,把学生的胆量锻炼出来了,发言内容是可以在不断训练中越来越切中要害的,说白了,有胆量的孩子,以后成功的概率都大许多。

《新课标》还对语文课程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阐述:它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总之,对比《实验稿》,《2011版新课标》在10年沧桑下、10年磨砺下、10年经验积累和弊端改进下,进一步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只有再一次深入的进行研读,我们才能正确把握住我们的舵,驶出正确而坚实地航线。

学习《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点滴收获

2012年暑假期间,我认真学习《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发现了新课标所呈现出来的几点优势:

一、新课标注重保护学生个性

新课标更加注重保护学生的个性。学生是独立的有思想、有主见的行为个体,我们语文教学务必要重视避免千篇一律的教育。在近几年中,国家尤为重视在语文教学中保护学生鲜明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老课标低段口语交际板块,要求学生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但新课标将“精彩情节”改为“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虽然只有几个字的差别,但这番改动非常尊重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感受和主观意见。老课标所谓的“精彩”是教师或教参已经定位的东西,在学生看来,教师所谓的精彩也许平淡无奇,因此在复述时,难免失去兴趣。而新课标让学生复述自己感兴趣的情节,其结果是大不相同的。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都可以,摆脱了教参教师的束缚,给学生最大限度自由选择的权力,学生感觉被尊重了,因为学习起来更有积极性。

二、新课标强调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2011版新课标的表述中再次强调了语文学习的实践性,摘抄几处:

1.在“课程性质”中这样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2.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三、新课程重视知识与能力的循序渐进

新课标更多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自身发展对年段要求进行一些微调。比如:新课标对中段学生的要求,在阅读方面为“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关于让学生学会默读,不出声,不指读。这原来属于第一学段的要求,而这样的要求,说实话对于低段学生来讲,确实比较困难,过早让学生学习默读,只会让学生养成走马观花的阅读习惯,文章中的一些重点词语,他们只能知道得事实而非,甚至还会挫败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而现在的新课标将此要求下放到中段,这样孩子能有更长的时间来学习、练习默读,新课标把难度适当降低,有利于保护学生阅读积极性和阅读兴趣,在循

序渐进中,自然而然地学会默读这样一种阅读方式。

四、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胆量

在低段口语交际中,增加了一点“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的要求,老课标中为“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老课标重在学生发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非常有想法,但是一当需要讨论交流时,就沉默了,不愿意在众人面前展露自己的口才,或者是别人讨论的题他都没有兴趣。而新课标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胆量,只要敢于站起来发言,就给予肯定,至于发言内容是否精彩我们暂且不要求,把学生的胆量锻炼出来了,发言内容是可以在不断训练中越来越切中要害的,说白了,有胆量的孩子,以后成功的概率都大许多。

《新课标》还对语文课程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阐述:它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总之,对比《实验稿》,《2011版新课标》在10年沧桑下、10年磨砺下、10年经验积累和弊端改进下,进一步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只有再一次深入的进行研读,我们才能正确把握住我们的舵,驶出正确而坚实地航线。


相关内容

  • 2010-2011学年班主任个人工作总结
  •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间,一个学年就过去了。这一学年来,我担任了五(2)班班主任,五(2)五(3)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同时还担任了文科组教研组长和党支部宣传委员。一年来在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顺利的完成了各项工作。回顾这一学年,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现将本学年的工作做一个总结,借以促进我今后工作 ...

  • 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及提高途径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及提高途径 作者:顾荣 来源:<课外语文·教研版>2014年第02期 [摘要]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语文素养包括阅读积累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 ...

  • 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静下心来,认真的阅读了新课程标准,感受颇深. 在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新的课程标准是根据时代的需要,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它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 ...

  • 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附答案)
  • 潍坊渤海实验学校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姓名: 任教年级: (一)课标部分(80分)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新版课标规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即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 . 课程. 2.语文课程资源包括 和课外学习资源. 3. . 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重点,也是 ...

  • 说课标说教材后的收获
  • 在积累中沉淀 在历练中成长 参加全国第五届和谐杯"说课标 说教材大赛"后的收获 实验小学 安欣然 2014年4月12日我和四个同事有幸参加了全国第五届和谐杯"小学幼儿园说课标说教材大赛",此次比赛在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文化路小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同行700 ...

  •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 新课程走近我们已有多年的时间了,多年的教学经历使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感触很多,通过再次学习<小学语文新课程>,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 ...

  • 小学语文新课改论文
  • 浅谈小学语文新课改 摘要: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字:语文教学 新课改 九年义务教育 ...

  • 小学语文新课程学习心得
  • 7月5日上午,我们七所学校所有语文老师在多媒体教室聆听了省教科所专家xx老师为我们解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虽然新课程走近我们已有十年的时间了,但是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再次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对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对自己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 ...

  • 崔峦先生解读小学语文新课标(2011年版)
  • 崔峦先生解读小学语文新课标(2011 年版) 作者:张玉钊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74 更新时间:2012-3-26 17:19:25 崔峦:男,人民出版社编审,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专家组核心成员,教育部中小学继续教育教材评审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